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版:词语、标点(浙江)
- 格式:docx
- 大小:777.23 KB
- 文档页数:59
专题二 词语、标点——因境辨析,重在归类
近几年浙江卷把词语和标点放在同一个语料中考查。语料跟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词语的考查包括实词、虚词和成语等。其中虚词的考查是难点。标点符号的考查不偏不怪,熟记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题目便可迎刃而解。
一、(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而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风生水起 B.短小精悍
C.然而 D.激荡
解析 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语句表达屏幕中的剧情十分吸引观众,令人动容,用在此处不符合句意。
答案 A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 B.乙 C.丙
解析 省略号与后面的“等”重复,应删去省略号或“等”。 答案 B
二、(202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________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__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________的组成部分。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别具匠心 才思敏捷 异彩纷呈 弥足珍贵
B.别具匠心 才华横溢 奇光异彩 不可或缺
C.十分独特 才华横溢 异彩纷呈 不可或缺
D.十分独特 才思敏捷 奇光异彩 弥足珍贵
解析 “十分独特”强调独有的、特别的、与众不同的。“别具匠心”强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这里强调篆刻艺术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的“独特”与“特有”性,故应选择“十分独特”。“才华横溢”是很有才华,多就文学艺术方面而言。“才思敏捷”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这里强调的是艺术家在篆刻艺术上的才华,而不是强调思维灵活,选择“才华横溢”。“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强调事物的新奇、特别与色彩艳丽繁多,可以直接充当谓语或定语。而“奇光异彩”是奇妙的光亮和色彩,可以直接充当宾语,但不能直接充当定语,充当谓语时其前一般应有“有”之类的动词。应填入的是“流派风格”的定语,应选择“异彩纷呈”。“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强调不可缺少。“弥足珍贵”强调事物十分珍贵。由前面的“紧密结合”可知是强调不可缺少而非强调珍贵,故应选择“不可或缺”。
答案 C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解析 画线句中,“由于”和“使”同时使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去掉其一。“承揽”的对象多为一定的具体工作或物品加工等;“传承”侧重指传授和继承,可以用于学问、技艺、教义等。文段强调篆刻艺术,且篆刻是一种技艺,故用“传承”更合适。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
解析 文中的破折号和B项中破折号均表示对上文词语、概念的解释说明。A项,引出对事情原因的解释;C项,表示突然转变话题;D项,表示总结归纳。
答案 B
突破一 词语的辨析与使用
突破点一 近义实词——3角度巧辨析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近几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动词、形容词,偶尔也会涉及名词。
实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要掌握和运用好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但要辨异首先要求同。所谓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辨析近义实词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
角度1:从意义辨析
(一)看词义轻重
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
如:诬蔑、诬陷
辨析:这两个词都有“硬说别人做了坏事”之意,但“诬蔑”指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程度较轻;“诬陷”指妄加罪名,进行人身陷害,程度较重。
1.请给下面的句子选用恰当的词语。
(1)这么晚了还放收音机,会________别人休息的。(妨碍 妨害)
(2)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________人们的健康。(妨碍 妨害)
解析 “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轻。“妨害”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
答案 (1)妨碍 (2)妨害
(二)看适用范围
有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辨别。
如:边疆、边境、边界
辨析:这三个词表示的范围越来越小。“边疆”指比较边远的靠近国界的区域,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边界”仅指一条界线,范围最小。 2.请给下面的句子选用恰当的词语。
边城明净的________,教化着朴实的人们。(风光 景象)
解析 “风光”即风景,指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还表现景象对人的积极影响,其使用范围比景象大。故选“风光”。
答案 风光
(三)看表达侧重
对近义词词义的辨析,关键是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辨明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意义,词义的侧重点也就清楚了。
名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的事物、现象的特点方面。如“场面”与“局面”都指“在一定环境中呈现出来的情况”,但“场面”重在指“一定场合下的情况”,而“局面”重在指“一个时期内事情发展变化所呈现出的状态”。
动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如“沉思”“深思”“寻思”这一组词,都有“注意力集中,仔细思考”的意思,但“沉思”重在思考的“全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再如“扩大”与“扩充”都有“向外发展”的意思,但“扩大”重在“由小到大”,“扩充”重在“增长充实”。
形容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状态和性质方面。如“陡峭”与“峻峭”,前者重在“陡直”,后者重在“高峻”;“冷僻”和“冷落”,前者重在“偏僻,不熟悉”,后者重在“不热闹,不热情”。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庄严雄伟的吴哥窟毫无疑问是柬埔寨最受欢迎的旅游________。
(2)家住黄金路的张师傅认为,山体如此________,雨水一灌就容易发生坍塌。
A.景色 峻峭 B.景点 陡峭
C.景点 峻峭 D.景色 陡峭
解析 (1)“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根据句意,应选“景点”。(2)“陡峭”重在“陡直”,“峻峭”重在“高峻”。根据句意,应选“陡峭”。 答案 B
角度2:从用法辨析
(一)看适用对象
有很多实词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辨析适用对象的差异也是区分实词的方法之一。主要看词语是用于自己还是用于他人,是表谦称还是表敬称,是适用于一般对象还是适用于特定对象。
如:爱护、爱戴
辨析:两者都可以用于人,但“爱戴”只用于下对上,“爱护”用于同志之间或上对下,有时还用于物,如“爱护公物”。
4.请给下面的句子选用恰当的词语。
临别在即,没有什么礼物可以相赠的,这支笔我敝帚自珍多年,现________于你,希望你不要嫌弃。(馈赠 惠赠)
解析 “惠赠”是敬辞,多用于别人送给自己的东西;“馈赠”指的是赠送(礼品),没有谦敬之分。根据语境应选“馈赠”。
答案 馈赠
(二)看成分搭配
在语言实践中,词语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习惯。
如“颁布”同“法令、法规、条例、纲领”等词语搭配,其对象是群体;而“颁发”同“勋章、奖状、证书”等词语搭配,其对象是个体。
5.请给下面的句子选用恰当的词语。
韩国外交部官员12月29日表示,韩国________了一艘悬挂香港旗帜的船只,称这艘船涉嫌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对朝制裁规定,公开向一艘朝鲜船只输送石油。(扣押 扣压)
解析 “扣押”指扣留,拘留,其搭配对象是物或人;“扣压”指扣留下来不办理,其搭配对象多指物品,如文件、意见等。
答案 扣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