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板式换热器
- 格式:doc
- 大小:136.00 KB
- 文档页数:3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标题: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引言概述: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
它通过板式热交换器内部的板片来实现热量传递,从而实现冷却或者加热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一、板式换热器结构1.1 板片:板式换热器内部的主要传热元件,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
1.2 导流板:用于引导流体在板间流动,增加传热效率。
1.3 密封垫:用于防止流体泄漏,确保换热器的正常运行。
二、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2.1 流体流动:冷热流体分别进入板式换热器的两侧,通过板片间的通道流动。
2.2 热量传递:热流体在板片上释放热量,冷流体吸收热量,实现热量传递。
2.3 流体排出: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部完成热交换后,分别从另一侧排出。
三、板式换热器的优点3.1 高效传热:板片设计合理,流体在板间流动路径较长,传热效率高。
3.2 占地面积小:相比传统换热设备,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3.3 易于清洗维护:板片可拆卸清洗,维护方便快捷。
四、板式换热器的应用领域4.1 化工行业:用于各种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冷却、加热。
4.2 食品格业:用于食品加工中的杀菌、冷却等工艺。
4.3 医药行业:用于医药生产中的冷凝、蒸发等过程。
五、板式换热器的发展趋势5.1 高效节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5.2 自动化智能:未来板式换热器将更加智能化,实现自动化操作。
5.3 环保节能:板式换热器将更多地应用于环保领域,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减排。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点,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热交换设备,将在各个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板式换热器国家标准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热交换设备,具有结构紧凑、热效率高、占用空间小等优点。
为了保证板式换热器的安全可靠运行,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
下面将介绍板式换热器的国家标准的一些要点。
一、产品分类根据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和用途,国家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分类。
其中包括根据换热介质(液体、气体)、板式材料(金属、非金属)、换热方式(直接式、间接式)等分类。
二、产品参数国家标准规定了板式换热器的主要参数,包括换热面积、板间距、板高度、板块数量、冷却面积比等。
这些参数的设计和选择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和换热要求来确定,以保证换热器的性能和效率。
三、产品结构和材料国家标准要求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应合理、可靠,且易于维修和清洗。
标准还规定了板式换热器的材料,包括板材、密封垫片、接触件等。
这些材料要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和耐压性,以保证换热器的安全运行。
四、产品性能和试验国家标准要求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包括传热系数、压降、温差等。
标准还规定了换热器的一系列试验方法和要求,用于评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五、产品安装和维护国家标准要求板式换热器的安装应符合相关的规定,包括管道连接、支撑和固定等。
标准还规定了换热器的维护和保养要求,包括清洗、维修、更换密封件等。
六、产品标识和包装国家标准规定了板式换热器的标识要求,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厂家信息等。
标准还规定了换热器的包装要求,以保证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
以上是板式换热器国家标准的一些要点,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将有助于提高板式换热器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使用板式换热器时,用户应遵守相关的标准要求,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七、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国家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即规定了标准所适用的板式换热器的类型、规格和使用环境等。
此外,标准还引用了其他相关的国家标准,以补充和完善对板式换热器的规范要求。
八、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对板式换热器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1.板式换热器简介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
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
板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有框架式(可拆卸式)和钎焊式两大类,板片形式主要有人字形波纹板、水平平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
1.1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板式换热器主要由框架和板片两大部分组成。
板片由各种材料的制成的薄板用各种不同形式的磨具压成形状各异的波纹,并在板片的四个角上开有角孔,用于介质的流道。
板片的周边及角孔处用橡胶垫片加以密封。
框架由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上下导杆和夹紧螺栓等构成。
板式换热器是将板片以叠加的形式装在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中间,然后用夹紧螺栓夹紧而成。
1.2板式换热器的特点(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的比较)a.传热系数高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
b.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c.占地面积小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10。
d.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
板式换热器一、简介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1℃5℃0.8mm2.5mm250℃易堵塞由于板片间通道很窄,一般只有2~5mm,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大颗粒或纤维物质时,容易堵塞板间通道。
四、根本分类一般情况下,我们主要根据结构来区分板式换热器,也就是根据外形来区分,可分为四大类:①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又叫带密封垫片的板式换热器〕、②焊接板式换热器、③螺旋板式换热器、④板卷式换热器〔又叫蜂窝式换热器〕。
其中,焊接板式换热器又分为:半焊接板式换热器、全焊接板式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钎焊板式换热器。
经常用到的分类还有以下:1>根据单位空间内的换热面积的多少,板式换热器属于紧凑式换热器,主要是与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比拟,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占地较大。
2>根据工艺用途,又有不同的叫法:板式加热器、板式冷却器、板式冷凝器、板式预热器;3>根据流程组合,分为单程板式换热器和多程板式换热器;4>根据两种介质的流动方向,分为顺流〔并流〕板式换热器、逆流板式换热器、交叉流〔横流〕板式换热器,后两者用的比拟多;5>按照流道的间隙大小,分为常规间隙板式换热器和宽间隙板式换热器;6>按照波纹,板式换热器有更详细的分别,不再累述,请参考:板式换热器板片波纹形式。
7>按照是否是成套产品,可分为单机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机组。
板式换热器根据换热板片形状不同,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①螺旋板式换热器由两张保持一定间距的平行金属板卷制而成,冷、热流体分别在金属板两侧的螺旋形通道内流动。
这种换热器的m的不锈钢、铝、钛、钼等薄板冲制而成。
平板式换热器的优点是传热系数高〔约比管壳式换热器高2~4倍〕,容易拆洗,并可增减板片数以调整传热面积。
操作压力通常不超过2M250℃4400m〕,传热效果好,且使用压力可达15M2·°C·h,比管壳式换热器的热效率高3~5倍。
板式换热器知识及优点分析板式换热器是一种经典的换热设备,它具有许多优点,如高效率、紧凑结构和易于维护等,因此在各种工业、航空航天、海洋和汽车制造等领域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板式换热器的知识及其优点进行分析。
一、板式换热器的定义及类型板式换热器是一种由许多金属板组成的换热设备,板之间形成许多小型流道,流体分别流过每个流道的板子表面。
通过流体之间的热传递,将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从而实现换热效果。
板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食品、制药、化学、石油、能源、冶金等。
不同的领域和应用需要不同类型的板式换热器。
常见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平板型、插板型、管式、扭曲管式等。
二、板式换热器的优点1、高效率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的换热设备,由于板的表面积非常大,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实现高热交换效率,并且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
此外,由于板式换热器采用了高效的传热技术,因此节省了能源成本和资源。
2、紧凑结构板式换热器具有非常紧凑的结构,可以节省很多用于换热器的安装空间。
这对于那些空间有限的应用场景来说非常有利,如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叶轮机组,海洋勘探船舶等。
因此,板式换热器可以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应用场景。
3、易于维护板式换热器非常易于维护和清理,这对于长期的运行非常重要。
由于板式换热器采用的是可组装和拆装的结构,因此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清洁和维护。
此外,如果损坏或需要更换的板子很少,也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更换。
4、灵活性好由于板式换热器不像其他类型的换热器,如钢管式换热器等,需要定做和订制,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也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
这意味着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进行快速定制和生产。
5、节约成本板式换热器可以节约很多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这对于大多数企业和用户来说非常重要。
板式换热器在成本方面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节约空间、节约人工和物料成本等方面。
三、总结总之,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换热设备,在许多领域和应用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高效、紧凑、易于维护、灵活且经济实用等诸多优点。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
它通过将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分隔开来,使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从而实现热能的转移。
本文将详细介绍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一、板式换热器的结构板式换热器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金属板组成。
这些金属板通常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热性能。
每个金属板上都有一系列的波纹,以增加表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 换热板:换热板是板式换热器的核心部分,用于传递热量。
它通常由两片板组成,中间夹有密封垫片,形成一个密闭的换热通道。
2. 进出口管道:板式换热器上有进出口管道,用于引入和排出流体。
流体通过进出口管道进入换热板,然后在板间流动,最后从出口管道排出。
3. 密封件:密封件用于确保换热板间的流体不会混合。
常见的密封材料包括橡胶和聚四氟乙烯(PTFE)等。
4. 支撑柱和固定架:支撑柱和固定架用于支撑和固定换热板,保证换热器的稳定性。
二、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流体进入: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通过进口管道进入换热器,分别进入不同的换热板。
2. 热量传递:热量从高温流体传递到低温流体。
在换热板的波纹表面,热量通过传导和对流的方式传递给另一种流体。
3. 流体流动:流体在换热板之间流动,形成多个平行的流动通道。
这种设计可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4. 流体出口:经过热量传递后,流体通过出口管道排出换热器,分别返回到原来的系统中。
三、板式换热器的优势板式换热器相比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高效换热:由于板式换热器的波纹板设计,可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2. 紧凑结构:板式换热器相对较小,占用空间少,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场所。
3. 温度控制:板式换热器可以实现多流体的换热,可以将不同温度的流体进行有效的热量交换。
4. 清洁维护:板式换热器易于清洁和维护,可以方便地拆卸和清洗换热板。
板式换热器的分类及作用原理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石油、冶金等工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板式换热器的分类及其作用原理。
一、板式换热器的分类板式换热器根据传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平行流板式换热器和逆流板式换热器。
1. 平行流板式换热器:在这种换热器中,冷热流体沿着同一方向流动,即冷流体从一个端口进入,热流体从另一个端口进入,并且两者在整个换热过程中都是平行流动的。
平行流板式换热器的特点是传热效率高,但温度差较小。
2. 逆流板式换热器:逆流板式换热器中,冷热流体分别从两端进入,一个从一端流入,另一个从另一端流入,并且两者在换热过程中沿着相反的方向流动。
逆流板式换热器的特点是温度差较大,但传热效率相对较低。
二、板式换热器的作用原理板式换热器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板与板之间的接触面来实现传热,从而达到加热或冷却介质的目的。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传热、流体流动和传质三个方面。
1. 传热:板式换热器的传热主要依靠板与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来实现。
当冷热流体从两侧进入板式换热器后,流体在板的表面上流动,通过板与板之间的接触面实现热量的传递。
传热过程中,热量从高温流体传递到低温流体,直至两者达到热平衡。
2. 流体流动:流体在板式换热器中的流动方式有平行流和逆流两种。
在平行流板式换热器中,冷热流体沿着同一方向流动,流体在板的表面上形成平行的流动路径。
而在逆流板式换热器中,冷热流体分别从两端进入,一个从一端流入,另一个从另一端流入,并且两者在换热过程中沿着相反的方向流动。
3. 传质:除了传热外,板式换热器还可以实现流体间的传质。
在传质过程中,溶质从高浓度流体传递到低浓度流体,通过板与板之间的接触面实现溶质的传递。
传质过程中,溶质的浓度梯度是实现传质的驱动力。
总的来说,板式换热器通过板与板之间的接触面实现传热、流体流动和传质,从而达到加热或冷却介质的目的。
其分类包括平行流板式换热器和逆流板式换热器,根据传热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二)板式换热器3设计与运行条件3.1板式换热器型式板式换热器采用等截面可拆卸板式换热器(水-水),换热面材质材质为GB316不锈钢。
3.2板式换热器的配置本次招标共需配备2台可拆卸板式换热器(水-水),单台功率22.5MW,单台换热面积950 m2,换热器接管管径按设计所提管径配置,换热器按本技术规范书所提面积订货。
3.3板式换热器设计参数下表为单台22.5兆瓦板式换热器的参数下表为15兆瓦单台板式换热器的参数3.4热网循环水水质板式换热器工作介质为热网循环水,水质为软化水,具体水质如下:3.5运行方式板式换热器并联运行。
板式换热器换热量的控制通过控制一次侧(高温介质)流量和控制二次侧(低温介质)流量来实现。
3.6设备的安装地点及标高板式换热器安装在换热站0米层。
4技术要求投标方提供的板式换热器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同时应满足本技术规范书中技术要求,如有矛盾时按较高要求执行。
4.1板式换热器性能要求4.1.1投标方所提供的板式换热器是可拆卸板式换热器(水-水),其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成熟可靠的产品,具有较高的运行灵活性。
4.1.2板式换热器能在最大工况点长期连续运行,能满足板式换热器不同运行工况的需要,并且预留能增加10%换热能力板片的安装空间和技术条件。
4.1.3板式换热器不宜选择单板面积太小的板片,避免板片数量过多,要求单板面积大于等于2.5 m2。
4.1.4板式换热器采用板型应使换热器内流体充分湍动,防止板片表面结垢。
4.1.5板式换热器应选用阻力小的板型,保证一次侧(高温介质)压降不大于0.03MPa,二次侧(低温介质)压降不大于0.03MPa。
4.1.6板式换热器板片厚度应不小于0.7mm。
4.1.7板式换热器额定工况运行时,二次侧(低温介质)出口温度偏差不应出现负偏差。
4.1.8板片波纹形式应采用技术成熟、有成功使用业绩的波纹形式。
4.1.9板式换热器外部、内部保证不泄漏,一、二次水禁止混流。
板式换热器求助编辑百科名片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
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
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安装清洗方便、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
目录11.板式换热器简介1.1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11.2板式换热器的特点11.3板式换热器的应用场合11.4板式换热器选型时应注意的问题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型号的表示方法结构原理板式换热器的设计特点1板式换热器的应用范围化学工业1钢铁工业1冶金行业1机械制造业1食品工业1纺织工业1造纸工业1集中供暖1油脂工业1电力工业1船舶1海水养殖育苗行业1其他12.板式换热器常见故障2.1 外漏12.2串液12.3 压降大12.4供热温度不能满足要求13 .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3.1 外漏13.2串液13.3压降过大13.4 供热温度不能满足要求4 .技术参数板式换热器维修案例板式换热器类型执行标准板式换热器清洗方法展开编辑本段1.板式换热器简介本成套设备由板式换热器、平衡槽、离心式卫生泵、热水装置(包括蒸汽管路、热水喷入器)、支架以及仪表箱等组成。
用于牛奶或其它热敏感性液体之杀菌冷却。
欲处理的物料先进入平衡槽,经离心式卫生泵送入换热器、经过预热、杀菌、保温、冷却各段,凡未达到杀菌温度的物料,由仪表控制气动回流阀换向、再回到平衡槽重新处理。
物料杀菌温度由仪表控制箱进行自动控制和连续记录,以便对杀菌过程进行监视和检查。
此设备适用于对牛奶预杀菌、巴式杀菌。
板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有框架式(可拆卸式)和钎焊式两大类,板片形式主要有人字形波纹板、水平平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
1.1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1.换热板片2.固定压紧板3.活动压紧板4.夹紧螺栓5.上导杆6.下导杆7.后立柱1.2板式换热器的特点(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的比较) a.传热系数高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一、引言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热力系统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结构组成、热传导方式、传热原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组成板式换热器由板组、端板、导流板、密封垫等组成。
板组是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金属板组成,板之间通过密封垫进行密封。
端板用于固定板组,导流板用于引导流体流动方向。
三、热传导方式板式换热器的热传导方式主要有对流传热和传导传热两种方式。
对流传热是指流体通过板组的流动,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
传导传热是指热量通过板组的固体材料传递。
四、传热原理板式换热器的传热原理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热量的传递和流体的传递。
1. 热量的传递热量的传递主要通过板组实现。
当热流体和冷流体分别流经板组的热面和冷面时,热量会通过板组的金属材料传递。
热流体的热量会通过热面传递给板组,然后通过板组的传导传热方式传递给冷面,再由冷面传递给冷流体。
2. 流体的传递流体的传递是指热流体和冷流体在板组中的流动。
热流体和冷流体分别通过板组的流道,流经板组的热面和冷面。
在流动过程中,热流体和冷流体之间会发生热量交换,从而实现热量的传递。
五、换热效果影响因素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流体流速、流体温度、板组结构等。
1. 流体流速流体流速是影响换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流体流速较低时,流体与板组的接触时间较长,热量传递效果较好。
但当流体流速过高时,流体无法充分与板组接触,导致热量传递效果下降。
2. 流体温度流体温度是影响换热效果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当流体温度差较大时,热量传递效果较好。
但当流体温度差较小时,热量传递效果减弱。
3. 板组结构板组结构也会对换热效果产生影响。
板组的板间距、板厚度、板材料等因素都会影响热量的传递和流体的传递。
合理的板组结构能够提高换热效果。
六、应用领域板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热力系统中。
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化工、石油、电力、食品加工等行业。
板式换热器技术规格书一、技术参数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的热交换器,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压力: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压力一般在0.6-1.6MPa之间,具体参数可根据工作条件进行调整。
2.温度:板式换热器的工作温度一般在-10℃~200℃之间,具体参数可根据工作条件进行调整。
3.热传导系数:板式换热器的热传导系数通常为2000-6000W/m2·℃,其高效的换热性能是其它类型热交换器的数倍以上。
4.传热面积:板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一般在0.1-1000m2之间,根据使用条件和客户要求可进行定制。
二、主要特点1.高效节能:板式换热器采用了高效的板式设计,能够实现优良的传热效果,从而节约能源成本。
此外,其采用的分流流体设计,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流动阻力,从而降低了泵的功率。
2.可靠耐用:板式换热器采用高质量的钢材和密封材料,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抗磨损性,使用寿命长。
3.易于维护:板式换热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在日常使用中容易进行拆卸和清洗,维修成本低。
4.广泛适用:板式换热器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机械、电力等行业,尤其是在高粘度、高温、高压和腐蚀等环境下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三、技术流程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将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通过一系列叠放的金属板隔开,然后两种流体在板间交换热量,以实现散热或加热的目的。
具体的工作流程分为以下几步:1.流体输入: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分别通过换热器的进口进入,在板间进行流动。
2.热交换:两种流体在板间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将热量从高温一侧传递到低温一侧。
3.排放:两种流体分别从换热器的出口处排放,完成整个热交换过程。
四、应用场景板式换热器可以应用于以下多个领域:1.化工生产:板式换热器可以用于加热、冷却和蒸发等工艺过程中,如酸洗、烷基化、脱硫、脱氧等。
2.制药工业:板式换热器可以用于反应釜的冷却、干燥器的加热和冷却、提取器中的烟气冷却等。
3.食品加工:板式换热器可以用于液体食品加热、蒸发、处理以及高糖浆的制备过程。
收藏史上最全板式换热器知识讲解目录•板式换热器基本概念与原理•板式换热器类型及特点•板式换热器设计选型要点•板式换热器安装与调试注意事项•板式换热器运行维护与保养策略•板式换热器在各个领域应用案例分析01板式换热器基本概念与原理定义及作用定义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的换热设备,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
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
作用板式换热器在液-液、液-汽等换热过程中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易于维护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动力、食品等行业。
工作原理与结构工作原理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传导和对流传热原理。
热量通过板片传导,同时流体在板间流动进行对流传热。
通过调整板片数量和排列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传热效果。
结构板式换热器主要由传热板片、密封垫片、压紧装置、进出口法兰等部件组成。
传热板片是核心部件,通常采用不锈钢或钛合金等耐腐蚀材料制成,具有不同波纹形状以强化传热效果。
传热效率高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较高,传热效率可达95%以上。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重量轻,方便安装和维修。
适应性强可处理多种流体和温度范围,满足不同工艺需求。
操作灵活通过调整板片数量和排列方式,可实现多种传热效果。
03不适用于含固体颗粒的流体固体颗粒容易堵塞板间通道,影响传热效果和使用寿命。
01密封性能要求较高板式换热器对密封垫片的要求较高,需要定期更换以保证密封性能。
02耐压能力有限受板片材料和厚度的限制,板式换热器的耐压能力相对较低。
02板式换热器类型及特点结构特点应用范围优缺点人字形板式换热器人字形板式换热器板片采用人字形波纹设计,增加了湍流程度,提高了传热效率。
同时,人字形结构使得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不断改变方向,有助于减少结垢和沉积物的形成。
适用于液体-液体、液体-气体等换热场合,尤其适用于中小型换热系统。
传热效率高,压力损失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但处理量相对较小,清洗和维护相对困难。
一、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的分类可分离板片(可拆卸式)钎焊式板式换热器不可分离板片板壳式螺旋板式等半焊式(部分可拆、部分焊接)二、可拆式板式换热器1.结构可拆式板式换热器是将薄(0.7~1.0㎜)的材料进行压制、冲压成为凹凸状。
每片贴合弹性密封垫片。
按一定的排列顺序组合起来并有加紧板与加紧螺栓加紧固定,形成不同的换热通道进行换热。
如图:2.换热原理如图:板片按一定的排列顺序组合起来,各通道与对应的角孔相通,冷热介质相互由板片间隔,形成冷-热-冷-热……传热通道,从而进行热交换。
3.可拆板式换热器的分类1)按板片波纹形式分1〉人字形波纹2〉水平直波纹3〉斜波纹4〉竖直波纹5〉球波纹6〉其他波纹如网状(巧克力块)、短半圆柱以及不对称波纹等。
2)按波纹深度分波纹深度2~2.5 为浅密波纹波纹深度2.5~4 为常规波纹波纹深度﹥4 为宽流道波纹3)按角孔分1〉单边流2〉对角流注:单边流和对角流的优缺点单边流成型简单,只用一套压型模则可成型,对角流则需两套成型模。
单边流导流复杂,板间流速不均匀。
对角流导流简单,板间流速相对均匀。
4)按结构形式分1〉按流程分单流程多流程2〉按框架分a.双支撑框架式b.带中间隔板双支撑框架式c.带中间隔板三支撑框架式d.悬臂式e.顶杆式f.带中间隔板顶杆式g.活动压紧板落地式3〉按换热介质分a.两种介质换热1段式b.两种以上的介质换热多段式三、可拆式板式换热器型号表示方法1.表示方法B—-板式换热器代号(GB16409规定)BL—板式冷凝器代号(各生产厂自行规定)BZ—板式蒸发器代号(各生产厂自行规定)2.板片波纹形式代号3.垫片材料代号注:食品、医用垫片在相应垫片代号后加S4.框架结构形式注:框架结构形式为Ⅰ时可省略。
例如:BR034-1.0-25-N-Ⅱ四、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的参数1.工作压力:板式换热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任何一侧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2.设计压力:在相应的设计温度下,用以保证板式换热器正常工作的压力,该压力值大于工作压力。
板式换热器性能参数及选型手册一、板式换热器的性能参数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工业设备,主要用于将不同温度的流体进行热量传递。
以下是板式换热器常见的性能参数:1.热传导系数热传导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内的热量传递量和温度差之比。
在板式换热器中,热传导系数的大小决定了热量传递的速度和效率。
2.有效传热面积有效传热面积是指板式换热器中实际进行热量传递的面积。
在选择板式换热器时,需要考虑系统中需要传递的热量和换热器的大小,以确保有足够的传热面积。
3.换热器压降换热器压降是指流体在通过换热器时所产生的压力降低。
在选择板式换热器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流量,以确保换热器的压降符合要求。
4.换热器热效率换热器热效率是指热量传递的效率,通常用传热效率或平均传热系数来衡量。
在选择板式换热器时,需要根据系统中需要传递的热量和流体特性来确定换热器的热效率。
5.材料选择板式换热器通常采用不锈钢、钛合金、铜、铝等材料制成。
在选择板式换热器时,需要考虑流体的特性、温度和压力等因素,以确保所选材料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
二、板式换热器的选型手册为了能够选购到合适的板式换热器,需要编写一份详细的选型手册。
该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1.系统参数列出所需传递的热量、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以便于选择合适的板式换热器。
2.流体特性对待处理流体的性质进行详细的描述,例如:密度、粘度、比热、热导率等。
3.换热器性能参数详细描述所需的热传导系数、有效传热面积、热效率和材料选择等参数。
4.板式换热器类型选择根据系统参数和流体特性,选取适合的板式换热器类型,如单面板式、双面板式和多面板式等。
5.板式换热器尺寸选择根据系统参数和流体特性,选取合适的板式换热器尺寸,并进行压降计算以确保满足系统要求。
6.板式换热器的保养和维修对选好的板式换热器进行保养和维修,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7.板式换热器的安全标准介绍有关板式换热器的安全标准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使用安全可靠。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食品等行业中。
它通过板片间的流体传热来实现热量的转移,具有体积小、传热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一、板式换热器的构造和组成部份板式换热器主要由板片组件、密封垫片、固定框架和连接件等部份组成。
1. 板片组件:板片是板式换热器的核心部件,它由多个平行罗列的金属板片组成。
常见的板片材料有不锈钢、钛合金等,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
板片之间形成为了一系列的通道,用于流体的传热。
2. 密封垫片:密封垫片安装在板片之间,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流体泄漏。
常见的密封垫片材料有橡胶、聚四氟乙烯等,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3. 固定框架:固定框架用于固定板片组件,保证换热器的结构稳定。
固定框架通常由钢材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4. 连接件:连接件用于连接板片组件和固定框架,确保换热器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连接件有螺栓、螺母等。
二、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板片之间的流体传热来实现热量的转移。
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1. 流体流动:热源流体(如热水)和冷源流体(如冷水)通过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管道进入换热器内部。
热源流体和冷源流体在板片组件内形成为了多个平行的流道,通过这些流道进行流动。
2. 热量传递:热源流体和冷源流体在流道内流动时,由于温度差异,热量开始传递。
热源流体的热量通过板片传递给冷源流体,使冷源流体的温度升高,而热源流体的温度降低。
3. 流体分离:热源流体和冷源流体在流道内交换热量后,分别从换热器的出口管道排出。
由于板片组件的存在,热源流体和冷源流体是分开的,不会混合在一起。
4. 热量利用:冷源流体在流道内吸收了热源流体的热量后,可以用于其他工艺过程或者回收利用。
这样既实现了热能的转移,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三、板式换热器的优点和应用领域板式换热器相比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具有以下优点:1. 体积小:板式换热器的板片组件紧凑罗列,占用空间小,适合安装在有限空间的场所。
板式换热器
一、板式换热器简介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
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
二、板式换热器的分类
板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有框架式(可拆卸式)和钎焊式两大类,板片形式主要有人字形波纹板、水平平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
三、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
板式换热器主要由框架和板片两大部分组成。
板片由各种材料的制成的薄板用各种不同形式的磨具压成形状各异的波纹,并在板片的四个角上开有角孔,用于介质的流道。
板片的周边及角孔处用橡胶垫片加以密封。
框架由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上下导杆和夹紧螺栓等构成。
板式换热器是将板片以叠加的形式装在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中间,然后用夹紧螺栓夹紧而成(见下图)。
四、板式换热器的特点(优缺点)
1、传热系数高
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
2、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
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1℃。
3、占地面积小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10。
4、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
改变换热面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
改变流程组合只要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
5、重量轻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管壳式重量的1/5左右。
6、制作方便
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7、容易清洗
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这对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换热过程十分方便。
8、热损失小
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也不需要保温措施。
而管壳式换热器热损失大,需要隔热层。
9、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
由于传热面之间的间隙较小,传热面上有凹凸,因此比传统的光滑管的压力损失大。
10、不易结垢
由于内部充分湍动,所以不易结垢,其结垢系数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3~1/10。
11、工作压力不宜过大
介质温度不宜过高,有可能泄露板式换热器采用密封垫密封,工作压力一般不宜超过2.5MPa,介质温度应在低于250℃以下,否则有可能泄露。
12、易堵塞
由于板片间通道很窄,一般只有2~5mm,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大颗粒或纤维物质时,容易堵塞板间通道。
五、板式换热器的应用场合
制冷: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
暖通空调:配合锅炉使用的中间换热器、高层建筑中间换热器等。
化学工业:纯碱工业,合成氨,酒精发酵,树脂合成冷却等。
冶金工业:铝酸盐母液加热或冷却,炼钢工艺冷却等。
机械工业:各种淬火液冷却,减速器润滑油冷却等。
电力工业:高压变压器油冷却,发电机轴承油冷却等。
造纸工业:漂白工艺热回收,加热洗浆液等。
纺织工业:粘胶丝碱水溶液冷却,沸腾硝化纤维冷却等。
食品工业:果汁灭菌冷却,动植物油加热冷却等。
油脂工艺:皂基常压干燥,加热或冷却各种工艺用液。
集中供热:热电厂废热区域供暖,加热洗澡用水。
其他:石油、医药、船舶、海水淡化、地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