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第三十二实训节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3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实验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院系部机电工程系指导老师姓名张裴裴2015 — 2016学年第 2学期实验一直流电路的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实验室规则、实验操作规程、安全用电常识。
2.熟悉实验室供电情况和实验电源、实验设备情况。
3.学习电阻、电压、电流的测量方法,初步掌握数字万用表、交直流毫安表的使用方法。
4.学习电阻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掌握分压、分流关系。
二、实验仪器1.电工实验台一套2.数字万用表一块3.直流稳压源一台4.直流电压表一只5.直流电流表一只6.电路原理箱(或其它实验设备)7.电阻若干只8.导线若干三、实验步骤1、认识和熟悉电路实验台设备及本次实验的相关设备①电路原理箱及其上面的实验电路版块;②数字万用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其量程的选择;③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其量程的选择。
2.电阻的测量(1)用数字万用表的欧姆档测电阻,万用表的红表棒插在电表下方的“VΩ”插孔中,黑表棒插在电表下方的“COM”插孔中。
选择实验原理箱上的电阻或实验室其它电阻作为待测电阻,欧姆档的量程应根据待测电阻的数值合理选取。
将数据记录在表1,把测量所得数值与电阻的标称值进行对照比较,得出误差结论。
图1-1将图1-1所示连成电路,并将图中各点间电阻的测量和计算数据记录在表2中,注意带上单位。
开启实训台电源总开关,开启直流电源单元开关,调节电压旋钮,对取得的直流电源进行测量,测量后将数据填入表1-2中。
(1)按实验线路图1-2连接电路(图中A 、B 两点处表示电流表接入点)。
2S 2R 2=100Ω2图1-2 电阻串联(2)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将电源调到6V ,接入电路中。
(3)记录电流表的数值I 、I 1、I 2,并用万用表或直流电压表测量U 1、U 2,填入表1-3中。
(4)由欧姆定律计算等效电阻R 。
(1)按实验线路图1-3连接电路。
R 2=200Ω2图1-3 电阻并联(2)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将电源调到6V ,接入电路中。
电子技能实训电子教案(2)【课题名称】声控彩灯的制作与测试(任务一晶闸管元件识别与检测)【教学目标与要求】能够利用万用表完成单向晶闸管和双向晶闸管的识别与检测。
【教学重点】1.单向晶闸管的引脚识别与检测。
2.双向晶闸管的引脚识别与检测。
【难点分析】1.单向晶闸管的引脚识别与检测。
2.双向晶闸管的引脚识别与检测。
【分析学生】1.通过上一节课晶闸管电子元器件的学习,对单向晶闸管和双向晶闸管的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理解。
2.利用万用表检测单向晶闸管和双向晶闸管的时候,必须详细演示,尽量做到“手把手”。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演示法、讲练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资源】教学相关实物、万用表、多媒体教学视频。
【教学安排】利用1节课时间完成内容讲解和教学演示,再利用2节课时间完成训练及考核工作,给出学生本次任务的成绩。
教学步骤:教师讲解并且分步演示单向晶闸管的检测,引导组织学生完成相应的4个不同型号的单向晶闸管的检测;教师讲解并且分步演示双向晶闸管的检测,引导组织学生完成相应的4个不同型号的双向晶闸管的检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考核,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评定学生成绩。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单向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符号是什么?2.双向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符号是什么?二、导入新课在装接或者维修电子产品时,需要我们对单向晶闸管和双向晶闸管的电子元件进行检测识别,判断其引脚及质量。
三、新课教学1.单向晶闸管的识别与检测教师演示单向晶闸管的万用表测量方法。
2.双向晶闸管的识别与检测教师演示双向晶闸管的万用表测量方法。
四、任务训练1.单向晶闸管的检测每组同学4支不同型号的单向晶闸管,一块模拟万用表,练习单向晶闸管的检测。
2.双向晶闸管的检测每组同学4支不同型号的双向晶闸管,一块模拟万用表,练习双向晶闸管的检测。
五、任务评估2.组织学生完成组内互评及自评总结,最后给出总成绩。
六、任务小结教师简单总结本次任务的基本知识点和技能点,总结学生在任务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表扬优秀学生,鼓励成绩较差的学生,使学生建立基本的荣誉感和上进心,为下次任务的学习提供动力。
yjv32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YJV32电缆的基本结构、性能及适用范围;2. 学生能够理解电缆敷设、接线及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3. 学生能够了解电缆在我国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选择和敷设YJV32电缆;2. 学生能够掌握电缆接线的操作要领,完成电缆的接线工作;3. 学生能够运用电缆维护保养知识,对电缆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电力知识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电力设施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力电缆课程的一个章节,主要针对YJV32电缆进行讲解。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中职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力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因此,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要求分析:结合学生特点,本课程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YJV32电缆的基本概念及结构特点- 电缆的定义、分类及YJV32电缆的型号含义- YJV32电缆的结构、材料及性能参数2. YJV32电缆的适用范围及选型- YJV32电缆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 电缆选型的依据、步骤及注意事项3. YJV32电缆的敷设与接线- 电缆敷设的基本要求、方法及注意事项- 电缆接线的操作步骤、工艺要求及常见问题处理4. YJV32电缆的维护保养与故障处理- 电缆维护保养的意义、周期及方法- 电缆常见故障类型、原因及处理方法5. 电力电缆行业发展趋势及环保要求- 电缆行业的发展趋势、新技术及应用- 电缆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及措施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YJV32电缆的基本概念及结构特点第二课时:YJV32电缆的适用范围及选型第三课时:YJV32电缆的敷设与接线(1)第四课时:YJV32电缆的敷设与接线(2)第五课时:YJV32电缆的维护保养与故障处理第六课时:电力电缆行业发展趋势及环保要求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章节教学内容与教材《电力电缆》第二章第二节“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相关,根据课程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调整,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1模拟电路实训项目四:比例运算放大电路的装配与调试一、电路原理图图4-1电路原理图二、实训条件2三、技能标准:工艺规范描述读图→元器件检测→装配→焊接→调试步骤1:读图根据电路原理图和装配图的对应关系找出各个元器件所在位置.图4-2电路装配图3步骤2:元器件检测用万用表仔细检测元器件, 将不合格的元器件筛选出来.图4-3电阻器的万用表检测图4-4电容器的万用表检测4图4-5 集成块引脚的判别步骤3:装配对照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 解读各元器件在印制板上的位置。
装配时注意:①元器件不能齐根部处理, 以防折断, 安装元器件时要注意极性, 元器件的标注方向要一致。
②电阻要卧式安装,电容要立式安装(如图4-5)。
③注意带有极性的元器件,正负极不要装错(如图4-6)。
②集成块安装注意引脚的判别(如图4-7)。
5图4-6元器件的安装图4-7 电解电容的极性步骤4: 整机焊接要进行认真的检查, 有无虚焊和假焊, 焊点之间有否连接, 以防引起短路, 烧坏集成短路. 焊接完成后剪去多余引脚, 留头在焊面以上0.5-1mm, 且不能损坏焊接面.图4-8典型焊点外观+-6 烙铁斜面紧靠元器件引脚,烙铁尖抵住印刷电路图 4-9 焊接时电烙铁的正确位置 a b c d e f g h i 图 4-10 焊点的正确形状图 4-11 焊点的正确形状(俯视) a b c d e f7 步骤 5: 调试①检查各元器件安装是否正确,并用万用表测量电源正负极之间检查各元器件安装是否正确,的电阻,防止短路。
的电阻,防止短路。
②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 1KHz、电压为 50mv 的正弦、波,并送给比例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
并送给比例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
轴输入电缆分别与比例运算放大器的输入、③将双通道示波器 Y 轴输入电缆分别与比例运算放大器的输入、输出连接。
输出连接。
④接通电源,使输入、输出电压波形稳定显示(1-3 个周期)接通电源,使输入、输出电压波形稳定显示(个周期)。
电路分析和设计实训的实训步骤实训步骤如下:
确定实训目标:明确电路分析和设计实训的具体目标,例如学习电路基本理论、掌握电路分析方法或设计特定类型的电路等。
确定实训电路:选择一个适当的电路进行实训,可以是简单的基础电路或者更复杂的应用电路。
确保电路的复杂度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
收集所需材料:根据选定的电路,收集所需的元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其他器件,以及实验室所提供的测试设备和工具。
熟悉电路图:仔细研究所选电路的电路图,理解各个元件的作用和连接方式,确保对电路的整体结构和原理有清晰的认识。
进行电路分析:使用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节点分析等,对选定的电路进行分析,计算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
进行电路设计:根据实训目标,使用所学的电路设计方法,对选定的电路进行设计,包括元件的选取和布局、电路参数的计算和调整等。
搭建电路实验平台:根据电路图和设计要求,使用实验室提供的元件和设备,在实验平台上搭建所选电路。
进行实验测量:使用适当的测试设备,如数字万用表、示波器等,对搭建好的电路进行测量和测试,记录测量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测量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比较,找出实验
中的差异和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优化电路设计: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对电路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调整元件数值或替换元件,以达到更好的性能或满足特定要求。
总结和报告:整理实训过程中的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的目标、方法、结果和心得体会。
复习和反思:回顾实训过程,检查和巩固所学的电路分析和设计知识,思考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可能的改进方案。
实验一实验仪器设备及电阻元件一、实验目的1、认识电阻器的种类2、掌握电阻器阻值的读取方法,以及电阻串联与并联的作用3、认识万用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且掌握使用万用表测量方法4、认识示波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1、熟练掌握运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阻,电压,电流2、使用示波器与信号发生器,调节测试信号三、实验设备1、色码电阻若干2、万用表1 台3、模电试验台4、示波器1 台四、实验步骤1、认识万用表,并使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电阻阻值,并判断被测阻的阻值是否与电阻标称的电阻阻值一致,并做记录。
2、验证电阻的串联和并联阻值,并做记录。
3、熟悉示波器各个旋钮开关及其作用。
4、在模拟电路实验台上,用示波器调节出几组交流信号。
五、实验线路和数据表格1、利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电阻(1)在测量之前先检查指针式万用表的指针是否指示在电阻刻度的无穷大处。
(2)选择适当的档位,一般以电阻读数的倍数作为测量电阻的档位,选择量程后,进行欧姆调零,使指针指示在电阻刻度的零刻度上。
若在无法辨别电阻示数值时,选择从大到小的档位逐个测量,直到找到适当的档位为止。
(3)读取电阻上的标称数值,并将两表笔分别置于电阻两端,读电阻阻值,并做记录2、验证电阻的串联与并联(1)串联:(采用多组电阻R1和R2)(2)并联:(采用多组电阻R1和R2)3、用示波器调节出几组交流信号并在坐标系中画出其波形正弦交流信号:频率1000Hz 峰峰值(波峰与波谷的差)100mV 矩形交流信号:频率1000Hz 峰值(最大值)100mV正弦交流信号:频率1000Hz 峰峰值(波峰与波谷的差)500mVR1R2R212V—R1 b 5V51 1 1R3-4 i—1201R2____ j100 实验二直流电路中电位及电压关系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万用表的正确使用。
2、学习电路中电位和电压的测量方法。
3、加深理解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即与选择参考点电位有关。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三十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小明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使用的器材如图甲所示。
电源电压不变,R 为定值电阻:(1)由于导体中的电流可能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所以,在本次实验中应该保持_____不变;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起到_____的作用;(2)开关闭合前,变阻器滑片P应该处于图中_____(选填“C”或“D”)端;(3)某次实验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为_____V;(4)通过实验,他得到如图丙所示的I—U图像,根据此图像,他初步得到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5)某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无论怎样滑动滑片P,电流表均无示数,电压表示数约为3V,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_____;(6)若小兰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则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得多组数据绘出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图像是图中的_____;2.小东按图中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他利用两节新干电池与规格适当的滑动变阻器串联组成可调电源。
(1)请将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
要求:变阻器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______)(2)实验中,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分别测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
如下表。
电压U/V 0.5 1.0 2.0 2.5 3.0电流I/A 0.1 0.2 0.4 0.5 0.6①可调电源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_____。
(3)完成实验后,他还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于是,他断开开关,将图中的电阻R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3.8V,电阻大约10Ω的灯泡,小东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
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阻中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是小明未完成连接的实验电路,用两节干电池作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