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轴器夹具设计

转轴器夹具设计

转轴器夹具设计
转轴器夹具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课程设计

题目:转轴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及钻Φ6.5H7孔工艺装备设计

班级:汽车08-1班

姓名:马爽

指导教师:冷岳峰

完成日期:2011.06.25

一、设计题目(学生空出,由指导教师填写)

二、原始资料

(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

(2) 生产类型:大批生产

三、上交材料

(1)绘制零件图1张

(2) 毛坯图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参附表1) 1张

(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

(4) 夹具装配图1张

(5) 夹具体零件图1张

(6)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

四、进度安排(参考)

(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

(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5天

(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

(4) 编写说明书3天

(5) 准备及答辩2天

五、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摘要

而机械工业直接反应一个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无论是核工业还是农具,机械制造业是国家获取其他几乎一切行业设施和工具的来源。可以现今的世界国家间的竞争已经全面转入科学技术的竞争,说人类文明史就是机械制造的历史。

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情况,国际上众说纷纭,虽然在很多高技术项目上颇有建树,但在这次汶川地震中表现出中众多缺陷。包括规模较小,工艺粗糙,关键技术仍依赖国外等等。充分说明在向高技术领域进军的同时,低端产业也应该加强建设。

本次设计的是转轴器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通过对普通车床转盘零件图及其性能要求的分析研究,合理的设计出了一套工艺规程和钻Φ6.5的夹具。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设计任务,在选定加工所用设备后,根据机床的联系尺寸,设计出合理的夹具。

Abstract

Nowadays,the competition of world countries has shift to the competition of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letely,In this age , level of development for the machine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criteria in the judgement in a country’s level of development.From Nuclear industry to dead stock,ALL the establishment and facilities,hat our country need and consume, depend on our machine industry .The histroy of mankind is the histroy of the machine building

Consider chinese industry construction,Many argumentations has been bring forward in the globality organization.We enjoy our achievement in some new technologes.But in these serious earthquake in WENCHUAN,we discovered our weakness: dimensions, asperous technics,core technology depend on other countries.So notwithstanding these is the age of advanced krowlage,we must improve our well-rounded technologies.

This thesis is about rules authorized staff of the processing craft of the steeringgear′s turntable.According to the analuzical research into the drawing of the turnable Component of ordinary. steeringgear and its performance,here has designed a reasonable set of Craft rales and jigs for coattail iron and drill and extent φ35H hole,By utilizing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hich have learned and looking up the interne lated references,thesis has been Completed.After sdecting the process equipments which will beused and checking the related measurement of the machine tools.thereasonable object was accomplished

目录

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

1.1 毛坯的制造形式 (1)

1.2 基准面的选择 (1)

1.2.1 粗基准的选择 (1)

1.2.2 精基准的选择 (1)

1.3 制订工艺路线 (2)

1.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2)

1.5 确定切削用量 (3)

1.5.1 工序Ⅰ:热处理 (3)

1.5.2 工序Ⅱ:粗车φ42、φ58外圆柱面, φ38,φ34内圆柱面以及端面 (4)

1.5.3工序Ⅲ钻φ6.5和φ2的孔 (5)

1.5.4 工序Ⅳ:半精车φ42、φ58外圆柱面, φ38,φ34内圆柱面以及端面 (7)

1.5.5 工序Ⅴ:粗铰φ6.5和φ2的孔 (9)

1.5.6工序Ⅵ:精车φ42、φ58外圆柱面, φ38,φ34内圆柱面以及端面 (11)

1.5.7 工序Ⅶ:铰φ6.5和φ2的孔 (12)

2.0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13)

2.1 问题的指出 (13)

2.2 夹具设计 (13)

2.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13)

2.2.2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3)

2.3 定位误差的分析 (15)

2.4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15)

3.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 (16)

4. 本次课程设计体会与展望 (16)

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1 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38CrA,考虑到零件材料的综合性能及材料成本

和加工成本,保证零件工作的可靠,采用铸造。生产类型:大批生

产。

1.2 基准面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

1.2.1 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一般轴类零件而言,以外圆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

按照有关的粗基准选择原则(保证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

时,选该表面为粗基准。若工件每个表面都要求加工,为了保证

各表面都有足够的余量,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1.2.2 精基准的选择

按照有关的精基准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

可靠方便原则),对于本零件,有中心孔,可以以中心孔作为统

一的基准,但是随便着孔的加工,大端的中心孔消失,必须重新

建立外圆的加工基面,一般有如下三种方法:

1.当中心孔直径较小时,可以直接在孔口倒出宽度不大于

2MM的锥面来代替中心孔。若孔径较大,就用小端孔口和大端外

圆作为定位基面,来保证定位精度。

2.采用锥堵或锥套心轴。

3.精加工外圆亦可用该外圆本身来定位,即安装工件时,以

支承轴颈本身找正。

1.3 制订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确定如下:

工序Ⅰ:热处理

工序Ⅱ:粗车42、58外圆柱面, 38, 34内圆柱面以及端面

工序Ⅲ钻 6.5和2的孔

工序Ⅳ:半精车42、58外圆柱面, 38, 34内圆柱面以及端面

工序Ⅴ:粗铰 6.5和2的孔

工序Ⅵ:精车42、58外圆柱面, 38, 34内圆柱面以及端面

工序Ⅶ:铰 6.5和2的孔

工序Ⅺ终检。

以上工艺过程详见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转轴器”零件材料为38CrA,硬度为HRC32-38毛坯质量约为1.2kg,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采用机器造型锻造毛坯。

根据上述材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1).外圆表面(ф42、ф58)考虑到尺寸较多且相差不大,为简化铸造毛坯的外形,现直接按零件结构取为ф50、ф64的阶梯轴式结构,外圆表面粗糙度值为R a6.3um,只要粗车就可满足加工要求。

2.5 确定切削用量

2.5.1 工序Ⅰ:车削端面、外圆

本工序采用计算法确定切削用量

加工条件:工件材料:38CrA ,锻造。

加工要求:粗车Φ42、Φ58外圆柱面以及端面表面粗糙度值

为6.3。

机床:CA6140车床。

刀具:刀片材料为

YG6,刀杆尺寸为16mmX25mm,k r =90°,r 0=15°α计算切削用量:

1)粗车两端面

确定端面最大加工余量:已知毛坯长度方向单边余量为

325.1±mm ,则毛坯长度方向的最大加工余量为 4.25mm,分两次加工,a p

=2mm 计。长度加工方向取IT12级,取04.0±mm 。确定进给量f: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三版)表 1.4,当刀杆16mmX25mm, a p <=2mm 时,以及工件直径为ф160时。

f=0.5~0.7mm/r

按C620—1车床说明书(见《切削手册》表1.30)取f=0.5

mm/r 计算切削速度: 按《切削手册》表1.27,切削速度的

计算公式为 V c =

v y x p m v

k f a T c v v (m/min) v c =1.58, x v =0.15, y v =0.4,m=0.2。修正系数k k v 见《切

削手册》表1.28,即

k mv =1.44, k sv =0.8, k kv =1.04, k krv =0.81, k BV =0.97

所以

V c =97.081.004.18.044.15.026058.14.015.02.0???????

=66.7(m/min)

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n s =ωπd V C 1000=8414.37

.661000??=253(r/min)

按机床说明书(见《工艺手册》表4.2—8)与253r/min 相

近的机床转速

选取305r/min 。实际切削速度 V=80m/min

2) 粗车端面

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n s =ωπd V C

1000=16014.37.661000??=133(r/min)

转速选取150r/min 。实际切削速度 V=75.4m/min

2.5.2 粗车 42、 58外圆柱面, 38, 34内圆柱面以及端面

1)切削深度:先φ84车至φ80以及φ104车至φ100。

进给量: 见《切削手册》表1.4

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n s =ωπd V C

1000=10414.37.661000??=204(r/min)

按机床选取n ω=230 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1000dn π=1000230

10414.3??=75.1 m/min

检验机床功率: 主切削力

F c =CF c a p C F x f C F y v c FC n k C F

CF C =900, x C F =1.0 , y C F =0.75 , n C F =-0.15

k MF =(02.1)190200()1904.0==F n HB

k kr =0.73

所以

F C

=900)(59873.002.17.665.05.115.075.0N =?????- 由《切削手册》表1.30中C630-1机床说明书可知, C630-1主电动机功率为7.8KW,当主轴转速为230r/min 时,主轴传递的最大功率为

2.4KW,所以机床功率足够,可以正常加工。

2)车槽7.5 采用切槽刀,r R =0.2mm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表27-8

取 f=0.25mm/r n w =305r/min

2.5.3工序Ⅲ钻 6.5和 2的孔

1) 钻孔Φ6.5mm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利用钻头进行扩钻时,其进给量与切削速度与钻同样尺寸的实心孔的进给量与切削速度之关系为

f=(1.2~1.3)钻f

v=(31~21)钻v

公式中钻f 、钻v 为加工实心孔时的切削用量,查《切削手册》

钻f =0.56mm/r (表2.7) 钻v =19.25m/min (表2.13)

并令: f=1.35

钻f =0.76mm/r 按机床取f=0.76mm/r

v=0.4钻v =7.7m/min

min /6.76327.710001000r d v n s =??==ππ

按照机床选取

m in /97r n w =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min /84.7100097

321000m n d v w

w =??==ππ

2)钻孔Φ2mm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利用钻头进行扩钻时,其进给量与切削速度与钻同样尺寸的实心孔的进给量与切削速度之关系为

f=(1.2~1.3)钻f

v=(

31~21)钻v 公式中钻f 、钻v 为加工实心孔时的切削用量,查《切削手册》

钻f =0.56mm/r (表2.7) 钻v =19.25m/min (表2.13)

并令: f=1.35

钻f =0.76mm/r 按机床取f=0.76mm/r

v=0.4钻v =7.7m/min

min /6.52477.710001000r d v n s =??==ππ

按照机床选取

m in /97r n w =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min /13.14100097

471000m n d v w

w =??==ππ

2.5.4 工序Ⅳ 半精车 42、 58外圆柱面, 38, 34内圆柱面以及端面

1) 钻6-Φ13.5

f=0.35mm/r V=17mm/min

所以 n=5.131000?πV

=401(r/min)

按机床选取:

m in /400r n w =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

min /95.161000400

5.131000m n d v w

w =??==ππ

2) 钻2H M 610--底孔Φ8.5

f=0.35mm/r v=13m/min

所以n=5.81000?πv

=487r/min

按机床选取

m in /500r n w =

实际切削速度 min /35.131000500

5.81000m n d v w

w =??==ππ

3) 4H M 610--深20,孔深24,底孔Φ8.5

f=0.35mm/r v=13m/min

所以 n=5.81000?πv

=487r/min

按机床选取

m in /500r n w =

实际切削速度

按机床选取 m in /315r n w =则

实际切削速度

min /9.91000

315

101000m n d v w

w =??==ππ

2.5.5 工序Ⅴ:精车Φ65mm 的外圆及与Φ80mm 相接的端面

车床:C620-1

1) 精车端面

Z=0.4mm

mm a p 2.0=

r mm f /1.0=

计算切削速度:按《切削手册》表1.27,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寿命选T=90min )

min)/(m k fy x a T c v v v

v p m v c = 式中158=v c , ,15.0=v x 4.0=v y , 15.0=m 修正系数v k 见《切削手

册》表1.28

所以

min /25797.081.004.18.044.11

.02.0601584.015.015.0m k f a T c v v y x p m v

c v v =???????==

min /10238025710001000r d v n w c s =??==

ππ

按机床说明书(见《工艺手册》表4.2-8)选择1200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min /3011000801200m v =??=

π

2)精车Φ65外圆

2Z=0.3 f=0.1mm/r

min)/(m k fy x a T c v v v

v p m v c = 式中158=v c , ,15.0=v x 4.0=v y , 15.0=m 修正系数v k 见《切削手

册》表1.28

所以

min /25797.081.004.18.044.11.02.0601584

.015.015.0m k f a T c v v y x p m v c v v =???????==

min /1200r n w =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min /2451000651200m v =??=

π 3) 精车外圆Φ100mm

2Z=0.3mm Z=0.15mm f=0.1mm/r

m in /257m v c =

min

/1200r n w = 实际切削速度 min /8.37610001001200m v =??=π

2.5.6工序Ⅵ:精、粗、细镗)(860046.00

-ΦH mm 孔 1) 粗镗孔至Φ59.5mm

2Z=4.5mm 则 Z=2.25mm

min /185603510001000r d v n w =??==

ππ 查有关资料,确定金刚镗床的切削速度为v=35m/min ,f=0.8mm/min 由于T740金刚镗主轴转数为无级调数,故以上转数可以作为加工时使用的转数。

2) 精镗孔至Φ59.9mm

2Z=0.4mm , Z=0.2mm

f=0.1mm/r

v=80m/min

min /4256014.38010001000r d v n w =??==

π 3) 细镗孔至)(860046.00+ΦH mm

由于细镗与精镗孔时共用一个镗杆,利用金刚镗床同时对工件精、细镗孔,故切削用量及工时均与精樘相同。

mm a p 05.0=

f=0.1mm/r

w n =425r/min

V=80m/min

2.5.7 工序Ⅶ:铣Φ60孔底面

铣床:X63系列

铣刀:选用立铣刀 d=10mm L=115mm 齿数Z=4

切削速度:参照有关手册,确定v=15m/min

mm a w 7=

101510001000??==ππw s d v n =477.7r/min

采用X63卧式铣床,根据机床使用说明书(见《工艺手册》表4.2-39)

w n =475r/min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min /9.141000475

101000m n d v w

w =??==ππ

当m in /475r n w =时,工作台的每分钟进给量m f 应为

m in

/150475408.0mm zn f f w z m =??== 查机床说明书,刚好有min /150m f m =故直接选用该值。

倒角1x45°采用90°锪钻

1).选择磨床:

选用MD1158(内圆磨床)

2)选择砂轮:

见《工艺手册》第三章中磨料选择各表,结果为A36KV6P 20x6x8mm

3).切削用量的选择:

砂轮转速 m in

/1500r n =砂,5.27=砂v m/s

3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经过与指导老师协商,决定设计ф6.5钻孔的钻床专用夹具。本夹具将用于Z3025摇臂钻床。刀具为麻花钻。

3.1 问题的指出

本夹具主要用来钻 6.5孔,由于工艺要求不高,因此,在本道工序加工时,主要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

3.2 夹具设计

3.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12孔中,6—φ13.5在圆周上均匀分布,2—M10,4—M10也为对称分布,尺寸精度为自由尺寸精度要求。其设计基准为两对称孔中心距,由于难以使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统一,只能以φ65外圆面作为定位基准。

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及方便加工,决定钻头材料使用高速钢,用于对12孔进行加工。同时,为了缩短辅助时间,准备采用气动夹紧。

3.2.2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刀具:高速钢麻花钻头,尺寸为φ13.5。

则轴向力:见《工艺师手册》表28.4

F=C F d0F z f F y k F……………………………………3.1 式中:C F=420,Z F=1.0, y F=0.8, f=0.35

k F =(07.1)190200()1903.1==F n HB

F=420

)(212307.135.05.138.00.1N =??? 转矩

T=C T d 0T Z f T y k T

式中: C T =0.206, Z T =2.0, y T =0.8

T=0.206

)(34.1707.135.05.138.00.2M N ?=??? 功率 P m =KW d T V 726.05.133095.1634.17300=??=

在计算切削力时,必须考虑安全系数,安全系数

K=K 1K 2K 3K 4

式中 K 1—基本安全系数,1.5;

K 2—加工性质系数,1.1;

K 3—刀具钝化系数, 1.1;

K 4—断续切削系数, 1.1

则 F /

=KF=1.5)(423921231.11.11.1N =???? 气缸选用mm 100φ。当压缩空气单位压力P=0.6MP

a ,夹紧拉杆

mm D 25φ=。 N=)(441646

.0)25100(22N =?-π

轴承盖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数控机床的问世,提高了更新频率的小批量零件和复杂的零件加工的生产率及加工精度。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机械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自20世纪末以来,现代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工具(含刀具、夹具、量具与辅具等)在不断的革新中,起功能仍然十分显著。机床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上用于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成为机床夹具,如车床上使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卡盘,铣床上使用的平口虎钳等。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因此,无论是在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工艺系统中,夹具都是重要的工艺装备。 一、夹具的功能 1.保证加工质量使用机床夹具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保证被加工工件加工面与定位面之间以及被加工表面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使用机床夹具后,这种精度主要靠夹具和机床来保证,不再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夹具后可减少划线、找正的辅助时间,且易实现多件、多工位加工。在现代机床加工中,广泛采用气动、液动等机动加紧装置,可是辅助时间进一步减少。 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在机床上使用夹具可使加工变得方便,并可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例如,在机床或钻床上使用镗模,可以代替镗床镗孔。又如,使用靠模夹具,可在车床或铣床上进行仿形加工。 4.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钻床夹具设计 系别: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前言 夹具是机械加工不可缺少的部件,在机床技术向高速、高效、精密、智能、复合、 环保方向发展的带动下,夹具技术正朝着高精、高效、模块、组合、通用、经济方向发展。 本次的设计任务是加工零件(板件)上的两个孔。零件属于大批量生产,钻孔要 求精度高,所以需要设计一个专用夹具,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由于夹具的利用率高, 经济性好,使用元件的功能强而且数量少,配套费用低,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夹紧装 置,缩短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设计钻床夹具,首先要分析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在满足加工精度的条件下,合理的进行安装、定位、夹紧; 完成草图后考虑零件间的连接关系和螺钉、螺母、定位销等的固定方式,设计合理结 构实现零部件间的相对运动,根据零件要求选择材料。 完成钻床夹具的所有设计后,用 AutoCAD进行二维图的绘制,首先画好零件图,最 后进行装配,标注相关尺寸及技术要求,并用 Pro/ENGINEER绘制最终三维效果图,最 终进行说明书,任务书的撰写、整理、修改完成设计任务。

目录 第一章对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夹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零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零件图 (1) 1.2.2加工零件图分析 (2) 第二章定位方案及误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拟定定位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定位方案拟定 (2) 2.1.2定位方案选定 (2) 2.2定位误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相关概念 (3) 2.2.2定位误差分析 (4) 第三章对刀导向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对刀导向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对刀导向元件详细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夹紧方案及夹紧力分析 (5) 4.1 夹紧方案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夹紧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夹紧力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夹具体设计及连接元件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夹具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连接元件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标准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非标准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夹具零件图和装配图及标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零件图 (8) 6.2钻模板零件图 ...................................................................................................... 1 1 6.3装配图 .................................................................................................................. 2 1第七章三维效果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总结 .................................................................. 14 参考文献 ..............................................................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检验实施细则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检验实施细则 1 总则 1.0.1 为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本省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检测方法,提高各检测单位检测精度,制定本检测规程,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检测依据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 1.0.2 本规程规定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产品分类、代号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 1.0.3 本规程适用于有粘结、无粘结、体内或体外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锚具 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上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锚具可分为两类: 1 张拉端锚具:安装在预应力筋端部且可用以张拉的锚具; 2 固定端锚具:安装在预应力筋端部,通常埋入混凝土中且不用以张拉的锚具。 2.1.2 夹具 在先张法构件施工时,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固定在生产台座(或设备)上的临时性锚固装置;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施工时,在张拉千斤顶或设备上夹持预应力筋的临时性锚固装置(又称工具锚)。 2.1.3 连接器 用于连接预应力筋的装置。 2.1.4 预应力钢材 各种预应力混凝土用的钢丝、钢绞线或钢筋的统称。 2.1.5 预应力筋 在预应力结构中用于建立预加应力的单根或成束的预应力钢丝、钢绞线或钢筋。有粘结预应力筋是和混凝土直接粘对的或是在张拉后通过灌浆使之与混凝土粘结的预应力筋;无粘结预应力筋是用塑料、油脂等涂包的预应力筋,可以布置在混凝土结构体内或体外,且不能与混凝土粘结,这种预应力筋的拉力永远只能通过锚具和变向装置传递给混凝土。 2.1.6 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 单根或成束预应力筋和安装在端部的锚具组合装配而成的受力单元。 2.1.7 预应力筋-夹具组装件 单根或成束预应力筋和安装在端部的夹具组合装配而成的受力单元。 2.1.8 预应力筋-连接器组装件 单根或成束预应力筋和安装在端部的连接器组合装配而成的受力单元。 2.1.9 内缩 预应力筋在锚固过程中,由于锚具各零件之间、锚具与预应力筋之间的相对位移和局部塑性变形所产生的预应力筋的回缩现象。回缩长度与锚具构造和张拉锚固工艺有关。 2.1.10 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的实测极限拉力 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在静载试验过程中达到的最大拉力。 2.1.11 预应力筋-夹具组装件的实测极限拉力 预应力筋-夹具组装件在静载试验过程中达到的最大拉力。 2.1.12 受力长度 锚具、夹具、连接器试验时,预应力筋两端的锚具、夹具之间或锚具与连接器之间的净距。 2.1.13 预应力筋的效率系数 受预应力钢材根数、孔道状况及试验装置等因素的影响,考虑预应力筋拉应力不均匀的系数。

传动轴设计计算

编号: 传动轴设计计算书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一.计算目的 我们初步选定了传动轴,轴径选取Φ27(详见《传动轴设计方案书》),动力端选用球 面滚轮万向节,车轮端选用球笼万向节。左、右前轮分别由1根等速万向节传动轴驱动。通 过计算,校核选型是否合适。 二.计算方法 本车传动轴设计不是传统载货车上从变速器到后驱动桥之间长轴传动设计,而是半轴传动设计。而且传动轴材料采用高级优质合金钢,且热处理工艺性好,使传动轴的静强度和疲劳强 度大为提高,因此计算中许用应力按照半轴设计采用含铬合金钢,如40Cr、42CrMo、40MnB, 其扭转屈服极限可达到784N/mm2左右,轴端花键挤压应力可达到196N/mm2。 传动轴校核计算流程: 1.1轴管直径的校核 校核: 两端自由支撑、壁厚均匀的等截面传动轴的临界转速

2 2 28 1.2x10 n e l d D +=(r/min) 式中L 传动轴长,取两万向节之中心距:mm D 为传动轴轴管外直径:mm d 为传动轴轴管内直径:mm 各参数取值如下:D =φ27mm ,d =0mm 取安全系数K=n e /n max ,其中n max 为最高车速时的传动轴转速, 取安全系数K =n e /n max =1.2~2.0。 实际上传动轴的最大转速n max =n c /(i g ×i 0),r/min 其中:n c -发动机的额定最大转速,r/min ; i g -变速器传动比; i 0-主减速器传动比。 1.2轴管的扭转应力的校核 校核扭转应力: τ= ][164 4τπ≤) -(d D DT J (N/mm 2) ][τ……许用应力,取][τ=539N/mm 2[高合金钢(40Cr 、40MnB 等)、中频淬火抗 拉应力≥980N/mm 2,工程应用中扭转应力为抗拉应力的0.5~0.6,取该系数为0.55,由此可取扭转应力为539N/mm 2,参考GB3077-88] 式中: T j ……传动系计算转矩,N ·mm ,2/k i i T T d g0g1x ema j η=N ·m T emax -发动机最大转矩N ·mm ; i g1-变速器一档传动比或倒档传动比; i g0-主减速器传动比 k d -动载系数 η-传动效率

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洛阳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课程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邱令恩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姓名邱令恩班级 B150231 学号 B15023120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设计内容: 1、铣床夹具装配图1张 2、铣床夹具零件图1张 3、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设计要求: 1、在立式铣床上加工18H12的通槽。 2、夹具设计要求合理,有利提高加工精度,保证 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 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便于批量生产。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年月日指导老师张洪涛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 年月日

课程设计评语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姓名邱令恩班级 B150231 学号 B15023120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片篇幅: 图纸共 2 张 说明书共 22 页 指导老师评语: 年月日指导老师

前言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应该学习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目的在于:(1〕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以后续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2〕为了开阔视野,掌握执照技术最新发展,开阔专业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处进先进制造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先进制照技术”以作为许多学校的必修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可以巩固、加深有关机械课设方面的理论知识。 〔3〕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课程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意与工艺规程设计的衔接,夹具设计应和工序设计统一。 2:所需设计的夹具绝大多数用于零件加工的某一特定工序,在工艺设计的具体内容应与工序设计程序一致,不能相互冲突。 3:设计时要有整体观念。 4:夹具设计有自身的特点:定位,夹紧等各种装置在设计前期是分开考虑的,设计后期通过夹具体的设计将各种元件联系为一个整体。在这个 过程中容易出现工件无法装卸,工件定位出现过定位或欠定位等问题, 因此设计时要考虑周全,整体观念强就会少出现差错,从而提高设计 质量与效率。 零件在工艺规程之后,就要按工艺规程顺序进行加工。在加工中除了需要机床、刀具、量具之外,成批生产时还要用机床夹具。它们是机床和工件之间的连接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获得正确的位置。机床夹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通常把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当工件定位后,为了避免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的作用而使工件的既有位置遭到破坏,还应该用一定的机构或装置将工件加以固定。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将工件定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

钻孔夹具的设计

辽宁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钻孔夹具的设计 系(分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自1034班 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日期

辽宁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专业班级:机自1034班 学生姓名: 题目:钻孔夹具的设计 上交论文(报告)日期: 答辩日期: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本人声明 我声明,本论文及其设计工作是由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完成论文时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毕业生签名: 时间: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1 钻孔夹具设计 (2) 1.1 设计的目的 (2) 1.2 机床夹具的主要功能 (3) 1.3 机床夹具的特殊功能 (3) 1.4 生产条件 (3) 1.5 夹具总体设计的要求 (3) 1.6 机床夹具的总体形式 (4) 1.6.1 确定夹具体 (4) 1.6.2 确定联接体 (5) 1.7 设计夹紧机构一般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5) 1.8 钻孔夹具方案设计 (5) 1.9 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5) 2 夹具分类 (6) 3 夹具的定位方式 (7) 4 设计夹紧装置时应注意什么 (8) 5 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摘要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综合运用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相关设计软件(如CAXA),且应用相关设计资料(包括手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进行经验估算等方法。运用在学校所学基本理论知识,正确解决工件在加工时的定位和夹紧问题,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进行计算,设计出符合要求、优质、高效、低成本的夹具。并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工件在加工时的定位和夹紧问题,选择了合理的方案和计算,设计出符合优质、高效、低成本的夹具。 关键词:钻孔夹具设计

锚具和连接器技术

锚具和连接器技术 1、后张预应力锚具和连接器按照锚固方式不同,可分为 夹片式 (单孔和多孔夹片锚具)、支承式 (镦头锚具、螺母锚具 )、锥塞式 (钢制锥形锚具 )和握裹式 (挤压锚具、压花锚具等)。 2、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具有可靠的锚固性能、 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适用性。 3、适用于高强度预应力筋的锚具(或连接器 ),也可以用于较低强度的预应力筋。仅能适用于低强度预应力筋的锚具 (或连接器 ),不得用于高强度预应力筋。 4、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松预应力的要求。 锚固多根预应力筋的锚具,除应有整束张拉的性能外,尚宜 具有单根张拉的可能性。后张法的连接器必须符合锚具的性 能要求。

5、当锚具下的锚垫板要求采用喇叭管时,喇叭管宜选用 钢制或铸铁产品。锚垫板应设置足够的螺旋钢筋或网状分布 钢筋。 6、锚垫板与预应力筋(或孔道 )在锚固区及其附近应相互垂直。后张构件锚垫板上宜设灌浆孔。 7、验收规定 ① 进行外观检查、硬度检验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②锚具、夹片应以不超过1000 套为一个验收批。连接器的每个验收批不宜超过500 套。 ③外观检查:每批锚具中抽取10% 且不少于 10 套,当有一套不合格时,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查,如仍有一 套不符合要求时,则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④硬度检查:每批锚具中抽取5% 且不少于 5 套。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另取双倍数量检验,仍有一件不合格,对该批 产品逐个检查。

⑤ 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大桥、特大桥,由有资质的专业 检测机构。抽取 6 套锚具 (夹具或连接器 ),组成 3 个锚具组装件。如有一个不合格,另取双倍数量锚具重做试验,如仍 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该批不合格。对用于中小桥梁的锚 具(夹片或连接器 ) 进场验收,其静载锚固性能可由锚具生产 厂提供试验报告。 8、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 。 9、张拉人员的要求:张拉作业必须具备经批准的张拉作 业程序和作业指导书,操作人员具备上岗资格证书,安全防 护措施到位 ;人员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于新调来的人员, 项目部必须实行逐级交底制度,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成员。 10、螺栓丝扣滑移造成灰浆跑出,由材料管理员和技术 人员负责。原因:材料采购与构件加工要择优选择,对到场

传动轴设计计算

传动轴设计计算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编号: 传动轴设计计算书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一.计算目的 我们初步选定了传动轴,轴径选取Φ27(详见《传动轴设计方案书》),动力端选用球面滚轮万向节,车轮端选用球笼万向节。左、右前轮分别由1根等速万向节传动轴驱动。通过计算,校核选型是否合适。 二.计算方法 本车传动轴设计不是传统载货车上从变速器到后驱动桥之间长轴传动设计,而是半轴传动设计。而且传动轴材料采用高级优质合金钢,且热处理工艺性好,使传动轴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大为提高,因此计算中许用应力按照半轴设计采用含铬合金钢,如40Cr、 42CrMo、40MnB,其扭转屈服极限可达到784 N/mm2左右,轴端花键挤压应力可达到196 N/mm2。 传动轴校核计算流程:

轴管直径的校核 校核: 两端自由支撑、壁厚均匀的等截面传动轴的临界转速 22 2 8 1.2x10 n e l d D+ = (r/min) 式中L传动轴长,取两万向节之中心距:mm D为传动轴轴管外直径:mm d为传动轴轴管内直径:mm 各参数取值如下:D=φ27mm,d=0mm 取安全系数K=n e /n max ,其中n max 为最高车速时的传动轴转速, 取安全系数K=n e /n max =~。 实际上传动轴的最大转速n max =n c /(i g ×i ),r/min 其中:n c -发动机的额定最大转速,r/min; i g -变速器传动比;

i 0-主减速器传动比。 轴管的扭转应力的校核 校核扭转应力: τ= ] [1644τπ≤) -(d D DT J (N/mm 2) ][τ……许用应力,取][τ=539N/mm 2[高合金钢(40Cr 、40MnB 等)、中频淬火抗 拉应力≥980 N/mm 2,工程应用中扭转应力为抗拉应力的~,取该系数为,由此可取扭转应力为539 N/mm 2,参考GB 3077-88] 式中: Tj ……传动系计算转矩,N ·mm ,2/k i i T T d g0g1x ema j η= N ·m T emax -发动机最大转矩N ·mm ; i g1-变速器一档传动比或倒档传动比; i g0-主减速器传动比 k d -动载系数 η-传动效率 传动轴花键齿侧挤压应力的校核 传动轴花键齿侧挤压应力的校核 ][)2 )(4(2121j j ZL D D D D T σσ≤-+= (N/mm 2 )

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技术要求

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技术要求1.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分类 (1)按预应力品种分,有钢丝束镦头锚固体系,钢绞线央片锚固体系和精轧螺纹钢筋锚固体系;按锚固原理分,有支承锚固、楔紧锚固,握裹锚固和组合锚固等体系。 (2)螺丝端杆锚具,精轧螺纹钢筋锚具和镦头锚具属于支承锚固;钢质锥塞锚具,夹片锚具(JN)和楔片锚具(XM,QM和OVM)为楔紧锚固。 (3)握裹锚同是将预应力筋直接埋人或加工后(如把钢筋或钢丝镦头、钢绞线压花等)埋入混凝土中,或在预应力筋端头用挤压的办法固定一个钢套筒,利用混凝土或钢套筒的握裹进行锚固。先张法生产的构件中,预应力筋就是握裹锚固的。 2.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一般要求 (1)预应力筋锚具应按设汁要求采用。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以及放松预应力的要求。用于后张结构时,锚具或其附件上宜设置压浆孔或排气孔,压浆孔应有足够的截面面积,以保证浆液的畅通。 (2)夹具应具有良好的自锚性能、松锚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需敲击才能松开的夹具,必须保证其对预应力筋的锚固没有影响,且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不造成危险。 (3)用于后张法的连接器,必须符合锚具的性能要求;用于先张

法的连接器,必须符合夹具的性能要求。 3.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验收规定 (1)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还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验收: ①外观检查:应从每批中抽取10%的锚具且不少于10套,检查其外观和尺寸。如有一套表面有裂纹或超过产品标准及设计图纸规定尺寸的允许偏差,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查,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应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②硬度检验:应从每批中抽取5%的锚具且不少于5套,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试验。对多孔夹片式锚具的夹片,每套至少抽取5片。每个零件测试3点,其硬度应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如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逐个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③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对大桥等重要工程,当质量证明书不齐全、不正确或质量有疑点时,经上述两项试验合格后,应从同批中抽取6套锚具(夹具或连接器)组成3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夹具或连接器)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锚具(夹具或连接器)为不合格品。

机床前横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 设计题目:设计CA6140机床前横架加工工艺及夹具 设计者: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能动学院 2014年9月10日星期三

序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实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 (一)前横架的工艺分析。 通过对该零件零件图的观察分析可知该零件属于箱体台阶类零件。下表面需要进行铣削加工,表面粗糙度Ra=25。由于要保证M12螺纹孔与上表面的尺寸以及该孔的位置度误差,所以上表面不易加工,故不进行加工。其余4个M12的螺纹孔加工也很容易。所以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二、零件工艺规程设计 (一)零件的生产类型 零件的生产纲领为 N=Qn(1+a+b) 其中,产品的年产量Q=3000台/年,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n=1件/台,每天单班生产。(二)前横架的毛坯的制造形式。 由零件图知该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到该材料的力学性能,故选用铸件毛坯;零件尺寸不大,故选用金属型铸造。

1.毛坯尺寸和公差。 参见《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第五章第一节,铸铁件的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按GB/T6414——1999确定。要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应先确定如下各项因素。 (1)铸件公差等级由该零件的技术要求可知,该铸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2)零件表面粗糙度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下表面Ra=25,其余的不用加工。 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查阅《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表12—3可知,该铸件加工余量等级为5~7级,取6级。再查阅表12-2可知,加工底面,加工余量为3。 3、确定毛坯尺寸 分析本零件,结合上面得到的加工余量可知,毛坯在加工方向的尺寸为22+3=25mm。其余表面不用加工,所以不留余量。 4、设计毛坯图 由零件图可知,图中除了标注的圆角R10之外,所有未注的圆角均为R3,所以毛坯图如下。(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1.定位基准的的选择 本零件需加工下表面,保证厚度尺寸22mm,上表面是设计基准。为了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应选择上表面为定位基准,即遵守“基准重合”的原则。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本零件需加工下表面,并钻孔,攻螺纹。 (1)下表面,由于本零件的形状不适合进行车削加工,所以加工下表面时选择铣削加工 (2)φ10.8的孔,选用摇臂钻床进行加工,并用φ12mm的丝锥攻螺纹。

第5章 钢材及锚具夹具连接器检测题

第五章钢材及锚具夹具连接器检测试题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牌号为HPB300的钢筋屈服强度为不小于300MPa,抗拉强度应不小于( )MPa,伸长率不小于 25 %。 A.420 B.450 C.420 D.450 答案:A GB1499.1-2008中规定,热轧光圆钢筋的拉伸试验需要( )个试样,弯曲试验需要2个试样。 A.2 B.3 C.4 D.2 答案:A GB1499.1-2008中规定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 )t。 A.60 B.40 C.50 D.100 答案:A 钢筋拉伸试验一般应在( )温度条件下进行。 A.23±5℃ B.0-35℃ C.5-40℃ D.10-35℃ 答案:D 在钢筋拉伸试验中,若断口恰好位于刻痕处,且极限强度不合格,则试验结果( )。 A.合格 B.不合格 C.作废 D.复检 答案:C 热轧光圆钢筋HPB300中的300指的是( )强度特征值。 A.屈服 B.抗拉 C.极限 D.最大 答案:A 热轧光圆钢筋的直径测量应精确到( )mm。 A.1 B.2 C.0.1 D.5 答案:C 热轧光圆钢筋测重量偏差时,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 )支。 A.4 B.5 C.6 D.8 答案:B 热轧光圆钢筋进行冷弯试验时,弯心直径为( )。 A.d=a B.d=2a C.d=3a D.d=4a 答案:A 能反映钢筋内部组织缺陷,同时又能反映其塑性的试验是( )。 A.拉伸试验 B.冷弯试验 C.质量偏差 D.尺寸 答案:B 钢筋拉伸试验,应根据从规范中查出的( )指标和测量计算的钢筋横截面面积,估算试验中需要的最大荷载,由此为根据选择合适的试验机测力量程。 A.抗拉强度 B.屈服强度 C.极限强度 D.抗剪强度 答案:A 钢筋经冷拉后,其屈服点、塑性和韧性( )。 A.升高、降低 B.降低、降低 C.升高、升高 D.降低、升高 答案: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拉后的钢筋强度会提高,塑性、韧性会降低 B.冷拉后的钢筋韧性会提高,塑性会降低 C.冷拉后的钢筋硬度增加,韧性提高,但直径减小 D.冷拉后的钢筋强度提高,塑性不变,但脆性增加答案:A 钢和铁的主要成分是铁和( )。 A.氧 B.硫 C.碳 D.硅 答案:C 钢材的屈强比越小,则结构的可靠性( )。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二者无关 答案:B 热轧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是( )。 A.6mm~22mm B.5mm~20mm C.6.5mm~25mm D.8mm~20mm 答案:A 公称直径为6mm~12mm的光圆钢筋的直径允许偏差为( )mm。 A.±0.2mm B.±0.3mm C.±0.4mm D.±0.5mm 答案:B 公称直径为14mm~22mm的光圆钢筋的直径允许偏差为( )mm。 A.±0.2mm B.±0.3mm C.±0.4mm D.±0.5mm 答案:C 按盘卷交货的钢筋,每根盘条重量应不小于( )kg。 A.300 B.400 C.500 D.600 答案:C 钢筋拉伸和冷弯检验,如有某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从同一批中任取( )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 A.2 B.3 C.4 D.1 答案:A

分度盘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要点

有全套 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该工件锻造比比较大,很容易造成应力的分布不均。因此,锻造后进行正火处理,粗加工后进行调质处理,以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 2)工序安排以台阶面和Φ100g6的外圆表面定位,装夹工件,达到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的统一。 3)分度盘大端面对Φ35H7mm孔中心线有垂直度要求;外圆台阶 面对Φ100g6mm外圆轴心线有垂直度要求;Φ100g6mm外圆与Φ35H7mm 孔有同轴度要求;6×M12螺纹与和6×Φ32mm孔对100g6mm外圆轴心线有位置度要求,可在偏摆仪上用百分表检查同轴度及垂直度。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1分度盘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1.1分度盘的用途 分度盘是一种高精度的分度定位元件。主要用于需要高精度分度定位的金属切削机床和专用夹具上。 2.1.2分度盘的主要技术要求 按表1-1形式将该分度盘的主要技术要求列于表6-1中。 表2-1 分度盘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 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 /mm 公差及精度 等级 表面粗糙度 Ra/μm 形位公差/mm 大端面Φ180 IT12 12.5 ⊥0.02 C

外圆台阶面 1.6 ⊥0.01 D 小端面Φ100g6 IT6 12.5 大外圆Φ180 IT12 12.5 小外圆Φ100g6 IT6 1.6 ◎Φ0.01○M C○M 6×Φ32孔6×Φ32H7 IT7 12.5 Φ0.25 D○M Φ35孔Φ35H7 IT7 3.2 Φ36孔Φ36 IT13 12.5 Φ21孔Φ21 IT13 12.5 螺纹孔6×M12-6H IT6 3.2 Φ0.25 D○M 6×Φ12孔6×Φ12± 0.05 IT10 3.2 Φ0.1 D Φ10销孔Φ10H7 IT7 3.2

设计-传动轴-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毕业设计 题目:传动轴的工艺设计 院系: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姓名:吕书星 班级:机电六班 学号:2010010306036 指导教师:孔祥林

目录 前言------------------------------------------------------2 课程设计简要分析------------------------------------------3 1 零件最小直径的确定--------------------------------------4 2 零件的工艺分析------------------------------------------4 3 工艺计算与设计------------------------------------------5 3.1 毛坯选择---------------------------------------------5 3.2 工艺路线的确定---------------------------------------5 3.2.1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与装夹方式----------------------5 3.2.2 主要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6 3.2.3 装夹方式------------------------------------------6 3.2. 4 划分阶段------------------------------------------7 3.2. 5 热处理工序安排------------------------------------7 3.2.6 加工方法的选择和加工方案的确定--------------------8 4 工序与工步的划分---------------------------------------10 4.1 工序的划分------------------------------------------10 4.2工步的划分-------------------------------------------11 4.3加工顺序及加工路线的确定-----------------------------11 4.3.1 零件加工必须遵守的安排原则------------------------11 4.3.2进给路线-------------------------------------------11 4.4 加工尺寸和切削用量----------------------------------12 4.5拟定工艺过程-----------------------------------------12

传动轴设计及校核作业指导书

传动轴设计及校核作业指导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年 月 日 实施日期:年 月 日

前言 为使本中心传动轴设计及校核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设计的技术规范,结合公司标准和已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作业指导书。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起到指导操作的作用,提高设计的效率和成效。本作业指导书将在本中心所有车型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本标准于2011年XX月XX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研发中心底盘总布置分院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研发中心底盘总布置分院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士华

一、传动系概述 (3) 1.1传动系功能 (3) 1.2传动系布置形式 (3) 1.3传动系的构成 (7) 1.4传动轴的主要结构形式 (8) 1.5驱动半轴的紧固方式 (12) 二、传动轴的设计流程 (15) 2.1传动轴的主要设计流程 (15) 2.2传动轴的设计过程及要求 (17) 三.传动轴的校核过程 (22) 3.1设计校核输入 (22) 3.2传动轴校核 (24) 3.3结论及分析 (25) 3.4传动轴跳动校核 (26) 3.5技术文件的编制 (26) 3.6传动轴图纸确认 (26) 四.试制装车及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28) 五.参考文献 (28)

一、传动系概述 1.1 传动系功能 A、保证汽车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所必需的牵引力与车速,使它们之间能协调变化 并有足够的变化范围。 B、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C、保证汽车能倒车及左右车轮能适应差速要求。 D、使动力传递能根据需要而顺利接合与分离 1.2 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 前置后驱动 ? 前置前驱动 ? 后置后驱动 ? 四轮驱动 ? 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 部分高级轿车也采用前置后驱布置 前置后驱整体桥

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班级:08机械电子1班 学生姓名 学号0811112018 指导教师

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要求 二、零件分析 三、定位分析 四、夹紧分析 五、钻模板、钻套设计 六、夹具体设计 七、小结 八、心得体会 九、参考文献 一、设计要求

设计思路: (1)由于是钻孔我们可以参考钻孔夹具设计的流程:1定位 2夹紧 (2)根据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知识可知钻孔夹具的设计要点是: 1钻套 2钻模板 3夹具体 (3)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1)明确设计任务与收集设计材料 2)确定夹具设计方案与绘制夹具草图 3)进行必要的分析计算 4)审查方案与改进设计 5)绘制夹具装配总图 6)绘制夹具零件图 (4)夹具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1)清根问题 在设计端面和内孔定位的夹具时,会遇到夹具体定位端面和定位外圆交界处的清根问题。 2)让刀问题 在设计圆盘类刀具(如铣刀、砂轮等)加工的家具时,会存在让刀问题。 3)更换问题 4)防松问题 二、零件分析

1、零件的作用 轴承座一是为了固定轴承进行轴向定位,二是起密封保护作用,防止轴承进入尘土等进入轴承造成损坏,三是让轴承能够有好的润滑空间。 两个坐孔是用于固定轴承座的,单边固定是出于满足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两个销孔用于定位。 2、零件的工艺分析 ⑴φ30及φ8两孔都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 Ra的值为1.6um,是加工的关键表面。 ⑵轴承座上、下表面及前、后两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 3.2 um,是加工的重要表面。轴承座的上表面有位置精度要 求0.008,而且与轴承孔中心线有平行度要求0.003。轴承座的前、后端面与轴承孔中心线垂直度要求为0.003,是重要的加工表面。 ⑶φ13沉孔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 ⑷其余表面要求不高。

传动轴设计计算书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TJI/YJY·03·72-2005 传动轴设计计算书编制规则 2005-08-10 发布2005-08-16 实施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TJI/YJY·03·72-2005 前言 为使底盘传动轴设计计算书在设计编制时,做到设计计算内容全面、正确,格式规范、统一,便于管理和检查评审,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中的各项要求,既是工程技术人员在计算书设计编制时,应该达到技术要求;又是检查评审传动轴设计计算书的依据。 本标准于2005年8月16日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与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国华

TJI/YJY·03·72-2005 传动轴设计计算书编制规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传动轴设计计算书的格式及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底盘传动轴新产品开发设计及改型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QC/T 3-92 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完整性 3术语和定义 无 4要求 4.1设计计算书的格式见规范性附录A。 4.2设计计算书应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四个部分。 4.3传动轴设计计算书应包含的计算内容 4.3.1轴管扭转应力校核 4.3.2花键挤压应力校核 4.3.3滑移量校核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传动轴设计计算书范本 密级: 编号:传动轴设计计算书 项目名称:R11汽车设计项目 项目编号:ETF-TJKJ090-BDRC 项目代码:AM-11 编制: 日期: 校对: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 2004年11月18日

扁叉钻孔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一、零件图的分析 1.1、扁叉的工艺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学与机床夹具设计》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它授予

学生制订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机械加工和装配工艺,确定各工序的工装与设备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以及基本的工艺理论和国内外先进的新工艺、新技术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生产实际加工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和存在的具体工艺问题,并能初步提出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与降低成本的工艺途径和方法的能力。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学完后,特安排此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之后进行的下一个教学环节。它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应用过去所学的全部课程,另外也为搞好毕业设计做一次综合训练。学生应当通过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 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中的基本理论,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合理安排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学生通过设计夹具

的训练,应当掌握如何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来。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应用。 1.2、扁叉的工艺性分析 该零件共有三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分述如下: 1.2.1 以φ10H7为中心的加工表面:二者有高的同轴度要求。 1.2.2 以两孔轴线对称的上凸块侧面和两平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上端面的两侧面相对空轴线有对称度要求,两上端面对两孔轴线也各自有平行度要求。 1.2.3两短圆柱的四个端面:没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铣削上端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加工另外两组(分别是铣圆柱端面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