信息技术3年级进度上(清华版)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2
习水县金州实验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活页
班级:三(1)班科目:信息技术教师:袁平宇
授课时间:2017 年9 月4 日第1 周星期一
习水县金州实验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活页
班级:三(1)班科目:信息技术教师:袁平宇
月11 日第2 周星期一
授课时间:2017 年9
习水县金州实验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活页
班级:三(1)班科目:信息技术教师:袁平宇
授课时间:2017 年9 月18 日第3 周星期一
习水县金州实验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活页
班级:三(1)班科目:信息技术教师:袁平宇
授课时间:2017 年9 月25日第4 周星期一
二、新课
1、认识键盘:键盘由四个分区组成。
功能键区、主键盘区、编辑键区和辅助键区。
2、手指分工:
(1) 左小指: [`]、[1]、[Q]、[A]、[Z]
(2) 左无名指: [2]、[W]、[S]、[X]
(3) 左中指: [3]、[E]、[D]、[C]
(4) 左食指: [4]、[5]、[R]、[T]、[F]、[G]、[V]、[B]
(5) 左、右拇指: 空格键
(6) 右食指: [6]、[7]、[Y]、[U]、[H]、[J]、[N]、[M]
(7) 右中指: [8]、[I]、[K]、[,]
(8) 右无名指: [9]、[O]、[L]、[.]
(9) 右小指: [0]、[-]、[=]、[P]、([)、(])、[;]、[']、[/]、[\]。
清华出版社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小学三年级上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本计划针对三年级,大部分学生初次接触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
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
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本期教材是使用清华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内容是全新的。
内容全部都是Word可见Word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Word基本的操作和操作的技巧重难点:Wordt基本操作三、指导思想:根据上教学大纲,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用Word。
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6、用Word做一个作品。
五、教学措施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
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教学进度表
第一课推开智慧门—信息和信息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课认识新伙伴—计算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课牵手指挥棒—使用鼠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课从容上阵—使用键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课航天梦喜圆—“形状”与填充工具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课金龟乐悠悠—“铅笔”、“橡皮”工具和移动错误!未
定义书签。
第七课熊猫庆生日—旋转和复制、粘贴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课小鸡水墨画—“刷子”工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课趣味敲字母—英文输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课妙计打汉字—汉字输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课智能输词句—词组和整句的输入错误!未定义书
签。
第十二课写字万花筒—字型、手写、语音输入.错误!未定
义书签。
第十三课曲项向天歌—输入、设置文字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课一句一景色—“复制”和“剪裁”图片.. 错误!未
定义书签。
第十五课蜻蜓立小荷—“粘贴”和“旋转”图片.. 错误!未
定义书签。
第十六课月夜思故乡—图形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年级上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表目标本教学进度表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日常研究中熟练运用。
单元安排单元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课时数:4节课- 内容:- 认识计算机及其组成部分- 研究使用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掌握安全使用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单元二: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 课时数:5节课- 内容:- 了解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和用途-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研究文件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单元三:网络和网络安全- 课时数:6节课- 内容:- 认识互联网和常用网络应用- 研究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掌握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和获取的方法单元四:多媒体技术- 课时数:5节课- 内容:- 研究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图片和音频处理- 探索数字图像的基本原理和编辑方法- 了解数字音频的特点和编辑技巧单元五:信息素养和网络道德- 课时数:4节课- 内容:-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的意识和方法- 强调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研究如何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课程评估- 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 结束时进行综合评估,考察学生在整个学期的研究成果。
注意事项- 教学进度表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 请学生在课后进行复和巩固,加强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 鼓励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实践,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三年级上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表的安排。
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清华出版社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小学三年级上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本计划针对三年级,大部分学生初次接触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
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
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本期教材是使用清华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内容是全新的。
内容全部都是Word可见Word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Word基本的操作和操作的技巧重难点:Wordt基本操作三、指导思想:根据上教学大纲,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用Word。
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6、用Word做一个作品。
五、教学措施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
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清华版第一单元概述本单元由引言、课文、单元小结三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通过“音乐机器人演奏”的情境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人类的新朋友——计算机。
本单元课文部分由“芝麻开门”和“扫雷大赛”两课组成。
在“芝麻开门”中,利用丰富的计算机及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用途;同时,介绍了开机操作、桌面以及鼠标的基本操作。
“扫雷大赛”,安排了“扫雷游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玩游戏,进一步熟练鼠标的使用;最后介绍了关机操作。
单元小结概括了本单元的知识点,是对本单元知识的回顾。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了解计算机的神奇功能,体会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计算机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好朋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用途和结构;学习鼠标的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芝麻开门教学目标1、认识计算机,知道计算机外观的基本组成;2、能区分常见的计算机种类,并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认识计算机桌面组成;4、认识鼠标,了解鼠标的四种操作教学重点:1、认识计算机的组成2、了解计算机的应3、掌握鼠标的四种基本操作教材分析:面对初次接触计算机的小学生,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计算机应用为引导,结合生活情境进行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本课开始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计算机操作,并尝试开机、使用鼠标,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重点是认识桌面和认识鼠标,难点是鼠标的四种操作。
教学建议本课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第一课,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前要做好充分的材料准备工作,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以各类计算机的实物进行演示。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与教材进行整合教学。
通过相应的实物展示,直观地介绍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并可以通过拆开一台计算机,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从而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组成,消除他们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