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宣危险废物焚烧处理厂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

城宣危险废物焚烧处理厂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

城宣危险废物焚烧处理厂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
城宣危险废物焚烧处理厂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环境工程

课题宣城危险废物焚烧处理厂设计

摘要

危险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和传染性。危险废物的污染不太直观且其治理水平也相对落后,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危险废物的处理方法中焚烧处理具有减容显著、灭菌率高、设备投资低、运行费用小、不受天气影响可全天候作业、资源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在综合考虑其他工艺的特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之后得出结论,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危险废物比较适合。

该论文通过对整个危险废物处理全过程的介绍,重点说明了热解焚烧处理工艺的原理,各个主要设备的功能作用,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的污染治理措施以及焚烧过程中的水平衡、物料平衡、热平衡分析;同时依据相关规范对整个厂区的构筑物进行了合理的设计。

关键字:危险废物、热解焚烧、污染治理、厂区设计

Abstract

The hazardous wastes have the property of the toxicity the flammability、the explosivity、the corrosiveness,/the chemical reactivity and the infection. The pollution of the hazardous wastes are not that directly preceived and its manage horizontal is comparatively backward.The harm it leads to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has become the great environment problem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ve to face to.

Among the treatments of the hazardous wastes, incineration have the advantage of reducing the volume remarkable 、high rate of putting out the germ、low investment to equipment、small expense of operation、be free from the weather impact and achieve all-weather operation、recycle of https://www.doczj.com/doc/02848528.html,prehensive consider other technical measures and the local condition we come to a conclusion that adoption the method of incinetation to deal with hazardous wastes is more suitable.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hazardous wastes treatment. The thesis particularly explained the principle of pyrolytic incineration treatment, the function of each major equipment ,the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waste water、waste gas、discard dirt、noisy stain produced process of p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f water balance、mass balance、thermal balance during the process. Conduct a rational design to the whole factory areas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specif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hazardous waste、pyrolytic incineration、treatment of pollution、design of the factory areas

目录

前言 (8)

一总则 (10)

1.1项目名称 (10)

1.2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 (10)

1.3编制单位 (10)

1.4编制目的 (10)

1.5编制依据、法律法规及标准 (10)

1.6编制原则 (12)

1.7编制范围 (13)

1.8项目实施计划 (13)

二城市概况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5)

2.1地理位置 (15)

2.2历史介绍 (16)

2.3城市经济 (17)

2.4自然条件 (17)

三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

3.1工程建设的背景 (20)

3.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2)

3.3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24)

四医疗废物处置工艺的确定 (25)

4.1医疗废物的概念及分类 (25)

4.2处置工艺简介 (25)

4.3处理工艺的确定 (27)

五医疗废物现状产量及预测 (29)

5.1医疗废物产量调查 (29)

5.2城市废物处置现状 (30)

5.3项目规模的确定 (30)

5.4医疗废物的性质 (30)

六医疗废物收集、运输与贮存 (32)

6.1医疗废物的收集 (32)

6.2医疗废物的运输系统 (36)

6.3医疗废物的收运路线及频次 (40)

七选址与厂址条件 (43)

7.1选址原则 (43)

7.2厂址选择 (43)

7.3厂址概况 (45)

八焚烧处理工艺 (48)

8.1焚烧处理概述 (48)

8.2焚烧工艺的选择原则 (48)

8.3焚烧工艺比较 (49)

8.4焚烧处理工艺 (52)

8.5废物暂存 (53)

8.6加料系统 (54)

8.7焚烧系统 (54)

8.8出灰系统 (57)

8.9预热系统 (58)

8.10烟气净化及排烟系统 (58)

8.11工艺设备的连接管道及主要设备操作检修平台及保温 (60)

8.12应急系统 (61)

8.13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 (61)

8.14设别规格及设备清单 (63)

8.15工艺操作参数和设备参数 (67)

8.16焚烧残渣的处理 (68)

8.17飞灰贮存库 (69)

8.18应急处理 (69)

8.19热力计算 (69)

8.20主要原料辅助消耗 (70)

8.21技术先进性分子 (70)

九公用工程与辅助设施 (72)

9.1设计范围 (72)

9.2总图设计 (72)

9.3暖通设计 (74)

9.4给排水 (75)

9.5消防 (79)

9.6维修车间 (80)

9.7消毒冲洗车间 (82)

十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 (83)

10.1环境保护 (83)

10.2职业安全卫生 (87)

10.3节能 (92)

十一机构组织和劳动定员 (94)

11.1机构组织 (94)

11.2劳动定员 (94)

11.3车辆配型 (94)

11.4人员培训 (95)

十二工程投招标 (96)

12.1概述 (96)

12.2发包方式 (96)

12.3招标组织形式 (97)

12.4招标方式 (97)

12.5本工程的招标式方式 (98)

十三结论和建议 (99)

13.1结论 (99)

13.2建议 (99)

十四计算书 (100)

前言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通常有急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传染性。废物的随意处置与不合理处理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国家。

近年来国内外在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与处理处置方面进行了探索,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及相关理论。发达国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普遍建立了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和监管体系,20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对医疗废物的研究。1983年,欧洲19个国家的34位专家编写了“世界卫生组织——欧洲报告”。该报告审视了在医疗废弃物处置、运输、处理等方面的现状,为制定各国医务人员及技术人员使用的手册草案作充分准备,强调系统地研究医疗废物处理的重要性。危险废物名录中列于首位的是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在危险废物中占的比例很大

1986年美国环保局(EPA)固体废弃物办公室发表了“感染性废弃物手册”。手册不仅对各种感染性废物进行了详细地分类,而且特别详细的介绍了各自处理方法。1988年11月l日“医疗废物跟踪法案”成为法律。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政府1993年决定制订1997—2001年废物政策大纲,并在多尔特赖特建造了一座年处理能力为6000吨的医疗废物处置装置,简称ZAVIN。这是荷兰唯一的一座感染性废弃物集中处理装置。

为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和处理处置,防止疾病传播,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已将医疗固废的集中处置列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国家发改委计划将“十五”危险废物处置规划和医疗废物处置规划纳入国家环保局总体规划中。编制、修订了12 项规范、标准。

宣城市下辖五县一区一市,目前没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主要存在设施建设落后、医疗废物环境监管能力薄弱、医疗废物管理与收费体系尚未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分类管理不到位、防护意识不强、存在随意买卖、处置医疗废物的现象,医疗废物临时简易处置水平低,易产生二次污染。

本项目服务范围主要覆盖宣城市及周边地区即宣城市一区一市五县即宣州区、宁国市、朗溪县、广德县、绩溪县、旌德县、泾县。负责处理各县市区产生的医疗废物。

解决医疗废物污染的有效途径包括:采用清洁新工艺,防止医疗废物产生;改进已有生产工艺,做到源头减量;对于已产生的医疗废物,则首先通过资源的回收利用

减少其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的量;对于无法利用的医疗废物则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处置。我国在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视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理和处置。为了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提高医疗废物处置水平和能力,国内许多城市都正在兴建从预处理、焚烧、填埋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使医疗废物控制达到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作为我省重要生态城市宣城市在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问题紧迫地成为城市环保工作的突出问题,这与快速发展的地方经济、环境保护极不协调,与生态安徽的建设不协调。市环保局组织地方相关部门及省工程咨询院等有关单位,就宣城市等地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理与处置进行广泛调查,实地踏勘选择合适的场址和科学合理地对技术方案进行论证,并于2004年8月,委托安徽省工程咨询研究院,编制《宣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项目在可研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业主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深表感谢!

第一章总则

1.1 项目名称

宣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

1.2 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

建设地点:宣城市古泉镇睦马村西冲

项目法人:宣城市九鼎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

宣城市九鼎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由国有宣城市城市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杭州天野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发起组建,公司由国有宣城市城市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控股,所争取到的各种补助资金。

1.3 编制单位

安徽省工程咨询研究院

1.4 编制目的

根据《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2003]128号文),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环发[2004]16号文),以及《关于落实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有关安排及下一步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4]144号),为贯彻落实《全国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基于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的相关标准、规范、规定以及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复核大纲(试行)》的要求,编制本可研报告。

为了规范本项目的建设,保证项目技术水平和投资效益,本可研对该项目进行充分的论证,对本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的论述,经审批和复核后,根据批文的要求再进行本项目的工程设计。

1.5 编制依据、法律法规及标准

宣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的可研编制参照以下的法规和标准。

1.5.1法规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2]344号)

5.《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3]380号)

6.《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7.《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

8.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

[2003]128号)

9.关于印发《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环发

[2004]161号)

10.关于落实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有关安排及下一步

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4]144号)

11.关于严禁建设简易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的紧急通知

12.《关于贯彻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通知》(环发[2003]117号)

13.《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的通知》(发改

价格[2003]1874号)

14.《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1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1998]89号)

16.《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17.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办法

18.《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复核大纲(试行)》

19.安徽省环保局《关于切实贯彻<固废法>,深化固体废物环境监督管理工作

的通知》

20.安徽省环保局《关于加强危险废物交换处理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21.安徽省环保局、安徽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环控[2003]123号《关于做好危险废

物及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

22.安徽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计投资[2003]759号《关于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

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

1.5.2标准类

1.《医疗废弃物焚烧设备技术要求(试行)》(GB19218-2003)

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

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鉴别(GB5085.2-2007)

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

5.3-2007)

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5085.4—2007)

6.《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7.《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

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14.《含多氯连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13015-91)

1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6.《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GB19217-2003)

17.《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

18.《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

19.《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2004〕15号

20.《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

21.《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国家环保总局

22.《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

1.5.3其它资料

1.《宣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

2.《宣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水文地质评价报告》(2004.9);

3.《宣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

4.宣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

5.甲方提供的与本工程有关的其他基础资料。

1.6 编制原则

《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确定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7条规划原则:(1)集中处置、合理布局,(2)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统筹规划和建设,(3)采用先进实用、成熟可靠技术,切实实现安全处置,(4)功能齐全、综合配套,(5)加强监管能力建设,(6)提高设备制造水平、积极推进产

业化,(7)先行试点、稳步推开。本可研在充分研究《规划》内容和精髓的基础上,确定本可研的编制原则:

⑴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应集中体现当前国内、外处置技术水平,同时结合宣城市的医疗废物的产生现状和废物流,做到工艺先进、投资省、能耗少、成本低、运行可靠、管理方便。

⑵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最终目的在于减少、消除危险废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本项目采用的工艺和采取的措施均以此为基础。

⑶医疗废物组分复杂、病菌较多,有一定的传染性,对此采取集中处置,使固、气、液三废均达到相应的排放控制标准。

⑷工程从立项、规划、设计到使用管理均按国家相关标准,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情况、水文地质特征做好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使工程周围的环境卫生能够得到保障,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受到的污染减小到最低程度。

⑸废医疗物集中处置项目应符合国家制订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在内容和深度上均达到《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复核大纲(试行)》的要求。

1.7 编制范围

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如下:

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系统包括:医疗废物转运车的选型和配置、医疗废物的收运方式和运输路线等。

焚烧厂房:焚烧厂房内设有焚烧车间、控制室、配电室、进料间/暂存库、转运车和周转箱的冲洗消毒间、周转箱暂存间、值班室等。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综合楼、门卫、食堂和浴室、地磅房、污水处理站、汽车库、维修车间等。

本项目的服务范围是宣城市一区一市五县即宣州区、宁国市、朗溪县、广德县、绩溪县、旌德县、泾县,服务宣城市行政区域内的275.1万人。

1.8 项目实施计划

2008.5-2008.12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审批和复核

2009.1-2009.2 项目初步设计的编制、审批

2009.2-2009.6项目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建设

2009.6-2009.12工程试运行和验收

2010.1项目正式运行

本项目的实施计划为拟定计划,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展状况再做调整。

第二章 城市概况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地理位置

图一 宣城市在安徽省的位置 图二 地级市宣城的一区一市五县

宣城市位于长江以南,黄山以北,地处皖南山区余脉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结合地带。东临苏浙,地近沪杭,为皖东南门户。地理座标为东经118°28′-119°04′,北纬30°43′-31°19′。

市政府所在地宣州区距省会合肥市230公里,距上海280公里,距芜湖市72公里,距杭州市210公里,距南京市140公里。2000年,宣城地区撤地设市,现辖宣宣城市 宣州区

(市政府所在地) 郎溪县

广德县

宁国市

绩溪县

旌德县 泾县

城宣危险废物焚烧处理厂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环境工程 课题宣城危险废物焚烧处理厂设计

摘要 危险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和传染性。危险废物的污染不太直观且其治理水平也相对落后,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危险废物的处理方法中焚烧处理具有减容显著、灭菌率高、设备投资低、运行费用小、不受天气影响可全天候作业、资源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在综合考虑其他工艺的特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之后得出结论,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危险废物比较适合。 该论文通过对整个危险废物处理全过程的介绍,重点说明了热解焚烧处理工艺的原理,各个主要设备的功能作用,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的污染治理措施以及焚烧过程中的水平衡、物料平衡、热平衡分析;同时依据相关规范对整个厂区的构筑物进行了合理的设计。 关键字:危险废物、热解焚烧、污染治理、厂区设计 Abstract The hazardous wastes have the property of the toxicity the flammability、the explosivity、the corrosiveness,/the chemical reactivity and the infection. The pollution of the hazardous wastes are not that directly preceived and its manage horizontal is comparatively backward.The harm it leads to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has become the great environment problem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ve to face to. Among the treatments of the hazardous wastes, incineration have the advantage of reducing the volume remarkable 、high rate of putting out the germ、low investment to equipment、small expense of operation、be free from the weather impact and achieve all-weather operation、recycle of https://www.doczj.com/doc/02848528.html,prehensive consider other technical measures and the local condition we come to a conclusion that adoption the method of incinetation to deal with hazardous wastes is more suitable.

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程序文件

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调试、运营汇编 一、项目建设阶段 1、项目建议书报批 2、确定设计院 3、电厂建设期编制项目可研报告 4、批复项目可研 5、编制项目环境评价 6、批复项目环境评价 7、编制项目初步设计 8、批复项目初设计 9、项目选址 10、办理项目土地手续 11、涉外投资的编制项目申请报告,要包括购买国产设备的清单,用于退还增值税 12、政府核准申请报告 13、到外经贸委办理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14、到工商局办理公司营业执照 15、到规划局办理土地规划手 16、到规划局办理工程单体规划手续 17、与供电公司签订并网框架协议 18、勘探 19、正式设计 20、设计文件审查与确认 21、线路及主接线并网方案确定及审批 22、制定工程管理和招投标管理办法

23、根据设计进行主要设备的考察招标 24、根据建设要求进行施工单位的招标 25、开工建设前进行三通一平的工作 26、办理施工许可证等建设证件。 27、开工建设举行剪彩仪式 28、办理取水许可证 29、根据设计进行打井 30、招标监理公司 31、施工图纸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 32、根据设计进行桩基、汽机房、锅炉房、烟塔、输煤、灰库等的施工 33、设备安装公司招标、施工 34、并网线路的设计、材料采购、施工,办理跨越铁路的手续 35、锅炉验收并办理压力容器许可证 工程安装完毕 二、调试及试生产阶段 1、投产前启动 CDM 项目 2、由供电公司验收并网线路 3、与供电公司签订购售电协议 4、与供电公司签订并网协议 5、核定批复临时上网电价 6、办理发电许可证 7、成立试生产组织机构 8、分系统调试 9、由经贸委组织专家进行启动前的验收 10、锅炉的联调及试生产

危险废物焚烧工艺及相关指标

7 危险废物焚烧 7.1 设计规模和物料性质 7.1.1处理规模 根据危险废物统计资料,采用焚烧处理的工业废物量规模为5000t/a.。一期工程先建设1套处理规模为15t/d的焚烧装置,年工作日为330天。 7.1.2废物和燃料种类、性质及成分 (1)待处理废物的种类、性质和化学成分 本项目处理的废物以固态、液态废物为主,主要是热值较高和毒性较大的医院临床废物、医药废物、废矿物油、精(蒸)馏残渣/液等,此外,还有污水处理的含油污泥等。从废物的状态划分有固体废物、液体废物、半固体膏装废物。另有一部分桶装废物因不能进行二次混料,必须连桶一起焚烧。根据国内外一些危险废物焚烧处理单位的运行检测分析结果,进入焚烧车间的工业危险废物的理化性质大致如下: 低位热值:1200~41000kJ/kg; 固体废物水分:25%~45%; 膏状废物水分:70%~85%; 液态废物水分:0~99%; 固体废物灰分:5%~25%; 挥发分:3%~40%。 医疗废物成分参照国内有关城市的医疗废物调查资料,包含内容见表7-1,医疗废物组成参见表7-2。预计汉中市医疗废物的成分为:水分20~40%、灰份11.9%、可燃物60.61%、容重0.3t/m3,湿基低位热值1900~4500kcal/kg。主要元素的含量为:C 32.07%、O 14.58%、S 0.26%、H 3.05%、N 0.49%和Cl 0.23%。 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病毒、细菌,其病毒细菌的危害性是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据国内相关研究调查资料,医疗废物中的粪大肠菌群数和细菌总数分别高达0.83×1010个/升和8.1×1010个/克,乙型肝炎表面抗源的阳性率可高达89%。

国内危险废物处理技术现状参考文本

国内危险废物处理技术现 状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国内危险废物处理技术现状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危险废物治理包括处理和安全处置两个方面。其目的 都是使其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目前工程上处理危险 废物的方法有:焚烧、热解、安全填埋、固化处理以及物 理、化学与生化处理等。据国家环保局统计,2006 年,全 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084 万t,其中52.2%得到综 合利用,26.6%得到安全处置,24.6%处于贮存状态, 1.8%被排放至环境中。2013 年,我国危废产生量降低 8.8%,为3157 万吨,但2014 年和2015 年两年,产 生量逐年上升,到2015 年底,全国工业危险废弃物产生 量为3976.1 万吨,同比2014 年增长了9.4%。2013 年,中国工业危废综合利用量为1700 万吨,同比降低- 15.21%,主要是因为危废总产量降低。2014 年和2015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接收及贮存设计方案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接收及贮存设计方案 1.1.1 称量 垃圾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厂地磅房称量后,经高架引桥进入焚烧主厂房进行处理。 1.1.2 垃圾卸料平台 垃圾卸料平台布置在主厂房7.00m层,紧贴垃圾贮坑,采用室内型,以防止臭气外泄和降雨,卸料平台设有专用的垃圾运输车进出口一处,卸料位9个,平台宽19m,拥有足够的面积来满足最大垃圾转运车辆的行驶、掉头和卸料而不影响其它车辆的作业。垃圾卸料平台周围设置清洗地面的水栓,并保持地面坡度以及在垃圾贮坑方向设置排水沟,以便收集和排出污水,并和垃圾贮坑收集的渗沥液一同送到污水处理设施。操作人员可根据垃圾在贮坑内分布情况操作平台内的指示灯来指示垃圾车应在哪个卸料门卸料。卸料门前方设置高约20cm的挡车矮墙和紧急按钮,防止车辆坠入垃圾贮坑内。平台设一个进出口,进出口车道宽7.0m,进出口上方设有电动卷帘门和空气幕墙以阻止臭气的扩散。

1.1.3 垃圾卸料口设置 垃圾卸料平台设9个垃圾卸料门。各卸车位设编号,方便管理;并设有红绿灯指示。垃圾卸料门之间设有隔离岛,以避免垃圾车相撞,并给工作人员提供作业空间。 卸料平台设有摄像头,垃圾抓斗控制室值班人员可随时了解卸料平台内各卸车位的情况,并根据垃圾贮坑堆料情况指示卸车位置。 1.1.4 垃圾贮坑 垃圾贮坑长52米,宽约18米,深约12米,其中地上部分7米,地下部分5米。总有效容积:11232m3,若垃圾容重按0.4t/m3计,则可贮存垃圾约4492t,可满足本期工程6天以上的焚烧炉,也可满足远期工程4.5天的焚烧量。垃圾贮坑剖面如图5-1所示。

图5-1 垃圾贮坑示意图(剖面) 针对**以及国内生活垃圾热值低、含水率高、随季节变化幅度大等特点,本工程对垃圾贮坑进行了以下设计: 1、为了使垃圾在坑内能够充分的脱水、混合,改善焚烧炉的燃烧状况,提高入炉垃圾的热值,设计将垃圾贮坑容积加大,延长垃圾在坑内的停放时间,使其能够存储6天以上的垃圾量;同时,加大垃圾贮坑容积还能够使焚烧发电厂在自身或外界负荷变化下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标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标

目录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1)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第三章施工部署 (12) 第四章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21) 第五章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及进场计划 (272) 第六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274) 第七章主要材料投入计划安排 (277) 第八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280) 第九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310) 第十章确保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316) 第十一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322) 第十二章施工总平面图 (329) 第十三章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334) 第十四章服务、保修措施 (340) 第二部分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 (343) 一、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表 (343) 二、项目经理简历表 (344) 三、项目技术负责人简历表 (345)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1编制说明 本单位在认真阅读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和对本工程现场踏勘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内容、措施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讨论,特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目的是为XX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的施工提供完整的纲领性技术文件,用以指导建筑安装的施工和管理,确保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 1.2编制依据 (1)XX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招标文件(招标编号:TC05AA17/2); (2)XX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和XX瑞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XX 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初步设计》附图(N3066CS2);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现行建筑安装工程的各类规范、标准及规程。 (4)政府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法规及规定。 (5)我单位有关总承包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6)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工程方案设计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工程方案设计 1.1 总平面布置 根据厂址比选的结果,选择老荒山厂址作为本工程建设厂址,并提出规划方案设想。 1.1.1 总体方案设计的原则 总图分区明确,管理方便; 人员路线和运输车辆路线分流,运输出入通畅,厂区内道路畅通,形成环形通道,符合消防要求; 主厂房之烟气排放处于下风向,办公等生活区处于上风向; 充分绿化美化环境,尽可能不留裸地; 1.1.2 厂区面积 厂区红线占地总面积为66000m2(99亩)。 1.1.3 总平面布置 1.1.3.1 功能分区

根据工艺流程、功能、风向,将厂区内的建、构筑物分为四个功能分区: ●办公区:包括综合楼、停车场、运动场地,该区是 厂区内比较洁净的分区,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布置 时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且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侧。 ●主要生产区:包括主厂房和栈桥,焚烧主厂房是厂 区的主体建筑,在满足各种防护间距的前提下可以 靠近各辅助生产区及办公楼。 ●辅助生产区:包括水泵房、冷却塔、水处理装置、 清水池、油泵房、地下油罐,分区的建构筑物都是 为主厂房服务,布置时靠近主厂房,集中与分散相 结合。为保证安全,将油泵房、地下油罐用围墙单 独围起来,布置在厂区边缘,距离厂区围墙有5米 的安全距离; ●污水处理区:包括渗沥液处理站、调节池。

为便于管理人员工作及外来联系业务的便利,将综合办公楼布置在靠近厂区大门一侧,而且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侧。 办公楼与主厂房之间的空地集中布置绿化,作为防护隔离带。 1.1.3.2 主要项目 (1) 垃圾焚烧发电主厂房,建筑面积约12300平方米,考虑到远期发展的需要,主厂房将一次建成,能够容纳三条焚烧线,包括下列内容: ●2×350吨/日垃圾焚烧炉及与其配套的余热锅炉; ●垃圾运输卸料大厅及垃圾储坑; ●垃圾焚烧炉上料系统; ●除渣、除灰系统; ●烟气净化系统; ●补给水系统; ●汽轮发电机组及供汽、冷凝系统; ●中央控制和监测系统;

国内危险废物处理技术现状

国内危险废物处理技术现状 危险废物治理包括处理和安全处置两个方面。其目的都是使其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目前工程上处理危险废物的方法有:焚烧、热解、安全填埋、固化处理以及物理、化学与生化处理等。据国家环保局统计,2006 年,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 1084 万t,其中52.2%得到综合利用,26.6%得到安全处置,24.6%处于贮存状态,1.8%被排放至环境中。2013 年,我国危废产生量降低 8.8%,为 3157 万吨,但 2014 年和 2015 年两年,产生量逐年上升,到 2015 年底,全国工业危险废弃物产生量为 3976.1 万吨,同比2014 年增长了9.4%。2013 年,中国工业危废综合利用量为 1700 万吨,同比降低-15.21%,主要是因为危废总产量降低。2014 年和 2015 年,危废综合利用量都增长了超过 20%,到 2015 年底,综合利用量达到 2049.7 万吨。 (1)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技术 国内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情况主要集中在金属、废有机溶剂、废油和废旧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回收上。金属回收工艺主要有还原、中和、沉淀分离、焚烧、浓缩结晶等;废有机溶剂和废油的回收主要有蒸馏、冷却等;废旧家用电器的回收主要是拆解、破碎、 磁选、电选等物理方法。虽然我国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52.2%(因有很多危险废物未被申报登记,实际的综合利用率仅为 10%左右),但是目前我国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由于未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某些综合利用技术还导致了资源的再浪费和环境的二次污染问题。 (2)危险废物(预)处理技术 在最终处置之前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多种方法,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理,以改变其物理、化学、生物特性,降低毒性,减小体积,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并尽可能综合利用其资源。目前危险废物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固化/稳定和各种相分离技术等。固化/稳定处理就是将有害废物固定或包封在惰性固体基材中,使危险废物中的所有污染组分呈现化学惰性或被包容起来,减小废物的毒性和迁移性,同时改善处理对象的工程性质,便于运输、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固化/稳定处理是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前的必要步骤,通常用作填埋处理前的预处理。固化/稳定工艺主要用于处理其它处理过程的残渣物以及不适于焚烧处理或无机处理的废弃物,如含重金属污泥、石棉、工业粉尘、酸碱污泥、焚烧残渣等。化学处理即通过化学反应来改变废物的有害成分,从而实现无害化,或将其转变成为适于进一步处置的形态。主要用于处理无机废物,如酸、碱、重金属废液、氰化物废液、氰化物、乳化油等,常用的技术有氧化还原技术、中和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利用生物降解作用来分解危险废物中的有机物,用于处理有机废液或废水。常用的方法有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和兼性厌氧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曝气塘、厌氧消化、堆肥处理、生物滤池、稳定塘等具体方法。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18-04-04T14:26:09.6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作者:欧富初吴洁茵[导读] 摘要:众所周知,危险废物易燃易爆、易腐蚀、具有毒性,如果处理不当将对生态环境、人们生命健康造成影响。中山市中环环保废液回收有限公司 528445 摘要:众所周知,危险废物易燃易爆、易腐蚀、具有毒性,如果处理不当将对生态环境、人们生命健康造成影响。但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在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效果看,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鉴于此,笔者就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现状;发展方向如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危险废物数量快速增多。据调查显示,2016年危险废物产量高达6000万/t,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与人们身体健康。危险废物危害具有危害时间长、隐蔽性强的特点,还需要做好处理与处置,进而推动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行业无害、规范发展。 一、危险废物现状分析 (一)危险废物产量 现阶段,我国危险废物分布范围广、数量多、产量集中。据调查显示,从2001年至2016年,我国危险废物产量由950万/t提高至4500万/t,占据工业废物产量的2%,危险废物产量不断提高。我国工业危险废物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石棉废物、废碱、废酸、无机氰化物废物成为工业固体废物,占据整体工业危险固体废物近70%。第二,工业危险固体废物多源于化学制品、原料、非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造纸等;占据整体的70%。第三,基于生产地区分析,我国危险废物产量最多的为山东、青海等,占据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量的一半以上。 (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现状 1、危险废物堆积 现阶段,工业危险废物类型、数量、环境处置设施等状况缺少明确划分,使得历史堆积量统计无从考证。另一方面,历史遗留重金属危险废物存积量多、处置困难。 2、危险废物处置技术水平低 我国一些城市开始致力于高水平集中处理技术发展中,将资源回收作为目标,规模与利用依然在中等水平。一些危险废物类型无害化处理处置与利用率较低。同时,因为危险废物储存、处理、使用设置不当,造成一些设施超标排放,技术与管理效率低,影响危险废物处理利用行业运营。 3、处理利用水平区域失衡 我国幅员辽阔、行业众多,危险废物类型、数量、来源较多;同时,市场与技术不断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加之,缺少合理的指导使得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利用力区域失衡、结构不完善。部分区域能力较低或者能力过剩;危险废物种类,尤其是具有较高加之的危险废物利用能力过剩,而一些类型的危险废物处置利用水平较差。 4、集中处置监督管理问题 现阶段,我国危险废物监督管理不到位,落实工作不够严谨,废物流失、非法倒卖、擅自处理等;企业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管理未落实。一些地区环境保护管理单位危险废物监督管理水平不符合污染整治工作要求,当前监督管理水平只符合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单位管理,管理难度大。另一方面,具有潜在危险废物的判断成为危险废物监督管理的当务之急。(三)危险废物管理现状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因为经济落后与科学技术限制,在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上存在诸多不足,落后发达国家15--20年的距离。第一,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自古以来,发达国家尤为注重危险废物的处理与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制度。从上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展开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同时生成相关危险废物管理体制。而我国在危险废物管理上在80年代才得到重视,至新中国成立后出台了有关法律制度。 第二,技术水平较低。现阶段,在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上没有一个符合标准要求的处置场运营,其处理设置技与企业附属的处置设施少之又少。一些危险废物处置水平差,例如:防渗设施的填埋、焚烧不符合标准造成二次污染等。此外,危险废物利用率低,造成二次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生活。 第三,管理不到位。我国对危险废物污染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缺少明确的惩罚规定,针对随意危险废物随意排放、无视法律制度的未进行有关处罚。针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未追究其法律责任。危险废物管理是一种公益性产业,在一定时间中很难看到效果,一些企业不愿投入一定资金进行危险废物处理,使得危险废物随意排放。 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发展方向 尽管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起步晚,但其发展速度快,危险废物管理工作迅速,在界定与鉴别上多采用国际标准。在法律制度与管理单位设置、进出口废物管理上生成完整的法律结构与组织机构。在危险废物应用、处理处置技术、宣传教育、专业培训上进步显著。伴随着管理制度的提高、体制的完善、研究工作的开展,我国危险废物管理逐渐趋于专业化与制度化,给予了高度重视。(一)减少危险废物量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将立足于制度与经济上进行危险废物污染,倡导企业展开清洁生产,尽量避免与降低危险废物产量。另一方面,做好经济划分与设计,定时编制并公布一定时间中取缔的生产技术、工艺、产品名录。此外,针对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技术与工艺进行淘汰,从根本上降低产量。(二)提升固体废物利用率 提倡各单位在资源与废物利用方面加强交流、合作,注意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引进先进处置技术进而实现资源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政府单位应设定专项科研基金,倡导企业、院校、研究院等研发新的技术,推动工业园区废物循环利用设置应用。(三)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固体废物处理结构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消防设计方法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消防设计方法 1.1 消防设计范围 消防设计范围为垃圾焚烧发电厂围墙以内,厂区不设消防站和消防车,灭火时利用附近消防站的消防车辆。 1.2 生产厂房火灾危险类别 垃圾焚烧发电厂房生产类别属于丁类,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本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轻柴油作为启动点火和辅助燃料,日用油箱间、油泵房为丙类生产厂房,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日用油箱间用防火墙与其它房间隔开。 1.3 主要设计原则 消防系统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规范、规定。消防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在本工程范围内设置了消防系统,并按本工程各车间、场所发生火灾的性质和特点选择不同的消防措施,防止火灾危害,以确保焚烧发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本工程消防设计的主要依据为: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9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GBJ16-8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1.4 消防设施 1.4.1 消防给水系统 根据消防规范,室外消防水量为20 l/s,室内消防水量为25 l/s,火灾同时发生次数为一次,消防延续时间为2h,储存集水池中。2h的室内外消防水量为324m3。消防给水采用临高压给水系统。室内外消防采用低压消防系统。 各厂房内设置消防栓,旁边设有报警按钮,信号送至控制室,室外设置消防栓。 1.4.2 消防系统 整个厂区消防系统为: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火灾时

危险废物专业焚烧系统物料配伍方法概述

摘要 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物料配伍是结合拟焚烧物料物理形态、化学性质等信息对物料进行热值控制和有害成分合理化均质控制预处理的过程。本研究结合北京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多年危险废物焚烧处置系统运行经验,从配伍必要性及配伍可操作性方面对危险废物焚烧配伍模式进行了探索,阐述了一种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较为有效的三级物料配伍方法。 一、前言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 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弃物。危险废物回转窑焚烧处置系统包括进料系统、回转窑、二次燃烧室、尾气处理系统等环节。 本文所研究的北京地区危险废物的焚烧处置方式为以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为 基础的回转窑加二次燃烧室的焚烧炉。 要使危险废物得到有效焚烧处置,其有机物焚毁去除效率要达到99.99%。焚烧系统中所处置废物的燃烧效率取决于焚烧温度、气体高温区停留时间、氧气浓度及空气与废物及其产生废气的混合程度[1]。焚烧系统设计建设完成后,其焚烧去除能力极限已经固定。此时系统温度、停留时间、氧气浓度等可调整参数在焚烧系统设计极限范围内均受控于系统操作人员。其调整范围及手段十分有限,为达到焚烧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目的必须对进入系统的拟焚烧物料进行有效管控,达到成分控制、均质均化的目的。而物料混合程度是否均匀以及成分是否合理控制则取决于物料的配伍及预处理是否有效。焚烧配伍是指为了达到入窑处置的危险废物成分稳定可控、均匀、平衡燃烧的目的,对所收集的成分复杂,形态各异的各类别焚烧废物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形成一个混合方案,并按照该方案进行物料均化预处理的过程。物料配伍是在物料进入系统之前的必要操作过程。 二、配伍目的意义 恰当的焚烧配伍操作可以使燃烧稳定、有毒有害性物质彻底降解,同时还可

危险废物稳定化-固化综合处理技术的应用

?72? 兵工-动化 OrdnanceIndustryAutomation 2010.07 29(7) doi:10.39690.issn.1006-1576.2010.07.023 危险废物稳定化/固化综合处理技术的应用 范玉宏1,任志宏1,陈郑字2,陈晓龙1,邓明萌1,黄健1 (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2.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川化永鑫工程公司,四川成都610301) 摘要:为解决重金属废物和其他非金属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采用水泥固化为主药剂稳定化为辅的综合处理技术对其进行稳定化/固化处理,以达到其最终处置所需要求。首先,经固化和浸出试验确定每批废物实验块的基本配比。然后,将可直接固化的危险废物和回转窑焚烧炉的飞灰,按配比加药剂稳定且用水泥固化。为保证固化块的强度和提高填埋场的服务年限,对基本配比系统按工艺流程采用控制室集中控制,对其计量一投料一搅拌一出料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而其他设备则采用现场控制。该技术已应用到多个工程中去,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危险废物;稳定化;固化;综合处理技术;工艺流程;集中控制 中图分类号:TP273文献标识码:A ComprehensiveTreatmentTechniquesforHazardous WasteStabilizationand SolidificationApplication FanYuhon91,RenZhihon91,ChenZhengyu2,ChenXiaolon91,DengMingmen91,HuangJianl (1.InstituteofMechanicalManufacturingTechnology,ChinaAcademyofEngineeringPhysics,Mianyang621900,China; 2.ChuanhuaYongxinConstruction,SichuanChemicalIndustryCo.,Ltd.,Chengdu610301,China)Abstract:Tosolvewithheavymetalandnon.metalpollutiontoenvironment.itissuggestedtousecementforsolidificationandchemicalsforstabilizationforfinaldisposal.firstlybasicmixingratioiSobtainedfromsolidificationandinfiltrationexperiments.thenhazardouswasteiSstabilizedandsolidifiedtogetherwithrotarykilnflyashbasedontheoptimalmixingratio.TheoptimumchemicalsmixingratioiSundercentralcontroltoensurethesolidificationstrengththusprolongingtheservicelifeoflandfill,andthewholeprocessincludingmeasure,input,stirringandoutputisautomaticallycontrolledwhileequipmentiscontrolledonsite.Thistreatmentprocesshasbeenputintouseandprovedeffectiveinmanyhazardoustreatmentprojects. Keywords:hazardouswaste;stabilization;solidification;comprehensivetreatmenttechniques;processes;central 0引言 危险废物是指除了放射性以外的具有化学反应性、毒性、易爆性、腐蚀性等能引起或可能引起对人类健康或环境危害的废弃物,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在危险废物诸多处理手段中,稳定化/固化技术是处理重金属废物和其他非金属危险废物的重要手段,在区域性集中管理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是使危险废物中的所有污染组分呈现化学惰性或被包容起来,以便运输、利用和处置12J。 稳定化/固化技术包括:水泥稳定化/固化、石灰稳定化/固化、沥青稳定化/固化、药剂稳定化等。我国对危险废物稳定化/固化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起步较晚,国内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而且多数研究成果在实验室中获得,且只是针对单一危险废物种类,不能完全适用于工程中的危险废物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针对我国危险废物种类繁多,且成分复杂,某种危险废物中可能含有几十种污染成分,同时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均匀,各地危险废物污染情况又很严重。如果采取单一的固化技术难以从整体上解决我国危险废物的污染问题。从国外的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来看,水泥基固化与稳定剂将是我国在处置有害固体废弃物的重要选择。因此,综合水泥固化廉价性和药剂稳定化低增容比的优势,采用水泥固化为主药剂稳定化为辅的综合处理技术,既能解决重金属的污染,保证固化块的强度,又因药剂的合理化使用可降低增容比,提高安全填埋场的服务年刚,引。故对水泥固化为主药剂稳定化为辅的综合危险废物稳定化/固化综合处理技术进行研究。 收稿日期:2010-03-10:修同目期:2010—03—26 作者简介:范玉宏(1966一),男,甘肃人,从事城市生活垃圾、危险废弃物处理工艺及其专用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等方面研究。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新华社信息北京2月6日电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强对危险废物的污染控制,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国家环保总局特制定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全文如下: 1范围 本标准从危险废物处理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的需要出发,规定了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场所的选址原则、焚烧基本技术性能指标、焚烧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限值、焚烧残余物的处置原则和相应的环境监测等。 本标准适用于除易爆和具有放射性以外的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管理。 2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HZB1-1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 染物采样方法 GB15562.2-1995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234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HJ/T20-1998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 3.1危险废物 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 法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3.2焚烧 指焚化燃烧危险废物使之分解并无害化的过程。 3.3焚烧炉 指焚烧危险废物的主体装置。 3.4焚烧量 焚烧炉每小时焚烧危险废物的重量。 3.5焚烧残余物 指焚烧危险废物后排出的燃烧残渣、飞灰和经尾气净化装置产生的固态物质。

3.6热灼减率 指焚烧残渣经灼热减少的质量占原焚烧残渣质量的百分数。其计算方法如下: P=(A-B)/A×100% 式中:P-热灼减率,%; A-干燥后原始焚烧残渣在室温下的质量,g; B-焚烧残渣经600℃(土25℃)3h灼热后冷却至室温的质量,g。 3.7烟气停留时间 指燃烧所产生的烟气从最后的空气喷射口或燃烧器出口到换热面(如余热锅炉换热器)或烟道冷风引射口之间的停留时间。 3.8焚烧炉温度 指焚烧炉燃烧室出口中心的温度。 3.9燃烧效率(CE) 指烟道排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浓度之和的百分比。用以下公式表示: CE=CO2/(CO2+CO)×100% 式中:[CO2]和[CO]-分别为燃烧后排气中CO2和CO的浓度。 3.10焚毁去除率(DRE) 指某有机物质经焚烧后所减少的百分比。用以下公式表示: DRE=(Wi-WO)/Wi×100% 式中:Wi-被焚烧物中某有机物质的重量; Wo-烟道排放气和焚烧残余物中与Wi相应的有机物质的重量之和。 3.11二恶英类 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总称。 3.12二恶英毒性当量(TEQ) 二恶英毒性当量因子(TEF)是二恶英毒性同类物与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对的亲和性能之比。二恶英毒性当量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TEQ=∑(二恶英毒性同类物浓度×TEF) 3.13标准状态 指温度在273.16K,压力在101.325KPa时的气体状态。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均指在标准状态下以11%O2(干空气)作为换算基准换算后的浓度。 4技术要求 4.1焚烧厂选址原则 4.1.1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GHZB1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一类、二类功能区和GB3095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地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和文化区。 4.1.2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 4.2焚烧物的要求 除易爆和具有放射性以外的危险废物均可进行焚烧。 4.3焚烧炉排气筒高度

危废焚烧处理工艺及图片

资料整理 一、危废处理工艺流程 (1)系统工艺主流程框图 体积较大的废物经过破碎后与不需破碎的废物由抓斗混合后送至废物给料斗,经计量后从料斗经溜槽由推料机构送入回转窑内。液态危险废物根据热值的不同并经过过滤后分别喷入回转窑和二燃室内焚烧。固态废物和液态废物根据化验分析的成分和分析由技术部门制定配料单,进料量根据回转窑内温度等工况条件由控制室内的计算机进行调节和控制。整个焚烧系统配备了自动控制和监测系统,在线显示运行工况和尾气排放监测,并能自动反馈,对有关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自动调节。焚烧系统还设有可靠的配风装置以保证回转窑、二燃室处于负压运行状态。 危险废物在回转窑内进行高温分解及燃烧反应,废物大幅减量,部分未燃尽的残渣从回转窑排出后直接掉落在二燃室下部的炉排上再次燃烧,燃尽后由出渣系统连续排出,回转窑

焚烧产生的烟气进入二燃室内进一步燃烧,二燃室的出口烟气温度保证维持在1100℃以上,烟气停留时间超过2秒,使烟气中的有机物和二恶英彻底分解,达到无害化的目的。 二燃室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回收部分能量产生蒸汽。烟气经余热锅炉后温度降为500℃-600℃之间。再经过烟气急冷中和塔将温度降低到200℃-180℃之间,避免二恶英等有毒气体的再合成。经急冷后的烟气进入干式反应装置,在干式反应装置中喷入活性炭及Ca(OH)2对烟气进一步脱酸,并对重金属及可能再生产的二恶英等物质进行吸附,再进入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然后烟气进入SCR脱氮装置脱除氮氧化物。烟气净化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湿式脱酸,在湿式脱酸塔中喷入碱液脱除SO2、HCl、HF等酸性气体,达到严格的烟气排放标准。最后经过净化的烟气被加热以消去白烟后通过引风机的作用送入烟囱排入大气中。 (2)危险废物储存与预处理系统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 B18484—2001 代替GWKB2—1999 2001-11-12发布 2002-01-01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强对危险废物的污染控制,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以集中连续型焚烧设施为基础,涵盖了危险废物焚烧全过程的污染控制;对具备热能回收条件的焚烧设施要考虑热能的综合利用。 本标准由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中国科技大学负责起草。 本标准内容(包括实施时间)等同于1999年12月3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WKB2—1999),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代替GWKB2—1999。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从危险废物处理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的需要出发,规定了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场所的选址原则、焚烧基本技术性能指标、焚烧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限值、焚烧残余物的处置原则和相应的环境监测等。 本标准适用于除易爆和具有放射性以外的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管理。 2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234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危废焚烧处理工艺及图片

危废焚烧处理工艺及 公司内部: (GOOD-TMMT-MMUT-UUPTY-UUYY-DTTl-

资料整理 危废处理工艺流程 (1) 系 工 主 程 图 积 大 废 经 后与不需破碎的废物由抓斗混合后送至废物给料斗,经计量后从料斗经溜槽由推料机构送入回转窑内。液态危险废物根据热值的不同并经过过滤后分别喷入回转窑和二燃室内焚烧。固态废物和液态废物根据化验分析的成分和分析由技术部门制定配料单,进料量根据回转窑内温度等工况条件由控制室内的计算机进行调节和控制。整个焚烧系统配备了自动控制和监测系统,在线显示运行工况和尾气排放监测,并能自动反馈,对有关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自动调节。焚烧系统还设有可靠的配风装置以保证回转窑、二燃室处于负压运行状态。

危险废物在回转窑内进行高温分解及燃烧反应,废物大幅减量,部分未燃尽的残渣从回转窑排出后直接掉落在二燃室下部的炉排上再次燃烧,燃尽后由出渣系统连续排出,回转窑焚烧产生的烟气进入二燃室内进一步燃烧,二燃室的出口烟气温度保证维持在IIOO O C以上,烟气停留时间超过2秒,使烟气中的有机物和二恶英彻底分解,达到无害化的目的。 二燃室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回收部分能量产生蒸汽。烟气经余热锅炉后温度降为500°C-600°C之间。再经过烟气急冷中和塔将温度降低到20O a C- 180°C之间,避免二恶英等有毒气体的再合成。经急冷后的烟气进入干式反应装置,在干式反应装置中喷入活性炭及Ca (OH) 2对烟气进一步脱酸,并对重金属及可能再生产的二恶英等物质进行吸附,再进入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然后烟气进入SCR脱氮装置脱除氮氧化物。烟气净化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湿式脱酸,在湿式脱酸塔中喷入碱液脱除So2、HCK HF等酸性气体,达到严格的烟气排放标准。最后经过净化的烟气被加热以消去白烟后通过引风机的作用送入烟囱排入大气中。 (2)危险废物储存与预处理系统

工业危险废物的五大处置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业内逐渐重视了危险废物处理工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工业危险废物主要类别,并论述了工业危险废物的五大处置技术,从新型焚烧处理、新型固化处理、快速碳酸化处理、等离子气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1工业危险废物主要类别 工业危险废物,主要来源于工业下属子领域,其中包括医药、采矿、炼油、化学等行业。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可能产生危险废物。对于危险废物,我国大致将其分为46大类,共计479余种,且大多为工业、医疗、社会等危险废弃物。若依照危险废物产生来源划分,可将之划分为工业废弃物及社会废弃物等两大类型。 依据危险废物自身性质划分,可将之划分为无机、有机、油类及其他废弃物。在不同废弃物之间,由于性质及构造有所区别,故而相应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目前,在我国收录的600余种废弃物中,废碱及废酸、无机氰化物及无机氧化物、含铜废弃物等的比例,占废弃物总数的60%左右。 2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原则 我国在收录危险废物种类时,曾明确规定固废的性质,即在生产生活中,已经丧失原有价值,但仍具备利用价值,被放弃或抛弃的固态及半固态或置放于容器内的气态物品及物质,并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固废物质及物品。 对于危险废物,一旦被定义,就应依照相关规定,对之进行处理操作。在我国诸多工业企业中,对于危险废物处理,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处理链条。依据危险废物处理程序,即上游处理、中游处理、下游处理等,可对危险废物进行合理利用。所谓上游处理,就是针对不同污染源所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就近处理。 所谓中游处理,就是针对设备生产商及工程承包商而言,就近处理危险废物。所谓下游处理,即是针对运营商而言,就近处理危险废物。在工业危险废物处理中,各方面应依据就近原则,将危险废物运输至最近的处理中心,随之依据相关处理技术,对之进行无害化处理。 3工业危险废物处置一般办法 3.1填埋法 填埋法的应用优势,在于该方法处理量多、管理简便、节约成本、适用性强。一般情况下,填埋法主要适用于土地较多且经济落后地区。然而,在城市危险废物处理中,由于废弃物总量较大,加之危险废物中往往混杂了金属及塑料等有机废物,若采用填埋法处理,就会在填埋后生成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同时,在此期间,工业危险废物还有可能产生渗滤液,对土壤造成污染,进而危害人类健康。 3.2焚烧法 焚烧法的处理程序,即是在高温炉内,倒入相应的危险废物,经过高温处理,其中的可燃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