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固定资产折旧测算模板
- 格式:xls
- 大小:346.00 KB
- 文档页数:15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一、会计记录概况B公司系生产型企业,2005年固定资产期初余额18,563,304.32元、累计折旧期初余额5,768,184.82元,本期固定资产借方发生额1,383,349.00元、累计折旧本期提取增加1,214,925.03元,固定资产本期贷方发生额6,383,955.16元、累计折旧本期减少2,582,414.35元,固定资产期末余额13,562,698.16元、累计折旧期末余额4,400,695.50元,具体数据见“未审数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3)。
二、审计目标(一)固定资产审计目标1、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2、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确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恰当;5、确定固定资产的余额是否正确;6、确定固定资产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累计折旧审计目标1、确定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2、确定折旧政策是否恰当;3、确定累计折旧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4、确定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报表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1、向客户索取或根据明细账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未审数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3);2、根据各账户余额,按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办公设备等进行分类汇总,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及余额分类明细表” (底稿见索引C1-1-2),复核加计正确并总计与总账核对相符,并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提示:如未审数合计金额与总账不符,应查明原因并作更正,必要时向项目负责人进行咨询,并作相应的处理。
“审计调整”与“审定数”在该项目审定后录入。
(二)执行“了解有关固定资产的请购、核算、批准、报废处置等增减及日常管理方面的内控情况,必要时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收集客户有关固定资产的请购、核算、批准、报废处置等增减及日常管理方面的内控书面制度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并适当地实施符合性测试。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其基础是核算资产折旧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将固定资产在其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价值,以每个会计期间的一定比例核销的过程。
通常将其计算成会计年度的折旧额,以在资产预计寿命结束之前使企业在财务上平均分担资产的成本。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如何计算固定资产的残值、预计使用年限、总成本和折旧方法,以便编制折旧计算表。
一、残值的计算残值是指企业按正常情况下销售资产或将其处置的初步估计收益额,通常也称为剩余价值。
如图1所示,假设企业购买了一台机器,该机器的预计寿命为10年,购置价为30000元,预计在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还能卖出5000元,那么此机器的残值为5000元。
二、预计使用年限的计算预计使用年限是指预计资产能够理论上或实践上使用多长时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预计使用年限和财务报告中的折旧年限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
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可以有多种估计方式,例如按制造商提供的预计寿命、按所在行业同类资产使用寿命等,这里我们以机器的实际使用寿命作为预计使用年限,即10年。
三、总成本的计算总成本是指购置资产时所支付的全部支出,包括购置价、运输费、安装调试费、关税等各项费用。
如图1所示,机器的总成本为30000元。
四、折旧方法的选择折旧方法是指如何选用合适的核算方法,使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逐年按一定比例减少,并在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结束时完全消耗。
常见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这里我们以直线法进行计算。
直线法是指在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期间内,每年按照资产总成本减去残值后,平均摊销折旧费用。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费用=(总成本-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如图2所示,机器的年折旧费用为(30000-5000)÷10=2500元。
五、折旧计算表的编制根据以上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编制出机器的折旧计算表,如图3所示。
其中第一列为会计期间,第二列为年折旧费用,第三列为资产减值,第四列为累计折旧,第五列为资产账面价值。
被审计单位: B 公司 审核员: 李辰 日期: 2006.01.28 索引号: C1-0-1审查项目: 固定资产 会计期间: 2005.12.31 复核员: 刘佳 日期: 2006.01.29 页 次:调整事项说明及调整分录调整事项说明如下:1 、(底稿见索引 C1-3-3),经查验,新建车间 2005 年 6 月已完工交付使用,应结转为 固定资产,并计提相应的折旧:ADJ1#: 借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 1,600,000.00贷在建工程1,200,000.00 400,000.00应付账款-××建筑公司 ADJ2#: 借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房屋建筑物-提取数38,000.0038,000.002 、(底稿见索引 C1-3-4),实际已经作报废处理的资产,账面应予以调整: ADJ1#: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机器设备其他应付款-暂收款100,589.23 95,752.77贷196,342.0080,000.0020,589.23ADJ2#: 借 ADJ3#: 借80,000.0020,589.23贷 固定资产清理 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贷固定资产清理 3 、(底稿见索引 C1-3-4),已经被拆除的资产,账面应予以调整: ADJ1#: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 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1,437,916.67固定资产清理1,437,916.67 562,083.33贷2,000,000.00 1,437,916.67ADJ2#: 借贷4 、(底稿见索引 C1-5),经查验,抵债的是房屋租赁权而非所有权,应予以调减固定资 产:ADJ1#: 借 ADJ2#: 借长期待摊费用 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其他业务支出-房屋出租支出1,350,000.0011,250.00贷 1,350,000.00贷累计折旧-房屋建筑物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213,750.00 225,000.00被审计单位: B 公司 审核员: 李辰 日期: 2006.01.28 索引号: C1-0-2审查项目: 固定资产 会计期间: 2005.12.31 复核员: 刘佳 日期: 2006.01.29 页 次:5 、(底稿见索引 C1-6-1),经查验,出售给关联方的生产线出售行为实质并未实现。
固定资产汇总表
一、根据《固定资产汇总表(财报统填报)》,在财报系统进行填报
1.根据B列“固定资产原值”,在附表6《固定资产明细表》中按照6大类拆分
2.如单位账上已计提过累计折旧,根据C列“当年折旧费用”,在调整分录8
应计提折旧的部分确认当期折旧费用:
借:折旧费用 (C列“当年折旧费用”绿色标记的汇总金额)
贷:净资产(C列“当年折旧费用”绿色标记的汇总金额)
3.如单位账上未计提过累计折旧,根据C列“当年折旧费用”和D列“以前年度累计折旧”,在调整分录9a 和9b中进行如下操作:
(1)9a补提固定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当年部分计入“折
借:折旧费用 (C列“当年折旧费用”绿色标记的汇总金额)
贷:净资产 (C列“当年折旧费用”绿色标记的汇总金额)
(2)9b补提固定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以前年度部分调整净资
借:净资产 (D列“以前年度累计折旧”绿色标记的明细金额)
贷:累计折旧 (D列“以前年度累计折旧”绿色标记的明细金额)
二、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指出“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动植物”不提折旧,公式只计算了原值,折旧为0
植物”不提折旧,公式只计算了原值,折旧为0
和D列“以前年度累计折旧”,在调整分录9a 入“折旧费用”:
金额)
整净资产
细金额)
的明细金额)
总表(财报系统填报)
类拆分原值;
分录8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当年。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模板第一篇: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模板介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模板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常见工具。
折旧是指在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过程中,由于技术进步、磨损、老化等原因,其价值会逐渐降低,企业需要将其价值分摊到每一年的成本中。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模板就是用来计算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工具。
本篇文章将会介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模板的作用、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作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模板的作用是帮助企业准确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支出。
对于企业而言,准确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支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本结构,从而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此外,在企业做出报税、编制财务报表等业务中,也需要用到准确的固定资产折旧数据。
计算方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和工作量法。
下面介绍常见的直线法计算方法:直线法:企业假定每年固定资产的价值下降相同的金额,直到折旧后的终值为零。
折旧每年=(固定资产原价值-残值)÷折旧年限其中,固定资产原价值指购置时的总价格,残值指固定资产的预计报废价值,折旧年限指固定资产可使用的年限。
注意事项在使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模板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确定好固定资产的原价值、折旧年限和残值,这些因素决定了每年可折旧的金额。
2. 根据企业所属行业以及政策法规,选择合适的折旧计算方法。
3. 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因计算错误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和决策。
总结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模板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准确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支出对企业的经营决策、编制财务报表、报税等业务都有极大的帮助。
在使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模板时需要注意计算方法、数据的准确性等问题,以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利润分配的核算甲公司2021年12月末,各损益类账户余额如下:〔单位:万元〕主营业务收入 1 970〔贷方〕其他业务收入 12021方〕投资收益 50〔贷方〕营业外收入 13〔贷方〕主营业务本钱 1 300〔借方〕其他业务本钱 92〔借方〕管理费用 176〔借方〕财务费用 14〔借方〕销售费用 210〔借方〕营业外支出 14〔借方〕“本年利润〞贷方账户余额4 560万元〔1-11月累计净利润〕,“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余额3 000万元。
经股东大会批准,按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10%计提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 2021元。
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收入费用结转、缴纳所得税、利润形成以及利润分配等有关会计分录。
【分析】该企业会计人员应开设“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盈余公积〞总账和“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账;开设“盈余公积〞总账和“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明细账。
月31日,结转收入类账户余额借:主营业务收入19 700 000其他业务收入 1 2021000投资收益500 000营业外收入130 000贷:本年利润21 530 000 月31日,结转费用类账户余额借:本年利润18 060 000贷:主营业务本钱13 000 000 其他业务本钱9202100管理费用 1 760 000财务费用140 000销售费用 2 100 000营业外支出140 000 3计算12月份应交的所得税〔账面价值与计税根底一致〕应纳所得税额=〔21 530 000-18 060 000〕×25%=867 500借:所得税费用867 5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867 500 将本月所得税费用转至“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867 500贷:所得税费用867 500 4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结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本年净利润=1至11月份净利润+12月份净利润=1至11月份净利润+〔12月份利润总额-12月份所得税〕=45 600 000+〔21 530 000-18 060 000-867 500〕 =45 600 000+2 602 500=48 2021500借:本年利润48 20215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8 2021500 5根据股东大会形成的决议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