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树无性系种实性状变异与选择
- 格式:pdf
- 大小:314.66 KB
- 文档页数:7
攀西地区麻疯树优良无性系苗期选择初报顾国栋;唐平;罗建勋;和献锋;李恒;张春花【期刊名称】《四川林业科技》【年(卷),期】2012(033)006【摘要】从攀西地区6个麻疯树种源中选择出48株优树,通过嫁接形成无性系,48个无性系保存在无性系种子园内。
对无性系苗期接稳生长量、直径进行多重比较,重复力估算和遗传增益分析。
结果表明:48个无性系接穗长度重复力为0.91,接穗直径重复力为0.85。
经多重比较,RH—D也5无性系苗期接穗的长度极显著高于其他优树无性系,遗传增益达9.02;HL—Sdh2、HL—Sdh1、YB—Gy4、RH—Dt8、HD-Hcp3、YB—Gy5、YM—11和YB—Cy3的优树无性系在苗期接穗长度显著高于48个无性系苗的总平均值,遗传增益为2.48—4.68之间;HL-Sdh2与YB—Hb的优树无性系苗期接穗的直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优树无性系苗,遗传增益达0.31;YB—Hb、RH—Dt25、HL—sdhl、HD-Hcp3、YB—Gy4等5个优树无性系苗期接穗的直径显著高于48个无性系的总平均值,遗传增益在0.14-0.21之间。
经过综合比较,初步选择出RH—Dt25、HL—Sdh2、HL—Sdh1、YB—Gy4、RH—Dt8、HD—Hcp3、YB—Gy5、YM—11、YB—Gy3和YB—Hb等10个苗期接穗长度或接穗直径显著高于48个无性系苗总平均值的优树无性系在麻疯树育种中作为重点观察和测定材料。
【总页数】4页(P46-49)【作者】顾国栋;唐平;罗建勋;和献锋;李恒;张春花【作者单位】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攀枝花617000;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攀枝花617000;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攀枝花617000;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攀枝花617000;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攀枝花6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2.33【相关文献】1.麻疯树优良无性系选育初报 [J], 田汉;陈波涛;邓伯龙;金林巧;曾亚军2.麻疯树地理种源对比试验初报 [J], 韩学琴;金杰;张德;陈艺齐;何璐;袁理春3.麻疯树不同地理种源种子性状及苗期生长初报 [J], 万泉;黄勇;肖祥希;李跃生;丁珌4.46个麻疯树半同胞家系试验初报 [J], 钟琼和;易观路;祝文娟;余正国;梁庆华;林国荣;罗建华;陈永;黄良宙5.福建南安麻疯树引种试验初报 [J], 林晓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麻疯树育苗及栽培技术
欧国腾;周世敏
【期刊名称】《林业科技开发》
【年(卷),期】2007(021)002
【摘要】总结和分析了2003年以来,在麻疯树育苗及栽培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认为在麻疯树育苗方面,选用8~10月成熟的种子育苗较好,播种时间可选取春播或秋播(8~10月),留床密度18~22.5万株/hm2.在造林方面,进行了直播造林、植苗造林、分殖造林等试验,以植苗造林较好.初步探索了麻疯树造林密度,以840~1110株/hm2较好.进行水肥管理试验,总结幼林抚育技术措施.
【总页数】2页(P92-93)
【作者】欧国腾;周世敏
【作者单位】贵州省罗甸县林业局;贵州省罗甸县林业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攀西地区麻疯树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J], 顾国栋;辜云杰;和献锋;李恒;唐平;罗建勋
2.神奇的柴油树——麻疯树栽培技术 [J], 胡旗辉
3.麻疯树无性系工厂化扦插育苗技术 [J], 莫永;朱秋莲;吴俊
4.麻疯树育苗及栽培技术 [J], 王小燕;陆文
5.麻疯树扦插育苗试验 [J], 金航标;戴文圣;李崇廉;骆仲建;章杨波;吴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麻疯树优良无性系选育初报田汉;陈波涛;邓伯龙;金林巧;曾亚军【摘要】为选育麻疯树优质高产抗逆品种,对收集的54个优树无性系在贵州麻疯树适生区开展了初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扦插20个月的优树无性系生长性状变异较大,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枝下,高达97.8%,单株果实个数为84.6%,基部直径最小,为17.6%;不同无性系的母枝抽生枝数差异显著,单株果实数和结果枝数差异极显著,枝下高不显著.麻疯树扦插繁殖容易,不同无性系扦插成活率差异不显著,长度为30 cm 的1年生木质化枝条未经任何试剂处理,其扦插成活率达100%.最终初步评选出望谟9号、10号、12号和册亨7号等4个优良无性系.【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10(029)002【总页数】4页(P99-102)【关键词】麻疯树;扦插;优树;优良无性系【作者】田汉;陈波涛;邓伯龙;金林巧;曾亚军【作者单位】黔西南州巧马采育林场,贵州,册亨,552203;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阳,550005;贵州省林业种苗站,贵阳,550001;黔西南州巧马采育林场,贵州,册亨,552203;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阳,55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4.3麻疯树 (Jatropha curcas L.),又称小油桐、小桐子、膏桐等,是大戟科麻疯树属木本油脂植物。
我国野生或半野生麻疯树资源主要分布于云、贵、川和桂、粤等省区,它是我国“十一五”优先鼓励种植发展的油料能源林树种,也是我国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的优良造林树种[1]。
麻疯树产业是联合国倡导的扶贫和生态保护的重点支撑项目[2],我国已将其作为云、贵、川等6省区重点发展的油料能源林树种[3]。
但是,麻疯树在热带及南亚热带干热河谷地区主要以绿篱形式被广泛栽培[4,5],产量较低[4,6-8],生产上急需优质高产抗逆品种,麻疯树良种选育日益受到重视。
无性系选育是常规育种的重要内容,我国麻疯树常规育种研究较少,组织培养、RAPD分析、基因转化和遗传多样性等生物技术的研究报道较多[9-17]。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麻疯树种子不同方式繁殖育苗技术试验麻疯树种子不同方式繁殖育苗技术试验麻疯树种子不同方式繁殖育苗技术试验麻疯树种子不同方式繁殖育苗技术试验关键词:麻疯树种子;不同方式;繁殖育苗;技术试验1 引言笔者对福建省南安市英都宝昌苗圃场,麻疯树种子不同方式繁殖育苗技术试验进行观察,发现麻疯树种子育苗方法简单,种子发芽高,萌芽快,出土整齐,苗木根系粗壮发达,生长迅速,生命力强,几个月即可成苗。
为培育麻疯树苗木优良品种,提高产油量,现将麻疯树种子不同方式繁殖育苗技术试验,进行总结简介如下。
2材料与方法2.1圃地选择圃地选择有2种,选择大田育苗圃地,或是选择容器育苗圃地。
2.1.1大田育苗选圃大田育苗圃地选择于坂头村、村部公路傍边的农田。
此农田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属黄红壤沙质地,地势平坦,有利排水灌溉,交通方便,便于苗木运输,是培育苗木的好地方。
容器育苗圃地选择于坂头村造林地面前山附近,此地交通方便,便于苗木运输,日照时间短,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利排水灌溉,靠近阔叶树边,能取阔叶树下的湿润土壤,该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去表层土后的内层土可做容器袋子营养土,有利于容器育苗。
2.2 作床2.2.1 大田育苗作床 2.2.2 容器育苗作床 2.3种子处理疯树种子处理有2种,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浸种,或是用植物激素吲哚丁酸溶液浸种。
2.3.1 高锰酸钾溶液浸种可用0.3%的过锰酸钾溶液浸种30min之后,捞在箩筐里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用45℃的温水浸种,让温水自然冷却后浸种48h,然后捞在编制袋里沥水干后,放在阴凉通气的地方,每天早晚用温水喷洒2次,让种子长胚芽露出白嘴时,即可大田播种,或在容器袋子直接点播。
2.3.2 吲哚丁酸溶液浸种用吲哚丁酸植物激素200×10-的溶液浸种4h后,先把浮在水面上劣种捞去,再把沉在水底的种子捞放在箩筐里沥水干后,直接播种。
2.4 种子播种2.4.1 大田育苗种子播种时,先把床面喷湿后,再把种子按株行点播,然后盖上一层1cm厚的营养土,并盖上一层3cm厚的稻草,这样可促进播下土的种子,能及时吸收到一定的水分和营养,即可保温保湿,又可使种子能迅速生根萌芽。
麻风树种植技术教程一、麻风树的特性(一)生物学特性麻风树为喜光阳性植物,根系粗壮发达,具有较强的耐干旱瘠薄能力,枝、干、根近肉质,组织松软,含水分、浆汁多、有毒性而又不易燃烧,抗病虫害。
原产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及干热河谷地区,我国引种有300多年的历史。
野生麻风树分布于两广、琼、云、贵、川等省,以及非洲的莫桑比克、赞比亚等国,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及北澳地区,美国佛罗里达的奥兰多地区、夏威夷群岛地区等均有分布。
干热河谷野生状态下的种子,一般一年一熟,少有一年两熟,枝、干具再生能力,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
麻疯树生长迅速,生命力强,在部份地方可以形成连片的森林群落。
(二)生态学特性由于该树种植可用杆插法繁殖,而且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头年就有收成,产量逐年增加,果实采摘可达50年。
未来全国麻疯树种植面积至少可达3000万亩以上,预计可产柴油580多万吨(按每亩每年产干果650公斤,每公斤果可榨取0.3公斤柴油计),显示了良好的资源开发利用前景。
它不但人工造林容易,天然更新能力强,还耐火烧,可以在干旱、贫瘠、退化的土壤上生长。
适宜在热带、亚热带以及雨量稀少、条件恶劣的干热河谷地区种植,是保水固土、防沙化、改良土壤的主要选择树种。
麻疯树具有极强的生育繁殖能力,枝叶浓密,林地郁闭快,落叶易腐不易燃,改良土壤能力强。
生长在陡坡上的麻疯树林成为良好的生物防火隔离带。
(三)开发利用前景麻风树原为药用栽培植物,近期又发现其种子含油量高,是国际上研究最多的能生产生物柴油的能源植物之一。
麻疯树有很高经济价值,是世界公认的生物能源树。
其种仁是传统的肥皂及润滑油原料,并有泻下和催吐作用,油枯可作农药及肥料。
麻疯树为多年生耐旱型木本植物,适于在贫瘠和边角地栽种,栽植简单、管理粗放、生长迅速,麻疯树林3年可挂果投产、5年进入盛果期。
果实采摘期长达50年,种仁的含油率为60~70%,经改性后的麻疯树油可适用于各种柴油发动机,并在闪点、凝固点、硫含量、一氧化碳排放量、颗粒值等关键技术上均优于国内零号柴油,达到欧洲二号排放标准,被称为生物柴油树及最有种植潜力的油料作物品种。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Jatropha curcasLAI Wen-an(Guangxi Forestry Cadre School ,Nanning 530001,China )Abstract :Jatropha curcas is a deciduous shrub or small tree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Euphorbiaceae ,the oil content of seed is 40%-60%and the modified seed oil is suitable for all kinds of diesel engines.Therefore ,it is a kind of biological energy tree species with comprehensive developing and applying potential.The seedling culture of Jatropha curcas can make use both seeds and cuttings ,and the culture time is from May to October.The planting land can be chosen in the area where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s 18-28.5℃,the extreme lowest temperature is -4℃,and has long frostless season and enough sunlight ,and higher yearly accumulated temperature.The best transplanting season of seedlings is spring.Through tending ,shoot erasing and rejuvenation ,fertilizing and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management ,the height ofJatropha curcas can reach 2.5-3.0meters and begins to bear fruits after three years.Keyword :Jatropha curcas ;cultivation technique麻疯树栽培管理技术赖文安(广西林业干部学校,南宁530001)摘要:麻疯树为大戟科麻疯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种子含油率40%~60%,籽油经改性后可适用于各种柴油机,是一种极具综合开发利用潜力的生物能源树种。
麻风树种植信息一、气候环境麻风树喜温暖气候、无霜和湿润的砂壤土。
只要气候温暖,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在很干旱的荒坡上都能生长,加上其根系发达,所以可用来护坡、护路。
同时,牛羊等家畜不吃它,又常作绿篱种植。
从麻疯树在我国分布的情况看,要求年平均温度17~25℃,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0~15℃,平均极端最低温-1~-3℃,活动积温6000~9500℃;年降水量600~2000mm,海拔300~1800m地区。
主要分布于干热河谷地区,一般年雨量600~1000mm。
在具区和山前冲积地带常有小面积的纯林存在。
在云南西双版纳由于湿度大,其他植物生长对它有一定的抑制。
麻疯树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的金沙江、元江、澜沧江流域的河谷、路边、农村荒地。
其次是广西西部和南部。
主要生长于四川的攀枝花市、宁南、德昌、会理、会东、木里、盐边、金阳;云南的东川、昭通、曲靖、楚雄(武定)、玉溪(易门)、红河、文山、思茅(墨江)、大理、保山、丽江、临沧等地区;广西的龙州、马山、天等、武鸣、大新、百色、田东、平果、田阳、田林、都安、忻城、钦州、玉林、梧州南部、容县;贵州的兴义、望磨;广东的湛江、肇庆、潮州、惠州;福建的漳州、厦门、海南的海口、儋州、三崖;台湾的台东、台南、高雄等地。
二、主要用途(一)油料由于麻疯树种子油中含有毒素,不经处理不能食用,但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分述如下。
(1)麻疯树种子油代柴油的研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研究院1984~1986年间对我国麻疯树资源及代柴油的实验研究,并获得大量科学数据。
首先影响麻疯树油燃油性能的指标对比如表5。
其次影响机械性能、使用、运输等指标对比如表6。
从上述指数对比看,麻疯树油:十六烷值低、粘度大、馏程过重,发热值较轻柴油低11%。
从三种柴油机性能试验测定的对比数据表明,麻疯树油燃烧性能有如下特点:A、麻疯树油用于各种柴油机时,其油耗率比使用柴油时增加20~30%。
B、经济性指标耗热率、热效率:在大负荷(即大喷油量)时,麻疯树油的耗热率比柴油略高,有效热效率稍低;在低负荷时,其热效率则比柴油稍高。
麻疯树无性系工厂化扦插育苗技术莫永1 朱秋莲2吴俊3(1、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玉林市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 3、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西玉林 537000)[摘要] 麻疯树常规育苗有播种、组培和扦插等方法,无性系工厂化扦插育苗以育苗时间短、育苗时间灵活;成本低、管理方便、产苗量高;品种纯、变异小、林相整齐;苗木根系发达,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分枝多且壮,主干性不明显等明显优势成为大面积生产麻疯树苗木的首选方法。
选择适宜的场地和培育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是快速生产麻疯树苗木的关键,科学的扦插方法和规范化的管理是大规模生产麻疯树苗木的保障。
麻疯树采用无性系工厂化扦插技术育苗,是一个“多、快、好、省”的解决种苗不足的有效办法,有利于麻疯树的迅速推广。
[关键词] 麻疯树,无性系,工厂化,扦插育苗1 概述麻疯树,俗称小桐子、臭油桐、膏桐。
属大戟科麻疯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成年树高3-4米,盛产于干热河谷地区。
麻疯树喜光、喜暖热气候、不择土壤、耐干旱等特性,是干、热河谷地区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
也是世界公认的生物能源树,麻疯树种子含油率高达40%-60%,从麻疯树种子中提炼出的生物柴油成分接近石化柴油,油流动性好,不含硫,无污染,符合欧四标准。
经改性后的麻疯树油可适用于各种柴油机,而且还能生产出精制甘油,油麸可作肥料及农药等一系列副产品。
麻疯树不占用耕地,耕作栽培成本低,综合开发利用潜能高。
近几年来,在我国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和台湾等省区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
其苗木供应一度紧缺,价格直线上升,出现排长队等苗木的现象。
为解决大规模种植所需的苗木,各科研单位、公司都在积极探索一条简单实用的路子。
玉林市林科所、玉林市农科所和玉林市科技局等单位联手合作,对麻疯树育苗技术进行攻关,并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麻疯树无性系工厂化扦插育苗技术。
2 麻疯树工厂化扦插育苗的优势利用种子直播营养袋育苗,需种量大,限制了大规模繁殖;用组织培养法生产麻疯树苗木,操作繁杂、成本高,增加了工作量和初期投入。
麻风树概述麻风树又名膏桐、小桐子、芙蓉树、柴油树、青桐木、假花生、臭油桐。
大戟科灌木,高3-4米,多为药用栽培植物。
以树皮、叶及果实(包括榨油后的渣饼)入药。
麻风树树皮光滑,种子呈长圆形,种衣呈灰黑色。
中医认为它性寒,有散瘀、止痛作用,也可治跌打损伤及皮肤瘙痒。
麻风树全株有毒。
茎、叶、树皮均有丰富的白色乳汁,内含大量毒蛋白。
种子毒蛋白浓度最高。
其毒蛋白的毒性与蓖麻毒蛋白类似。
种子中还含有少量氰氢酸及川芎嗪。
毒蛋白有强烈的胃肠道刺激作用,甚至可以导致出血性胃肠炎。
麻风树原产热带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地区。
麻风树传入我国已有300多年,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和台湾等省区,现有资源以云贵川地区为多。
在云南,麻风树广泛分布于金沙江、澜沧江、红河、怒江等江河沿线的干热河谷区,红河州、楚雄州、临沧市、大理市和丽江市均有分布。
在四川,麻风树集中分布在攀西金沙江、雅砻江和安宁河干热河谷区,攀枝花市和凉山州的麻风树资源比较丰富。
泸州赤水河流域也适宜发展麻风树。
在贵州,麻风树主要分布在红水河流域的南、北盘江沿岸干热河谷地区,黔西南州和黔南州麻风树较多。
麻风树为喜光阳性植物,根系粗壮发达,具有较强的耐干旱瘠薄能力,枝、干、根近肉质,组织松软,含水分、浆汁多、有毒性而又不易燃烧,抗病虫害。
原产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及干热河谷地区,我国引种有300多年的历史。
由于该树种植可用杆插法繁殖,而且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头年就有收成,产量逐年增加,果实采摘可达50年。
近年来,由于退耕还林的推动,各地大量种植。
麻风树为多年生耐旱型木本植物,适于在贫瘠和边角地栽种,栽植简单、管理粗放、生长迅速,麻风树林3年可挂果投产、5年进入盛果期。
果实采摘期长达50年,果实的含油率为60~70%。
麻风树可全株开发,其果实、枝、叶均能利用。
麻风树种子含油率高,经过加工可制成生物柴油。
麻风树种子、树皮、叶、根和乳汁中含有多种成分的生物药源,可提取制作生物医药和生物农药。
麻疯树不同地理种源种子性状及苗期生长初报万泉;黄勇;肖祥希;李跃生;丁珌【期刊名称】《福建林业科技》【年(卷),期】2006(33)4【摘要】麻疯树种子性状及育苗试验表明:参试的麻疯树不同地理种源的种子外观差异不大,长度、宽度、侧径变异系数分别为2.9%、4.6%和3.3%;千粒重差异相对较大,变异系数达到7.7%,千粒重表现比较好的种源有6号、12号、17号、20号,千粒重可作为麻疯树优良材料选择的指标;不同种源苗木生长差异较大,综合地径和苗高生长情况,总体生长表现比较好的种源有2号、4号、10号、13号、14号、19号,地径平均值为0.89~1.13 cm,苗高平均值为8.9~10.6 cm; 6号、7号种源苗期个体分化比较大;苗高和地径之间相关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y=9.595x0.3134(R=0.642 4);不同地理种源苗期耐寒性差异显著,耐寒性最强的为11号、13号和14号种源;其次为1~5号、10号、12号、20号种源;为了防止冻害,育苗地点应选在福建南部没有霜冻或霜冻时间比较短的地方,播种时间宜在5~8月.【总页数】5页(P13-16,30)【作者】万泉;黄勇;肖祥希;李跃生;丁珌【作者单位】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12;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12;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12;福建省华安县林业局,福建,华安,353800;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99【相关文献】1.麻疯树不同地理种源苗期生长初探 [J], 李文刚;林泽信;蒙剑;陈波涛2.不同地理种源桔梗种子性状及苗期生长分析 [J], 杨旭;杨志玲;周彬清;谭梓峰3.不同地理种源麻疯树植物学形态变异研究 [J], 韩学琴;刘海刚;金杰;张德;李贵华;何璐;袁理春4.麻疯树地理种源对比试验初报 [J], 韩学琴;金杰;张德;陈艺齐;何璐;袁理春5.不同地理种源麻疯树表型变异研究 [J], 郭国业; 徐莺; 唐琳; 陈放; 韩学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麻疯树不同种源生长性状及优良单株选择易观路;钟琼和;余正国;梁庆华;陈永;罗建华;林国荣;黄良宙;闫瑞珺【期刊名称】《福建林业科技》【年(卷),期】2013(040)002【摘要】在广东省湛江市对麻疯树30个种源进行生长观测和优树初选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源间树高、冠幅生长、结果数量都存在极显著差异.经方差分析和Duncan法多重比较表明,219号、222号各个指标相对高,可作优良种源进行早期选择;以结果数100颗·株-1、树高200cm、冠幅200cm为标准,在麻疯树30个种源中选出优良单株234A-2、234B-4、219A-5、220A-1、212B-3、225A-1、225A-4、240B-5,可作优良种源进行早期选择和进一步试验材料.【总页数】5页(P48-51,63)【作者】易观路;钟琼和;余正国;梁庆华;陈永;罗建华;林国荣;黄良宙;闫瑞珺【作者单位】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37;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37;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37;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37;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37;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37;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37;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37;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4.9【相关文献】1.不同树龄麻疯树生长性状及养分状况比较研究 [J], 韦冬萍;韦剑锋;胡桂娟;吴炫柯;胡江如2.麻疯树不同种源种子特性分析 [J], 田斌;唐军荣;孙正海;李伟;辛培尧3.不同地理种源麻疯树植物学形态变异研究 [J], 韩学琴;刘海刚;金杰;张德;李贵华;何璐;袁理春4.麻疯树不同种源的结实性差异与初期选择 [J], 曾瑞金5.不同地理种源麻疯树表型变异研究 [J], 郭国业; 徐莺; 唐琳; 陈放; 韩学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35(4):85-91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ttp :∥xuebao.scau.edu.cn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16收稿日期:2013-12-05优先出版时间:2014-06-03优先出版网址:http :∥www.cnki.net /kcms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16.html作者简介:惠文凯(1990—),男,硕士研究生,E-mail :xwk168@126.com ;通信作者:陈晓阳(1958—),男,教授,博士,E-mail :xychen@scau.edu.cn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38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9351064201000002);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08KJCX006);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B020703003,0711150100089)惠文凯,刘明骞,陈丽君,等.麻风树无性系种实性状变异与选择[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35(4):85-91.麻风树无性系种实性状变异与选择惠文凯,刘明骞,陈丽君,彭昌操,陈晓阳(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摘要:【目的】分析麻风树单果均质量、百粒质量、出仁率、出籽率、种子体积、种仁含油量和单株果实产量等性状的遗传变异,在此基础上,对无性系进行评选.【方法】对海口市新海林场3年生麻风树无性系试验林33个无性系的种实特征进行调查;通过聚类分析,对参试无性系进行分类,并作综合评定.【结果和结论】麻风树无性系间在种实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18号无性系百粒质量最大,26号和20号种仁含油量最高;百粒质量与单果均质量、种子体积和种仁含油量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种仁含油量除与出籽率和种子体积相关性不显著外,与其他性状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经综合评价,初步确定1、30、18、15和25号为优良无性系.关键词:麻风树;无性系;种实特征;优良无性系选择中图分类号:S72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411X (2014)04-0085-07Fruit traits variation and clone selection of Jatropha curcasHUI Wenkai ,LIU Mingqian ,CHEN Lijun ,PENG Changcao ,CHEN Xiaoyang(College of Forestr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Subtropical Agro-bioresources /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for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Utilization of Forest Plant Germplasm ,Guangzhou 51064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study the genetic variability and select superior clone of Jatropha cur-cas ,fruit mass ,100-seed mass ,kernel rate ,seed rate ,seed volume ,and oil content were analyzed.【Method 】The fruit characteristics of 3years old J.curcas of 33clones were investigated in Xinhai For-estry Farm Hainan Province.Using cluster analysis ,the further selections of these clones were evaluated.【Result and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lones of J.curcas .No.18was the best for the 100-seed mass ;the oil content of No.26and No.20was better than those ofothers.100-seed mass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fruit mass ,seed volume ,and oil con-tent.However ,oil content ha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seed rate and seed volume ,but it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other character indexes.No.1,No.30,No.18,No.15and No.25were selected as the superior clones.Key words :Jatropha curcas ;clone ;fruit trait ;superior clone selection麻风树Jatropha curcas ,又名小桐子,也称膏桐、小油桐、黑皂树、假花生、芙蓉树等,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 麻风树属Jatropha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1].麻风树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典型的大戟科植物特征.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干河热谷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另外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区也有分布.近年来,麻风树作为生物质柴油原料树种,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在我国,云南、四川、贵州、海南、广东等地开展了麻风树的种质资源调查与选育[6-8]、栽培技术[9]、促花技术[10]、分子生物学[11-12]等方面的研究.麻风树的结实量、百粒质量以及种子含油量等经济性状直接影响单位面积的产油量,是良种选育的重要指标.何亚平等[13]把麻风树果实发育分为果壳与种壳发育、假种皮与种子填充物发育2个阶段,认为果实和种子性状变化与果实发育阶段具有明显的关系,结籽率影响种实发育,即种实发育数量的降低会导致单粒种实质量的增加.颜秉意等[14]依据种子含油量把金沙江干河热谷地区的麻风树种子分为4种类型,通过对麻风树种实生物学特征的研究,认为麻风树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油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无性系选育是以无性繁殖技术为基础的遗传改良方法.与种子繁殖相比,无性系选育具有改良周期短,可以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等优点.优良的无性系选择是无性系选育成功的保证.本研究对海口市新海林场东山基地3年生麻风树33个无性系的种实特征进行了调查,并对麻风树单果均质量、百粒质量、出仁率、出籽率、种子体积、种子含油量和单株果实产量等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目的是选择产油量高的优良无性系.1材料与方法1.1参试无性系样本无性系种植采用扦插法.扦插材料来自广东省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麻风树试验基地种源试验林和家系试验林,种源试验的树龄为4年生,家系试验的树龄为3年生.2010年5月在优良种源和家系选择的基础上,选择结实量大的33个优株进行了扦插繁殖,2010年7月进行麻风树无性系造林试验.试验所用无性系材料的来源情况见表1.1.2试验地点试验地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国营新海林场东山基地,该林场地势平坦,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2000h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20MJ/m2,年平均气温23.8ħ,年平均降水量1664mm.常年以东北风和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4m/s.1.3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设置8个区组,5株小区.表1麻风树无性系来源一览表Tab.1The information of clonelots on Jatropha curcas无性系号家系/种源试验试验号种源地1家系第3组Ⅱ-119A-1云南怒江2家系第3组Ⅱ-202A-1云南鹤庆3家系第1组Ⅰ-67A-2云南元江4家系第3组Ⅱ-19A-2云南元谋5家系第3组Ⅱ-156A-2贵州望谟蔗香6家系第3组Ⅰ-114A-2云南怒江7家系第3组Ⅰ-200A-2云南鹤庆8家系第3组Ⅰ-122A-3云南怒江9种源试验Ⅱ-219A-5贵州望谟乐元10家系第3组Ⅰ-119A-1云南怒江11家系第3组Ⅱ-300A-2广东湛江12家系第3组Ⅱ-202A-2云南鹤庆13种源试验207A-Ⅰ广东湛江14家系第3组Ⅱ-204A-5云南鹤庆15家系第3组Ⅰ-159A-2贵州望谟乐康16种源试验225A-1海南海口17家系第3组Ⅲ-19A-5云南元谋18家系第3组Ⅳ-22A-3云南元谋19家系第3组Ⅲ-147A-5广东遂溪20种源试验219B-2贵州望谟乐元21种源试验207A-3广东湛江22家系第3组Ⅰ-143A-5云南新平23家系第3组Ⅰ-300A-2广东湛江24家系第3组Ⅰ-159B-2贵州望谟乐康25家系第3组Ⅲ-9B-5云南元谋26家系第3组Ⅲ-300B-5广东湛江27家系第3组Ⅰ-119B-4云南怒江28种源试验234A-2云南元阳29家系第3组Ⅱ-3B-4云南元谋30种源试验225A-3海南海口31家系第3组Ⅰ-122A-3云南怒江32家系第3组Ⅰ-131B-3云南怒江33种源试验212B-3广西凌云伶望乡1.4样品采集和性状测定种实采样于2012年12月进行.果实大部分成熟变成黑色时,单株采集20个左右的果实,每个无性系随机抽取750余个.单果质量和出籽率测定:将采集到的果实以无性系为单位进行充分混合,待种实样品自然风干后,从混合的果实中随机取出30个为1组,3组重复,用68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第35卷电子天平称其质量,精确到0.01g,取其平均值.将每组的30颗果实的种子剥出,去除杂质后称质量,精确到0.01g,计算出籽率,3组重复,取其平均值.种子大小形态测定:每个无性系随机选出15粒种子,用游标卡尺测量种子的长、宽、厚,精确到0.01 mm.由于种子形态近似椭球体,故以下列公式计算种子体积:V=43!l()2b()2δ()2,其中:V为种子体积,mm3;l为种子长,mm;b为种子宽,mm;δ为种子厚,mm.百粒质量和出仁率测定:从每个无性系的种子样品中随机选取50粒种子为1组,3组重复,用电子天平称其质量.剥除种皮后称量种仁质量,3组重复,分别计算出百粒质量和出仁率,精确到0.01g.种仁含油量测定:种仁含油量采用索氏提取法[15-17]测定,每个无性系设置3个重复.1.5统计分析方法本试验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整理,采用SAS9.0进行各性状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18].各指标方差分析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各指标相关性分析是以麻风树无性系种实平均值为统计值进行的简相关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ncan's法.为了选择出种实质量较好的优良无性系,对各性状指标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利用最短距离法(Sin)、类平均法(Average)、重心法(Centroid)、最大距离法(Complete)、沃尔德法(Ward)等方法进行聚类分析,观测R2值分布图,最终确定最大距离法为本试验最优的系统聚类方法.2结果与分析2.1麻风树无性系种实性状变异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无性系间单株果实产量变异系数最大,达42.28%,变异幅度为106.7 193.2个,其次是种子体积、单果均质量和种子厚度.虽然种仁含油量变异系数最小,为1.56%,但变异幅度为44.71% 56.76%.方差分析结果(表2)表明,参试无性系的百粒质量、种仁含油量和出籽率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出仁率在各无性系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表2麻风树无性系种实与结实性状方差分析结果Tab.2ANOVA on fruit traits data of Jatropha curcas clones分析指标单果均质量/g出籽率/%百粒质量/g出仁率/%种仁含油量/%种子长/mm种子宽/mm种子厚/mm种子体积/mm3单株果实产量/个平均值2.61ʃ0.1774.54ʃ1.3168.53ʃ1.4363.14ʃ1.7854.02ʃ0.8417.19ʃ0.7211.11ʃ0.448.30ʃ0.37832.78ʃ83.61135.0ʃ57.1最小值2.2771.7861.6760.2344.7116.5510.537.79726.04106.7最大值2.8677.6175.0766.8056.7617.9511.548.60925.25193.2变异系数/%6.541.762.082.821.564.173.974.4810.0442.28自由度32323232323232323232均方0.0634.65736.5974.61714.8731.9090.8860.57135234.81610773.195 F值1)2.16**2.70**17.97**1.4621.00**3.71**4.56**4.12**5.041**3.31**1)“**”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2.2麻风树无性系种实多重比较鉴于单株果实产量、百粒质量和种仁含油量性状指标对增产重要,且变异最为显著,对这3种重要经济性状指标进行多重比较分析(表3).由表3可以看出,25号单株果实产量最高,达到了193个以上,其次是15和8号.单株果实产量在140个以上的无性系有12个,占总无性系个数的36.36%;18号无性系百粒质量最大,达到了75g以上,其次是6、32、28和4号,种子百粒质量都接近或超过73g.种子百粒质量在70g以上的无性系有11个,占总无性系个数的33.33%.种仁含油量较高的无性系为26和20号,种仁含油量达到了56.59%以上,其次为23和22号.另外,5、32、24、9、7、14和10号的种仁含油量也较高.种仁含油量在55%以上的无性系有11个,占总无性系个数的33.33%.可见,单株果实产量大于140个、种子百粒质量大于70g且种仁含油量在55%以上的无性系有3个,分别为26、32和24号.78第4期惠文凯,等:麻风树无性系种实性状变异与选择表3麻风树无性系种实重要经济性状多重比较分析结果(前24位)1)Tab.3Duncan's analysis on main economic traits of Jatropha curcas(top24)1)同列数据后,凡具有一个相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Duncan's法,除单株产量外n=3).2.3麻风树无性系种实各性状的相关分析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从果实质量性状上看:单果均质量与百粒质量的相关性最紧密(相关系数达0.79),与种子体积相关系数达0.67;果实出籽率与百粒质量和种子体积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与出仁率、种仁含油量相关性不显著;单株果实产量与出籽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但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不显著.从种子质量性状上来看,百粒质量与单果均质量、种子体积和种仁含油量存在极显著相关,种仁含油量除与出籽率和种子体积相关性不显著外,与其他性状指标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表4无性系结实和种实各性状的相关系数1)Tab.4Correlation analysis on traits of Jatropha curcas性状单果均质量出籽率百粒质量出仁率种仁含油量种子体积单株果实产量单果均质量1出籽率0.311百粒质量0.79**0.49*1出仁率0.41*0.260.57**1种仁含油量0.55**0.230.65**0.60**1种子体积0.67**0.43*0.66**0.38*0.341单株果实产量-0.050.37*0.14-0.010.110.1611)“*”表示显著相关,“**”表示极显著相关.88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第35卷2.4麻风树优良无性系选择2.4.1无性系种实性状指标聚类分析根据单果均质量、百粒质量、出仁率、出籽率、种子体积、种仁含油量和单株果实产量等7种性状指标,对33个无性系采取系统聚类分析,系统聚类的R2值分布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在最大距离法聚类结果中,类数(No.of cluster level ,NCL )和R2值关系曲线平滑,聚类结果比较可靠.因此,选择最大距离法为最佳的聚类方法.聚类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取阈值为1.0448,将33个无性系按照种实性状指标分为7类.各无性系聚类结果及其种实性状见表5.图1无性系最大距离法聚类的R2值分布图Fig.1Scatter plot of R2and No.of cluster level usingComplete图233个无性系聚类分析图Fig.2Cluster analysis of 33clones98第4期惠文凯,等:麻风树无性系种实性状变异与选择表5无性系果实性状聚类统计表Tab.5The results of cluster on fruit traits of clones类别无性系号单果均质量/g出籽率/%百粒质量/g出仁率/%种仁含油量/%种子体积/mm3单株果实产量/个第1类1、30、18、15、252.65ʃ0.0876.53ʃ1.0570.40ʃ2.7363.16ʃ0.8754.03ʃ0.57875.61ʃ33.34161.4ʃ25.3第2类2、17、31、292.60ʃ0.0774.63ʃ0.7068.63ʃ1.8463.63ʃ0.8152.76ʃ0.66798.66ʃ50.54114.3ʃ3.9第3类3、13、6、28、32、5、10、23、7、33、24、262.73ʃ0.0874.53ʃ0.5570.79ʃ1.8963.35ʃ0.4655.25ʃ1.09857.99ʃ21.86136.2ʃ12.4第4类4、202.67ʃ0.0374.24ʃ0.9870.47ʃ3.4966.22ʃ0.8254.52ʃ2.92886.03ʃ37.29120.9ʃ14.8第5类8、192.39ʃ0.1274.03ʃ0.5267.10ʃ3.8262.51ʃ1.1252.55ʃ1.60790.72ʃ31.98158.3ʃ10.1第6类9、22、14、11、21、12、162.46ʃ0.1073.26ʃ1.1363.92ʃ1.3362.07ʃ0.9654.24ʃ1.62779.36ʃ25.62126.2ʃ11.6第7类272.4174.4562.6760.7444.71804.29133.6根据表5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第1类各性状指标表现均较佳;第2类单果均质量、出籽率、百粒质量和出仁率较好,其他性状指标表现不佳,特别是单株果实产量表现最差;第3类各性状指标表现比较均衡,具有进一步选育的潜力,多重比较结果中百粒质量和种仁含油量均表现较好的26、32和24号都包含在此类当中;综合表现较好的为第4类;第5类各性状表现一般,特别是单果均质量和种仁含油量表现不佳;第6类和第7类各性状指标表现较差,特别是第7类表现最差.根据上述多重比较的结果可以看出,第1类中各无性系的百粒质量和种仁含油量指标均名列前茅.经过综合分析,选取第1类为优良无性系.2.4.2优良无性系评价为了体现候选优良无性系各性状指标的优劣,对于上述选择出的优良无性系各性状指标进行统计,并与麻风树无性系各性状总均值进行比较,统计结果见表6.优良无性系各性状与全部试验植株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以单株果实产量增幅最大,达到19.26%的水平;其次为种子体积,增幅为7.17%;百粒质量和种仁含油量也有明显的提升,增幅分别为4.38%和3.22%.说明本试验所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各性状均具有一定的优势.表6麻风树无性系各性状总均值与候选优良无性系均值的比较Tab.6Comparison of the means between total provenances and the superior provenances 项目单果均质量/g出籽率/%百粒质量/g出仁率/%种仁含油量/%种子体积/mm3单株果实产量/个无性系总均值2.61ʃ0.1774.54ʃ1.3168.53ʃ1.4363.14ʃ1.7854.02ʃ0.84832.78ʃ83.61135.0ʃ57.1优良无性系均值2.69ʃ0.0875.58ʃ1.0571.53ʃ2.7365.04ʃ0.8755.76ʃ0.56892.46ʃ33.34161.4ʃ25.3增幅/%3.071.404.383.013.227.1719.263讨论与结论由于麻风树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单株果实产量、百粒质量和含油量必定成为最关心的重要经济指标.在本研究中,通过对百粒质量和种仁含油量这2个重要经济指标的多重比较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出33个无性系在百粒质量和种仁含油量上的差异.由多重比较可知,单株果实产量在140个以上、种子百粒质量大于70g且种仁含油量在55%以上的无性系有3个,分别为26、32和24号.因此这3个无性系可以作为后续重点选育的材料.麻风树优良无性系选育的目的是选择出优质高产的麻风树种质资源,种实各性状指标的提高无疑是衡量优良品种的重要标准.本试验中单果均质量、出籽率、百粒质量、出仁率、种仁含油量、种子体积和单株果实产量等7个性状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尤其以百粒质量和单果均质量的相关性最强.在麻风树生产加工生物柴油的产业化过程中,种仁含油量是一个重要指标.根据性状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种仁含油量与百粒质量以及出仁率都有显著的相关性.在后期的选育过程中,可以根据性状间的相关性有目的地选择较好的植株.对本试验初选出的5个优良无性系进行分析可知,各优良无性系种实7种调查性状表型均较好,各性状与本试验林中的麻风树无性系总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单株果实产量增幅最大,达到了09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第35卷19.26%,此外,百粒质量和种仁含油量这2个指标也有3%以上的增幅.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可知,第3类的各性状指标表现比较均衡,多重比较中得出的26、32和24号无性系均在此类当中,因此第3类可以作为后期重点选育的材料.经过分析可知,第4类中4号无性系种仁含油量和种子体积指标值较低,但其他性状表现较好,参照多重比较结果可以发现,4号无性系的百粒质量指标名列前茅;20号无性系种实性状指标表现较好,但单株果实产量不高.据此可以得出,第4类中的4和20号无性系以及多重比较中得出的26、32和24号无性系,虽然7种调查指标的综合评定结果偏低,但其在某些重要的经济性状中表现较好,这对于后期的选育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这些只有部分种实性状较好的无性系,我们可以通过杂交育种等方法,使其优势互补,进而得到优良麻风树种质资源.据文献记载,麻风树自然条件下的结实率为76.42%,人工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87.93%和86.66%,明显高于自然传粉的结实率,去雄后自然传粉的结实率为68.28%,明显低于自然条件下的结实率.因此可以说明麻风树不存在自交不亲和性,但具有异花传粉的倾向[19].这对于麻风树优良性状的结合,培养优质高产的麻风树种质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此,可利用其他性状优良的4号无性系与含油量较高的26号无性系杂交,通过杂交优势,提高产量和含油量[20].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和分析,初选出5个优良无性系,分别为1、30、18、15和25号,得到部分性状指标具有优良表现的无性系5个,分别为4、20、24、26和32号.参考文献:[1]埃尔特曼.孢粉学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小桐子生产技术[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3]王伏雄,额尔特曼,钱南芬.花粉形态与植物分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4]蔡郁,赵华,陈晓东,等.中国麻风树种质资源SSR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初报[J].植物科学学报,2011,29(1):74-80.[5]陈波涛,欧国腾,李昆.贵州小桐子特大雨雪冰冻低温灾害调查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8,21(4):506-509.[6]向准,罗倩,胡美英,等.我国麻疯树地理种源及分布区考证[J].林业科技开发,2008,22(6):13-19.[7]SILITONGA A S,ATABANI A E,MAHLIA T M I,et al.A review on prospect of Jatropha curcas for biodiesel in In-donesia[J].Renewa Sustaina EnergyRev,2011,15(8):3733-3756.[8]沈俊岭,骈瑞琪,孙佩光,等.麻疯树种源/家系生长和结实变异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34(4):537-542.[9]余力.麻疯树栽培管理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0,40(2):41.[10]PAN Bangzhen,XU Zengfu.Benzyladenin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seed yield of the biofuel plant Jat-ropha curcas[J].J Plant GrowthRegul,2011,2(30):166-174.[11]PAN Jingli,FU Qiantang,XU Zengfu.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biofuel plant Jatro-pha curcas using kanamycin selection[J].Afr J Biotechn-ol,2010,9(39):6477-6481.[12]SHEN Junling,JIA Xiangnan,NI Huiqun,et al.AFLP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Jatropha curcas grown inHainan,China[J].Trees,2010,3(24):455-462.[13]何亚平,费世民,蔡小虎,等.麻疯树果实发育阶段划分与性状变化动态[J].四川林业科技,2010,31(1):8-13.[14]颜秉意,叶生亮,严安心,等.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不同含油量麻疯树种子的差异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17(5):656-661.[15]陈永刚,林励,魏燕华,等.超声波提取法与索氏提取法提取化橘红柚皮苷的比较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8,19(4):309-311.[16]董晓丽,白鹏莉,王金妹,等.核磁共振法与索氏提取法测定能源植物种子含油量的比较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1,29(3):21-24.[17]王英超.索氏提取法提取地肤子油[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12):26-29.[18]黄少伟,谢维辉.实用SAS编程与林业试验数据分析[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9]杨清,彭代平,段柱标,等.小桐子传粉生物学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8(3):62-66.[20]张丽,周兰英,罗建勋,等.麻疯树杂交授粉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8,18(7):20-22.【责任编辑李晓卉】19第4期惠文凯,等:麻风树无性系种实性状变异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