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的变化
- 格式:doc
- 大小:797.04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1.1.1 物质的变化一、教学内容: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二、单元知识架构图三、本节知识架构图四、学习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2.能运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五、教学过程(一)组织候课:1、入室即静,坐姿端正,精神抖擞。
2、课本、周内课时练2、练习本(打开),双色笔(脱帽竖放),组长准备日清本。
3、看PPT 本单元知识树及本节知识树,准备上课。
走进化学世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3走进化学实验室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化学药品的取用 给物质加热 仪器的连接、洗涤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定: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现象:形状、形态改变 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现象:发光、放/吸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沉淀(二)辅助环节:1、讲导入语:同学们,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物质无时无刻地都在发生着变化,比如:老师手中的粉笔,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变短,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湿衣服在阳光下慢慢变干。
这些变化在化学上如何定义和分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2、板书课题: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1.1.1 物质的变化3、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2)能运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出示自学指导:默读教材P6-8“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相关内容,边看边理解。
1.细读黑体字部分,用黑笔勾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及知识要点,不懂的地方用红笔标出;2.实验部分,先看P6页“方法导引”,再结合图片及P7页“试验记录”阅读实验过程。
5分钟后指名检测(口头)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及判断依据,然后观看实验演示视频,比比看谁能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三)先学环节: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认真自学,教师巡视(目光+走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在认真自学,个别不在状态的小声提醒。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1.1物质的变化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如:水的二态变化、玻璃破碎、石蜡熔化、铁丝绕成各种形状、铁布高炉里熔成铁水、酒精挥发、硫酸铜晶体溶解在水中等都是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如:火柴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绿叶变黄等都是化学变化。
还有下列变化也是化学变化:①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②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无水硫酸铜③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④电解水【注意】①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加热时水变成水蒸气、灯泡通电发光放热等均属于物理变化。
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木质区别在于:变化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③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未变,而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如下图水蒸发的微观示意图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水蒸发过程中分子本身没变,是物理变化;水电解过程中分子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其他分子,是化学变化。
(3)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检验水: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一遇到水就会变成蓝色,故常用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来检验水或作为吸收少量水分的干燥剂。
硫酸铜晶体含有结晶水,呈蓝色;加热时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的硫酸铜粉末。
检验三价铁离子(Fe3+):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后溶液变成血红色,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利用这一性质,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的存在。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注意】发光、放热、变色、气体的放出、沉淀的析出等现象能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但不一定是充分的依据,有的物理变化也有发光、放热现象,如电灯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爆炸不一定是物理变化,如轮胎爆炸属于物理变化。
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概念: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的性质属丁物质的化学性质。
第1讲.物质及其变化〔九上第一章:第1节〕1.1物质的变化【点击要点】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联系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③.变化和性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④.检验水的两种方式和现象⑤.掌握有色离子的颜色和检验方法【聚焦教材】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的存在。
4.水的检验方法:①:②:【题型突破】例1—性质将“A. 物理性质B. 化学性质C. 物理变化D. 化学变化〞的字母代号填入下面的空格中。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___,酒精易挥发___.酒精易燃烧___,可以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___,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___.变式训练1.以下物质的性质中,既包含物理性质,又包含化学性质的是()A.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 碱式碳酸铜呈绿色,受热易分解C. 铝是银白色固体、易导电、传热D. 石墨是灰黑色固体,熔点较高例2—变化物理变化没有___生成,化学变化有__生成,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是__;什么是新物质:折断铁丝是___变化,这是因为___,铁丝生锈是___变化,这是因为___;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___、___、___、___等现象,同时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常常表现为___、___、___等。
变式训练2.取一根银白色的镁条做如下实验,并做好记录:①用剪子剪一片;②另取一片镁条放入醋酸中产生大量气泡;③在空气中点燃镁条产生大量白烟;④把镁条剪成细丝状并连接电池与灯泡,灯泡发光;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填序号)______与______;理由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与______;由此可知镁的物理性质至少有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等例3—检验水,〔1〕取少量色的硫酸铜固体,放在外表皿静置一会儿,可以观察的现象是:其原因:;(2)硫酸铜晶体俗称:,上述的变化过程属于变化,试写出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3)利用上述性质,人们常用来检验实验室制取的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请举例类似的应用一例:;变式训练 3.如图是小明在做“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示意图。
同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个性发展研究年级日期时间
管理师辅导教师课时
夯实基础【课题】物质的变化
查漏补缺【教学目标】认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兴趣激发【教学重难点】化学变化中的能量物质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思维拓展【考点解析】分辨物理化学变化
行为与习惯、学科素养养成
物质是不断变化着
物理变化:物质在状态,形状等之间转化,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比如,冰——水——水蒸气
上图中,水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往往会有一些现象,比如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等
在图3-17中,反应后物质有什么变化,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有什么现象?
思考: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以上反应有什么特点?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或者物理变化,尽管现象各不相同,但是往往会伴随着一些现象。
例如颜色的变化,状态的变化等。
思考:如何分辨物质发生了哪一种变化
我们如果想知道一种物质的性质,以及它在什么状况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从物质的状态、颜色、温度(吸热或放热)、有无沉淀或气体生成等方面寻找证据,对各种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变化的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并利用物质变化的规律造福人类。
我们将用这种研究方法对一些常见的、重要的物质(如酸、碱、盐等)进行研究,初步探索物质变化的规律
1. 怎样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 下面所列的是硫酸铜表现出来的性质,其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1)能溶于水。
(2)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
(3)晶体呈蓝色。
3. 通过观察,找出厨房里相关食物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举例说出有气体产生、
颜色改变和沉淀生成的化学变化。
小结反思【教学反思】
情况反馈○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差学生签字:
主管签字: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