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一 美术鉴赏第二课 陶器和瓷器
- 格式:pptx
- 大小:13.69 MB
- 文档页数:32
高中美术鉴赏《泥土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clay life ancient pottery and porcelain高中美术鉴赏《泥土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教案2篇前言: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中美术鉴赏《泥土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教案2、篇章2:高中美术鉴赏《泥土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教案篇章1:高中美术鉴赏《泥土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及艺术成就。
2、了解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3、体会从造型和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中国瓷器的产生和发展、陶与瓷的区别、几大名窑的造型特征教学难点:瓷器的造型、装饰和艺术特色教学过程:一、导入:说到陶瓷你会联想到什么?你了解哪些陶瓷哪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交流。
二、新授板书:陶瓷1、设问引导学生读书2、结合教材,提问:⑴陶瓷之间的差别:原料、烧制温度、工艺。
⑵陶的发展:彩陶、素陶仰韶文化——马家窑的文化——半山——马厂——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赏析:人面鱼面纹盘彩陶船型壶鸟纹彩陶盆鹳鸟石斧彩陶翁舞蹈纹盘薄胎高柄陶杯瓷的发展:按历史年代介绍重点是宋五大窑代表作品造型与艺术特色。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
汝窑:胎质细腻,似玉之美耀州窑:梅瓶典雅高贵官窑:冰裂纹开片均窑:蓝色乳浊釉定窑:乳白釉景德镇:青花三、小结:陶瓷经历了哪些发展?宋代有哪些名窑?教师总结。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美术教案-中国陶器艺术欣赏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Art Lessons-Appreciation of Chinese Pottery Art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美术教案-中国陶器艺术欣赏中国陶器艺术欣赏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和艺术成就。
2、通过对陶器的欣赏,培养学生对陶器的欣赏能力,从而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文化和时代精神。
教学重点:1、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2、陶器的造型和装饰的演变。
教学难点:陶器的制作和装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陶器和瓷器。
一、导入新课1、以英文单词“China”汉语意思——中国、瓷器、陶器、陶瓷。
2、让学生了解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播放陶器——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最早的造型艺术陶器属于造型艺术,180万年前原始人打制第一个石制工具,那就是最早的造型艺术,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为了生存,不断打制各种形状的石器工具,打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造型技能和审美观念(展示图片)。
2、陶器的产生陶器的出现和火的发明与使用有着密切关系(讲解),大约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就利用泥土和水混合捏制各种造型,然后晒干,烧烤后就成了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阶段的结束,新石器时代的到来。
原始陶器主要是生活用品,人类在长期实践对陶器进行了装饰,以便形成后来的陶器是实用和审美的有机结合。
3、陶器与瓷器的区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是“陶瓷”,其实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从发展的历程来看是先有陶器,后有瓷器,在西汉时陶器和瓷器才分开。
展示实物——让学生鉴别陶与瓷的区别——教师总结展示画面。
区别材料温度釉声音硬度光泽陶器黏土700度-900度上低温釉或不上釉雄浑质地软、吸水吸收光线瓷器高岭土1200度以上上高温釉清脆质地硬、不吸水反光强,半透明4、彩陶在古代陶器中,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指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作色料,在陶胎上绘各种装饰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古代陶器与瓷器
教学⽬的:
1、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及艺术成就。
2、了解中国ppt课件背景图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3、体会从造型和装饰的结合⽅⾯,欣赏⼯艺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中国瓷器的产⽣和发展,陶与瓷的区别;⼏⼤名窑的造型特征
教学难点:
瓷器的造型、装饰和艺术特⾊
教学过程:
⼀、导⼊:说到陶瓷你会联想到什么?你了解哪些陶瓷哪⽅⾯的知识?引导学⽣交流。
⼆、新授
板书:陶瓷
1、设问引导学⽣读书
2、结合教材,提问:
⑴陶瓷之间的差别:原料、烧制温度、⼯艺。
⑵陶的发展:彩陶、素陶
仰韶⽂化——马家窑的⽂化——半⼭——马⼚——⼤汶⼝⽂化——⼭东龙⼭⽂化
赏析:⼈⾯鱼⾯纹盘彩陶船型壶鸟纹彩陶盆
鹳新概念英语鸟⽯斧彩陶翁舞蹈纹盘薄胎⾼柄陶杯
瓷的发展:按历史年代介绍
重点是宋五⼤窑代表作品造型与艺术特⾊。
师引导学⽣交流,在指名说说
汝窑:胎质细腻,似⽟之美
耀州窑:梅瓶典雅⾼贵
官窑:冰裂纹开⽚均窑:蓝⾊乳浊釉
定窑:乳⽩釉景德镇:青花
三、⼩结
陶瓷经历了哪些发展?宋代有哪些名窑?师总结。
四、布置课外思考:
青花瓷的艺术特⾊是什么?。
人教版高中美术全一册《陶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史前美术中不同文化的陶器的艺术特色,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客观地评价古代艺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比较美术作品,感受史前美术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从而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和艺术特色。
难点:深刻明白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及其背后的意义,掌握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
三、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半坡遗址的发现过程视频,1953年春,西安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发现彩陶,中央考古训练班又在浐河东岸半坡村附近发现一处类似遗址的遗迹。
确定了事仰韶文化的其中一个分支——半坡文化类型,接下来认识其代表出土物——陶器。
(二)直观感知首先简单介绍彩陶的定义以及制作过程,其制作温度,用途等。
一般的说法,可能是由于沾有黏土的篮子经过火烧之后,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从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启发。
不久之后,便开始出现了塑造成型并经烧制的陶器。
特别是随着人类农业经济和定居生活的发展,饮水的搬运和谷物的储藏,都需要这种新兴的容器——陶器,于是它们就大量出现,成为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在人类生活史上开辟了新的纪元。
(三)研究艺术家陶器是我国史前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发明创作的用具,是史前劳动,美术价值水平的最高体现。
(四)形式美感分析播放多组陶器图片,请同学们思考这些陶器大概的用途有什么?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总结:汲水器:如《漩涡纹尖底瓶》汲水器:炊器:有罐、鼎、鬲等;饮器:杯、角、觚等;食器:有碗、钵盘等;盛贮器:有壶、罐、瓮、瓶、尊、盆、缸等。
接着播放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图片,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其最主要的纹样是什么?学生自由讨论回答,教师总结:人面鱼纹。
同样的方法,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舞蹈纹彩陶盆》,《螺旋纹底瓶》。
得出总结:半山——人面鱼纹,马家窑——舞蹈纹、螺旋纹。
《泥土的生命---古代彩陶》----教学设计授课年级:__高一_____ 题目:_《泥土的生命-古代彩陶》章节名称泥土的生命---古代彩陶学时1课时课标要求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观察、体验、联想、鉴别与评价,获得审美经验,提高艺术品位的美术活动。
本课通过了解古代彩陶文化,认识彩陶艺术作品的材质、造型、图案装饰,探索其与功能性、审美特征和现实生活的关系。
内容与学情分析内容分析原始社会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艺术特点,彩陶的造型、装饰图案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通过所学学生进行实践创作。
学习重点了解彩陶艺术的造型与装饰图案的特点,体会工艺美术的一般规律。
学习难点根据自己对彩陶艺术的了解认识,绘制一幅彩陶作品。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在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上已具备的相关美术知识,学习了解古代彩陶的艺术特色,感受彩陶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原始社会彩陶的产生以其艺术成就。
2.体会从造型与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3.了解中国古代彩陶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本课内容,收集相关彩陶文化的资料与图片等。
学习策略探究式学习、演示教学、重点讲授、学生创作练习、相互评价作品。
学习环节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落实目标导入新课播放小视频,欣赏博物馆里陈列的古老精美的彩陶文物。
欣赏中国古老的彩陶作品,感受古老文化的艺术魅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古老的彩陶文化、感受这份来自泥土的芬芳。
出示课题:泥土的生命---古代彩陶探究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彩陶?彩陶是陶器的一种,一般指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
2.彩陶的类型? 兴盛的仰韶文化 灿烂的马家窑文化阅读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1: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
高中美术鉴赏《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教案一下它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这是一件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出土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
它的造型为圆形,盆口稍微外翻,盆底有三个小足。
盆壁上绘有人面鱼纹,色彩明亮鲜艳,线条流畅自然。
这件彩陶的艺术特点是色彩鲜艳,纹饰独特,表现了古代陶器艺术的高超水平。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宋代的“五大名窑”,它们分别是汝窑、定窑、哥窑、官窑和钧窑。
汝窑以青瓷为主,定窑以白瓷为主,哥窑以黑瓷为主,官窑以官窑青瓷为主,钧窑以天蓝釉为主。
这五大名窑的瓷器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在后世也被誉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杰作。
它们的艺术特点是釉色娇艳,造型优美,纹饰精美,代表了宋代陶瓷艺术的巅峰。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明代和清代的陶瓷。
明代的陶瓷以青花瓷为主,釉色清新,纹饰精美,造型端庄大气;清代的陶瓷则以五彩瓷为主,釉色绚丽多彩,纹饰丰富多样,造型华丽精美。
在造型、釉色和纹样方面,明清时期的陶瓷都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
对于我来说,我更喜欢明代的陶瓷作品,因为它们的造型端庄大气,纹饰精美,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古代陶瓷作品,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培养了学生欣赏工艺美术作品的能力。
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增强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积极性。
同时,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引导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
多感受,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陶瓷艺术。
彩陶是一种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特点的陶瓷制品。
在教学中,学生需要从质地、造型和装饰三个方面来分析彩陶的艺术特点。
通过展示《人面鱼纹盆》等彩陶作品,让学生观看、品味、感受彩陶,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教师用富于情感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作品,实现情感共鸣。
然后,让学生谈对彩陶的认识和评价。
比较宋、元、明、清四个时期瓷器的艺术特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时期陶瓷工艺的特色,并能抓住各个时代审美趋向,根据具体的作品作具体分析。
第一讲陶器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彩陶纹饰的艺术特点。
2、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客观评价古代艺术作品。
3、通过欣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
2、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
3、通过对陶器美的欣赏,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欣赏导入:利用图片或幻灯、录相展示各种陶器,让学生欣赏。
提问:老师在初中历史课讲过这些器皿,它们是什么?产生在哪个年代?答:这些器皿叫陶器和彩陶器。
通过初中历史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它产生于距今约5000 至9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三、讲授新课:板书一第一讲陶器1、陶器的产生陶器是随着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生活而出现的。
陶器的产生与人类知道使用火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一般意义讲,制陶可能是由不同地区的原始先民各自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的,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与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陶器无论是造型、器类、工艺与装饰都不一样,很显然是各自独立产生的。
制陶,除在造型上的要求外,对黏土及掺入材料和烧制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例如制造耐高温的炊器,需要在黏土中加入石英砂。
另外,对烧制温度也有要求,早期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一般在600度左右,制品强度低吸水性强,到了商周时期,烧制温度达到了1100 度左右,出现了原始瓷。
2、陶器的造型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主要是日用器皿,其造型因用而异,用途不同造型也不同。
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A、汲水器:如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大汶口文化的背水壶、马家窑文化的旋涡纹尖底瓶(见教材P8)。
B、炊器:有罐、鼎、鬲、(yang)、灶等。
C、饮器:有辈(jia)、鬻(gui)、秃(he)^爵(jue)、角、M (gu)、杯等(见教材P9)。
D、食器:有碗、钵、豆、籃(gui)、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