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的护理共25页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25
者卧硬板床,仰卧、俯卧均可,翻身时要保持身体上下一致、不弯曲、不扭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避免长时间弯腰。
术后3个月可恢复轻工作。
强体力劳动者应在术后3~6个月以后,继续做直腿抬高和腰背肌功能锻炼,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的诱发因素,预防呼吸道感染,防止便秘,减少吸烟,鼓励患者进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
体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成功与许多因素有关,护理方面在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后有效的功能锻炼,以及正确的出院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工作重点由从生活护理转到基础护理与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护理上,突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不断完善和充实护理内容,能够使患者尽快得到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 何丽项.早期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10.[2] 腾皋军.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58.(收稿日期 2008-06-06)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李素贞 魏乃强河南省襄城县人民医院(461700) 我院骨科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对115例下肢骨折的病人给予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15例,男74例,女41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31岁,平均56岁。
其中,股骨颈骨折21例,股骨粗隆骨折19例,股骨干骨折15例,股骨髁及胫骨平台骨折共13例,胫骨干骨折30例,踝关节骨折17例。
115例手术治疗98例,保守治疗17例。
开放性骨折21例,闭合性骨折94例。
2 康复护理2.1 心理康复:2.1.1 骨折病人多数是健康的正常人,由于意外突然受伤造成骨折,疼痛的折磨、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下肢骨折)、预后的结果等,都会给病人带来疑虑以及精神上的创伤,严重影响着病人的康复,且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因此一旦病人入院,首先在向首诊大夫了解病情后,即向病人做心理康复。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背景在骨折病人术后恢复期间,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这种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肺栓塞等严重的健康风险,因此在对受伤病人进行术后护理时,其发生率需要得到严格的控制和注意。
下面将介绍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预防措施活动和锻炼在骨折病人第一天开始,应该经常进行肢体的活动和锻炼,以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在早期,这些运动可以是较轻微的活动,如行走和肌肉收缩。
随着病人康复的进展,逐渐增加活动和锻炼的强度和时间。
轮椅或者穿着弹性袜子病人需要在治疗过程中穿着弹性袜子,以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
穿着医用弹性袜可以有效地降低下肢静脉回流的压力,并且可以帮助加速血液循环。
如果病人不能行走,轮椅也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药物预防药物预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来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一般而言,抗凝药物被广泛使用,如肝素等。
肝素具有减少血栓形成及防止其延伸的作用。
识别和常规疗法识别在骨折病人中,静脉血栓症状包括下肢水肿、疼痛和发红。
此外,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心动过速等症状,这些可能表明出现了肺栓塞的现象。
常规疗法如果发生了下肢静脉血栓,一般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机械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凝药物,以帮助治疗和预防血栓形成。
机械治疗主要是使用低压弹力袜、压力裹绷带等,以增加下肢外周静脉回流。
护理安排为了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护理:1.监测病人的下肢水肿,必要时给予外周静脉压力测量技术进行监测;2.每日检查病人的疼痛、肿胀和温度等症状,及时记录,并咨询医生修改治疗方案;3.提醒和鼓励病人进行翻身、劳逸结合的锻炼,坚持穿着弹性袜或换药等必要的措施;4.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5.教育和指导病人进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特别是病人的家属。
结论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病人的康复和治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如果发现症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促进康复。
下肢⾻折因牵引、⼿术、截肢,或保持有效固定被迫体位,长期不能下床。
下肢⾻折病⼈⾃理能⼒下降的护理措施:
(1)从⽣活上关⼼体贴病⼈,以理解宽容的态度主动与病⼈交往,了解⽣活所需,尽量满⾜病⼈的要求。
考试⼤站收集并引导病⼈做⼀些⼒所能及的事。
因为有助于锻炼和增强信⼼。
告戒病⼈⼒所不及的事不要勉强去做,以免影响体位引起⾻折错位。
(2)耐⼼帮助病⼈进⾷、服药、饮⽔、排便翻⾝、洗漱等,直⾄病⼈⽣活⾃理。
(3)及时给病⼈整理床单位,更换被褥及⾐服,使病⼈整洁舒适。
(4)为病⼈做好⼝腔,⽪肤清洁护理,使病⼈⾝⼼舒畅,保持乐观情绪。
(5)⽼年及长期卧床病⼈,及时翻⾝按摩受压部位,保征⽪肤完好⽆损。
(6)⿎励协助病⼈功能锻炼和⽣活训练,使其早⽇恢复⾃主能⼒。
下肢⾻折⾎液循环障碍的相关因素:①⾻折时合并主要动静脉损伤;②⽌⾎带应⽤不合理;③包扎固定过紧;④患肢肿胀严重。
护理措施如下:
(1)对新鲜⾻折⼊院、⼿术、整复、牵引和进⾏⽯膏夹板外固定的病⼈,护理上要进⾏床头交接班,严密观察患肢⾎液循环情况。
(2)由于⾻折后的固定包扎,受伤部位⾎液循环状况常⽆法观察,向肢体远端能间接反映患肢⾎液供应情况,因此视为观察重点。
(3)严密观察肢端有⽆剧烈疼痛,肿胀,⿇⽊感,⽪肤有⽆温度降低,苍⽩或青紫,发⽣以上情况说明肢端⾎液循环障碍,须⽴即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4)肢端甲床充⾎时间延长和胫前,胫后动脉搏动情况改变,是患肢动脉受伤或受压受阻后的临床表现。
考试⼤站收集肢端肿胀,颜⾊青紫则是静回流不畅的症状。
如果动静脉同时受损,由于动脉压⼒⾼,其症状往往迟于静脉受压后的临床表现。
(5)对⾎液循环障碍肢体,应积极对症治疗。
供⾎不⾜者肢体保持于⼼脏⽔平位。
如位置过⾼,会加重缺⾎。
严禁热敷、按摩、理疗。
对于静脉回流不畅的肢体应予以抬⾼。
骨折护理的一般护理常规
骨折是指骨头骨折成两截。
骨折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无论是运动受伤还是
老年人因为跌倒引起的,都需要得到正确的护理以促进愈合和减轻痛苦。
以下是骨折护理的一般护理常规:
1. 现场急救
在骨折发生时,需要做出正确的急救措施。
切勿移动骨折部位,应当立即用软
垫(例如枕头或厚毛毯)进行固定。
若出现骨折部位皮肤开裂,应当覆盖伤口,避免感染。
2. 就医治疗
及时就医非常重要,专业医生会进行确切诊断和治疗。
医生可能需要进行X光
检查以确认骨折的程度和类型,之后可能会采取拍片、接回、石膏固定等措施。
3. 疼痛管理
骨折通常会引起剧烈疼痛。
医生可能会开具止痛药物,患者应按照医嘱服用药物,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
4. 休息与保护
伤势初期,需要保持骨折部位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同时需要保证饮食平衡,摄取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以促进骨折愈合。
5. 康复锻炼
一般来说,骨折的康复需要长期锻炼和理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物理
锻炼,可以帮助加快愈合进程,恢复骨骼功能。
总之,骨折护理需要综合的护理措施,患者及其家人需要密切合作,遵循医嘱,以保证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当及时就医。
下肢骨折护理常规【2 】因下肢及下肢带骨的骨持续性中止所致.病位常见有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主干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骨折.踝部骨折等.(一)护理评估 1. 受伤史.暴力性质.2. 其他脏器有无毁伤.3. 患肢痛苦悲伤.肿胀.瘀斑.功效障碍.畸形等情形.4. 生涯自理才能及心理社会状况.5. X线摄片.CT.血常规和生化等检讨成果.(二)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嘱患者保持功效体位或治疗所需体位.(3)病情不雅察,做好护理记载:不雅察患者的性命体征.患肢局部痛苦悲伤.皮肤色彩.温度等病情变化,发明平常实时报告医师并合营处理.2.用药护理(1)痛苦悲伤时遵医嘱应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2)遵医嘱局部贴敷时,留意避免烫伤皮肤,过敏者实时揭去,并留意不雅察药后反响.3.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颖蔬菜.生果,多饮水.4.情志护理生涯上赐与关怀和照料,使之安心养病.5.临症护理(1)下肢骨折一般应使髋关节愚昧15°.外展0°.膝关节愚昧15°.踝关节背伸90°.足尖向上位.(2)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内收.(3)准时协助患者坐起,深呼吸并拍打背部,预防肺部沾染.6.并发症护理(1)出血1)不雅察体温.神志.尿量.创面出血情形.2)赐与局部榨取止血或手术.须如果补充血容量.(2)神经毁伤1)不雅察患肢肢端血运.感到及活动情形.2)避免石膏支具卡压神经.避免肢体过度牵引.如发明平常,实时报告请示大夫.(3)沾染1)不雅察创面.骨牵引或外固定支架针孔有无红.肿.热.痛,渗液,体温,血象变化.2)实时换药,每日两次赐与75%酒精消毒针孔,抗炎治疗.(4)骨筋膜室分解征1)不雅察有无进行性痛苦悲伤.活动障碍.肿胀.压痛及肌肉被动牵拉痛,不雅察肢端血供活动感到及全身情形,不雅察石膏支具绷带绑扎的松紧度.2)预防:日常平凡要实时调剂石膏支具的松紧度,避免过紧,举高患肢,按医嘱准确应用甘露醇.3)如疑惑产生骨筋膜室分解征,应立刻通知大夫,解开石膏或支具,平放患肢,患肢避免按摩.热敷,合营大夫做好切开减压的预备.(5)肺栓塞:1)不雅察神志.性命体征.氧饱和度.胸闷胸痛.皮肤情形.典范表现为发烧.体温忽然升高.脉快.呼吸艰苦.低氧血症.意识障碍.嗜睡.昏黄或晕厥.周身乏力.可消失抽搐.皮肤有出血斑,肺部X线可见全肺暴风雪状暗影.2)做好预防,骨折部位赐与确切的外固定.制动,操作手段轻柔,当心搬运,患肢举高位放置,预防沾染和防治休克,改正酸中毒,给氧.3)轻微骨折创伤有显著低血氧,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说明者,有显著的诊断次要指标(如贫血.血小板削减等)可以初步诊断,应亲密不雅察.并应开端治疗.4)治疗以症状治疗为主.可赐与呼吸支撑疗法,头部降温,脱水疗法,沉着剂,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激素.抑肽酶.利尿剂,严厉掌握晶体液量,加强抗沾染等.(6)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留意不雅察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现象,如发明肢体肿胀.麻痹.痛苦悲伤等情形实时报告大夫.2)预防:加强小腿肌肉静态压缩和踝关节的活动.理疗.预防性抗凝治疗.3)教会陪护人员按摩患肢并指压有关穴位,如涌泉.三阴交.承山.足三里等穴,以活血通络.止痛.4)血栓形成后,避免患肢活动,忌做按摩.理疗等,按医嘱予抗凝溶栓治疗.5)若有肿胀,遵医嘱用芒硝2000克.加冰片10克外敷患侧下肢,以渗湿利水消肿.(7)肌肉萎缩.关节柔软1)依据患者的活动才能,早期进行肌肉压缩锤炼.2)在不影响骨折断端移位的前提下,尽早进行肌肉压缩放松活动及未固定关节的各项活动.(8)压疮1)不雅察患者痛苦悲伤的部位,皮牵引或石膏支具对皮肤的卡压情形,留意牵引部位或边缘皮肤有无破损或消失水疱.2)留意骶尾部皮肤情形.卧床患者准时翻身.抬臀,实时调剂皮牵引.(9)便秘1)评估患者的饮食构造.排便习惯.今朝的排便情形.活动情形.2)许多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怕造成别人麻烦,应清除患者的心理挂念,宣教便秘及便秘防治的相干常识,宣教保持大便通行的主要性.(三)辩证施护1.气滞血瘀证(1)病室应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流畅,阳光充足,温湿度合适,准时开门窗通风,但应避免患者受凉.(2)新伤.肿痛较剧或有沾染发烧者,饮食宜清淡.待病情稳固,大便通行,舌苔转为正常时,再进清补之品,忌辛辣.腥膻.肥甘厚腻之品.(3)加强情志调护,清除不必要的挂念,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保持优越的精力状况,进行有用地肢体功效锤炼,加强治疗信念,促进早日康复.(4)亲密不雅察患者的神志.毁伤情形及全身状况,若有面无人色.气短懒言.四肢阙冷.大汗漓淋.脉搏细数,甚至晕厥等贫血气脱时,应立刻通知医师,合营挽救.(5)凋谢性骨折患者,在清创术中应留意创口大小.出血量的若干.有无异物及主要血管.神经的毁伤等.(6)患肢痛苦悲伤影响睡眠及歇息时,除举高患肢.消肿外,局部可外敷消淤膏,暂时遵医嘱可服止痛药治疗.(7)瘀血肿痛显著者,可用中药外敷;如局部发痒,消失皮疹时,停用.(8)外敷中草药单方:如新伤红肿,可用生栀子.接骨木,捣烂外敷或调面粉敷. (9)针刺止痛上肢宜选合谷.外关穴,下肢宜选足三里.阳陵泉.解溪.内庭等穴. (10)本证宜选服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中药方子.中药汤剂宜温服.(11)保持大便通行,大便湿润者,选用麻子仁丸,水煎服.也可选用番泻叶代茶饮或蜂蜜开水冲服.(12)加强功效锤炼,防止产生肌肉萎缩.骨质松散和关节柔软等并发症,以促进功效的尽快恢复.(13)指点患者留意养成优越的生涯习惯,做好小我卫生,协助患者擦身.按摩.翻身等,以防压疮等并发症的产生.2.肝肾亏虚证(1)病室情形宜安静,室温宜偏暖,留意气象变化,避免六淫侵袭.(2)饮食宜用补益肝肾的食物,如枸杞.山药.桑葚.芝麻等.忌辛辣.肥甘厚腻之品,如韭菜.生姜,戒烟酒.(3)久病宜致各类情志问题,可见掉眠.多梦.纳差.焦躁不安或沉默寡言等症状,故要加强情志调护,必要时合营疏肝理气佐以补益肝肾的中药治疗.(4)头晕目眩者嘱其静养歇息,可佐以中药治疗.(5)腰酸腿软者可针刺肾俞.腰俞.环跳.血海等穴.(6)骨折康复期,气象变化时,若局部痛苦悲伤.关节柔软者可做局部按摩或局部用宽筋散洗剂熏洗,以舒经通络,通利关节,每日2次,留意防止烫伤.(7)本证可选服补益肝肾之地黄汤加味,如阴虚者,用麦味地黄汤.杞菊地黄汤;偏阳虚者,用桂附地黄汤;气贫血者,用八味汤等.汤剂宜温服.(四)健康指点 1. 留意安全,防止产生不测骨折.2. 加强体育锤炼,加强体能和身材的调和性,防止骨质松散,削减骨折产生.3. 指点患者进行合理有用的.循序渐进的功效锤炼.4. 指点患者准时改换体位,准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5. 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勉励患者尽量应用手杖,防止负重再跌仆.6. 按期到病院复查.。
介绍对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指导【摘要】目的:介绍对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指导。
方法:对患者下肢骨折(股骨颈、髋骨、胫腓骨、踝部)愈合期及恢复期具体护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结果:下肢骨折患者经功能训练及精心护理均获得满意效果。
结论:正确的功能训练及护理有利于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下肢骨折;护理;指导;功能训练【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58-02下肢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及护理对骨折的愈合,改善和恢复下肢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对患者的康复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股骨颈骨折愈合期:(1)取平卧位,下肢稍外展,两腿间放一软枕,患肢不宜抬高;(2)手术后3~5d即开始卧位做保健操,每日1~2次,趾与踝主动练习,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等长收缩;(3)第2周开始协助患者不使股骨旋转与内收的髋的主动屈伸练习,动作轻柔,幅度小,不引起明显疼痛;(4)第3周可增加俯卧位的上肢支撑起上身和双臀,并向后上方抬起双臀的练习,主要增加躯干和髋部的力量:可坐位做主动屈髋、屈膝的练习,不宜床上盘坐、翘二郎腿,或坐位低于90度,以免髋关节外展外旋造成移位,坐床沿时双足踩踏脚凳上。
恢复期:(1)第1个月可增加仰卧位患肢伸直,做髋部主动内收、外展,坐位做股四头肌抗阻、膝关节的屈伸,体质好可做三点式步行、患肢不负重等练习;(2)第2个月增加髋关节各组肌群的主动与抗组练习、坐位与站位的转换练习,逐步增加扶杆双足站立做踝的主动屈、伸、内外翻及缓慢微蹲练习;增加扶杆站立做双下肢交替踏步运动或平衡杆内步行,双腋拐做四点步行,患肢稍微负重;(3)90d左右,可练习健侧使用单腋拐步行,2周后可改为患侧持单腋拐步行;再改健侧持单手拐步行,3周后改患侧持单手拐步行;(4)逐步提高下肢的负重能力、活动耐力直至弃拐。
练习内容:变速行走、跨越障碍、拾取落地物件、上下楼梯、下蹲等,这一过程需要1~2年。
腿部骨折后期护理措施引言腿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康复和正确的护理才能恢复正常。
骨折后的康复期很关键,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腿部骨折后期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正确、有效地康复。
一、休息与保护在腿部骨折后期,休息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骨折部位的进一步伤害。
使用拐杖、助行器或轮椅等辅助工具有助于分担体重,减轻骨折部位的压力,保护骨折愈合。
二、保持干净与伤口护理良好的伤口护理是腿部骨折后期护理的关键步骤之一。
保持伤口干净、干燥,并定期更换敷料是必要的。
如果伤口有渗液或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
三、疼痛管理腿部骨折后期可能会伴随疼痛,合理的疼痛管理很重要。
可以通过使用非处方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消炎药来缓解轻度到中度的疼痛。
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说明,并避免过度依赖药物。
四、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对于腿部骨折后期的恢复至关重要。
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肌肉锻炼、平衡训练、关节活动范围的恢复等。
物理治疗师将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和活动,以加强肌肉和骨骼,并最大程度地恢复功能。
五、饮食与营养良好的饮食和营养对于骨折愈合和身体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C和钙等营养物质。
蛋白质是组织修复和骨骼生长的关键,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合成和伤口愈合,钙则是骨骼健康所必需的。
六、穿戴适合的鞋子在腿部骨折后期,穿戴适合的鞋子也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选择支撑力好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过紧的鞋子,以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和摩擦。
适合的鞋子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和舒适感,有助于腿部骨折恢复的保护和康复。
七、定期复诊与随访定期复诊和随访是腿部骨折后期护理的重要环节。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和X光结果来评估骨折的愈合情况,并调整康复计划。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及时复诊并咨询医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