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塑料船建造规范》(2015)-修订版
- 格式:pdf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89
中国船级社内河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目录第1章 通则 (1)第1节 一般规定 (1)第2节 船级符号和附加标志 (3)第3节 入级检验 (4)第4节 保持船级检验 (9)第5节 营运要求 (18)第6节 图纸资料 (20)第2章 船体结构 (24)第1节 一般规定 (24)第2节 结构设计原则 (25)第3节 船体结构的焊缝设计 (28)第4节 水密完整性 (32)第5节 结构设计载荷 (34)第6节 铝合金及钢质船体结构的结构尺寸 (38)第7节 铝合金及钢质双向加筋板船体的构件尺寸 (44)第8节 纤维增强塑料船体结构的结构尺寸 (46)第9节 总强度 (49)第10节 构件稳定性 (54)第11节 船体振动 (58)第3章 舾装 (60)第1节 舵设备 (60)第2节 锚泊及系泊设备 (65)第4章 轮机 (67)第1节 一般规定 (67)第2节 泵和管系的一般规定 (68)第3节 泵和管系的材料和试验 (69)第4节 船舶管系 (72)第5节 动力管系 (74)第6节 机器设备 (76)第7节 轴系和推进器 (78)第8节 方向控制装置 (85)第5章 电气装置 (87)第1节 一般规定 (87)第2节 系统设计 (93)第3节 主电源 (96)第4节 临时应急电源和操舵装置备用电源 (97)第5节 接岸电 (98)第6节 配电板和配电电器 (98)第7节 电力拖动装置 (102)第8节 照明 (103)第9节 电缆 (104)第10节 船内通信及信号 (105)第6章 主推进装置遥控、航向、航态稳定控制 (106)第1节 一般规定 (106)第2节 主推进装置遥控系统 (107)第3节 航向控制 (111)第4节 航态稳定控制系统 (111)第7章 消防 (113)第1节 一般规定 (113)第2节 结构防火 (113)第3节 通风系统 (114)第4节 固定灭火系统 (115)第5节 探火及失火报警系统 (115)第6节 消防用品 (116)第8章 材料 (117)第1节 一般规定 (117)第2节 铝合金 (117)第3节 铝合金铆钉 (121)第4节 铝—钢过渡接头 (123)第5节 纤维增强塑料 (124)第6节 围裙与连接件 (126)第7节 防腐 (128)第9章 船体建造工艺 (130)第1节 一般规定 (130)第2节 工艺认可 (131)第3节 铝合金结构焊接 (137)第4节 铝合金结构铆接 (139)第5节 纤维增强塑料船成型工艺 (142)第6节 质量检验 (144)第10章 救生与信号设备 (146)第1节 一般规定 (146)第2节 救生设备配备定额 (146)第3节 信号设备 (146)第11章 通信与导航设备 (147)第1节 无线电通信 (147)第2节 航行设备 (147)第12章 浮力、稳性与操纵性 (148)第1节 一般规定 (148)第2节 储备浮力和设计水线 (148)第3节 排水状态下的完整稳性 (150)第4节 非排水状态下的完整稳性 (150)第5节 过渡状态下的完整稳性 (153)第6节 破舱后的浮力和稳性 (154)第7节 对船长10m及以下高速船的要求 (155)第8节 操纵性 (158)第13章 舱室布置与脱险措施 (159)第1节 一般规定 (159)第2节 广播信息系统 (159)第3节 设计加速度 (159)第4节 操纵室的视域 (161)第5节 舱室设计 (161)第6节 座位设计 (162)第7节 安全带 (163)第8节 脱险出入口和脱险设施 (163)第9节 撤离时间 (164)第10节 行李、备品、小卖部和货舱 (164)第11节 噪声等级 (165)附录1 纤维增强塑料结构节点及施工缺陷分析 (166)A 结构构造细则 (166)B 纤维增强塑料结构建造中易产生的缺陷及其成因 (185)附录2 舱室设计指南 (186)第1章 通则第1节 一般规定1.1.1 适用范围1.1.1.1 本规范适用于航行我国内河水域的下列船舶:(1) 船长大于和等于15m,其最大航速V≥3.7∇0.1667 m/s的船舶;(2) 船长5m至15m(不包括15m),其最大航速V≥3.7∇0.1667 m/s,且V≥18km/h的船舶;(3) 符合(1)或(2)条件的货船系指装载非危险物品,且载货量不大于100t的货船。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总则颁布单位:中华⼈民共和国海事局颁布⽇期:2020-05-15执⾏⽇期:2020-06-01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注:由于该规章篇幅较长,所以将其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第6篇、第7篇、第8篇、第9篇、第10篇分开为单独规章内容,不在本篇规章内容中。
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经中华⼈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批准,中华⼈民共和国海事局于2019 年第 23 号公告公布,2020 年第 9 号公告更正,⾃ 2020 年 6 ⽉ 1 ⽇起实施。
总则第 1 篇检验与发证第 2 篇内河航区分级第 3 篇吨位丈量第 4 篇载重线第 5 篇船舶安全第 6 篇危险货物运输第 7 篇防⽌船舶造成污染的结构与设备第 8 篇船员舱室设备第 9 篇乘客定额及舱室设备第 10 篇⾼速船中华⼈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9版)总则1 ⽬的1.1 为贯彻中华⼈民共和国相关法律和⾏政法规,保障⽔上⼈命财产安全、防⽌环境污染、保障船员的⼯作和⽣活条件,确保船舶在其⽣命周期内持续符合安全和环保技术标准,并促进我国航运业和造船业可持续发展,制定《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以下简称本法规)。
2 适⽤范围2.1 除第 10 篇的规定外,本法规适⽤于船长⼤于等于 20m 的我国内河⽔域(包括江、河、湖泊和⽔库)以及河海交界区的中国籍船舶(本法规中简称内河船舶),但下列船舶除外:(1)军⽤船艇和公安船艇;(2)帆船(3)体育运动船艇;(4)渔船;(5)游艇。
2.2 中华⼈民共和国海事局(以下简称本局)另有规定的船舶应按相应规定执⾏。
2.3 本法规未作规定者,本局将另作规定或给予特殊考虑。
3 免除3.1 对于内河船舶,在特殊情况下需进⾏⼀次超出原定航区/航线(不包括海域)航⾏时,本局可以免除本法规中的有关要求,但该船应符合本局认为适合于其所担任航次任务所必须的安全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5年修改通报人民交通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5年修改通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政法[2014]000号文公布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人民交通出版社目录总则第1篇检验与发证第1章通则第2章检验和证书第4章签发内河船舶适航证书的检验第7章签发内河船舶防止油污证书的检验第8章签发内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的检验第10章签发内河船舶防止空气污染证书的检验第13章签发内河船舶乘客定额证书的检验第2篇内河航区分级第1章通则第2章主要航区级别第3篇吨位丈量第2章总吨位与净吨位第3章丈量与计算第4篇载重线第1章通则第3章核定干舷条件第4章干舷计算附录Ⅰ水尺标志第5篇船舶安全第1章通则第2章构造第3章消防第4章救生设备第6章航行设备第7章信号设备第8章完整稳性第9章船舶操纵性与驾驶室可视范围第10章特殊船舶附加要求第6篇危险货物运输第1章通则第7篇防止船舶造成污染的结构与设备第2章防止油类污染第5章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第6章防止船舶垃圾污染第7章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第9章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对水域的污染第8篇船员舱室设备第1章通则第2章船员舱室设备第9篇乘客定额及舱室设备第1章通则第2章载运乘客条件第3章乘客舱室的分类第4章乘客定额标准第7章供水、通风、照明、暖风和空调设备第8章舷墙和栏杆第10篇高速船第2章构造第5章消防第7章通信与导航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5年修改通报总则总则3.1改为:“3.1 除有明确规定者外,本法规适用于船长大于等于20m的我国内河水域(包括江、河、湖泊和水库)的中国籍船舶(本法规中简称内河船舶),具体要求按各篇的规定。
但下列船舶除外:(1)军船;(2)渔船;(3)帆船;(4)运动竞赛艇;(5)游艇。
塑料管在船舶管路系统中的应用缪银龙江苏科技大学船海系,江苏张家港 (215600)E-mail:abcde1231210@摘要:重点介绍了各种塑料管的产品特性、生产应用情况以及在船舶建造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聚氯乙烯管(PVC) 铝塑复合管(PAP) 聚乙烯管(PE) 聚丙烯管(PP-R) 聚+j‘烯管(PB) 缠绕玻璃钢管(GRP) 产品特性船舶管路系统1、引言本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行油深加T技术日趋完善,塑料制品种类多样化,产量迅速增长,使之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型T程材料。
其中,以塑料为原料的塑料管道产品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
2、系统介绍塑料管和传统管材相比,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水流阻力小,节约能源,安装简便迅速,造价较低等显著优势,受到了管道工程界的青睐。
为此,许多发达国家塑料管制造商与管道工程界进行了广泛的合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了全面的开发研究,使原料合成生产、管材管件制造技术、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促使塑料管在管道工程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并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借鉴塑料管在市政、建筑给排水领域的广泛应用的经验,船舶管路系统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塑料管来代替传统管路材料。
3、塑料管的主要品种及性能与传统材料的管道如钢管、铜管等相比,塑料管除具有重量轻、耐腐蚀、绝热性能好、不结垢、水流阻力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塑料管具有良好的卫生性能。
一般塑料管制管的原料属聚烯烃,其分子仅由碳、氢元素组成,原、辅料均达到食品卫生标准要求。
因此,PAP管、PE管、PP-R管不仅可用于冷热水系统,而且可用于纯净饮用水系统,可避免传统金属管道系统中常见的锈水现象。
PVC管加工过程中必须加入大量重金属铅盐稳定剂,因而卫生性能欠佳。
一般来说,塑料管安装方便、连接可靠。
安装时,不需传统金属管安装时的攻丝、缠麻以及金属焊接等工序,并且PAP管、PE-X管在拐弯处可利用其柔性弯制,PP-R管具有良好的热熔焊接性能,管材、管件可采用热熔连接和粘接,安装方便。
第2页共5页一、前言本船为航行于沿海航区的高速游艇,主船体及上层建筑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主要设计依据为中国船级社《游艇建造规范》(2008)、中国海事局《游艇法定检验暂行规定》(2009)。
二、船型及用途1.船型:本船为单体、单甲板、双机、双桨双舵、柴油机驱动、深V折角线型船型,主船体及甲板上层建筑均采用玻璃钢制造。
2.用途:从事非营业性游览观光和休闲等娱乐活动,包括以整船租赁形式或从事前述活动。
三、主要设计参数总长 24.90m水线长 19.95m总宽 5.72m船宽 5.68m型深 3.05m设计吃水 1.23m排水量 52t航区 A类,沿海航区四、航速本船在深静水航区、主机额定功率情况下,最大航行速度约26Kn。
五、续航力本船燃油箱为4000升,在巡航速度下续航力为8小时。
六、自持力本船食品、备品储存量可保持一天。
淡水为1000升。
七、船舶性能本船线型优良,兴波阻力小,快速性能好, 航向稳定性(适航性)和回转性能优良,抗波浪能力强。
八、完整稳性本船完整稳性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游艇法定检验暂行规定》(2009)第4章第2节的要求。
九、环保要求本船环保要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游艇法定检验暂行规定》(2009)第5章第5节的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防污染要求(在机舱内设100L污油水箱一个,以备船靠码头时转运舱底污水;设300L污水箱一个,收集洗手等产生的污水;在船底设350L化粪箱一个,收集马桶排出的杂物;在各个舱室设垃圾篓一个,第3页共5页收集废弃物,杜绝环境污染)。
十、总布置及内装1、舱室划分本船舱室划分如下:底层:#0~#2为舵舱;#2~#8左边为船员室;#2~#9+230右边为配餐间;#8~#17左边和#9+230~#17右边为机舱;#17~#25+250为主人房;#25+250~#34左边为左客房房卫生间,#28~#36右边为右客房房卫生间,中间为通道;#34~#42-110左边和#34~#42-110右边为贵宾房房卫生间;#42-110~艏为艏尖舱,另外#42处设一水密舱壁。
地效翼船检验指南(1)指导性文件GUIDANCE NOTESGD13-2007中国船级社地效翼船检验指南2008目录第1章通则第1节一般规定第2节检验与证书第2章结构第1节一般规定第2节结构强度第3节船体开口和密性试验第3章锚泊、拖带、系固与登陆设备第1节锚泊设备第2节拖带设备第3节系固设备第4节登陆设备第4章轮机与辅助系统第1节一般规定第2节动力装置第3节燃油系统第4节滑油系统第5节进气系统第6节排气系统第7节冷却系统第8节发电机舱通风系统第9节舱底排水系统第5章电气第1节一般规定第2节配电系统第3节电源第4节电缆第5节照明2第6节避雷第6章材料与建造工艺第1节一般规定第2节铆接附加要求第3节质量检验3第1章通则第1节一般规定1.1.1 适用范围1.1.1.1本指南适用于民用地效翼船。
对国际航行的地效翼船,除本指南规定外,还应满足主管机关及国际海事组织的有关规定①。
1.1.1.2本指南适用于在如下营运气象限制内,白昼航行的载客或载货(普通货物)地效翼船,且其距避护地航程不超过2h或200 n mile (取小者):(1)营运气象限制Ⅰ:系指限制航行区域内有义波高不超过3.0m,且风力不超过7级(蒲氏风级);(2)营运气象限制Ⅱ:系指限制航行区域内有义波高不超过2.0m,且风力不超过6级(蒲氏风级);(3)营运气象限制Ⅲ:系指限制航行区域内有义波高不超过1.0m,且风力不超过5级(蒲氏风级);(4)营运气象限制Ⅳ:系指限制航行区域内有义波高不超过0.5m,且风力不超过4级(蒲氏风级)。
1.1.1.3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地效翼船:(1)非营业性地效翼船;(2)体育用地效翼船。
1.1.1.4现有船舶在修理、改装、改建后,至少应满足原先适用的相应要求,如重大修理、改装、改建,在合理和可行情况下,应满足本指南的要求。
1.1.1.5船舶的稳性、消防、救生、通信等安全设备与环保要求应符合船旗国主管机关的有关规定。
序号年份名称CCS-1 1999 集装箱检验规范CCS-2 1998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规范CCS-3 1999 泵与管系布置指南CCS-4 2001 海船船级附加标志应用指南CCS-5 2002 海上浮式装置入级与建造规范编写说明CCS-6 2000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规范CCS-7 1998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操作指南CCS-8 2001 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编制指南CCS-9 2000 船舶与海上设施用电气电子设备型式试验指南CCS-10 2000 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试验及检验指南CCS-11 1999 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编写指南CCS-12 1999 综合安全评估应用指南CCS-13 1999 船舶消防指南CCS-14 2000 船上振动控制指南CCS-15 2001 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CCS-16 2002 海上浮式装置入级与建造规范第1分册CCS-17 2002 海上浮式装置入级与建造规范第2分册CCS-18 2002 海上浮式装置入级与建造规范第3分册CCS-19 2002 海上浮式装置入级与建造规范第4分册CCS-20 2002 海上浮式装置入级与建造规范第5分册CCS-21 1998 RULES FOR MATERIALS AND WELDINGCCS-22 2000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证规范CCS-23 2001 船舶与海上设施起重设备规范CCS-24 1998 材料与焊接规范CCS-25 1998 REGULATIONS FOR THE STATUTORY SURVEYS OF SHIPS AND OFFSHOORE INSTALLATIONSCCS-26 1999 REGULATIONS FOR THE STATUTORY SURVEYS OF SHIPS AND OFFSHOORE INSTALLATIONSCCS-27 1999 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CCS-28 1996 RUL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EQUIPMENT OF SHIPS CARRYING LIQUEFIED GASES IN BULKCCS-29 2002 钢质内河船舶船体结构直接计算指南CCS-30 2000 船舶产品持证及核查规定CCS-31 1992 船舶录CCS-32 1999 船舶产品录CCS-33 2000 REGISTER OF SHIPSCCS-34 1998 货物系固手册编制指南CCS-35 1999 装载手册编制指南CCS-36 1999 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1分册CCS-37 1999 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2分册CCS-38 1999 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3A分册CCS-39 1999 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3B分册CCS-40 1999 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3C分册CCS-41 1999 非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CCS-42 1999 起重设备法定检验验技术规则CCS-43 1999 海上拖航法定检验验技术规则CCS-44 1998 集装箱法定检验技术规则CCS-45 1999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CCS-46 2001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第1分册CCS-47 2001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第2分册CCS-48 2001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第3分册CCS-49 2001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第4分册CCS-50 2001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第5分册CCS-51 1998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修改通报CCS-52 1996 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CCS-53 1996 海上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CCS-54 1995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STATUTORY SURVEYS OF SEA-GOING SHIPSCCS-55 1994 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修改通报CCS-56 1993 国际主要通航运河及五大湖航行规则CCS-57 2002 不导电输油像胶软管组合件检验指南CCS-58 2001 船上计算机应用与检验指南CCS-59 2001 非公约尺度船检验指南CCS-60 2000 规范与技术文件翻译指南CCS-61 2000 液化石油气动力游艇检验暂行规定CCS-62 1999 岸上供电交流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CCS-63 1999 装载仪检验指南CCS-64 1999 齿轮强度评定指南CCS-65 1999 柴油机曲轴强度评定指南CCS-66 1998 船舶与海上设施规范编写指南CCS-67 1997 船舶和海上设施交流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CCS-68 1997 柴油机滑油状态监控系统指南CCS-69 1997 海上拖航指南CCS-70 1996 螺旋桨轴状态监控系统指南CCS-71 1998 防止船舶垃圾污染检验指南CCS-72 1998 浮油回收船检验指南CCS-73 1997 海船操纵性CCS-74 1997 船舶机械计划保养系统检验指南CCS-75 1996 船用锻钢件超声波检则CCS-76 1996 小艇入级与建造规范CCS-77 1996 20m 以下沿海船舶检验暂行规定CCS-78 1996 集装箱检验规范CCS-79 1996 船舶倾斜试验与静水横摇试验实施指南CCS-80 1987 潜水系统和潜水器入级与建造规范CCS-81 1992 电子计算机系统检验规程CCS-82 1992 浮船坞入级与建造规范CCS-83 1992 海底管道系统规范CCS-84 1991 纤维增强塑料船建造规范CCS-85 1990 船用纺织品阻燃性的试验方法和评定CCS-86 1995 内河船舶吨位丈量规范CCS-87 1993 内河营运船舶检验规程CCS-88 1993 内河船舶稳性规范CCS-89 1993 内河钢质工程船建造规范CCS-90 1992 内河船舶航行设备规范CCS-91 1987 内河船舶防污染结构与设备规范防止油类污染部分CCS-92 1992 内河船舶防污染规范防止油类污染部分修改通报CCS-93 1991 内河聚乙烯船建造和检验暂行规定CCS-94 1986 内河航区分级规范CCS-95 1998 浮油回收船检验指南CCS-96 1996 船用锻钢件超声波检则CCS-97 2000 液化船危险区域划分和电气设备配备指南CCS-98 1985 长江水系船舶稳性和载重线规范CCS-99 1984 海上平台安全规则CCS-100 1992 海上移动平台安全规则CCS-101 1992 内河船舶信号设备规范CCS-102 1997 内河汽油挂机船检验规则CCS-103 1995 内河船舶吨位丈量规范CCS-104 1995 内河船舶载重线规范CCS-105 1992 内河装运危险货物船舶适装条件的检验暂行规定CCS-106 1992 内河集装箱船建造与检验暂行规定CCS-107 1992 内河船舶救生设备规范CCS-108 1984 SAFETY REGULATIONS FOR OFFSHORE INSTALLATIONS CCS-109 1983 海上固定平台入级与建造规范CCS-110 1992 海上移动平台入级与建造规范CCS-111 1993 焊工考试规则CCS-112 1991 内河避碰规则CCS-113 1991 琼州海峡火车渡船检验暂行规定CCS-114 1996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SMALL CRAFTCCS-115 1996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STATUTORY SURVEYS OF SEA - GOING SHIPSCCS-116 1996 海上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CCS-117 2001 射线检测技术CCS-118 2001 磁粉检测技术CCS-119 2001 渗透检测技术CCS-120 2001 超声检测技术CCS-121 1995 内河气垫船检验暂行规定CCS-122 2002 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第一分册)CCS-123 2002 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第二分册)CCS-124 2002 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第三分册)CCS-125 1998 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修改通报CCS-126 2002 海上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修改通报CCS-127 2002 内河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CCS-128 2001 内河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CCS-129 1974 1966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CCS-130 2001 沿海小船检验规范CCS-131 1998 RULES FOR MATERIALS AND WELDINGCCS-132 1999 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修改通报CCS-133 1984 海上营运船舶检验规程CCS-134 2002 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修改通报CCS-135 2001 材料与焊接规范修改通报CCS-136 1996 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CCS-137 2001 材料与焊接规范(修改通报)CCS-138 2000 船舶与海上设施用电气电子设备型式试验指南CCS-139 2002 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检验指南CCS-140 1996 RUL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EQUIPMENT OF SHIPS CARRYING LIQUEFIED GASES IN BULKCCS-141 1995 内河船舶乘客定额与舱室设备规范CCS-142 2003 材料与焊接规范修改通报CCS-143 2003 船体结构防腐检验指南CCS-144 2003 集装箱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指南CCS-145 2004 双舷侧散装货船船体结构指南CCS-146 2003 船舶保安认证指南CCS-147 2002 动力定位系统检验指南CCS-148 2003 现有船状态评估程序(CAP)指南CCS-149 2003 自动识别系统(AIS)检验指南CCS-150 2003 装载手册编制指南CCS-151 2003 小水线面双体船建造指南CCS-152 2004 现有油船状态况评估计划(CAS))检验指南CCS-153 2005 石油沥青船检验指南CCS-154 2002 船舶机械计划保养系统(PMS)检验指南CCS-155 1995 焊工培训教程CCS-156 2005 国内海船入级规则CCS-157 2005 海上移动平台入级与建造规范CCS-158 2005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修改通报)CCS-159 2003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修改通报)CCS-160 2004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修改通报)CCS-161 2004 材料与焊接规范(修改通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船长大于或等于7m但小于12m沿海渔业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9目录第一章总则··································································································第1节一般规定····························································································第2节作业航区划分····················································································第3节定义 ··································································································第4节特别规定····························································································第二章检验和发证····························································································第1节一般规定····························································································第2节检验范围····························································································第3节证书签发····························································································第三章船舶构造与机电设备················································································第1节一般规定····························································································第2节船体 ··································································································第3节轮机 ··································································································第4节电气设备····························································································第四章稳性、载重线、吨位丈量 ·····························································第1节稳性 ··································································································第2节载重线·······························································································第3节吨位丈量····························································································第五章船舶设备·······························································································第1节一般规定····························································································第2节救生设备····························································································第3节消防设备 ·····························································································第4节航行和信号设备 ····················································································第5节无线电设备 ··························································································第6节防污染 ································································································附件1 ···············································································································2第一章总则第1节一般规定1.1.1 法令1.1.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是依照该条例规定实施检验管理的主管机关。
内河小型船舶检验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0题。
1、为了保证()、()和()具备安全航行、安全作业的技术条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防止水域环境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
A、货船客船油船B、船舶海上设施船运货物集装箱C、船舶船坞海上设施D、船用产品船舶船运货物集装箱答案 B2、下列哪个机构无法实施船舶检验?()A、船检局设置的船舶检验机构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设置的地方船舶检验机构C、认可的船舶设计单位D、船检局委托、指定或者认可的检验机构答案 C3、下列检验类别中,哪个不是法定检验?()A、建造检验B、定期检验D、海事局执行的安全检查答案 D4、如按正常的检验周期计算,船长15m的内河客船在第20年应进行的检验是()。
A、年度检验B、换证检验C、中间检验D、已报废答案 A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09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检验条例》第三条规定,()是依据《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实施各项检验工作的主管机关。
A、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B、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C、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答案:A6、船舶与海上设施经检验合格后,船舶检验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签发相应的_(____)证书。
A、合格B、营运D、作业答案 C7、内河钢质营运小型船舶舷侧外板的最小厚度,不得低于“建造规范”计算尺寸的(),且构件尺寸蚀耗后的厚度按A级航区、B级航区( J级航段)、C级航区应分别大于等于2. 5mm、2. 0mm、2. 0mm。
A、60%B、65%C、70%D、75%答案 C8、关于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严禁向水域排放生活污水。
B、航行于特殊水体保护区的船舶,其生活污水的排放应遵守特殊水体保护区的有关规定。
C、经过处理的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应避开水源,并不得在停靠码头时排放。
我国十大渔船标准化船型背景资料: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于201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船型标准化评选与推广工作,今年11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渔船船型标准化评审会上,评审专家对沿海各省(区、市)上报的渔船船型进行了初步评选,确定了22个渔船船型,覆盖了不同作业方式、不同材质、不同作业区域和不同尺度。
此次渔船船型标准化评选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投票活动。
在5月23日召开的中国渔船装备技术发展论坛上,中国渔业船舶检验局首次发布了十大渔船标准化船型。
这十大标准化船型分别:是广西渔轮厂等造船厂建造的41.38米钢质拖网渔船、43.6米钢质灯光围捕渔船、37.8米钢质单甲板灯光围网渔船、32.98米玻璃钢拖网渔船、21.3米玻璃钢拖网渔船、16米玻璃钢休闲渔船、36.8米钢质双甲板拖网渔船、34米钢质拖网渔船、SH821型桁拖杆拖网渔船、65米远洋鱿鱼钓船。
中国船舶网新闻编辑部整理了这十大渔船标准化船型的详细资料供朋友们参考。
41.38m钢质拖网渔船(BZ01)推荐单位:广西渔船检验局设计单位:广西渔轮厂船舶设计室建造厂家:广西渔轮厂渔船背景情况为提高南沙拖网渔船的性能,全面开发南沙渔业资源,维护我国领海权益,根据在不同时期及从木质渔船到钢质渔船的使用过程中,经过调研总结,评审,抨弃了原北部湾的海面捕捞船只的不合理设计,原北部湾渔船船型主尺度偏小,抗风能力差,装载燃油、淡水、鱼货的舱容偏小,没有冷冻系统,航速慢,船体结构及总体结构不合理,人性化设计差,轮机、电器设备不进行优化,耗能大,环保性能差等不足。
鉴于上述原因,根据南沙海域的作业方式,按照规范,设计尺度适宜,结构稳固,布置合理,设备节能,操作安全简便,造价适度,船上作业休息环境舒适性好的南沙捕捞船型。
该船的结构采用横骨架式、单底、单甲板。
在船中纵剖面处设置中内龙骨。
中内龙骨两侧各设一道旁内龙骨并向首尾延伸。
每肋位处设置实肋板,至少每4个肋位设置一强肋骨及强横梁。
8米游艇初步设计专业班级:船舶与海洋工程2班姓名:指导教师: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摘要本次设计的课题为8米游艇初步设计,该游艇属于C类游艇,是一艘高速敞开艇,适航于平静水域。
此次游艇设计采用参照母型船设计和规范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了三个部分:总体设计、结构设计、性能设计。
首先,根据母型船参数,初步确定设计游艇的主尺度等主要参数,并绘制了型线图、总布置图;然后,依照中国船级社《游艇建造规范(2007)》计算结构强度、确定主要构件尺寸,使游艇满足规范对于强度、稳性的要求;然后对于空船的重量重心进行计算,进而计算稳性;最后,计算游艇航行阻力,设计适用的推进器。
母型船选用的是Riva ISEO型游艇,在设计过程中,使用了Auto CAD、Maxsurf、SolidWorks、Excel、Word等计算机辅助软件。
关键词:8m游艇;初步设计;阻力与推进ABSTRACTThe subject of the design is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an 8 meters long yacht , it is a Class C yacht . It is an open boat which would sail through Confined Water.The design uses a combination of methods with reference to the mother ship design and specification design mainly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overall design, the structural design, designing for performance.First of all , according to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ther ship , identify the main dimensions of the yacht preliminarily. Drawing the general arrangement and line plans ; Secondly , using the 2007 CCS “yacht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 to calculate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 and to determine the major component size, so that the boat bod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trength , stability, etc. ; then , estimating the weight of lightship and its center of gravity ; finally, calculate the resistance of the yacht , design the propeller.The mother ship is Riva ISEO. Auto CAD , Maxsurf , SolidWorks , Microsoft Excel, Microsoft Word and some other computer-aided software are used throughout the design process.Keywords: 8 meters long yacht;preliminary design;Resistance and propulsion目录第1章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2 设计任务书 (1)1.2.1 游艇的用途及航区 (1)1.2.2 游艇类型及结构 (2)1.2.3 船级 (2)1.2.4 游艇主要尺度及型线 (2)1.2.5 游艇结构 (2)1.2.6 游艇性能 (2)1.3 设计任务书分析 (2)1.4 基本设计思想 (3)第2章主尺度及排水量等主要参数的确定 (4)2.1 主尺度的确定 (4)2.1.1 根据母型船的尺度进行初步设定 (4)2.1.2 根据总布置的需要进行设计(采用舷外机) (5)2.2 排水量的确定 (6)2.2.1 空船重量 (6)2.2.2 载重量 (6)2.2.3 排水量储备 (6)2.2.4 排水量合计 (7)2.3 本章小结 (7)第3章总体设计 (7)3.1 型线设计 (8)3.1.1型线设计概述 (8)3.1.2 型线图的绘制 (8)3.2 总布置设计 (10)3.2.1 总布置设计概述 (10)3.2.2 舱室布置 (10)3.2.3 驾驶台位置 (10)3.2.4 游艇设备的布置 (11)3.2.5 油、水舱的布置 (11)3.2.6其他布置 (11)3.2.7 总布置图的绘制 (11)第4章结构设计 (14)4.1 结构设计概述 (14)4.2 结构强度计算书 (14)4.2.1 计算依据 (14)4.2.2 主尺度 (14)4.2.3 船体结构 (15)4.2.4 结构构件尺寸 (19)4.2.5 结构骨材 (20)4.3 基本结构图的绘制 (21)第5章性能设计 (23)5.1 性能设计概述 (23)5.2 空船重量重心计算 (23)5.3 静水力计算 (23)5.4 浮态及初稳性计算 (26)5.5 大倾角稳性计算 (28)5.5.1 静稳性及动稳性曲线的绘制 (28)5.5.2 大倾角稳性校核 (30)5.5.3 进水角曲线的绘制 (31)5.5.4 稳性衡准数校核 (31)第6章阻力计算 (34)6.1 计算方法 (34)6.2 计算程序 (35)6.3 计算过程 (35)第7章螺旋桨设计 (37)7.1 船体主要参数 (37)7.2 初步设计确定最佳直径 (37)7.3空泡校核 (39)7.4强度校核 (40)7.5 螺距修正 (42)7.6 重量及惯性矩的计算 (42)7.6.1 螺旋桨重量计算 (42)7.6.2 转动惯性矩的计算 (43)7.7 敞水性征曲线的确定 (43)7.8 系柱特征的计算 (44)参考文献 (46)致谢 (47)8米游艇初步设计第1章绪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游艇,是一种水上娱乐用高级耐用消费品。
船舶建造质量证明书填写说明(海船)广东省船舶检验局二〇一一年六月一、编写依据及说明(增加部分内容)依据:《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及2006、2008年《修改通报》、《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06年)、《海上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5)、《纤维增强塑料船建造规范》(1991)、《沿海小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5)、《小型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7)、《材料与焊接规范》(2009),《船舶建造检验规程》(1984)、《柴油机动力海洋船舶系泊及航行试验通则》(1995)、《船用柴油机组通用技术条件》(GB/T 13032-91)。
及现行有关规范、行业标准等。
说明:本填写规定仅对涉及《船舶建造质量证明书》相关内容进行说明。
船舶的完整试验应按法规和批准的该船“系泊航行试验大纲”进行。
二、主要检验资料部分(依据规范核对是否一致)(一)、船舶概况:船舶类型:按照该船的主要用途,根据海事局《船舶种类划分规则》所定义的最小分类填写。
如:普通客船、高速客船、快艇、客驳、宿舍趸船、旅游客船、客滚船、交通船、全垫升气垫客船、油船(闪点 60。
)、液化气体船、油污水处理船、冷藏船、一般干货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滚装船、普通拖船、普通推船、起重船等。
船籍港:船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由海事部门登记注册的港口。
即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上的船籍港。
总长:自船舶最前端至船尾最后端间的水平长度,即最大长度(包括船体结构的突出部分,如防撞构件、顶推架及“背包”等)。
取两位小数,单位为m。
船长:按《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的定义填写,系量自龙骨板上缘的最小型深 85%处水线总长的 96%,或沿该水线从首柱前缘至舵杆中心线的长度,取其大者。
对于最小型深 85%处水线以上的首柱轮廓线呈凹形的船舶,应取该水线以上凹形轮廓线最后一点在水线的垂直投影点作为该水线总长的前端或首柱的前缘。
船舶设计为倾斜龙骨时,其计量长度的水线应和设计水线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