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方法)心理测量学复习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153.5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管理方法)心理测量学复习知识点

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测量学复习知识点

第1节:概述

第一单元心理测验的发展史(教程第215-216页)

要点: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F.Galton)。(识记)FrancisGalton(1822-1911)-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达尔文的表弟。

名言:"Every long-established race has necessarily its peculiar fitness for the conditio ns under which it has lived,owing to the sure operation of Darwin’s law of natural selecti on."(1869)

要点: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识记)

James Mckeen Cattell(1860-1944)-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心理学若不立足于实验与测量上,决不能够有自然科学之准确性。”“心理测验”一词的提出者。

要点:比内(A.Binet)与其助手西蒙(T.Simon)研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识记)Alfred Binet(1857-1911)-法国心理学家。研究制作了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参考书:郑日昌等,《心聿饬垦А罚嗣窠逃霭嫔纾?999.9,P1-P5

心理测验的发展

1.操作测验的发展

2.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

3.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

4.人格测验的发展

第二单元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教程第217-219页)

第四单元正确对待和使用测验(教程第220-221页)

要点: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必须做到:(领会)

1、测验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

2、慎重选择测验量表

3、与被试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

4、正确解释测验结果

5、注意测验的保密

第五单元分数的解释与交流(教程第221-223页)

知识点:解释分数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领会)

1、分数与他的遗传特征、测验前的学习与经验以及测验情境的关系。

2、了解测验的信度、效度资料。

3、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比较。

知识点:如何向当事人报告分数(领会)

1、使用当事人所理解的语言。

2、要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测量或预测什么

3、要使当事人知道他是和什么团体在进行比较。

4、要使当事人认识到分数只是一个“最好”的估计。

5、要使当事人知道如何运用他的分数。

6、要考虑测验分数将给当事人带来什么心理影响。

7、要让当事人积极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第六单元心理测验与心理咨询(教程第223页)

要点:三种测验在心理门诊中的使用(领会)

智力测验:可在求助者有特殊要求时及对方有可疑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应用;

人格测验:有助于治疗者对求助者人格特征的了解,以便于对其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可针对性地开展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

心理评定量表:用于检查求助者某方面心理障碍的存在与否或其程度如何。

第2节:智力测验

第一单元智商及其计算方法(教程第224-225页)

知识点:智商的提出

心理年龄(mental age,MA),比内是第一个年龄量表的创始人。他认为,智力随着年龄而系统地增长,每一年龄的智力,可用该年龄大部分儿童能够完成的智力作业测题来表示。

(《心理学百科全书》中卷浙江教育出版社P1723)

知识点:智商的计算办法

要点:比率智商(识记、应用)

1.概念: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

2.计算方法:

IQ(智商)=MA(心理年龄)/CA(实足年龄)×100

3.评价:

(1)优点:可使不同年龄者的智力水平相互比较,可以表示一个人的聪明程度。

(2)缺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年龄并不与年俱增,导致得出的智力商数下降。

要点:离差智商(识记、应用)

1.概念:韦克斯勒(D.Wechsler)在编制智力测验时,提出了此概念。离差智商是采用统计学中的均数和标准差计算出来的,表示被试者偏离他本人这个年龄组平均成绩的量数,是依据测验分数的常态分布来确定的。

2.计算方法:IQ=100+15(X-M)/S

X为某人实得分数,M为某人所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

第二单元智力测验工具(教程第225-229页)

知识点:个别智力测验工具

要点:比内量表(领会)

1.比内-西蒙量表的发展

(1)1905年的量表有30个由易到难排列的项目,以完成的题目数量来确定智力的高低。

(2)1908年,比内发表修订后的比内-西蒙量表,使总数达到59个,并把测验题目按年龄分组,从3岁到15岁,每个年龄的儿童中有一半能通过的题目即属于这个年龄组的题目。

(3)1911年修订版。这次修订没有重大变化,只是改变了几种年龄水平分组,并扩展到成人组。

2.斯坦福-比内量表的发展

(1)1916年斯坦福大学推孟(L.Terman)教授修订了比内量表。此量表对比内-西蒙量表作了许多修改,增加了近1/3的新题,修改了部分原有题目和部分测题的年龄水平。并在1916年的量表中,首次引入了智力商数的概念,以IQ作为比较人聪明程度的相对指标。

(2)1937年推孟第一次对斯坦福-比内量表进行修订,修订后由L和M型两个等值量表构成。

(3)1960年,推蒙和梅里尔再度合作,将1937年量表L型和M型中的最佳项目合并成单一的量表,称L-M型。此次修订除对样本的代表性较1937年时更广泛外,重大的改革是采用了韦氏量表的离差智商替代比率智商,其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

(4)1972年,推蒙和梅里尔对斯坦福-比内量表又作了一次修订,测验本身无修订,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定了新的常模,其修订本于1973年出版。

3.中国比内量表的发展

(1)1916年传入我国

(2)1924年陆志韦先生在南京发表了他所修订的《中国比内-西蒙智力测验》,这套测验是根据191 6年的斯坦福-比内量表修订的,适合于江浙儿童使用。

(3)1936年又与吴天敏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使用范围扩大到北方。第二次修订本对6—14岁儿童被试较为可靠,6岁以下及14岁以上儿童虽能测验,但准确性稍差。

(4)1979年,吴天敏教授进行了第三次修订,称作《中国比内测验》。此次修订作了较大修改,增删了部分项目,测题按难度顺序排列,测验对象年龄范围扩大为2—18岁,基本上每岁3个试题,共计5 1个题目。在评定成绩的方式上,放弃了比率智商,而采用离差智商的计算方法来求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