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2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99.04.01•【文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号]•【施行日期】1999.04.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标准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号)《环境标准管理办法》已于1999年1月5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一九九九年四月一日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环境标准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环境标准的制定、实施及对实施环境标准的监督。
第三条为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制定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
第四条国家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执行。
国家环境标准发布后,相应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自行废止。
地方环境标准在颁布该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范围内执行。
第五条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环境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环境标准属于强制性环境标准,强制性环境标准必须执行。
强制性环境标准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环境标准。
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环境标准,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性环境标准引用,也必须强制执行。
第六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全国环境标准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国家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负责地方环境标准的备案审查,指导地方环境标准管理工作。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942—2018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and issuance of pollutant permit generalprogramme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件为准。
2018-02-08发布 2 0 1 8 - 0 2 - 0 8 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目次前言 (ⅱ)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填报要求 (2)5产排污环节对应排放口及许可排放限值确定方法 (7)6可行技术要求 (10)7自行监测管理要求 (12)8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编制要求 (12)9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12)10合规判定方法 (15)附录A(资料性附录)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程序 (18)i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 号)和《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8 号),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落实相关治理措施和企业主体责任,完善排污许可技术支撑体系,指导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填报要求、许可排放限值确定、实际排放量核算和合规判定的一般方法,以及自行监测、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等环境管理要求,提出了排污单位污染防治可行技术的原则要求。
本标准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 IN F O 丨资讯生态环境部发布六项国家环保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保护法》,保护生态环境, 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生态环境 监测T 作,生态环境部近日批 准并发布6项国家环境保护标 准。
此次发布的6项标准分别 为《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 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HJ1019- 2019)、《土壤和沉积物 石油烃(C 6-C 9)的测定吹扫捕 集/气相色谱法》(HJ 1020- 2019)、《土壤和沉积物 石油烃(C 10-C 40)的测定气相 色谱法》(HJ 1021-2019)、 《土壤和沉积物苯氧竣酸类农 药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 1022-2019), 〈〈土壤和沉积物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 47种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 质谱法》(HJ 1023-2019)、<(± 壤和沉积物铜、锌、铅、镍、 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491-2019)。
北京制定《关于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 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 工作的若干意见》,确保顺利 完成承诺的到2020年底农村 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北京市 特制定《关于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工作方案》。
《方案》提出将实施“百村示范、 千村整治”工程专项行动; 开展村庄清洁专项行动;推 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行动;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专项行动;推进“四好 农村路”建设专项行动。
加 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 营造乡村新面貌。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流域断面水质污染补偿办法(试行)》下发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生态 环境厅、财政厅制定了《内蒙古 自治区重点流域断面水质污染 补偿办法(试行)》。
该办法是以 保护河流生态环境、促进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运用经 济手段,调节流域上中下游之间、水环境破坏者与受害者及 保护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推动流域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 制度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942—2018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and issuance of pollutantpermit general programme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件为准。
2018-02-08发布 2 0 1 8 - 0 2 - 0 8 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目次前言................................................................................................................................. .. (ⅱ)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填报要求 (2)5产排污环节对应排放口及许可排放限值确定方法 (7)6可行技术要求 (10)7自行监测管理要求 (12)8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编制要求 (12)9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12)10合规判定方法 (15)附录A(资料性附录)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程序 (18)i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 号)和《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8 号),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落实相关治理措施和企业主体责任,完善排污许可技术支撑体系,指导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填报要求、许可排放限值确定、实际排放量核算和合规判定的一般方法,以及自行监测、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等环境管理要求,提出了排污单位污染防治可行技术的原则要求。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范和指导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保护环境,防治地下水污染,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及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执行。
2.水质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602-20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钡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钡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可溶性钡和总钡的测定。
3.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05-20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土壤和沉积物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65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若通过验证本标准也可适用于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4.工业污染源现场检查技术规范(HJ606-2011)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污染源现场检查的准备工作、主要内容及技术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工业污染源现场检查工作。
5.六价铬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HJ 609-20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六价铬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技术性能,提高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六价铬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六价铬化合物离子自动在线监测仪的生产、应用选型和性能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1.导言为了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2.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环境保护活动及相关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噪声和振动、固体废物等方面的保护。
3.术语和定义3.1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工作。
3.2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是指地球表面以及半室外空间的气体组成、温度、湿度、压力、气流、能见度等因素的总体。
3.2.1 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源是指由人为活动释放的对大气环境具有污染、破坏作用的物质或者物理因素。
3.2.2 大气质量大气质量是指空气中各种污染物浓度及其组成、粒径分布、气象条件等指标的总和。
4.大气环境保护4.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4.1.1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源、传输、转化、沉降的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价。
4.1.2 大气环境质量目标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制定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对大气污染物浓度、气候条件等进行限制和要求。
4.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4.2.1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综述对不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进行总结和说明。
4.2.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分类和限值根据不同污染物的特性和环境质量目标,制定不同分类和限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大气污染防治法》3. 《水污染防治法》4.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法律名词及注释:1. 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
2. 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
3. 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关于水污染防治的法律。
4.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关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478—2009代替GB 13198—91水质 多环芳烃的测定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by liquid‐ liquid extraction and solid‐phase extraction -High 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环 境 保 护 部 发布目次前言 (Ⅱ)1适用范围 (1)2方法原理 (1)3试剂和材料 (1)4仪器和设备 (2)5样品 (3)6分析步骤 (3)7结果计算 (6)8准确度和精密度 (7)9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7)附录A(规范性附录) 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8)附录B(资料性附录)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1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海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本标准是对《水质六种特定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 13198—91)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1年,原标准起草单位为北京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方法的测定组分;——增加了固相萃取方法;——修改了萃取溶剂体系及净化的方法;——修改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配比;——修改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条件;——增加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规定。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91年8月31日批准、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质六种特定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 13198—91)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Principle and technical methods forregionalizing ambient air quality functionHJ 14-1996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为配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的实施,统一全国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使全国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制定本标准。
1 范围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二、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相对应,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划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14529-1993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指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基本要求而划分的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区。
按GB3095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和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3.1.1 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一类区)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3.1.2 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指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以及一、三类区不包括的地区。
3.1.3 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三类区)指特定工业区。
3.2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按GB/T14529的规定,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hj
1216—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HJ1216-2021》(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发布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其旨在保护环境。
该标准规定企业实施新法规、新技术以及新方法,保护和提升环境质量,进而改善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标准还规定,对污染源实施严格的排放、储存和处置控制标准,全面改变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和继续扩大。
《标准》还明确了大气污染物的最低数量排放要求,为了保护环境,允许低于企业承诺的污染排放数量,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空气环境质量,使人们远离污染。
另外,《标准》还规定,企业必须建立和实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环境保护工作,妥善处理环境污染,确保不影响公众健康。
《标准》的出台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管理,保护民众健康,改善生活环境。
根据《标准》的规定,各国政府、企业要加强环境管理,实施严格的环境标准,并加强环保培训和环境保护设备技术更新。
《标准》出台后,企业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为全国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是中国国家环保局制定和发布的一系列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这些标准涵盖了大气、水、土壤、噪音、固体废物等多个环境领域,对于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规范环境保护行为:标准在环境保护实践中起到统一、规范的作用,明确了企业、政府和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和标准,指导各方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2. 保护生态环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制定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预防和控制污染物的释放和排放,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3. 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实施将减少大气、水、土壤和噪音等污染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创造清洁、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类别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按照不同的环境要素和领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大气环境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大气中常见污染物的浓度限值,以及空气质量评价和监测方法。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工业、交通、能源等行业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的排放限值,控制大气污染源的排放。
水环境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地表水水质的质量类别和相应的水质指标。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地下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保护地下水资源。
土壤环境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土壤中各类污染物的浓度限值,保护土壤质量,减少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的影响。
噪声环境标准城市居民区噪声环境标准:规定城市居民区域内的环境噪音限值,确保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安静、舒适。
工业企业区域噪声环境标准:针对工业企业区域内的噪声排放进行限制,保护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固体废物环境标准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规定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理和处置方法,确保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一:【正文】一、总则1.1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的,旨在规范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1.2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环境保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二、大气环境保护标准2.1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2.1.1 煤烟、焦炉煤气等燃烧污染物排放限值2.1.2 工业废气排放限值2.1.3 机动车尾气排放限值2.2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要求2.2.1 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技术要求2.2.2 外排气体排放监测技术要求三、水环境保护标准3.1 水体污染物排放限值3.1.1 工业废水排放限值3.1.2 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限值3.1.3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限值3.2 水体污染治理技术要求3.2.1 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要求3.2.2 水污染监测技术要求四、土壤环境保护标准4.1 土壤污染物排放限值4.2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要求五、附件附件1:大气环境保护示意图附件2:水环境保护示意图附件3:土壤环境保护示意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法,旨在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2.煤烟、焦炉煤气等燃烧污染物:指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煤烟、焦炉煤气等气体排放物。
3.工业废气排放限值: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的最高限值。
4.机动车尾气排放限值:指机动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排放的废气的最高限值。
【文档结束】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大气环境保护示意图附件2:水环境保护示意图附件3:土壤环境保护示意图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煤烟、焦炉煤气等燃烧污染物3.工业废气排放限值4.机动车尾气排放限值二:【正文】一、总则1.1 本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旨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2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行业、各领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包括空气、水、土壤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