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力发电行业减排污染物的环境价值标准估算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火力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尊敬的读者:火力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火力发电站作为一种常见的发电方式,其建设和运行对环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火力发电站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措施以减少不良影响。
二、背景介绍火力发电站利用燃煤或燃油进行发电,但在此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
这些废物中的有害物质会对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带来潜在的危害。
三、环境影响评价1.大气污染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对植被、土壤和水体造成损害,同时也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水体污染火力发电站在使用和冷却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并且产生废水。
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煤灰和油污等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适当处理,就会直接排放到周围水体中,对水生生物和水质造成污染。
3.固体废弃物处理火力发电站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煤灰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等。
这些废弃物需要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利用,避免对土壤和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四、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少火力发电站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以下措施可以被采纳:1. 使用清洁能源发展和推广清洁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2. 强化污染物治理安装和改造适当的污染防治设施,如脱硫装置和烟气脱硝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同时,通过先进的过滤设备减少颗粒物排放。
3. 废物处理与资源利用对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合理的收集、处理和处置,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对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煤灰可用于建材生产。
4. 水资源管理优化火力发电站的水资源管理,减少用水量,同时确保废水的充分处理和再利用,降低对水体的污染。
五、结论火力发电站作为一种传统且常用的发电方式,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必须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和技术,以确保火力发电站的可持续发展。
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计算方法1. 介绍在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发电行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准确计算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2. 按能源类型计算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可以根据不同的能源类型进行计算,常见的能源类型包括煤炭、天然气、石油和可再生能源等。
每一种能源类型的燃烧过程产生的碳排放量都不同,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碳排放量 = 发电量 * 每单位发电量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其中,每单位发电量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可以根据能源类型进行查询并确定。
3. 按燃烧效率计算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还可以按照燃烧效率来计算。
燃烧效率是指能源在发电过程中转化为电能的比例,一般介于0到1之间。
燃烧效率低意味着能源的利用效率低,更多的碳被释放为废气。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碳排放量:碳排放量 = 发电量 * 每单位发电量对应的碳排放因子 / 燃烧效率通过提高燃烧效率,可以降低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
4. 按电力系统效率计算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还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效率来计算。
电力系统的效率包括发电厂的发电效率、输电损耗以及配电损耗等。
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的效率介于0到1之间。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碳排放量:碳排放量 = 发电量 * 每单位发电量对应的碳排放因子 / 电力系统效率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将降低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
5. 按碳捕捉技术计算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还可以通过碳捕捉技术进行计算。
碳捕捉技术是指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捕捉、分离和储存。
通过碳捕捉技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碳排放量 = 发电量 * 每单位发电量对应的碳排放因子 - 碳捕捉技术的减排量采用碳捕捉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
总结发电行业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能源类型、燃烧效率、电力系统效率以及采用碳捕捉技术等不同角度进行计算。
现代营销上旬刊2024.04一、国内外文献综述(一)生物质发电现状研究生物质能源的合理利用是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初步统计,仅农作物秸秆一项,年产生量超过10亿吨,农林废弃和种植专用能源作物总能源潜力折合约3.45亿吨标准煤/年,为生物质发电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生物质能源有利于节能减排,是基于光合作用固定CO2的唯一一种可再生碳基能源,随着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以废弃的形式产生,具有多方面的优点。
一方面,可以解决蒸汽集中供应城市的供暖问题。
另一方面,在农业大省,这种分布式清洁供暖方式成本较低,可以就地取材,可行性较强,是具有一定优势的生物质发电项目。
(二)环境成本理论综述经济发展环境费用的国际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尝试量化计算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对应关系,提出了生态需求指数的概念。
1993年,联合国统计署与世界银行合作,修订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框架将环境与资源成本纳入其中,标志着绿色GDP在世界范围内的正式确立。
挪威、美国、荷兰、德国、芬兰等国家相继建立了绿色GDP核算体系,开展自然资源核算、污染环境损失成本核算、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环保投入产出核算。
1996—1999年,北京大学通过资源—经济—环境综合核算方法,建立了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框架体系,为我国环境经济核算奠定了基础。
1997年,郭道扬从资源补偿角度定义环境成本,提出“绿色成本”是发展“绿色经济”的“绿色通道”,强调绿色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引起学术界对环境成本的重视与探讨。
1998年,王立彦基于空间影响,将环境成本分为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认为内部环境成本可以计量,外部环境成本无法准确计量。
2003年,李静江将环境成本分为环境污染预防成本、环境治理成本和环境损失成本。
中国环境规划院等完成了2004—2010年全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核算内容基本遵循联合国发布的SEEA体系,但不包括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的核算。
电厂环保评估方案1. 引言电厂是能源行业的重要环节,电厂的运行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电厂需要进行环保评估。
本文提出了一种电厂环保评估方案,以帮助电厂管理者更好地了解电厂对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环保策略。
2. 环保评估目标环保评估的目标是评估电厂对环境的影响,并为电厂管理者提供合理的环保策略。
具体目标如下:•评估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排放;•评估电厂对水资源的消耗情况;•评估电厂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评估电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评估电厂的噪音和振动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评估电厂的能源消耗情况。
3. 环保评估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评估方法的电厂环保评估方案。
具体方法如下:3.1 数据收集对于电厂环境影响的评估,首先需要收集电厂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包括电厂的排放数据、能源消耗数据、水资源消耗数据等。
3.2 指标设定根据环境重要性和政策要求,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
常用的环保评估指标包括污染物排放浓度、水资源消耗率、土壤和植被覆盖率、大气污染物浓度、噪音和振动水平等。
根据电厂的具体情况,进行指标设定,并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3.3 评估方法根据指标设定,评估电厂的环保状况。
可以使用定量方法或定性方法进行评估,常用的方法包括数据统计分析、数学模型等。
3.4 结果分析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结果分析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分为环境风险等级或环保绩效等级,以便电厂管理者更好地了解电厂的环保状况。
3.5 环保策略制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环保策略。
环保策略可以包括技术改造、设备升级、新能源开发等措施,旨在降低电厂对环境的影响。
4. 风险评估为了更全面地评估电厂的环保状况,本方案引入了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可以评估电厂的环境风险,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风险。
风险评估的步骤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
5. 结论电厂环保评估是电厂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火力发电行业排放标准一、颗粒物排放标准火力发电行业颗粒物排放标准如下:1.颗粒物浓度排放限值:烟尘颗粒物浓度应低于50mg/m³(标态),其中单个颗粒物浓度应低于10mg/m³。
2.颗粒物排放速率限值:颗粒物排放速率应低于50kg/h(标态)。
二、气态污染物排放标准火力发电行业气态污染物排放标准如下:1.SO2浓度排放限值:烟气中SO2浓度应低于200mg/m³(标态)。
2.NOx浓度排放限值:烟气中NOx浓度应低于200mg/m³(标态)。
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地区环境容量和电厂具体环境条件,制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4.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指标:根据燃煤类型和煤质,制定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指标。
三、废水排放标准火力发电行业废水排放标准如下:1.废水排放量限制:火力发电厂废水排放量应低于1.5L/kWh(标态)。
2.废水中有害物质限制:废水中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四、噪声污染排放标准火力发电行业噪声污染排放标准如下:1.厂界噪声标准:火力发电厂厂界噪声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声源噪声控制标准: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噪声设备的位置,采取消声、隔声、吸声等措施降低噪声排放。
五、固体废物处理标准火力发电行业固体废物处理标准如下:1.废物分类处理: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处理。
2.焚烧处理要求:对不能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应采用焚烧处理,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填埋处理要求:对不能焚烧处理的固体废物,应进行安全填埋处理,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废物转移管理:严格执行废物转移管理制度,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废物转移。
六、节能和资源利用标准火力发电行业节能和资源利用标准如下:1.能效指标:火力发电厂能效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采用高效节能设备。
3.余热利用:加强余热回收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火力发电厂环境保护评价标准(2013版)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目录前言 (1)第一部分火电厂全厂性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 (3)第二部分火电厂环境保护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 (4)2.1 脱硫设施 (4)2.2 脱硝设施 (9)2.3 除尘设施 (11)2.4 废水处理 (14)2.5 噪声治理 (18)2.6 灰渣的管理和综合利用 (19)2.7 污染物在线监测 (23)前言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火电厂)的环境保护评价。
本次标准首发于2009年,与“十一五”要求相比较,“十二五”环保要求更加严格,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削减。
同时新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23-2011)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原有评价标准不太适合当前的环保形势,存在修订的必要性。
本次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取消全厂性评价打分;------调整各环保设施基础分值;------调整各环保设施性能指标、运行管理和主要设备之间的权重,并对打分标准进行细化;本标准由“火电厂全厂性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和“火电厂环境保护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2大部分组成。
其中:“火电厂环境保护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包括脱硫设施、脱硝设施、除尘设施、废水处理、噪声治理、灰渣管理和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在线监测设施7个部分。
环保设施总分为1000分,各环保设施基础分值见下表。
第一部分火电厂全厂性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3第二部分火电厂环境保护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2.1 脱硫设施45678注:本标准适用于石灰石石膏湿法和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装置,对其他湿法、干法、半干法脱硫装置可参照本标准另行制订评价标准。
2.2 脱硝设施910本标准适用于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装置。
对SN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和其它脱硝装置的评价可参照本标准另行制订评价标准。
火电超低排放标准一、引言火电是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尤其在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火电厂的污染排放也成为了环境保护的难题。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中国针对火电厂制定了超低排放标准。
二、超低排放标准的背景1.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石煤的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
2.传统排放标准的不足:–传统排放标准滞后于环境污染治理需要;–排放标准执行不严格,火电厂未能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
3.超低排放标准的出台:–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中国政府决定制定超低排放标准;–该标准要求火电厂新建或改造后达到更为严苛的排放限值。
三、超低排放标准的内容1.限值要求:–二氧化硫限值要求最低值为35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限值要求最低值为50毫克/立方米;–颗粒物限值要求最低值为5毫克/立方米。
2.技术要求:–采用高效脱硫技术,如烟气脱硫设备;–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如脱硝装置;–采用高效除尘技术,如静电除尘器等。
3.监测要求:–建立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排放浓度;–建立日、月、年排放数据报告制度。
四、超低排放标准的意义1.利于环境保护:–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2.增强火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火电行业转型升级,采用更环保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3.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增长;–提升国内火电设备的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
五、超低排放标准的挑战和对策1.技术挑战:–高效脱硫、除尘和脱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与现有设备的兼容性和改造成本的考虑。
2.经济挑战:–改造和升级火电厂的资金需求;–燃料成本的增加对电价的影响。
3.监管挑战:–管理超低排放标准的执行和监测;–高效的监管机制和监测设备的建设。
六、结论超低排放标准的出台对于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氧化碳排放量如何计算? 2009-12-08 中国环境报第8版我国是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国家,火力发电厂是利用燃烧燃料(煤、石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等)所得到的热能发电的。
节约化石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两个关键。
那么,如何计算二氧化碳减排量的多少呢?以发电厂为例,节约1度电或1公斤煤到底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根据专家统计:每节约1度(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
为此可推算出以下公式:节约1度电=减排0.997千克“二氧化碳”;节约1千克标准煤=减排2.493千克“二氧化碳”。
(说明:以上电的折标煤按等价值,即系数为1度电=0.4千克标准煤,而1千克原煤=0.7143千克标准煤。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也能以自身的行为方式,为节能减排出一份力。
以下是“碳足迹”的基本计算公式: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度数×0.785;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公升数×0.785;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以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里数×0.275;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到1000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5+0.105×(公里数-200);长途飞机旅行(1000公里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里数×0.139。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这个指标等于二氧化碳排放量除以GDP,其实就是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如万元GDP排放多少吨,这样一个概念。
这样一个概率实际上是一个效率概念,这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越低,效率越高,就是实现万元GDP的时候,排放最低可能是能耗也最好,二氧化碳排放是有效率的。
首份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榜单”出炉2010/02/23第一财经日报章轲有研究估算称,2010年我国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贡献”最大的产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其排放量占到了总量的40.1%。
发电企业碳排放因子计算标准一、概述碳排放因子是指单位能源燃烧所产生的碳排放量。
在发电行业中,碳排放因子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衡量发电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排放贡献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评估发电企业的碳排放情况,制定合理的碳排放因子计算标准至关重要。
二、计算方法1.选取样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发电企业作为样本,收集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数据。
2.能源种类划分:根据样本发电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将其能源种类划分为不同的能源类别,如煤、油、气等。
3.能源消耗量核算:根据样本发电企业的能源消耗记录,核算其各类能源的消耗量。
4.碳排放量核算:根据碳排放因子的计算公式,核算样本发电企业的碳排放量。
5.平均碳排放因子计算:将样本发电企业的碳排放量除以能源消耗量,得到该发电企业的平均碳排放因子。
三、计算公式碳排放因子计算公式如下:碳排放因子=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其中,碳排放量是指单位能源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常以吨为单位;能源消耗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能源的消耗量,通常以吨为单位。
四、影响因素1.燃料种类:不同种类的燃料含碳量不同,因此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也不同。
2.燃烧方式:燃烧方式对燃烧效率的影响较大,从而影响碳排放量。
3.设备状况:发电企业的设备状况对能源利用效率有直接影响,进而影响碳排放量。
4.运行管理:发电企业的运行管理水平和操作规范对碳排放量也有一定影响。
五、应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发电企业碳排放因子的计算和评估,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碳排放情况,优化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贡献。
六、实施建议1.加强数据收集和管理:发电企业应加强数据收集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定期核算碳排放因子:发电企业应定期核算自身的碳排放因子,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自身的碳排放情况。
3.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发电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包括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等环节,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鼓励技术创新和优化:发电企业应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设备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贡献。
●理财广场2020年 第10期跨区水电输送项目的环境效益及其经济价值分析———以昆柳龙直流工程为例○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陈燕滨○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王 癑摘要:本文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而实施的绿色工程昆柳龙直流工程为例,综合运用环境—经济效益计量法与生命周期评价法,考察了跨区水电输送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效益的经济价值。
研究发现,昆柳龙直流工程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价值,若不考虑水电的CO2排放,该工程项目可实现烟尘、SO2、NOx和CO2减排量共计25623916 32吨,环境效益的经济价值共计252885 89万元;若考虑水电的CO2排放,该项目可实现烟尘、SO2、NOx和CO2减排量共计24954556 32吨,环境效益的经济价值共计248564 20万元。
将环境效益的经济价值纳入项目评价后,昆柳龙直流工程财务净现值增长超过4倍。
与以往研究跨区输电不同的是,本文区分了清洁能源与非清洁能源,并计算跨区清洁能源输送项目的环境效益的经济价值,实现环境效益货币化,对跨区输送的政策制定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环境效益 跨区水电输送 环境效益的经济价值一、引言能源是支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常规化石能源的有限供应能力和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战略性选择(Augustine等,2019)。
中国可再生能源总体较丰富,但由于能源资源中心与负荷中心分布不均衡(Liao等,2019),出现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导致开发利用的效率一直不高,成为制约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主要瓶颈(史连军等,2017)。
国内特高压技术的突破、平价上网逐步清晰、电力市场建设逐步推进和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增速逐步增长,为实现跨区输送,尤其是跨区输送清洁能源创造了有利条件(刘振亚,2014),我国清洁能源消费量逐年上升。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至2017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0 8%。
在火电行业中,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对火电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同时也可以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监管和管理的标准。
下面是一个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的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一、资源利用1.燃料利用效率:指火电企业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燃料的能量。
2.水资源利用效率:指火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使用程度。
3.煤灰和矸石综合利用率:指火电企业对煤灰和矸石进行综合利用的程度。
4.脱硫剂利用率:指火电企业在脱硫过程中对脱硫剂的使用程度。
二、能源消耗1.发电耗煤量:指火电企业在发电过程中消耗的煤炭数量。
2.发电煤耗:指火电企业在发电过程中每度电所消耗的煤炭数量。
3.发电能效:指火电企业在发电过程中能够转化为电能的比例。
三、废气排放1.SO2排放量:指火电企业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数量。
2.NOx排放量:指火电企业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氮氧化物数量。
3.烟粉尘排放量:指火电企业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烟粉尘数量。
四、废水排放1.COD排放量:指火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数量。
2.火电企业:指火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氮氧化物数量。
3.排放的烟粉尘数量:指火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烟粉尘数量。
五、固体废物1.煤灰产生量:指火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灰数量。
2.矸石产生量:指火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矸石数量。
3.煤炭灰渣综合利用率:指火电企业对煤炭灰渣进行综合利用的程度。
六、环境管理1.环境保护投资:指火电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
2.环境保护设施:指火电企业所建立的环境保护设施,如污水处理厂、烟气脱硫装置等。
以上仅为一个初步的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的指标还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生产特点和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政策进行调整和细化。
这个指标体系可以帮助火电企业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于火力发电对环境影响的利弊探讨摘要:中国的煤炭资源储存量很多,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为1N亿吨(1Tt),占总的一次能源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而无烟煤仅仅占12%。
有关数据表明,在未来的三四十年内,煤炭在所有的一次性能源中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会保持在四分之三以上,并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正是因为煤炭这一结构层次中占着明显的主导地位,也就决定了生产电力时以煤炭火力发电为主的状况。
而我国的资源基础所能决定的,就是煤炭燃烧发电为主的能源形式,这种消耗格局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从煤炭燃料的开采到火力发电,几乎每一个步骤都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里,我们需要对利益和弊端进行审视,并为此付出代价。
关键词:火力发电;环境影响;利弊在我国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中,78%以上均属于燃煤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
基于国际专业机构检测研究,我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一,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
从目前来看,我国以燃煤为主要发电能源的情况还会长时间存在,二氧化碳的减排压力会日益增大。
燃煤火力发电厂运行时出现的噪声,设备运行中排出的废液、废水、废渣,以及燃料燃烧过程排出的烟气、灰渣、尘粒等,均会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
就燃煤火力发电厂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探索。
1主要燃料———煤的开采关于火力发电,就涉及了煤。
煤是结构较为复杂的一种固体,可是说是一种碳氢燃料,它是由很多矿物质杂质有机聚合的有机分子构成的混合物。
在地表大致分为浅层和深层。
而煤层所处位置不同,浅层可以进行人工露天开采,深层煤只能进行地下开采。
浅层露天适当的开采,可以使得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
不会使资源闲置,造成浪费。
而深层的地下开采中进行的工作钻孔,爆破等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费石堆,自燃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或者费石由于风化而形成的粉尘都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重则引起沙城暴。
而且对耕地的浪费和岩层的断裂,也对土地资源造成了深度的破坏。
在后期对于矿物的采取,过程中会排出重金属,酸性含量很高的元素,严重的污染了水资源,若这些元素进入食物链,就会威胁人类的健康。
中国火力发电行业减排污染物的环境价值标准估算
目前,火力发电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损失非常可观。
为此,应当合理制定出我国火电行业污染物减排的环境价值标准,而这一标准制定的前提和基础是减排污染物的环境价值标准估算。
基于此点,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火力发电行业污染物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火力发电行业污染物减排的环境价值标准估算进行研究。
标签:火电厂;燃煤;污染物;环境价值
1 中国火力发电行业污染物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分析
一直以来,由于煤炭用于发电的能源效率较高,所以燃煤电厂成为了燃煤消耗大户,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量位居各行业排放量之首,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2010年,我国十大发电集团的煤耗量超过了6.3亿吨,约耗用了全国20%的煤炭产量。
这说明,燃煤火力发电企业作为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的主体,仍然采用传统的粗放式生产模式,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力度不足。
同时,我国大部分火力发电厂基于成本效益考虑,通常会选用成本相对较低的劣质煤,如高硫、高灰的中煤以及矸石等。
在这种情况下,致使我国火力发电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始终位居全国首位,尤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占”两控区”排放量的60%左右。
2008年发布的《煤炭的真实成本》报告中手首次对我国煤炭使用对环境的破坏进行了系统量化。
报告中指出,我国每使用一吨原煤会带来相当于150元人民币的环境损失,主要包括生态退化、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若火力发电企业煤耗量越大,则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会随之增大,其产生的温室效应会对气候造成严重影响。
2010年,我国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5.82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890万吨、烟尘排放量为30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90万吨,分别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2%、45%、25%、19%。
随着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对煤炭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其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受到煤炭资源储量、煤炭开发速度以及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所以,火力发电行业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探索和实践火力发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2 我国火力发电行业污染物减排的环境价值标准估算研究
2.1 火电厂污染物排放率测算
火电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率具体是指燃烧单位质量的燃料所排放出来的污染物总量。
依据我国环保局公布的《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选取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碳(CO2)和氮氧化物(NOX)等主要污染物进行分析,下面分别对这几种污染物的排放率进行测算。
2.1.1 二氧化硫排放率的测算。
燃煤当中的硫分是影响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煤炭燃烧过程中烟气硫的转化率也对排放量有所影响。
据此可获得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率的计算公式:
(1)
上式中,GSO■代表二氧化硫的排放率,单位(kg/t);Sy表示燃煤应用基硫分(%);KSO■表示燃煤硫向烟气硫的转化率(%);?姿SO■代表二氧化硫与硫的摩尔质量比,约等于2;?浊表示脱硫效率(%)。
根据我国的环保要求,煤耗量为1000kg时,硫分不应超出1%,而我国煤炭平均硫分为1.74%,该值与实际值较为接近,故此本文的Sy取1.74%,则火电厂平均烟气硫的转化率为90%。
由此便可以计算出无脱硫装置的火电厂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31.32kg,若是增加脱硫装置,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1.253kg。
2.1.2 二氧化碳排放率的测算。
在火电厂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它的排放率计算公式如下:
(2)
上式中,GCO■表示二氧化碳的排放率(%);Q代表燃煤的单位热值(MJ/kg);E表示单位热值喜爱潜在的碳排放量(t/TJ);KCO■表示燃煤中的碳氧化率;?姿CO■表示二氧化碳与碳元素之间的摩尔质量比,约等于3.667。
我国煤炭的实测平均数据如下:Q=21.2MJ/kg;E=24.74t/TJ;KCO■=0.9。
按照这些数值便可计算出每吨燃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结果为1730.97kg。
2.1.3 氮氧化物排放率的测算。
在火电厂中,氮氧化物属于第二大污染物,在排放的氮氧化物中,一氧化氮所占的比例最高约为90%,由于氮氧化物中含有的气体种类较多,从而排放率的测算非常复杂。
为此,本文仅以一氧化氮的排放率来间接测算氮氧化物的排放率。
可采用多变量回归法得出1t煤燃烧过程中一氧化氮的排放量公式:
(3)
上式中,CR代表一氧化氮的排放量(kg);N表示燃煤当中氮的质量分数;V表示燃煤当中的挥发分;?姿表示氧分子与燃煤的化学当量比;Tmax表示炉火最高温度;RO■代表空气当中初始氧的质量分数。
按照有关资料的研究结果显示,CR=8,故此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为8kg。
火电厂生产过程中其它污染物的排放率计算,可取燃煤质量单位热值=21.2MJ/kg,飞灰为15%,硫分为1%,静电除尘率为99%,便可得出其它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
表1为火电厂燃烧1吨煤排放出各主要污染物的量。
表1 火电厂燃煤1吨煤排放出的主要污染物的量
2.2 主要污染物的环境价值标准制定
由于在对污染物环境价值进行评估时难以直接获取造成环境损失的数据,所以通常情况下选用防护费用等作为污染物环境价值间接评估的数据。
2.2.1 二氧化硫的环境价值。
火电行业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的环境价值可用煤电烟气脱硫的费用进行间接估算。
由于石灰石脱硫工艺是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因此,本文以石灰石脱硫工艺产生的费用进行间接估算,经研究将6元/千克作为火电行业二氧化硫的环境价值是可以接受的。
2.2.2 二氧化碳的环境价值。
按照世界观察研究所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每削减1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为约为5-10美元,而从温室效应的损失上看,碳排放的经济价值约为20美元/吨,为此,二氧化碳的环境价值约为0.132元/千克按1美元=6.59的汇率换算)。
2.2.3 其它污染物的环境价值。
参照总量排污收费标准对环境价值的估算结果如下:氮氧化物为8.00;一氧化碳为1.00;TSP为-12.20;粉煤灰为0.12;炉渣为0.10,上述结果的单位均为元/千克。
参考文献
[1]董志香.火力发电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2.
[2]白牡丹.火力发电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
[3]丁淑英.张清宇.郭慧,等.火力发电环境成本计算模型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7(4).
[4]徐卫国.熊生龙.潘丽娜.电力生产环境成本计算方法的研究[J].热力发电,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