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10单元3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
- 格式:doc
- 大小:128.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重金属盐、毒品等物质有损人体健康。
2.了解蛋白质的一些重要性质。
3.初步形成关爱健康、珍爱生命、远离有毒物质的意识。
4.认识到掌握化学知识能够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
●教学内容分析吸烟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我国的吸烟人数,特别是青少年吸烟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吸毒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化学物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所有的这些都危害着人体的健康,所以,从化学角度介绍这些物质,宣传这些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本单元前两节介绍了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和某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是从正面讲人与环境的和谐依存关系,本节内容则是从另一方面讲外部环境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能使学生全面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媒体选择学生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胶头滴管、鸡蛋清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酒精溶液、浓硝酸;腐烂苹果;录像;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总结吸烟的害处●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录像导入】瘦肉精报道【提出问题】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总结】世界上的物质丰富多彩,有的可以为我们提供充足的营养,作为食物;但也有一些物质会危害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因此我们要拒绝和远离这些有毒物质。
观看录像并猜测原因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件用生动的录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提出问题】根据你现有的知识说一下,你知道哪些物质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思考、交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全员参与。
【提出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过构成人体的物质有很多,例如水、蛋白质、无机盐等等。
那你能不能大胆猜测:我们摄入某种有毒物质使人体受到伤害,是因为它破坏了我们体内的哪种成分呢?思考交流,并提供猜测依据。
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1.知道一氧化碳、甲醛、重金属盐、黄曲霉毒素、毒品等对人体生理活动造成的危害。
2.逐步形成关心健康、珍爱生命、远离有毒有害物质的意识。
3.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来源:]预防重金属盐中毒阅读课本第87-88页的实验探究10-2,完成下列填空:1.蛋白质变性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加热鸡蛋清产生白色沉淀[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使蛋白质变性向鸡蛋清中滴加醋酸铅溶液向鸡蛋清中滴加CuSO4溶液[来源:学科网ZXXK]向鸡蛋清中滴加浓硝酸向鸡蛋清中加入2 mL甲醛溶液用玻璃捧蘸取少量凝结了的鸡蛋清,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检验蛋白质的存在蛋白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化学物质时,结构会被破坏,生理活性会随之消失。
因此,摄入重金属盐会导致中毒。
2.蛋白质变性的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各种细菌和病毒的成分也是蛋白质,可以利用酒精、碘酒或高温等杀菌消毒。
3.检验蛋白质:灼烧含有蛋白质的物质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证明该物质是蛋白质。
人体中如果摄入过量的重金属离子就会引起中毒。
铅中毒就是比较常见的重金属中毒,我国铅污染主要是由于什么引起的?答:食用含铅的汽油、油漆、涂料、防腐剂、杀虫剂等造成的。
此外,若废弃电子产品处理不当,也会带来铅中毒。
1.蛋白质变性是化学变化。
2.人一旦出现重金属中毒,可饮用大量富含蛋白质的牛奶、鲜豆浆或鸡蛋清等食物,达到解毒的目的。
3.含铅、铜、汞、砷、锰等元素的无机盐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其中有些元素在人体内又是必需的,只要摄入不过量,便不会造成中毒。
变质食物、烟草和毒品的危害阅读课本第89-90页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1)霉变食物的表面常有灰黄色的霉斑,内部常变为浅棕色。
误食霉变食物后,会引起恶心、呕吐或头晕、昏迷等症状,长期食用,可致神经和内分泌紊乱、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等。
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金属盐、甲醛、黄曲霉素、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和毒品等对人体生理机能造成的危害。
(2)了解蛋白质的一些性质。
【过程与方法】逐步形成关心健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重金属盐、甲醛、黄曲霉素、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和毒品等对人体的危害。
【难点】蛋白质的变性。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预防重金属盐中毒【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87~88页的相关内容,并分组完成实验探究10-2,然后完成下列填空:1.重金属盐是指含汞、镉、铅、铬、锰和铜等重金属元素的无机盐。
2.蛋白质的变性实验用甲醛溶液(而不腐烂;(2)用酒精、碘酒或高温等来杀菌消毒。
【合作探究】甲醛水溶液可用来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期保存而不腐烂。
那么,能否用甲醛水溶液对海产品进行保鲜呢?答:不能。
因为用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一经被人食用,不但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残留的甲醛还会侵蚀消化道,使消化道内的蛋白质变性而危害人体健康。
【教师点拨】1.蛋白质变性是化学变化。
2.当误食重金属盐导致蛋白质变质而使人中毒时,可以服用大量牛奶、豆浆或鸡蛋清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来解毒。
【跟进训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葡萄糖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蛋白质受强热会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C.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蛋清可减轻毒性2.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C )A.霉变大米蒸煮后食用B.甲醛溶液浸泡虾仁防腐C.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D.用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烹调食物知识点二变质食物、烟草和毒品的危害【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89~90页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 霉变的食物中含有毒性非常强的黄曲霉素,它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麦类和谷物等农产品中。
误食霉变食物后会引起恶心、呕吐或头晕、昏迷等症状,长期食用可致神经和内分泌紊乱、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等。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对生命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和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为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讲授外部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伤害,从学生熟知的事物循序渐进地讲来,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某些无机盐、变质食品、烟草、毒品等对人体的危害。
(2)了解蛋白质的一些重要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互相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形成关心健康、珍爱生命、远离有毒有害物质的意识。
【教学重点】有害物质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方法并远离这些有害物质。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胶头滴管、鸡蛋清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酒精溶液、浓硝酸、腐烂苹果、录像、多媒体课件、电脑等。
一、导入新课世界上的物质丰富多彩,有的能为我们提供充足的营养,因此可作为我们的食物。
也有一些物质危害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我们应当拒绝和远离这些有毒有害的物质。
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来说一下你知道哪些物质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伤害?(一氧化碳、吸烟、吸毒、酗酒、甲醛、镉、汞。
)二、推进新课活动1 了解无机盐中毒【设疑】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过构成人体的物质有很多,例如水、蛋白质、无机盐等。
那你能不能大胆猜测:我们摄入某种有毒物质使人体受到伤害,是因为它破坏了我们体内的哪种成分呢?你的依据是什么?(蛋白质,因为蛋白质是构成我们人体的基础物质。
)【引入】今天这节课从四个方面展开对有毒物质的学习,首先来看重金属盐。
【板书】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一、预防无机盐中毒【情景】曹操大军来到哑泉(主要成分硫酸铜),误喝哑泉水,以石灰泡水解之。
【引入】为什么会变哑?解毒的原理是什么?如果现在误服硫酸铜溶液,如何解毒?【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建立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后进行实验操作。
)【强调】同学们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正确操作,注意记录实验现象。
课题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学问目标1.知道一氧化碳、甲醛、重金属盐、黄曲霉毒素、毒品等对人体生理活动造成的危害。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力气目标① 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社会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培育学生从多种渠道猎取信息的力气,并对猎取的信② 息进展加工。
③ 乐观主动与他人进展沟通和争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④ 提出问题,进展初步的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把握金属保护的重要方法,培育学生对社会重大课题的决策力气和创意识.通过争论沟通,培育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力气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了解我们生活中有害物质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方法并远离这些有害物质。
难点:有关香烟、毒品等当代社会热点话题与生活实际联系亲热,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焦点,因此应广泛摄取学问,丰富自己,拓宽学问面。
教学方法教具板书设计情景教学法、觉察教学法、沟通争论教学法,教师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引导,为学生搭建参与和沟通的平台。
多媒体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一、重金属盐能否使人中毒?三、拒绝烟草猜测:方案设计:试验现象:结论:二、不吃变质食品四、远离毒品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创设问题情境:前1、观看视频:植物奶油【阅读】课本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活大事想与启发趣,引入课动2、像这样由担忧全食品利用已有的学问引发的相关大事,大家还和猎取的信知道多少?息思考答复以下问题【教师表达】提出猜测后动手【信息沟通】谈谈你都知试验,试验后讨吸引学生的留意力 ,激发学活动探究,一、重金属盐小组争论,形成初步设计思【引入问题】重金属盐进入人体破坏了什么?【试验探究】重金属盐是否能破坏蛋白质?学习知【得出结论】重金属盐使人中毒有什么病症呢?【观看视频】水俣病【提出问题】假设我们四周确实发生了重金属盐中毒事故,如路。
小组选派代表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几个学生踊跃起立阐述,并最终达成以下小组试验,观察实验现象,大胆猜争论沟通利用学生的已有阅历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学会问题的解决方法。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10.3远离有毒物质教案课型:新授授课人:课题: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课时:一课时内容和学情分析:本单元前两节教材介绍了对生命活动有意义的有机物和某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是从正面讲人与环境的和谐依存关系,本节内容则是从另一方面讲外部环境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能使学生全面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概念。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已经知道吸烟、吸食毒品对人体是有害的,也知道一氧化碳、甲醛等是有毒的,多数学生也养成了不吸烟、不吃变质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
但是,烟草和变质食物中的有害成分有哪些?这些成分对人体有何危害?重金属盐为什么对人体有害?对上述问题学生还了解得很不全面。
因此本节教学的起点定位在学生已有经验和实验探究的基础上,从化学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有毒物质及其危害,初步形成自觉抵制有害物质侵害的意识。
学习建议:本节主要介绍含重金属的盐、变质食品、烟草、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引导我们要远离有毒物质,关爱健康,珍惜生命。
在学习本节内容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在生活中应分清哪些物质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危害,并远离有毒物质。
2.要结合所学,拓宽视野。
要通过书籍报刊、网上查询、与家长、同学、老师交流等多种途径,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3. 可结合一些警示性标语如“吸毒一口,掉进虎口”等来加深对吸毒危害的了解。
课程标准:1、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
3、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要求1.了解某些无机盐、变质食品、烟草、毒品等对人体的危害。
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
1.知道一氧化碳、甲醛、重金属盐、黄曲霉毒素、 毒品等对人体生理活动造成的危害。
2.逐步形成关心健康、珍爱生命、远离有毒有害物质的意识。
3.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预防重金属盐中毒
阅读课本第87-88页的实验探究10-2,完成下列填空: 1.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化学物质时,结构会被破坏,生理活性会随之消失。
因此,摄入重金属盐会导致中毒。
2.蛋白质变性的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各种细菌和病毒的成分也是蛋白质,可以利用酒精、碘酒或高温等杀菌消毒。
3.检验蛋白质:灼烧含有蛋白质的物质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证明该物质是蛋白质。
人体中如果摄入过量的重金属离子就会引起中毒。
铅中毒就是比较常见的重金属中毒,我国铅污染主要是由于什么引起的?
答:食用含铅的汽油、油漆、涂料、防腐剂、杀虫剂等造成的。
此外,若废弃电子产品处理不当,也会带来铅中毒。
1.蛋白质变性是化学变化。
2.人一旦出现重金属中毒,可饮用大量富含蛋白质的牛奶、鲜豆浆或鸡蛋清等食物,达到解毒的目的。
3.含铅、铜、汞、砷、锰等元素的无机盐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其中有些元素在人体内又是必需的,只要摄入不过量,便不会造成中毒。
变质食物、烟草和毒品的危害
阅读课本第89-90页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1)霉变食物的表面常有灰黄色的霉斑,内部常变为浅棕色。
误食霉变食物后,会引起恶心、呕吐或头晕、昏迷等症状,长期食用,可致神经和内分泌紊乱、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等。
(2)霉变食物中存在黄曲霉素,被认为是毒性最强的一种,广泛存在变质的花生、玉米、麦类和谷物等农产品中。
2.烟草:香烟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可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红细胞输氧能力降低,严重时会使人缺氧窒息死亡。
尼古丁和焦油会降低肌体的免疫能力,诱发多种疾病甚至癌变。
3.毒品:海洛因、大麻、丙胺类(“冰毒”“摇头丸”)不具有任何药用价值。
1.①食品贮存时要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防止食物变质;②不吃霉变的食品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2.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杜冷丁、大麻、丙胺类(“冰毒”“摇头丸”)和氯胺酮(“K粉”)等药物,是一类依法控制使用的制药原料或药物。
1.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D)
A.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B.用工业盐腌制的泡菜
C.霉变的大米、花生
D.牛奶经工业发酵后得到的酸奶
2.每年的6月25日为“国际禁毒日”,主题是“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毒品的是(D)
A.海洛因 B.鸦片
C.摇头丸 D.咖啡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Ca2+,Ba2+,Ag+等可溶性盐)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丧失生理功能。
因此,这些可溶性重金属盐对人体有毒。
试根据上述知识回答:
(1)在CuSO4、AgNO3、Ba(NO3)2、AgCl、BaSO4中无毒的是AgCl、BaSO4。
(2)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人,误服碳酸钡引起中毒的原因是BaCO3+2HCl===BaCl2+H2O+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名校课堂练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