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21.00 KB
- 文档页数:9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高新技术产品是指在
科学技术基础上,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生物技术产品、新材料技术产品、先进制造技术产品等。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国内需求的增加和产业结构升级,我国
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需求逐渐增长。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总额达到了1.18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5.4%。
电子信息技术产品是进口高新技术产品的主要类别,占据了进口总额的近70%。
生物技术产品、新材料技术产品和先进制造
技术产品进口规模也在不断增长。
进口和出口双向增长的背后,得益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不断提升。
一
方面,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
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不断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推动出口规模
不断扩大。
我国政府还通过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等措施,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
发展。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仍面临一些挑战。
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还相对较弱,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这限制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依
赖度较高,尚未形成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国际贸易形势发生变化,可能会对进出
口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也存在技术壁垒和市场准入问题,需要加强自
主创新和市场拓展能力。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和出口情况、主要进出口产品类型及其特点以及影响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总额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为2.89万亿元,出口额为6.9万亿元,进口额与出口额分别占我国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19.9%和29.7%。
从整体趋势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规模逐年递增,出口额远远超过进口额,形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逆差。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主要进出口产品类型及其特点1. 进口产品类型我国主要进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包括集成电路、光学仪器、医药产品等。
集成电路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主要商品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需求不断增长,对集成电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全自主生产能力,因此需要大量进口。
2. 出口产品类型我国主要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周边设备、医疗器械等。
以通信设备为例,我国具有世界领先的通信技术水平和产品制造实力,因此出口规模较大。
我国在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也有较强的竞争力,相关产品出口逐年增长。
1. 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在移动通信、高速铁路、核电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并在一些领域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
随着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也会进一步扩大。
2. 国际市场需求国际市场需求是影响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重要因素。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具有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 贸易政策贸易政策也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情况。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分析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强大的制造能力,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不断增长,反映了我国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的成就。
我国也面临着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需求增加的挑战,需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与竞争。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的分析,揭示我国在全球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的地位和问题,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了解我国在高新技术产品领域的竞争力和发展趋势,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和进口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探讨主要出口国家和产品、主要进口国家和产品的特点和趋势,分析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因素,评估我国在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中的地位和挑战,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合作提供战略性建议和措施。
通过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实际情况,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探索新的路径和机遇,促进我国在全球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地位。
2. 正文2.1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步增长,显示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在过去几年中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电子信息产品占据了主导地位。
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产品类别,其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也在逐渐增加出口规模。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问题与对策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以及“科技兴贸”战略实施的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增势强劲,成为拉动全国商品外贸增长的新生力量。
199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仅247.04亿美元,2004年出口达到了1655.4亿美元,六年年均增长42.73%,高出同期外贸出口年均增幅20.57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扩大使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得到改善,199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在外贸出口额中的比重仅为12.7%,2004年提高到27.9%。
实践表明,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对于促进我国外贸增长,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出口商品附加值起到重要作用。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虽然近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我国高技术产业尚处于幼稚发展阶段,还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进一步增长面临诸多难题。
(一)我国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较低,创汇能力弱。
虽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不高。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领域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附加值相对较低。
从贸易方式来看,近几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主要以来料加工和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为主,近年来占总出口额的80%左右。
而1999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首次下降到10%以下。
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我们主要从事加工,组装业务,所获取的是由简单劳动决定的加工费,一般不到出口价值的5%,创汇能力不高。
特别是在产品更新周期较快,技术创新较为活跃的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和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等领域,由于较多依赖国外技术,或只是进行简单的加工生产,获得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
这种出口产品结构相对集中、涉及的产业链相对低下的情况表明,同样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我国的产品要较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附加值低许多。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分析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高新技术产品已经成为了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状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进行详细分析,探讨我国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为1.4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9%。
电子信息产品、生物医药产品、新能源产品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品类。
在这些品类中,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额最高,占比超过40%。
这些数据表明了我国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的持续增长势头,显示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背后离不开我国长期以来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支持和发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与此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开展国际合作等方式,提高了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发达国家也在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和生产的投入,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一些国家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施了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贸易壁垒,使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一定的技术壁垒和贸易障碍。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日趋严峻,需要我国加大力度提升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状况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
这些国家在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和制造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也较高。
通过进口这些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我国可以快速获取一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开展探析摘要:实施科教兴贸战略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由1999年的247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4652.3亿美元。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的比重也逐年上升,由1999年的13%,上升到2009年的38.7%,极带动了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
本文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概况及特点,以及与兴旺国家的比照,发现了一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开展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状况开展策略一:引言高新技术产品是指符合国家和省高新技术重点围、技术领域和产品参考目录的全新型产品,或省首次生产的换代型产品,或国首次生产的改良型产品,或属创新产品等;具较高的技术含量、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税率应高于20%〕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出口实力的重要指标。
世界十大出口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平均为40%左右。
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美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占44%,荷兰占44%,日本占39%,新加坡占到72%。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以计算机和通讯产品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开展,在满足国市场需求的同时,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迅速走向国际市场。
据海关统计,2002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首次超过纺织服装产品,成为中国第二大类出口产品。
,但在出口构造中,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品和附加值高的产品比例还不高,与兴旺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二: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概况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呈现出较好的开展势头,近年逐渐步入快速开展的轨道,“十五〞方案头两年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已到达1143.17亿美元,超过了整个“九五〞期间的1109.60亿美元,是“八五〞期间的4倍。
到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到达678.6亿美元,与1992年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0年翻了4番,年均递增32.7%,是同期GDP增长率的3倍多。
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与分析【摘要】贸易,早在古代就出现了萌芽,随后慢慢地在我国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国际贸易蓬勃发展。
但是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了出口商品价格低廉、外贸增长额主要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拉动、与新兴市场贸易加快和贸易出口额主要依靠外资企业拉动等问题和特点。
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从这些问题点出发,研究制定出一些针对我国贸易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贸易市场产业结构进出口额区域合作人才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一)古代经济的对外交往古时候的中国,虽然历代朝廷不太看得起商人,但是并不轻视贸易,很早就开始了与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
早在公元前963年,周穆王曾携带丝绸金银等贵重物品西行至里海沿岸,并将和田玉带回。
及其后最具盛名的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我国开启了与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的新纪元。
秦汉时期以及宋元时代,中国的对外贸易都是比较发达的。
而到了明朝统治者过度依赖农业生产,中国就逐渐走向了闭关锁国的道路。
(二)近现代贸易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改变了闭关锁国情况,大力发展生产力,慢慢打开国门与其他国家发展经济贸易。
自我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我国的贸易就进入了迅猛发展的几个历史新阶段。
从而使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历了从初代产品为主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到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
第一阶段:1978—1991年,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快速发展。
这一时期,我国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
它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样板和经验,支撑我国度过了经济体制改革最为关键和艰难的时期。
第二阶段:1992—2000年,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发展。
在这一阶段,我国抓住了发达国家机电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外转移的机遇,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实施一系列鼓励扩大开放的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的机电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分析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海关发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达 1.5 万亿美元,进口总额达 1.1 万亿美元。
其中,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占比最高,达到了 28%。
本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状况进行分析。
一、出口状况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电子、通信和计算机设备等行业。
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因此很受国外市场的欢迎。
特别是在 2020 年,由于全球疫情的影响,电子产品的出口额增长特别明显。
我国的平板电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除了传统的电子产品,我国还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例如,我国的光伏发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持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产品出口国之一。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主要进口品类包括芯片、高精尖设备和高端医疗器械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高端技术和设备被引进到我国,以满足我国生产和消费的需求。
特别是在芯片领域,由于我国内部无法满足高端芯片的需求,因此进口占了绝大多数。
总体来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的生产和消费需求。
随着我国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未来在进口方面仍会保持较高的姿态。
三、政府政策对进出口的支持我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支持力度较大。
例如,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高端制造业的扶持力度,提出“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鼓励国内企业研发和生产高端制造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扩大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免征出口退税和税收减免等,以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在进口方面,政府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进口。
例如,近年来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高端人才引进、高端装备进口等政策,以保证国内高新技术产业链的发展。
总结: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状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概述姓名:何方元学号:110320115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概述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我国总出口额的贡献率从1995年的6.78%上升到2005年的28.64%;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更是从1995年的1.44%上升到2005年的9.71%,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所以高新技术产品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接下来我将以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我国近年来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情况。
一、从进出口额看高新技术产品的变化趋势历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表一)单位:亿美元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总额进出口差额199240107.1147.1-67.2199346.8159.1205.9-112.3199463.4206269.4-142.51995100.9218.3319.2-117.41996126.6224.7351.3-98.11997163.1238.9402-75.81998202.5292494.5-89.51999247376623-128.92000370.4525.1895.5-154.62001464.5641.11105.6-176.62002678.6828.41506.9-149.82003110311932296-9020041654161332674020052181197741602052006281524735288342200734782870634860820084156341875487382009376930996868671201049244127905077920115488463210120856(来源: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再直观的看一下上表所反映的趋势图: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变动(图一)单位:亿美元(一)增长的背后与我们看到的一样,自从“八五”提出高技术产品出口战略以来,我国高技术产品无论进出口量都在增加,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更是以跨步式增长。
我国技术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技术贸易近20年的发展状况,分析得出我国技术贸易总额扩大、集中度高、引进质量提升等特征,同时存在规模较小、结构不合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贸易;贸易摩擦;贸易结构;对策建议一、发展现状(一)我国技术贸易发展现状1、技术贸易总额规模不断扩大,比例逐年上升据商务部统计,21世纪初至2013年是我国技术贸易快速增长期,从2006年的225.8亿美元上升至2013年的931.15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22.4%;随后受外部经济的影响进出口总额有所下降,2015年为545.2亿美元,略低于2014年的水平但降幅趋缓,进、出口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
我国技术贸易进出口总额变化情况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数据来源:商务部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据海关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统计,2001年至2013年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快速增长期,年增长率高达22.1%,随后受外部经济的影响而持续下降,2015年进出口总额为12032.69亿美元,进、出口呈下降趋势。
总体来看,我国技术贸易总额増长迅速,2018年12月实现1316.2亿美元。
2、技术进出口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国际方面,2015年我国技术出口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超过130个,其中美国(43.0%)、中国香港和日本是前三大目的地,三者共占我国技术出口总额的57.6%。
我国技术引进来源国家和地区达77个,美国(33.3%)依然是我国最大技术进口来源地,欧盟位居第二,日本居第三位,三者共占我国技术引进总额的82%。
国内方面,我国技术进出口省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东部地区十一省市技术引进合同金额占我国技术引进总额的85.2%,2016年排名第一、第二的北京和上海占我国技术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55%;进口最多的广东、江苏两省占我国技术进口总额的比重超过47%。
3、行业分布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为主据商务部统计,我国技术出口主要行业以计算机服务业发展最为迅猛。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经济发展日益迅猛,高新技术产业也日益蓬勃发展。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也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新技术产品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规模大等特点,对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状况,了解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和劣势,对于我国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展望未来我国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领域的发展前景。
1.2 问题意义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的分析具有重要的问题意义。
高新技术产品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进出口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情况,不仅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还可以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把握机会、应对挑战,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深入分析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状况,还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短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2. 正文2.1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状况分析近年来,我国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量不断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在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上的提升,需要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国际贸易的便捷和开放政策的实施也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提供了更多机会。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主要来源地是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
这些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拥有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他们的产品不仅技术先进,质量也较高,能够满足我国市场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结构逐渐趋于多样化,涵盖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这对我国技术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状况在近年来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推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同时我国也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出口国之一。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状况逐渐好转。
近年来,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的提升带来了对高新技术产品的不断需求,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我国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需求量大幅增长。
我国政府也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通过减免关税和提供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进口高新技术产品,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状况的改善。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状况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技术创新大大提升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积极推广和出口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
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来支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如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的财税和金融支持,提供市场准入便利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以及企业自身不断加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使得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状况获得了显著的提升。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状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依然面临一定的技术壁垒和市场保护主义。
一些发达国家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设置了较高的技术门槛和严格的准入条件,限制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仍然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端产品上,高端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相对较小。
这与我国在高端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一定的不符合。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状况仍然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
我国不仅是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进口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但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以实现进口和出口的平衡。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状况正在不断改善,但仍面临一定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降低技术壁垒和市场保护主义的限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和出口扶持政策的力度,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高新技术产品的交流与合作,以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口形势分析及相关对策【摘要】2007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走势进一步恶化。
2008年和今年第一季度以来,我国出口额大幅减少。
对于外贸依存度高的中国来说,必须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具有清醒认识。
本文根据中国当前的出口形势,分析出口减少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出口;金融危机;出口退税;对策【abstract】at the end of 2007, subprime mortae crisis happened in usa has iven rise to a panic in the lobal financial markets, makin the lobal economic bee worse. in 2008 and the first quarter of this year, the ross export in china declined severely. as a country havin a hih deree of dependence on export, china must have a deep clairvoyance about the reat chanes in current lobal economic situation. accordinly, this article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decrease in export and then, provides pertinent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export;financial crisis;export tax rebates;countermeasures2008年10月份我国出口额同比增幅低于20%,11月份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仅为2.2%,出现7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02-26 05:44:17 来源:新华网编辑:李喆发表评论进入论坛>>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授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2009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上升0.8个百分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图表:图1 2005-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新华社发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2.4%。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6.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
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2.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5%。
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1.3%,二手住宅价格上涨2.4%;房屋租赁价格下降0.6%。
图表:图2 2005-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新华社发图表: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7% 新华社发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5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增加910万人,新增加1102万人。
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分析
科技统计报告
第3期
(总第469期)
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 2010年6月2日
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分析
高技术产品具有高研发投入、高附加值的特点。
高技术产品的产生与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高技术产业化的能力。
本文基于我国海关统计的商品进出口数据,对我国2009年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一、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概况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均出现明显下降,这是20年来出口额、进口额和进出口总额首次同时出现下降。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共计6867.8亿美元,较上年下降9.3%。
其中出口额为3769.3亿美元,较上年下降9.3%;进口额为3098.5亿美元,较上年下降9.4%。
但是,高技术产品出口和进口的降幅均低于海关进出口商品的平均降幅。
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2000
2001
2002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亿美元
图1 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额(2000-2009年)
由于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出现同步下降,因而得以继续保持自2004年以来的贸易顺差趋势,只是顺差额有所下降。
2009年高技术产品的贸易顺差为670.8亿美元,较上年减少了9.1%。
二、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技术领域分布
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各类技术领域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仍居绝对主导地位,出口额达到2830.1亿美元,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5.1%。
电子技术出口额居第二位,为505.3亿美元,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3.4%。
8个技术领域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较2008年的增长表现出明显的波动,其中生物技术是唯一保持正增长的技术领域,增长率达12.5%。
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这5个领域的降幅较大,基本都在15%以上。
在高技术产品进口的技术领域分布中,电子技术仍居首位,2009年该领域进口额为1480.6亿美元,占高技术产品进口总额的47.8%。
位居第二的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进口金额为740.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3.9%。
从与2008年相比的增长情况看,8个技术领域中生命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仍保持正的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7.5%、11.8%和6.9%。
出现负增长的5个技术领域中,光电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的降幅超过了20%。
表1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按技术领域分布(2009年)
表2高技术产品各技术领域的贸易差额(2006-2009年)单位:亿美元
2009年各技术领域的贸易差额与2008年相比变化不大。
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两个领域保持贸易顺差,其他领域仍表现为贸易逆差。
由于计算机与通讯技术领域的贸易顺差额高达2090.1亿美元,使得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体上仍表现为贸易顺差。
多年以来存在的这种分布状况,说明我国各技术领域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发展极不均衡,存在结构性缺陷。
三、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
1. 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
2009年,中国香港、欧盟和美国依然是我国内地高技术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三个地区进口中国内地高技术产品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均在20%以上。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是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最多的4个技术领域。
这4类技术领域的出口总额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96.97%。
从这4个技术领域出口排名前3的国家(地区)分布来看,欧盟在4个领域中均进入前2名,香港和美国在3个领域进入前3名。
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领域,排名前3的国家(地区)所占份额比较均衡,另外3个领域的分布则相对集中,在电子技术和光电技术领域,排名第一的香港所占份额接近40%,排名第3的国家不到10%。
010203040506070
生命科学技术
光电技术
电子技术
计算机与通讯技术
全部领域
图2 部分技术领域高技术产品出口按主要国家(地区)分布(2009年)
2. 高技术产品进口的主要市场
我国内地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主要来自亚洲国家(地区),分别是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
从集中度上看,光电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国家分布更为集中,居前3位的国家所占份额总和均超过75%,其中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进口主要来自欧盟和美国,两地所占份额总和达到90%左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航空航天技术
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技术
光电技术
电子技术
计算机与通讯技术
全部领域
%
图3 部分技术领域高技术产品进口按主要国家(地区)分布(2009年)
四、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贸易方式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包括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
2009年进料加工贸易仍居主导地位,在出口额中所占比重为72.4%;在进口额中所占比重为42.9%。
来料加工贸易在2009年的出口额所占比重为9.1%,进口额所占比重为11.3%。
一般贸易的进口额和出口额所占比重分别为13.7%和24.4%。
从2009年各技术领域出口的贸易方式来看,不同领域的贸易方式有着截然不同的分布特点。
以进料加工贸易为出口的主要方式的技术领域主要有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电子技术和材料技术,所占比重均超过50%。
以来料加工贸易为主的技术领域仅光电技术,占出口总额的49.5%,其他领域所占比重都在10%以下。
以一般贸易为主的技术领域有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这两个领域一般贸易出口额占该领域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高达99.3%和77.1%。
20406080100航空
航天
生物技术
计算机集成制造计算机与通信
电子技术
生命科学
材料设计
光电技术
全部领域
%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其他
图4 高技术产品各技术领域出口按贸易方式分布(2009年)
五、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企业类型分布
2009年,外商独资企业在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中的份额仍然最大,其占高技术产品出口与进口的比重为67.5%和60.2%。
国有企业进出口额在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中的份额较2008年变化不大,出口额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6.9%,进口所占比重为12.5%。
私营企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不仅出口和进口金额继续增长,而且出口额和进口额占高技术产品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较上年提高了1.2和1.9个百分点。
表3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按企业类型分布(2009年)
从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各技术领域出口的企业类型分布来看,不同技术领域的企业类型也有着不同的分布特点。
外商独资企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电子技术、材料技术和光电技术四大领域,与进料加工贸易的技术领域分布基本一致,说明外商独资企业基本是通过进料加工作为高技术产品的主要生产形式。
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领域,所占比重在50%以上。
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在生物技术领域所占比重分别为63.9%和26.1%,说明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主要出口企业。
20406080100航空
航天
生物技术
计算机集成制造计算机与通信
电子技术
生命科学
材料设计
光电技术
全部领域
%国有企业
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
图5 高技术产品各技术领域出口按企业类型分布(2009年)
六、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地区分布
2009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的地区分布与往年变化不大,广东、江苏和上海依然位居出口额的前三位,分别占出口总额的37.7%、24.9%和16.8%。
从高技术产品各技术领域出口的地区分布看,2009年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光电技术和电子技术领域的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和广东,这三个地区的总出口额在三类技术领域所占比重均超过70%。
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领域的产品出口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和浙江,三地出口份额总和超过50%;江西在材料技术领域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最大,为27.6%。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光电技术
材料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
生命科学技术
生物技术
计算机集成制造
电子技术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
全部领域
%
图6 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领域按地区分布(2009年)
编辑单位: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所
发送范围:部领导及部内有关厅、司和直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和直属单位等部门的科技主管
部门,人大教科文卫委、政协科技委,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体改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