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瘤疗效评估方法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29
实体肿瘤最佳疗效评估标准
实体肿瘤的最佳疗效评估标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因为不同类型和阶段的实体肿瘤有不同的疗效评估标准。
目前临床上实体瘤常用的是WHO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和RECIST标准。
对于可评价的实体瘤病灶,其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和进展四种标准。
其中,完全缓解是指可评价病灶完全消失并维持4周;部分缓解是指可评价病灶减少50%以上并维持4周;进展是指可评价病灶增加25%
或者出现新的病灶。
对于不可评价的实体瘤病灶,其疗效分为病灶完全消失、病灶无变化和出现新病灶三种标准。
除了WHO标准和RECIST标准外,还有其他的疗效评估标准,如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标准、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标准和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SPORT)等。
这些标准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疗效评估。
总之,对于实体肿瘤的最佳疗效评估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评估,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实体瘤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SolidTumors 、RECIST)1.肿瘤病灶得测量(1)肿瘤病灶基线得定义肿瘤病灶基线分为可测量病灶(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用常规技术,病灶直径长度≥20mm或螺旋CT ≥10mm得可以精确测量得病灶.不可测量病灶:所有其它病变(包括小病灶即常规技术长径<20mm或螺旋CT<10mm) 包括骨病灶、脑膜病变、腹水、胸水、心包积液、炎症乳腺癌、皮肤或肺得癌性淋巴管炎、影像学不能确诊与随诊得腹部肿块与囊性病灶。
(2)测量方法基线与随诊应用同样得技术与方法评估病灶.(a) 临床表浅病灶如可扪及得淋巴结或皮肤结节可作为可测量病灶,皮肤病灶应用有标尺大小得彩色照片。
(b) 胸部X片: 有清晰明确得病灶可作为可测量病灶,但最好用CT扫描。
(c)CT与MRI:对于判断可测量得目标病灶评价疗效,CT与MRI就是目前最好得并可重复随诊得方法。
对于胸、腹、与盆腔,CT与MRI用10mm或更薄得层面扫描,螺旋CT用5mm层面连续扫描,而头颈部及特殊部位要用特殊得方案.(d)超声捡查:当研究得End poinst就是客观肿瘤疗效时,超声波不能用于测量肿瘤病灶,仅可用于测量表浅可扪及得淋巴结、皮下结节与甲状腺结节,亦可用于确认临床查体后浅表病灶得完全消失.(e) 内窥镜与腹腔镜:作为客观肿瘤疗效评价至今尚未广泛充分得应用,仅在有争议得病灶或有明确验证目得高水平得研究中心中应用。
这种方法取得得活检标本可证实病理组织上得CR.(f)肿瘤标志物:不能单独应用判断疗效。
但治疗前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水平时,临床评价CR 时,所有得标志物需恢复正常。
疾病进展得要求就是肿瘤标志物得增加必须伴有可见病灶进展.(g)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在少数病例,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可用于鉴别CR 与PR,区分治疗后得良性病变还就是残存得恶性病变.治疗中出现得任何渗出,需细胞学区别肿瘤得缓解、稳定及进展。
irrecist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iRECIST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肿瘤负荷的评估:使用传统的RECIST标准对肿瘤进行评估,同时引入了新的概念如iUPD。
2. 延迟效应的界定:在继续接受免疫治疗后,按标准已评定为进展的患者,出现疾病的控制。
3. 临床状态稳定:定义了无功能状态评分的增加,无疾病相关的临床症状加重,如疼痛、呼吸困难、食欲、体重下降和患者自身的感觉等;没有增加疾病相关症状的治疗措施,如镇痛、放疗或其他姑息治疗。
iRECIST标准与标准相比,变化不大,主要在于界定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延迟效应。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疗效评价可能需要根据个体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具体信息可参考有关iRECIST的临床研究。
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 RECIST )1. 肿瘤病灶的测量(1) 肿瘤病灶基线的定义肿瘤病灶基线分为可测量病灶(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 ):用常规技术,病灶直径长度 富0mm 或螺旋CT >10mm 的可以精确测量的病灶。
不可测量病灶:所有其它病变(包 括小病灶即常规技术长径<20mm 或螺旋CT <10mm )包括骨病灶、脑膜病变、腹水、胸水、心包积液、炎症乳腺癌、皮肤或肺的癌性淋巴管炎、影像学不能确诊和随诊的腹 部肿块和囊性病灶。
(2) 测量方法测量的目标病灶评价疗效, CT 和MRI 是目前最好的并可重复随诊的方法。
对于胸、腹、和盆腔,CT 和MRI 用10mm 或更薄的层面扫描,螺旋 CT 用5mm 层面连续扫描,而 头颈部及特殊部位要用特殊的方案。
(d)超声捡查:当研究的End poinst 是客观肿瘤疗效时,超声波不能用于测量肿瘤病灶,仅可用于测量表浅可扪及的淋巴结、皮下结节和 甲状腺结节,亦可用于确认临床查体后浅表病灶的完全消失。
为客观肿瘤疗效评价至今尚未广泛充分的应用,仅在有争议的病灶或有明确验证目的高标志物:不能单独应用判断疗效。
但治疗前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水平时,临床评价 时,所有的标志物需恢复正常。
疾病进展的要求是肿瘤标志物的增加必须伴有可见病灶 进展。
(g)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在少数病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可用于鉴别 和PR ,区分治疗后的良性病变还是残存的恶性病变。
治疗中出现的任何渗出,需细胞 学区别肿瘤的缓解、稳定及进展。
2. 肿瘤缓解的评价(1)肿瘤病灶基线的评价要确立基线的全部肿瘤负荷,对此在其后的测量中进行比较,可测量的目标病灶至基线和随诊应用同样的技术和方法评估病灶。
(a)临床表浅病灶如可扪及的淋巴结或皮肤结节可作为可测量病灶,皮肤病灶应用有标尺大小的彩色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