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复习
- 格式:pdf
- 大小:205.61 KB
- 文档页数:10
测量复习题⼀、名词解释⼤地⽔准⾯:与静⽌的平均海⽔⾯重合的闭合曲⾯。
视准轴:物镜光⼼与⼗字丝交点的连线称为望远镜视准轴。
等⾼线:地⾯上⾼程相同的点所连接⽽成的连续闭合曲线。
⽔平⾓:空间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平⾯上的投影所夹的⾓度。
⽐例尺: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地⾯上相应线段⽔平距离之⽐。
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向之间⾓度关系称为直线定向。
地貌:地⾯⾼低起伏的形态。
绝对⾼程:地⾯上任⼀点到⼤地⽔准⾯的铅垂距离。
⾼差闭合差:⽔准路线⾼差观测值和理论值之差。
测量学:是研究如何测定地⾯点的平⾯位置和⾼程,将地球表⾯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以及确定地球的形状和⼤⼩的科学。
⽐例尺精度:我们把图上0.1㎜所代表的实地⽔平距离称为⽐例尺精度,即0.1M㎜。
⽅位⾓:由基本⽅向的北端起,沿顺时针⽅向到某⼀直线的⽔平夹⾓,⾓值为0°~360°。
数字地图:是全数字的形式描述地图要素的属性、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信息的数据集合。
竖直⾓:在同⼀竖直⾯内,某⼀倾斜视线与⽔平线之间的夹⾓称为竖直⾓,简称竖⾓。
磁偏⾓:磁⼦午线与真⼦午线之间的夹⾓。
象限⾓:由标准⽅向的北端或南端起,顺时针或逆时针到某⼀直线所夹的⽔平锐⾓。
导线测量: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位⾓,从⽽求出各导线坐标。
坐标增量:两导线点坐标值之差。
地图:按—定的法则,将地球表⾯的⾃然和社会现象缩⼩,经制图综合,⽤地图符号表现在平⾯上,以反映地表现象的地理分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的图称为地图。
计曲线:为了便于⽤图时查算等⾼线⾼程,每隔四条⾸曲线加粗描绘的曲线。
磁⼦午线⽅向:是磁针在地球磁场的作⽤下,磁针⾃由静⽌时其轴线所指的⽅向。
普通测量学:研究地球表⾯⼩范围测绘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法,不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把地球局部表⾯当作平⾯看待,是测量学的基础。
地形图:按⼀定的⽐例尺,表⽰地物、地貌平⾯位置和⾼程的正射投影图。
工程测量复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地面某线段的坡度可用该线段坡度角的()值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A、余切B、正弦C^余弦D、正切正确答案:D2、下列观测量,不是确定地面点的基本要素有()。
A、水平角B、斜距C、高差D、水平距离正确答案:B3^大地高是指()oA、地面点沿法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B、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C、地面点沿法线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D、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正确答案:C4、一组测量值的中误差越小,表明测量精度越()。
A、高B、无法确定C、低D、精度与中误差没有关系正确答案:A5、使水准仪的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应旋转()oA、微倾螺旋B、微动螺旋C、对光螺旋D、脚螺旋正确答案:D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三级导线测量中,测距中误差容许值为()。
A^ 1OmmB、12πunC> 15mmD、18mm正确答案:C7、下列测量工作中,不属于施工测量的是()。
A、轴线投测B、测设建筑基线C、建筑物定位D、建筑物测绘正确答案:D8、竖直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A、使竖盘指标指向270°B、使竖盘指标指向90°或270°C、使竖盘处于铅垂位置D、使竖盘指标指向90°正确答案:B9、每隔四条首曲线而加粗描绘的一条等高线,称为()oA、助曲线B、计曲线C、间曲线D、辅助等高线正确答案:B10、在比例尺为1:2000、等高距为2m的地形图上,要求从A到B以5% 的坡度选定一条最短的路线,则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最小平距应为()。
A、20mmB、25mmC、I OmmD、5mm正确答案:A11、等精度观测三角形内角,角度闭合差中误差为±8〃,则测角中误差为()A、±8.0"B、+13.9z,C、±4.6"D、土6. O"正确答案:C12、当钢尺的实际长度大于名义长度时,其丈量的值比实际值要()oA、相等B、大C、小D、不定正确答案:C13、为了计算和用图的方便,每隔四根基本等高线加宽描绘一条并注上高程的等高线,称()。
i 试卷一第 1 题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是()。
A、赤道B、地球椭球面 C 、大地水准面 D 、中央子午线第 2 题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
A、 180oB、0oC、 90o D 、 270o第 3 题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A、高差测量 B 、距离测量C、导线测量D、角度测量第 4 题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220°,则其象限角为()。
A、 220°B、40° C 、南西 50° D 、南西 40°第 5 题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A、最大值B、最小值 C 、算术平均值D、中间值第 6 题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
A、总为 0B、与路线形状有关C、为一不等于 0 的常数D、由路线中任两点确定第 7 题点的地理坐标中,平面位置是用()表达的。
A、直角坐标B、经纬度 C 、距离和方位角D、高程第 8 题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的铅垂距离。
A、坐标原点 B 、大地水准面C、任意水准面 D 、赤道面第 9 题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A、法线B、铅垂线 C 、经线 D 、任意直线第 10 题经纬仪不能直接用于测量()。
A、点的坐标B、水平角 C 、垂直角D、视距第 11 题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后,将它们求和并减去 180°所得的三角形闭合差为()。
A、中误差 B 、真误差 C、相对误差 D 、系统误差第 12 题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A、反号平均分配B、按角度大小成比例反号分配C、任意分配 D 、分配给最大角第 13 题任意两点之间的高差与起算水准面的关系是()。
A、不随起算面而变化B、随起算面变化 C 、总等于绝对高程D、无法确定第14 题分别在两个已知点向未知点观测,测量两个水平角后计算未知点坐标的方法是()。
工程测量补考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5分,共50分)1.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高程测量 )、( 角度测量 )、( 距离测量 )。
3.导线的布置形式有( 闭合导线 )、( 附和导线 )、( 支导线 )。
4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0°到360° )。
5.通过( 平均 )海水面的( 水准面 )称为大地水准面。
6.测量工作的程序是( 从整体到局部 )、( 先控制后碎部 ) 。
7. 105.若知道某地形图上线段AB 的长度是cm 5.3,而该长度代表实地水平距离为m 5.17,则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500 ),比例尺精度为( 50mm )。
8.测量误差是由于( 仪器本身误差 )、( 观测误差 )、( 外界自然条件影响 )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5分,共50分)1.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水平角是( B )的夹角。
A .这两条直线的实际B .这两条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 C.这两条直线在同一竖直上的投影2. 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A )。
A. 高程之差B.平距C.间距3.公路中线测量中,测得某交点的右角为130°,则其转角为( A )。
A . 50=右a B. 50=左a C.130=a4.路线纵断面水准测量分为( A )和中平测量。
A.基平测量B.水准测量C.高程测量5.已知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C )。
A.96°B.276°C.6°6.已知后视A 点高程为a H ,A尺读数为a ,其视线高为( A )。
A.Ha+aB.Ha+bC.Hb+a7.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 )。
A.相对误差B.中误差C.往返误差8.小三角测量的外业主要工作为( C )。
A. 角度测量B. 基线丈量C.选点、测角、量基线。
第一篇一、绪论1.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与测量地面点的位置和高程,将地球表面的地形与其他信息测绘成图的学科。
2.水准面:处于自由静止状态的水面。
性质:水准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通过任何高度的点都有一个水准面,因而水准面有无数个。
3.水准面:平均海平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水准面。
它所包围的形体称为体。
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4.参考椭球定位:在一定条件下,确定参考椭球在地球体的位置和方向。
5.如何进行参考椭球定位?P46.测量工作的实质:测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通常以点在球面上的位置和点对于海平面的高程来确定。
7.测量上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坐标系有何不同?为什么?答:测量上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令通过原点的南北线为纵坐标轴X,与X轴相垂直的方向为横坐标Y,坐标轴将平面分成4个象限,其顺序依顺时针方向排列,各点坐标规定由原点向上,向右为正;数学上:坐标系中,通过原点的南北线为纵坐标Y,与Y轴相垂直的方向为横坐标轴X,坐标轴将平面分成4个象限,其顺序依逆时针方向排列。
因为测量工作中规定所有直线的方向都是以纵坐标轴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度的,经过这种变换,既不改变数学公式,又便于测量中方向和坐标的计算。
8.高斯投影: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参考椭球面上的点,线投影到可展开面上的方法,是实现球面与平面转换的科学方法。
9.高斯投影的特点:○1椭球体面上的角度投影到平面上的角度投影到平面上之后,其角度相等;○2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其余子午线投影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对称轴线;○3赤道也投影为直线,并与中央子午线垂直,其余纬线的投影均为凹向赤道的对称曲线。
10.6°带:从0°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自西向东分带,依次用1~60编号,带号N与相应的中央子午线L0的关系是:N=[L/6°]+1;式中L——某地的经度。
11.3°带:从1.5°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自西向东分带,依次用1~120编号,带号n与相应的中央子午线L′0的关系是:N=[L/3°+0.5];L′0=3°n。
测量学第一章绪论1、测量学的定义和容是什么?答: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括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
它的主要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大部分。
2、测定与测设有何区别?答: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观测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是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确定地面点在规定坐标系中的坐标值4、何谓水准面?何谓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水准面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4、何谓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何谓高差?答:绝对高程(海拔):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水准面的距离。
相对高程(假定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至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高差:地面上两点高程之差。
5、表示地面点位有哪几种坐标系统?答:表示地面点位有地理坐标、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6、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答: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别见图。
a)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b)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7、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高程有何影响?答:(1)在半径为10km的圆面积进行长度的测量时,可以不必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即可把水准面当作水平面看待。
(2)地球曲率的影响对高差而言,即使在很短的距离也必须加以考虑。
8、测量工作的原则是什么?答:在测量工作中,要求测量工作遵循在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在工作程序上“先控制后碎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
9、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什么?答: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水平角测量、水平距离测量、高差测量。
第二章水准测量1、高程测量的方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GPS高程测量2、水平测量的两种方法:高差法、仪高法3、解释下列名词:视准轴、转点、水准管轴、水准管分划值、视线高程。
大学工程测量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在工程测量中,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测量()。
A. 距离B. 高度C. 角度D. 水平面2. 测量一个点的高程时,我们通常需要使用()。
A. 全站仪B. 经纬仪C. 水准仪D. 测距仪3. 测量中,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
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环境误差D. 以上都是4. 在进行地形测量时,我们通常采用的测量方法是()。
A. 平面测量B. 高程测量C. 角度测量D. 距离测量5. 工程测量中,全站仪可以进行哪些测量()。
A. 距离测量B. 高程测量C. 角度测量D. 以上都是6. 在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 增加测量次数B. 使用高精度仪器C. 改进测量方法D. 以上都是7. 测量数据的记录应遵循的原则是()。
A. 随意记录B. 按顺序记录C. 按重要性记录D. 按时间顺序记录8. 测量误差的分类不包括()。
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粗差D. 测量误差9. 在工程测量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通常用()来表示。
A. 精度B. 误差C. 分辨率D. 灵敏度10. 测量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我们通常采用的措施是()。
A. 增加测量次数B. 使用更高精度的仪器C. 改进测量方法D. 以上都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在地形测量中,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
A. 水准仪B. 全站仪C. 经纬仪D. 测距仪12. 工程测量中,可以采用的测量方法包括()。
A. 直接测量B. 间接测量C. 绝对测量D. 相对测量13. 测量误差的来源可能包括()。
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环境误差D. 系统误差14. 在进行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A. 增加测量次数B. 使用高精度仪器C. 改进测量方法D. 进行误差分析15. 测量数据的分析包括()。
A. 数据整理B. 数据校验C. 数据分析D. 数据归档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请简述水准仪的工作原理。
《测量学》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Q得到一系列的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2.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3.系统误差: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H线的锐角,用R表示。
4.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大小都表现出偶然性。
5.定位:就是建筑外廓各轴线交点放样到地面上,作为放样基础和细部的依据6.轴线桩:为建筑工程提供依据7.水平桩:控制基层深度的桩8.比例尺:图上长度比实际长度9.坐标正反算:正算,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已知边长及该边的坐标方位角,计算未知点的坐标.反算I根据两个已知点的坐标求算两点间的边长及其方位角。
10.等高距:相邻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11.等高线平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二、填空题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一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高精度到低精度°2.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推算高程O4.测回法适用于竖直角测最两个方向之间的单角,方向观测法适用于水平角测量测站方向数大于2个以上。
6.经纬仪、全站仪的使用包括对中,整平,Hffi塞__________ ,读数操作步骤.7.测量误差源于仪器, 测量者的技术水平,外界条件O8.导线测景内业计算目的是一确定地面坐标,导线内业计算包括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方位角的推算、坐标增坐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及未知点的坐标计算“9.测量误差按性质分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11.等高线分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种。
13.施工测量中的基本测设是指定位,和放样__________ 。
14.测设建筑物轴线平面点位利用极坐标法,角度交汇½,距离交汇法,直角坐标法方法。
三、判断题(0是对1是错)1 .地面上A 、B 两点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
填空题库及参考答案第1章绪论1-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1-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
1-3、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
1-4、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1-5、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1-6、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为6371km。
1-7、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x轴。
1-8、地面某点的经度为131°58′,该点所在统一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129°。
1-9、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坐标恒大于零,将x轴自中央子午线西移500km。
1-10、天文经纬度的基准是大地水准面,大地经纬度的基准是参考椭球面。
1-11、我国境内某点的高斯横坐标Y=22365759.13m,则该点坐标为高斯投影统一6°带坐标,带号为22,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29°,横坐标的实际值为-134240.87m,该点位于其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以西。
1-12、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该点的绝对高程,而至某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它的相对高程。
第2章水准测量2-1、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方法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三种。
2-2、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组成。
2-3、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轴应与竖轴平行。
2-4、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照准标尺、精平、读数。
2-5、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竖轴铅垂,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2-6、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没有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2-7、水准测量中,转点TP的作用是传递高程。
2-8、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882 m。
2-9、三等水准测量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可以削弱仪器下沉的影响。
2-10、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可以采用变动仪器高或双面尺法测量两次高差。
一、判断题1、利用正倒镜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2、十字丝视差产生的原因在于目标影像没有与十字丝分划板重合。
( )3、DJ6级光学经纬仪的竖盘始终随着望远镜绕横轴的旋转而旋转;水平度盘始终随着照准部绕竖轴的旋转而旋转。
( )4、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用竖丝照准目标点;测量竖直角时,用横丝照准目标点。
( )5、用经纬仪观测竖直角半测回,指标差越大,则计算得到的竖直角误差越大。
( )6、地形图比例尺表示图上二点之间距离d与地面二点倾斜距离D的比值。
()7、比例尺越大,表示地物和地貌的情况越详细,测绘工作量越大。
()8、竖盘读数即为竖直角。
()9、象限角为锐角。
()10、建筑方格网是一种基于建筑基线形成的方格形建筑控制网。
()11、当观测方向多于三个时,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每一测回应检查一次“归零差”。
()12、竖直角观测时,竖盘指标差对同一目标般左、盘右两个半测回竖直角影响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13、平面图和地形图的区别是平面图仅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而地形图仅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14、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地面上两点间水平距离和高差。
但其操作受地形限制,精度较高。
()15、测量工作的任务是测绘和测设。
()16、测量工作中常用水平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17、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由水平角和竖直角决定的。
()18、地面上点的标志常用的有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
()19、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0°—90°。
()20、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绝对误差来衡量的。
()21、平板仪可边测量边绘图。
()22、水准仪的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一定是水平的。
()23、罗盘仪是测量高差的主要仪器。
()24、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分为等高线、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
()25、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之差称为等高线平距。
()26、图上不仅表示出地物的平面位置,同时还把地貌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出来,这种图称为平面图。
测量学复习资料测量学:研究三维空间中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其分布的学科。
绝对高程: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
相对高程:在局部地区或某项工程建设中,当引测绝对高程有困难时,可以任意假定一个水准面为高程起算面。
从某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假定高程或相对高程。
导线闭合差: 在闭合路线的水准测量中,观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值。
水准面:将静止的海水面向内陆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由静止海水面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不规则的封闭曲面。
平面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的高程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
碎步测量: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貌、地物特征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的测量。
直线定线:在丈量两点间的距离时,如距离较长或地势起伏较大,一个尺段不能完成距离丈量,为使多个尺段丈量沿已知直线方向进行,就需在两点间的直线上,再标定一些点位,这一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直线定向:选定一个标准方向来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
水准路线:水准测量所进行的路线。
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
象限角:由标准方向线的北端或南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锐角,并注出象限名称,这个锐角称为象限角。
视准轴:十字丝中心(或称十字丝交点)和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水准管分划值:水准管圆弧2mm所对的圆心角。
圆水准器轴线:连接水准器中心点与球心的直线叫做圆水准器轴线。
视差现象:如果目标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观测者眼睛稍作移动时,就会发觉目标像与十字丝之间会相对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现象。
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求得其高程的地面点。
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不一定,则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又称为随机误差。
竖盘指标差:竖盘指标偏离正确位置而引起得到的差值x 。
测量学试题库一、填空题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答案:假定水准面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
答案:平均水准面3.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答案: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为坐标原点,为x轴,以为y轴。
答案:两条互相垂直线的交点南北方向的纵轴东西方向的横轴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和绝对高程。
答案:经度纬度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答案:高差7.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范围内时,距离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答案:100平方千米8.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
答案: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9.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 km。
答案:637110.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所夹的角。
答案:首子午面二面11.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铅垂线与所组成的角度。
答案:赤道平面12.测量工作的程序是、。
答案: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13.测量学的任务是。
答案:测绘和测设14.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答案: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15.由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答案:坐标纵轴线北端16.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0°到360°17.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
答案:直线定向直线定线18.距离丈量是用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的形式来表示。
答案:相对 1 分数19.用钢尺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求是、、。
答案:尺子要拉平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对点投点和读数要准确20.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答案:锐21.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方向与该点的方向的夹角。
答案:磁北真北22.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答案:180°23.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和。
仅供参考第一章绪论1、基本概念: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绝对高程、相对高程、测设。
大地水准面:自由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延伸到大陆、岛屿内而形成的闭合曲面。
参考椭球面:接近大地水准面,用数学式表示的椭球面,作为测量计算工作基准面相对高程:地面点到一般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又称为假定高程。
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海拔测设: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
2、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测定、测设和用图。
3、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什么?基准面:在测量工作中,常以大地水准面作为测量的基准面基准线:在测量工作中,常以铅垂线或法线作为测量的基准线4、常用的坐标系和高程系有哪些?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WGS—84坐标系、国家2000坐标系高程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5、高斯直角坐标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和笛卡尔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高斯坐标系的特点:1)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长度不变2)除中央子午线外,其余子午线的投影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并以中央子午线为对称轴。
投影后有长度变形。
3)赤道线投影后为直线,但有长度变形4)除赤道外的其余纬线,投影后为凸向赤道的曲线,并以赤道为对称轴5)经线与纬线投影后仍然保持正交6)所有长度变形的线段,其长度变形比均大于l7)离中央子午线愈远,长度变形愈大与笛卡尔坐标系的区别:不同点:1、x,y轴互异。
2、坐标象限不同。
3、表示直线方向的方位角定义不同。
相同点:数学计算公式相同6、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由高级道低级,由控制到碎部,步步有检核7、地球曲率对高差测量的影响最大。
第二章水准测量1、基本概念:转点、视准轴(视线)、视差转点:待测高程的两点间高差无法直接测得,须添加的若干个临时立尺点,起传递高差的作用视准轴: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或视线视差: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2、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后视、前视)未知点高程=已知点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水准测量:利用仪器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借助水准尺,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从已知点高程推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的认识。
•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熟练进行换算。
•复习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加深对测量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小组中分享和交流。
教学重点•复习长度单位的认识和换算关系。
•熟练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巧。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长度单位的介绍、换算示例和练习题。
•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游标卡尺等)。
•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不同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长度单位和换算关系。
•演示法:展示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巧。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学习心得。
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引出整理和复习的主题。
2.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知识讲解1.复习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的定义和实际应用。
2.讲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给出换算示例。
3.演示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巧,强调测量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三、巩固练习1.提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长度单位的换算和测量练习。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并解答疑问。
四、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练习心得和遇到的问题。
2.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并总结归纳长度单位换算和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总结1.总结长度单位的认识和换算关系。
2.强调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巧的重要性。
1.测量定向以为标准方向,坐标方位角是从标准方向时针方向旋转到某直线的水平角。
2.导线布设的三种基本形式为:1、;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地面点相对高程为78米,其对应的假定水准面的绝对高程为195米,则该点的绝对高程为:。
4.控制测量分为控制测量和控制测量。
5.如下图所示,长方形角点为建筑方格网点,原点坐标与P点坐标已知,P为设计点,若采用直角坐标法测设P点,则应计算的测设数据是a= , b= 。
6.如上图所示,经纬仪水平度盘读数为:。
7.视距测量是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利用望远镜内的视距丝装置同时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和,视距测量时应读取下列数据:。
8.如右图所示,为了整平水准仪,使圆气泡居中,应 时针方向旋转第号基座螺旋。
9.用钢尺丈量一段距离,往测为167.769米,返测为167.787米,则这段距离的测量结果为 ,其测量相对精度为 。
10.平面控制测量常用两种方法是1、;2、____________________。
1.测量工作要按照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程序和原则进行。
2.微倾式水准仪的各轴线之间应满足下列几何条件: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望远镜十字丝中丝应垂直于__________________;视准轴应平行于__________________。
3.导线布设的形式分为:、、 。
4.衡量距离测量的精度是用。
5.当经纬仪瞄准一点时,盘左竖盘读数为L=86°45′12″, 盘右竖盘读数为R=273°14′36″,此时竖盘指标差为。
6.如右图所示,水准尺上的读数为,上丝,中丝,下丝。
7.设地面上有A、B两点,两点的高程分别为H A=20.186m,H B=25.754m,则A、B两点的高差h AB=。
8.某直线的方位角为270度时,表示该直线指向东、南、西、北方中的方向。
9.导线控制测量时,角度闭合差按分配,距离闭合差按分配。
10. 直线AB的象限角RAB =南偏西45°,则其坐标方位角αAB= 。
1.已知导线ABC ,αA B =65°,右夹角∠ABC=134°,则αB C = 。
A. 80° B. 150°C. 111°D. 100°2.大地水准面有( )个。
A. 1 B. 2 C. 3D. 43.经纬仪十字丝模糊时,用 来调整使其清晰。
A. 上下微动螺旋 B. 左右微动螺旋 C. 物镜调焦螺旋 D. 目镜调焦螺旋4.已知经纬仪的竖直度盘为盘左抬高望远镜时读数变小,现盘左观测某方向得读数为95°41′54″,则该方向的竖直角为 。
A. -4°18′06″ B. +4°18′06″ C. -5°41′54″ D. +5°41′54″5.水准仪器的视线高程等于 。
A. 后视点高程加后视读数B. 前视点高程加前视读数C. 后视点高程加仪器高D. 后视点高程加前视读数1.测量计算工作的基准面是( )。
A. 大地水准面B. 水平面C. 参考椭球面D. 水准面 2.水平角是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 )。
A. 之间的夹角B. 投影在地面上的夹角C. 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夹角D. 垂直投影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3.“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是1952年1月1日~1979年12月31日的( )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的统一起算面。
A. 天津、渤海B. 青岛、黄海C. 上海、东海D. 广州、南海4.下面有关经纬仪轴线应满足的条件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竖轴垂直于水平度盘水准管轴 B. 圆水准管轴平行于纵轴 C. 视准轴平行于横轴 D. 横轴重直于纵轴5.若经纬仪在盘左望远镜水平时的读数为90°,望远镜降低时读数L 增大;盘右望远镜水平时的读数为270°,望远镜升高时读数R增大,则该经纬仪竖直角计算公式为( )。
A. α左=L-90°, α右=R-270°B. α左=L-90°, α右=270°-RC. α左=90°-L, α右=270°-RD. α左=90°-L, α右=R-270°1.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时,水准仪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所造成的读数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2.某闭合导线的四个内角观测值分别为120°27′36″、90°16′48″、83°56′12″、65°19′00″,则各内角的改正数为-6″。
()3.某直线的象限角是南偏西36°,其方位角为216°。
( )4.我们一般用中误差、相对误差和极限误差来作为评定测量精度的标准,其中,极限误差等于2倍中误差,称为限差。
( )5.为了提高精度,水准仪应尽量安置在两把水准尺连线的中点上。
()1.水准测量时,观测后视水准尺之后,照准前视水准尺时,发现符合长水准器气泡不居中,此时可以用脚螺旋进行调整后再读数。
()2.经纬仪测角时,在同一测回里,上半测回观测完成后,发现长水准器泡不居中,此时不可以用脚螺旋进行调整后再观下半测回。
()3.用J6经纬仪进行测角,观测员读取某方向读数为245°31′09″,该读数不正确。
( )4.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时,不平坦地面上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可用视距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
( )5.用脚螺旋整平仪器时,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大拇指移动的方向相反。
()1.全站仪安置(整平与对中)的基本操作步骤。
1、安置三脚架首先,将三脚架打开,伸到适当高度,拧紧三个固定螺旋。
2、将仪器安置到三脚架上将仪器小心地安置到三脚架上,松开中心连接螺旋,在架头上轻移仪器,直到锤球对准测站点标志中心,然后轻轻拧紧连接螺旋。
3、利用圆水准器粗平仪器①旋转两个脚螺旋A、B,使圆水准器气泡移到与上述两个脚螺旋中心连线相垂直的一条直线上。
②旋转脚螺旋C,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4、利用长水准器精平仪器①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转动仪器使管水准器平行于某一对脚螺旋A、B的连线。
再旋转脚螺旋A、B,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
②将仪器绕竖轴旋转90º,再旋转另一个脚螺旋C,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
5、利用光学对中器对中6、最后精平仪器2.简述全站仪建立一个坐标文件的基本步骤。
1、按MENU(菜单)键,进入专项测量2、按F3(存储管理)3、按F4(向下翻页)4、按F1(输入坐标)5、按F1(输入)输入坐标文件名6、按F4(ENT)确认7、按F1,输入点名,按F4(ENT)确认8、按F1输入X(N)坐标,同样方法输入Y(E),H(Z)坐标,点名自动加1。
1.简述全站仪进行放样的基本步骤。
2、按F2(放样)进入放样3、按F1输入与坐标文件名相同的文件名,按F4(ENT)确认4、按F1输入测站点设置5、按F2(调用),用键头按键,找到所用点号作为测站点的点名,按F4(回车)确认。
此时会显示该点坐标,按F3(确认)。
6、用键头移动按键,移动光标到“仪高”项,按F1,输入仪器高,F4确认,测站设置完毕。
7、按F2(输入后视点)进行后视点设置8、按F2(调用),用键头按键,找到所用点号作为后视点的点名,按F4(回车)确认。
此时会显示该点坐标,按F3(确认)。
9、此时仪器提示照准后视点。
将仪器照准定向点,按F3(是)确认。
定向完毕。
10、按F3(输入放样点),进入放样。
11、按F2(调用),用键头键,移动光标找到所用点号做为放样点的点名,按F4(回车)确认。
此时会显示该点坐标,按F3(是)确认。
12、输入棱镜高。
按F4确认。
13、按下F1(角度)14、.按下F1(距离)15、如要继续放样则按F4(继续)即可,方法同上。
2.试述用经纬仪测绘法进行碎部测量的过程。
⑴、安置仪器:对中整平,量仪器高,在附近安放图板。
⑵、后视另一控制点:配置水平度盘为0°00′00″,在图纸上用直线连按两图根点,把量角器钉地测站点上。
⑶、立尺:在特征点上立标尺。
⑷、观测:瞄准标尺,读取中丝、上下丝、竖盘、水平度盘(注意竖盘指标水准管要调居中)⑸、计算:计算水平距离、高程⑹、描点及绘图:用量角器定出方向线,在此方向上按比例尺把距离在图纸上定出一点。
各定好的点要及时用相应的线条绘成图。
3.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若测站高程为129.65m,仪器高为1.46m,在标尺上中丝读数为2.20m, 上丝读数为1.534m, 下丝读数为2.866m, 竖盘读数为94°25′,试求测站点至立尺点的水平距离以及待测点的高程。
竖直角α=90°-94°23′=-4°23′尺间距L=2.866-1.534=1.332水平距离:D=Klcos2α=100×1.332×cos2(-4°23′)=132.422mh=1/2Klsin2α+i-v=1/2×100×1.332×sin2×(-4°23′)+1.46-2.20=-10.891 m待测点高程为:.118.65-10.891=107.759 m4.如图所示:已知JD的里程桩号为3+996.847,α=36°36′10″,R=150.000m,计算圆曲线要素及主点里程桩号,并做计算校核。
JDαQZZYYZR R4.解:切线长T=R×tg(α/2)=200.000×tg(18°18′15″)=66.160m曲线长L=(R×α×π)/180=(200.000×(36°36′30″)×π)/180=127.787m弦长C=2×Rsin(α/2)=2×200.000×sin(18°18′15″)=125.625m 外距E=R(sec(α/2)-1)=200.000×(sec(18°18′15″)-1)=10.659m校正值J=2T-L=2×66.160-127.787=4.533 m计算校核:T=√((M+E)×(M+E)+(C/2)×(C/2))=66.160mZY 桩号=JD桩号-T=(2+996.647)-66.160=2+930.487QZ桩号=ZY桩号+L/2=(2+930.487)+(127.787/2)=2+994.380YZ 桩号=QZ桩号+L/2=(2+994.380)+(127.787/2)=3+058.274 计算校核:YZ桩号=JD桩号+T-J=(2+996.647)+66.160-4.533=3+058.2742.下面高程测设中,请绘出示意图,并计算其测设时的前视读数:地面上有已知水准点A和待测高程点B,A的高程为156.350m,B的设计高程为166.500m,水准仪后视A标尺读数为1.652m,求B的前视读数;解:B尺的前视读数为:b=156.350+1.652-156.500=1.502 m3.完成下面闭合水准路线观测成果表中的计算(f h容=40√L)4.已知:1、2点为控制点,3、4点为放样点,试计算用极坐标法,在2点设站测设3、4点的测设要素及测设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