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拼音第5课《g k h》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6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汉语拼音第5课《g k h》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g k h》这三个拼音的学习。
通过学习这些拼音,让学生逐步掌握这三个音的发音规律及在拼音组合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准确地书写、认读和发音《g k h》这三个拼音。
2.能够从字母出现在生活中字母表中的顺序,复制连词,之过听音,找音字形出发,初步把字或音与相应的拼音连词衔接起来,读词的习惯。
3.能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课文,并能说出《g k h》这三个拼音。
三、教学重点1.准确认读、书写和发音《g k h》这三个拼音。
2.能够正确拼读与拼写练习中出现的字词。
四、教学难点1.区分好《g k h》这三个拼音的读音。
2.能够将《g k h》这三个拼音应用到实际举例中,准确读出对应的字词。
五、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让学生观察、认读、连词形成词语,逐步掌握《g k h》的发音。
2.比对法: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容易混淆的字音,通过比对让学生区分它们的差异。
六、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出示《g k h》三个拼音的字卡,让学生看一看,听一听,试着模仿读一读这几个拼音。
2. 学习新知1.教师逐个教学《g k h》三个拼音的读音和写法,让学生反复朗读、书写和模仿。
2.通过拼读《g k h》这三个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它们的读音和拼写。
3. 拓展练习1.配合教材中的图片,出示一些涉及《g k h》这三个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拼写练习。
2.培养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朗读练习。
4.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在本课时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复习,加深对《g k h》这三个拼音的认识。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册上与《g k h》相关的练习题。
2.复习本课时学习的新知识,通过接下来的学习视频进一步加深对《gk h》这三个拼音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学习《g k h》这三个拼音为中心,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快速、轻松地掌握这三个拼音的规则和运用。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5课《g k h》教案四篇教学目标:1.学会g、 k 、h三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学会拼音有介音的三拼音音节,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画、打”2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重点:g、 k 、h的发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教学难点:拼音的拼音方法。
教具准备:拼音、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复习检查。
1.看卡片认读6个韵母。
2.我们已经学过几个声母?谁来读?哪几个声母读起来要送气?(f t)(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
我们已经学了6个单韵母,10个声母。
今天,我们要学习第5课,认识3个新朋友,比一比看谁最先学会,做到会读、会写、会认。
二、讲授新课(一)教学声母g。
1.看插图说话引出g: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听话说话:图上画着几只鸽子,衔着一只花环。
)师引入:鸽子的“鸽”声母是g。
花环的形状像g,板书:g。
2教学g的发音,记清字形。
(1)示范发音,仔细听,看口形(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记字形,启发想象,g像什么?(4)教顺口溜:一群白鸽g g g,鸽子花环g g g,9字加弯g g g。
3.指导书写。
(二)教学声母k。
1.看插图说话引出k: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数一数有几只蝌蚪?它们一齐向什么地方游去?(八只小蝌蚪在水里一起向草丛中游去)。
2.引入:蝌蚪的“蝌”的声母就是k,板书k。
3.教学k的发音,记字形。
(1)示范发音,讲要领:发音时,嘴要送出一股气,用小纸条示范。
(2)请学生口对手心读。
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你能在插图上找到k吗?还有什么办法能记住它?(4)教顺口溜:一群蝌蚪k k k,像挺机枪k k k。
(5)指导书空和书写,k两笔写成。
(三)课中操。
清清小河中,水草摇呀摇,一群小蝌蚪,来把妈妈找。
《g k h》课前解析本课包含五个主要部分。
重点包括以下两方面:1.声母发音与拼读:本节课的核心是学习声母g、k、h的发音,并掌握它们与韵母拼读成音节的规律。
具体来说,g、k、h都是舌根音,其中g和h 是无气流的发音,而k是有气流的发音。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示范发音,还应使用辅助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可以让学生将手掌展开,手心对着嘴巴,以感受气流的强度:g发音时手心几乎感受不到气流;k发音时气流较强,手心能明显感觉到气流的冲击;而h的气流从舌根和上颚之间的缝隙中流出,气流较弱,手心感觉到的气流明显比k弱。
2.拼读和识字:教学重点包括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师应通过拼读示意图讲解拼读规则,并结合学生已知的字词,如“火”字,帮助学生掌握拼读技巧。
同时,教师还应采用口诀辅助教学,利用具体的事物或图片进行反复练习,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拼读方法。
识字方面,教学中应结合课文插图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讨论这些字词的实际应用,并通过组词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1.正确识别和书写声母g、k、h,掌握其发音。
2.能拼读由g、k、h与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并初步学习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能正确识读“哥哥”、“弟弟”等词语,认识“哥”、“弟”等4个生字。
4.能准确朗读儿歌《说话》。
教学重点1.正确识读和书写声母g、k、h。
2.正确拼读g、k、h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正确识读“画画”和“打鼓”两个词语,认识“画”和“打”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字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认读声母g、k、h,读准音,记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过程一、趣味游戏,开启新课之旅“摘苹果”游戏环节:教师轻点屏幕上的苹果图标,学生们积极响应,大声读出苹果上显示的声母,气氛热烈。
教师引导过渡:“在拼音的奇妙世界里,我们已经结识了8位声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