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结账和对账
- 格式:ppt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8
2016年会计基础第七章第四节对账与结账一、对账(一)对账的概念对账就是核对账目,是对账簿记录所进行的核对工作。
对账工作一般在月末进行,即在记账之后结账之前进行。
(二)对账的内容对账一般可以分为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例7—16】(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对账的是()。
A.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之间的核对B.总分类账簿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C.现金日记账的期末余额合计与现金总账期末余额的核对D.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实存数额的核对【答案】C选项A属于账证核对,选项B属于账账核对,选项D属于账实核对。
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总账期末余额与其所属的明细账期末余额之间核对时,需要计算其所属的明细账期末余额的合计数,而现金日记账只有一个余额,不需要合计。
1.账证核对账簿是根据经过审核之后的会计凭证登记的,但实际工作中仍有可能发生账证不符的情况,记账后,应将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核对,核对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做到账证相符。
会计期末,如果发现账账不符,也可以再将账簿记录与有关会计凭证进行核对,以保证账证相符。
2.账账核对账账核对的内容主要包括:(1)总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2)总分类账簿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3)对账与结账总分类账簿与序时账簿之间的核对;(4)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例7—17】(单选题)对账时,账账核对不包括()。
A.总账各账户的余额核对B.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核对C.总账与备查账之间的核对D.总账与日记账的核对【答案】C账账核对是指核对不同会计账簿之间的账簿记录是否相符,主要包括四方面(1)总账各账户的余额核对;(2)总账与明细账核对;(3)总账与日记账(序时账)核对;(4)会计部门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明细账的核对。
3.账实核对账实核对是指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账面余额与实有数额之间的核对。
对账与结账讲课稿范文怎么写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对账与结账"的知识。
对账与结账是商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在保持财务准确性和有效管理资金上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我将解释对账。
对账是指比较两个记录以确保它们的一致性。
在商业环境中,对账通常发生在客户和供应商之间。
客户会从供应商那里收到货物或服务,而供应商会向客户发送发票。
当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发生交易后,双方应进行对账以确保交易记录准确。
对账的目的是发现任何差异或错误,并及时解决。
对账的步骤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客户需要收集所有的发票和交易记录,以及相关的付款凭证。
然后,客户将这些记录与供应商提供的对账单进行比较。
在比较过程中,客户需要仔细核对每一项交易的日期、金额和描述等信息是否一致。
如果发现任何不匹配或错误,客户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并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将讨论结账的过程。
结账是指完成交易并支付款项的流程。
在商业环境中,结账通常发生在客户和供应商之间。
当客户收到发票后,他们需要根据发票上的金额和付款方式完成支付。
结账的目的是确保账款准确支付,并及时完成交易。
结账的步骤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客户需要核对发票上的金额和商品或服务的描述是否与实际相符。
然后,客户选择适当的支付方式,并确保账户中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款项。
最后,客户完成付款并保存支付凭证。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争议,客户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以解决。
在对账和结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重要事项。
首先,要保持记录的准确性,每一笔交易都应该被正确记录并进行核对。
其次,要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或差异,以避免进一步的纠纷。
最后,要确保支付款项的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不安全的支付方式。
总结一下,对账与结账是商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对账,我们可以保证交易记录的准确性,解决任何问题或差异。
而通过结账,我们可以确保账款准确支付,完成交易并维护良好的商业关系。
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大家对对账与结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如何对账与结账期末如月末、年末等,出纳人员要做好结账和对账工作,为会计部门编制会计报表做好准备。
1、如何对账对账就是核对账目,是指出纳人员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而进行的有关账项核对工作。
对账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账分为日常核对和定期核对两种。
日常核对主要是指在登记凭证时对原始凭证的核对和在登记账簿时对记账凭证的核对;定期核对则是指在期末结账前,对凭证、账簿记录等进行的核对。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账目核对要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
也就是说,对账的主要内容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三个方面。
(1)账证核对账证核对是指将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会计凭证相核对,即将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有关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相核对。
收、付款凭证是登记现金日记账的依据,账目和凭证应该是完全一致的。
但是,在记账过程中,由于工作粗心等原因,往往会发生重记、漏记、记错方向或记错数字等情况。
账证核对要按照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一笔一笔地进行。
检查的项目主要是:核对凭证编号;复查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看两者是否完全相符;查对账证金额与方向的一致性;检查如发现差错,要立即按规定方法更正,确保账证完全一致。
(2)账账核对账账核对是对各种账簿之间的有关记录进行核对,以做到账账相符。
对于出纳人员来说,账账核对的具体内容包括现金日记账与现金总账的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总账的核对、出纳报告单与总账的核对。
(3)账实核对账实核对是对各种财产物资的实有数、款项等与账面余额进行核对。
出纳人员的账实核对一般通过财产清查的方法进行。
出纳人员在每天业务终了以后,应自行清查账款是否相符。
首先结出当天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再盘点库存现金的实有数,看两者是否完全相符。
在实际工作中,凡是有当天来不及登记的现金收、付款凭证的,均应按“库存现金实有数+未记账的付款凭证金额-未记账的收款凭证金额=现金日记账账存余额”的公式进行核对。
反复核对仍不相符的,即说明当日记账或实际现金收、付有误。
对账和结账定期进行对账和结账,能够保证账簿资料的正确性。
因此,对账和结账是编制报表前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会计工作。
一、对账在账簿记录中,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常常会有账簿记录差错和账实不符的情况发生。
为了使账簿能如实地反映经济活动的情况,在结转会计期间的账簿记录之前,必须对账簿记录进行核对。
因此,对账是日常会计工作的一个必要的重要的环节。
所谓对账,简单地说,就是核对账目。
即对账簿和账户所记录的有关数据加以检查和核对,以保证账簿记录的真实可靠。
对账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般应在月末,将本月的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并结出各账户的期末余额后、结账之前进行对账。
如遇特殊情况,如人员调动或发生非常事件,则应根据需要随时对账。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有时难免发生各种差错和账实不符的情况。
例如填制记账凭证的差错,记账或过账的差错,数量和金额计算的差错,以及财产物资的盘亏和盘盈等。
发生这些差错,有的是由于工作疏忽失职和存在不正常行为而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而有的是由于财产物资本身的性质或自然原因造成的,是不可以避免的。
因此,为了保证各种账簿记录的完整和正确,如实地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状况,就必须核对各种账簿记录,检查记账工作有无差错。
确保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
所以,对账工作应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
(一)账证核对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账证核对工作,平常是通过编制凭证和记账中的“复核”环节进行的,在月末结账时,应将账簿的记录数字与会计凭证数字进行核对,做到账证相符。
对主要内容有疑问之处,应进行重点抽查与核对。
账证核对是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的基础。
账证核对的方法是将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与日记账、分类账进行核对,检查会计凭证上所记录的每笔经济业务会计分录的内容、数量、金额与各种账簿中的记录是否相符,既可以逐笔核对,也可抽查核对;如果发现差错,应及时查明原因。
(二)账账核对账账核对就是把各种账簿记录进行相互核对,使相关账簿之间的数字核对相符,具体的核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总分类账中,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数应同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符;2)总分类账中,“现金”、“银行存款”账户的余额数应同相对应的日记账余额数核对相符;3)总分类账中,各账户的月末余额,应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月末余额之和核对相符;4)会计部门有关财产物资的明细分类账的余额,与财产物资保管部门或使用部门相应的明细账(卡)核对相符。
财务记账、结账和对账的流程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记账、结账和对账这样的工作程序。
那么,如何记账?如何结账?怎样对账?你们懂得这方面的知识吗?一、记账的具体流程一般而言,记账的具体流程包括如下几个步骤,如下所示。
第一步,根据日常发生的业务填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下要附正式发票。
第二步,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各明细分类账。
第三步,月末,根据全月记账凭证汇总,填制科目汇总表,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第四步,结账。
根据总账各账户余额及发生额填制财务报表。
二、结账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说,结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检查本期内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已全部登记入账,若发生漏账、错账,应及时补记,更正。
在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单位,应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进行账项调整的账务处理,以计算确定本期的成本、费用、收入和财务成果。
将损益类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平所有损益类科目。
在本期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算出所有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的余额。
计算登记各种账簿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三、对账,就是核对账目由于记账时会发生各种差错,造成账实不符、账证不符、账表不符,为了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可靠,我们必须对账簿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检查和核对。
总的来看,对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账证核对账证核对是根据各种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
2.账账核对账账核对是指对各种账簿之间的有关数字进行核对,主要核对不同会计账簿记录是否相符。
3.账实核对账实核对是指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实存数额相互核对,主要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财产等实有数额是否相符。
4.账实核对账表核对是指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之间相互核对。
对账和结账工作计划范文一、任务背景对账与结账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涉及到企业的收支情况和账目准确性。
正确、及时地完成对账和结账工作,对企业财务稳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和完善对账和结账工作计划,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任务目标1、确保对账结果准确无误;2、确保结账工作的及时完善;3、提高对账和结账工作效率;4、对账和结账工作规范化。
三、任务分解1、对账:(1)收集账目数据:对账工作首先需要收集各项账目的收入、支出、应收款项、应付款项等数据。
(2)比对账目数据:根据收集到的账目数据,逐一比对账目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查漏补缺:发现账目中存在的错误或遗漏,及时纠正和补充。
(4)生成对账报表:按照规定格式,生成对账结果的报表。
2、结账:(1)核对账目归集:将对账结果和其他相关财务数据进行核对,确保账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进行结账处理: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对各项账目进行结账处理,包括清理账目、确认账目、冲减账目等。
(3)编制结账报告:按照规定格式,编制结账报告,明确各项账目的结算情况。
四、工作流程1、对账工作流程:(1)收集账目数据:由财务部门负责向各部门、项目负责人等收集账目数据;(2)对账核实:财务人员按照预定流程,逐一对账核实各项账目信息;(3)查漏补缺:如有错误或遗漏,财务人员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补救;(4)生成对账报表:对账工作完成后,财务人员编制对账报表。
2、结账工作流程:(1)核对账目归集:对账报表完成后,财务人员进行账目归集核对;(2)进行结账处理:按照账目情况,财务人员进行相应的结账处理;(3)编制结账报告:结账工作完成后,财务人员编制结账报告。
五、时间安排1、对账时间安排:每月中旬开始对上月账目进行对账工作,完成时间为当月底前;2、结账时间安排:每月底进行上月账目的结账工作,完成时间为当月底。
六、工作责任1、对账工作责任:(1)财务部门负责对账报表的编制;(2)各部门、项目负责人负责提供准确的账目数据。
财务人员怎样对账与结账1、每日(1)结账。
在每日业务终了时,应结出现金日记账及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本日余额。
在分设“收入日记账”和“支出日记账”的情况下,在每日终了按规定登记入账后,应结出当日收入合计数和当日支出合计数,然后将支出日记账中当日支出合计数记入收入日记账中的当日支出合计栏内,在此基础上再结出当日账面余额。
(2)对账。
每天下班前,盘点库存现金的实有数,与现金日记账的当日余额核对看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应查找原因并及时做出处理。
2、月末(1)对账。
月末将日记账与相关收付业务的记账凭证核对,核对的项目主要是:核对凭证;复查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看两者是否完全相符;查对账证金额与方向的一致性,如发现错误应立即更正。
月末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现金总账、银行存款总账余额核对。
月末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月末对保管的支票、发票、有价证券、重要结算凭证进行清点,按顺序进行登记核对。
(2)结账。
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每月结账时,要结出本月发生额和余额,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
如果年度终了时,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有余额,要将余额结转下年,并在摘要栏内注明“结转下年”字样;在下一会计年度新建有关会计账户的第一行余额栏内填写上年结转的余额,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
(一)对账为了保证账簿所提供的会计资料正确、真实、可靠,会计人员在登记账簿时,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切不可马虎。
记完账后,还应定期做好对账工作,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会计对账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账证核对账簿是根据经过审核之后的会计凭证登记的,但实际工作中仍然可能发生账证不符的情况。
因此,记完账后,要将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进行核对,核对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做到账证相符。
会计期末,如果发现账证不符,还有必要重新进行账证核对,但这时的账证核对是通过试算平衡发现记账错误之后再按一定的线索进行。
对账与结账1. 对账的内容对账,是指核对账目。
即对账簿和账户所记录的有关数据加以检查和核对,从而保证会计记录真实可靠、正确无误。
会计人员要按照各种账簿记录情况的不同,分别进行经常和定期的对账。
核对账目是保证账簿记录正确性的一项重要工作,对账的内容一般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① 账证核对。
指账簿记录同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核对。
账证核对在日常记账过程中就应进行,以便及时发现错账进行更正。
这是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的基础。
② 账账核对。
指会计账簿之间相对应记录核对相符。
具体包括 :a. 总分类账簿中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期末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分别核对相符;b.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期末余额,应与总分类账中“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账户的期末余额核对相符;c. 总分类账户的月末余额,应与其所属的各明细分类账户月末余额的合计数核对相符;d. 会计部门有关财产物资明细账的期末结存数,应与财产物资保管或使用部门相应的保管账(卡)的结存数核对相符。
③账实相对。
是指将账面结存数同财产物资、款项等的实际结存数核对。
这种核对是通过财产清查进行的。
具体包括:a. 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实存数每日核对相符;b. 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记录与银行对账单核对相符,每月至少核对一次;c. 财产物资明细账的结存数定期与财产物资实存数核对相符;d. 各种应收款项、应付款项的明细分类账的账面余额,与有关单位或个人核对相符。
2. 账实核对(1)财产清查概念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实地盘点、核对、查询等方法,确定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的实际结存数,并与账面结存数相核对,以确定账实是否相符的一种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
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都是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来进行反映的,定期核对账簿记录,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即使账簿记录正确,保证了账证、账账相符,也会由于多种原因不能完全保证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债权的账实相符。
对账、查账与结账对账、查账与结账一、对账、查账与结账的意义对账、查账与结账是保证会计核算数据真实可靠的一项重要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做到,会计凭证和实际情况应相符,账簿的记录和记账凭证应相符,账簿和账簿之间的相关数字应相符。
即会计应作好账实、账证和账账三个方面的相符。
由于实际工作多原因及多环节,可能出现错误而造成有的不符。
因此,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对账,以便发现问题,通过查账找出差错,进行更正,做到及时结账,从而达到会计记录真实,提供的会计信息准确可靠。
结账也是从会计的角度,总结企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经营和经营成果,以及资产及其产权现状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对账与查账对账是各有关账户之间的内容和数字的相互核对。
对账分为日常核对和定期核对两种。
日常核对是对日常填制的记账凭证的审核及登账时对账簿记录和会计凭证的核对。
日常核对工作是实时进行,发现差错随时更正。
定期核对一般在月末、季末、年末结账前进行。
(一) 对账的主要内容对账一般可分为三步:一是账证核对,二是账账核对,三是账实核对。
1. 账证核对账证核对是各种账簿记录与相关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的核对。
账证核对要求做到账证相符。
这种核对通常是在日常工作中进行。
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账证核对主要检查登账中是否存在错误。
核对时,将凭证和账簿的记录内容、数量、金额等相互对比,作到账证相符。
2. 账账核对账账核对是各种账簿之间相关记录的互相核对。
账账核对要求做到账账相符。
一般核对的方法是:(1) 各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与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 有关总账的借、贷方本期发生额及余额与所属明细账的借、贷方本期发生额及余额之和核对是否相符。
(3)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发生额和余额与总账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发生额和余额核对是否相符。
(4) 会计部门财产物资明细账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明细账的发生额和期末余额核对是否相符。
对账和结账对账和结账一、对账对账,是指核对账目。
即对账簿和账户所记录的有关数据加以检查和核对,从而保证会计记录真实可靠、正确无误。
会计人员要按照各种账簿记录情况的不同,分别进行经常和定期的对账。
(一)对账的内容对账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账证核对。
指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有关内容核对相符。
保证账证相符,也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2. 账账核对。
指会计账簿之间相对应记录核对相符。
具体包括:(1)总分类账簿中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期末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分别核对相符;(2)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期末余额,应与总分类账中“现金”和“银行存款”账户的期末余额核对相符;(3)总分类账户的月末余额,应与其所属的各明细分类账户月末余额的合计数核对相符;(4)会计部门有关财产物资明细账的期末结存数,应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相应的保管账(卡)的结存数核对相符。
3.账实相对。
指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实有数核对相符。
具体包括:(1)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实存数核对相符;(2)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记录与银行对账单核对相符;(3)财产物资明细账的结存数与财产物资实存数核对相符;(4)各种应收款项、应付款项的明细分类账的账面余额,与有关往来单位核对相符。
(二)对账的方法1.账证核对。
核对方法主要是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核对的方法一般采用抽查法,倘若发现差错,则要逐步核对,直到查出错误的原因为止.2.账账核对。
根据账账核对的内容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核对方法。
(1)总分类账的核对方法,一般是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进行核对。
试算平衡表是根据总分类账户进行编制的,它的格式一般有三种:余额式、发生额式、发生额及余额式。
即通过列示各账户期初、期末余额和本期发生额,看其借、贷方发生额及余额是否平衡。
如核对结果不平,则说明记账有误,应查明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