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3 40分钟课时作业 第二章 统计:2-3-20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一)
- 格式:ppt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35
2.3.1 & 2.3.2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习课本P73~78,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预(1)相关关系是函数关系吗?(2)什么是正相关、负相关?与散点图有什么关系?(3)回归直线方程是什么?如何求回归系数?(4)如何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备相关关系?[新知初探]1.两个变量的关系分类函数关系相关关系 特征两变量关系确定两变量关系带有随机性2.散点图将样本中n 个数据点(x i ,y i )(i =1,2,…,n )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得到的图形. 3.正相关与负相关(1)正相关:如果一个变量的值由小变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值也由小变大,这种相关称为正相关.(2)负相关:如果一个变量的值由小变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值由大变小,这种相关称为负相关.4.最小二乘法设x ,Y 的一组观察值为(x i ,y i ),i =1,2,…,n ,且回归直线方程为y ^=a +bx ,当x 取值x i (i =1,2,…,n )时,Y 的观察值为y i ,差y i -y ^i (i =1,2,…,n )刻画了实际观察值y i 与回归直线上相应点纵坐标之间的偏离程度,通常是用离差的平方和,即Q =i =1n(y i -a-bx i)2作为总离差,并使之达到最小.这样,回归直线就是所有直线中Q取最小值的那一条.由于平方又叫二乘方,所以这种使“离差平方和最小”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5.回归直线方程的系数计算公式回归直线方程回归系数系数a^的计算公式方程或公式y^=a^+b^x b^=∑i=1nxiyi-n x-y-∑i=1nx2i-n x2a^=y-b^x-上方加记号“^ ”的意义区分y的估计值y^与实际值ya,b上方加“^ ”表示由观察值按最小二乘法求得的估计值[小试身手]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①任何两个变量都具有相关关系;②圆的周长与该圆的半径具有相关关系;③某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的价格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④根据散点图求得的回归直线方程可能是没有意义的;⑤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可以通过回归直线,把非确定性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进行研究.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解析:选C ①显然不对,②是函数关系,③④⑤正确.v,u;对变量1,得散点图图10),…,1,2=i)(iy,ix(有观测数据y,x.对变量2)(由这两个散点图可以判断2.,得散点图图10),…,1,2=i)(iv,iu(有观测数据A.变量x与y正相关,u与v正相关B.变量x与y正相关,u与v负相关C .变量x 与y 负相关,u 与v 正相关D .变量x 与y 负相关,u 与v 负相关解析:选C 由这两个散点图可以判断,变量x 与y 负相关,u 与v 正相关.80,当施肥量为250+x 5=y ^归方程为的线性回(kg)y 与水稻产量(kg)x .若施肥量3kg 时,预计水稻产量约为________kg..650(kg)=250+5×80=y ^代入回归方程可得其预测值80=x 解析:把 答案:6504.对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x 和y ,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x 2 4 5 6 8y 30 40 60 50 70若已求得它们的回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5=2+4+5+6+85=x 解析:由题意可知 y50.=30+40+60+50+705=即样本中心为(5,50).,a ^+x 6.5=y ^设回归直线方程为 ,)y ,x (回归直线过样本中心∵ ,7.51=a ^,即a ^+6.5×5=50∴ 17.5+x 6.5=y ^回归直线方程为∴ 17.5+x 6.5=y ^答案:相关关系的判断[典例] (1) ①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②农作物的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 ③人的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④降雪量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2)某个男孩的年龄与身高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年龄x (岁)123456身高y (cm)78 87 98 108 115 120①画出散点图;②判断y 与x 是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解析] (1)在①中,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是函数关系;在②中,农作物的产量与施肥量之间不具有严格的函数关系,但具有相关关系;在③中,人的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函数关系,也不是相关关系,因为人的年龄达到一定时期身高就不发生明显变化了,因而它们不具有相关关系;在④中,降雪量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之间具有相关关系.答案:②④(2)解:①散点图如图所示.②由图知,所有数据点接近一条直线排列,因此,认为y 与x 具有线性相关关系.两个变量是否相关的两种判断方法(1)根据实际经验:借助积累的经验进行分析判断.(2)利用散点图:通过散点图,观察它们的分布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直观地进行判断.[活学活用]如图所示的两个变量不具有相关关系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①是确定的函数关系;②中的点大都分布在一条曲线周围;③中的点大都分布在一条直线周围;④中点的分布没有任何规律可言,x ,y 不具有相关关系.答案:①④求回归方程[典例] (1)已知变量x 与y 正相关,且由观测数据算得样本平均数x =3,y =3.5,则由该观测数据算得的线性回归方程可能是( )A.y ^=0.4x +2.3B.y ^=2x -2.4C.y ^=-2x +9.5 D.y ^=-0.3x +4.4(2)一台机器按不同的转速生产出来的某机械零件有一些会有缺点,每小时生产有缺点的零件的多少随机器的运转的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下表为抽样试验的结果:转速x (转/秒)16 14 12 8 每小时生产有缺点的零件数y (件)11985①画出散点图;②如果y 对x 有线性相关关系,请画出一条直线近似地表示这种线性关系; ③在实际生产中,若它们的近似方程为y =5170x -67,允许每小时生产的产品中有缺点的零件最多为10件,那么机器的运转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解析] (1)依题意知,相应的回归直线的斜率应为正,排除C 、D.且直线必过点(3,3.5),代入A 、B 得A 正确.答案:A(2)解:①散点图如图所示:②近似直线如图所示:秒/转14,所以机器的运转速度应控制在≤14.9x ,解得≤1067-x 5170得≤10y 由③内.求回归直线方程的步骤.)数据一般由题目给出)(n ,…,1,2=i )(i y ,i x (收集样本数据,设为(1) (2)作出散点图,确定x ,y 具有线性相关关系..i y i x ,2i x ,i y ,i x 把数据制成表格(3).iy i ∑i =1nx ,2i ∑i =1n x ,y ,x 计算(4) ⎩⎪⎨⎪⎧b ^=∑i =1nxiyi -n x y ∑i =1n x2i -n x 2,a ^=y -b ^ x .,公式为a ^,b ^代入公式计算(5).a ^+x b ^=y ^写出回归直线方程(6) [活学活用]已知变量x ,y 有如下对应数据:x 1 2 3 4 y1345(1)作出散点图;(2)用最小二乘法求关于x ,y 的回归直线方程. 解:(1)散点图如图所示.,52=1+2+3+44=x (2) y ,134=1+3+4+54=∑i=14x 39.=20+12+6+1=i y i ∑i =14x 2i ,30=16+9+4+1= b^,1310=39-4×52×13430-4×⎝ ⎛⎭⎪⎫522=a^,0=52×1310-134= .为所求的回归直线方程x 1310=y ^所以 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对总体进行估计[典例x (吨)与相应的生产能耗y (吨标准煤)的几组对照数据:x 3 4 5 6 y2.5344.5(1)请画出上表数据的散点图;(2)请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求出y 关于x 的回归直线方程y ^=b ^x +a ^;(3)已知该厂技改前100吨甲产品的生产能耗为90吨标准煤.试根据(2)求出的回归直线方程,预测生产100吨甲产品的生产能耗比技改前降低了多少吨标准煤?[解] (1)散点图如图:,3.5=2.5+3+4+4.54=y ,4.5=3+4+5+64=x (2) ∑i=14x ,66.5=6×4.5+5×4+4×3+3×2.5=i y i ∑i=14x 2i ,86=26+25+24+23= ∑i =14xiyi -4xy∑i =14x2i -4x 2=b ^所以 ,0.7=66.5-4×4.5×3.586-4×4.52=a ^0.35.=0.7×4.5-3.5=x b ^-y = 0.35.+x 0.7=y ^所以所求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吨标准煤70.35(=0.35+0.7×100=y ^时,100=x 当(3) 90-70.35=19.65(吨标准煤).即生产100吨甲产品的生产能耗比技改前降低了19.65吨标准煤.只有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时,才能用回归直线方程对总体进行估计和预测.否则,如果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即使由样本数据求出回归直线方程,用其估计和预测结果也是不可信的.[活学活用](重庆高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储蓄存款逐年增长.设某地区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如下表: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时间代号t 1 2 3 4 5 储蓄存款y (千亿元)567810(1)求y 关于t 的回归方程y ^=b ^t +a ^;(2)用所求回归方程预测该地区2015年(t =6)的人民币储蓄存款. 解:(1)列表计算如下:it iy it 2it i y i1 1 5 1 52 2 6 4 123 3 7 9 214 4 8 16 325 5 10 25 50 ∑153655120这里n =5,t -=1n ∑i =1n t i =155=3,y -=1n ∑i =1n y i =365=7.2.又∑i =1nt2i -n t -2=55-5×32=10,i =1n t i y i -n t-y -=120-5×3×7.2=12,从而b ^=1210=1.2,a ^=y --b ^t -=7.2-1.2×3=3.6,故所求回归方程为y ^=1.2t +3.6.(2)将t =6代入回归方程可预测该地区2015年的人民币储蓄存款为y ^=1.2×6+3.6=10.8(千亿元).[层级一 学业水平达标]1.下列变量具有相关关系的是( )A .人的体重与视力B .圆心角的大小与所对的圆弧长C .收入水平与购买能力D .人的年龄与体重解析:选C B 为确定性关系;A ,D 不具有相关关系,故选C.2.已知变量x ,y 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其散点图如图所示,则其回归方程可能为2+x 1.5=y ^A. 2+x 1.5=-y ^B. 2-x 1.5=y ^C. 2-x 1.5=-y ^D. 之间负相关,回归直线y ,x ,由散点图可知变量a ^+x b ^=y ^设回归方程为 B 解析:选 2.+x 1.5=-y ^,因此方程可能为>0a ^,<0b ^轴上的截距为正数,所以y 在 个样本点,n 的y 和x 是变量)n y ,n x (,…,)2y ,2x (,)1y ,1x (设3.直线l 是由这些样本点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的线性回归直线如图所示,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y ,x (过点l .直线A B .回归直线必通过散点图中的多个点C .直线l 的斜率必在(0,1)D .当n 为偶数时,分布在l 两侧的样本点的个数一定相同解析:选A A 是正确的;回归直线可以不经过散点图中的任何点,故B 错误;回归直线的斜率不确定,故C 错误;分布在l 两侧的样本点的个数不一定相同,故D 错误. 4.一项关于16艘轮船的研究中,船的吨位区间为[192,3 246](单位:吨),船员的,x 0.006 2+9.5=y ^的回归方程为x 关于吨位y 人,船员人数32~5人数 (1)若两艘船的吨位相差1 000,求船员平均相差的人数;(2)估计吨位最大的船和最小的船的船员人数.,则2x ,1x 设两艘船的吨位分别为(1)解: y^)2x 6 20.00+(9.5-1x 0.006 2+9.5=2y ^-1 =0.006 2×1 000≈6, 即船员平均相差6人.,0.006 2×192≈11+9.5=y ^时,192=x 当(2) 0.006 2×3 246≈30.+9.5=y ^时,3 246=x 当 即估计吨位最大和最小的船的船员数分别为30人和11人.[层级二 应试能力达标]1.一个口袋中有大小不等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若干个(大于5个),从中取5次,那么取出红球的次数和口袋中红球的数量是( ) A .确定性关系 B .相关关系 C .函数关系D .无任何关系 解析:选 B 每次从袋中取球取出的球是不是红球,除了和红球的个数有关外,还与球的大小等有关系,所以取出红球的次数和口袋中红球的数量是一种相关关系.,下x 80+50=y ^变化的回归直线方程为)千元(x 依劳动生产率)元(y .农民工月工资2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劳动生产率为1 000元时,工资为130元B .劳动生产率提高1 000元时,工资水平提高80元C .劳动生产率提高1 000元时,工资水平提高130元D .当月工资为210元时,劳动生产率为2 000元的单x ,但要注意80增加y ,1每增加x 知,x 80+50=y ^由回归直线方程 B 解析:选位是千元,y 的单位是元.3.为了解儿子身高与其父亲身高的关系,随机抽取5对父子身高数据如下:则y 对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A .y =x -1B .y =x +1x 12+88=y .C176=y .D =y ,176=174+176+176+176+1785=x 计算得, C 解析:选符合.C 检验知,)y ,x (,根据回归直线经过样本中心176=175+175+176+177+17754.已知x 与y 之间的几组数据如下表:,若某同学根据上表中的前两组a ^+x b ^=y ^假设根据上表数据所得线性回归直线方程为数据(1,0)和(2,2)求得的直线方程为y =b ′x +a ′,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a ^,′b >y ^′ B.a >a ^,′b >b ^A. ′a <a ^,′b <y ^′ D.a >a ^,′b <b ^C. 解析:选C 由(1,0),(2,2)求b ′,a ′.2.=-2×1-0=′a ,2=2-02-1=′b ,58=24+15+12+3+4+0=i y i ∑i =16x 时,a ^,b ^求 x ,136=y ,3.5= ∑i=16x 2i ,91=36+25+16+9+4+1= ,57=58-6×3.5×13691-6×3.52=b ^∴ a^,13=-52-136=×3.557-136= ′.a >a ^,′b <b ^∴ =y ^的回归方程为(cm)x 对身高(kg)y 岁的人,体重38岁到18.正常情况下,年龄在50.72x -58.2,张红同学(20岁)身高为178 cm ,她的体重应该在________ kg 左右. =y ^时,178=x 的人的体重进行预测,当178 cm 解析:用回归方程对身高为0.72×178-58.2=69.96(kg).答案:69.966.某工厂为了对新研发的一种产品进行合理定价,将该产品按事先拟定的价格进行试销,得到如下数据:________.=a ,则a +x 4=-y 由表中数据,求得线性回归方程为 ,132=4+5+6+7+8+96=x 解析: y,80=92+82+80+80+78+686=)y ,x (由回归方程过样本中心点 .a ^+1324×=-80得 106.=1324×+80=a ^即 答案:1067.对某台机器购置后的运行年限x (x =1,2,3,…)与当年利润y 的统计分析知x ,y ,估计该台机器最为划算的使用年限为x 1.3-10.47=y ^具备线性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________年.解析:当年利润小于或等于零时应该报废该机器,当y =0时,令10.47-1.3x =0,解得x ≈8,故估计该台机器最为划算的使用年限为8年.答案:88.某个体服装店经营某种服装在某周内所获纯利y (元)与该周每天销售这种服装的件数x (件)之间有一组数据如下表:;y ,x 求(1) (2)若纯利y 与每天销售这种服装的件数x 之间是线性相关的,求回归直线方程; (3)若该店每周至少要获纯利200元,请你预测该店每天至少要销售这种服装多少件?3 487)=i y i ∑i =17x ,45 309=2i ∑i =17y ,280=2i ∑i =17x 提示:( ,6=3+4+5+6+7+8+97=x (1)解: y≈79.86.66+69+73+81+89+90+917= ,≈4.753 487-7×6×79.86280-7×62=b ^∵(2) a^,51.36=4.75×6-79.86= .x 4.75+51.36=y ^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x 纯利与每天销售件数∴ ≈31.29.x ,所以651.3+x 4.75=200时,200=y ^当(3) 因此若该店每周至少要获纯利200元,则该店每天至少要销售这种服装32件.9.2016年元旦前夕,某市统计局统计了该市2015年10户家庭的年收入和年饮食支出的统计资料如下表:年收入x (万元)2 4 4 6 6 6 7 7 8 10年饮食 支出y(万元)0.9 1.4 1.6 2.0 2.1 1.9 1.8 2.1 2.2 2.3(2)若某家庭年收入为9万元,预测其年饮食支出.406)=2i ∑i =110x ,117.7=i y i ∑i =110x 参考数据:( 解:依题意可计算得:x,10.98=y x ,36=2x ,1.83=y ,6= ,406=2i ∑i =110x ,117.7=i y i ∑i =110x ∵又,≈0.17∑i=110xiyi -10x y ∑i =110x2i -10x 2=b ^∴ a^0.81.+x 0.17=y ^∴,0.81=x b ^-y = 1.0.8+x 0.17=y ^所求的回归方程为∴ .)万元2.34(=0.81+0.17×9=y ^时,9=x 当(2) 可估计年收入为9万元的家庭每年饮食支出约为2.34万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三个抽样:①一个城市有210家某商品的代理商,其中大型代理商有20家,中型代理商有40家,小型代理商有150家,为了掌握该商品的销售情况,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1的样本;②在某公司的50名工人中,依次抽取工号为5,10,15,20,25,30,35,40,45,50的10名工人进行健康检查;③某市质量检查人员从一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两箱(每箱12盒)牛奶中抽取4盒进行质量检查.则应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为( )A .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B .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D .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解析:选 C ①中商店的规模不同,所以应利用分层抽样;②中抽取的学号具有等距性,所以应是系统抽样;③中总体没有差异性,容量较小,样本容量也较小,所以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故选C.2.将某班的60名学生编号为01,02,…,60,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且随机抽得的一个号码为04,则剩下的四个号码依次是( )A .09,14,19,24B .16,28,40,52C .10,16,22,28D .08,12,16,20 解析:选B 分成5组,每组12名学生,按等间距12抽取.选项B 正确.3.某学校有教师200人,男学生1 200人,女学生1 00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体师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若女学生一共抽取了80人,则n 的值为( )A .193B .192C .191D .190 192.=n ,求得80=n200+1 200+1 0001 000× B 解析:选 4.某商品销售量y (件)与销售价格x (元/件)负相关,则其回归方程可能是( )200+x 10=y ^200 B.+x 10=-y ^A. 200-x 10=y ^200 D.-x 10=-y ^C. 解析:选A 由于销售量y 与销售价格x 成负相关,故排除B ,D.又因为销售价格x >0,则C 中销售量全小于0,不符合题意,故选A.,则y 和x ,它们的平均数分别是n y ,…,2y ,1y 与n x ,…,2x ,1x .设有两组数据5)(的平均数是1+n y 3-n x 2,…,1+2y 3-2x 1,2+1y 3-1x 2新的一组数据 y 3-x 2.A 1+y 3-x 2.By 9-x 4.C1+y 9-x 4.D ,)n ,…,1,2=i 1(+i y 3-i x 2=i z 设 B 解析:选 =⎝ ⎛⎭⎪⎫1+1+…+1n +)n y +…+2y +1y (3n -)n x +…+2x +1x (2n =)n z +…+2z +1z (1n =z 则 1.+y 3-x 2 6.有一个容量为66的样本,数据的分组及各组的频数如下:[11.5,15.5) 2 [15.5,19.5) 4 [19.5,23.5) 9 [23.5,27.5) 18 [27.5,31.5) 11 [31.5,35.5) 12[35.5,39.5) 7 [39.5,43.5) 3则总体中大于或等于31.5的数据所占比例约为( )211A.13B. 12C.23D. 解析:选B 由题意知,样本的容量为66,而落在[31.5,43.5)内的样本个数为12+7.13=2266的数据约占31.5,故总体中大于或等于22=3+ 7.某学习小组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得100分的有1人,得95分的有1人,得90分的有2人,得85分的有4人,得80分和75分的各有1人,则该小组数学成绩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 .85,85,85B .87,85,86C .87,85,85D .87,85,90 解析:选C ∵得85分的人数最多为4人,∴众数为85,中位数为85,87.=75)+80+85×4+90×2+95+(100110平均数为 8.某出租汽车公司为了了解本公司司机的交通违章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司机,得到了他们某月交通违章次数的数据,结果制成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根据此统计图可得这50名出租车司机该月平均违章的次数为( )A .1B .1.8C .2.4D .3 1.8.=5×0+20×1+10×2+10×3+5×450B 解析:选 9.下表是某厂1~4月份用水量情况(单位:百吨)的一组数据月份x 1 2 3 4用水量y 4.5 4 3 2.5的a ,则a +x 0.7=-y 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x 与月份y 用水量值为( )A .5.25B .5C .2.5D .3.5 解析:选A 线性回归方程经过样本的中心点,根据数据可得样本中心点为(2.5,3.5),所以a =5.25.10.如图是在元旦晚会举办的挑战主持人大赛上,七位评委为某选手打出的分数的茎叶统计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A .84,4.84B .84,1.6C .85,1.2D .85,4 +5+6+3+(515+80,平均数为77,去掉一个最低分95去掉一个最高分 C 解析:选,因此1.2=]286)-(85+285)-(85+286)-(85+283)-(85+285)-[(8515,方差为85=6)选C.,…,2+2x 2,3+1x 3,则2s ,方差是x 的平均数是n x ,…,3x ,2x ,1x .如果数据11)(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2+n x 32s 和x A.2s 9和x 3.B2s 9和2+x 3.C4+2s 12和2+x 3.D nx …,2x ,1x ,由于数据2+x 3的平均数是2+n x 3,…,2+2x 2,3+1x 3 C 解析:选.2s 9的方差为2+n x 3,…,2+2x 2,3+1x 3,所以2s 的方差为 12.如图是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5场比赛得分的茎叶图,已知甲的成绩的极差为31,乙的成绩的平均值为24,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x =9 B .y =8C .乙的成绩的中位数为26D .乙的成绩的方差小于甲的成绩的方差解析:选B 因为甲的成绩的极差为31,所以其最高成绩为39,所以x =9;因为乙的成绩的平均值为24,所以y =24×5-(12+25+26+31)-20=6;由茎叶图知乙的成绩的中位数为26;对比甲、乙的成绩分布发现,乙的成绩比较集中,故其方差较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某人5次上班途中所花的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x ,y,10,11,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x -y |的值为________.∴,2;又方差为20=y +x ,则10=159)×+11+10+y +x (,得10解析:由平均数为=xy 208,2=2y +2x ,得2=15]×210)-(9+210)-(11+210)-(10+210)-y (+210)-x [( 4.=x2+y2-2xy =x -y 2=|y -x |∴,192 答案:414.一支田径队有男运动员48人,女运动员36人,若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队的全体运动员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1的样本,则抽取男运动员的人数为________.12.=×482148+36解析:抽取的男运动员的人数为 答案:1215.要考察某种品牌的500颗种子的发芽率,抽取60粒进行实验,利用随机数表抽取种子时,先将500颗种子按001,002,…,500进行编号,如果从随机数表第7行第8列的数3开始向右读,请你依次写出最先检测的5颗种子的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摘取了随机数表第7行至第9行)59408 66368 36016 26247 25965 49487 26968 86021 77681 83458 21540 62651 69424 78197 20643 67297 76413 66306 51671 54964 87683 30372 39469 97434解析:以3开始向右读,每次读取三位,重复和不在范围内的不读,依次为368,360,162,494,021.答案:368,360,162,494,02116.从某小学随机抽取100名同学,将他们的身高(单位:cm)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由图中数据可知a =________.若要从身高在[120,130),[130,140),[140,150]三组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8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140,150]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应为________.解析:∵0.005×10+0.035×10+a ×10+0.020×10+0.010×10=1,∴a =0.030.设身高在[120,130),[130,140),[140,150]三组的学生分别有x ,y ,z 人,10.=z ,20=y 同理,30.=x ,解得0.030×10=x100则3.=×181030+20+10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为[140,150]故从 答案:0.030 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应如何110名学生中抽取50为调查某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从)分10本小题满分(.17抽样?若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高显著不同(男生30人,女生20人),应如何抽样? 抽签法或随机数(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5,即抽取110名学生中抽取50解:从法).若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高显著不同,则采用分层抽样法,按照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为30∶20=3∶2进行抽样,则男生抽取3人,女生抽取2人.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车间共有12名工人,随机抽取6名,他们某日加工零件个数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1)根据茎叶图计算样本均值;(2)日加工零件个数大于样本均值的工人为优秀工人.根据茎叶图推断该车间12名工人中有几名优秀工人?22.=1326=17+19+20+21+25+306样本均值为1)(解: 4=1312×名工人中有12,故推断该车间13=26知样本中优秀工人所占比例为(1)由(2)名优秀工人.19.(本小题满分12分)2016年春节前,有超过20万名广西、四川等省籍的外出务工人员选择驾乘摩托车沿321国道长途跋涉返乡过年,为防止摩托车驾驶人员因长途疲劳驾驶,手脚僵硬影响驾驶操作而引发交通事故,肇庆市公安交警部门在321国道沿线设立了多个长途行驶摩托车驾乘人员休息站,让返乡过年的摩托车驾乘人员有一个停车休息的场所.交警小李在某休息站连续5天对进站休息的驾驶人员每隔50辆摩托车就进行一次省籍询问,询问结果如图所示:(1)交警小李对进站休息的驾驶人员的省籍询问采用的是什么抽样方法?(2)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被询问了省籍的驾驶人员进行抽样,若广西籍的有5人,则四川籍的应抽取几人?解:(1)交警小李对进站休息的驾驶人员的省籍询问采用的是系统抽样法.(2)从题图可知,被询问了省籍的驾驶人员广西籍的有5+20+25+20+30=100(人);四川籍的有15+10+5+5+5=40(人).2,即四川籍的应抽取2=x ,解得x40=5100人,依题意得x 设四川籍的驾驶人员应抽取人.20.(本小题满分12分)某化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包装肥料,在自动包装传送带上每隔30分钟抽取一包产品,称其重量(单位:kg),分别记录抽查数据如下:甲:102,101,99,98,103,98,99; 乙:110,115,90,85,75,115,110.(1)这种抽样方法是哪一种方法?(2)试计算甲、乙车间产品重量的平均数与方差,并说明哪个车间产品较稳定?解:(1)甲、乙两组数据间隔相同,所以采用的方法是系统抽样.,100=99)+98+103+98+99+101+(10217=甲x (2) x,100=110)+115+75+85+90+115+(11017=乙 ,1)≈3.43+4+9+4+1+1+(417=2甲s ,228.57=100)+225+625+225+100+225+(10017=2乙s ,故甲车间产品比较稳定.2乙s <2甲s ∴ 21.(本小题满分12分)对某校高一年级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次数进行统计,随机抽取M 名学生作为样本,得到这M 名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次数.根据此数据作出了频数与频率的统计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分组频数 频率[10,15) 10 0.25[15,20) 25n [20,25) mp[25,30] 20.05 合计M1(1)求出表中M ,p 及图中a 的值;(2)若该校高一学生有360人,试估计该校高一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次数在区间[10,15)的人数.解:(1)由分组[10,15)的频数是10, 40.=M ,所以0.25=10M知,0.25频率是 因为频数之和为40,所以10+25+m +2=40,解得m =3.0.075.=340=p 故 因为a 是对应分组[15,20)的频率与组距的商,125.0.=2540×5=a 所以 (2)因为该校高一学生有360人,分组[10,15)的频率是0.25,所以估计该校高一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次数在此区间内的人数为360×0.25=90.22.(本小题满分12分)从某居民区随机抽取10个家庭,获得第i 个家庭的月收入iy i ∑i =110x ,20=i ∑i =110y ,80=i ∑i =110x 的数据资料,算得)单位:千元(i y 与月储蓄)单位:千元(i x 720.=2i ∑i =110x ,184= ;a ^+xb ^=y ^的线性回归方程x 对月收入y 求家庭的月储蓄(1) (2)判断变量x 与y 之间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3)若该居民区某家庭月收入为7千元,预测该家庭的月储蓄.,8=8010=i ∑i =1n x 1n =x ,10=n 由题意知(1)解: y ,2=2010=i ∑i =1n y 1n = ,80=210×8-720=2x 10-2i ∑i =110x 又 ∑i=110x ,24=10×8×2-184=y x 10-i y i ,0.3=2480=∑i =110xiyi -10x y∑i =110x2i -10x 2=b ^由此得 a^,0.4=-0.3×8-2=x b ^-y = 0.4.-x 0.3=y ^故所求回归方程为 (2)由于变量y 的值随x 的值增加而增加(b =0.3>0),故x 与y 之间是正相关.(3)将x =7代入回归方程可以预测该家庭的月储蓄为y =0.3×7-0.4=1.7千元.。
必修3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1.1算法的概念(1课时)
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3课时)
(程序框图与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与程序框图的画法)1.2基本算法语句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与赋值语句(1课时)
1.2.2条件语句(1课时)
1.2.3循环语句(1课时)
1.3算法案例(2课时)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与进位制)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
2.1.1 简单随机抽样(1课时)
2.1.2 系统抽样(1课时)
2.1.3 分层抽样(2课时)
(分层抽样,三种抽样方法的联系)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2课时)
(频率分布表与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折线图与茎叶图)
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2课时)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课时)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散点图,线性回归方程)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1课时)
3.1.2 概率的意义(1课时)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1课时)
3.2 古典概型
3.2.1 古典概型(2课时)
(古典概型的定义,古典概型的计算)
3.2.2 (整数值)随机数(random numbers)的产生(1课时)
3.3 几何概型
3.3.1 几何概型(1课时)
3.3.2 均匀随机数的产生(1课时)。
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课时目标 1.会求样本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方差.2.理解用样本的数字特征来估计总体数字特征的方法.3.会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统计实际问题.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1)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重复出现次数________的数称为这组数的众数. (2)中位数的定义及求法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把处于最______位置的那个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①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__________那个数. ②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为排列的最中间的两个数的________. (3)平均数①平均数的定义:如果有n 个数x 1,x 2,…,x n ,那么x =____________,叫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 ②平均数的分类:总体平均数:________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总体平均数. 样本平均数:________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样本平均数. 2.标准差、方差 (1)标准差的求法: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 表示.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差的求法:标准差的平方s 2叫做方差.s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两组数据中,平均值较大的一组方差较大B .平均数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方差则反映数据离平均值的波动大小C .方差的求法是求出各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的平方后再求和D .在记录两个人射击环数的两组数据中,方差大的表示射击水平高2.已知10名工人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分别是16,18,15,11,16,18,18,17,15,13,设其平均数为a ,中位数为b ,众数为c ,则有( ) A .a>b>c B .a>c>b C .c>a>b D .c>b>a3.甲、乙两位同学都参加了由学校举办的篮球比赛,他们都参加了全部的7场比赛,平均得分均为16分,标准差分别为5.09和3.72,则甲、乙两同学在这次篮球比赛活动中,发挥得更稳定的是( )A .甲B .乙C .甲、乙相同D .不能确定4.一组数据的方差为s 2,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扩大3倍,所得到的一组数据的方差是( ) A .13s 2 B .s 2 C .3s 2 D .9s 25.如图是2010年某校举行的元旦诗歌朗诵比赛中,七位评委为某位选手打出分数的茎叶统计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A.84,4.84 B.84,1.6C.85,1.6 D.85,0.46.如图,样本A和B分别取自两个不同的总体,它们的样本平均数分别为x A和x B,样本标准差分别为s A和s B则()A.x A>x B,s A>s BB.x A<x B,s A>s BC.x A>x B,s A<s BD.x A<x B,s A<s B题号 1 2 3 4 5 6答案7.已知样本9,10,11,x,y的平均数是10,方差是4,则xy=________.8.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参加某大型运动会的预选赛,他们分别射击了5次,成绩如下表(单位:环):甲10 8 9 9 9乙10 10 7 9 9如果甲、乙两人只能有9.若a1,a2,…,a20,这2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x,方差为0.20,则数据a1,a2,…,a20,x这21个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三、解答题10.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1)请填写表:平均数方差中位数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甲乙(2)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更稳定);②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③从平均数和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④从折线图上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走势看(分析谁更有潜力).能力提升11总经理大厨二厨采购员杂工服务员会计3 000元450元350元400元320元320元410元(2)计算出的平均工资能反映一般工作人员一周的收入水平吗?(3)去掉总经理的工资后,再计算剩余人员的平均工资,这能代表一般工作人员一周的收入水平吗?12.师大附中三年级一班40人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两组学生一次考试的成绩情况如下表:统计量组别平均成绩标准差第一组90 6第二组80 41.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的,其中平均数是最重要的量.众数体现了样本数据的最大集中点,但它对其他数据信息的忽视使得无法客观地反映总体特征;中位数是样本数据所占频率的等分线,它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响,这在某些情况下是优点,但它对极端值的不敏感有时也成为缺点,因为这些极端值有时是不能忽视的.由于平均数与每一个样本的数据有关,所以任何一个样本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改变,这是众数、中位数不具有的性质.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与众数、中位数比较起来,平均数可以反映出更多的关于样本数据全体的信息.但平均数受数据中的极端值的影响较大,使平均数在估计总体时可靠性降低.2.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应该相等.3.极差、方差、标准差是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即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离散程度.标准差、方差描述了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标准差、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答案: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知识梳理1.(1)最多 (2)中间 ①中间位置的 ②平均数 (3)①x 1+x 2+…+x nn②总体中 样本中2.(1)1n [(x 1-x )2+(x 2-x )2+…+(x n -x )2] (2)1n [(x 1-x )2+(x 2-x )2+…+(x n-x )2] 作业设计1.B [A 中平均值和方差是数据的两个特征,不存在这种关系;C 中求和后还需取平均数;D 中方差越大,射击越不平稳,水平越低.]2.D [由题意a =110(16+18+15+11+16+18+18+17+15+13)=15710=15.7,中位数为16,众数为18,即b =16,c =18,∴c>b>a.]3.B [方差或标准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表明发挥得越稳定.∵5.09>3.72,故选B .]4.D [s 20=1n [9x 21+9x 22+…+9x 2n -n(3x )2]=9·1n (x 21+x 22+…+x 2n -n x 2)=9·s 2(s 20为新数据的方差).]5.C [由题意x =15(84+84+86+84+87)=85.s 2=15[(84-85)2+(84-85)2+(86-85)2+(84-85)2+(87-85)2]=15(1+1+1+1+4)=85=1.6.]6.B [样本A 数据均小于或等于10,样本B 数据均大于或等于10,故x A <x B , 又样本B 波动范围较小,故s A >s B .] 7.91解析 由题意得8.甲 解析 x 甲=9,2S 甲=0.4,x 乙=9,2S 乙=1.2,故甲的成绩较稳定,选甲.9.0.19解析 这21个数的平均数仍为20,从而方差为121×[20×0.2+(20-20)2]≈0.19.10.解 由折线图,知甲射击10次中靶环数分别为:9,5,7,8,7,6,8,6,7,7.将它们由小到大重排为:5,6,6,7,7,7,7,8,8,9.乙射击10次中靶环数分别为:2,4,6,8,7,7,8,9,9,10.也将它们由小到大重排为:2,4,6,7,7,8,8,9,9,10.(1)x甲=110×(5+6×2+7×4+8×2+9)=7010=7(环),x乙=110×(2+4+6+7×2+8×2+9×2+10)=7010=7(环),s2甲=110×[(5-7)2+(6-7)2×2+(7-7)2×4+(8-7)2×2+(9-7)2]=110×(4+2+0+2+4)=1.2,s2乙=110×[(2-7)2+(4-7)2+(6-7)2+(7-7)2×2+(8-7)2×2+(9-7)2×2+(10-7)2]=110×(25+9+1+0+2+8+9)=5.4.(2)①∵平均数相同,2S甲<2S乙,∴甲成绩比乙稳定.②∵平均数相同,甲的中位数<乙的中位数,∴乙的成绩比甲好些.③∵平均数相同,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甲比乙少,∴乙成绩比甲好些.④甲成绩在平均数上下波动;而乙处于上升势头,从第四次以后就没有比甲少的情况发生,乙较有潜力.11.解(1)平均工资即为该组数据的平均数x=17×(3 000+450+350+400+320+320+410)=17×5 250=750(元).(2)由于总经理的工资明显偏高,所以该值为极端值,因此由(1)所得的平均工资不能反映一般工作人员一周的收入水平.(3)除去总经理的工资后,其他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为:x ′=16×(450+350+400+320+320+410) =16×2 250=375(元). 这个平均工资能代表一般工作人员一周的收入水平. 12.解 设第一组20名学生的成绩为x i (i =1,2,…,20), 第二组20名学生的成绩为y i (i =1,2,…,20),依题意有:x =120(x 1+x 2+…+x 20)=90,y =120(y 1+y 2+…+y 20)=80,故全班平均成绩为:140(x 1+x 2+…+x 20+y 1+y 2+…+y 20) =140(90×20+80×20)=85; 又设第一组学生成绩的标准差为s 1,第二组学生成绩的标准差为s 2,则s 21=120(x 21+x 22+…+x 220-20x 2),s 22=120(y 21+y 22+…+y 220-20y 2) (此处,x =90,y =80),又设全班40名学生的标准差为s ,平均成绩为z (z =85),故有s 2=140(x 21+x 22+…+x 220+y 21+y 22+…+y 220-40z 2) =140(20s 21+20x 2+20s 22+20y 2-40z 2) =12(62+42+902+802-2×852)=51. s =51.所以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为85分,标准差为51.。
章末综合测评(三) 概率(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事件中,随机事件的个数为( )①在学校明年召开的田径运动会上,学生张涛获得100米短跑冠军;②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随机抽取一名学生去拿体育器材,抽到李凯;③从标有1,2,3,4的4张号签中任取一张,恰为1号签; ④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4℃时结冰. A .1 B .2 C .3D .4【解析】 ①在明年运动会上,可能获冠军,也可能不获冠军.②李凯不一定被抽到.③任取一张不一定为1号签.④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4℃时不可能结冰,故①②③是随机事件,④是不可能事件.【答案】 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二人比赛,甲胜的概率为35,则比赛5场,甲胜3场 B .某医院治疗一种疾病的治愈率为10%,前9个病人没有治愈,则第10个病人一定治愈C .随机试验的频率与概率相等D .天气预报中,预报明天降水概率为90%,是指降水的可能性是90%【解析】 概率只是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其发生具有随机性.故选D.【答案】 D3.(2016·开封高一检测)给甲、乙、丙三人打电话,若打电话的顺序是任意的,则第一个打电话给甲的概率是( )A.16 B .13 C.12D .23【解析】 给三人打电话的不同顺序有6种可能,其中第一个给甲打电话的可能有2种,故所求概率为P =26=13.故选B.【答案】 B4.在区间[-2,1]上随机取一个数x ,则x ∈[0,1]的概率为( ) A.13 B .14 C.12D .23【解析】 由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知x ∈[0,1]的概率P =1-01-(-2)=13.故选A. 【答案】 A5.1升水中有1只微生物,任取0.1升化验,则有微生物的概率为()A.0.1 B.0.2C.0.3 D.0.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体积型几何概型.【答案】 A6.(2016·天水高一检测)从一批产品中取出三件产品,设A=“三件产品全不是次品”,B=“三件产品全是次品”,C=“三件产品不全是次品”,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与C互斥B.B与C互斥C.任何两个均互斥D.任何两个均不互斥【解析】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所以B与C互斥.【答案】 B7.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共走了500 m,途中要过一条宽为x m的河流,他不小心把一件物品丢在途中,若物品掉在河里就找不到,若物品不掉在河里,则能找到,已知该物品能找到的概率为45,则河宽为()A.100 m B.80 m C.50 m D.40 m【解析】设河宽为x m,则1-x500=45,所以x=100.【答案】 A8.从一批羽毛球中任取一个,如果其质量小于4.8 g 的概率是0.3,质量不小于4.85 g 的概率是0.32,那么质量在[4.8,4.85)范围内的概率是( )A .0.62B .0.38C .0.70D .0.68【解析】 记“取到质量小于4.8 g ”为事件A ,“取到质量不小于4.85 g ”为事件B ,“取到质量在[4.8,4.85)范围内”为事件C .易知事件A ,B ,C 互斥,且A ∪B ∪C 为必然事件.所以P (A ∪B ∪C )=P (A )+P (B )+P (C )=0.3+0.32+P (C )=1,即P (C )=1-0.3-0.32=0.38.【答案】 B9.如图1,矩形ABCD 中,点E 为边CD 的中点,若在矩形ABCD 内部随机取一个点Q ,则点Q 取自△ABE 内部的概率等于( ) 【导学号:28750071】图1A.14 B .13 C.12D .23【解析】 点E 为边CD 的中点,故所求的概率P =△ABE 的面积矩形ABCD 的面积=12.【答案】 C10.将区间[0,1]内的均匀随机数x 1转化为区间[-2,2]内的均匀随机数x ,需要实施的变换为( )A .x =x 1*2B .x =x 1*4C .x =x 1*2-2D .x =x 1*4-2【解析】 由题意可知x =x 1*(2+2)-2=4x 1-2. 【答案】 D11.先后抛掷两颗骰子,设出现的点数之和是12,11,10的概率依次是P 1,P 2,P 3,则( )A .P 1=P 2<P 3B .P 1<P 2<P 3C .P 1<P 2=P 3D .P 3=P 2<P 1【解析】 先后抛掷两颗骰子的点数共有36个基本事件:(1,1),(1,2),(1,3),…,(6,6),并且每个基本事件都是等可能发生的.而点数之和为12的只有1个:(6,6);点数之和为11的有2个:(5,6),(6,5);点数之和为10的有3个:(4,6),(5,5),(6,4),故P 1<P 2<P 3.【答案】 B12.在5件产品中,有3件一等品和2件二等品,从中任取2件,则下列选项中以710为概率的事件是( )A .恰有1件一等品B .至少有一件一等品C .至多有一件一等品D .都不是一等品【解析】 将3件一等品编号为1,2,3,2件二等品编号为4,5,从中任取2件有10种取法:(1,2),(1,3),(1,4),(1,5),(2,3),(2,4),(2,5),(3,4),(3,5),(4,5).其中恰含有1件一等品的取法有:(1,4),(1,5),(2,4),(2,5),(3,4),(3,5),恰有1件一等品的概率为P 1=610,恰有2件一等品的取法有:(1,2),(1,3),(2,3).故恰有2件一等品的概率为P 2=310,其对立事件是“至多有一件一等品”,概率为P 3=1-P 2=1-310=710.【答案】 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一个袋子中有5个红球,3个白球,4个绿球,8个黑球,如果随机地摸出一个球,记A ={摸出黑球},B ={摸出白球},C ={摸出绿球},D ={摸出红球},则P (A )=________;P (B )=________;P (C ∪D )=________.【解析】 由古典概型的算法可得P (A )=820=25,P (B )=320,P (C ∪D )=P (C )+P (D )=420+520=920.【答案】 25 320 92014.在区间(0,1)内任取一个数a ,能使方程x 2+2ax +12=0有两个相异实根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 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的条件是Δ=(2a )2-4×1×12=4a 2-2>0,解得|a |>22,又a ∈(0,1),所以22<a <1,区间⎝ ⎛⎭⎪⎫22,1的长度为1-22,而区间(0,1)的长度为1,所以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的概率为1-221=2-22.【答案】 2-2215.甲、乙两组各有三名同学,他们在一次测验中的成绩的茎叶图如图2所示,如果分别从甲、乙两组中各随机选取一名同学,则这两名同学的成绩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图2【解析】 由题意可知从甲、乙两组中各随机选取一名同学,共有9种选法,其中这两名同学的成绩相同的选法只有1种,故所求概率P =19.【答案】 1916.(2016·合肥高一检测)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先由甲心中任想一个数字记为a ,再由乙猜甲刚才想的数字,把乙猜的数字记为b ,且a、b∈{0,1,2,…,9}.若|a-b|≤1,则称甲乙“心有灵犀”.现任意找两人玩这个游戏,则二人“心有灵犀”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此题可化为任意从0~9中取两数(可重复)共有10×10=100种取法.若|a-b|≤1分两类,当甲取0或9时,乙只能猜0、1或8、9共4种,当甲取2~8中的任一数字时,分别有3种选择,共3×8=24种,所以P=24+410×10=725.【答案】7 2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2015·陕西高考)随机抽取一个年份,对西安市该年4月份的天气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1)在4月份任取一天,估计西安市在该天不下雨...的概率;(2)西安市某学校拟从4月份的一个晴天..开始举行连续2天的运动会,估计运动会期间不下雨...的概率. 【解】 (1)在容量为30的样本中,不下雨的天数是26,以频率估计概率,4月份任选一天,西安市不下雨的概率为2630=1315.(2)称相邻的两个日期为“互邻日期对”(如,1日与2日,2日与3日等).这样,在4月份中,前一天为晴天的互邻日期对有16个,其中后一天不下雨的有14个,所以晴天的次日不下雨的频率为78.以频率估计概率,运动会期间不下雨的概率为78.18.(本小题满分12分)对某班一次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如下表所示:(1)求该班成绩在[80,100]内的概率; (2)求该班成绩在[60,100]内的概率.【解】 记该班的测试成绩在[60,70),[70,80),[80,90),[90,100]内依次为事件A ,B ,C ,D ,由题意知事件A ,B ,C ,D 是彼此互斥的.(1)该班成绩在[80,100]内的概率是P (C ∪D )=P (C )+P (D )=0.25+0.15=0.4.(2)该班成绩在[60,100]内的概率是P (A ∪B ∪C ∪D )=P (A )+P (B )+P (C )+P (D )=0.17+0.36+0.25+0.15=0.93.19.(本小题满分12分)小王、小李两位同学玩掷骰子(骰子质地均匀)游戏,规则:小王先掷一枚骰子,向上的点数记为x;小李后掷一枚骰子,向上的点数记为y.(1)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x,y)为坐标的点共有几个?(2)规定:若x+y≥10,则小王赢;若x+y≤4,则小李赢,其他情况不分输赢.试问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请说明理由. 【导学号:28750072】【解】(1)由于x,y取值为1,2,3,4,5,6,则以(x,y)为坐标的点有:(1,1),(1,2),(1,3),(1,4),(1,5),(1,6),(2,1),(2,2),(2,3),(2,4),(2,5),(2,6),(3,1),(3,2),(3,3),(3,4),(3,5),(3,6),(4,1),(4,2),(4,3),(4,4),(4,5),(4,6),(5,1),(5,2),(5,3),(5,4),(5,5),(5,6),(6,1),(6,2),(6,3),(6,4),(6,5),(6,6),共有36个,即以(x,y)为坐标的点共有36个.(2)满足x+y≥10的点有:(4,6),(5,5),(5,6),(6,4),(6,5),(6,6),共6个,所以小王赢的概率是636=1 6,满足x+y≤4的点有:(1,1),(1,2),(1,3),(2,1),(2,2),(3,1),共6个,所以小李赢的概率是636=1 6,则小王赢的概率等于小李赢的概率,所以这个游戏规则公平.20.(本小题满分12分)(2014·天津高考)某校夏令营有3名男同学A,B,C和3名女同学X,Y,Z,其年级情况如下表:现从这6名同学中随机选出2人参加知识竞赛(每人被选到的可能性相同).(1)用表中字母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2)设M为事件“选出的2人来自不同年级且恰有1名男同学和1名女同学”,求事件M发生的概率.【解】(1)从6名同学中随机选出2人参加知识竞赛的所有可能结果为{A,B},{A,C},{A,X},{A,Y},{A,Z},{B,C},{B,X},{B,Y},{B,Z},{C,X},{C,Y},{C,Z},{X,Y},{X,Z},{Y,Z},共15种.(2)选出的2人来自不同年级且恰有1名男同学和1名女同学的所有可能结果为{A,Y},{A,Z},{B,X},{B,Z},{C,X},{C,Y},共6种.因此,事件M发生的概率P(M)=615=25.21.(本小题满分12分)(2014·四川高考)一个盒子里装有三张卡片,分别标记有数字1,2,3,这三张卡片除标记的数字外完全相同.随机有放回地抽取3次,每次抽取1张,将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依次记为a,b,c.(1)求“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满足a +b =c ”的概率;(2)求“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a ,b ,c 不完全相同”的概率.【解】 (1)由题意知,(a ,b ,c )所有的可能为(1,1,1),(1,1,2),(1,1,3),(1,2,1),(1,2,2),(1,2,3),(1,3,1),(1,3,2),(1,3,3),(2,1,1),(2,1,2),(2,1,3),(2,2,1),(2,2,2),(2,2,3),(2,3,1),(2,3,2),(2,3,3),(3,1,1),(3,1,2),(3,1,3),(3,2,1),(3,2,2),(3,2,3),(3,3,1),(3,3,2),(3,3,3),共27种.设“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满足a +b =c ”为事件A ,则事件A 包括(1,1,2),(1,2,3),(2,1,3),共3种.所以P (A )=327=19.因此,“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满足a +b =c ”的概率为19.(2)设“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a ,b ,c 不完全相同”为事件B ,则事件B 包括(1,1,1),(2,2,2),(3,3,3),共3种.所以P (B )=1-P (B )=1-327=89.因此,“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a ,b ,c 不完全相同”的概率为89.22.(本小题满分12分)把参加某次铅球投掷的同学的成绩(单位:米)进行整理,分成以下6个小组:[5.25,6.15),[6.15,7.05),[7.05,7.95),[7.95,8.85),[8.85,9.75),[9.75,10.65],并绘制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3所示是这个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已知从左到右前5个小组的频率分别为0.04,0.10,0.14,0.28,0.30,第6小组的频数是7.规定:投掷成绩不小于7.95米的为合格.图3(1)求这次铅球投掷成绩合格的人数;(2)你认为这次铅球投掷的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在第几组?请说明理由;(3)若参加这次铅球投掷的学生中,有5人的成绩为优秀,现在要从成绩优秀的学生中,随机选出2人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经验交流会,已知a、b两位同学的成绩均为优秀,求a、b两位同学中至少有1人被选到的概率.【解】(1)∵第6小组的频率为1-(0.04+0.10+0.14+0.28+0.30)=0.14.∴参加这次铅球投掷的总人数为70.14=50.根据规定,第4、5、6组的成绩均为合格,人数为(0.28+0.30+0.14)×50=36.(2)∵成绩在第1、2、3组的人数为(0.04+0.10+0.14)×50=14,成绩在第5、6组的人数为(0.30+0.14)×50=22,参加这次铅球投掷的总人数为50,∴这次铅球投掷的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在[7.95,8.85)内,即第4组.(3)设这次铅球投掷成绩优秀的5人分别为a、b、c、d、e,则选出2人的所有可能的情况为:ab,ac,ad,ae,bc,bd,be,cd,ce,de,共10种,其中a、b至少有1人的情况为:ab,ac,ad,ae,bc,bd,be,共有7种,∴a、b两位同学中至少有1人被选到的概率为P=7 10.。
课时训练10 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与应用一、等差数列前n 项和性质的应用1.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2=2,S 4=10,则S 6等于( )A .12B .18C .24D .42答案:C解析:S 2,S 4-S 2,S 6-S 4成等差数列,即2,8,S 6-10成等差数列,S 6=24.2.已知某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奇数项之和为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为( )A .5B .4C .3D .2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S 偶-S 奇=5d=15,∴d=3.或由解方程组{5a 1+20d =15,5a 1+25d =30求得d=3,故选C .3.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2 015,S 20152015−S 20132013=2,则S 2 015=( )A.2 015B.-2 015C.0D.1答案:B解析:由等差数列前n 项和性质可知,数列{S nn }是等差数列,设公差为d ,则S 20152015−S 20132013=2d=2,所以d=1.所以S 20152015=S 11+2014d=-2015+2014=-1,所以S 2015=-2015.二、等差数列前n 项和中的最值问题4.设S n 是公差为d (d ≠0)的无穷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则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若d<0,则数列{S n }有最大项B.若数列{S n }有最大项,则d<0C.若数列{S n}是递增数列,则对任意n∈N*,均有S n>0D.若对任意n∈N*,均有S n>0,则数列{S n}是递增数列答案:C解析:由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 n=na1+12n(n-1)d=d2n2+(a1-d2)n知,S n对应的二次函数有最大值时d<0.故若d<0,则S n有最大值,A,B正确.又若对任意n∈N*,S n>0,则a1>0,d>0,{S n}必为递增数列,D正确.而对于C项,令S n=n2-2n,则数列{S n}递增,但S1=-1<0.C不正确.5.(2015河南南阳高二期中,10)已知数列{a n}为等差数列,若a11a10<-1,且它们的前n项和S n有最大值,则使得S n>0的n的最大值为( )A.21B.20C.19D.18答案:C解析:由a11a10<-1,可得a11+a10a10<0,由它们的前n项和S n有最大值可得数列的公差d<0,∴a10>0,a11+a10<0,a11<0,∴a1+a19=2a10>0,a1+a20=a11+a10<0.∴使得S n>0的n的最大值n=19.故选C.6.设数列{a n}为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 n,已知a1+a4+a7=99,a2+a5+a8=93,若对任意n∈N*,都有S n≤S k成立,则k的值为( )A.22B.21C.20D.19答案:C解析:对任意n∈N*,都有S n≤S k成立,即S k为S n的最大值.因为a1+a4+a7=99,a2+a5+a8=93,所以a4=33,a5=31,故公差d=-2,a n=a4+(n-4)d=41-2n,则n=1时,a1=39,所以S n=d2n2+(a1-d2)n=-n2+40n=-(n-20)2+400,即当n=20时S n取得最大值,从而满足对任意n∈N*,都有S n≤S k成立的k的值为20.7.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S2 014>0,S2 015<0,则当n= 时,S n最大. 答案:1 007解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知,S2015=2015a1008<0,所以a1008<0.又S2014=2014(a1+a2014)2=1007(a1007+a1008)>0,所以a1007+a1008>0,而a1008<0,故a1007>0.因此当n=1007时,S n最大.8.已知数列{a n},a n∈N*,前n项和S n=18(a n+2)2.(1)求证:{a n}是等差数列;(2)设b n=12a n-30,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的最小值.(1)证明:由已知得8S n=(a n+2)2,则8S n-1=(a n-1+2)2(n≥2),两式相减,得8a n=(a n+2)2-(a n-1+2)2,即(a n+a n-1)(a n-a n-1-4)=0.因为a n∈N*,所以a n+a n-1>0,所以a n-a n-1=4(n≥2),故数列{a n}是以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2)解:令n=1,得S1=a1=18(a1+2)2,解得a1=2.由(1)知a n=2+(n-1)×4=4n-2,所以b n=12a n-30=2n-31.由b n=2n-31<0,得n<312,即数列{b n}的前15项为负值,n≥16时b n>0.设数列{b n}的前n项和为T n,则T15最小,其值为T15=15×(-29)+15×142×2=-225.三、与数列{|a n|}前n项和有关的问题9.已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5-n,则当|a1|+|a2|+…+|a n|=16时,n= .答案:8解析:由a n=5-n,可得n<5时,a n>0;n=5时,a5=0;n>5时,a n<0,而a1+a2+…+a5=10,∴|a1|+|a2|+…+|a n|=(a1+a2+…+a5)-(a6+a7+…+a n)=16.∴20+n2-9n2=16,解得n=8.10.在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 n}中,已知a1=10,且5a3·a1=(2a2+2)2.(1)求d,a n;(2)若d<0,求|a1|+|a2|+|a3|+…+|a n|.解:(1)因为5a3·a1=(2a2+2)2,所以d2-3d-4=0,解得d=-1或d=4.故a n=-n+11或a n=4n+6.(2)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因为d<0,所以由(1)得d=-1,a n=-n+11.则当n≤11时,|a1|+|a2|+|a3|+…+|a n|=S n=-12n2+212n;当n≥12时,|a1|+|a2|+|a3|+…+|a n|=-S n+2S11=12n2-212n+110.综上所述,|a 1|+|a 2|+|a 3|+…+|a n |={-12n 2+212n ,n≤11,12n 2-212n +110,n ≥12.(建议用时:30分钟)1.若等差数列{a n }的前3项和S 3=9,则a 2等于( )A.3B.4C.5D.6答案:A解析:S 3=3(a 1+a 3)2=9,∴a 1+a 3=2a 2=6.∴a 2=3.故选A .2.设{a n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如果a 1+a 4+…+a 97=50,那么a 3+a 6+a 9+…+a 99等于( )A.-182B.-78C.-148D.-82答案:D解析:由a 1+a 4+a 7+…+a 97=50,①令a 3+a 6+a 9+…+a 99=x ,②②-①得2d×33=x-50,而d=-2,∴x=-132+50=-82.故选D .3.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记为S n ,若a 2+a 4+a 15的值为确定的常数,则下列各数中也是常数的是()A.S 7B.S 8C.S 13D.S 15答案:C解析:a 2+a 4+a 15=a 1+d+a 1+3d+a 1+14d=3(a 1+6d )=3a 7=3×a 1+a 132=313×13(a 1+a 13)2=313S 13.于是可知S13是常数.4.设{a n}为等差数列,a1>0,a6+a7>0,a6·a7<0,则使其前n项和S n>0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是( )A.11B.12C.13D.14答案:B解析:∵a6+a7=a1+a12,∴S12=12(a1+a12)2=6(a6+a7)>0.由已知得a6>0,a7<0,又S13=13a7<0,∴使S n>0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为12,故选B.5.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S n=1,S3n-S n=5,则S4n=( )A.4B.6C.10D.15答案:C解析:由S n,S2n-S n,S3n-S2n,S4n-S3n成等差数列,设公差为d,则S2n-S n=S n+d,S3n-S2n=S n+2d.∴S3n-S n=2S n+3d=5.又∵S n=1,∴d=1.∴S4n=S n+(S2n-S n)+(S3n-S2n)+(S4n-S3n)=1+2+3+4=10.6.等差数列{a n}前9项的和等于前4项的和.若a1=1,a k+a4=0,则k= .答案:10解析:S9=S4,∴a5+a6+a7+a8+a9=0,∴a7=0,从而a4+a10=2a7=0,∴k=10.7.等差数列前12项和为354,在前12项中的偶数项的和与奇数项的和之比为32∶27,则公差d= .答案:5解析:由已知{S 奇+S 偶=354,S 偶S 奇=3227,解得{S 偶=192,S 奇=162.又∵此等差数列共12项,∴S 偶-S 奇=6d=30.∴d=5.8.等差数列{a n }与{b n },它们的前n 项和分别为A n ,B n ,若A n B n =2n -2n +3,则a 5b 5= . 答案:43解析:a 5b 5=9a 59b 5=A 9B 9=2×9-29+3=43.9.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20,前n 项和为S n ,且S 10=S 15,求当n 取何值时,S n 有最大值,并求出它的最大值.解: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a 1=20,S 10=S 15,∴10a 1+10×92d=15a 1+15×142d.解得d=-53.解法一:由以上得a n =20-53(n-1)=-53n+653.由a n ≥0得-53n+653≥0,∴n ≤13.所以数列前12项或前13项的和最大,其最大值为S 12=S 13=12a 1+12×112d=130.解法二:由以上得S n =20n+n (n -1)2×(-53)=-56n 2+56n+20n=-56n 2+1256n=-56(n 2-25n )=-56(n -252)2+312524.∴当n=12或13时,S n 最大,最大值为S 12=S 13=130.10.等差数列{a n }中,a 1=-60,a 17=-12,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解: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a 17-a 117-1=-12-(-60)16=3,∴a n =a 1+(n-1)d=-60+(n-1)×3=3n-63.由a n <0,得3n-63<0,即n<21.∴数列{a n }的前20项是负数,第20项以后的项都为非负数.设S n ,S n '分别表示数列{a n },{|a n |}的前n 项和,当n ≤20时,S n '=-S n=-[-60n +n (n -1)2×3]=-32n 2+1232n ;当n>20时,S n '=-S 20+(S n -S 20)=S n -2S 20=-60n+n (n -1)2×3-2×(-60×20+20×192×3)=32n 2-1232n+1260.∴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32n 2+1232n (n≤20),32n 2-1232n +1260(n >20).。
分层抽样课时目标.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掌握分层抽样的使用条件和操作步骤,会用分层抽样法进行抽样..分层抽样的概念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分层抽样的适用条件分层抽样尽量利用事先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并充分考虑保持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的一致性,这对提高样本的代表性非常重要.当总体是由差异明显的几个部分组成时,往往选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一、选择题.有件产品,其中一等品件,二等品件,次品件,现从中抽出件进行质量分析,问应采取何种抽样方法().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答案.某城市有学校所.其中大学所,中学所,小学所,现用分层抽样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进行某项调查,则应抽取中学数为()....答案解析由于=,即每所学校抽取一所,又因中学所,所以抽取÷=(所)..某工厂生产、、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的数量之比依次为∶∶,现在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出容量为的样本,样本中型号产品有件,那么样本容量为()....答案解析由分层抽样方法得:×=,解得=..下列问题中,最适合用分层抽样方法抽样的是().某电影院有排座位,每排有个座位,座位号是~.有一次报告会坐满了听众,报告会结束以后为听取意见,要留下名听众进行座谈.从台冰箱中抽出台进行质量检查.某乡农田有山地亩,丘陵亩,平地亩,洼地亩,现抽取农田亩估计全乡农田平均产量.从个零件中抽取个做质量检验答案解析的总体容量较大,宜采用系统抽样方法;的总体容量较小,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比较方便;总体容量较大,且各类田地的产量差别很大,宜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与类似..要从其中有个红球的个球中,采用按颜色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个进行分析,则应抽取红球的个数为().个.个.个.个答案解析由题意知每=(个)球中抽取一个,现有个红球,应抽取=(个)..某小学三个年级共有学生人,其中一年级人,二、三年级各人,现要用抽样方法抽取人形成样本,将学生按一、二、三年级依次统一编号为,…,,如果抽得号码有下列四种情况:①;②;③;④;其中可能是由分层抽样得到,而不可能是由系统抽样得到的一组号码为().①②.②③.①③.①④。
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第2课时方差、标准差课时目标1.理解方差、标准差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掌握用样本方差或标准差去估计总体方差或总体标准差的方法.2.会用平均数和方差对数据进行处理与比较.识记强化标准差及方差考察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标准差.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表示.标准差的平方s2叫做方差,也为测量样本数据分散程度的工具.若样本数据是x1,x2,…,x n,x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则s=1n[x1-x2+x2-x2+…+x n-x2];s2=1n[(x1-x)2+(x2-x)2+…+(x n-x)2].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两组数据中,平均值较大的一组方差较大C .2x -+3和s 2D .2x -+3和4s 2+12s +9 答案:B解析:由平均数、方差的求法可得.6.甲、乙两位同学都参加了由学校举办的篮球比赛,他们都参加了全部的7场比赛,平均得分均为16分,标准差分别为5.09和3.72,则甲、乙两同学在这次篮球比赛活动中,发挥得更稳定的是( )A .甲B .乙C .甲、乙相同D .不能确定 答案:B解析:方差或标准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表明发挥得越稳定.∵5.09>3.72,故选B.二、填空题7.已知样本9、10、11、x 、y 的平均数是10,方差是2,则xy =________. 答案:96解析:由平均数得9+10+11+x +y =50,∴x +y =20,又由(9-10)2+(10-10)2+(11-10)2+(x -10)2+(y -10)2=(2)2×5=10,得x 2+y 2-20(x +y )=-192,(x +y )2-2xy -20(x +y )=-192,xy =96.8.如图是某学校一名篮球运动员在五场比赛中所得分数的茎叶图,则该运动员在这五场比赛中得分的方差为________.答案:6.8解析:x =15(8+9+10+13+15)=11,s 2=15[(8-11)2+(9-11)2+(10-11)2+(13-11)2+(15-11)2]=6.8.9.若k 1,k 2,…,k 8的方差为3,则2(k 1-3),2(k 2-3),…,2(k 8-3)的方差为________. 答案:12解析:设k 1,k 2,…,k 8的平均数为k ,则18[(k 1-k )2+(k 2-k )2+…+(k 8-k )2]=3,而2(k 1-3),2(k 2-3),…,2(k 8-3)的平均数为2(k -3),解析:x 9=x 8+19(x 9-x 8)=5+19×(4-5)=449,s 29=89[s 28+19(x 9-x 8)2]=89[22+19(4-5)2]=29681. 13.下图为我国10座名山的“身高”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章 2.1 随机抽样2.1.1简单随机抽样1.理解并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特点和步骤.2.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两种方法.知识梳理自主学习题型探究重点突破当堂检测自查自纠知识梳理自主学习知识点一统计的相关概念名称定义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样本从总体中抽取出的若干个个体组成的集合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个体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思考样本与样本容量有什么区别?答样本与样本容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个体组成的集合,是对象;样本容量是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是一个数.答案知识点二简单随机抽样1.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2.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特点说明个体数有限要求总体的个体数有限,这样便于通过随机抽取的样本对总体进行分析逐个抽取从总体中逐个进行抽取,这样便于在抽取过程中进行操作不放回抽样由于抽样试验中多采用不放回抽样,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而且所抽取的样本中没有被重复抽取的个体,便于进行有关的分析和计算等可能抽样在整个抽样过程中,各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都相等,从而保证了这种抽样方法的公平性知识点三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1.抽签法(1)抽签法(抓阄法):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的N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2)抽签法的步骤:①编号:对总体中的N个个体进行编号(号码可以是1~N,也可以使用已知的号码);②制签:将1~N这N个编号写在大小、形状都相同的号签上(号签可以是纸条、卡片或小球等);③均匀搅拌:将写好的号签放入一个不透明的容器中,搅拌均匀;④抽签:从容器中每次不放回地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并记录其编号;⑤确定样本:从总体中找出与号签上的号码所对应的个体,组成样本.2.随机数法(1)随机数法: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进行抽样.(2)随机数表法的一般步骤:①编号:将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进行编号;②选定初始值(数);为保证所选数字的随机性,在面对随机数表之前就指出开始数字的位置;③选号:从选定的数字开始按照一定的方向读下去,若得到的号码不在编号中或已被选用,则跳过,直到选满所需号码为止;④确定样本:从总体中找出按步骤③选出的号码所对应的个体,组成样本.3.抽签法与随机数法的异同点抽签法随机数表法不同点①抽签法比随机数法简单;②抽签法适用于总体中的个体数相对较少的情况①随机数法要求编号的位数相同;②随机数法适用于总体中的个体数相对较多的情况相同点①都是简单随机抽样,并且要求被抽取样本的总体的个数有限;②都是从总体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思考(1)简单随机抽样是不放回抽样,对于放回的抽样可以是简单随机抽样吗?答不可以.简单随机抽样是从总体逐个抽取的,是一种不放回抽样,也就是每次从总体中取出元素后不放回总体,若放回,则一定不是简单随机抽样.(2)采用抽签法抽取样本时,为什么将编号写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上,并且将号签放在同一个箱子里搅拌均匀?答为了使每个号签被抽取的可能性相等,保证抽样的公平性.题型探究重点突破题型一简单随机抽样的判断例1下列5个抽样中,简单随机抽样的个数是()①从无数个个体中抽取50个个体作为样本;②仓库中有1万支奥运火炬,从中一次性抽取100支火炬进行质量检查;③某连队从200名党员官兵中,挑选出50名最优秀的官兵赶赴青海参加抗震救灾工作;④一彩民选号,从装有36个大小、形状都相同的号签的盒子中无放回地抽出6个号签.⑤箱子里共有100个零件,从中选出10个零件进行质量检验,在抽样操作中,从中任意取出1个零件进行质量检验后,再把它放回箱子里.A.0B.1C.2D.3跟踪训练1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某一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BA.与第几次抽样有关,第一次抽到的可能性大一些B.与第几次抽样无关,每次抽到的可能性都相等C.与第几次抽样有关,最后一次抽到的可能性要大些D.与第几次抽样无关,每次都是等可能的抽取,但各次抽取的可能性不一定解析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相等,与第几次抽样无关,故A,C,D不正确,B正确.题型二抽签法的应用例2为迎接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奥委会现从报名的某高校20名志愿者中选取5人组成奥运志愿小组,请用抽签法设计抽样方案.解(1)将20名志愿者编号,号码分别是01,02, (20)(2)将号码分别写在20张大小、形状都相同的纸条上,揉成团儿,制成号签;(3)将所得号签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并搅拌均匀;(4)从袋子中依次不放回地抽取5个号签,并记录下上面的编号;(5)所得号码对应的志愿者就是志愿小组的成员.跟踪训练2从20架钢琴中抽取5架进行质量检查,请用抽签法确定这5架钢琴.解第一步,将20架钢琴编号,号码是01,02, (20)第二步,将号码分别写在一张纸条上,揉成团,制成号签.第三步,将得到的号签放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并充分搅匀.第四步,从袋子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5个号签,并记录上面的编号.第五步,所得号码对应的5架钢琴就是要抽取的对象.题型三随机数法例3为了检验某种药品的副作用,从编号为1,2,3,…,120的服药者中用随机数法抽取10人作为样本,写出抽样过程.解第一步,将120名服药者重新进行编号,分别为001,002,003, (120)第二步,在随机数表(教材P)中任选一数作为初始数,如选第9行第7103列的数3;第三步,从选定的数3开始向右读,每次读取三位,凡不在001~120中的数跳过去不读,前面已经读过的也跳过去不读,依次可得到074,100,094,052,080,003,105,107,083,092;第四步,以上这10个号码所对应的服药者即是要抽取的对象.跟踪训练3总体由编号为01,02,…,19,20的20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5个个体,选取方法: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5列和第6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一次选取两个数字,则选出来的第5个个体的编号为()7816657208026314070243699728019832049234493582003623486969387481A.08B.07C.02D.01编号不一致致错易错点例4某工厂的质检人员对生产的100件产品,采用随机数法抽取10件进行检查,对100件产品采用下面的编号方法:①1,2,3, (100)②001,002,003,…,100;③00,01,02,03,…,99.其中最恰当的序号是________.当堂检测 1 2 3 4 5 1.某学校为了解高一800名新入学同学的数学学习水平,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同学的中考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800名同学是总体B.100名同学是样本C.每名同学是个体D.样本容量是100解析据题意,总体是指800名新入学同学的中考数学成绩,样本是指抽取的100名同学的中考数学成绩,个体是指每名同学的中考数学成绩,样本容量是100,故只有D正确.B2.抽签法确保样本代表性的关键是()A.制签B.搅拌均匀C.逐一抽取D.抽取不放回解析若样本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则每一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相等,故需要对号签搅拌均匀.3.对于简单随机抽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①它要求总体中的个体数有限,以便对其中各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进行分析;②它是从总体中逐个地进行抽取,以便在抽取实践中进行操作;③它是一种不放回抽样;④它是一种等可能抽样,不仅每次从总体中抽取一个个体时,各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相等,而且在整个抽样过程中,各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也相等,从而保证了这种抽样方法的公平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由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知①②③④都正确.4.从某批零件中抽取50个,然后再从50个中抽出40个进行合格检查,发现合格品有36个,则该产品的合格率约为( )A.36%B.72%C.90%D.25% 解析 ×100%=90%. 3640C5.某总体共有60个个体,并且编号为00,01,…,59. 现需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8的样本,请从随机数表的倒数第5行(下表为随机数表的最后5行)第11、12列的18开始.依次向下读数,到最后一行后向右,直到取足样本为止(大于59及与前面重复的数字跳过),则抽取样本的号码是________.95 33 95 22 00 18 74 72 00 18 38 79 58 69 32 81 76 80 26 92 82 80 84 25 39 90 84 60 79 80 24 36 59 87 38 82 07 53 89 35 56 35 23 79 18 05 98 90 07 35 46 40 62 98 80 54 97 20 56 95 15 74 80 08 32 16 46 70 50 80 67 72 16 42 79 20 31 89 03 43 38 46 82 68 72 32 14 82 99 70 80 60 47 18 97 63 49 30 21 30 71 59 73 05 50 08 22 23 71 77 91 01 93 20 49 82 96 59 26 94 66 39 67 98 60课堂小结1.要判断所给的抽样方法是不是简单随机抽样,关键是看它们是否符合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即简单随机抽样的四个特点:总体有限、逐个抽取、无放回抽样、等可能抽取.2.一个抽样试验能否用抽签法,关键看两点:一是制作号签是否方便,二是号签是否容易被搅拌均匀.一般地,当总体容量和样本容量都较少时可用抽签法.3.利用随机数法抽取个体时,关键是先确定以表中的哪个数(哪行哪列)作为起点,以哪个方向作为读数的方向.需注意读数时结合编号特点进行读取,编号为两位,则两位、两位地读取;编号为三位,则三位、三位地读取.本课结束。
§2.2 习题课课时目标 1.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学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1.要了解全市高一学生身高在某一范围的学生所占比例的大小,需知道相应样本的( )A .平均数B .方差C .众数D .频率分布2.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等于( )A .3.5B .-3C .3D .-0.53.对于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总体密度曲线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总体密度曲线无关B .频率分布直方图就是总体密度曲线C .样本容量很大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就是总体密度曲线D .如果样本容量无限增大,分组的组距无限减小,那么频率分布直方图就会无限接近于总体密度曲线4.容量为组号 1 2 3 4 5 6 7 8频数 10 13 x 14 15 13 12 9A .14和0.14B .0.14和14C .114和0.14D .13和1145.某中学高三(2)班甲、乙两名同学自高中以来每次考试成绩的茎叶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同学比甲同学发挥稳定,且平均成绩也比甲同学高B .乙同学比甲同学发挥稳定,但平均成绩不如甲同学高C .甲同学比乙同学发挥稳定,且平均成绩比乙同学高D .甲同学比乙同学发挥稳定,但平均成绩不如乙同学高6.数据70,71,72,73的标准差是________.一、选择题1.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 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 000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出一步调查,则在[2 500,3 000](元)/月收入段应抽出的人数为( )A.20 B.25 C.40 D.502.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8,方差是3.6,若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60,得到一组新数据,则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A.55.2,3.6 B.55.2,56.4C.64.8,63.6 D.64.8,3.63.一容量为20的样本,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样本在[30,60)上的频率为()A.0.75 B.0.65 C.0.8 D.0.94.甲、乙两种冬小麦试验品种连续5年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如下(单位:t/km2):品种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甲9.8 9.9 10.1 10 10.2乙9.4 10.3 10.8 9.7 9.8其中产量比较稳定的小麦品种是()A.甲B.乙C.稳定性相同D.无法确定5.某校在“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了评比,下面是将某年级60篇学生调查报告进行整理,分成5组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从左至右4个小组的频率分别为0.05,0.15,0.35,0.30,那么在这次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调查报告有(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且分数为整数)()A.18篇B.24篇题号 1 2 3 4 5答案6.甲、乙两人在10天中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用茎叶图表示如下图,中间一列的数字表示零件个数的十位数,两边的数字表示零件个数的个位数,则这10天甲、乙两人日加工零件的平均数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7.将容量为n的样本中的数据分成6组,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若第一组至第六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2∶3∶4∶6∶4∶1,且前三组数据的频数之和等于27,则n=________.8.某地区为了解中学生的日平均睡眠时间(单位:h),随机选择了n位中学生进行调查,根据所得数据画出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且从左到右的第1个、第4个、第2个、第3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依次相差0.1,又第一小组的频数是10,则n=________.三、解答题9.对甲、乙两名自行车赛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的最大速度(单位:m/s)的数据如下:甲27 38 30 37 35 31乙33 29 38 34 28 36(1)画出茎叶图,(2)分别求出甲、乙两名自行车赛手最大速度(m/s)数据的平均数、极差、方差,并判断选谁参加比赛比较合适?10.潮州统计局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 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出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每个分组包括左端点,不包括右端点,如第一组表示收入在[1 000,1 500)).(1)求居民月收入在[3 000,3 500)的频率;(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算出样本数据的中位数;(3)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职业等方面的关系,必须按月收入再从这10 000人中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分析,则月收入在[2 500,3 000)的这段应抽多少人?能力提升11.为了调查某厂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随机抽查了20位工人某天生产该产品的数量,产品数量的分组区间为[45,55),[55,65),[65,75),[75,85),[85,95].由此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则由此估计该厂工人一天生产该产品数量在[55,70)的人数约占该厂工人总数的百分率是________.1.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一组数据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波动越大.即方差反应了样本偏离样本中心(x ,y )的情况.标准差可以使其单位与样本数据的单位一致,从另一角度同样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情况.2.在求方差时,由于对一组数据都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只是平均数发生了变化,其方差不变,因此可以转化为一组较简单的新数求方差较为简捷.答案: §2.2 习题课双基演练 1.D [样本的平均数、方差、众数都不能反应样本在某一范围的个数所占样本容量的比例,故选D .]2.B [少输入90,9030=3,平均数少3,求出的平均数减去实际的平均数等于-3.] 3.D4.A [频数为100-(10+13+14+15+13+12+9)=14;频率为14100=0.14.] 5.A [从茎叶图可知乙同学的成绩在80~90分分数段的有9次,而甲同学的成绩在80~90分分数段的只有7次;再从题图上还可以看出,乙同学的成绩集中在90~100分分数段的最多,而甲同学的成绩集中在80~90分分数段的最多.故乙同学比甲同学发挥较稳定且平均成绩也比甲同学高.] 6.52解析 X =70+71+72+734=71.5, s =14×[(70-71.5)2+(71-71.5)2+(72-71.5)2+(73-71.5)2] =52.作业设计1.B [由题意可知:在[2 500,3 000](元)/月的频率为0.000 5×500=0.25,故所求的人数为0.25×100=25.]2.D [每一个数据都加上60时,平均数也应加上60,而方差不变.]3.B [由图可知,样本在[30,60)上的频率为0.02×10+0.025×10+0.02×10=0.2+0.25+0.2=0.65,故选择B .]4.A [方法一 x 甲=15×(9.8+9.9+10.1+10+10.2)=10, x 乙=15×(9.4+10.3+10.8+9.7+9.8)=10, 即甲、乙两种冬小麦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的均值都等于10,其方差分别为s 2甲=15×(0.04+0.01+0.01+0+0.04)=0.02, s 2乙=15×(0.36+0.09+0.64+0.09+0.04)=0.244, 即s 2甲<s 2乙,表明甲种小麦的产量比较稳定. 方法二 (通过特殊的数据作出合理的推测)表中乙品种在第一年的产量为9.4,在第三年的产量为10.8,其波动比甲品种大得多,所以甲种冬小麦的产量比较稳定.]5.D [第5个小组的频率为1-0.05-0.15-0.35-0.30=0.15,∴优秀的频率为0.15+0.30=0.45∴优秀的调查报告有60×0.45=27(篇).]6.24 23解析 x 甲=110(10×2+20×5+30×3+17+6+7)=24, x 乙=110(10×3+20×4+30×3+17+11+2)=23. 7.60解析 ∵第一组至第六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2∶3∶4∶6∶4∶1,∴前三组频数为2+3+420·n =27,故n =60. 8.100解析 设第1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S ,则4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S +(S +0.1)+(S +0.2)+(S +0.3)=4S +0.6.由题意知,4S +0.6=1,∴S =0.1.又10n=0.1,∴n =100. 9.解 (1)画茎叶图、中间数为数据的十位数.从茎叶图上看,甲、乙的得分情况都是分布均匀的,只是乙更好一些.乙发挥比较稳定,总体情况比甲好.(2)x 甲=27+38+30+37+35+316=33. x 乙=33+29+38+34+28+366=33. s 2甲=16[(27-33)2+(38-33)2+(30-33)2+(37-33)2+(35-33)2+(31-33)2]≈15.67. s 2乙=16[(33-33)2+(29-33)2+(38-33)2+(34-33)2+(28-33)2+(36-33)2]≈12.67. 甲的极差为11,乙的极差为10.综合比较以上数据可知,选乙参加比赛较合适.10.解 (1)月收入在[3 000,3 500)的频率为0.000 3×(3 500-3 000)=0.15.(2)∵0.000 2×(1 500-1 000)=0.1,0.000 4×(2 000-1 500)=0.2,0.000 5×(2 500-2 000)=0.25,0.1+0.2+0.25=0.55>0.5.∴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2 000+0.5-(0.1+0.2)0.000 5=2 000+400=2 400(元). (3)居民月收入在[2 500,3 000)的频率为0.000 5×(3 000-2 500)=0.25,所以10 000人中月收入在[2 500,3 000)的人数为0.25×10 000=2 500(人),再从10 000人中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则月收入在[2 500,3 000)的这段应抽取100×2 50010 000=25(人). 11.52.5%解析 结合直方图可以看出:生产数量在[55,65)的人数频率为0.04×10=0.4,生产数量在[65,75)的人数频率为0.025×10=0.25,而生产数量在[65,70)的人数频率约为0.25×12=0.125,那么生产数量在[55,70)的人数频率约为0.4+0.125=0.525,即52.5%.小课堂: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2020年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二章《统计》2.3.1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学习目标 1.了解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会画散点图;2.根据散点图,能判断两个变量是否具有相关关系;3.了解线性回归思想,会求回归直线的方程.知识点一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思考1粮食产量与施肥量间的相关关系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答案在施肥不过量的情况下,施肥越多,粮食产量越高,所以是正相关.思考2怎样判断一组数据是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答案画出散点图,若点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就说明这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否则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梳理1.相关关系的定义变量间确实存在关系,但又不具备函数关系所要求的确定性,它们的关系是带有随机性的,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叫做相关关系,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分为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2.散点图将样本中n个数据点(x i,y i)(i=1,2,…,n)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得到的图形叫做散点图.3.正相关与负相关(1)正相关:如果一个变量的值由小变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值也由小变大,这种相关称为正相关.(2)负相关:如果一个变量的值由小变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值由大变小,这种相关称为负相关.知识点二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思考任何一组数据都可以由最小二乘法得出线性回归方程吗?答案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的前提是先判断所给数据是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可利用散点图来判断),否则求出的线性回归方程是无意义的.梳理 回归直线的方程(1)回归直线: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做回归直线.(2)线性回归方程:回归直线对应的方程叫做回归直线的方程,简称回归方程. (3)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时,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回归直线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b ^=∑i =1n(x i-x )(y i-y )∑i =1n(x i-x )2=∑i =1nx i y i-n x y ∑i =1nx 2i-n x 2,a ^=y -b ^x ,其中,b ^是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a ^是线性回归方程在y 轴上的截距.类型一 相关关系的判断与应用 命题角度1 判断两个变量的相关性例1 为了研究质量对弹簧长度的影响,对6根相同的弹簧进行测量,所得数据如下:判断它们是否有相关关系,若有,判断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解 散点图如图:由散点图可以看出两个变量对应的点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质量与弹簧长度这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且它们是正相关关系.反思与感悟在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时,必须从散点图入手,对于散点图,可以作出如下判断:(1)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函数曲线上,那么就用该函数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变量之间具有函数关系;(2)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直线附近,那么变量之间就有线性相关关系;(3)如果散点图中的点的分布几乎没有什么规律,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不具有相关关系,即两个变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跟踪训练1下表是某地的年降雨量与年平均气温的统计表,判断两者是否具有相关关系,求线性回归方程有意义吗?解以x轴为年平均气温,y轴为年降雨量,可得相应的散点图如图.因为图中各点并不在一条直线的附近,所以两者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没必要用回归直线进行拟合,即使用公式法求出线性回归方程也是没有意义的.命题角度2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的区别与联系例2下列关系中,是相关关系的是________.①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②农作物的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③人的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④降雪量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答案②④解析①中,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是函数关系;②中,农作物的产量与施肥量之间不具有严格的函数关系,但具有相关关系;③中,人的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函数关系,也不是相关关系,因为人达到一定年龄后,身高就不发生明显变化了,所以它们不具有相关关系;④中,降雪量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之间具有相关关系. 反思与感悟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与联系如表所示:跟踪训练2 下列图形中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的是( )答案 C解析A 是一种函数关系;B 也是一种函数关系;C 中从散点图中可看出所有点看上去都在某条直线附近波动,具有相关关系,而且是一种线性相关;D 中所有的点在散点图中没有显示任何关系,因此变量间是不相关的. 类型二 回归直线的求解与应用例3 一台机器按不同的转速生产出来的某机械零件有一些会有缺点,每小时生产有缺点的零件的多少随机器运转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下表为抽样试验的结果:(1)画出散点图;(2)如果y 对x 有线性相关关系,请画出一条直线近似地表示这种线性关系;(3)在实际生产中,若它们的近似方程为y =5170x -67,允许每小时生产的产品中有缺点的零件最多为10件,那么机器的运转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解 (1)散点图如图所示:(2)近似直线如图所示:(3)由y ≤10得5170x -67≤10,解得x ≤14.9,所以机器的运转速度应控制在14转/秒内.引申探究1.本例(3)中近似方程不变,若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转速,生产有缺点的零件数近似增加多少? 解 因为y =5170x -67,所以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大约增加5170.2.本例(3)中近似方程不变,每小时生产有缺点的零件件数是7,估计机器的转速. 解 因为y =5170x -67,所以当y =7时,7=5170x -67,解得x ≈11.反思与感悟 求线性回归方程的一般步骤(1)收集样本数据,设为(x i ,y i )(i =1,2,…,n )(数据一般由题目给出). (2)作出散点图,确定x ,y 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3)把数据制成表格x i ,y i ,x 2i ,x i y i . (4)计算x ,y,∑i =1nx 2i ,∑i =1nx i y i .(5)代入公式计算b ^,a ^,公式为⎩⎪⎨⎪⎧b ^=∑i =1nx i y i-n x y ∑i =1nx 2i-n x2,a ^=y -b ^x .(6)写出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跟踪训练3 (1)变量y 与x 满足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现在将y 的单位由厘米变为米,x的单位由毫米变为米,则在新的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中,b ^*是b ^的____________倍.(2)为了均衡教育资源,加大对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调查了某地区若干户家庭的年收入x (单位:万元)和年教育支出y (单位:万元),调查显示年收入x 与年教育支出y 具有相关关系,并由调查数据得到y 对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0.15x +0.2.由线性回归方程可知,家庭年收入每增加1万元,年教育支出平均增加________万元. 答案 (1)10 (2)0.15解析 (1)由回归系数公式知,当y 的值变为原来的10-2倍,x 的值变为原来的10-3倍时,b^*的值应为原来的10倍.(2)回归直线的斜率为0.15,所以家庭年收入每增加1万元,年教育支出平均增加0.15万元.1.设有一个线性回归方程为y ^=2-1.5x ,则变量x 增加1个单位时,y 平均( ) A .增加1.5个单位 B .增加2个单位 C .减少1.5个单位 D .减少2个单位答案 C2.由三点(3,10),(7,20),(11,24)确定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 A.y ^=1.75x -5.75 B.y ^=1.75x +5.75 C.y ^=-1.75x +5.75 D.y ^=-1.75x -5.75答案 B解析 设线性回归方程为y ^=b ^x +a ^, 则b ^=x 1y 1+x 2y 2+x 3y 3-3x y x 21+x 22+x 23-3x2=3×10+7×20+11×24-3×7×189+49+121-3×49=1.75,a ^=y -b ^x =18-1.75×7=5.75. 故y ^=1.75x +5.75,故选B.3.某地区近10年居民的年收入x 与年支出y 之间的关系大致符合y ^=0.8x +0.1(单位:亿元),预计今年该地区居民收入为15亿元,则今年支出估计是________亿元. 答案 12.1解析 将x =15代入y ^=0.8x +0.1,得y ^=12.1.4.某市居民2012~2016年家庭年平均收入x (单位:万元)与年平均支出y (单位:万元)的统计资料如表所示:根据统计资料,居民家庭年平均收入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万元,家庭年平均收入与年平均支出有________线性相关关系. 答案 13 正解析 考查中位数的定义,奇数个时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中间一个是中位数,而偶数个时需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由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当年平均收入增多时,年平均支出也增多,因此两者之间具有正线性相关关系.5.某5名学生的总成绩和数学成绩(单位:分)如表所示:(1)画出散点图;(2)求y 对x 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3位数字); (3)如果一个学生的总成绩为450分,试预测这个学生的数学成绩. 解 (1)散点图如图所示:(2)由题中数据计算可得x =391.6,y =67.8,∑i =15x 2i =770 654,∑i =15x i y i =133 548.代入公式得b ^=133 548-5×391.6×67.8770 654-5×391.62≈0.204,a ^=67.8-0.204×391.6≈-12.086,所以y 对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12.086+0.204x .(3)由(2)得当总成绩为450分时,y ^=-12.086+0.204×450≈80,即这个学生的数学成绩大约为80分.1.判断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就是绘制散点图.根据散点图,可以很容易看出两个变量是否具有相关关系,是不是线性相关,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2.求线性回归方程时应注意的问题(1)知道x 与y 成线性相关关系,无需进行相关性检验,否则应首先进行相关性检验,如果两个变量之间本身不具有相关关系,或者说,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即使求出线性回归方程也是毫无意义的,而且用其估计和预测的量也是不可信的. (2)用公式计算a ^、b ^的值时,要先计算b ^,然后才能算出a ^.3.利用回归方程,我们可以进行估计和预测.若回归方程为y ^=b ^x +a ^,则x =x 0处的估计值为y ^0=b ^x 0+a ^.40分钟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某商品销售量y (件)与销售价格x (元/件)负相关,则其线性回归方程可能是( ) A.y ^=-10x +200 B.y ^=10x +200 C.y ^=-10x -200 D.y ^=10x -200答案 A解析 x 的系数为负数,表示负相关,排除B 、D ,由实际意义可知x >0,y >0,C 中,散点图在第四象限无意义,故选A.2.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B .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排放显现成效C .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呈减少趋势D .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 答案 D解析 由柱形图可知:A 、B 、C 均正确,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在逐渐减少,所以排放量与年份负相关,所以D 不正确.3.对变量x ,y 有观测数据(x i ,y i )(i =1,2,3,…,10),得散点图1;对变量u ,v 有观测数据(u i ,v i )(i =1,2,3,…,10),得散点图2,由这两个散点图可以判断( )A .y 与x 正相关,v 与u 正相关B .y 与x 正相关,v 与u 负相关C .y 与x 负相关,v 与u 正相关D .y 与x 负相关,v 与u 负相关 答案 C解析 根据散点图直接进行判断.4.已知变量x 与y 正相关,且由观测数据算得样本平均数x =3,y =3.5,则由该观测数据算得的线性回归方程可能是( ) A.y ^=0.4x +2.3 B.y ^=2x -2.4 C.y ^=-2x +9.5 D.y ^=-0.3x +4.4答案 A解析 由变量x 与y 正相关知C 、D 均错,又回归直线经过样本点的中心(3,3.5),代入验证得A 正确,B 错误.故选A. 5.已知x 与y 之间的一组数据:若y 与x 线性相关,则y 与x 的回归直线y ^=b ^x +a ^必过( ) A .点(2,2) B .点(1.5,0) C .点(1,2) D .点(1.5,4)答案 D 解析 ∵x =0+1+2+34=1.5,y =1+3+5+74=4, ∴回归直线必过点(1.5,4).故选D. 6.已知x ,y 的取值如表所示:如果y 与x 线性相关,且线性回归方程为y ^=b ^x +132,则b ^等于( )A .-12B.12 C .-110D.110答案 A 解析 ∵x =2+3+43=3,y =6+4+53=5, ∴回归直线过点(3,5),∴5=3b ^+132,∴b ^=-12,故选A.二、填空题7.为了研究某种细菌在特定环境下随时间变化的繁殖规律,得到了下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回归方程为y ^=0.85x -0.25.由以上信息,可得表中c 的值为________.答案 6解析 x =3+4+5+6+75=5,y =2.5+3+4+4.5+c 5=14+c 5,代入回归方程中得14+c5=0.85×5-0.25,解得c =6.8.如图所示的五组数据(x ,y )中,去掉________后,剩下的四组数据相关性增强.答案 (4,10)解析 去掉点(4,10)后,其余四点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相关性增强. 9.在一次试验中测得(x ,y )的四组数据如下:根据上表可得线性回归方程y ^=-5x +a ^,据此模型预报当x =20时,y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26.5解析 x =16+17+18+194=17.5,y =50+34+41+314=39,∴回归直线过点(17.5,39), ∴39=-5×17.5+a ^, ∴a ^=126.5,∴当x =20时,y =-5×20+126.5=26.5.10.某工厂对某产品的产量与成本的资料分析后有如下数据:由表中数据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中b ^=1.1,预测当产量为9千件时,成本约为________万元. 答案 14.5解析 由表中数据得x =4,y =9,代入线性回归方程得a ^=4.6,∴当x =9时,y ^=1.1×9+4.6=14.5. 三、解答题11.某地最近十年粮食需求量逐年上升,下表是部分统计数据:(1)利用所给数据求两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y ^=b ^x +a ^;(2)利用(1)中所求出的回归方程预测该地第6年的粮食需求量. 解 (1)由所给数据得 x =3,y =5.8,b ^=∑i =15(x i -x )(y i -y )∑i =15(x i -x )2=1.1,a ^=y -b ^x =2.5, ∴y ^=1.1x +2.5.故所求的回归方程为y ^=1.1x +2.5. (2)第6年的粮食需求量约为 y ^=1.1×6+2.5=9.1(万吨).12.从某居民区随机抽取10个家庭,获得第i 个家庭的月收入x i (单位:千元)与月储蓄y i (单位:千元)的数据资料,算得∑i =110x i =80,∑i =110y i =20,∑i =110x i y i =184,∑i =110x 2i =720.(1)求月储蓄y (千元)关于月收入x (千元)的线性回归方程; (2)若该居民区某家庭的月收入为7千元,预测该家庭的月储蓄. 解 (1)由题意知n =10,x =1n ∑i =110x i =110×80=8,y =1n ∑i =110y i =110×20=2,又∑i =110x 2i -n x 2=720-10×82=80, ∑i =110x i y i -n x y =184-10×8×2=24,由此得b ^=2480=0.3,a ^=y -b ^x =2-0.3×8=-0.4, 故所求线性回归方程为y ^=0.3x -0.4.(2)将x =7代入线性回归方程,可以得到该家庭的月储蓄约为y ^=0.3×7-0.4=1.7(千元). 13.为了分析某高三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其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指导性建议,现对他前7次考试的数学成绩x 、物理成绩y 进行分析.下面是该生7次考试的成绩(单位:分).(1)他的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哪个更稳定?并说明理由;(2)已知该学生的物理成绩y 与数学成绩x 是线性相关的,若该生的物理成绩达到115分,请你估计他的数学成绩大约是多少分,并请你根据物理成绩与数学成绩的相关性,给出该生在学习数学、物理上的合理建议.解 (1)x =100+-12-17+17-8+8+127=100,y =100+-6-9+8-4+4+1+67=100,s 2数学=142,s 2物理=2507,因为s 2数学>s 2物理, 所以他的物理成绩更稳定.(2)由于x 与y 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经计算得b ^=0.5,a ^=100-0.5×100=50. 所以线性回归方程为y ^=0.5x +50. 当y =115时,x =130. 估计他的数学成绩是130分.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数学的学习,提高数学成绩的稳定性,将有助于物理成绩的进一步提高.。
第二章统计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课时目标 1.理解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的方法.2.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折线图,茎叶图.3.能够利用图形解决实际问题.1,用样本估计总体的两种情况(1)用样本的____________估计总体的分布.(2)用样本的____________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2,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1)借助于图形分析数据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用图将它们画出来,此法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从数据中____________,二是利用图形________信息.(2)借助于表格分析数据的另一方法是用紧凑的________改变数据的排列方式,此法是通过改变数据的____________,为我们提供解释数据的新方式.3,频率分布直方图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纵轴表示____________,数据落在各小组内的频率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的总和等于____.4,频率分布折线图和总体密度曲线(1)频率分布折线图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__________,就得到了频率分布折线图.(2)总体密度曲线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作图时所分的____增加,组距减小,相应的频率分布折线图就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________,统计中称之为总体密度曲线,它反映了总体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百分比.5,茎叶图(1)适用范围:当样本数据较少时,用茎叶图表示数据的效果较好.(2)优点:它不但可以____________,而且可以__________,给数据的记录和表示都带来方便.(3)缺点:当样本数据______时,枝叶就会很长,茎叶图就显得不太方便.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高就是该组的频率B,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矩形的面积之和等于1C,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矩形的宽一样大D,频率分布折线图是依次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每个小矩形上端中点得到的2,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其数据的分组与各组的频数如下:组别(0,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频数12 13 24 15 16 13 7 则样本数据落在(10,40]上的频率为()A,0.13 B.0.39 C.0.52 D.0.643,1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则时速在[60,70)的汽车大约有()A.30辆B.40辆C,60辆D.80辆4,如图是总体密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组距越大,频率分布折线图越接近于它B,样本容量越小,频率分布折线图越接近于它C,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总体在(a,b)内取值的百分比D,阴影部分的平均高度代表总体在(a,b)内取值的百分比5,一个容量为35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距与频数如下:[5,10),5个;[10,15),12个;[15,20),7个;[20,25),5个;[25,30),4个;[30,35),2个.则样本在区间[20,+∞)上的频率为()A,20% B.69%C,31% D.27%6,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右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后的产品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净重的范围是[96,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98,100),[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个数是36,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A,90 B.75 C.60 D.45题号 1 2 3 4 5 6答案二、填空题7,将容量为n的样本中的数据分成6组,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若第一组至第六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2∶3∶4∶6∶4∶1,且前三组数据的频数之和等于27,则n=________. 8,在如图所示的茎叶图中,甲,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分别是________.9.在抽查产品的尺寸过程中,将其尺寸分成若干组,[a,b)是其中的一组,抽查出的个体在各组上的频率为m,该组上直方图的高为h,则|a-b|=________.三、解答题10,抽查100袋洗衣粉,测得它们的重量如下(单位:g):494498493505496492485483508 511495494483485511493505488 501491493509509512484509510 495497498504498483510503497 502511497500493509510493491 497515503515518510514509499 493499509492505489494501509 498502500508491509509499495 493509496509505499486491492 496499508485498496495496505 499505496501510496487511501496(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折线图;(3)估计重量在[494.5,506.5]g的频率以及重量不足500 g的频率.能力提升11,在某电脑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每个句子的字数如下:10,28,31,17,23,27,18,15,26,24,20,19,36,27,14,25,15,22,11,24,27,17在某报纸的一篇文章中,每个句子的字数如下:27,39,33,24,28,19,32,41,33,27,35,12,36,41,27,13,22,23,18,46,32,22(1)将这两组数据用茎叶图表示;(2)将这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你会得到什么结论?12,某市2010年4月1日-4月30日对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数据如下(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61,76,70,56,81,91,92,91,75,81,88,67,101,103,95,91,77,86,81,83,82,82,64,79,86,85,75,71,49,45.(1)完成频率分布表.(2)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根据国家标准,污染指数在0~50之间时,空气质量为优;在51~100之间时,为良;在101~150之间时,为轻微污染;在151~200之间时,为轻度污染.请你依据所给数据和上述标准,对该市的空气质量给出一个简短评价.答案: 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知识梳理1,(1)频率分布 (2)数字特征 2.(1)提取信息 传递 (2)表格 构成形式 3.频率/组距 小长方形的面积 1 4.(1)上端的中点 (2)组数 光滑曲线5,(2)保留所有信息 随时记录 (3)较多作业设计1,A 2,C [样本数据落在(10,40]上的频数为13+24+15=52,故其频率为52100=0.52.] 3,B [时速在[60,70)的汽车的频率为:0,04×(70-60)=0.4,又因汽车的总辆数为100, 所以时速在[60,70)的汽车大约有0.4×100=40(辆).]4,C5,C [由题意,样本中落在[20,+∞)上的频数为5+4+2=11,∴在区间[20,+∞)上的频率为1135≈0.31.]6,A [∵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频率为(0.050+0.100)×2=0.3,频数为36, ∴样本总数为360.3=120.∵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产品的频率为(0.100+0.150+0.125)×2=0.75,∴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为120×0.75=90.] 7,60解析 ∵n·2+3+42+3+4+6+4+1=27, ∴n =60.8,45,46解析 由茎叶图及中位数的概念可知x 甲中=45,x 乙中=46. 9.m h解析频率组距=h ,故|a -b|=组距=频率h =m h . 10,解 (1)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是518,最小值是483,它们相差35,若取组距为4,由于354=834,要分9组,组数合适,于是决定取组距为4 g ,分9组,使分点比数据多一位小数,且把第一组起点稍微减小一点,得分组如下:[482.5,486.5),[486.5,490.5),…,[514.5,518.5). 列出频率分布表:分组 个数累计 频数 频率 累积频率 [482.5,486.5) 正 8 0.08 0.08 [486.5,490.5) 3 0.03 0.11[490.5,494.5) 正正正 17 0.17 0.28 [494.5,498.5) 正正正正- 21 0.21 0.49 [498.5,502.5) 正正 14 0.14 0.63 [502.5,506.5) 正 9 0.09 0.72[506.5,510.5) 正正正 19 0.19 0.91 [510.5,514.5) 正- 6 0.06 0.97[514.5,518.5] 3 0.03 1.00合计 100 1.00(2)频率分布直方图与频率分布折线图如图.(3)重量在[494.5,506.5]g 的频率为:0.21+0.14+0.09=0.44.设重量不足500 g 的频率为b ,根据频率分布表,b -0.49500-498.5≈0.63-0.48502.5-498.5,故b ≈0.55.因此重量不足500 g 的频率约为0.55. 11,解 (1)(2)电脑杂志上每个句子的字数集中在10~30之间;而报纸上每个句子的字数集中在20~40之间.还可以看出电脑杂志上每个句子的平均字数比报纸上每个句子的平均字数要少.说明电脑杂志作为科普读物需要通俗易懂、简明.12,解 (1)(2)(3)答对下述两条中的一条即可:①该市有一个月中空气污染指数有2天处于优的水平,占当月天数的115;有26天处于良的水平,占当月天数的1315;处于优或良的天数为28,占当月天数的1415.说明该市空气质量基本良好.②轻微污染有2天,占当月天数的115;污染指数在80以上的接近轻微污染的天数15,加上处于轻微污染的天数2,占当月天数的1730,超过50%;说明该市空气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课时目标 1.会求样本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方差.2.理解用样本的数字特征来估计总体数字特征的方法.3.会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统计实际问题.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1)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重复出现次数________的数称为这组数的众数.(2)中位数的定义及求法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把处于最______位置的那个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①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__________那个数.②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为排列的最中间的两个数的________.(3)平均数①平均数的定义:如果有n个数x1,x2,…,x n,那么x=____________,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②平均数的分类:总体平均数:________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总体平均数.样本平均数:________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样本平均数.2,标准差,方差(1)标准差的求法: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表示.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差的求法:标准差的平方s2叫做方差.s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两组数据中,平均值较大的一组方差较大B,平均数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方差则反映数据离平均值的波动大小C,方差的求法是求出各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的平方后再求和D,在记录两个人射击环数的两组数据中,方差大的表示射击水平高2,已知10名工人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分别是16,18,15,11,16,18,18,17,15,13,设其平均数为a,中位数为b,众数为c,则有()A,a>b>c B.a>c>bC,c>a>b D.c>b>a3,甲,乙两位同学都参加了由学校举办的篮球比赛,他们都参加了全部的7场比赛,平均得分均为16分,标准差分别为5.09和3.72,则甲,乙两同学在这次篮球比赛活动中,发挥得更稳定的是()A,甲B.乙C,甲,乙相同D.不能确定4,一组数据的方差为s2,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扩大3倍,所得到的一组数据的方差是()A.13s2B.s2C,3s2D.9s25,如图是2010年某校举行的元旦诗歌朗诵比赛中,七位评委为某位选手打出分数的茎叶统计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A,84,4.84 B.84,1.6C,85,1.6 D.85,0.46,如图,样本A和B分别取自两个不同的总体,它们的样本平均数分别为x A和x B,样本标准差分别为s A和s B则()A.x A>x B,s A>s BB.x A<x B,s A>s BC.x A>x B,s A<s BD.x A<x B,s A<s B题号 1 2 3 4 5 6答案二、填空题7,已知样本9,10,11,x,y的平均数是10,方差是4,则xy=________.8,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参加某大型运动会的预选赛,他们分别射击了5次,成绩如下表(单位:环):甲10 8 9 9 9乙10 10 7 9 9如果甲,乙两人只能有1人入选,则入选的应为________.9,若a1,a2,…,a20,这2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x,方差为0.20,则数据a1,a2,…,a20,x这21个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三、解答题10,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1)请填写表:平均数方差中位数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甲乙(2)请从下列四个不同的角度对这次测试结果进行分析: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更稳定);②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③从平均数和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④从折线图上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走势看(分析谁更有潜力).能力提升11,下面是一家快餐店所有工作人员(共7人)一周的工资表:总经理大厨二厨采购员杂工服务员会计3 000元450元350元400元320元320元410元(1)计算所有人员一周的平均工资;(2)计算出的平均工资能反映一般工作人员一周的收入水平吗?(3)去掉总经理的工资后,再计算剩余人员的平均工资,这能代表一般工作人员一周的收入水平吗?12,1,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的,其中平均数是最重要的量.众数体现了样本数据的最大集中点,但它对其他数据信息的忽视使得无法客观地反映总体特征;中位数是样本数据所占频率的等分线,它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响,这在某些情况下是优点,但它对极端值的不敏感有时也成为缺点,因为这些极端值有时是不能忽视的.由于平均数与每一个样本的数据有关,所以任何一个样本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改变,这是众数、中位数不具有的性质.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与众数、中位数比较起来,平均数可以反映出更多的关于样本数据全体的信息.但平均数受数据中的极端值的影响较大,使平均数在估计总体时可靠性降低.2,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应该相等.3,极差、方差、标准差是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即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离散程度.标准差、方差描述了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标准差、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答案: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知识梳理1,(1)最多 (2)中间 ①中间位置的 ②平均数 (3)①x 1+x 2+…+x n n ②总体中 样本中2,(1)1n[(x 1-x )2+(x 2-x )2+…+(x n -x )2] (2)1n [(x 1-x )2+(x 2-x )2+…+(x n -x )2] 作业设计1,B [A 中平均值和方差是数据的两个特征,不存在这种关系;C 中求和后还需取平均数;D 中方差越大,射击越不平稳,水平越低.]2,D [由题意a =110(16+18+15+11+16+18+18+17+15+13)=15710=15.7,中位数为16,众数为18,即b =16,c =18,∴c>b>a.]3,B [方差或标准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表明发挥得越稳定.∵5.09>3.72,故选B .]4,D [s 20=1n [9x 21+9x 22+…+9x 2n -n(3x )2]=9·1n(x 21+x 22+…+x 2n -n x 2)=9·s 2(s 20为新数据的方差).]5,C [由题意x =15(84+84+86+84+87)=85.s 2=15[(84-85)2+(84-85)2+(86-85)2+(84-85)2+(87-85)2]=15(1+1+1+1+4)=85=1.6.]6,B [样本A 数据均小于或等于10,样本B 数据均大于或等于10,故x A <x B , 又样本B 波动范围较小,故s A >s B .] 7,91解析 由题意得8,甲解析 x 甲=9,2S 甲=0.4,x 乙=9,2S 乙=1.2,故甲的成绩较稳定,选甲.9,0.19 解析 这21个数的平均数仍为20,从而方差为121×[20×0.2+(20-20)2]≈0.19. 10,解 由折线图,知甲射击10次中靶环数分别为:9,5,7,8,7,6,8,6,7,7.将它们由小到大重排为:5,6,6,7,7,7,7,8,8,9.乙射击10次中靶环数分别为: 2,4,6,8,7,7,8,9,9,10.也将它们由小到大重排为:2,4,6,7,7,8,8,9,9,10.(1)x 甲=110×(5+6×2+7×4+8×2+9)=7010=7(环), x 乙=110×(2+4+6+7×2+8×2+9×2+10)=7010=7(环),s 2甲=110×[(5-7)2+(6-7)2×2+(7-7)2×4+(8-7)2×2+(9-7)2]=110×(4+2+0+2+4)=1.2,s 2乙=110×[(2-7)2+(4-7)2+(6-7)2+(7-7)2×2+(8-7)2×2+(9-7)2×2+(10-7)2] =110×(25+9+1+0+2+8+9)=5.4. 根据以上的分析与计算填表如下:平均数 方差 中位数 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甲 7 1.2 7 1乙 7 5.4 7.5 3 (2)①∵平均数相同,2S 甲<2S 乙,∴甲成绩比乙稳定. ②∵平均数相同,甲的中位数<乙的中位数,∴乙的成绩比甲好些.③∵平均数相同,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甲比乙少,∴乙成绩比甲好些.④甲成绩在平均数上下波动;而乙处于上升势头,从第四次以后就没有比甲少的情况发生,乙较有潜力.11,解 (1)平均工资即为该组数据的平均数 x =17×(3 000+450+350+400+320+320+410)=17×5 250=750(元).(2)由于总经理的工资明显偏高,所以该值为极端值,因此由(1)所得的平均工资不能反映一般工作人员一周的收入水平.(3)除去总经理的工资后,其他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为:x ′=16×(450+350+400+320+320+410)=16×2 250=375(元).这个平均工资能代表一般工作人员一周的收入水平.12,解 设第一组20名学生的成绩为x i (i =1,2,…,20),第二组20名学生的成绩为y i (i =1,2,…,20), 依题意有:x =120(x 1+x 2+…+x 20)=90,y =120(y 1+y 2+…+y 20)=80,故全班平均成绩为:140(x 1+x 2+…+x 20+y 1+y 2+…+y 20)=140(90×20+80×20)=85;又设第一组学生成绩的标准差为s 1,第二组学生成绩的标准差为s 2,则s 21=120(x 21+x 22+…+x 220-20x 2),s 22=120(y 21+y 22+…+y 220-20y 2) (此处,x =90,y =80),又设全班40名学生的标准差为s ,平均成绩为z (z =85),故有s 2=140(x 21+x 22+…+x 220+y 21+y 22+…+y 220-40z 2) =140(20s 21+20x 2+20s 22+20y 2-40z 2) =12(62+42+902+802-2×852)=51. s =51.所以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为85分,标准差为51.。
第二章 统 计2.1.1 简单随机抽样课时目标 1.理解并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特点和步骤.2.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两种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设一个总体含有N 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n ≤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2.简单随机抽样的分类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法 3.简单随机抽样的优点及适用类型简单随机抽样有操作简便易行的优点,在总体个体数不多的情况下是行之有效的.一、选择题1.为了了解某种花的发芽天数,种植某种花的球根200个,进行调查发芽天数的试验,样本是( )A .200个表示发芽天数的数值B .200个球根C .无数个球根发芽天数的数值集合D .无法确定2.某校有40个班,每班50人,要求每班随机选派3人参加“学生代表大会”.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 )A .40B .50C .120D .1503.抽签法中确保样本代表性的关键是( )A .制签B .搅拌均匀C .逐一抽取D .抽取不放回4.下列抽样实验中,用抽签法方便的有( )A .从某厂生产的3 000件产品中抽取600件进行质量检验B .从某厂生产的两箱(每箱15件)产品中抽取6件进行质量检验C .从甲、乙两厂生产的两箱(每箱15件)产品中抽取6件进行质量检验D .从某厂生产的3 000件产品中抽取10件进行质量检验5.为调查参加运动会的1 0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查了10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000名运动员是总体B .每个运动员是个体C .抽取的100名运动员是样本D .样本容量是1006.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含有10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的样本,其中某一个体a “第一次被抽到”的可能性,“第二次被抽到”的可能性分别是( )A .110,110 B .310,15C .15,310D .310,310二、填空题7.要检查一个工厂产品的合格率,从1 000件产品中抽出50件进行检查,检查者在其中随意抽取了50件,这种抽样法可称为________.8.福利彩票的中奖号码是从1~36个号码中选出7个号码来按规则确定中奖情况,这种从36个号码中选7个号码的抽样方法是________.9.用随机数表法进行抽样,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将总体中的个体编号;②获取样本号码;③选定随机数表开始的数字,这些步骤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10.要从某汽车厂生产的30辆汽车中随机抽取3辆进行测试,请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写出抽样过程.11.现有一批编号为10,11,…,99,100,…,600的元件,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进行质量检验.如何用随机数表法设计抽样方案?能力提升12.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某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 )A .与第几次抽样有关,第一次抽到的可能性大一些B .与第几次抽样无关,每次抽到的可能性相等C .与第几次抽样有关,最后一次抽到的可能性大些D .与第几次抽样无关,每次都是等可能的抽取,但各次抽取的可能性不同13.某车间工人已加工一种轴50件,为了了解这种轴的直径是否符合要求,要从中抽出5件在同一条件下测量,试用两种方法分别取样.1.判断所给的抽样是否为简单随机抽样的依据是随机抽样的特征:简单随机抽样⎩⎪⎨⎪⎧ 个体有限逐个抽取不放回等可能性如果四个特征有一个不满足就不是简单随机抽样.2.利用抽签法抽取样本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编号时,如果已有编号(如学号、标号等)可不必重新编号.(2)号签要求大小、形状完全相同.(3)号签要搅拌均匀.(4)要逐一不放回抽取.3.在利用随机数表法抽样的过程中注意:(1)编号要求数位相同.(2)第一个数字的抽取是随机的.(3)读数的方向是任意的,且事先定好的.第二章 统 计 2.1.1 简单随机抽样课时目标 1.理解并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特点和步骤.2.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两种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设一个总体含有N 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n ≤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2.简单随机抽样的分类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法 3.简单随机抽样的优点及适用类型简单随机抽样有操作简便易行的优点,在总体个体数不多的情况下是行之有效的.一、选择题1.为了了解某种花的发芽天数,种植某种花的球根200个,进行调查发芽天数的试验,样本是( )A .200个表示发芽天数的数值B .200个球根C .无数个球根发芽天数的数值集合D .无法确定答案 A2.某校有40个班,每班50人,要求每班随机选派3人参加“学生代表大会”.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 )A .40B .50C .120D .150答案 C解析 由于样本容量即样本的个数,抽取的样本的个数为40×3=120.3.抽签法中确保样本代表性的关键是( )A .制签B .搅拌均匀C .逐一抽取D .抽取不放回答案 B解析 由于此问题强调的是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即要求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相等.所以选B .4.下列抽样实验中,用抽签法方便的有( )A .从某厂生产的3 000件产品中抽取600件进行质量检验B .从某厂生产的两箱(每箱15件)产品中抽取6件进行质量检验C .从甲、乙两厂生产的两箱(每箱15件)产品中抽取6件进行质量检验D .从某厂生产的3 000件产品中抽取10件进行质量检验答案 B解析 A 总体容量较大,样本容量也较大不适宜用抽签法;B 总体容量较小,样本容量也较小可用抽签法;C 中甲、乙两厂生产的两箱产品有明显区别,不能用抽签法;D 总体容量较大,不适宜用抽签法.5.为调查参加运动会的1 0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查了10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000名运动员是总体B .每个运动员是个体C .抽取的100名运动员是样本D .样本容量是100答案 D解析 此问题研究的是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不是运动员,故A 、B 、C 错,故选D .6.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含有10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的样本,其中某一个体a “第一次被抽到”的可能性,“第二次被抽到”的可能性分别是( ) A .110,110 B .310,15C .15,310D .310,310答案 A二、填空题7.要检查一个工厂产品的合格率,从1 000件产品中抽出50件进行检查,检查者在其中随意抽取了50件,这种抽样法可称为________.答案 简单随机抽样解析 由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可知,该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8.福利彩票的中奖号码是从1~36个号码中选出7个号码来按规则确定中奖情况,这种从36个号码中选7个号码的抽样方法是________.答案 抽签法9.用随机数表法进行抽样,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将总体中的个体编号;②获取样本号码;③选定随机数表开始的数字,这些步骤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__.(填序号)答案 ①③②三、解答题10.要从某汽车厂生产的30辆汽车中随机抽取3辆进行测试,请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写出抽样过程.解 利用抽签法,步骤如下:(1)将30辆汽车编号,号码是01,02, (30)(2)将号码分别写在一张纸条上,揉成团,制成号签;(3)将得到的号签放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并搅拌均匀;(4)从袋子中依次抽取3个号签,并记录上面的编号;(5)所得号码对应的3辆汽车就是要抽取的对象.11.现有一批编号为10,11,…,99,100,…,600的元件,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进行质量检验.如何用随机数表法设计抽样方案?解(1)将元件的编号调整为010,011,012,…,099,100,…600;(2)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数作为开始,任选一方向作为读数方向.比如,选第6行第7列数“9”,向右读;(3)从数“9”开始,向右读,每次读取三位,凡不在010~600中的数跳过去不读,前面已经读过的也跳过去不读,依次可得到544,354,378,520,384,263;(4)以上号码对应的6个元件就是要抽取的样本.能力提升12.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某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A.与第几次抽样有关,第一次抽到的可能性大一些B.与第几次抽样无关,每次抽到的可能性相等C.与第几次抽样有关,最后一次抽到的可能性大些D.与第几次抽样无关,每次都是等可能的抽取,但各次抽取的可能性不同答案B解析由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知与第n次抽样无关,每次抽到的可能性相等.13.某车间工人已加工一种轴50件,为了了解这种轴的直径是否符合要求,要从中抽出5件在同一条件下测量,试用两种方法分别取样.解方法一抽签法.(1)将50个轴进行编号01,02, (50)(2)把编号写在大小、形状相同的纸片上作为号签;(3)把纸片揉成团,放在箱子里,并搅拌均匀;(4)依次不放回抽取5个号签,并记下编号;(5)把号签对应的轴组成样本.方法二随机数法(1)将50个轴进行编号为00,01, (49)(2)在随机数表中任意选定一个数并按向右方向读取;(3)每次读两位,并记下在00~49之间的5个数,不能重复;(4)把与读数相对应的编号相同的5个轴取出组成样本1.判断所给的抽样是否为简单随机抽样的依据是随机抽样的特征:简单随机抽样⎩⎪⎨⎪⎧ 个体有限逐个抽取不放回等可能性如果四个特征有一个不满足就不是简单随机抽样.2.利用抽签法抽取样本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编号时,如果已有编号(如学号、标号等)可不必重新编号.(2)号签要求大小、形状完全相同.(3)号签要搅拌均匀.(4)要逐一不放回抽取.3.在利用随机数表法抽样的过程中注意:(1)编号要求数位相同.(2)第一个数字的抽取是随机的.(3)读数的方向是任意的,且事先定好的.。
课时目标C.频率分布折线图 D.频率分布直方图答案:B解析:所有的统计图中,仅有茎叶统计图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所有的数据信息.3.某校高三一轮复习期间进行每周一考,某两个平行班为了比较每次考试进线人数多少,对于15次考试的进线人数作了统计,为了看每个班学习成绩是否提高,最好做一个( )A.茎叶图 B.扇形统计图C.频率分布直方图 D.折线统计图答案:D解析:折线统计图能较清晰的反应出变化趋势.应选D.4.如图是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参加的每场比赛得分的茎叶图,则甲、乙两人这几场比赛得分的中位数之和是( )A.65 B.64 C.63 D.62答案:B解析:甲的中位数为28,乙的中位数为36,∴甲、乙比赛得分的中位数之和为64.5.已知一个班的语文成绩的茎叶图如图所示,那么优秀率(90分及以上)及最低分分别是( )A.4%与51 B.16%与15C.4%与15 D.28%与51答案:A6.如图所示茎叶图是甲乙两班各5名学生的数学竞赛成绩(70分-99分),其中a,b∈N,若甲的平均成绩不大于乙的平均成绩,且a2-b-28=0,则a的所有取值构成的集合为( )为了解某校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情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名,调查他们上学期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次数,结果用茎叶图表示名教师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次数在20名教师使用多媒共有10人,∴该校200100..某校开展“爱我海南、爱我家乡”摄影比赛,9位评委为参赛作品茎叶图所示.记分员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算得平均分为无法看清,若记分员计算无误,的x对应的分数为最高≈91.4≠91.则甲、乙两班的最高成绩各是________,从图中看,________答案:96,92 乙三、解答题10.甲、乙两篮球运动员上赛季每场比赛的得分如下:甲:12,15,24,25,31,31,36,36,37,39,44,49,50.乙:8,13,14,16,23,26,28,33,38,39,51.试比较这两位运动员的得分水平.解:画出两人得分的茎叶图,为便于对比分析,可将茎放在中间共用,叶分列左、右两侧,如图所示从这个茎叶图可以看出,甲运动员的得分大致对称,平均得分、众数及中位数都是分外,也大致对称,平均得分、众数及中位数都是此甲运动员发挥比较稳定,总体得分情况比乙好..从甲、乙两品种的棉花中各抽测了25根棉花的纤维长度285 285 287 292 294307323 325 325 328331 334 337 352乙品种:284 292 295 304 306 307 312 313315 315 316 318 318320 322 322 324 327 329 331 333336 337 343 356由以上数据设计茎叶图,并根据茎叶图写出两个统计结论.解:茎叶图如图:统计结论如下(可从中选两个):1.乙品种棉花的纤维平均长度大于甲品种棉花的纤维平均长度(或:乙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普遍大于甲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2.甲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较乙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更分散.(或:乙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较甲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更集中(稳定).甲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的分散程度更大).3.甲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的中位数为307 mm,乙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的中位数为318 mm.4.乙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基本上是对称的,而且大多集中在中间(均值附近).甲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除一个特殊值(352)外,也大致对称,其分布较均匀.能力提升12.1901年扬基队外垒手马利斯打破了鲁斯的一个赛季打出60个全垒打的记录.如图是扬基队的历年比赛中的鲁斯和马利斯每年击出的全垒打的比较图,这个茎叶图可以表明________作为全垒打的总体优势.答案:鲁斯解析:由茎叶图性质可知鲁斯每年击出的全垒打的个数比马利斯多.13.在某电脑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每个句子的字数如下:10,28,31,17,23,27,18,15,26,24,20,19,36,27,14,25,15,22,11,24,27,17;在某报纸的一篇文章中,每个句子的字数如下:27,39,33,24,28,19,32,41,33,27,35,12,36,41,27,13,22,23,18,46,32,22.(1)将这两组数据用茎叶图表示;(2)将这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哪一篇文章作为科普读物较好?解:(1)(2)因为电脑杂志每个句子字数较少所以把电脑杂志作为科普读物好.电脑杂志作为科普读物通俗易懂、简明.。
全国高考数学考什么高考数学压轴题全解全析
2018 年秋,部分省市试点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新高一学生2021 年参加不分文理新高考,由于不分文理的
高中数学新教材推迟至2019 年秋使用,现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精神,对现行高中数学教材
作出一些调整,供高考改革试点省市,在“使用老教材,参加新高考(穿旧鞋,走新路)”的过渡时期参考。
2018 年人教A 版高中数学教材章节变化说明
高考数学全国卷备考策略请见《全国高考数学考什么:高考数学压轴题全解全析》!
淘宝、京东、当当、亚马逊等各大网店有售,其中几家网店19.37 元包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