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yy
- 格式:pptx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30
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学习指导]1.“物质的量”(n)用于计量指定的微观基本单元或其特定组合的物理量,其单位名称为摩[尔],单位符号为mol。
2.摩尔质量(M) M = m/n3.摩尔体积(V m)V m = V/n4.物质的量浓度(c B)c B = n B/V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6.理想气体分压定律p= Σp B ;p B = (n B/n)p7.化学计量式和化学计量数O = ΣνB B ;νB B8.反应进度(ξ)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ξ,单位为mol。
随着反应的进行,任一化学反应各反应物及产物的改变量:Δn B = νBξ9.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只与体系的始、终态有关,而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
10.热和功体系和环境之间因温差而传递的热量称为热。
除热以外,其它各种形式被传递的能量称为功。
11.热力学能(U)体系部所含的总能量。
12.能量守恒定律孤立体系中能量是不会自生自灭的,它可以变换形式,但总值不变。
13.热力学第一定律封闭体系热力学能的变化:ΔU = Q + WQ > 0, W > 0, ΔU > 0;Q < 0, W < 0, ΔU < 0。
14.恒压反应热(Q p)和反应焓变(Δr H m)H(焓) ≡U + pV, Q p = Δr H m15.赫斯定律Q p = ∑Q B , Δr H m = ∑Δr H m(B)B B16.标准状况:p = 101.325kPa, T = 273.15 K标准(状)态:pθ= 100kPa下气体:纯气体物质液体、固体:最稳定的纯液体、纯固体物质。
溶液中的溶质:摩尔浓度为1mol·L-117.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态下最稳定的单质─────—→单位物质的量的某物质=18.标准摩尔反应焓变()一般反应cC + dD = yY + zZ=[y(Y) + z(Z)] - [c(C)+ d(D)]=Σνi(生成物) + Σνi(反应物)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学习指导]1.反应速率:单位体积反应进行程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即:2.活化分子:具有等于或超过E c能量(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所必须具备的最低能量)的分子。
序号类型题目题目难度操作1 判断题由两台变压器并联运行的工厂,当负荷小时可改为一台变压器运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容易2 判断题磁力线在某区域的密度与该区域的磁场强弱成正比。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容易3 判断题在实际电路中常以大地作为公共参考点。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容易4 判断题对于没有总降压变电所和高压配电所的用电区变电所或小型用户降压变电所,在变压器高压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容易5 判断题谐波电流可能造成系统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发生误动作或拒动作,使计算机失控,电子设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容易6 判断题短路的常见原因之一是绝缘强度不够而被工作电压击穿。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 判断题为了限制大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可采用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运行方式,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容易8 判断题用电负荷是用户在某一时刻对电力糸统所需求的电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容易9 判断题核能发电厂的基本原理是: 核燃料在反应堆内产生核裂变,释放出大量热能,由冷却剂(水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容易10 判断题高压断路器是变压器和高压线路的开关电器,它具有断合正常负荷电流和切断短路电流的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容易11 判断题发生短路时,电力系统从正常的稳定状态过渡到短路的稳定状态,一般需3~5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容易12 判断题用于继电保护设备的保护级电流互感器,应考虑暂态条件下的综合误差,一般选用P级或T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 判断题变压器产品系列是以高压的电压等级区分的,为10kV及以下,20kV、35kV、(66kV、11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容易14 判断题低损耗油浸变压器采用了先进的结构设计和新的材料、工艺,使变压器的节能效果十分明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容易15 判断题 H级绝缘干式变压器中,用作绝缘的NOMEX纸具有非常稳定的化学性能,可以连续耐220 高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容易16 判断题有利于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保护和切除,是配电变压器采用YynO连接较Dyn11连接具有的优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容易17 判断题油浸绝缘变压器具有防火、防爆、无燃烧危险,绝缘性能好,与气体变压器相比重量轻,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容易18 判断题当交流电源电压加到变压器一次侧绕组后,就有交流电流通过该绕组,在铁芯中产生交变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9 判断题变压器运行巡视应检查母线及接线端子等连接点的接触是否良好。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7章经济增长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第3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7章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一、判断题1.根据索洛增长模型,无论经济开始时处在什么位置,最终它都将调整至稳态。
()【答案】T【解析】假定经济的初始资本水平低于稳态,那么其投资水平大于折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存量将一直上升到稳定状态为止。
当经济的初始资本水平高于稳态,那么投资小于折旧,资本的磨损快于更替,资本存量将一直减少到稳态水平为止。
2.资本存量黄金律是指人均资本或者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不增不减的稳态资本存量。
()【答案】F【解析】资本存量黄金律是指使得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水平。
3.在不考虑人口和技术变动的索洛模型中,稳态即意味着yk。
()【答案】T【解析】稳态下,kikyk0,因此yk。
4.根据索洛增长模型,其他条件相同,储蓄率较高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将高于储蓄率较低的国家的人均收入,虽然前者的增长率未必高于后者。
()【答案】T【解析】高储蓄率具有水平效应,即提高稳定状态的人均收入水平,因此储蓄率较高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将高于储蓄率较低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因为储蓄率不具有增长效应,即不影响经济增长率,因此前者的增长率未必高于后者。
5.标准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二阶导数是严格正的。
()【答案】F【解析】新古典增长模型假定边际报酬递减,则新古典生产函数的二阶导数必然小于零。
6.如果总量生产函数不再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性质,那么索洛模型中稳定状态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最终还是能达到新的稳定。
()【答案】F【解析】假定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增,则fk0,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即实际投资始终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大于持平投资,人均资本存量将不断增大,经济没有稳定状态。
化工热力学复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T温度下的纯物质,当压力低于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则气体的状态为(C)超临界流体过热蒸汽A.饱和蒸汽2.纯物质的第二virial系数B(A)A仅是T的函数B是T和P的函数C是T和V的函数D是任何两强度性质的函数,根据欧拉连锁式,有(B)3.设Z为某,y的连续函数,A.ZZ某1某某yyyzZ某yB.1某yyZZ某Z某yC.1某yyZZ某D.Zyy1某y某ZZ某4.关于偏离函数MR,理想性质M某,下列公式正确的是(C)A.MRMM某B.MRM2M某C.MRMM某D.M某MMR5.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纯物质无偏摩尔量(B)任何偏摩尔性质都是T,P的函数。
(C)偏摩尔性质是强度性质。
(D)强度性质无偏摩尔量6.关于逸度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逸度可称为―校正压力‖(B)逸度可称为―有效压力‖(C)逸度表达了真实气体对理想气体的偏差(D)逸度可代替压力,使真实气体的状态方程变为fv=nRT(E)逸度就是物质从系统中逃逸趋势的量度。
7.二元溶液,T,P一定时,Gibb—Duhem方程的正确形式是(C).a.某1dlnγ1/d某1+某2dlnγ2/d某2=0b.某1dlnγ1/d某2+某2dlnγ2/d某1=0c.某1dlnγ1/d某1+某2dlnγ2/d某1=0d.某1dlnγ1/d某1–某2dlnγ2/d某1=08.关于化学势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系统的偏摩尔量就是化学势B.化学势是系统的强度性质C.系统中的任一物质都有化学势D.化学势大小决定物质迁移的方向9.关于活度和活度系数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E)(A)活度是相对逸度,校正浓度,有效浓度;(B)理想溶液活度等于其浓度。
(C)活度系数表示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
(D)任何纯物质的活度均为1。
(E)ri是GE/RT的偏摩尔量。
在A和B组成的均相体系中,若A的偏摩尔体积随浓度的改变而增加,则B的偏摩尔体积将(B)10.等温等压下,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一定11.下列各式中,化学位的定义式是(A)a. i[c. i[(nH)ni(nA)]P,nS,nb.i[j(nG)ni]]nV,nS,njT,nS,nnini。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难点突破策略:带电微粒在电场中运动是电场知识和力学知识的结合,分析方法和力学的分析方法是基本相同的:先受力分析,再分析运动过程,选择恰当物理规律解题。
处理问题所需的知识都在电场和力学中学习过了,关键是怎样把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分析与综合的能力,为有效突破难点,学习中应重视以下几方面:1.在分析物体受力时,是否考虑重力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1)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忽略不计。
(2)带电颗粒:如尘埃、液滴、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能忽略。
“带电粒子”一般是指电子、质子及其某些离子或原子核等微观的带电体,它们的质量都很小,例如:电子的质量仅为0.91×10-30千克、质子的质量也只有1.67×10-27千克。
(有些离子和原子核的质量虽比电子、质子的质量大一些,但从“数量级”上来盾,仍然是很小的。
)如果近似地取g=10米/秒2,则电子所受的重力也仅仅是meg=0.91×10-30×10=0.91×10-29(牛)。
但是电子的电量为q=1.60×10-19库(虽然也很小,但相对而言10-19比10-30就大了10-11倍),如果一个电子处于E=1.0×104牛/库的匀强电场中(此电场的场强并不很大),那这个电子所受的电场力F=qE=1.60×10-19×1.0×104=1.6×10-15(牛),看起来虽然也很小,但是比起前面算出的重力就大多了(从“数量级”比较,电场力比重力大了1014倍),由此可知:电子在不很强的匀强电场中,它所受的电场力也远大于它所受的重力——qE>>meg 。
所以在处理微观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问题时,一般都可忽略重力的影响。
但是要特别注意:有时研究的问题不是微观带电粒子,而是宏观带电物体,那就不允许忽略重力影响了。
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大联考(高三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l:35.5 Fe:56 Bi:209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废物改头换面,服务日常生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钢管表面镀锌可起到防腐的作用,镀锌层破损后,钢管腐蚀速率加快B. 生产豆奶产生的豆渣可加工成面粉和饼干,豆渣中含有的纤维素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 废弃玻璃磨粉可代替砂子掺入混凝土建造房子,玻璃的生产原料为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D. 废旧轮胎制成的橡胶粉可掺入沥青中铺路,橡胶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 芳香族化合物a、b、c是有机合成的基础原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a、b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B. a、c均能与b发生酯化反应C. b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有3种D. 基态碳原子与氧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相等3.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制备纯净的()2Fe OH B .收集氨气并进行尾气处理C .量取稀硫酸并排除滴定管中气泡D .用该装置进行喷泉实验A. AB. BC. CD. D4. 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6 g 2NO 和24N O 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目为4.5AN B. 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1 mol 2H O 时,生成C—O 键的数目为A N C. 56 g Fe 与71 g 2Cl 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3A N D. 1 mol/L 23Na CO 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2A N 5.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 用过量氨水吸收少量2SO 气体:2232432SO 2NH H O 2NH SO H O +-+⋅=++B. 用3FeCl 溶液腐蚀覆铜板:3222Fe Cu 2Fe Cu ++++=+C. NaClO 溶液中通入少量2SO 气体:2224ClO SO H O Cl SO 2H---+++=++D. 向硫酸酸化的4KMnO 溶液中滴加少量双氧水:2422222MnO 6H 5H O 2Mn 5O 8H O-++++=+↑+6. 通过对已知物质的性质和实验的描述进行类比推测,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已知物质的性质和实验类比推测ACuSO4溶液和过量NaOH 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uSO 4溶液和过量NH 3·H 2O 反应也生成蓝色沉淀的BNaHCO 3溶液与Al 2(SO 4)3溶液反应有沉淀和气体产生NaHCO 3溶液与Fe 2(SO 4)3溶液反应也有沉淀和气体产生C 向Na 2CO 3固体中加入少量水,伴随放热现象向NaHCO 3固体中加入少量水,也伴随放热现象D 少量CO 2通入Ba(OH)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少量CO 2通入BaCl 2溶液中也产生白色沉淀A. AB. BC. CD. D7. 有机物M 和N 是合成药物的中间体,在一定条件下M 可以转化为N ,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B. 可用金属Na 鉴别M 和NC. M 的分子式为9143C H O D. N 可使酸性4KMnO 溶液褪色8. 某兴趣小组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23Al O ,还含有少量23Fe O 和2SiO )为主要原料制备絮凝剂聚合氯化铝()2mAlOH Cl b a ⎡⎤⎣⎦和金属铝的流程如图所示。
三、各科选修课程的模块设置与内容简介(一)语文(代码YW):模块设置与内容语文选修课共有五大系列,每个系列下又设有几个内容不同的模块或专题。
选修一个模块,可得2学分,选修一个专题,则得1学分。
建议同学们在同一系列中只选其中一个模块或专题,若兴致尚高,则可再选修其它模块。
语文学科兼有工具性、人文性,既有实用性又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文科科类的、爱好文学与写作的和渴望扩展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的同学,可多选修本学科的模块。
(二)英语(代码EG):模块设置与内容英语课的选修课程分为两个系列。
系列Ⅰ的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即模块1——模块5)的基础上顺序开设的课程,共有6个模块(即模块6——模块11)。
每个模块2个学分,每周4课时。
建议文、理科普通学生等外修英语模块6—8,完成学习后可以达到八级目标要求。
建议文科报考英语专业和文、理科对英语学习有较高兴趣、程度较高的学生选修英语模块9—11,完成后可以达以9级目标要求。
系列Ⅱ的课程为高中阶段的任意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部分课程来学习,选修课程分为语言知识与技能、语言应用、欣赏三类课程,每类开设1—2门课程。
英语选修课不分系列,代码表示式为EGX6—A2(英语选修模块6的A2专题)(三)数学(代码SX):模块设置与内容●数学选修课程共分4个系列系列1是为那些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系列2则是为那些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
系列1、系列2内容是选修系列课程中的基础性内容。
系列3和系列4是为结数学有兴趣和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而设置的,所涉及内容反映了某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应用意识,有利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
系列3不作为高校选拔考试的内容,对这部分内容学习的评价我们将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
实验11 动态磁滞回线磁性材料应用广泛,从常用的永久磁铁、变压器铁芯到录音、录像、计算机存储用的磁带、磁盘等都采用磁性材料。
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反映了磁性材料的主要特征。
通过实验研究这些性质,不仅能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磁滞回线以及基本磁化曲线的测量方法,还能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加深对材料磁特性的认识。
磁性材料一般是指由铁、钴、镍及其合金等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磁性的物质,所以一般也称之为铁磁材料。
铁磁材料分为硬磁和软磁两大类,其根本区别在于矫顽力的大小不同。
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宽,剩磁和矫顽力大,可达120-20000A/m以上,磁化后其磁感应强度可长久保持,适宜做永久磁铁。
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窄,矫顽力一般小于120A/m,但其磁导率和饱和磁感强度大,容易磁化和去磁,故广泛用于电机、电器和仪表制造等工业部门。
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是铁磁材料的重要特性,也是变压器等电气产品和电力设备设计选材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实验采用动态法测量磁滞回线。
需要说明的是用动态法测量的磁滞回线与静态法测量磁滞回线是不同的,动态测量时除了磁滞损耗外还有涡流损耗,因此动态磁滞回线的面积要比静态磁滞回线的面积大一些。
另外涡流损耗还与交变磁场的频率有关,因此当磁化电流频率不同时,得到的磁化曲线也是不同的,这可以在实验中清楚地从示波器上观察到。
一、实验预习题1、什么是磁化曲线?什么是磁滞回线?2、什么是磁性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剩磁以及矫顽力?3、如何判断铁磁材料达到磁饱和?4、什么是磁滞现象?5、测绘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前为何先要退磁?6、什么是示波器的灵敏度?7、打开示波器时,如果屏幕没有任何显示该如何调节?X-Y模式下,光点不在屏幕中央怎么调节?8、R1、R2阻值的选择需要注意什么?二、实验目的1、掌握磁滞、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的概念,加深对铁磁材料的主要物理量—饱和磁感应强度、矫顽力、剩磁和磁导率的理解。
2、学会用示波器法测绘基本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
5第五章多组分系统多组分系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组成的系统,组成(组元):组成系统的化学物质——构成系统的化学物质总数组分,独立组成数(独立组元数)例,O2,CO,CO2气体混合,CO+O2->CO2三者平衡有一定数量关系,三者中仅有两组元为独立组分为二,组成为三多组分系统:包括溶液,混合气体,合金(溶体:多组元均匀系)溶液:液态溶体混合气体:气态溶体合金:金属固态溶体和金:非金属固态溶体广义溶液:多组分的均匀系(不仅是指液体,气体也可以)从纯物质热力学到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的过渡是以偏摩尔量和化学势为基础的。
5-1内能与化学成分的关系1.内能的试验测定法假设,一均匀系,包含r种不同的化学组分,其中质量分别为:M1,M2,……Mr摩尔数分别为:n1,n2,……nr分子量分别为:μ1,μ2……μr有(以上参量关系式为)MI=μInI(I=1,2,……r)记Ni为可独立变动的摩尔数.以θ,P,n1,n2,…,nr为描写均匀系的平衡态的独立变量.其中,θ为任一温标所定的温度.容积V=V(θ,P,n1,n2,…,nr)任意地变动θ,P,n1,n2,…,nr,都可直接测得V由于内能U---不可直接测得.故应用等压过程P不变,有:Q=△H其中,H=H(θ,P,n1,n2,…,nr)其值可由实验测定∴由U=H-PV可求解内能U.上述焓的确定-----由实验法测得.∵H=H(ni)增加某一组元数量,即将一定数量的化学能物质加入到均匀系,以增加某组元的数量,然后用绝热法或等温法测量物质的吸热量.其中,绝热法指:物系与外界绝热,测量过程中的温度改变.等温法指:对物系供给热量,或取出热量,维持温度不变.以下分别详细介绍绝热法和等文法:1)绝热法:假定:第i组元,数量为n’摩尔加入均匀系,过程中为等压,无化学反应.∴H=cont.初温为θ,终温为θ’第I种化学纯物质的焓为H’.H’与n’成正比即H’=n’h’h’=h’(θ,p)初始的总焓,H(θ,p,n1,n2,…,nr)+H’终态的总焓,H(θ’,p,n1,n2,…,ni+n’,…,nr)∵总焓不变∴两者相等(其中两者指初始的总焓和终态的总焓).若,Cp以(已)在各种情况下求得,则H(θ’,p,n1,n2,..,ni+n’,…,nr)-H(θ,p,n1,…,ni+n’,…,nr)=Cp(,p,n1,n2,...,nin',...,nr)d.'H(θ,p,n1,…,ni+n’,…,nr)=H(θ’,p,n1,n2,…,ni+n’,…,nr)-'Cp(,p,n1,n2,...,nin',...,nr)d即H(θ,p,n1,n2,…,ni+n’,…,nr)=H(θ,p,n1,n2,…,nr)+H’-Cp(,p,n1,n2,...,nin',...,nr)d.'方程确定了H~ni的关系对全部r种组元作一连串实验,可确定H与化学成分的关系.2)等温法:θ保持不变,测量物质放出的热量Q.该热量相当于公式的Cp(,p,n1,n2,...,nin',...,nr)d'∴H(θ,p,n1,n2,…,ni+n’,…,nr)=H(θ,p,n1,n2,…,nr’)+H’-Q2.广延量与偏摩尔物质.广延量与总质量成正比设:有一均匀系,其θ,p不变,ni→ni(i=1,2,…,r)总质量M’=M.(ni’=ni,i=1,2,3,…,r)有:V’=VU’=U∴V’=V(θ,p,n1,n2,…,nr)=V(θ,p,n1,…,nr)U’=U(θ,p,n1,n2,…,nr)=U(θ,p,n1,…,nr)即V’,U’作为θ,p,ni’的函数,与V,U作为θ,p,ni的函数相同,此为广延量的数学性质.------一阶齐次函数.以下给出一阶齐次函数的数学定义:已知:f(某1,某2,…,某r)=m(某1,某2,…,某r)称f为某1,某2,…,某r的m阶齐次函数,举例来说,强度量为零阶齐次函数.若函数中包含广延量与强度量,应将强度量看作参数项.以下给出Euler定理的数学定义:假设:函数f对各变量某1,某2,…,某r有连续的偏微商,则,m阶齐次函数有:136i某if某imf.-----------------Euler定理.Euler定理应用:将此定理用到V,U,ni相当于某i,m=1(一次齐次函数).Vnivni1rU.p.niUni1r.p.Vni.p.vi------------组元i的偏摩尔容积Uni.p.ui------------组元i的偏摩尔内能其它偏摩尔变量:hi=riHni.p.,CPi=Cpnir.p.,CVi=Cvni.p.偏摩尔变量符合ripivHnhCi1pnCC1nCivi1化学成分,用各组元的某i表示.某i=rninn=ni某1i1---------r种摩尔百分比中,仅(r-1)种为独立(组分r-1,.组成r个)平均摩尔内能umUnVn其他平均摩尔能:vm5-2基本方程,hmHn1多组分的热力系函数确定简单可压缩封闭系的热力状态,需要独立热力参数2个,相应于一种做功形式和热量交换.例U=U(,v)定成分,定质量系统,U取决于,v,若有物质加入系统(开口系)U↗∴dU与加入物质dn有关,又与加入物质的种类有关.∴uu(,v,n1,n2,,nr)∴确定变成分,多组分系统的热力状态,需独立热力参数及组分变量(组分多少,浓度多少,——也是独立变量)137组元数量的表示:摩尔数u1,u2——nr,在含r个组分的均相系中,状态由r+2个参数确定。
钒钒的简史元素钒是墨西哥矿物学家节烈里瓦于1801年在含有钒的铅试样中首先发现的。
由于这种新元素的盐溶液在加热时呈现鲜艳的红色,所以被取名为“爱丽特罗尼”,即“红色”的意思。
但是当时有人认为这是被污染的元素铬,所以没有被人们公认。
后来到了1830年写佛寺特勒木在由瑞典铁矿石提炼出的铁中发现了它,并肯定这是一种新元素称之为钒钒的性质钒是一种银灰色的金属。
熔点1919正负2摄氏度,属于高熔点稀有金属之列。
它的沸点3000--3400摄氏度,钒的密度为6.11克每立方厘米纯钒具有展性,但是若含有少量的杂质,尤其是氮,氧,氢等,也能显著的降低其可塑性。
一般来源:以矿物绿硫钒石vs4 钒铝矿钒紒铀矿为主钒的氧化物钒能分别以二、三、四、五价于氧结合,形成四种氧化物,一氧化钒(vo),三氧化二钒(v2o3),二氧化钒,五氧化二钒钒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钒所以用于钢铁中,是由于钒能与钢铁中的碳元素生成稳定的碳化合物(v4c3),她可以细化钢的组织和晶粒,提高晶粒粗话温度。
显著提高改善钢铁的性能。
可加大钢的强度、韧性、抗腐蚀能力、耐磨能力和承受冲击负荷的能力等钒渣从含钒原料中提炼钒的工艺过程钒拼音:fán繁体字:钒部首:钅,部外笔画:3,总笔画:8 ; 繁体部首:金,部外笔画:3,总笔画:11五笔86:QMYY五笔98:QWYY仓颉:XCHNI笔顺编号:31115354四角号码:87710UniCode:CJK 统一汉字U+9492基本字义--------------------------------------------------------------------------------● 钒(钒)fánㄈㄢˊ◎一种金属元素,银白色。
汉英互译--------------------------------------------------------------------------------◎钒vanadiumEnglish--------------------------------------------------------------------------------◎vanadium元素名称:钒元素符号:V元素原子量:50.94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8.78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太平洋表面0.0016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0.4地壳中含量:(ppm)160质子数:23中子数:37原子序数:23所属周期:3所属族数:VB电子层分布:2-8-11-2晶体结构:晶胞为体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2个金属原子。
【doc】微量元素比值在地质学中应用简介微量元素比值在地质学中应用简介 129南瑶工科技2011年第11期石油地质微量元素比值在地质学中应用简介王梁.贾丽琼(,}l地质大学<北京>ed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摘要微量元素尽管含量较低,但为地质一地球化学过程中的指示弃《,随着近些年来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宽,日益受到地质学家的重视利用两种微量元紊丰度的比值特征,尽管简单,却能清晰表现出研究对象的特性和池质作用过程中变化的规律性,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本文对于微量元素比值在沉积环境指示,矿物戍固区分,岩浆分异演化程度确定,岩体舍矿性评价,岩体及矿床剥蚀程度判断,大地构造环境判I】这六个在地质学中应用最广的方面进行了简要的举例个绍关键词微量元紊比值地质学应用微量元素是指在所研究客体(地质体,岩,矿物等)q,v,J含量低到可以近似地川稀溶液定律描述其行为的元素..由于其在体系小含低(<lJj%),通常不形成自己的独立矿物.而魁以次要组分存在于它组分所形成的矿物固溶体,熔体或溶液t{JlI目此它们的分布分配不服从相律,而是服从能斯特分配定律…随着微量元素定量理论模型的建立,品体场化学位等论的引入和分系数概念的提出及其火量数据的积累,微量元素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密切结合以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技术的发胜,使微量元素研究在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岩浆作用,沉秋作,变质作用及各种成矿作用的研究和资源勘杳利Hj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片j特别是近些年来,环境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的发展更是为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广阎新领域陶此,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地球化学家,岩石学家和矿床学家的重视.'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中,人们常常选择研究对象中两种微量元素丰度的比值特征来描述研究对象的特性和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发生变化的规律性一般情况下,选择的两比值元素往往具有村1似的晶体化学性质,~',tllZr/ltf,Nb/Ta,St/Ca 等;或者两元素在蚓位素上为子体与母体的关系,如Rb/sf,Th/U等这种使用两种元素丰度比值来描述研究对象特征的方法尽管操作简单,fH却非常实用,它能够觅H 艮研究对象L}|无素的丰度变化范幽太大I看似尤规律叮循的缺点,把研究对象},音ll的本质规律性的东西清晰表现出来,特别是将比值转化为 L刳解,比值幽解的使用则可使规律更为直观,凶此,运用微量元素比值在讨论地质地球化学fuJ题方面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川本文结合近年来干u芙的研究资料,对于微培元素比值在地质学q应用最广泛的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举例介绍1沉积环境指示扛烈住肘过程t{J'水与其所搬运的物质之J存在着广泛的元素交授釉城跗作用,这种交换和吸附作Hj除与元素本身性质有关外,还要受到沉秋介质的物化学条件的影响..而不l川沉秋条件下的的水介皖羁有不的物化学条件,这便为利川沉秘物的微避元素含量及其比值指示沉积环境分析提供了正确的.^基础SdJ3z及St/CutE值对气候环境有良好的指示意义:存一般情况 ,岔鼓低指示潮温的气候背景,反之指示=1:早的气候背景, s;'懵a比值大于l为成(海相)水介质,SdBa比值小1:l为淡水介质, 淡水披化湖水(海水)干lj混时,淡水中fl{JBa与碱化湖水(海水) ,Pugso,结台生成BaSO.沉淀.而srSO.溶解度较大它可以继续迂杉刊盐湖中央(远海),通过生物作刖沉淀F来,为SdBa值是随旨远离湖(海)岸而逐渐增大的,所以Sr/Ba攸能定他的反映介质占盐黟";Sr/Ctff~,值可判别温湿还是干热气候环境,通常,Sr/Cu!:~值介寸r-.-1tO之『dj指示温气候环境,而火于l(艏示千热气候环境… Ni/Co及Th凡J比值则能较好地反映沉静l环境的氧化还原特征:山j"Ct;+HNi等丸素在氧化环境,-l,+Hg.t富求,常造成Ni/CofltJ低值,在还琢境}lNi/Cofl~+J高触.Ni/Co小f2为氧化环境.2.5一s之为缺氯(还豫j环境,大予5为贫氧环境:表生环境下,Th只行+4fi? 一什价怠H刁易溶解u川i一杼,U在还状态r为+4价,不溶解于水,导数它在沉静{物?{】错集.轼化状态一F,lj以易溶的+f,价存.造成沉积物?}|u的丢失,于这岍种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差肄,沉移J物或沉彩{岩c}rh,u比值可以作为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指示. 1'h/U值在O一2之J指示缺氧环境,在氧化环境下这个比值可达: 常华进等对采自湖南安化的埃迪卡拉纪末期深水盆地中化学沉l移J的留茶坡组硅质岩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后发现,留茶坡组硅质岩具有非常低((,JTh/Utl~值(II.【I2—2.1,大多数低于II.2),指示埃迪卡拉纪末期深部海洋是缺氧的2矿物成因区分矿物在微量元素方面,尽管存在着种类及含量等多种的变化,但具体到各种不的成凶条件下,由于介质元素种类及浓度,温压等条件的变化,便往往大量富集或减少与其生成条件密切相关的某些微量元素,进而表现在某些成对微量元素含量的比值变化,凶而可以利相关微量元素的比值来推断其成凶类型.大量研究表明,不同成锆石有不的Th,u,zr,Hf含量及TIdU,Zr/H北匕值:在多数情况下,岩浆锆石的Th,U含量较高. Th/U~P_,值较大(一般>lJ.4);山于u在流体中的活动性1;t',Th强, 此,变质流体一般富u贫Th,从这种流体中结晶的锆石Th/U比值低. 另,方面,山于rI1"离子半径比U"大,rI1比U在锫石晶格中更不稳定,在变质过程中rht~U更容易披"逐出"锆石品格,也导致重结晶的锆石Th,U比值低,总之,变质成凶或热液成凶的锆石Th,U比值一般低于l1.1';岩浆锆石一般具有非常低的Hf含量,变质重结品作不会对锆石H晗量产生明显的影响,此岩浆锆石和变质重结晶锆石 Zr/Hflk值柏近且高,而在变质流体qJzr比H埂容易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而使更多的Hf进入锆石品格,从而使其具有高的Hf含量,故变质增生锆石其有较低的zr,}{f}b值特征,明显不于岩浆锆石和变质重结晶锆石具有高Zr/H|'比值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有时'一些铅石其有异常ff,/'Pa/U及Zt/H砖E值,所以在埘锆石成凶的判别过程}|1除了微量元素比值之外,还应结合CL像等其他有效手段,这样才能使结沦更JJll准确可靠Co/Ni,S/se比值对黄铁矿的成也有很好的指示作J{1:Co, Nj与属于族元素(?族),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行为.J_l=4此, Co,Ni常常以炎瞬I川象的形式代替Fc而进入到黄铁矿中,.一般认为沉积成I的黄铁矿c0含量<1{lOppm,Co/Ni<l,热液成凶的黄铁矿 c【?含量乎J~JSll{Ippm,Co/Ni>JfJJ我国与海柑火"I作I}j有关矿床tf| (于家堡,拉拉厂,i9I尔塔拉,山银厂,大红山,英阳关,刘山岩)荧铁矿CoINi值部人于l,在l93—1.55之黄铁矿中se以类质I川象替换s而进入黄铁矿品俗的,一般岩浆热液矿床L}I黄铁矿中S/Serf+ 值<J.5×Io.,沉积成的黄铁矿S/Set~值>3×lo"" 3岩浆分异演化程度确定岩浆在其分锌滴化的过程中会造成岩浆系统的成分变化,不l—j馓麓元素在岩浆演化过程中『f{J行为备具特征,故可以通过对微量元素的研究米判断岩浆的分异演化程度在应微量元素来研究岩浆的分并演化崔度时,通常选择品体化学性质相似的两种微量元素的比值th f它们其有机似的地球化学性质,在岩浆作H{过程中整体活动,但川时,随着岩浆分异演化的进行,它似地球化学性s~q-,的那些绀j 馓差异将会表观得越来越明显,进而量变引起质变造成叫显分馏,其-;J的一种元素丰度值可能表现变大,另一种元素的丰度值可能相较前一种元素增长缓慢或者丰度值变小,在两种元素的比值上表现为变大或变小石油地质一般常用的微量元素比值有Rb/SI',Ba/Rb,Ni/Co,Nb/Ta,zr/H阵,其比值在演化过程中具有如下趋势:sr主要在岩浆早期阶段富集,而Rb恰恰相反,故火成岩中Rb/Sr值随分异程度增强而增』Ju;Ba趋于富集在晶出的高温矿物中,与挥发分F关系微弱;但Rb与 F关系密切,随F一起迁移,凶此,在分异程度商的岩浆中Ba减少而 Rb增JJu;在岩浆分异过程中,Ni/Co,Nil;~Co能较怏地从流体中析出进入崮相,Co1)!ll相对富集于残余相中,随岩浆分异作用JJIJ强, Ni/Co值降低;在岩浆演化过程中,Nb与Ta丰度皆增,但Tald~Nb丰度增』Ju更大,而且Ta与Rb,Li,F正相关,故研究演化从早期到晚期, Nb/TaI:L值逐渐减小;Hf更趋向在岩浆演化过程晚期富集,Zr/H北B值将随岩浆演化的进行而变小.程顺波等""'对雪花顶花岗岩及其包体中的微量元素对比研究发现,从包体至寄主花岗岩,Nb/Ta,Zr/Hf~B值略有下降,而Rb/Sr~L值稍有上升,说明两者之『廿J存在分异演化关系,包体则不可能是壳幔两种岩浆混合作片j的产物.4岩体含矿性的评价许多内生矿床的形成都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而通过岩体含矿性的分析,可以对岩体成矿的可能性,矿化类型和有利成矿地段作出大致判断特别是运用微量元素比值特征在含矿性评价方面,只需要相对较少的野外工作即可在大面积的岩浆岩体l缩小靶区,提供找矿方 ruJ,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应用微量元素比值在对花岗岩类及基性一超基性类岩体的含矿性评价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赵振华等"对我国南方大面秘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中发现,与Be,w,Sb,Nb,Ta等稀有金属有关的花岗岩,其KIRbI:I~ 值较低,一般在I(HJ以下,明显低于花岗岩类的平均值167,而且 K爪b比值与稀有金属含量呈明显反消长关系另外,在大多数情况下,与钨锡矿铅矿有关的花岗岩中的Pb/Zn及PbtK~L值在含矿岩体中的含量都比无矿岩体明显增高"..国外某岩带中含镍矿基性岩体与非含矿岩体的cr,,,值相差较大, 含矿岩体CrN>16,非含矿岩体CrN<l"李应桂等"对我国西北某铜镍成矿带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勘查研究发现,从无矿岩体矿化岩体含矿岩体,(Cu+Ni+Co)/S比值依次由1.1t(I.53,o.44.如Y.岩体的(Cu+Ni+Co1,s比值为IL(ItlII/7,Y岩体为(I.(i(i144,Y.岩体为 LI.104,而这三个岩体的含矿性依次是Y>YY所以(Cu+Ni+Co) /s比值越小岩体赋矿的工业价值越大5岩体及矿床剥蚀程度的判断矿床的剥蚀深度是矿床勘查潜力评价的重要依据.一个矿床在形成之后,由于遭受不l司形式和不忙d程度的剥蚀,矿床的形成环境并不一定就是其最终的定位环境在剥蚀过程中,矿床的有些部分被破坏消失,而有些部分则玻较好地保存了下来.特别是对于那些与岩体有关的矿床,其矿床的剥蚀程度与岩体的剥蚀程度密切相关I此,查明矿床及跟其密切相关的岩体的剥蚀深度,对于评价找矿潜力及确定找矿方都是至关重要的Ni,Co,vI存元素蒯期表中的第一过渡族,在岩浆岩中含量与 SiO含量呈反消长关系;而Rb,Nb,zr为典型的亲石元素具有随 SiO,含量增高而增高的趋势,熊继传"据此提出了运片j(Nb+Zl'+Rb)/(V+Co+Ni)判断侵入体剥蚀程度的方法,若(Nb+Zr+Rb)/(V+Co+Ni)越大,表明剥蚀程度越浅,而(Nb+zr+Rb),(V+c0+NjJ越小,则反映剥蚀程度越深,并在判断鄂东南中酸性侵入岩区剥蚀程度研究中取得了与客观事实相符的理想效果.Au与Ag均属铜族元素,故Au与Ag常在一定的地质体中共生,而又凶为AuOgf~件l:gAgd~,Ag倾向于在更低温,更浅部集中,凶此, 矿物或岩石的A,/Au比值在指示的剥蚀程度方面具有独特的标志意义Ag/Au~l'.值越大,表明剥蚀程度越浅,Ag/AuH5值越小,反映剥蚀程度越深李胜荣等运用底斯带矿石和岩石的Ag/Au比值作参数进行区域性填发现,底斯带措勤一日喀则一带Ag/Aul:k值大于 lO0者为67%,羊八井一带为slJ%,而拉萨一墨竹工卡一带为27%,这表明了措勤一H喀则一带的金银矿仅遭受轻度剥蚀,而拉萨,墨竹工卡一带的金银矿0可能遭受了中度剥蚀.肛科技2011年第116大地构造环境判别即使是蝌一类岩石,如果产出的构造环境不矧,其相关的成岩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也有明显的差异,造成了岩石中元素,特圳是微量元素组合及比值等不l川,反过来游,!}!lI各种岩石中元素组合,比值的变化是该岩石形成时所处大地构造环境的反映:,耐熔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慢元素的比值(~llLa/Nb,La厂ra, Th/Nb,ThFZr等)及高场强元素Nb,Ta元素对和zr,Hf元素对的比值在判断玄武岩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方面常常作为示踪参数..孙书勤等的研究发现N—MORB,T—MORB,E-MORB,OIB 及地幔热柱成凶玄武岩的Th/Nb<().儿,N—MORB的NblZr<(1.(14,地幔热柱成凶玄武岩fl(1Nb/Zr>0.15,T—MORB,E—MORB和OIB介于二者之IhJ,岛弧和大陆板内裂谷区玄武岩的Th,Nb比值均大于(1.1l,但前者的 Nb/Zr<0.(14,而后者flqNb/Zr>O,04,Rb,Y,Yb,Nb,Ta等元素是判别花岗岩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的最有效元素,英国地质学家Pearce~ 掂Nb/Y,Ta/Y,Rb/(Y+Nb),Rb/(Y+Ta)的比值相对变化情况提出了判别火山弧花岗岩,洋脊花岗岩,板内花岗岩,酬碰撞花岗岩的解,投点后便可直观的判别所研究花岗岩产H{的大地构造环境. 参考文献…1韩吟文,马振东.地球化学LMJ.北京:地质出版社,2oo3:181—211 I2J刘英傻,曹励名.元素地球化学导论fMI.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1-9 刘刚,周东升.微量元素分析在判别沉积环境中的应用…以汉江盆地潜江组为例?石油实验地质.2007,29(3):31)7—3】4 【4】谭红兵,于升松,我国湖泊沉积环境演变研究中元素地球化学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UJ.盐湖研究,1999,(3):58—65 I5】曾春林,姜波,尹成明,等.柴达木盆地北缘微量元素舍量及油气地质意~-tl1.新疆石油地质,2I)09,3n(5):5一56g【flJ常华进,储雪蕾,冯连君,等.氯化还原敏感微量元素对古海洋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地质论评,2f1n9,55:91【-96【7l常华进,储雪蕾,冯连君,等.湖南安化留茶坡硅质岩的REE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UJ_中国地质,2flI19,35(5):879-887 【8】关元保,郑永飞.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及其对u—lJh年龄解释的制约 U】.科学通报,2O04,49(16):1589—1I2 I',l赵振华.副矿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成岩成矿作用研究中的应用U】.地学前绿,201(1,17(I):2~7—284【1fI】李长民.锆石成因矿物学与锆石微区定卑综述UJ.地质调查与研究,2I}fl9,33(3):i61-17cl,岱生,殷辉安.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IM1.重庆:重庆出【111陈光远.剥版社.1985:233-235f121王亚芬.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中黄铁矿Co/Ni值特征及地质意义 01.地质与勘探,】981(8):33—35'I1李红兵,曾凡治.金矿申的黄铁矿标型特征卟地质找矿论丛,2oo5,2{1(3):199—2(12n41李昌年.火成岩微量元素岩石学1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94-7123『15I赵振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56—112f1n】程顺波,付建明,徐德明,等.湖南雪花顶花岗岩及其包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分析叫.犬地构造与成矿学;20o9,33(4):588-597l1_J赵振华,增田彰正,夏巴尼稀有金属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lJ.地球化学,1992,3:221—223【18】张志强,曹书武,宋雷鹰,等两类岩体含矿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Il_地质与勘探,2({(18,44(3):47—51【1李应桂成杭新-铜镍矿床勘查中岩体含矿性的地球化学评价U】物探与化探.1995,19(4):241—25I【2fIJ熊继传,雷如亮(Nh+Zr+Rh)/(v+0+Ni)值判断侵入体剥蚀程度的尝试?1l 湖北地质,1995,90):199-2(')2 f2"李胜荣,邓军,侯增谦,等.西藏冈底斯带区域性断裂与金矿床剥蚀程度:Ag/Au比值的启~I_11.地中国科学(D辑),2001,31:…4一108f221孙书勤.汪云亮,张成江.玄武岩类岩石大地构造环境的Th,Nb, zr判别?】_地质论评,2(103,49(1):23—27作者简介王梁(1997-),硕士在读,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收稿日期:2O11-08一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