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分析试验[JTG]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公路⼯程⽔泥及⽔泥混凝⼟试验规程》解读2020年11月13日发布的《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3420—2020)(简称《规程》),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21年3月1日起实行。
原《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以下简称原《规程》)同时废止。
为了便于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解读如下:一、编制背景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水泥及水泥混凝土材料与工艺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其相关检测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原《规程》中的某些试验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建设实际需求。
为了适应我国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材料在应用领域和检测技术的发展,保证水泥混凝土材料检测的科学性与先进性,组织了对原《规程》的修订工作。
二、《规程》的定位《规程》修订总结了十多年国内外公路相关领域的先进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交通基础建设实际,新增了一些公路建设过程中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质量检测应包括的内容,删除了一些技术上、设备上落后的试验方法。
《规程》力求试验方法可靠,试验条件明确,试验步骤可操,计算公式科学,反映我国公路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技术水平,总体与国际先进标准保持同步。
三、主要内容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一)新增的试验方法(1)水泥物理、化学性能试验1)T0513-2020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水化热是水泥的重要性能之一,水泥水化热的大小及波动变化均会直接影响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尤其遇到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或高温度开裂风险的工程,必要测试所用水泥的水化热量,本次修订新增了先进的水泥水化热溶解热法和直接热量测试方法,为施工过程的温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2)T0514-2020水泥氯离子含量试验方法3)T0515-2020水泥三氧化硫含量试验方法(硫酸钡质量法) 4)T0516-2020水泥碱含量试验方法(火焰光度法)(2)水泥浆体性能试验1)T0517-2020水泥浆体钢丝间泌水率试验方法2)T0518-2020水泥浆体自由泌水率和自由膨胀率试验方法3)T0519-2020水泥浆体充盈度试验方法4)T0520-2020水泥浆体压力泌水率试验方法(3)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1)T0531-2020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压力泌水率试验方法2)T0532-2020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坍落扩展度及扩展时间试验方法3)T0533-2020水泥混凝土拌合物J环试验方法4)T0534-2020水泥混凝土拌合物V形漏斗试验方法随着公路建设工艺水平提高,大流态、自密实泵送混凝土得以大量应用,传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以无法表征大流态、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本次修订吸收了美国、日本有关大流态混凝土指标试验检测技术以及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建筑行业现行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2012)等领域相关先进技术,形成了水泥混凝土拌合物V形漏斗试验方法。
砼配合比试验报告
一、测试目的
本试验旨在确定砼的最佳配合比,以获得优质和符合要求的混
凝土。
二、测试方法
1. 原材料准备:按照设计配合比,准备水、水泥、细骨料、粗
骨料等原材料。
2. 配制混凝土:按照设计配合比的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制。
3. 测试样品:从配制好的混凝土中取样,制备试块或圆锥试件。
4. 试件养护:对试块或圆锥试件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
湿度。
5. 试验参数:测试试件强度、抗渗性能、抗冻性能等参数。
三、实验结果
根据试验数据,得出以下结果:
1. 强度测试结果:记录试件在不同龄期下的抗压强度。
2. 抗渗性能测试结果:记录试件在不同压力下的抗渗性能。
3. 抗冻性能测试结果:记录试件在不同温度下的抗冻性能。
四、分析和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讨论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五、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配合比是否合理:根据试验结果,判断砼的配合比是否合理。
2. 砼性能评估:根据试验数据,评估砼的强度、抗渗性能和抗
冻性能是否符合需求。
六、建议
根据实验结果和结论,提出改进配合比或其他调整建议,以获
得更好的砼品质和性能。
七、试验总结
总结本次试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对今后的砼配合比
研究提出展望。
八、参考文献
列出本试验所参考的文献和资料。
以上为本次砼配合比试验报告的大致框架,具体内容根据实际试验情况进行编写。
2022-2023年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某小桥台身需要进行质量评定,设计水泥混凝强度等级为C20,制作的3组水泥混凝土150mm×150m×150mm立方体标准试件28d抗压强度如下表所示,请完成下列题目.1)采取150mm×150mm×150mm立方体标准试件时,水泥混凝土的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得超过()。
A.16.0mmB.19.0mmC.26.5mmD.31.5mm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关于挖坑或钻芯法检测路面厚度完毕后坑洞的填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无机结合料稳定层,应按相同配合比用新拌的材料分层填补并用小锤压实B.对无结合料粒料基层,可用挖坑时取出的材料,适当加水拌和后分层填补C.沥青路面检测时,旧路钻孔可用乳化沥青混合料修补D.所有补坑结束时,填补处宜与原地面层齐平正确答案:A、B、C本题解析:鼓出少许3.在土的工程分类中,特殊土包括()。
A.黄土B.膨胀土C.红黏土D.盐渍土正确答案:A、B、C、D本题解析:按土的工程分类(JTGE40-2007),依据土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将土分为巨粒土(漂石土、卵石土)、粗粒土(砾类土、砂类土)、细粒土(粉质土、黏质土、有机质土)和特殊土(黄土、膨胀土、红黏土、盐渍土、冻土)。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MQI为公路技术状况指数B.RQI为路面行驶质量指数C.PCI为路面损坏状况指数D.PQI为路面使用性能指数正确答案:A、B、C、D本题解析:MQI(MaintenanceQualityIndicator)指公路技术状况指数,PQI(PavementQualityorPerformanceIndex)指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CI(PavementSurfaceConditionIndex)指路面损坏状况指数,RQI(RidingQualityIndex)指路面行驶质量指数。
2023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道路工程》检师(真题卷)[单选题]1.在进行高速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时,应验证()两者相关性。
A.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30d龄期弯拉强度B.30d龄(江南博哥)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30d龄期弯拉强度C.90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90d龄期弯拉强度D.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90d或180d龄期弯拉强度正确答案:D[单选题]2.一组三根标准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用小梁,采用标准方法测得的最大抗弯拉荷载分别是31.20kN、35.55kN和36.75kN,则该试验结果为()。
A.4.60MPaB.4.74MPaC.4.82MPaD.无效正确答案:A[单选题]4.单位毛体积下集料颗粒的饱和面干质量是指集料的()。
A.表观密度B.毛体积密度C.堆积密度D.表干密度正确答案:D[单选题]5.用筛分法进行粉煤灰细度试验时,对于0.075m筛分是利用气流作为筛分的动力和介质,旋转喷嘴喷出的气流使筛网里的待测粉状物料呈流态化,并在整个系统负压的作用下,将细颗粒通过筛网抽走。
若试验过程中负压稳定在3000Pa,则以下分析和处理正确的是()。
A.负压过低,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B.负压过高,停机检查试验筛是否堵塞C.负压不正常,停机用粉煤灰细度标准样品进行校正D.负压正常,继续进行试验正确答案:A[单选题]6.在干土法击实试验中,当土粒的最大粒径达到40mm时,每个试样需试料()。
A.2.5kgB.3kgC.5kgD.6kg正确答案:D[单选题]7.灌砂法测定路基压实度,在灌砂过程中若标准砂尚在下流时关闭开关,则压实度结果与常值相比()。
A.偏大B.偏小C.无变化D.无规律正确答案:A[单选题]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应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
A.同时B.倒序C.分类D.逐级正确答案:D[单选题]9.下列检查项目中属于土方路基实测关键项目的是()。
A.平整度B.压实度C.宽度D.横坡正确答案:B[单选题]1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中规定的检测方法为标准方法,采用其他高效检测方法应经()。
2021年道路工程练习题和答案(Part5)共3种题型,共90题一、单选题(共35题)1.冻融劈裂试验试件的击实次数()。
A:双面各50次B:双面各75次C:双面各112次D:双面各120次【答案】:A【解析】: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采用马歇尔击实法成型的圆柱体试件,击实次数为双面各50次,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6.5mm。
2.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土方路基下路床的压实度应不小于()。
A:92%B:94%C:96%D:98%【答案】:C【解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土方路基下路床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6%。
3.应以标准养护()龄期的试件为准评定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
A:3dB:7dC:14dD:28d【答案】:D【解析】:应以标准养护28d龄期的试件为准评定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强度。
所以答案为D。
4.某土样的天然含水率为22%,塑限为11%,液限为34%,则其塑性指数为()%。
A:塑性指数=11B:塑性指数=12C:塑性指数=23D:塑性指数=48【答案】:C【解析】:塑性指数=液限-塑限=(34-11)=23%。
5.对有抗渗性要求的水泥混凝土,优先选用的水泥品种是()A:普通硅酸盐水泥B:粉煤灰水泥C:矿渣水泥D:硅酸盐水泥【答案】:A【解析】:有抗渗性要求的水泥混凝土,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水泥。
6.沥青路面出现波浪、拥包,应按波峰波谷高差计算,高差()的为重度损害。
A:10~15mmB:10~25mmC:大于10mmD:大于25mm【答案】:D【解析】:波浪拥包轻者指波峰波谷高差小,高差在10~25mm之间;重者指波峰波谷高差大,高差大于25mm。
7.铺砂法适用于()构造深度。
A: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无沟槽路面B:测定沥青路面表面C:测定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D:测定基层表面【答案】:A【解析】: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疑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的宏观粗糙度,路面表面的排水性能及抗滑性能。
路面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二、设计资料设计弯拉强度f r=4.5Mpa,要求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30~60mm。
1、水泥:河南省太阳石水泥集团有限公司28d抗折强度为7.2Mpa、28d抗压强度为55.3Mpa2、细集料:南阳白河砂场河砂表观密度ρs=2.524g/cm3细度模数M X=2.90含泥量1.4%3、粗集料:荥阳福存石料厂4、水:饮用水三、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1、计算配置28天弯拉强度值:据规范JTGF30-2003路面砼配合比设计规程,弯拉强度样本标准偏差s取0.675Mpa,保证率系数t取值0.56,变异系数c v取0.15。
f c=f r/(1-1.04c v)+ts=4.5/(1—1.04*0.15)+0.56*0.675=5.7Mpaf c—配置28d弯拉强度的均值f 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差2、计算适配强度f cu,o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取δ=5则f cu,o=f cu,k+1.645*δ=30+1.645*5=38.23Mpaf cu,o—混凝土配置强度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δ—混凝土强度标准差3、计算水灰比W/C:W/C=1.5684/(f c+1.0097-0.3595*f s)=0.38f s为水泥实测抗折强度,f c为配置28d弯拉强度的均值4、根据集料种类和适宜坍落度,计算单位用水量:Wo=104.97+0.309S L+11.27C/W+0.61S P≈174选用坍落度SL为50mm;选用砂率S P为39%Wo—不掺外加剂与掺和料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掺入外加剂的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Wow=Wo(1-β/100)≈125Wow—掺外加剂与掺和料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5、计算水泥用量:Co=(C/W)*Wow≈329Co—单位水泥用量C/W—灰水比6、计算每立方米砼集料用量:[采用重量法计算,假定容重为2274kg/m3(不加减水剂)]Co+Wo+Mg+Ms=2274Mg+Ms=2274-329-125=1820Ms=1820*39%=710Mg1=(1820-710)*15%=266Mg2=(1820-710)*60%=666Mg3=(1820-710)*25%=278Co—单位水泥用量Wo—不掺外加剂与掺和料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Ms—单位砂用量Mg1—单位5-10mm石子用量Mg2—单位10-20mm石子用量Mg3—单位16-31.5mm石子用量外加剂掺量为1%,每立方米用量为3.29kg/m37、确定基准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329:710:1110:125:3.29 8、试验记录详见配合比设计报告表,强度数据如下表9、基准配合比符合要求,采用配合比即为: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329:710:1110:125:3.29四、每立方米混凝土碱含量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对由外加剂带入混凝土的碱含量应进行控制。
目次1 总则 (1)2 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5)3 水泥试验 (6)3.1 水泥物理、化学性能试验 (6)T 0501—2005 水泥取样方法 (6)T 0502—2005 水泥细度试验方法(筛析法) (9)T 0503—2005 水泥密度试验方法 (14)T 0504—2005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方法(勃氏法) (17)T 0505—2020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方法 (23)T 0513—2020 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 (30)T 0514—2020 水泥氯离子含量试验方法 (42)T 0515—2020 水泥三氧化硫含量试验方法(硫酸钡质量法) (47)T 0516—2020 水泥碱含量试验方法(火焰光度法) (49)3.2 水泥胶砂性能试验 (52)T 0506—2005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ISO法) (52)T 0507—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 (58)T 0510—2005 水泥胶砂耐磨性试验方法 (62)T 0511—2005 水泥胶砂干缩试验方法 (67)T 0512—2005 水泥胶砂强度快速试验方法(1.5h压蒸促凝法) (72)3.3 水泥浆体性能试验 (78)T 0517—2020 水泥浆体钢丝间泌水试验方法 (78)T 0508—2005 水泥浆体流动度试验方法(倒锥法) (81)T 0518—2020 水泥浆体自由泌水率和自由膨胀率试验方法 (83)T 0519—2020 水泥浆体充盈度试验方法 (85)T 0520—2020 水泥浆体压力泌水试验方法 (87)4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 (89)T 0521—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 (89)4.1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试验 (91)T 0522—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方法(坍落度仪法) (91)T 0523—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方法(维勃仪法) (94)T 0524—2005 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方法(改进VC法) (97)T 0528—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泌水试验方法 (100)T 0531—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压力泌水率试验方法 (103)T 0532—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坍落扩展度及扩展时间试验方法 (105)T 0533—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J环试验方法 (107)T 0534—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V形漏斗试验方法 (109)T 0535—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振动出浆量及松铺系数试验方法 (111)T 0536—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侧向膨胀量试验方法 (115)T 0537—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水下抗分散性试验方法 (118)4.2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物理、化学性能试验 (121)T 0525—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体积密度试验方法 (121)T 0526—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试验方法(混合式气压法) (124)T 0527—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128)T 0529—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分析试验方法 (132)T 0538—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快速试验方法 (137)T 0539—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绝热温升试验方法 (140)5 硬化水泥混凝土性能试验 (143)5.1 试件制作 (143)T 0551—2020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 (143)T 0552—2005 碾压混凝土抗弯拉试件的制作方法 (150)5.2 力学性能试验 (153)T 0553—2005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153)T 0554—2005 水泥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156)T 0555—2005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159)T 0556—2005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161)T 0557—2005 水泥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165)T 0558—2005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168)T 0559—2005 水泥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171)T 0560—2005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175)T 0561—2005 水泥混凝土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177)T 0562—2005 水泥混凝土弯拉试件断块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180)T 0563—2005 水泥混凝土强度快速试验方法(1h促凝压蒸法) (182)T 0564—2005 水泥混凝土动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共振仪法) (188)T 0566—2020 水泥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试验方法 (191)5.3 体积稳定性 (195)T 0573—2020 水泥混凝土早期开裂敏感性试验方法(平板法) (195)T 0574—2020 水泥混凝土收缩试验方法(接触法) (198)T 0575—2020 水泥混凝土收缩试验方法(非接触法) (201)T 0576—2020 水泥混凝土限制膨胀率试验方法 (204)T 0577—2020 水泥混凝土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光杠杆法) (206)T 0578—2020 水泥混凝土徐变试验方法 (209)5.4 耐久性 (214)T 0565—2005 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快冻法) (214)T 0567—2005 水泥混凝土耐磨性试验方法 (218)T 0568—2005 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试验方法 (221)T 0569—2005 水泥混凝土渗水高度试验方法 (223)T 0579—2020 水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方法(RCM法) (226)T 0580—2020 水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方法(电通量法) (232)T 0581—2020 水泥混凝土碳化试验方法 (237)T 0582—2020 水泥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 (240)T 0583—2020 水泥混凝土抗盐冻试验方法(单面法) (244)T 0584—2020 水泥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试验方法(导线法) (249)5.5 其他 (252)T 0586—2020 水泥混凝土透水系数试验方法 (252)6 水泥砂浆性能试验 (256)6.1 水泥砂浆拌合物性能试验 (256)T 0587—2020 水泥砂浆拌和及稠度试验方法 (256)T 0588—2020 水泥砂浆分层度试验方法 (259)T 0589—2020 水泥砂浆泌水率试验方法 (261)T 0590—2020 水泥砂浆体积密度及含气量试验方法 (263)T 0591—2020 水泥砂浆保水性试验方法 (265)T 0592—2020 水泥砂浆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268)6.2 水泥砂浆硬化性能试验 (271)T 0570—2005 水泥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271)T 0593—2020 水泥砂浆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274)T 0594—2020 水泥砂浆拉伸黏结强度试验方法 (276)T 0595—2020 水泥砂浆不透水性系数试验方法 (280)T 0596—2020 水泥砂浆抗冻性试验方法 (282)1 总则1.0.1 为规范公路工程用水泥、水泥砂浆及水泥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试验方法,制定本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