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缓释片的制备及工艺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37.09 KB
- 文档页数:2
布洛芬片生产工艺
布洛芬片是一种非处方药,主要用于缓解轻度到中度的疼痛和发热。
以下是布洛芬片的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布洛芬的原料,包括布洛芬酸、辅料如填充剂、润滑剂和稳定剂等。
2. 药物制备:将布洛芬酸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粉碎和筛分,以获得均匀的药物混合物。
3. 混合:将药物混合物与其他辅料进行适当的混合,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药物成分均匀分布。
4. 压片:将混合物置于压片机中,通过一定的压力和模具的作用将混合物压制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大小的药片。
5. 包装:将成型的药片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方式包括铝塑包装、泡罩包装和瓶装等。
6. 质量控制:对药品的成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外观、重量、含量、溶解度等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的标准和规定。
7. 存储和销售:将已经生产好的布洛芬片进行储存,并根据需要进行销售。
布洛芬片的生产工艺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以确保最终生产出的药品符合国家的药品质量要求,以
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同时,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环境要求,以确保产品的纯净度和无菌性。
另外,对于药品的贮存和销售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产品在仓储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
缓释片制备工艺流程
缓释片的制备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但具体工艺会根据药物性质、辅料选择以及目标释放特性进行调整:
1. 物料准备阶段
-原料药处理:将主药(如琥珀酸去加文拉法辛、单硝酸山梨酸酯等)粉碎至所需细度。
-辅料处理:对填充剂(如乳糖、微晶纤维素)、黏合剂(如羟丙甲纤维素)、崩解剂、润滑剂(如硬脂酸镁)和其他功能性辅料进行预处理和混合。
2. 混合与制粒阶段
-混合:按照处方比例准确称量各组分后,在适宜条件下均匀混合。
-湿法制粒:向混合物中加入溶剂(如水或醇),搅拌成软材后通过制粒机制成颗粒,随后干燥去除多余水分。
-干法制粒或直接压片:对于某些特定配方,可能采用干法制粒或无需制粒的直接压片技术。
3. 压片阶段
-颗粒整粒:根据需要筛选颗粒大小,确保符合压片要求。
-压片:将制得的颗粒放入压片机中,压制成为具有预定形状和厚度,并含有控释膜层或骨架结构的缓释片。
4. 包衣阶段
-薄膜包衣:为了实现药物的缓释效果,有时需要在片芯外涂覆一层含控制释放材料(如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等)的薄膜。
5. 质量控制阶段
-片重和硬度检查:确保每片重量一致,硬度适中,以保证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体外释放度测定:按照药典规定的方法检测样品在不同时间点的药物释放程度,以验证缓释效果。
6. 包装与成品检验
-铝塑泡罩包装:将合格的缓释片进行铝塑泡罩密封包装,或者瓶装。
-成品检验:包括外观、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稳定性考察等全面的质量评价。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缓释片制备工艺流程概述,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药品研发需求和
技术条件来优化设计和执行。
布洛芬制作工艺流程
布洛芬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和发热。
以下是布洛芬的制作工艺流程。
布洛芬的制备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溶解制备、结晶纯化和干燥等步骤。
1.原料准备:
-苯甲酸:作为合成布洛芬的原料之一,以粉末状准备。
-苯乙酮:作为合成布洛芬的原料之一,以液体状准备。
2.溶解制备:
以适量的苯甲酸和苯乙酮加入反应釜中,将其混合均匀,并加入催化剂,如碱性催化剂氢氧化钠。
3.温度控制:
将反应釜内的混合物加热至85-90摄氏度,并保持该温度进行反应。
同时,加入稀盐酸溶液进行pH控制。
4.反应:
在加热和pH控制下,进行酯化反应。
反应时间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
而定,通常在数小时到数天之间。
5.结晶纯化:
将反应结束后的混合物进行冷却并加入醇溶剂,如甲醇。
在冷却的过
程中,布洛芬会逐渐结晶出来。
6.过滤和洗涤:
将结晶的布洛芬与甲醇分离,可以通过过滤的方式进行。
过滤后,布洛芬可以用冷甲醇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
7.干燥:
将洗涤后的布洛芬置于干燥器中,通过加热和通风的方式进行干燥,以去除水分,直到得到干燥的布洛芬制品。
8.包装:
干燥后的布洛芬制品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包装,如药片、胶囊等形式。
以上就是布洛芬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的生产中,还需要进行工艺优化、设备选择、操作控制等方面的因素,并遵循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03布洛芬的生产工艺规程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和处方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和发热。
其生产工艺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原料准备、反应、提取、纯化和成品处理。
首先,原料准备是生产布洛芬的第一步。
所需原料主要包括甲苯、间甲基苯胺、醋酸、三氯乙酸、盐酸等。
这些原料需要在合格的供应商处购买,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验收。
接下来,是药物合成的反应步骤。
首先将甲苯和间甲基苯胺混合,通过加热反应生成N-(4-hydroxy-2-methylphenyl) aniline(简称MAB)。
然后,将MAB 与醋酸酐反应生成醋酸MAB。
进一步,通过与三氯乙酸反应生成三氯乙酰MAB 化合物。
最后,用盐酸处理三氯乙酰MAB化合物,生成布洛芬。
第三步是纯化步骤。
纯化的目的是去除杂质,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通常采用柱层析、结晶、溶剂萃取等方法进行纯化。
这些步骤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以确保所得产品的纯度。
最后,是成品处理步骤。
生产出的布洛芬需要进一步经过喷雾干燥、粉碎、包装等工艺,最终得到符合标准规格的成品。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包括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等相关规定。
这些规定包括对生产环境、设备、操作员的要求,以及原料采购、质量控制、生产记录等方面的规范。
同时,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检验,确保生产出的布洛芬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总结起来,布洛芬的生产工艺规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反应、纯化和成品处理等步骤。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GMP规定,并进行质量控制检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样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布洛芬产品,满足人们对疼痛缓解和发热控制的需求。
布洛芬的化学合成路线布洛芬(Ibuprofen)是一种非处方药物,常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消炎。
下面将介绍布洛芬的化学合成路线。
布洛芬是通过苯甲酸为原料合成的,具体的合成路线如下:将苯甲酸经过羧基保护反应,生成苯甲酸甲酯。
这一步骤是为了保护羧基,防止其在后续反应中发生副反应。
接下来,苯甲酸甲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甲醇。
这一步骤是通过酯酸水解反应将甲酯基替换为醇基。
然后,将苯甲醇经过氧化反应,生成苯甲醛。
这一步骤是将醇基氧化为醛基。
随后,将苯甲醛通过氰化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酯。
这一步骤是将醛基氰化,生成酮基,然后发生酮醇互变反应,形成酯基。
接下来,将苯甲酸苯甲酯经过羧基保护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酯甲酯。
这一步骤是为了保护羧基,防止其在后续反应中发生副反应。
然后,将苯甲酸苯甲酯甲酯与氯乙酸钠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酯乙酯。
这一步骤是通过酯酸交换反应,将甲酯基替换为乙酯基。
随后,将苯甲酸苯甲酯乙酯与氢氯酸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酯盐酸盐。
这一步骤是通过酯基水解反应,将酯基替换为盐酸盐基。
将苯甲酸苯甲酯盐酸盐经过酸碱反应,生成布洛芬。
这一步骤是将盐酸盐基中的盐酸去除,得到最终的布洛芬产物。
通过以上的化学合成路线,布洛芬可以得到较高的产率和纯度。
布洛芬作为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物,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它通过抑制体内的花生四环素合酶活性,从而抑制花生四环素合成,达到抗炎、退热和镇痛的效果。
此外,布洛芬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家庭医疗中。
布洛芬是通过苯甲酸为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合成得到的。
它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物,具有抗炎、退热和镇痛的作用。
布洛芬的合成路线为制药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药物选择。
布洛芬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布洛芬,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非处方药物,自问世以来在缓解疼痛、消炎和降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布洛芬的合成方法与应用研究也在持续深入。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布洛芬的合成技术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医药、食品和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我们将探讨布洛芬的合成原理、合成路线的优化、新型合成方法的开发,以及布洛芬在临床医疗、药物制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工业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趋势。
通过综述布洛芬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推动布洛芬的研究与应用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布洛芬的合成方法布洛芬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非甾体抗炎药,其合成方法一直是化学和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布洛芬的合成途径主要包括酯化法、缩合法和酰胺化法等。
酯化法是最早用于布洛芬合成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以异丁苯丙酸为原料,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或醋酸乙烯酯进行酯化反应,生成布洛芬的酯类中间体,再经过水解得到布洛芬。
该方法工艺成熟,但原料成本较高,且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缩合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布洛芬合成新方法。
该法以异丁苯丙酸和甲醇为原料,通过缩合反应直接生成布洛芬。
该方法原料便宜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且反应过程中无副产物生成,有利于环保和工业生产。
酰胺化法则是利用异丁苯丙酸与氨或胺类化合物进行酰胺化反应,生成布洛芬的酰胺中间体,再经过水解得到布洛芬。
该方法选择性较高,但反应条件较为苛刻,需要高温高压或催化剂的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有一些新兴的合成方法如微波辅助合成、超声波合成等被应用于布洛芬的合成中,这些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能耗低、产物纯度高等优点,为布洛芬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布洛芬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条件。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原料成本、设备条件、环保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合成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布洛芬的合成方法将会更加高效、环保和经济。
专利名称:一种布洛芬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曾培安,张静,吴健民
申请号:CN201510876931.2
申请日:20151203
公开号:CN106822018A
公开日:
2017061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洛芬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布洛芬缓释片包括布洛芬、填充剂、骨架材料、粘合剂、润滑剂,该布洛芬缓释片处方重量百分比计为:布洛芬25-50%、填充剂1-10%、骨架材料20-40%、粘合剂10-30、润滑剂0.1-2%。
制备工艺简单,制剂稳定,释放度好。
申请人: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415900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太子庙工业园康普大道8号康普药业院内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布洛芬生产工艺探索关于布洛芬生产工艺原理的分析一、概述布洛芬(Ibuprofen ,Brufen )的化学名称为2-(4-异丁基苯基)丙酸。
化学结构式如下:CH 3CH 3CH 3OOH (C13H18O2=206.28)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稍有特异臭,几乎无味,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中,熔点74.5~77.5℃。
本品是一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消炎、镇痛、解热作用比阿司匹林大16~32倍。
与一般消炎镇痛药相比,本品作用强而副作用较小,对肝、肾以及造血系统无明显副作用,特别是对胃肠道的副作用很小,这是本品的优势。
本品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神经炎、咽喉炎和支气管炎等。
二、合成路线合成的基本要求:产品的高质量和高收率,同时,为了适应我国的医药工业,原料必须容易得到下面对几种合成路线做一下介绍。
1、以异丁苯为原料的合成①用乳酸对甲苯磺酸酯与异丁苯在过量的AlCl3存在下一步反应生成布洛芬(故又称一步法):CH 3CH 3+CH 3SOOOO H 烃化AlCl 3CH 3CH 3CH 3OOH但此法容易产生异构体,大量的异构体会使产品的质量和收率大大降低。
不符合医药工业的精神,因此很快被各国抛弃。
②格式试剂合成法用异丁苯衍生物做材料,用格氏试剂反应合成布洛芬。
CH 3ClCH 3CH 3+Mg(C 2H 6)2O,THF,N 2n-C 6H 14CH 3CH 3Mg ClCH 3羧基化CO 2CH 3CH 3CH 3OOH收率88.5% 可以看出本产品收率较高,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此方法用到了格氏试剂,所以生产成本急剧升高。
而且此生产路线条件要求严苛,大多数原料需要自制,不符合我国化学工业的基本情况。
而且,流程中用到的乙醚属易燃易爆物品,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③本法以对异丁基苯乙腈为中间体,再经过甲基化、水解得布洛芬。
C H 3CH 3氯甲基化HCHO,HCl,AlCl 3CH 3CH 3Cl氰化NaCNCH 3CH 3HN甲基化(CH 3)SO 4,NaOH,TEBACH 3CH 3CH 3N水解H + or OH -虽然此法较上个流程相比原料的价格相对较低,成本略低,但是本路线需经过氯甲基化、氰化两个步骤,而这两个步骤使用的原料均有毒性(氯甲基化有甲醛、氯化氢,氰化有氰化物),故操作要求较高,且存在设备腐蚀和“三废”的处理问题。
布洛芬缓释片的研制谢国祥,邱明丰,贾伟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200240)E-mail:xie26guo@摘要:以介孔材料作为控释载体制备布洛芬缓释片。
以外观、释放度、有关物质为指标,对布洛芬缓释片的处方进行筛选,释放度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的桨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结果自制缓释片与市售缓释胶囊、控释片比较有较好的缓释效果,缓释片累积释放量(10h)大于75%,稳定性良好。
该缓释片处方合理,工艺简单,有理想的缓释效果。
关键词:布洛芬缓释片释放度1. 引言布洛芬(Ibuprofen,Ib)为非甾体抗炎药物,主要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据报道,该药具有较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可用于感冒、发烧等,临床应用广泛[1]。
Ib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性。
国外Boots及Upjohn公司等已开发了Ib的缓释剂型,既有效地提高了疗效,又减轻了胃肠道的副作用[2]。
Ib的缓释胶囊已收入中国药典1995年版。
缓释胶囊里装的是Ib缓释微丸,微丸的生产设备要求较高,不利于大生产。
介孔材料是孔径在2-50 nm范围内的多孔材料,它具有稳定的大的比表面积。
将介孔材料,尤其是MCM41,用作药物传送体系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介孔材料与传统的用于药物输送的载体的明显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保证药物分子在整个基体中的均匀分布,这是传统的包覆材料(主要是天然和合成高分子材料)所无法达到的[3]。
本文利用介孔材料MCM41作为布洛芬的控释载体,制备了Ib缓释片,符合中国药典缓释胶囊的标准。
2 仪器与试药TDP-1.5T单冲压片机(上海冠联制药装备有限公司);ZRS-8G型智能溶出试验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75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布洛芬原料药(浙江省巨化集团公司制药厂,含量≥98%);布洛芬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179-200303);介孔材料MCM41(自制);乳糖(上海精析化工科学有限公司);微晶纤维素(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淀粉(上海浦力膜制剂辅料科技合作公司);预胶化淀粉(上海浦力膜制剂辅料科技合作公司);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硬脂酸镁(上海三浦化工有限公司)3 方法与结果作者简介: 谢国祥,男,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博士生。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布洛芬片的制备工艺。
2. 了解片剂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
3. 熟悉片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布洛芬片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药物粉末的制备、压制和干燥等步骤。
本实验采用湿法制粒法制备布洛芬片。
三、实验材料1. 布洛芬原料药2. 淀粉3. 糊精4. 硅藻土5. 碳酸钙6. 液体石蜡7. 聚乙二醇60008. 聚维酮K309. 硬脂酸镁10. 水为溶剂11. 压片机12. 干燥箱13. 天平14. 粉碎机15. 筛分器四、实验步骤1. 药物粉末的制备1.1 称取布洛芬原料药,加入适量的淀粉、糊精、硅藻土、碳酸钙等辅料,进行混合。
1.2 将混合物置于粉碎机中粉碎,直至达到所需的细度。
1.3 将粉碎后的药物粉末过筛,筛除不合格的粉末。
2. 湿法制粒2.1 称取适量的液体石蜡、聚乙二醇6000、聚维酮K30等辅料,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2.2 将制备好的药物粉末加入上述溶液中,充分搅拌均匀。
2.3 将混合液置于湿法制粒机中,进行制粒。
3. 干燥3.1 将制粒后的湿颗粒取出,置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3.2 干燥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防止药物分解。
4. 压片4.1 将干燥后的颗粒过筛,筛除不合格的颗粒。
4.2 将筛好的颗粒置于压片机中,进行压制。
5. 片剂质量检查5.1 检查片剂的外观、色泽、硬度和重量等。
5.2 对片剂进行溶出度、含量、崩解度等指标检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制备的布洛芬片外观呈白色,色泽均匀,硬度适中。
2. 溶出度、含量、崩解度等指标均符合药典要求。
3. 通过实验,掌握了布洛芬片的制备工艺,并了解了片剂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湿法制粒法制备布洛芬片,成功掌握了片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药物粉末的细度应达到要求,以保证片剂的溶出度和含量。
布洛芬片工艺研究布洛芬片工艺研究摘要】目的:解决布洛芬片生产过程中的粘冲问题,成品质量达到USP及BP标准要求。
方法:经初步试验筛选出解决本品粘冲及溶出度的4个主要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以筛选出最优处方。
结果:优化的处方生产过程均未出现粘冲情况,产品溶出度优异,经稳定性考查质量可靠。
结论:应用羟丙甲纤维素为粘合剂以包裹原料,胶态二氧化硅和硬酯酸镁混合物外配以防上冲粘冲,滑石粉因重下沉以解决下冲粘冲情况,从而全方位防止粘冲现象发生,经验证此工艺可生产出质量稳定的成品。
【关键词】布洛芬片粘冲处方工艺正交试验【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023-02布洛芬(Ibuprofen)为临床常用非甾体消炎解热镇痛药,除具有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外,还兼顾有解热效果[1],原药为白色结晶粉末,因其熔点低(74.5~77.5℃),与辅料混合后极易产生低共熔现象[2],至大生产过程中较易熔化而产生粘冲现象,此为本品生产及质量保证的难点。
笔者通过合理的辅料互补搭配,针对解决本品粘冲情况设计了正交试验,优选出了合理处方。
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ZP-19型压片机(上海第一制药机械厂);ZBS-6B智能崩解试验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WB-98A片剂脆碎度测定仪(北京国立和分析仪器厂);RC-3B药物溶出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YPJ-200B型片剂硬度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AEG-120电子天平(日本?岛津)。
1.2 试药布洛芬(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羟丙纤维素(L-HPC)(辽宁奥达制药有限公司);玉米淀粉(山东聊城阿华制药有限公司);滑石粉(桂林桂广滑石开发有限公司);聚山梨酯80(广东肇庆市超能实业有限公司);微晶纤维素(MC)(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羧甲淀粉钠(CMS-Na)(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胶态二氧化硅(胶态SiO2)(上海昌为医药辅料技术有限公司);硬酯酸镁(MS)(武汉一枝花油脂化工有限公司);乙醇(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羟丙甲纤维素(HPMC)(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
布洛芬缓释片的制备及工艺研究
牟晓虹;张汝华;李迎春
【期刊名称】《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6(13)1
【摘要】实验制备了布洛芬缓释片,并考察了压片力及高分子缓释材料的配比对
缓释片体外释药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处方及工艺方法制备的缓释片对压力敏感,在一定压力范围内释药速度较恒定,可达到缓释效果.处方中乙基纤维素用量不变,调节肠溶型丙烯酸树酯(Ⅱ)与(Ⅲ)的配比可得不同释药速度的缓释片;(Ⅲ)用量增加时,释药速度减慢.缓释片体外释药速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r均大于0.98).采用Higuchi方程对缓释片累积释药曲线
拟合,相关系数均大于0.96,证明该工艺制备的布洛芬缓释片为混合型骨架片.【总页数】4页(P5-8)
【关键词】布洛芬;缓释片;高分子材料;体外溶出度
【作者】牟晓虹;张汝华;李迎春
【作者单位】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大连泛美制药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4.9
【相关文献】
1.控制酶解黄粉蛋白制备富含“条件必需氨基酸”rn—谷氨酰胺(Gln)活性肽营养
液的研究rn(Ⅱ)Gln活性肽的制备工艺和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J], 任国谱;谷文英
2.中药制剂中间提取物制备工艺路线设计思路探讨——通塞脉微丸中间提取物制备工艺比较研究 [J], 汪海鸿;狄留庆;赵晓莉;王皓;陶金华;蔡宝昌
3.布洛芬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J], 江竹莲;陈静
4.布洛芬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J], 江竹莲;陈静;
5.单相性Bi-Sr-Ca-Cu-O高温超导陶瓷制备工艺研究温超导陶瓷制备工艺研究 [J], 王民权;洪樟连;熊国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