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习题集(2014试编)
- 格式:doc
- 大小:292.00 KB
- 文档页数:160
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职能一、单项选择题1.D2.D3.C4.A5.D6.A7.A8.B9.C 10.C11.C 12.D 13.D 14.B 15.D 16.D 17.A 18.A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CD3.ACD4.ABD5.ABC6.ABCD7.CD8.BCD三、填空题1. 收入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2. 非排他性、非竞争性3. 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4. 国家或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5. 价格、产量6. 价格机制、政府的收支活动7. 资源配置、收入分配8. 政府财政配置、第三部门配置9. 市场配置、价格和竞争10. 调整存量结构、调整投资结构11. 经济公平、社会公平12. 实现公平分配13. 基尼系数14. 0.3~0.415. 政府对企业的转移支付、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四、判断题1.√2.×3.×4.√5.√6.×7.×8.×9.×10. √五、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本身却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即所谓“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垄断、外部性与公共产品、收入分配不公平和经济波动。
2.垄断: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现象,这时就会形成垄断。
3.外部性: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4.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活动。
5.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与功能。
6.资源配置职能: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财政通过参与财力分配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职能。
7.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8.经济稳定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对生产、消费、储蓄和投资发生影响,以达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
财政学习题集(简编版)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一、单选题1.财政分配的主题是()A.企业B.家庭C.社会团体和组织D.国家2.财政分配属于社会再生产的哪个环节?()A.生产环节B.分配环节C.交换环节D.消费环节3.以下不属于公共需要的是()。
A.国防B.卫生保健C.生态环境保护D.住房4.根据国际惯例,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是()。
A.0.1-0.2 B.0.2-0.3 C.0.3-0.4 D.0.4-0.55,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所固有的功能。
A.经济范畴B.政治范畴C.社会范畴D.法律范畴6.狭义的资源配置可以理解为()的配置。
A.社会总产品B.生产要素C.国民收入D.国民生产总值7.以税收、收费、国债等形式筹集收入,又通过投资、公共支出、补贴等形式形成支出,并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经济的运行,属于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
A.行政B.法律手段C.组织公共生产D.财政手段8.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属于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
A.行政B.法律手段C.组织公共生产D.财政手段9.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属于财政职能中的()。
A.资源合理配置B.收入公平分配C.经济均衡稳定D.物价稳定10.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人和要素收入相对称,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的,指的是收入公平分配中的()。
A.经济公平B.政治公平C.法律公平D.社会公平二、多选题1.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B.信息充分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D.收入分配不公E.经济均衡稳定2.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
A.立法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C.财政手段D.行政手段E.提供公共物品3.以下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A.国防B.公安C.道路D.教育E.衣服4.财政的职能包括()。
A.资源合理配置B.收入公平分配C.经济均衡稳定D.公平与效率5.公共物品的特征有()。
《财政学》习题集总论一、名词解释社会公共需要财政公共财政二、填空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财政分配的客体是--------、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2、社会公共需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和--------。
三、判断1、所有财政现象的出现或存在都根源于国家或政府的存在。
2、国家是满足社会成员公共需要的公共组织。
3、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共需要由市场来满足。
4、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5、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中,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
6、“公共服务”存在“搭便车”的现象。
7、公共财政的目的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
8、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属于完全的公共需要。
9、完全的社会公共需要的经费应该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来承担。
四、选择1、社会公共需要具有的特征包括()。
A、总体性B、共同性C、不对称性D、强制性2、下列属于公共物品的包括()。
A、社会治安B、公共基础设施C、食品D、环境保护3、公共物品具有的特征包括()。
A、非排他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竞争性4、公共财政的特点包括()。
A、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B、公平的财政C、法制化的财政D、市场营利的财政五、思考题如何理解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第一章财政的职能一、名词解释资源配置国民收入社会公平二、填空1、财政的三大职能是--------、--------和--------。
2、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是指用来生产---------和-------的投入物,也叫---------。
它的基本特征是---------。
3、国民收入必须经过--------分配和--------分配,其中--------分配是在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4、国民收入的分配目标是实现--------分配,包括--------和--------两个层次。
5、经济稳定的含义包括--------、--------和--------。
全国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财政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根据官方答案整理、附带标准答案和课本出处}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财政支出可以分为一般利益支出与特殊利益支出,这种分类方法是()
A.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B.按支出的目的性分类
C.按支出的级次分类
D.按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
参考答案(C)——考查课本53页
2.在下列的税收基本要素中,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环节
参考答案(D)——考查课本58页
3.政府支出乘数的大小是由下列哪个变量决定的?()
A.边际消费倾向
B.政府支出率
C.政府支出弹性
D.政府支出变动率
参考答案(A)——考查课本81页
4.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避免国际重复课税的方法是()
A.低税法
B.扣除法
C.豁免法
D.抵免法
参考答案(B)——考查课本81页
5.政府全部预算收支必须经过立法机关审议,并采取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这体现了政府预算的()
A.完整性原则
B.统一性原则
C.可靠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
参考答案(D)——考查课本92页
6.如果从宏观角度分析财政支出效益,一般采用( )
A.机会成本分析法
B.成本效益分析法
C.最低费用选择法
D.时间价值分析法
参考答案(B)——考查课本93页。
财政学_习题集(含答案)《财政学》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典型公共产品的是()。
A、公共汽车B、高等教育C、国防设施D、高速公路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包括()。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C、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公平与效率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3.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增加的公共产品特征是指()A、非盈利性B、非排他性C、不可分割性D、非竞争性4.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A、社会产品B、社会财富C、剩余产品D、国民收入5.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属于()A、交换环节B、生产环节C、消费环节D、分配环节6.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B、中央收入占GDP比重C、地方收入占GDP比重D、财政支出占GDP比重7.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是()。
A、不断膨胀B、日渐缩小C、基本保持不变D、无规律波动8.可以反映出国家政治经济活动的全貌和各个时期政府职能与活动范围变化情况的财政支出分类方法是()A、按支出具体用途分B、按国家职能分C、按最终用途分D、按支出第 3 页共 40 页经济性质分9.在下列方法中,最适用于财政支出有关投资性项目的效益评价的是()A、企业投资财务分析法B、“成本一效益”分析法C、最低费用选择法D、“公共劳务”收费法10.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项目是()A、基本建设支出B、文教经费支出C、国防支出D、债务利息支出11.国防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动趋势是()。
A、持续上升B、持续下降C、基本保持不变D、随国际形势变化而波动12.教育需求实质上是一种()。
A、私人需求B、团体需求C、纯公共需求D、准公共需求13.科学技术的财政性质属于()。
第 4 页共 40 页()A、现收现付式B、完全基金式C、部分基金式D、财政拨款式19.有自已独立的收入来源,要求受保人或其就业单位缴纳一定保费的社会保障计划是()A、商业保险B、社会保险C、社会救济D、社会福利20.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社会保险B、商业保险C、社会救济D、社会福利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分配格局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向()倾斜。
《财政学》第一至六章练习题一、单选题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是( B )A、生产力的发展B、剩余产品的出现C、私有制的产生D、阶级的出现2.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D )A、私有制的产生B、阶级的出现C、生产力的发展D、国家的产生3.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B )。
A、花园B、国防C、教育D、私人住宅4.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 D )A、资源配置效率B、收入分配公平C、经济稳定发展D、财政监督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 A )是确定政府经济作用的主要依据。
A、市场失灵B、计划失灵C、GNPD、GDP6.从财政的本质来看,财政体现的是( B )。
A、以社会团体为主体的分配关系B、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C、以企业为主体的分配关系D、以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分配关系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属于财政分配范围的是( C )。
A、公务员的工资B、法院法官的工资C、企业职工的工资D、解放军战士的津贴8.若按社会中产品的价值构成来分类,以下各项支出中属于补偿性支出的是( B )。
A.基本建设支出 B.挖潜改造资金支出C.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D.价格补贴支出9.按国家职能分类,所占数额最大的是(A )。
A经济建设支出 B投资性支出C行政管理费支出 D积累性支出10.直接影响收入分配,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的支出是( D )A积累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11.以下各项指标更能反映财政活动规模实际状况的指标是( A )。
A.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C.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D. 财政投资占GDP的比重1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是( A )。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经济政策13.尽管政府采购的数额巨大,但它也只是( B )的一部分。
A.财政收入B.财政支出C.财政补贴D.财政透支14.政府采购中最能体现公开原则的采购方式是( B )A.询价 B.招标 C.协商 D.谈判15.下列项目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是( B )A.财政部对于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支持B.国防科工委对于两文卫星测控中心某项新技术发明的资金拨款C.国家对东南亚海啸灾害的捐款。
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职能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A.收入分配不公B.防治传染性疾病C.国防科技研究D.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2. 以下不属于造成垄断的原因的是()A. 成本递减B. 规模报酬递增C. 产品之间的差别D. 行业内的厂商很少3.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A.家庭B.社会团体与组织C. 政府D.企业4. 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范畴的基本特征是()A.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B. 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与服务C. 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D. 分配具有历史性5.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A.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B.为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C.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经济职能D.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6. 下列哪种观点主张“财政活动体现的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A.国家分配论B. 价值分配论C.国家资金运动论D.社会共同需要论7. 财政是一个( ),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A.经济范畴B.政治范畴C.社会范畴D.法律范畴8. 运用有限的资源能形成最佳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的,属于财政职能中的()A.收入分配B.资源配置C.物价稳定D.经济稳定和发展9. 当前,各国普遍使用的公平收入分配的指标是()A.恩格尔系数B.收入弹性系数C.基尼系数D.价格指数10. 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功能的是()A.征收个人所得税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公共投资D.控制货币供应量11.作为市场人的企业,与其纳税责任相对应的权利是()。
A.产品和服务定价B.销售产品和服务收费C.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D.自主选择投资12.通货膨胀是属于下列哪项因市场失灵而导致的宏观经济问题()。
A.公共产品供给“搭便车”B.资源配置失衡C.收入分配不公D.经济波动与失衡13.关于混合经济,下列哪项理解是错误的()。
A.企业和个人提供产品和服务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B.企业和个人提供产品和服务受政府财税政策影响C.政府提供服务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D.政府提供服务是公共选择的结果14.关于资源配置效率,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财政学》习题集答案(仅供参考)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职能一、单项选择:1、C2、D3、D4、C5、B6、D7、D8、D9、10、B11、B 12、A 13、B 14、B 15、B 16、D二、多项选择:1、A2、ABE3、BD4、ABCDE5、BA6、ABDE7、ABE8、BCE三、判断题:1、╳2、╳3、╳4、╳5、√6、╳四、名词解释:1、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
2、是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的财政定位。
3、是由国家机关或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4、是指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对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五、简答题:1、答:(1)公共需要是社会公共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需要。
(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
2、答:(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2)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3、答:公共产品是由国家机关或政府等公共部门所提供的。
4、答:(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 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5、答:(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4)通过转移性支出,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6、答:(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
(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结合。
《财政学》课程习题集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一、需要掌握的关键词财政、公共物品、公共需要、外部效应、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公平、效率、市场失灵、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二、复习思考题1、财政的基本含义是什么?2、财政的基本牲是什么?3、社会公共需要存哪些主要特征?4、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5、区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有哪些?6、试述研究社会主义市场下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7、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8、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9、经济稳定的目标及实现经济稳定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10、试述效率与公平同财政三大职能的内在联系。
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二章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分析一、需要掌握的关键词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形式、财政收入来源、税收收入、债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企业亏损、补贴、规费收入、罚没收入、税费改革、财政收入价值构成、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财政收入部门构成二、复习思考题1、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
2、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当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分析和判断。
4、阐述合理调节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5、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6、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分配体制和分配格局的变化对财政收入增长趋势产生哪些影响?7、价格的变动对财政收入规模产生哪些影响?8、从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来分析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
9、从财政收入部门构成看,为什么第二、第三产业会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10、试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变化。
第三章税收理论与制度一、需要掌握的关键词税收、税收的“三性、税负转嫁、税收中性”、税收原则、课税对象、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税目、起征点与免征额、税基、税源、商品课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资源课税、行为课税、直接税与间接税、从价税与从量税、价内税与价外税、中央税与地方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关税、人个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二、复习思考题1、试述税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