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知识总结(部编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部编版历史知识点历史是一门有关过去的学科,了解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对于中学生来说,历史知识尤为重要,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八年级部编版历史知识点。
一、西方文化的传入14至15世纪,欧洲各国开始大规模探险,不断扩张殖民地。
他们通过殖民地贸易逐渐与其他国家产生了联系。
在与欧洲交流的过程中,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
二、近代中国的历史近代中国的历史,主要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历史,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三、清朝的变革和崩溃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是它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王朝。
清朝通过一系列的变革,试图挽救国家危局。
然而最终,清朝还是崩溃了。
四、民族独立和抗战20世纪初,中国开始了从半殖民地向独立国家发展的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民发起了一系列的抗争和斗争,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时期崛起,为民族独立和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开始了向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变。
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走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六、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同时,中国开始了对外开放,走向了世界舞台。
七、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今天的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现代化,中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一个重要的全球影响力大国。
以上就是八年级部编版历史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大家了解历史、了解中国有所帮助。
历史不能忘记,珍爱现在,展望未来。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第一课鸦片战争一,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走私1,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的原因(目的)2,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林则徐虎门销烟1,时间:_____________2,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鸦片战争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南京条约》的签订1,时间:________________ 2,签订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鸦片战争
(1)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爆发:1840年,英军发动侵华战争。
(3)结果: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影响: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列强罪行:①英、法: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②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4.太平天国运动
1
(1)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3)1856年秋,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2。
(画线部分是重点,背熟,未画线部分用心看即可)第一课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虎门销烟)2、时间(1840年------1842年)3、鸦片战争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8、虎门销烟时间是1839年6月。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他是禁烟第一人。
9、通过鸦片战争的学习吸取的教训(落后就会挨打)10、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是在(《虎门条约》)。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是(主犯:英法帮凶:美俄)。
3、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时间是(1860年),侵略者是(英法)。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5、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条约是(《瑷珲条约》)。
6、将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給英国的是(《北京条约》)。
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标志(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的标志是(永安封王)。
4.1853年定都(天京),是原来的南京。
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5.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但都没有实行。
6.太平天国运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是(西征)。
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三册第二单元《近代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知识点归纳第4课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3.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4.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5.口号:(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①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②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③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④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
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7、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评价: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积极性:)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消极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他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0.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没有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②洋务派内部的腐败③外国势力的挤压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1、爆发: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派兵镇压,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蓄意挑起战争,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2、平壤战役: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而逃,平壤陷落。
黄海海战: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重创日舰。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考点知识总结汇总一、古代中国的历史时期1.原始社会:人类社会最早的阶段,以采集、打猎、渔猎为主要生产活动。
2.奴隶社会:以奴隶制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形态,出现了青铜文化、文字和历法等。
3.封建社会:以封建制度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形态,出现了农耕文化、科举制度和科学技术等。
4.资本主义社会: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形态,出现了工业革命、欧洲殖民扩张和社会思潮等。
5.社会主义社会: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形态,出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
二、品格教育和民族精神1.中华道德传统:忠诚、孝道、仁爱、诚实、正直、勤劳、节俭等。
2.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独立精神、民族自尊心、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自豪感。
三、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1.长城:古代中国修建的防御工事,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2.丝绸之路:古代中国与亚欧大陆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3.文化输出: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佛家思想的传播对亚洲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封建制度:以封建宗法制度为基础,国家以家族为单位,君主专制。
2.中央集权制度:大一统的国家组织制度,时任天子的君主中央集权。
3.科举制度:明清时期的选拔士人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4.官僚制度:封建时代的国家机构制度,规范官员的职责和等级。
5.军事制度:封建时代的军队组织制度,包括募兵、兵种和军事指挥等。
五、文化的特点和创新1.古代文化:考古、字学、文学、艺术等。
2.科技创新: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科技创新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古代中国的地理和社会生活1.重要山脉:秦岭、太行山、喜马拉雅山等。
2.重要河流:黄河、长江、珠江等。
3.重要城市:长安、洛阳、开封等。
4.农耕社会生活:农业发展、商业交流、手工业制造等。
5.城市社会生活:都城制度、商业活动、杂剧艺术等。
七、近代中国的抗争与斗争1.鸦片战争:推动中国近代史进程的标志性事件之一2.太平天国运动:中国第一次全国规模革命性农民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汇总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
- 夏、商、西周、东周、战国时期的历史沿革和特点
-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及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
- 汉朝的统一和繁荣、玄奘西行、董卓之乱的历史事件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繁荣
- 隋唐帝国的统一和辉煌、玄奘取经的意义
- 宋朝和元朝的政治特点和文化成就
- 明朝的封建专制、海外探险和海外贸易
- 清朝的政治制度和对外关系
二、中国近代史知识点
-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甲午战争和中国近代化的动力
-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 中国的创建和发展
- 抗日战争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
-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三、世界史知识点
- 人类社会的起源、农业革命和城市文明的形成
- 古代文明的兴衰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 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和宗教改革
- 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
-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和全球化的趋势
以上为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知识点的总结汇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统编版中考近代史必背知识点一、中国近代历史的起始1.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由英国导致的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战争,导致中国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2.五四运动:1919年,由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领导的反对巴黎和会议的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革命和民主运动的开端。
二、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1.辛亥革命: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反清起义,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2.五卅运动:1925年,由中国工人和学生发起的抗议运动,抗议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剥削。
3.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全国统一的政权。
4.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军队在中国东北发动的一系列进攻事件,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5.中国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早爆发的战争之一三、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点1.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2.三大改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个重大方面:土地、农业合作化和国家工商业改造。
3.人民公社化运动:在1958年至1962年期间,中国实行的一项经济和政治活动,旨在推动农村集体化和工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发展。
5.对外开放: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的一项对外开放政策,加快了国内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与合作。
四、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1.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政治的领导力量,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从一个被列强侵略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影响力逐渐扩大。
3.经济与发展: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和发展对全球经济格局有着重要影响。
4.社会变革与进步:中国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7)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5)影响:①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土地。
②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中期(2)代表人物:。
(3)口号:自强、求富。
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4)主要内容: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②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一批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③创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④建立新式海陆军(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5)评价洋务运动进步性: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在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失败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6)教训:地主阶级洋务派不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导火索: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21894年7月25日,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附近,突然袭击中国清军运兵船3,主要战役2万多人)。
4①割地: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②赔款:2亿两白银;③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适应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迫切需要)影响:5、“瓜分”中国狂潮(1)三国干涉还辽事件①三国:沙俄、法国、德国②代价:赎辽费—清政府赔偿日本3000万两白银(2)同时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以及势力范围,使美国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机会。
部编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古代史一、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起源于史前时期,在史前时期,人类生活在原始社会时代,没有文字记载,社会组织也非常原始,但是古代人类已经创造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文化。
古代史前文明有许多种,例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文明和华夏文明等。
1.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和伊朗等地,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成就包括发明了最早的文字符号和使用了最早的法典。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历史上涌现了伊辛、巴比伦、亚述三个独立国家。
2. 埃及文明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之一,其首都为现今的开罗。
古埃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同时在建筑和工程方面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如金字塔等。
3. 印度河文明印度河文明位于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次大陆的重要文明之一。
印度河文明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它的成就包括了发明了印度与中国两种文明古老的文字书写,创造了金刚石孔雀宝座等。
4. 华夏文明华夏文明是指中国的古代文明,自开天辟地以来,中华大地上的民族通过漫长的历史奋斗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果。
华夏文明的历史遥远,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农业、手工业、社会组织和精神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就。
二、古代东方文化1. 古代印度文化古代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因素非常丰富。
印度文化独特多样,绚丽多姿,包含了宗教、哲学、音乐、舞蹈、绘画等多个方面。
其中佛教、印度教是印度文化的两大支柱。
2. 古代中国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源远深厚,具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中国古代文化包括了诸多方面的内容,例如:汉字文字、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和道教等宗教文化,中国的书法、绘画、雕刻、陶艺、编织、织布、铸造等手工业技术,以及一些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节庆习俗和社会习惯等。
三、古代西方文化1. 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古国之一,它产生在地中海的爱琴海沿岸,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文化之一。
课题01鸦片战争知识梳理基础训练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
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
”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A.祖冲之B.贾思勰C.顾恺之D.王羲之【分析】本题以“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
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
”为切入点,考查祖冲之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1000年。
故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祖冲之。
故选:A。
2.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搭配正确的是()A.祖冲之﹣《洛神赋图》B.王羲之﹣《女史箴图》C.贾思勰﹣《齐民要术》D.山西大同﹣龙门石窟【分析】本题考查了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北魏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解答】北魏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
贾思勰﹣﹣《齐民要术》,这组搭配是正确的。
故选:C。
3.独创楷书书法的书法家是()A.钟繇B.胡昭C.王羲之D.李斯【分析】本题以独创楷书书法的书法家为依托,考查钟繇。
【解答】独创楷书书法的书法家是钟繇。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楷书是由锺繇独创的。
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
故选:A。
4.书法艺术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为楷书始于()A.东汉时期B.魏晋时期C.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书法的相关史实。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知识点总结
1.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原因和影响?
☆时间:1840年6月;
☆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②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影响: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条约指哪一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是什么?清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英《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 万银元;③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④协税:中国须同英国协定关税;
☆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发动的国家、侵略者的主要罪行和影响?
☆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发动国:英、法;(帮凶:俄、美);
☆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战后的《北京条约》条约,把哪一地区被割让英国?期间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多少领土?其中哪一条约割占中国领土。
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7)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5)影响:①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土地。
②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后期——《资政新篇》——进步之处: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7)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湘军攻占天京,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8)性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9)失败原因: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没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领导集团的腐败与不团结。
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10)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4课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1)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中期(2)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3)口号:自强、求富。
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4)主要内容: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②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一批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③创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④建立新式海陆军(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5)评价洋务运动进步性: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在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失败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6)教训:地主阶级洋务派不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