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基本常识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53
判断空调是否缺氟的六种⽅法空调缺氟后的现象压缩机连续运转30分钟后,若制冷系统“缺氟”,会出现下述现象:1.空调缺氟,空调⼯作的时候动⼒不⾜,制冷效果会下降,但不是说就不制冷了,这要以缺氟多少⽽定。
2、打开室内机⾯板,取下过滤⽹,可发现部分蒸发器结露或结霜。
其原因是由于制冷剂不⾜,这是制冷剂不⾜、仅仅使部分蒸发器发⽣了沸腾吸热,使制冷⾯积相应减少的结果。
3、室外机排风没有热感。
其原因是制冷剂不⾜导致冷凝压⼒、冷凝温度都降低,排风温度也随之降低。
4、室外机⽓、液阀门有油污,有油污就有泄露。
其原因是制冷剂与冷冻油有⼀定的互溶性,氟从漏点逸出后进⼊⼤⽓中,⽽油附着在漏点周围。
制冷剂从漏点溢出后油污附着在漏点附近。
5、液管阀门结霜。
其原因是“缺氟”导致液管内压⼒下降,沸点降低,使阀门温度低于冰点。
6、排⽔软管排⽔断断续续或根本不排⽔。
其原因是蒸发器制冷⾯积减少,结露⾯积也减少,凝结⽔量降低。
7、测量空调器的⼯作电流⼩于额定电流。
其原因是制冷剂不⾜⽽使压缩机⼯负荷减少,电流下降。
8、从室外机充氟⼝测量的压⼒低于0.45Mpa。
其原因是制冷剂不⾜导致了蒸发压⼒下降。
9.⽓管阀门发⼲,⽤⼿触摸⽆显著的凉感,原因是缺氟,导致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沸点降低,使该阀的制冷剂热度增⼤,阀门的温度升⾼。
另外,室外机任何⼀个阀门结霜都属不正常现象;液管阀门结霜说明“缺氟”严峻;只有⽓管阀门结霜,说明略微“缺氟”或环境温度过低;两个阀门都结霜说明系统有⼆次节流现象。
判断空调是否缺氟的⽅法,六种⽅法判断空调是否真缺氟夏天⽓温⽐较⾼,⼤家都必不可少要⽤到空调。
作为常识,⼤家都知道,空调制冷要靠氟利昂。
遇到空调不制冷的时候,我们常常找维修师傅来加氟。
可有些空调加氟后还是不制冷,这个时候你就要注意,你的空调并不是真的缺氟。
制冷不好,并不全都是缺氟,那么空调缺氟后该怎么判断呢?请看以下六个步骤。
第⼀种⽅法,通过试验知道空调是否缺氟⾸先让空调平稳运⾏⼀阵⼦,⼤约40分钟左右,看看温度变化如何,是否能达到设定的语⽓效果。
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一、压力与真空度压力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作用力,用符号P表示。
单位是Pa,1Pa=1N/M2,在工程上常用MPa或KPa来表示压力。
1.大气压力由大气层对地面造成的压力称为大气压力,用符号Pa表示。
2.绝对压力以绝对真空为基准所测的压力。
用符号P表示。
3.表压力即相对压力,以一个大气压为基准所测的压力。
用符号Pg表示。
P=Pa+Pg4.真空度当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低于大气压的那部分压力。
用符号Pv表示。
Pv=Pa-P5.送风压力以送风机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差来表示其送风能力。
二、冷凝冷凝是指气态物质经过冷却使其转变为液态,冷凝过程是放热过程。
在制冷技术中,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由气态凝结为液态,要放出热量。
所以手感冷凝器是热的。
三、汽化、蒸发与沸腾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现象称为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即蒸发和沸腾.蒸发是表面汽化, 沸腾是一种表面和内部同时汽化现象。
制冷过程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的低压下蒸发,不断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进行汽化的过程来制冷的。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沸腾时的温度称为蒸发温度,沸腾时所保持的压力称为蒸发压力。
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理论教案首页。
安装冷库常用的制冷剂有哪些我们都知道冷库有制冷剂是必须的,这是一个常识,安装冷库也不例外,那么,冷库常用的制冷剂有哪些?和顺制冷小编为您介绍!1.氟利昂:是一种氟氯代甲烷和氟氯代乙烷的称呼,是一种非常易挥发的液体,并且具有一定的毒性。
作为一种制冷剂在cfc制冷剂、冷库建设、和长途运输储藏箱等中应用非常广泛。
氟利昂作为制冷剂非为多种型号主要的有:氟利昂-13、氟利昂22(CHF2CL,R22)、氟里昂502(R502)、134a(C2H2F4,R134a)、R407C、R407C。
2.液态氨:色状透明,具有毒性和燃烧性。
是一种现代化新型的制冷剂。
液态氨主要是是应用于工业制冷的使用。
其使用要求比较高,由于毒性比较强,人体吸入会有一定的危害性。
吸入人体可以与血液结合蛋白,造成缺氧等症状。
谨慎使用。
以上和顺制冷小编为您介绍了这么多,不知道您了解多少,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致电和顺制冷!和顺制冷作为冷库行业的知名品牌,一直专注于制冷领域。
凭借在制冷领域的专业水平和成熟技术,在行业迅速崛起。
希望与业界各方一起努力,为中国的冷库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父亲的格局决定家庭的方向一个家庭的福气运道,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得来的。
家庭要想和谐兴旺,首先要走对方向,父亲的格局就决定着家庭的发展方向。
曾国藩曾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心中格局的大小,决定了眼光是否长远,眼光是否长远又决定了事物的成败。
家庭的发展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家庭需要经营,需要规划。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父亲作为家庭中的男性,承担着家庭领导者的职能,是家庭“权威”的代表。
作为家庭列车的火车头,父亲的眼光要远,格局要大,只有父亲的格局大,才能确保家庭的发展方向不出错。
老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人的一生中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观念、思想等都会通过家人间潜移默化的影响来传递。
如果父亲有一个大格局,那在他的妻子、后辈子孙都会受到好的影响。
制冷剂标准:制冷剂的标准主要涉及制冷剂的分类和编号。
按照制冷剂在标准大气压力(100kPa)环境下蒸发温度ts的高低,将其分为高温制冷剂、中温制冷剂、低温制冷剂。
高温制冷剂(或低压制冷剂),如R11、R113、R114、R21,多用于离心式制冷机的空调系统。
中温制冷剂(或中压制冷剂),如R12、R22、R717、R142、R502,多用于普通单级压缩和双级压缩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低温制冷剂(或高压制冷剂),如R13、R14、R503、烷烃、烯烃,多用于复叠式制冷装置的低温级。
此外,制冷剂的编号表示方法如下:1.无机化合物:代号中R后的第一个数字为7,随后跟的数字是分子量的整数部分。
2.饱和烃的卤化物(氟利昂):氟利昂的代号是用字母R,和随后跟随的数字(m-1)(n+1)(x)B(z)组成。
m=1时,(m-1)可省去;倘若z=0,B(z)可省去。
3.碳氢化合物:饱和碳氢化合物也按照氟利昂的命名规则书写,抛开丁烷除外写成R600。
除此之外,同素异构物在代号后面加一个字母“a”,如异丁烧为R600a。
非饱和碳氢化合物和它们的卤族元素衍生物。
在R后面先写一个“1”,然后写上按氟利昂命名规则的数字。
4.共沸制冷剂:在编号标准中规定R后的第一个数字为5,其后的两位数字按实用的先后次序编号,如R500,R501等。
5.非共沸制冷剂:非共沸制冷剂规定R后第一个数字为4,随后二位数字按实用的先后次序编号,如R400,R401,R407A,R407B,R407C等。
除了上述分类和编号标准外,制冷剂的安全等级也是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国家标准《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制冷剂的安全性主要包括毒性和可燃性。
其中,A类为低慢性毒性,B类为高慢性毒性;第1类为无火焰传播,第2L类为弱可燃,第2类为可燃,第3类为可燃易爆。
根据这些标准,可以将制冷剂分为A1、A2L、A2、A3、B1、B2L、B2、B3等8类。
压缩机将气态的氟利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氟利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
然后到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由于氟利昂从毛细管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氟利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氟利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
然后气态的氟利昂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
制热的时候有一个叫四通阀的部件,使氟利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所以制热的时候室外吹的是冷风,室内机吹的是热风。
其实就是用的初中物理里学到的液化(由气体变为液态)时要排出热量和汽化(由液体变为气体)时要吸收热量的原理。
制热工作原理热泵制热是利用制冷系统的压缩冷凝器来加热室内空气。
空调器在制冷工作时,低压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蒸发吸热而高温高压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放热冷凝。
热泵制热是通过电磁换向,将制冷系统的吸排气管位置对换。
原来制冷工作蒸发器的室内盘管变成制热时的冷凝器,这样制冷系统在室外吸热向室内放热,实现制热的目的。
空调其实就是按照介质的热胀冷缩来加以控制,室内的部分就是冷缩,室外就是热胀了,而又怎么热胀呢,那就是通过压缩机压缩介质作功,这样就会产生很大的热量,不就是热胀了,然后再通过一条毛细管一下又传到体积大很多的空间,这样介质的压力一下子就低了很多,这就是冷缩吸热,一下子就很房间的热量交换成冷的气体了设定适当的温度。
制冷时,不要设置过低温度,若把室温调到26-27摄氏度,其冷负荷可以减少8%以上。
实践证明,对静坐或轻度劳动的人来说,室温保持在28-29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人并不感到闷热,也不会出汗,它应属于舒适性范围。
人在睡眠时,代谢量减少30-50%,可将空调设于睡眠开关挡,设置温度高2摄氏度,可达到节电20%;冬季制热,温度设置低2摄氏度,也可节电10%。
制冷剂种类及用途
制冷剂是一种用于制冷和空调系统中的介质,通过吸收、传导和释放热量来实现温度调节。
不同类型的制冷剂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和特性,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1. 氨(NH3):氨是一种常见的制冷剂,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和热导率。
它主要用于工业制冷和冷冻行业,如冷库、冷藏船和冷冻食品加工等。
2. 氟利昂(Freon):氟利昂是一种常用的制冷剂,具有较低的毒性和易于操作的特点。
它广泛应用于商业和家用空调系统中,如办公楼、商场和家庭。
3. 羟基乙基烷(R-134a):羟基乙基烷是一种环保制冷剂,被广泛用于汽车空调系统中。
它具有较低的温室效应和臭氧消耗潜力,逐渐取代了过去使用的氟利昂。
4. 二氟二氯甲烷(R-12):二氟二氯甲烷是一种过去广泛使用的制冷剂,但由于其对臭氧层的破坏性,现已被禁止使用。
5. 环丙烷(R-290):环丙烷是一种天然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它被广泛用于商用冷藏设备和家用冰箱等小型制冷设备中。
6. 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特殊的制冷剂,被用于低温制冷和超导材料的制备。
它具有极低的温度和高效的制冷能力。
制冷剂的种类多样,每种制冷剂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新型制冷剂被研发和应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选择制冷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环境因素来进行合理选择,以实现高效、安全和环保的制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