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硬皮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17.49 KB
- 文档页数:2
《一例多发性硬化症患者长期护理管理的个案研究》一、疾病概述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大脑、脊髓和视神经等部位,可导致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共济失调等多种症状。
多发性硬化症具有复发缓解型、继发进展型、原发进展型等不同的临床类型,病情复杂多变,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需要长期的护理管理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缓疾病进展。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1. 遗传因素:多发性硬化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
2. 环境因素:病毒感染、日照时间、维生素 D 缺乏、吸烟等环境因素可能与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有关。
3. 自身免疫因素:患者的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的神经组织,导致髓鞘破坏和神经功能障碍。
(二)发病机制1. 免疫反应:T 细胞和 B 细胞等免疫细胞在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
免疫细胞被激活后,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攻击髓鞘,导致脱髓鞘病变。
2.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过程中也非常重要。
炎症细胞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引起神经组织的炎症和损伤。
3. 神经再生障碍: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神经再生能力受损,导致髓鞘修复困难,病情逐渐加重。
三、临床表现(一)视力障碍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复视、视野缺损等症状。
视力障碍通常是多发性硬化症的首发症状之一,可单侧或双侧发病。
(二)肢体无力患者可出现肢体无力、肌肉萎缩、肌肉痉挛等症状。
肢体无力可累及一个或多个肢体,严重时可导致瘫痪。
(三)感觉异常患者可出现感觉减退、感觉过敏、疼痛、麻木、刺痛等症状。
感觉异常可累及身体的不同部位,如面部、四肢、躯干等。
(四)共济失调患者可出现行走不稳、平衡失调、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共济失调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如行走、穿衣、进食等。
(五)其他症状患者还可出现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等症状。
系统性硬皮病肾危象患者的循证护理发表时间:2012-10-26T10:26:39.1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康爱绒王欣[导读] 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查找证据,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利益达到最大化。
康爱绒王欣(烟台毓璜顶医院风湿免疫科 264000)【摘要】探讨系统性硬皮病肾危象的综合护理措施。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确定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如雷诺现象、高血压、焦虑、抑郁等。
通过检索相关文献,采取了针对性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
【关键词】系统性硬皮病肾危象雷诺现象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391-01 【Key words】Systemic Scleroderma Renal Crisis Raynaud’s Phenomenon Nursing Care 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derma,SSc)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在临床上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是除皮肤受累外,可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危害较大,患者常死于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其中肾脏受损尤为重要[1]。
SSc患者严重的肾脏受损表现为突然出现高血压和急进性肾损害,既硬皮病肾危象( Scleroderma renal crisis, SRC)。
SRC是SSc最凶险的并发症,最早于1863 年报道,约5%~10%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发生肾危象。
我科2011年9月抢救了1例SRC的患者,通过查阅文献,制定了SRC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0岁。
因双手雷诺现象半年,浮肿3月余于2011年9月18日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头痛,双手雷诺现象,双手、双腕部、前臂及双下肢、双足部皮肤弹性明显减退,睑结膜苍白,3月前出现纳差,眼睑及双下肢浮肿,感恶心,入院测体温35.7℃,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213/111mmHg,给予硝酸甘油入液静滴降压,吸氧3L/min。
硬皮病患者的如何做好护理查房1.硬皮病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硬皮病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信很多朋友都没有听说过硬皮病这种疾病,这种疾病好发于春秋,常见青年与中年女士的,虽说不是很危险的疾病,但给人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硬皮病的症状有哪些,硬皮病怎么治,预防硬皮病的饮食。
硬皮病的症状当我们发现自己出现下述这些症状时,请一定要当心,因为这很有可能是硬皮病所导致的。
硬皮病的前期体现通常不具特征性,尽管好发于青年和中年女人,但近期老年人的患病率也有增多趋势。
硬皮病起病大多在春秋两季,大部分病人的首发体现是脸部呈现鲜红色的斑疹,规模局限于两边脸颊部、鼻梁部,边际明白,皮疹外形像蝴蝶,俗称蝶形红斑,这是硬皮病的前期体现最为显着的当地。
最早期的硬皮病,症状十分轻微,我们用手接触这些红色斑疹,会有一种柔硬的感觉,并且没有任何瘙痒感。
这种皮疹形状粗看与脸部别的过敏性皮肤病类似,如由化妆品过敏导致的化妆品皮炎。
但化妆品皮炎的皮疹尽管也有光敏性体现,但红斑通常不累及鼻梁部,接触红斑的边际,没有柔硬感,且化妆品皮炎病人有显着瘙痒等都是归于硬皮病的前期体现。
除此之外,硬皮病的前期体现还体现为两手背有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水肿性红斑,对称散布,通常不发作腐烂,不痒,有灼痛,称为多形红斑。
这种皮疹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存在,而冻疮好发于冬季,常发作腐烂,有显着瘙痒,这些都是归于硬皮病的前期体现。
硬皮病早期症状有什么?硬皮病伤害性不小,而且该病由于是一种全身性的免疫性疾病,所以治愈的难度也是很大的。
而患者朋友唯有抓住早期治疗这个最佳的时期,才能降低该病的治疗难度,让自己能够更好地恢复身体健康。
硬皮病的发病症状1、硬皮病发病过程之中,很多患者都会出现关节疼痛、僵硬的感觉,还有一些患者更加严重关节红肿、疼痛、触痛等情况都会出现,一些时候还会导致手指关节出现这些症状。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对硬皮病进行拍摄X线片时,能发现骨质吸收现象,硬皮病患者常有关节周围软组织萎缩和皮下钙质沉着的症状。
28例硬皮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1-10-20T16:14:56.653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韦少丽[导读] 此外,患者出院后还应继续调理饮食,坚持功能锻炼,以愉快的心情对待疾病。
韦少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职工医院、陆川温泉疗养院护理部广西陆川 537700)【摘要】目的:了解硬皮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3月~2011年6月收诊的28例硬皮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
结果: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10~56天,平均住院天数为(38.54±10.03)天,经过相应的治疗及护理,皮肤硬度及雷诺现象等临床指标有明显好转者26例,占总患者的92.86%,无效2例,占总患者的7.14%。
结论:在对硬
皮病患者采取内外兼治的基础上,还要对相应的临床症状、饮食以及心理进行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硬皮病;临床特点;护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硬皮病,又称系统性硬化症,是指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并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病[1]。
皮肤的改变是硬皮病的标志症状,一般会经历肿胀期、浸润期和萎缩期三个阶段,病变呈对称性,多由手指逐渐向远端扩展,且病变皮肤与正常皮肤无明显的界限。
此病病变程度差别很大,较轻的患者仅有局部皮肤的硬化和钙化,严重的可出现全身广泛性皮肤硬化增厚[2]。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20~50岁人群为发病高峰人群,女性的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4倍,发病季节大多在春、秋二季。
目前,硬皮病的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临床上无明确的治疗方法。
我院自2009年3月~2011年6月共收诊28例硬皮病患者,采取内外兼治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具体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为今后硬皮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诊的28例硬皮病患者为治疗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硬皮病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性6例,占总患者的21.43%,女性22例,占总患者的78.57%,男女比例为1:3.67;年龄在18~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19±10.23)岁,发病年龄为(37.24±9.02)岁,病程为(34.83±28.15)月;其中局限性硬皮病患者17例,占总数的60.71%,系统性硬皮病患者11例,占总数的39.29%;系统性硬皮病患者中,肢端性患者5例,弥漫性患者6例;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无明显的诱因。
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
2.1 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心电图、肺部X射线、尿量等临床指标的变化,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如果患者有呕吐现象,要观察呕吐物,判断有无出血的可能,若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2 内外综合治疗内治选用注射药物泼尼松30 mg/d、复方丹参20ml/d、低分子右旋糖苷200m/dl,适当剂量的秋水仙碱及胸腺肽等,口服维生素E300mg/d,伴有肺部感染的患者可注射抗生素;外治选用以下药方进行药浴:威灵仙、白附子、石菖蒲、羌活、艾叶、蛇床子、栀子、千年健、川芎、白鲜皮、红花等药物用食醋水煎,浸泡患病部位,局部严重的部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每个疗程为1个月。
2.3 对出现雷诺现象患者的护理雷诺现象的出现多由低气温诱发,必须做好硬皮病患者的皮肤护理。
建议患者戴手套、穿棉袜、穿柔软且保暖性强的衣服,防止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所住病房应阳光充足、保持温暖清洁;保持个人卫生,防止感染,避免用冷水洗手脚,适当地进行全身及患肢的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筋脉舒通,有利于症状的恢复。
2.4 对发热患者的护理硬皮病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常有发烧、寒战、烦渴等症状,护理时建议采用物理降温,如酒精浴或温水浴等,但不可用西药大量发汗退热。
发热后病人应多饮水、多卧床休息。
2.5 对呼吸道的护理肺部受累常常会导致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死亡[4]。
常表现为劳累时呼吸困难、咳嗽、肺纹理增多、增粗,导致肺的换气功能出现障碍。
预防患者呼吸道感染,避免着凉感冒,定期监测肺功能,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用4%的硼酸液漱口,保持口腔的湿润和清洁。
2.6 饮食护理系统性硬皮病常常累及食管[5],食道病变导致吞咽困难,防止饮食时呛咳,甚至导致窒息;给予高热量和高蛋白并且容易消化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食鱼汤、牛奶、骨头汤、莲子等加强营养,禁止生冷辛辣的刺激性食物;严重吞咽困难的患者用留置鼻胃管进行营养支持。
2.7 精神护理及心理干预情绪激动可导致末梢血管痉挛,使肢体缺血,加重病情。
病人及其家属应多了解硬皮病的基本知识,对其进行心理干预,让患者保持精神愉快,摆脱悲观、焦虑的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治疗结果及分析
3.1 临床指标总结所有患者主要的临床指标结果见表1.
表1.临床指标总结
临床指标异常患者(例)正常患者(例)皮肤变硬 28(100%)0(0.00%)
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 19(67.86%)9(32.14%)
色素沉着 23(82.14%) 5(17.86%)
雷诺现象 25(89.29%)3(10.71%)
肺部X光 17(60.71%)11(39.29%)心电图 11(39.29%)17(60.71%)肾脏检查 6(21.43%)22(78.57%)
食道造影 20(71.43%)8(28.57%)
3.2 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56天,平均住院天数为(38.54±10.03)天,经过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后,皮肤硬度及雷诺现象等临床指标有明显好转的患者为26例,占患者总数的92.86%,无效患者为2例,占患者总数的7.14%。
讨论
硬皮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目前尚未研究清楚,我院在治疗时采用内外兼治的方法并采取到位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者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此外,患者出院后还应继续调理饮食,坚持功能锻炼,以愉快的心情对待疾病。
参考文献
[1]孟小英,吴凤歧,赖建铭.儿童硬皮病15例临床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17(4):304~305.
[2]栾天庆.内外合治硬皮病1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3,31(3):17.
[3]王侠生,廖康煌,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540~547.
[4]]钟冬梅.系统性硬皮病的肺部病变[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0(5):76~77.
[5]吴荣荣.系统性硬皮病病人的食管动力研究[J].中华皮肤杂志,200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