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格式:ppt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58
新生儿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支持系统(复苏器)使用流程新生儿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支持系统是一种由气流控制和压力控制的机械装置,它能为新生儿提供恒定一致的呼气末正压和吸气峰压。
用物准备:新生儿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支持系统,氧气、空气源,T型管(带PEEP 阀)、面罩、模拟肺,吸痰用物等。
预先检查性能:1、连接氧气减压装置或混合器装置,调节氧气、混合气输入流量,推荐5~8L/分2、连接T型管(带PEEP阀)和模拟肺3、用拇指堵住PEEP帽,最大压力(MAX-P)设置,吸气峰压(PIP)置于最大值,调节最大压力旋钮,推荐MAX-P:30cmH2O,调节吸气峰压旋钮,推荐20~25cmH2O4、移开拇指,观察压力表值为PEEP值,通过PEEP帽设定,推荐5cmH2O.确定患儿是否需要正压通气:正压通气的指征:1、无呼吸、喘息2、有呼吸,心率低于100次/分3、吸入100%的氧气仍持续紫绀选择正确的吸气峰压:起始:1、早产儿:20~25cmH2O2、足月儿:开始2~3次,30~40cmH2O以后:1、在保障肺得到有效通气前提下,逐降至20cmH2O2、有效通气的指征:心率、血氧饱和度、肤色、肌张力改善确认气道通畅:1、移开模拟肺2、操作者应站在婴儿的侧面或头侧置患儿的头为轻度仰伸位3、清理口腔分泌物,通气时使患儿的口稍张开面罩选择面罩的型号应正好能封住口鼻,但不能盖住眼睛或超过下颌(可连接气管插管)将面罩罩住口鼻轻轻的下压面罩可以轻柔地将下颌向上推向面罩以保证面罩的密闭性。
不要在面部用力向下挤压面罩不要把手或手指支撑在婴儿的眼睛上不要按压喉部呼吸频率及吸气时间:用拇指或食指间断堵塞PEEP帽控制频率:40~60次/分,吸呼比为1:2心肺复苏与胸外按压:1、心肺复苏:胸外按压90次/分与正压通气30次/分之比为3:1,即2s内3次胸外心脏按压1次正压通气,合计1分钟内120个动作。
2、必要时遵医嘱插胃管,以避免正压通气引起的胃肠胀气甚至返流和误吸。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治疗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46例患者,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法,研究组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法,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相关指标评分、睡眠呼吸指标及血糖、血压指标。
结果:研究组患者低通气次数,呼吸暂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呼吸暂停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嗜睡评分为,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使用持续气道正压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效果明显,可减少患者呼吸暂停次数与时间,改善嗜睡情况、降低血压、血糖指标,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关键词:气道正压通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前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一种,其主要特征为慢性、间歇性低氧,因无显著症状常易被忽视,对患者心脑等器官损伤严重。
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若未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治疗,由于其会对血管内皮产生影响,导致血液流速因缺氧而减缓,红细胞数量上升,血液高凝,心血管负担增加,从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以外等严重情况。
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中,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则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是2021年1月-12月于我院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46例患者,已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3例。
研究组中,13例男,10例女,年龄为45-67岁,平均(53.25±2.72)岁.对照组中,12例男,11例,年龄为46-68岁,平均(52.26±3.20)岁。
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的原理呼吸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急救和重症监护等领域。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持续给予气道正压来维持患者的通气功能,并能在需要时辅助或替代患者的呼吸。
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的原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气体供给与气道压力控制,二是气流管理与调节。
首先,呼吸机通过气管插管、面罩或鼻导管等装置将气流输送至患者的呼吸道。
气体供给的方式有压力控制、容量控制等模式,其中压力控制是应用最广泛的模式之一。
压力控制模式根据设定的气道压力提供气体,当气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呼吸机的控制系统就会减小供气量,以维持恒定的压力。
这样可以确保提供足够的气流,同时又避免给予过量的气流,减少对患者的潜在伤害。
其次,呼吸机在持续气道正压的过程中需要管理和调节气流。
为了保持气道通畅,呼吸机会应用各种控制和辅助措施。
一方面,呼吸机会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相应调节,以确保气道正压的安全和适用性。
另一方面,呼吸机会配备有各种传感器和阀门,用于监测和调节气道压力、流量和浓度等指标,以确保气体输送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除了气体供给和气流管理,呼吸机还应用了其他辅助技术和措施,以提高通气效果和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例如,正压通气过程中,呼吸机会在呼气末期提供正压支持,以避免气道的逆流和塌陷;呼吸机还会应用PEEP(气道正压末屏气压)技术,通过在呼气末期保持正压来避免气道塌陷,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氧合和通气;一些高级呼吸机还具备呼吸机助力(PSV)功能,在患者主动呼吸时提供额外的支持。
此外,在使用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呼吸机的安全性和适应性。
呼吸机会配备多种报警装置和保护措施,用于监测和处理突发情况,如气道堵塞、气胸、漏气等。
同时,呼吸机也会根据患者的状况和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和适应,以避免给患者带来过度的不适与损伤。
综上所述,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的原理主要包括气体供给与气道压力控制、气流管理与调节等方面。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中风病人的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65-01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 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此病的预后, 不仅取决于治疗是否恰当, 而且护理质量也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康复。
病人虽然在急性期得到了积极的救治, 挽回了生命, 但大多留下了后遗症如半身不遂、痴呆、四肢抽搐等, 这些后遗症使病人失去了劳动能力, 生活不能自理, 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又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困难。
如何使这些病人尽快康复,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
中风后睡眠呼吸障碍的患病率最高可达70% ,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见。
常表现为夜间睡眠过程中打鼾且鼾声不规律,呼吸及睡眠节律紊乱,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及觉醒,或患者自觉憋气,夜尿增多,晨起头痛,白天嗜睡明显,记忆力下降;并可能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卒中等心脑血管病变,并可有进行性体重增加,严重者可出现心理、智能、行为异常。
大量研究发现合并osahs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差、病死率高,严重的osahs是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并与死亡事件呈正相关。
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死亡时年龄(平均71 岁) 明显比对照组(平均77 岁) 年轻。
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是osahs 无创治疗的最有效的方法。
cpap 在卒中的一级预防已经得到了大量的临床试验证。
martinez-garcia 等对95 名急性卒中后2 个月的患者进行psg 检查, 显示其中54%的患者ahi≥ 20, 并要求这些患者使用cpap 治疗。
在那些接受cpap 治疗的患者中再次卒中发生率只有7%; 而不接受治疗者再次卒中发生率高达36%(p=0.03)。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一、作用模式与基本原理CPAP主要是对上气道提供一种物理性的“压力”支撑,内窥镜观察,CPAP治疗下的CT、MRI检查等均证实了这一点。
经鼻CPAP I均主要特点是使口咽部压力升高,从而使整个咽部气道跨压倾斜度逆转(图10-2)。
为获得适当的口咽部压力,给予压力的方式至关重要,必须考虑静态压和吸气过程中的压力经鼻腔气道提供压力的仪器装置必须具有在吸气过程中保持任何设定压力的“电容”。
(二)相关神经反射:许多强有力的神经反射起源于上气道,CPAP对各种神经反射具有一定的影响。
但各种实验表明,各种神经反射对CPAP治疗的影响作用很小,物理性的压力支撑是CPAP成功治疗作用的主要因素。
经鼻CPAP可能改变上气道肌肉的活动。
当上气道受到负压(吸气压力)影响时,则出现增强上气道扩大肌作用的反射,如颏舌肌等。
因此,CPAP所诱发的神经反射促进(而非减轻)上气道阻塞。
经鼻CPAP导致的其他类型的气流传入刺激也可能有一定作用。
例如,气流、温度和湿度的改变可能对呼吸都有神经反射作用。
经鼻CPAP导致功能残气量的增加,理论上讲,可通过改变迷走神经反馈和胸壁神经传入而影响上气道。
研究表明肺的充气导致扩大上气道的反射。
这可能是通过逐渐适应的肺牵张感受器的调节来实现的。
因此,CPAP通过导致功能残气量增加,在理论上可引起上气道扩大的反射,然而,这些实验是通过使受试者主动吸气至最大肺容量来实现肺充气的。
在未麻醉的动物实验中(清醒状态),发现被动的肺充气使上气道轻度收缩。
相反,当大进行自然深呼吸(形成类似的大量的肺充气),出现与吸气驱动相应的上气道明显扩大。
因此,上气道并不因肺充盈传入而反射性扩大;其扩大与中枢神经呼吸驱动输出量成比例。
这项研究证据显不,肺反射不可能有助于经鼻CPAP的作用。
通气是一种医疗手段,用于辅助或代替患者呼吸,而有创机械通气则是一种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途径进行的机械通气方式。
在有创机械通气中,不同的通气模式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以提供最有效的通气支持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常用的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模式:1. 控制通气模式(CMV)控制通气模式是一种最基本的通气模式,由医生设定每分钟通气量和潮气量,机器会按照设定值进行通气。
这种模式适用于患者意识丧失或不能主动呼吸时使用。
2. 辅助控制通气模式(ACV)在辅助控制通气模式中,患者在机器的控制下完成所有的吸气和呼气动作,这种模式能够减少患者的呼吸功,减轻肌肉疲劳。
3.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是一种同时使用控制通气模式和辅助呼气模式的通气方式。
患者在机器的控制下完成部分吸气和呼气动作,同时可以自主呼吸。
4. 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SV)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是一种通过患者自主呼吸触发的通气模式,机器会根据患者的吸气努力提供一定的呼吸支持压力,能够减轻呼吸肌疲劳。
5. 高频通气模式(HFOV)高频通气模式是一种以超高频率进行通气的模式,能够提供非常小的潮气量和高频率的呼吸,适用于呼气末气道压力过高或气体交换障碍的患者。
6.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是一种持续在患者气道中给予正压支持的通气方式,适用于轻至中度气道阻塞、肺水肿等患者。
7. 双水平通气模式(BiPAP)双水平通气模式是一种既提供吸气正压又提供呼气正压的通气方式,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
不同的通气模式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症,医务人员在选择通气模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正确选择并合理应用通气模式,可以有效提供呼吸支持,改善患者气体交换和肺部病变,减轻呼吸肌疲劳,缓解呼吸窘迫,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需要对各种通气模式有深入的了解,以便能够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通气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一、作用模式与基本原理CPAP主要是对上气道提供一种物理性的“压力”支撑,内窥镜观察,CPAP治疗下的CT、MRI检查等均证实了这一点。
经鼻CPAP I均主要特点是使口咽部压力升高,从而使整个咽部气道跨压倾斜度逆转(图10-2)。
为获得适当的口咽部压力,给予压力的方式至关重要,必须考虑静态压和吸气过程中的压力经鼻腔气道提供压力的仪器装置必须具有在吸气过程中保持任何设定压力的“电容”.(二)相关神经反射:许多强有力的神经反射起源于上气道,CPAP对各种神经反射具有一定的影响。
但各种实验表明,各种神经反射对CPAP治疗的影响作用很小,物理性的压力支撑是CPAP成功治疗作用的主要因素.经鼻CPAP 可能改变上气道肌肉的活动.当上气道受到负压(吸气压力)影响时,则出现增强上气道扩大肌作用的反射,如颏舌肌等。
因此,CPAP所诱发的神经反射促进(而非减轻)上气道阻塞。
经鼻CPAP导致的其他类型的气流传入刺激也可能有一定作用。
例如,气流、温度和湿度的改变可能对呼吸都有神经反射作用。
经鼻CPAP导致功能残气量的增加,理论上讲,可通过改变迷走神经反馈和胸壁神经传入而影响上气道.研究表明肺的充气导致扩大上气道的反射.这可能是通过逐渐适应的肺牵张感受器的调节来实现的。
因此,CPAP 通过导致功能残气量增加,在理论上可引起上气道扩大的反射,然而,这些实验是通过使受试者主动吸气至最大肺容量来实现肺充气的.在未麻醉的动物实验中(清醒状态),发现被动的肺充气使上气道轻度收缩.相反,当大进行自然深呼吸(形成类似的大量的肺充气),出现与吸气驱动相应的上气道明显扩大.因此,上气道并不因肺充盈传入而反射性扩大;其扩大与中枢神经呼吸驱动输出量成比例。
这项研究证据显不,肺反射不可能有助于经鼻CPAP的作用.三、CPAP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一)主要适应证:1。
ICU患者呼吸机应用呼吸机是一种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室(ICU)中,用于辅助或替代患者的呼吸功能。
它通过机械方式提供氧气和控制患者的呼吸节奏,帮助患者保持足够的氧供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并提供支持性通气。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呼吸机应用的相关内容。
一、呼吸机的原理和作用呼吸机基于正压通气原理,通过在患者的气道中施加正压,使氧气通过呼吸机送入肺部,从而辅助或替代患者的正常呼吸。
呼吸机的作用包括保持氧供应、排除二氧化碳、调节呼吸频率和压力等。
1.1 氧供应:呼吸机通过调节吸入气的浓度和氧气流量,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氧供应。
这对于ICU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呼吸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很难维持正常氧合。
1.2 二氧化碳排除:呼吸机可以帮助患者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它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气道压力,并根据需要调节通气参数,以确保充分排除二氧化碳并维持血气平衡。
1.3 呼吸频率和压力调节:呼吸机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调节呼吸频率和压力。
例如,在患者呼气末,呼吸机可以给予正压支持,以提高肺泡开放压力;在患者吸气初期,呼吸机可以降低气道压力,减少呼吸功耗。
二、适应症和禁忌症呼吸机在ICU患者中的应用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呼吸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1 适应症:- 严重呼吸衰竭: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 严重低氧血症:包括肺水肿、肺栓塞等。
- 意识障碍或神经肌肉疾患:例如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重症肌无力等。
- 手术后恢复:在手术后,某些患者需要辅助通气来减轻呼吸负荷和提供足够的氧供应。
2.2 禁忌症:- 不能保持自主呼吸的患者:例如颅脑损伤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
- 非可逆性病情:包括晚期癌症、末期肺病等。
- 严重心血管疾病:例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
三、呼吸机的应用方式和参数设置在ICU患者中,呼吸机的应用方式和参数设置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个体化调整。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一、作用模式与基本原理CPAP主要是对上气道提供一种物理性的“压力”支撑,内窥镜观察,CPAP治疗下的CT、MRI检查等均证实了这一点。
经鼻CPAP I均主要特点是使口咽部压力升高,从而使整个咽部气道跨压倾斜度逆转(图10-2)。
为获得适当的口咽部压力,给予压力的方式至关重要,必须考虑静态压和吸气过程中的压力经鼻腔气道提供压力的仪器装置必须具有在吸气过程中保持任何设定压力的“电容”。
(二)相关神经反射:许多强有力的神经反射起源于上气道,CPAP对各种神经反射具有一定的影响。
但各种实验表明,各种神经反射对CPAP治疗的影响作用很小,物理性的压力支撑是CPAP成功治疗作用的主要因素。
经鼻CPAP可能改变上气道肌肉的活动。
当上气道受到负压(吸气压力)影响时,则出现增强上气道扩大肌作用的反射,如颏舌肌等。
因此,CPAP所诱发的神经反射促进(而非减轻)上气道阻塞。
经鼻CPAP导致的其他类型的气流传入刺激也可能有一定作用。
例如,气流、温度和湿度的改变可能对呼吸都有神经反射作用。
经鼻CPAP导致功能残气量的增加,理论上讲,可通过改变迷走神经反馈和胸壁神经传入而影响上气道。
研究表明肺的充气导致扩大上气道的反射。
这可能是通过逐渐适应的肺牵张感受器的调节来实现的。
因此,CPAP通过导致功能残气量增加,在理论上可引起上气道扩大的反射,然而,这些实验是通过使受试者主动吸气至最大肺容量来实现肺充气的。
在未麻醉的动物实验中(清醒状态),发现被动的肺充气使上气道轻度收缩。
相反,当大进行自然深呼吸(形成类似的大量的肺充气),出现与吸气驱动相应的上气道明显扩大。
因此,上气道并不因肺充盈传入而反射性扩大;其扩大与中枢神经呼吸驱动输出量成比例。
这项研究证据显不,肺反射不可能有助于经鼻CPAP的作用。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系统(CPAP)技术参数
1、氧气流量(恒定可调)0-10L/min。
2、空气流量(恒定可调)0-10L/min。
3、氧浓度(可调)21-99%。
4、呼气末正压(PEEP)0-10cmH2O。
5、吸气平台压(PLATEAU)15-60cmH2O。
6、压力限制(可调)15-60cmH2O。
*7、无管路连接的与主机一体化的加温湿化器。
*8、加温湿化器上可直接进行呼气末正压、吸气平台压及手动通气功能的设定和调节。
9、显示呼吸压力(压力表显示)(-10)-60mbar。
*10、与主机一体化的双管路设计:吸气通过主机的吸气阀由吸气管路连接鼻塞,呼气通过鼻塞经呼气管路由主机的呼气阀排
出。
*11、呼吸管路要求必须外圈可以加热无冷凝水、无积水杯并可以高温高压消毒。
12、主机具有临床通气急救所需的手动通气功能(MCV)。
13、主机具有药物雾化吸入功能。
14、进口品牌设备。
备注:带*号的是必须满足项,如不满足将可能导致废标。
持续正压通气名词解释
持续正压通气是一种呼吸机治疗方式,也被称为持续气道正压治疗(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
它通过将正压空气推入呼吸道,增加肺泡内氧气浓度,从而帮助患者呼吸。
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中,呼吸机将空气发送到一条管道中,该管道连接到一个鼻喉面罩或鼻咽通气管。
通常情况下,呼吸机会在每次呼吸时提供一定的正压力,以防止患者在呼气时肺泡崩溃。
持续正压通气可以用于治疗多种呼吸问题,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肺炎、肺水肿、哮喘等。
它也可以用于帮助患者呼吸困难,并促进其肺部康复。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