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课时训练:第3章 第3节 第2课时 乙酸
- 格式:doc
- 大小:202.50 KB
- 文档页数:3
第2课时乙酸一、乙酸1.分子组成和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分子模型C2H4O23.化学性质(1)弱酸性乙酸是一元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其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具有酸的通性。
下列几个问题均能体现乙酸的酸性,请按要求完成问题: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色;②乙酸与M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乙酸与Na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乙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石灰石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酯化反应①概念: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
②特点:a.反应速率很慢,一般加入____________作催化剂并加热。
b.反应是______的。
生成的乙酸乙酯在同样条件下又能发生______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
实验操作实验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________________生成,且能闻到________ 现象化学方程式与醇分子中________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酯。
形成C—O键,在乙醇中可用18O 原子作示踪原子,证明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
④酯化反应又属于______反应。
二、酯1.概念酯是羧酸中的______被—OR′(R′表示烃基)取代后的产物,可简写成__________,官能团为______或______。
第二课时乙酸——————————————————————————————————————[课标要求]1.了解乙酸的主要用途。
2.掌握乙酸的组成与主要性质。
3.学会分析官能团与物质性质关系的方法。
1.乙酸俗名醋酸,其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为羧基(COOH)。
2.乙酸具有弱酸性,能发生酯化反应,其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3.用饱和Na2CO3溶液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
4.必记两反应:(1)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2)CH3COOH+CH3CH2OH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乙酸1.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比例模型C2H4O2CH3COOH 羧基:—COOH俗名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挥发性醋酸无色液体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易挥发3.化学性质(1)断键位置与性质(2)弱酸性乙酸是一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在水中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 -+H+,其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根据如下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①2CH3COOH+2Na―→2CH3COONa+H2↑;②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③2CH3COOH+Na2O―→2CH3COONa+H2O;④CH3COOH+NaOH―→CH3COONa+H2O。
(3)酯化反应概念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反应特点反应可逆且比较缓慢化学方程式(以乙醇与乙酸反应为例)把反应混合物用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液面反应现象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且能闻到香味CH3COOH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弱酸,其酸性强于H2CO3,可通过向NaHCO3溶液中滴加醋酸溶液,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方法进行验证。
1.乙酸具有什么结构特点?其官能团是什么?提示:乙酸可认为是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羧基取代后的产物,其官能团是羧基(—COOH)。
乙酸1.(2019·佛山一中高一段考)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有机物,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酸的官能团为—OHB.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弱C.乙酸能够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D.乙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答案C解析乙酸的官能团为—COOH,A错误;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B错误;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与钠反应产生氢气,C正确;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错误。
2.(2019·启东中学检测)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C.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D.乙酸分子中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答案D解析乙酸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尽管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在水中只有羧基上的氢原子能发生部分电离:CH3COOH CH3COO-+H+,因此乙酸是一元酸。
3.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能与氢氧化钠反应B.能与稀硫酸反应C.能发生酯化反应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答案B解析乙酸(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能与NaOH反应,能发生酯化反应,但与稀硫酸不反应。
4.(2019·广州高一检测)酒精和醋酸是生活里的常用品,下列方法不能将二者鉴别开的是()A.闻气味B.分别用来浸泡水壶中的水垢看是否溶解C.分别滴加NaOH溶液D.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答案C解析A项,酒精和醋酸气味不同,可用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错误;B项,水垢的成分含CaCO3,与醋酸反应放出CO2,但不与酒精反应,可鉴别,错误;C项,酒精和NaOH溶液不反应,醋酸和NaOH溶液反应,但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正确;D项,醋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酒精不能,可鉴别,错误。
5.若将转化为,可使用的试剂是()A.Na B.NaOHC.Na2CO3D.NaHCO3答案A解析—COOH和—OH均可与Na发生置换反应,可实现转化;—OH与NaOH、Na2CO3、NaHCO3均不反应。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第2课时《乙酸》基础提升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第2课时《乙酸》基础提升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第2课时《乙酸》基础提升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乙酸[基础过关]题组1 羧酸的结构与性质1.下列有关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B.乙酸的沸点比乙醇高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它是一元酸,能与碳酸盐反应D.在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羧基中的氢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答案D解析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含有一个羧基属于一元酸,酸性强于碳酸,沸点高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脱羟基。
2.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灰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黑色的是氧原子.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A.与氢氧化钠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发生酯化反应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答案B解析由比例模型知,该物质为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与NaOH反应,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B正确。
题组2 酯化反应及酯的性质3.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物时,有气泡产生,主要原因可能是()A.有部分H2SO4被蒸馏出来了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了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了D.有部分乙酸乙酯与碳酸钠反应了答案C解析硫酸属于难挥发性酸,A错误;乙醇不与碳酸钠反应,B错误;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正确;乙酸乙酯与碳酸钠不反应,D错误.4.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成果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2课时乙酸A组基础对点练题组一乙酸的结构及酸性1.下列关于乙酸的认识正确的是()A.乙酸的分子式是C2H4O2不是一元酸B.标准状况下,乙酸为冰状固体C.普通食醋中乙酸的含量为12%左右D.乙酸有羧基和甲基两种官能团[答案] B[解析]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结构简式为CH3COOH,是一元弱酸,A项错误;乙酸的熔点为16.6℃,B项正确;食醋中乙酸的含量一般为3%~5%,C项错误;乙酸中只含羧基这一种官能团,D项错误。
2.(2018·石家庄一中月考)下列可用于鉴别乙酸和乙醇的试剂是()A.NaCl溶液B.KNO3溶液C.Na2CO3溶液D.NaOH溶液[答案] C[解析]乙酸、乙醇均可溶于NaCl溶液和KNO3溶液,不反应且无明显现象,故A、B项不符合题意;向Na2CO3溶液中滴加乙酸会产生气泡,而滴加乙醇则无明显现象,故C项符合题意;向乙酸和乙醇中加入NaOH溶液,都无明显现象,故NaOH溶液也不能鉴别,故选C 项。
3.(2019·山西晋城一中期末)如图所示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则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氢氧化钠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1mol该有机物和钠反应生成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11.2L[答案] B[解析]乙酸(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能与NaOH反应,1molCH3COOH和钠反应,能生成0.5molH2,标准状况下为11.2L,乙酸和稀H2SO4不反应,故选B项。
4.食醋是一种生活必备的食品调味剂。
淘气的胖胖分别向盛有下列物质的玻璃杯中倒入适量食醋,他不会观察到明显现象的玻璃杯中盛有()A.滴加了酚酞的红色NaOH溶液B.锌粉C.明矾粉末[KAl(SO4)2·12H2O]D.小苏打粉末[答案] C[解析]食醋中含有CH3COOH,具有酸的通性,能和NaOH反应从而使溶液红色变浅或褪色,能和Zn反应生成H2,能和NaHCO3生成CO2气体,但和明矾不反应,故选C项。
第2课时乙酸目标导航] 1.掌握乙酸的组成、结构及主要用途。
2.掌握乙酸的物理、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3.认识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学会分析官能团与物质性质关系的方法。
一、乙酸1.组成和结构2.物理性质俗名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挥发性醋酸无色液体强烈刺激性易溶于水和乙醇易挥发3.(1)弱酸性①弱酸性:乙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是一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②醋酸与碳酸酸性强弱的比较实验(2)酯化反应①概念: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②反应特点: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且比较缓慢。
③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实验现象a.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生成b.能闻到香味化学方程式CH3COOH+CH3CH2OH浓硫酸△CH3COOC2H5+H2O(2)酯化反应中酸脱羟基,醇脱羟基氢,生成酯和水。
议一议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乙酸的官能团是羟基()(2)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和乙酸()(3)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以CaCO3为主)()(4)制取乙酸乙酯时,适当增大乙醇的浓度,可使乙酸完全反应()答案(1)×(2)√(3)√(4)×二、酯1.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称为酯,简写为RCOOR′,结构简式为,官能团为。
提醒乙酸中羧基上碳氧双键和酯基中碳氧双键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2.物理性质低级酯(如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芳香气味。
3.用途(1)用作香料,如作饮料、香水等中的香料。
(2)用作溶剂,如作指甲油、胶水的溶剂。
议一议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或乙醇能否用氢氧化钠溶液?答案不能,因为在氢氧化钠存在下乙酸乙酯会转化为乙酸钠和乙醇。
一、乙醇、水、乙酸分子中羟基的活泼性例1下列物质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产生H2的速率排序正确的是()①C2H5OH②NaOH溶液③醋酸溶液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解析金属钠与NaOH溶液反应,实质上是与其中的水反应,钠与水反应的速率比乙醇快;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更大,与钠反应速率更快。
第2课时 乙酸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羧基是乙酸的官能团,羟基是乙醇的官能团B .乙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C .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D .乙酸乙酯是密度比水小、无色透明、不溶于水的有水果香味的油状液体 答案 C解析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而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的反应为酯化反应。
2.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①乙酸的电离,是①键断裂②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②键断裂③在红磷存在时,Br 2与CH 3COOH 的反应:CH 3COOH +Br 2――→红磷CH 2Br -COOH +HBr ,是③键断裂④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 ,是①②键断裂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 B解析 乙酸电离出H +时,断裂①键;在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断裂②键;与Br 2的反应,Br 取代了甲基上的氢,断裂③键;生成乙酸酐的反应,一个乙酸分子断①键,另一个分子断②键,所以B 正确。
乙酸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位置及对应的反应类型3.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①石蕊②乙醇③乙醛④金属铝⑤氧化镁⑥碳酸钠⑦氢氧化铜A.①③④⑤⑥⑦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⑥⑦D.全部答案 C解析醋酸具有酸的通性,可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与Al、MgO、Na2CO3、Cu(OH)2等发生反应,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但不能与乙醛发生反应。
4.下列有关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B.乙酸的沸点比乙醇高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它是一元酸,能与碳酸盐反应D.在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羧基中的氢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答案 D解析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含有一个羧基属于一元酸,酸性强于碳酸,沸点高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脱羟基,醇脱氢。
课时作业16乙酸一、选择题1.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灰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黑色的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氢氧化钠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发生酯化反应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解析】由比例模型如,该物质为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与NaOH反应,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B正确。
【答案】 B2.炒菜时,加一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飘香可口,原因是()A.有盐类物质生成B.有酯类物质生成C.有醇类物质生成D.有酸类物质生成【解析】酒和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是有香味的酯类物质。
【答案】 B3.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以与碳酸盐反应,产生CO2气体B.乙酸能与醇类物质发生酯化反应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D.乙酸在温度低于16.6 ℃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答案】 C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而乙酸不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答案】 C5.下列对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中错误的是()取代反应B.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CuC.2CH3CH2OH+O2――→2CH3CHO+2H2O;取代反应△浓硫酸D.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解析】C中的反应属于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其余各项均正确。
【答案】 C6.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答案】 C7.将1 mol乙醇(其中的氧用18O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时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
第2课时乙酸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2018北京学考)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区分乙酸溶液与乙醇溶液的是( )A.观察颜色B.扇闻气味C.滴加NaHCO3溶液D.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答案:A解析:乙醇溶液和乙酸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通过观察颜色不能区分。
2人剧烈运动,会因骨骼肌组织供氧不足,导致葡萄糖无氧氧化,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该物质大量堆积于腿部会引起肌肉酸痛。
该物质体现酸性的官能团是( )A.甲基B.羰基()C.羧基D.羟基答案:C3如图是某有机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发生酯化反应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答案:B解析:由比例模型可知,该物质为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与NaOH溶液反应,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4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B.一个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它不是一元羧酸C.乙酸在常温下就很容易发生酯化反应D.乙酸酸性较弱,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答案:A解析:乙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尽管一个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在水中只有羧基上的氢原子能发生部分电离,因此乙酸是一元酸。
乙酸的酸性较弱,但比碳酸的酸性强,它可使石蕊溶液变红。
乙酸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可与醇类发生酯化反应,在常温下乙酸不容易发生酯化反应。
5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A.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B.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C.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D.浓硫酸可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答案:C解析:A项,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B项,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项,酯化反应的产物是酯和水;D项,酯化反应中一般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6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所以它可以与碳酸盐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B.乙酸具有酸性,所以能与钠反应放出H2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D.乙酸在温度低于16.6 ℃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答案:C解析:乙酸分子中的不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故不能使溴水褪色,C项错误。
课时达标训练1、( 2017·广州高一检测 )如图是某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该分子是( )A、 C2H5OHB、C2H6C、CH3CHOD、CH3COOH【详细解析】选D;由该分子的比例模型可知该分子是CH3COOH,是乙酸分子;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加入过量的乙醇充分反应后,乙酸全部反应生成酯【详细解析】选D;C2H6、C2H4常温是气体,乙醇和乙酸是液体,B正确;乙醇和乙酸都能燃烧,被氧气氧化;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有限度的,不能进行完全,D错误;3、1-丁醇( CH3CH2CH2CH2OH )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1-丁醇和乙酸能反应完或者其中一种能消耗完D、为了提高反应速率,所以要加入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加热【详细解析】选C;因加热温度超过100℃,故不能用水浴加热,A项正确;受热时1-丁醇和乙酸均易挥发,故长玻璃管有冷凝回流的作用,B项正确;因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任何一种反应物均不可能被消耗完,C项错误;加入催化剂和加热均能提高反应速率,D项正确;4、( 2017·抚顺高一检测 )下列关于乙酸乙酯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制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B、可将导管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收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C、1 mol乙醇与2 mol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不能合成1 mol乙酸乙酯D、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详细解析】选B;A、制乙酸乙酯时,先加入乙醇,再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正确;B、导管不能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以下,错误;C、因为乙酸与乙醇产生乙酸乙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1 mol 乙醇与2 mol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不能合成1 mol乙酸乙酯,正确;D、Na2CO3能与乙酸反应,所以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正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酯化反应也属于加成反应B、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羧基中的羟基,醇脱去羟基中的氢原子生成水C、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只起催化剂的作用D、欲使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分离并提纯,可以将酯蒸气通过导管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下,再用分液漏斗分离【详细解析】选B;A项,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项中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D项中导管应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以防止液体倒吸;6、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 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A、只有②④⑤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①②③④D、全部【详细解析】选D;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和羧基,碳碳双键能与HCl、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羧基能与纯碱反应生成CO2,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所以①~⑤与巴豆酸的反应都能发生,正确答案选D;7、( 2017·济南高一检测 )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6H6O6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含1 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详细解析】选B;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其化学式为C6H6O6,A正确;乌头酸含有羧基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错误;乌头酸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乌头酸含有3个羧基,含1 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D正确;8、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最多的是( )A、CH3CH( OH )COOHB、HOOC—COOHC、CH3CH2COOHD、CH3CH2OH【详细解析】选B;只有羧基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所以产生的气体体积B>A=C>D=0;9、乙烯是重要化工原料,其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通过石油裂解可以获得乙烯,再以乙烯为原料还可以合成很多的化工产品;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D中含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 3 )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详细解析】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产生B:乙醇( CH3CH2OH );乙醇催化氧化产生C:乙醛( CH3CHO );乙醛催化氧化产生D:乙酸( CH3COOH );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和水;乙烯发生加聚反应产生聚乙烯;( 1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2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D乙酸( CH3COOH )中含官能团名称为羧基;( 3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H2+H2O CH3CH2OH;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CH3COOH CH3COOC2H5+H2O;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CH2CH2CH2—CH2正确答案:( 1 )CH2CH2( 2 )加成反应羧基( 3 )①CH2CH2+H2O CH3CH2OH②C2H5OH+CH3COOH CH3COOC2H5+H2O③nCH2CH2 CH2—CH210、【能力挑战题】“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浓硫酸的作用是①;②;( 3 )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某同学将收集到的乙酸乙酯滴入饱和NaHCO3溶液中,观察到有少量气泡产生,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解析】( 1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H2O;( 2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则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和吸水作用;( 3 )由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乙醇和乙酸与水互溶,则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倒吸;( 4 )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因此需要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醇和乙酸,则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盛蒸馏出的乙酸乙酯,再分液;( 5 )某同学将收集到的乙酸乙酯滴入饱和NaHCO3溶液中,观察到有少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正确答案:( 1 )+H2O( 2 )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3 )倒吸( 4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盛蒸馏出的乙酸乙酯,再分液( 5 )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醋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醋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B.冰醋酸是无水乙酸,不是乙酸的水溶液C.醋酸能跟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产生CO2D.在发生酯化反应时,醋酸分子中羟基中的氢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答案:D点拨:酯化反应中羧基“脱羟基”,醇中羟基“脱氢”,故选D。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羧基是乙酸的官能团,羟基是乙醇的官能团B.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C.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D.乙酸乙酯是密度比水小的、无色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有果香味的油状液体答案:C点拨: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酯化反应。
3.酯化反应属于()A.中和反应B.不可逆反应C.离子反应D.取代反应答案:D点拨:只有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方可确定D为正确答案。
4.(2014·浙江东阳高一二次诊断)等物质的量下列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乙醛B.乙醇C.乙酸D.甲酸甲酯答案:B5.(2014·浙江东阳高一二次诊断)有机物X,经过下列化学变化后可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乙酸乙酯(如图),则有机物X是()A.C2H5OH B.C2H4C.CH3CHO D.CH3COOH答案:C6.如图是某有机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氢氧化钠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发生酯化反应D.使紫色石蕊试溶变红答案:B点拨:该物为乙酸(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能与NaOH反应,能发生酯化反应,但与稀H2SO4不反应。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可逆反应答案:D点拨: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A正确。
第2课时乙酸[学考练]1.关于乙酸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B.用CH3COOH溶解CaCO3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C.乙酸和乙醇混合,在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制取乙酸乙酯D.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解析]CH3COOH属于弱酸,B项不正确;乙酸、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在加热条件下制取乙酸乙酯,C不正确;CH3COOH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而CH3COOCH2CH3与Na2CO3溶液不反应出现分层现象,故能用Na2CO3溶液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D不正确。
[答案] A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备乙酸乙酯时,向乙醇和冰醋酸中缓慢加入浓硫酸B.乙酸与Na反应比乙醇与Na反应剧烈,说明羧基H原子比羟基H原子活泼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不可以电离出H+D.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O2的质量相同[解析]制备乙酸乙酯时,向乙醇和冰醋酸中慢慢加入浓硫酸并不断振荡试管,A正确;乙酸和乙醇与钠反应的实质是钠与乙酸羧基氢和乙醇羟基氢的反应,反应越剧烈,其基团上的氢原子越活泼,B正确;在水溶液里,只有乙酸分子中的—COOH才可以电离出H+,电离方程式是CH3COOH H++CH3COO-,C 正确;乙醇分子式为C2H6O,可写成C2H4·H2O,乙酸分子式为C2H4O2,可写成C 2·2H 2O ,可知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需O 2的量乙醇多于乙酸,D 不正确。
[答案] D3.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 a .乙酸的电离,是①键断裂 b .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②键断裂 c .在红磷存在时,Br 2与CH 3COOH 的反应:CH 3COOH +Br 2――→红磷CH 2Br —COOH +HBr ,是③键断裂 d .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2CH 3COOH ―→+H 2O ,是①②键断裂A .abcB .abcdC .bcdD .acd[解析] 乙酸电离出H +时,断裂①键;在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断裂②键;与Br 2的反应,取代了甲基上的氢,断裂③键;生成乙酸酐的反应,一个乙酸分子断①键,另一个分子断②键,所以B 正确。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2课时乙酸1.下列有关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B.乙酸的沸点比乙醇高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它是一元酸,能与碳酸盐反应D.在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羧基中的氢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解析: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含有一个羧基属于一元酸,酸性强于碳酸,沸点高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反应脱羟基。
答案:D2.苹果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结构简式为,苹果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是()①与NaOH溶液反应②与石蕊试液反应变红③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④一定条件下与乙酸酯化⑤一定条件下与乙醇酯化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D3.(2017·全国卷Ⅱ)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解析: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且可溶于四氯化碳,所以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A对;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H2,乙醇(C2H5—OH)中,—C2H5抑制了羟基的活性,所以乙醇分子中的氢不如水分子中的氢活泼,B错;乙酸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2CH3COOH+CaCO3―→Ca(CH3COO)2+H2O+CO2↑,属于强酸制弱酸,所以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C错;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有氯甲烷和HCl,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的是HCl,D错。
答案:A4.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解析:根据题意,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属于羧酸,其官能团为—COOH,可以将该有机物看作C4H9—COOH,而丁基(C4H9—)有4种不同的结构,分别为CH3CH2CH2CH2—、(CH3)2CHCH2—、(CH3)3C—、,从而推知该有机物有4种不同的分子结构。
第2课时乙酸基础训练1(2018北京学考)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区分乙酸溶液与乙醇溶液的是()A.观察颜色B.扇闻气味C.滴加NaHCO3溶液D.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答案:A解析:乙醇溶液和乙酸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通过观察颜色不能区分。
2人剧烈运动,会因骨骼肌组织供氧不足,导致葡萄糖无氧氧化,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该物质大量堆积于腿部会引起肌肉酸痛。
该物质体现酸性的官能团是()A.甲基B.羰基()C.羧基D.羟基答案:C3如图是某有机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发生酯化反应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答案:B解析:由比例模型可知,该物质为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与NaOH溶液反应,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4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B.一个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它不是一元羧酸C.乙酸在常温下就很容易发生酯化反应D.乙酸酸性较弱,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答案:A解析:乙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尽管一个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在水中只有羧基上的氢原子能发生部分电离,因此乙酸是一元酸。
乙酸的酸性较弱,但比碳酸的酸性强,它可使石蕊溶液变红。
乙酸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可与醇类发生酯化反应,在常温下乙酸不容易发生酯化反应。
5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A.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B.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C.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D.浓硫酸可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答案:C解析:A项,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B项,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项,酯化反应的产物是酯和水;D项,酯化反应中一般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6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所以它可以与碳酸盐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B.乙酸具有酸性,所以能与钠反应放出H2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D.乙酸在温度低于16.6 ℃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答案:C解析:乙酸分子中的不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故不能使溴水褪色,C项错误。
课时分层作业(十六)(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基础练]1.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B.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分子里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乙酸是四元酸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B[乙酸分子中只有—COOH上的H可以电离出来形成H+,所以乙酸为一元酸。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高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不是可逆反应D[乙醇和乙酸是常用调味品——酒和醋的主要成分,正确;乙醇和乙酸在常温下为液态,C2H6、C2H4常温下为气态,正确;乙醇和乙酸在空气中都能燃烧而发生氧化反应,正确;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错误。
]3.下列有关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B.乙酸的沸点比乙醇高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它是一元酸,能与碳酸盐反应D.在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羧基中的氢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答案]D4.右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氢氧化钠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发生酯化反应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由比例模型知,该物质为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与NaOH反应,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B正确。
]5.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1 mL,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液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杂质B.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C.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及吸收乙醇和乙酸D.石蕊层为三层,由上而下是蓝、紫、红D[A.因为乙醇、乙酸都易挥发,所以制取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杂质,正确;B.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就是催化剂和吸水剂,正确;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同时碳酸钠溶液可以吸收乙醇与乙酸,正确;D.紫色石蕊处于中间位置,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使石蕊变红色,所以上层为红色,中间为紫色,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下层为蓝色,错误。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2课时 乙酸
1.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CH 3CHCH 2+Br 2――→CCl 4
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 ――→浓H 2SO 4△CH 2CH 2↑+H 2O ③CH 3COOH +CH 3CH 2OH ――→浓H 2SO 4△ 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浓H 2SO 4△
C 6H 5NO 2+H 2O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 2SO 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 2CO 3溶液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
A .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 2SO 4
B .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 .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D .有部分乙醇跟浓H 2SO 4作用生成乙烯
3.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酯化反应的反应物之一肯定是醇 B .酯化反应一般需要脱水 C .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 .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
4.将1 mol 乙醇(其中的氧用18O 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
B .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
C .可能生成88 g 乙酸乙酯
D .不可能生成90 g 乙酸乙酯 5.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
B .混入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去
C .除去CO 2中的少量SO 2:通过盛有饱和NaHCO 3溶液的洗气瓶
D .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CCl 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6.取某一元醇13.00 g 跟乙酸混合后,加入浓硫酸并加热,若反应完毕时,制得乙酸某酯15.80 g ,回收该一元醇1.40 g ,则该一元醇是( )
A .C 7H 15OH
B .
C 6H 13OH C .C 5H 11OH
D .C 2H 5OH
7)
A.①② 8.(双选题)某有机物X 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为Y 和Z 。
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Y 和Z 的
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化合物X可能是()
A.乙酸丙酯B.甲酸乙酯
C.乙酸甲酯D.乙酸乙酯
9.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乙烯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合物官能团的名称:B中含官能团名称________;D中含官能团名称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10.牛奶放置时间长了会变酸,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不少乳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乳糖分解而变成乳酸。
乳酸最初就是从酸牛奶中得到并由此而得名的。
乳酸又叫2-羟基丙酸。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乳酸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乳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乳酸在浓H2SO4作用下,两分子相互反应生成环状结构的物质,写出其生成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乳酸在浓H2SO4作用下,三分子相互反应生成链状结构的物质,写出其生成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乙酸答案
1.B
2.C
3.B
4.B
5.A
6.A
7.C
8.AB
9. 答案:(1)
(2)羟基 羧基 (3)①CH 2CH 2+H 2O ――→催化剂
CH 3CH 2OH 加成反应
②2CH 3CH 2OH +O 2――→Cu/Ag
△
2CH 3CHO +2H 2O 氧化反应 ③n CH 2CH 2――→
催化剂 加聚反应
10. 解析:乳酸分子中含有“—OH ”和“—COOH ”用官能团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答案:(1)羟基、羧基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