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与画图》专题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524.50 KB
- 文档页数:6
八年级地理学业考试八年级上册读图训练题(含答案)1、读图2.1-11“我国沿北纬32°纬线地形剖面”,完成下列各题:(1)在剖面图上标出我国三级阶梯的范围。
(2(3)由图可知我国的地势具有特点,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是。
2、读某高原观图(如图2.1-1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并分析该图是否正确:(1)这是一幅高原的景观图,这里的地表形态、,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2)这里的民居形式应是,而图中的居民形式则是,在高原上常常见到这种居民形式。
故此图的与是不一致的。
3、读哈尔滨和广州各月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哈尔滨的是图,表示广州的是图。
(2)1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3)7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这反映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4)A图气温的年较差约℃;B图气温的年较差约℃。
4、读下列长江流域图,回答问题:(1)长江的发源地是,注入海。
(2)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A B(3)主要支流:①②③④(4)湖泊:C D(5)重要港口城市:E F G H(6)重要水利枢纽工程:L K5、下图是中国空白政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
(2)①是_____(填省区简称),与其接壤的国家是_____、_____。
(3)与②相邻的省区有_____自治区、______省、______省和云南省。
(4)③是____;④是____海峡。
该海峡两侧的省区分别是____和_____(5)我国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十余个,其中⑤是_____(国家),⑥是_____国家。
(6)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⑦是________(国家),⑧是______(国家)。
(7)既临黄海,又临渤海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
6、读我国季风区三城市气温和降水量图,这三座城市分别表示“北京、上海、广州”,回答下列问题。
专题一读图、画图与用图一、选择题读经纬网示用意(图2-1-8),回答一、2题。
图2-1-8点位于B点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正东方向D.正西方向点的经纬度是()A.23.5°N,90°E,90°W,90°E,90°W读某地等高线(米)地形示用意(图2-1-9),完成3、4题。
图2-1-93.甲地的地形部位是()A.山脊B.山谷C.陡崖D.山顶4.若乙地气温为25℃,丙地的气温为()A.26.2℃B.26.8℃C.23.8℃D.23.2℃图2-1-10为世界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五、6题。
图2-1-105.该城市年降水量约为()A.350mmB.550mm 050mm 300mm6.该城市地处()A.北半球低纬地域B.北半球中纬地域C.南半球低纬地域D.南半球高纬地域读我国东部雨带示用意(图2-1-11),完成7、8题。
图2-1-117.依照我国夏日风的进退和雨带推移规律,结合雨带在Ⅰ、Ⅲ地域的时刻,能够推断,一样年份,雨带推移至Ⅱ地域(长江流域)的时刻大致是()月月月月8.若是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域,我国东部地域将可能产生的灾害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北皆涝D.南涝北旱美国是世界上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二战”后,其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居世界首位。
依照所学知识完成九、10题。
9.以下景观属于美国的是()图2-1-1210.关于美国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A.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B.高新技术产业居世界领先地位C.服务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D.传统工业区大部份集中在东北部地域11.图2-1-13漫画让咱们深刻熟悉到()图2-1-13 变A.我国土地类型单一B.我国耕地比重大C.土地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切实爱惜耕地的重要性二、综合题1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2-1-14),回答问题。
图2-1-14(1)图中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为米,A、B、C、D、E、F六地最能表现“深山藏古寺”含义的是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读图训练题(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读图训练题1、读“中国的疆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半球。
(2)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洲部,洋的岸。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纬度,五带中的带,少数地区地处五带中的带,没有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万平方千米,仅次于、,居世界第位。
(5)图中数字代表的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分别是①②③④⑤⑥。
(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海、海、海和海,其中海沿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盐场,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渔场。
2、综合题1. 读图,完成下列各项要求:(1)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我国邻海、岛屿名称:○1(邻海)○2(邻海)○3(邻海)○4(岛屿)(2)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A BC DE F2. 在下列数字与地理事物之间连线:①18000多千米 A.我国陆上国界线长②960万平方千米 B.我国大陆海岸线长③6500多个 C.我国陆地总面积④22000多千米 D.我国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数3、读下图后回答: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邻国:①②③④隔海相望的国家:⑤⑥海域:⑦⑧大洋:⑨⑩4、读“中国政区图”和“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共有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个特别行政区。
(2)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三级。
(3)长江、黄河的干流共同流经的省有和。
(4)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5)跨纬度最广的省区是,(6)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7)根据图中字母填写下列表格图号A B C D E F G H全称简称行政中心2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轮廓表示的省区是,图中a表示的河流是,b表示的海区是。
(2)与图B所示的省区相邻的省区:①是,③是;图中②城市是,④河流是。
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训练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5分)(1)图中小河流向是从 方流向 方。
(2)水电站在学校的 方向,医院在学校的 方向。
(3) 若学校与农机站图上距离为2厘米, 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米。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指出图中A 、C 两地的地理位置:A 、 C 、(2)在图中A 、B 、C 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地,位于东半球的是 地,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
(3) A 地位于C 地的 方向。
(4)从低、中、高纬度看,B 在 纬度;C 在 纬度。
(5)从五带看,A 在 ;B 在3、读经纬网示意图后,填写下表:(12分)4、经纬网的判读(13分)(1).写出A 、B 、C 、D 的地理坐标:A : B : C : D : (2).A 点位于C 点的 方向;B 点位于C 点的 方向。
(3)A 、B 、C 、D 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
(填代号)(4)A 、B 、C 、D 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四季分明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5、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⑴在右图中小清河流向的方向___________;⑵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米;⑶AB 一线和CD 一线和E 处的地形分别是:AB_______,CD_______,E _____;⑷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_________米。
经度纬度东或西半球北或南半球低、中、高纬度在五带中的A B(5图中甲地坡度比乙____,原因是_______。
6、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②;③;④。
(2)图中乙AB和CD线所在地,坡度比较陡的是。
为什么?(3)C的海拔是米;EF两山的相对高度是米。
(4)图中丙在在乙的方向,甲在乙的方向。
(5)小河的流向是自向。
初中地理中考读图专题及综合训练一、地图与世界地理部分 :知识点1:经纬度和方向的判别,是每年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经纬度可是的七年级,也可以八年级内容。
示例: 图中A 点的经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纬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B 点的经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纬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A 点在B 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
说明:一般经纬度都会给出明确的东经(E )、西经(W )、南纬(S )和北纬(N )的标识,大家在做类似题目时,要牢记纵为经度,横为纬度的原则,一般就照图上所给的经纬度标识来写。
方向的判别不管是什么图,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若两点不在一条线上,肯定是一个偏方向,判别时如此点在另外一点上方,为北,在另外一点左 手方向,为西,二者累加则为西北,其它情况以此原则类推。
知识点2:地图大小和比例尺的计算。
示例:换算成1: XXXXX 的形式,其中分母数字最小的,则比例尺最大,分母数字最大的,则比例尺最小。
在进行比例尺换 算的时候,一般都是给出1: XXXXX 的形式,请首先把 XXXXX 去掉5个0,换算成千米,再拿图上距离乘以换算成千米的比例尺就可以算岀实地距离。
知识点3:大洲和大洋以及板块学说。
示例世界上最大的大洲 _________________ 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__________________ ,赤道穿过 _______________ 洲、 ________________ 和 洲。
喜马拉雅山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挤压而成。
日本、台湾多地震是因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考地理读图、绘图、填图专题复习(附答案解析)
内容预览
读图、绘图、填图
一、专题体系展示
二、专题训练检测:
㈠单项选择题,
读经纬网,完成1-2题:
1.图中M地的地理位置是()
A.160°E,20°N
B.160°W,20°S
C.160°E,20°S
D.160°W,20°N
2.关于M地的自然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有极昼极夜现象
B.有太阳直射现象
C.既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D.夏至日时,昼长夜短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
3.图中表示陡崖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上图四地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07·长沙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改编)读下面的沿60~N线的俄罗斯地形剖面图,完成5、6题。
5.分析地形剖面图,俄罗斯总的地势特点是 (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中部高,东、西部低
D.中部低,东、西部高
6.图中P处是 ( )
A.安第斯山脉
B.乌拉尔山脉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D.大高加索山脉
7.2008年5月1 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O级地震,人员伤亡较多。
下列省区轮廓图中,表示四川省的是 ( )。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读图专项练习题1.读下图,回答问题(3 分):(1)A、B 两点的经纬度是:A ;B(2)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 B 点位于A 点的2.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 ,回答问题(8 分):(1)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称A ;B ;C ;D(2)全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有、(3)位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洲之间的大洋是(4)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3.阅读图5,完成下列内容。
(每空0.5 分,共10 分)① A 点位于____________ 洲,因其纬度位置________ 故终年炎热。
② B 是 _______ 洋,它是面积最 ________ 的洋。
③ C 点位于______ 洲北部,因其濒临地中海,属于_______________ 气候类型,这里大部分居民为__________ 色人种。
该洲是现在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_____________ 的地区。
④ D 点是东南亚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国,这个地区大部分人信奉 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这些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故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
⑤ E 点是_____________ 国。
当我们庆祝元旦迎新年时,该国气候进入了一年中的_______________ 季。
该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万美元,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
图5⑥ F 是美国,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_ 语,_____________总部设于该国的纽约市。
⑦G 点是________ 国,本初子午线从该国的 ______________ 市内穿过。
⑧H 点是青藏高原,这里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部的乞拉朋齐是世界的“ _______ ”极,这里的气候类型属于 _________________气候。
八年级地理学业考试八年级上册读图训练题〔含答案〕1、读图2.1-11“我国沿北纬32°纬线地形剖面〞,完成以下各题:〔1〕在剖面图上标出我国三级阶梯的范围。
〔2〕将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下表中相应处。
数字①②③④⑤地理事物名称〔3〕由图可知我国的地势具有特点,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是。
2、读某高原观图〔如图2.1-12所示〕,答复以下问题,并分析该图是否正确:〔1〕这是一幅高原的景观图,这里的地表形态、,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2〕这里的民居形式应是,而图中的居民形式那么是,在高原上常常见到这种居民形式。
故此图的与是不一致的。
3、读哈尔滨和广州各月气温曲线图,答复以下问题:〔1〕表示哈尔滨的是图,表示广州的是图。
〔2〕1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3〕7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这反映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4〕A图气温的年较差约℃;B图气温的年较差约℃。
4、读以下长江流域图,答复以下问题:〔1〕长江的发源地是,注入海。
〔2〕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A B〔3〕主要支流:①②③④〔4〕湖泊:C D〔5〕重要港口城市:E F G H〔6〕重要水利枢纽工程:L K5、以下图是中国空白政区图,读图答复以下问题。
〔1〕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
〔2〕①是_____〔填省区简称〕,与其接壤的国家是_____、_____。
〔3〕与②相邻的省区有_____自治区、______省、______省和云南省。
〔4〕③是____;④是____海峡。
该海峡两侧的省区分别是____和_____〔5〕我国疆界绵长,陆上国界限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十余个,其中⑤是_____〔国家〕,⑥是_____国家。
〔6〕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⑦是________〔国家〕,⑧是______〔国家〕。
专题一地理图表判读(读图、析图、用图)专项训练1.下面地球仪示意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为A.(30°N,90°W)B.(30°S,90°E)C.(30°N,90°E)D.(30°S,90°W)2.关于下图中P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P点的纬度是20°,经度是15°B.P点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5°E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P点位于东半球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P点位于南半球3.下列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A. B.C. D.4.读图,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A.70°S,150°EB.70°S,150°WC.70°N,150°ED.70°N,150°W5.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方向是A.正南方向B.西北方向C.正北方向D.东南方向下面为地球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A.③④B.①②C.⑤⑥D.③⑦7.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8.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A.甲B.乙C.丙D.丁9.下列四幅图(单位:米)中,点P分别表示( )A.山顶、山谷、山脊、鞍部B.鞍部、山顶、山脊、山谷C.山顶、山脊、山谷、鞍部D.山谷、山脊、鞍部、山顶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正在该区域进行地理野外实习的大学生,准备在图示区域宿营。
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宿营的是()A.①B.②C.③D.④11.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地形类型为盆地B.②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C.①地和②地的相对高度为100米D.若②、③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3千米1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E点爬到山顶A比从C点爬到山顶A更容易B.B地为陡崖,适合攀岩运动C.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570米D.小溪的大致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流13.关于下图中四个大洲的表述,错误的是A.①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B.③大洲与④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②大洲濒临三大洋D.四个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④14.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
八年级上册地理读图题专练(含答案)有,位于第三阶梯的有。
3)我国的主要山脉有:A山脉、B山脉、C山脉、D山脉、E山脉、F山脉、G山脉、H山脉、I山脉、J山脉、K山脉、L山脉。
4)我国的主要河流有:①长江,②黄河,③珠江,④松花江,⑤黑龙江,⑥辽河,⑦淮河,⑧海河,⑨澜沧江,⑩怒江,⑪雅鲁藏布江,⑫金沙江。
5)我国的主要湖泊有:①鄱阳湖,②洞庭湖,③太湖,④青海湖,⑤巴音布鲁克,⑥额尔齐斯湖,⑦呼伦湖,⑧乌苏里江。
其中,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2.地形与气候在我国,地形和气候密切相关。
地形的高低、起伏和分布,影响着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我国地势高低错落,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主要由三级台阶组成。
第一阶梯位于东南部,是平原和丘陵地带;第二阶梯位于中部,是山地和高原地带;第三阶梯位于西北部,是高原和山地地带。
其中,第二阶梯的山脉主要有大巴山、武夷山、黄山、华山、太行山、玛纳斯山等;第三阶梯的山脉主要有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阿尔金山等。
盆地也是我国地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高原等。
6.温度带根据气温的差异,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寒带、温带、暖温带、南亚热带和热带。
东北平原属于寒带,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华北平原属于温带,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暖温带,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
C带和D带的分界线大致与一月份-3℃等温线以及5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7.干湿地区划分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即A区、B区、C区、D区。
庆阳属于B区。
A区与B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100°E经线,此线也是暖温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8.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除青藏高原外,惯上以秦岭-淮河-长江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季风区受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充沛;非季风区受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制约,季风很难到达,降水较少,全年较为干燥。
专题一读图、用图、绘图类型一经纬网地图读局部区域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 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位于两个不同半球的是( )A. ①与②B. ②与③C. ③与④D. ①与④2. 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③两地时刻不同,日期相同B. ②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C. ③地所在地区气候四季变化明显D. ④地位于高纬度地区3. 下图中,假如甲、乙、丙、丁四幅图的图幅一样大,那么比例尺最大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4. 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道:我到达了一个神奇的地方,我右手在东半球,左手在西半球,面向北半球,背对南半球,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下图中的( )A. 甲B. 乙C. 丙D. 丁5. 根据下面经纬网图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 C在B的西南方,B位于北半球B. B在D的西北方,E位于西半球C. D在E的东北方,D位于东半球D. C在E的东北方,C位于西半球下图为北半球经纬网俯视图,读图完成6~7题。
6. 甲点的经纬度是( )A. (23.5°N,0°)B. (23.5°S,0°)C. (0°,23.5°W)D. (0°,23.5°E)7. 乙地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A. 热带B. 北温带C. 北寒带D. 南温带8. 2015年某月,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从上海出发,途径弗里曼特尔港、中山站、长城站和蓬塔,历时75天,成功完成环南极航行。
读“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线路及方向图”,雪龙号从中山站到长城站的航行方向最接近( )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读图,完成9~10题。
9. 关于图中四个地点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①②两点季节相反B. ③④两点时间相同C. ③地位于①地的东南方D. 北半球夏至日,②地的白昼时间最短10.④地的经纬度是( )A. (23. 5° S,120° E)B. (23. 5° S,120° W)C. (23. 5° N,120° E)D. (23. 5° N,120° W)类型二等高线地形图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
专题一读图、识图、绘图、用图复习练习一、选择题(青岛中考)读经纬网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C)A.70°N,170°E B.70°N,170°WC.70°S,170°E D.70°S,170°W2.图中②地位于③地的(D)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3.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错误的是(D)A.①地位于西半球B.②地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C.③地位于南半球D.④地位于西半球(无锡中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4~5题。
4.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正确的是(B)A.①——陡崖 B.②——鞍部C.③——山顶 D.④——山谷5.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旱涝保收,村民拟在图示地区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合适的坝址是(C)A.甲 B.乙C.丙 D.丁6.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及相关剖面图,图中MN与XY两线的交点,对应剖面图中的(C)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7~8题。
7.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B)A.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较小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该地位于北半球B.该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C.该地白天最长的时候,襄阳市进入了夏季D.亚洲缺少此气候类型9.(襄阳中考)读等值线分布图,图中数值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若是等高线图,①地气温低于同纬度②地气温B.若是等高线图,②③两地可能发育河流C.若是1月等温线图,则阴影部分是海洋D.若是1月等温线图,则阴影部分是陆地读漫画“灾难深重的‘母亲’”,完成第10~11 题。
10.该漫画反映的人口问题是(A)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增长过慢C.人口分布不均 D.人口城市化太高11.该漫画反映的人口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B)A.大洋洲 B.非洲C.欧洲 D.北美洲(晋江中考)“遥远的乡村、可爱的故乡;弯弯的小桥、清澈的流水;水灵的妹子、动听的歌谣……小桥、流水、人家!此景入画,此文如酒!”回答12~13题。
专题一读图、识图、绘图、用图(时间:35分钟,分值:58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读下图,完成下面三题。
1.上述四个地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2.关于图示四个地区的地理特征表述正确的是()A.甲—中华水塔B.乙—白羊肚头巾、信天游是当地富有特色的风情C.丙—气候干燥,沙漠广布D.丁—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3.连接甲地区和丁地区的工程是()A.南水北调B.西气东输C.青藏铁路D.西电东送4.下列世界四大长河的名称和图序相符的是()A.①密西西比河②尼罗河③长江④亚马孙河B.①密西西比河②尼罗河③亚马孙河④长江C.①亚马孙河②尼罗河③密西西比河④长江D.①亚马孙河②尼罗河③长江④密西西比河读不同区域的轮廓图,完成下面两题。
5.关于图示各区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B.②是海陆兼备的国家C.③大洲热带面积广大D.④国被赤道穿过中部6.关于上述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大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②国矿产资源丰富C.③大洲发达国家众多D.④国工矿业是其主导产业7.下图所示的人物是()A.彝族B.非洲黑人C.蒙古族D.印第安人8.根据图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韩国人,身着他们的传统服饰——和服B.②所在地区有较多富裕国家C.③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高纬度地区D.④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地区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下图是北京近年某时期PM2.5来源统计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北京PM2.5来源最多的两个渠道是()A.区域污染传输和机动车B.燃煤和扬尘C.农业及畜禽养殖和工业及溶剂使用D.机动车和燃煤10.为减少大气中PM2.5的含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实行机动车限行,鼓励乘坐公交、地铁B.推行使用洁净能源C.淘汰高耗能产业D.餐饮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2019年5月28日,斯里兰卡发生特大洪水和山体滑坡,损失重大,中国政府提供1 500万元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
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2.5mol 的CH 4与2.5mol CO 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 4(g)+CO 2(g)2CO(g)+2H 2(g),测得CH 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据图可知,p 1、p 2、 p 3、p 4由大到小的顺序 。
⑶ CO 和H 2还可以通过反应C(s)+H 2O(g)CO(g)+H 2 (g) 制取。
① 在恒温恒容下,若从反应物出发建立平衡,已达到平衡的是A .体系压强不再变化B .CO 与H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 .每消耗1mol H 2O(g)的同时生成1mol H 2② 恒温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同时投入四种物质,10min 时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有1mol H 2O(g)、1mol CO(g)、2molH 2(g)和2molC(s),反应的平衡常数K= 。
若此时增大压强,平衡将向 (填“正”、“逆”)反应方向移动,t 1min 时达到新的平衡。
③ 请画出增大压强后10min ~t 1min 时容器中H 2物质的量n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3.碳氧化物的转化有重大用途,回答关于CO 和CO 2的问题。
(1)己知:① C (s) + H 2O(g)CO (g) +H 2 (g) △H 1t 1CH 4 的 转 化 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p 4p 3p 2p 1温度/℃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100 90 80 70 6050反应时间t/minCO浓度/(mol/L)③ H 2O (g)= H 2 (g) +1/2 O 2 (g) △H 3则C (s) + O 2 (g) =CO 2 (g)的△H = (用△H 1、△H 2、△H 3表示)。
(2)对于化学平衡①,在不同温度下,CO 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图可得出如下规律: 随着温度升高,① ; ② 。
4.工业生产是把水煤气中的混合气体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较纯H 2用于合成氨。
合成氨反应原理为:N 2(g)+3H 2(g)2NH 3(g) ΔH =-92.4kJ•mol -1。
实验室模拟化工生产,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冲入一定量N 2和H 2后,分别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反应,N 2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1。
图1 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① 与实验Ⅰ比较,实验Ⅱ改变的条件为 。
② 在实验Ⅲ中改变条件为采用比实验Ⅰ更高的温度,请在图2中画出实验I 和实验Ⅲ中NH 3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5.(1)在一定条件下,将1.00molN 2(g)与3.00molH 2(g)混合于一个10.0L 密闭 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H 3(g)的平衡浓度如图所示。
其中温度为T 1 时平衡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0%。
①该反应在T 1温度下5.00min 达到平衡,这段时间内N 2 的化学反应速率 为 ;②当温度由T 1变化到T 2时,平衡常 数关系K 1 K 2(填 “>”,“<”或“=”), 焓变△H 0(填“>”或“<”);③T 1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1= 。
(2)体积均为100mL pH=2的CH 3COOH 与一元酸HX ,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右图所示,则K a(HX) K a(CH 3COOH)(填“>、< 或=”)。
6.可逆反应aA (g )+bB (s )cC (g )+dD (g ),其他条件不变,C 的物质的量分数和温度(T)或压强(P)关系如图,其中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使用催化剂,C 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7.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2(g) + 2H2(g) ⇋2NH3(g) △H =—93.0kj/mol。
某小组进行工业合成氨的模拟研究,在1L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0.1molN2和H2.实验①、②、③中c(N2)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实验②从开始到达平衡状态的过程中,用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②所采用的实验条件可能为(填字母),实验③所采用的实验可能为(填字母)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e.使用催化剂8.在一定条件下,NO与NO2混合可生成N2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图表示一定量的NO、N02混合气体发生反应时,N02浓度在前25s内的变化。
该反应进行到45s时达到平衡,测得NO2浓度约为O.010mol/L。
(1)前20s内,N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条件不变,①升高温度,NO2的转化率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压缩气体体积,该反应平衡向__ _移动(填“正向”或“逆向”)。
(3)若反应延续至70秒,请在答题卡图中画出25秒至70秒的反应进程曲线。
(4)若在反应开始时加入催化剂(其他条件都不变),请在答题卡图中画出加催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在上图画出)。
9.氢是一种理想的绿色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下列坐标图分别表示FeO的转化率(图1)和一定温度时,H2生成速率[细颗粒(直径0.25 mm),粗颗粒(直径3 mm)](图2)。
(1)900°C时,在两个体积均为2L密闭容器中分别投入0.60molFeO和0.20mol H2O(g),甲容器用细颗粒FeO,乙容器用粗颗粒FeO。
①用细颗粒FeO和粗颗粒FeO时,H2生成速率不同的原②用细颗粒FeO时,H2O (g)的转化率比用粗颗粒FeO时(2)在坐标图3中画出在1000°C、用细颗粒FeO时,10.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 2Al 2O 4为催化剂, 可以将CO 2和CH 4 通过反应CO 2(g)+CH 4(g)CH 3COOH(g)直接转化成乙酸。
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 如图所示。
由右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1.CO 和H 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 2(g)CH 3OH(g) ΔH 。
向容积均为1L 的a, b 、c 、d 、e 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 CO 和2mol H 2的混合气体,控温,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
对图进行分析,从a 到c 段曲线变化特点看,温度升高甲醇体积分数增 高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 __;将容器c 中的平衡状态转变到容器d 中的平衡状态,可采取的措施有 __。
12.铬是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重金属元素,在水体中主要以三价和六价铬的化合物为主。
含六价铬的酸性工业废水,通常的处理流程为:完成下列问题:(1)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 42—(黄色)+2H +Cr 2O 72—(橙色)+H 2O ,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若平衡体系的pH=2,则溶液显 色,下列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a .Cr 2O 72—和CrO 42—的浓度相同b .2v (Cr 2O 72—) =v (CrO 42—)c .溶液的颜色不变 (2)为进一步研究初始pH 和草酸浓度对第②步反应速率的影响,作对比实验如下表:ⅰ)完成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在图a 上画出实验丙中Cr 2O 72—的浓度变化曲线。
ⅱ)测得实验甲和乙溶液中的Cr 2O 7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a 所示,则实验甲和乙的结果表明 ;实验甲中0~t 1时间段反应速率v(Cr 3+)= mol/(L·min) (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3)第③步生成的C r (O H )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 r (O H )3(s)Cr 3+(aq)+ 3OH —(aq), 常温下,溶度积Ksp[C r (O H )3]=1×10-32,要使c(Cr 3+)不高于10-5mol/L ,溶液的pH 应调至 。
反应温度/℃(2分,曲线右下端若连接到十字交叉点的不给分)3.(1) (ΔH 1+12ΔH 2-ΔH 3)(3分) (2) ①在同一时间CO 的生成浓度大;②反应的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
(各4.①使用催化剂(2分)。
②(3分)5.(1)①8.00×10—3mol/(L·min) (3分) ②>,< (共2分,各1分)③18.3 L 2/mol 2或18.3(mol/L )-2 (2分,无单位不扣分但有误扣1分)(2)>(2分); 6. AC7. 0.012mol/(L ·min);e ;c8.(1)1.1×10-3 mol·L -1·s -1(3分) (2)①减小(2分) ②正向(2分) (3)、(4)(如图,各2分,共4分)9.(1)①细颗粒FeO表面积大,与H2的接触面大,反应速率加快;(3分)(“增大接触面、加快反应速率”、“接触面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等合理表达给3分;答“增大反应物浓度”、“FeO的量增加,反应速率加快”给1分);②相等(2分)(答“等于”、“=”给1分)(2)10. 其它条件不变时,100-250℃之间,温度升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升高;其它条件不变时,100-250℃之间,温度升高,乙酸的生成速率加快;其它条件不变时,250-300℃之间,温度升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其它条件不变时,250-300℃之间,温度升高,乙酸的生成速率减慢;其它条件不变时,300-400℃之间,温度升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变化不大;其它条件不变时,300-400℃之间,温度升高,乙酸的生成速率加快。
(4分,以上6条任写2条即可,其它合理答案均可)11.a到c段,反应还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升温或减压12.(1)(2分)橙色(2分)c(2分)(2)ⅰ)乙:60 丙:60 35(共计2分,任错一处不得分)(2分)ⅱ)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初始pH越小,酸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2分);2(c0-c1)/t1(2分)(3)5(或≥5)(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