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柴油发动机原理与维修》教案电子教案完整版授课教案整本书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 格式:docx
- 大小:34.21 KB
- 文档页数:13
【课题】电控柴油发动机概述【教材版本】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控发动机维修(第二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能够正确描述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电控柴油发动机的组成、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讲解与演示,使学生能正确分析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内容、控制方式及基本工作原理。
3.情感目标:渗透专业学习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控柴油发动机特点、分类。
教学难点:电控柴油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本章课程通过使用“讲-演-议”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主探究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全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
使用教材第十章电控柴油发动机概述,电控柴油发动机试验台(或实训车),投影仪播放收集的多媒体演示素材。
【课时安排】2课时(45分钟×2)【教学建议】教学中应交替使用教材、实物和动画。
根据学生基本情况及学习本章后的总体反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前面我们学习过了电控汽油发动机维修(回顾电控汽油发动机,可现场提问、讨论)。
而现今,柴油发动机电控技术也得到了重视,在现代汽车中柴油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电控柴油发动机。
二、新授1.电控柴油发动机的发展概况教师分析讲解: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内容及功能、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喷油提前角〕的控制方式。
2.电控柴油发动机的特点教师分析讲解:对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要求,现代车用电控柴油发动机的特点,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3. 电控柴油发动机的分类教师分析讲解:位置控制式电控喷油泵、时间控制式电控喷油泵、喷油泵-喷油器式电控系统、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
《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修》课程设计一、课程设置《电控发动机原理与维修》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融入以工作过程为指导的教学思想,根据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根据我们在企业一线的调研,汽车后市场主要岗位由汽车机修、汽车电修、汽车喷涂、汽车钣金及汽车索赔等,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发展运用汽车电修专业人员日趋紧缺,我们对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整理归纳出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并根据阶次培养职业能力的规律序化了教学模块,即把行动领域转变为学习领域。
本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计划学时64学时。
本课程的学习应建立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的学习基础之上,其后续课程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此方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
二、课程标准1、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电控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特别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具备诊断、排除汽车电控系统常见故障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检测设备及维修工具的能力;能够查找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技术数据分析的能力。
也就是对应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即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与就业零距离接轨,快速达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2、教学内容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日常的汽车售后服务及维修工作中,涉及到汽车电控方面的故障现象也日趋增加。
为此,我们与多家汽车4S公司、汽车维修企业的专家、骨干技术人员研讨,把汽车电修方向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整合归类,并按照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技能成长规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设计了四个学习情境。
每个学习情境又分若干个子情境,每个子情境都是以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比如:在子情境一中,我们以排除因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引起的怠速发抖、动力不足、油耗偏高等现象为任务载体展开空气供给系统的教学,同时拓展相关联的教学内容。
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修》课程设计一、课程设置《电控发动机原理与维修》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融入以工作过程为指导的教学思想,根据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根据我们在企业一线的调研,汽车后市场主要岗位由汽车机修、汽车电修、汽车喷涂、汽车钣金及汽车索赔等,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发展运用汽车电修专业人员日趋紧缺,我们对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整理归纳出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并根据阶次培养职业能力的规律序化了教学模块,即把行动领域转变为学习领域。
本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计划学时64 学时。
本课程的学习应建立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的学习基础之上,其后续课程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此方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
二、课程标准1、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电控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特别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具备诊断、排除汽车电控系统常见故障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检测设备及维修工具的能力;能够查找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技术数据分析的能力。
也就是对应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即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与就业零距离接轨,快速达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2、教学内容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日常的汽车售后服务及维修工作中,涉及到汽车电控方面的故障现象也日趋增加。
为此,我们与多家汽车4S 公司、汽车维修企业的专家、骨干技术人员研讨,把汽车电修方向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整合归类,并按照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技能成长规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设计了四个学习情境。
每个学习情境又分若干个子情境,每个子情境都是以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比如:在子情境一中,我们以排除因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引起的怠速发抖、动力不足、油耗偏高等现象为任务载体展开空气供给系统的教学,同时拓展相关联的教学内容。
电控发动机教案教案标题:电控发动机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掌握电控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和功能;3. 学会电控发动机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电控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和功能;3. 电控发动机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
教学难点:1. 掌握电控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和功能;2. 学会电控发动机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
教学准备:1. 电控发动机示意图和相关资料;2. 实物或模型电控发动机;3. 相关工具和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电控发动机在现代交通工具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你知道电控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吗?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通过示意图和资料,讲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 分析电控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功能。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发实物或模型电控发动机,让学生观察和摸索各个部分。
2. 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组装和拆解操作,加深对电控发动机结构的理解。
四、故障排除与维护(20分钟)1. 介绍常见的电控发动机故障,并讲解排除方法。
2. 演示电控发动机的维护方法,如更换零件、清洁等。
五、小结与展示(10分钟)1. 总结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和维护方法。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拓展对电控发动机的了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复杂的电控发动机拆装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电控发动机的应用案例和相关技术发展。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包括组装和拆解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2. 提供维护故障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3. 组织小组展示,评估学生对电控发动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电控发动机示意图和相关资料;2. 实物或模型电控发动机;3. 相关工具和设备;4. 电子白板或投影仪。
课时计划课题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课型新课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万用表的基本使用方法2.能记住测量时表笔的连接形式3.熟悉掌握表的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教学重点数字式万用表的测量电阻、电压、二极管和蜂鸣器连续性测试、电流仿真软件是否使用使用教学难点数字式万用表的测量电阻、电压、二极管和蜂鸣器连续性测试教学方法实物教学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一、万用表各部分介绍数字式万用表的组成:液晶显示器、功能按键、选择开关、表笔插孔等组成(Hold表示锁定)二、万用表的使用1.电流的测量档位置于电流测量档,被测电流从红、黑表笔两端接入。
方法:(1)表笔插到相应的孔内。
(2)估算电流大小,选择相应的档位。
(无法确定时从大档打到小档)(3)测量时与被测量设备串联指针表看档位取刻度读数,数字表显讲授新课示相应的值,为0时,档位打得太大,为1时档位打得太小。
前面有“一”说明电流实际方向与测量表笔方向相反。
2.电压的测量档位置于电压测量档,红黑表笔接在被测设备两端。
方法:(1)表笔插到相应的孔内。
(2)估算电压的大小,选择相应的档位(无法确定时从大档打到小档)(3)测量时与被测量设备并联指针表看档位取刻度读数,数字表显示相应的值,为0时,档位打得太大,为1时档位打得太小。
前面有“一”说明电压实际方向与测量表笔方向相反。
3.电阻的测量档位置于电阻测量档,红黑表笔接到被测设备(电阻)两端。
方法:(指针表测量电阻前必须调零,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
)(1)表笔插到相应的孔内。
(2)估算电阻大小,选择相应的档位。
(无法确定时随便选一档位进行初测)(3)测量时与被测量设备并联,设备断点测量,测量受其它设备影响时设备要脱离电路测量。
(4)指针表档位乘刻度读数,数字表显示相应的值,为0时,档位打得太大,为1时档位打得太小。
4.蜂鸣档的使用实操演示巡回指导4.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万用表不使用时,必须将档位放置在电压档的最高档;测量未知电流或电压或电阻时,档位放置在最高位,然后由高向低,逐档位试,直到合适的档位;测电流必须串联,测电压必须并联,在测的过程中要注意被测量是直流信号还是交流信号,必须分清楚;电流档每次用完后必须转换到电压档,并将表笔同时转换过来,防止下一次误操作,用电流档测电压,那样的话电流档必烧,最好的结果也是保险管爆掉;绝对禁止用电阻档或者是电流档测电压学生按要求进行实践训练分组练习板书设计:万用表课后回顾:课时计划课题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课型新课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解码器的组成和原理2、掌握解码器的功能和控制面板上各按键的作用3、掌握解码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重点解码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仿真软件是否使用使用教学难点解码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方法实物或仿真软件教学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解码器功用与组成、功能功用:将故障码从ECU中读出,为检修人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