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之歌》
- 格式:ppt
- 大小:355.00 KB
- 文档页数:10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8课《游击队之歌-范唱》教案一. 教材分析《游击队之歌-范唱》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8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富有力量的歌词展现了游击队员的英勇顽强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同时也能了解到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有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音乐理论知识方面还不够扎实,对于复杂的节奏和音高变化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游击队之歌-范唱》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使学生了解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
2.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为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音高和表现手法。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4.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歌曲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游击队之歌-范唱》的曲谱、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示范演唱。
3.教学道具:如小红旗、掌声等,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游击队之歌-范唱》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背后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完整的歌曲曲谱,引导学生关注音高和节奏变化。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体会歌曲的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游击队之歌》歌词原文
《游击队之歌》
歌词原文
(一)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高高的山岗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抢占去
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二)
哪怕日本强盗凶
我们的弟兄打起来真英勇
哪怕敌人枪炮狠
找不到我们的踪和影
让敌人乱冲闯
我们的阵地建立在敌人侧后方
敌人的战线越延长
我们的队伍越扩张
不分穷,不分富
四万万同胞齐武装
不分党,不分派
大家都来抵抗
我们越打越坚强
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待到最后胜利日
世界的和平见曙光。
游击队之歌歌词原文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游击队之歌》
歌词原文(一)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高高的山岗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抢占去
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二)
哪怕日本强盗凶
我们的弟兄打起来真英勇
哪怕敌人枪炮狠
找不到我们的踪和影
让敌人乱冲闯
我们的阵地建立在敌人侧后方敌人的战线越延长
我们的队伍越扩张
不分穷,不分富
四万万同胞齐武装
不分党,不分派
大家都来抵抗
我们越打越坚强
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
待到最后胜利日
世界的和平见曙光。
《游击队之歌》音乐教案详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游击队之歌》的背景和历史,理解歌曲的意义。
学会《游击队之歌》的曲调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奏、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参与音乐学习。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简介:介绍《游击队之歌》的背景和历史,使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分析歌曲的曲调和歌词特点,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元素。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游击队之歌》的曲调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和技巧。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播放《游击队之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特点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教学基本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曲调和歌词,注意讲解音乐元素和技巧。
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3.3 实践与创新: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如改编歌词或加入自创的音乐元素。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通过演唱歌曲,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
学生通过填写自评表,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学习表现和演唱水平,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游击队之歌》乐谱和歌词。
5.2 音响设备:播放《游击队之歌》的音响设备。
5.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乐谱架、乐器等。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师准备:熟悉《游击队之歌》的曲调和歌词,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历史。
准备教学所需的乐谱、歌词和教学资源。
游击队之歌 - 花城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背景介绍
游击队之歌是一首根据延安文艺大学生对新四军战士的歌曲而改编而来,原曲由黄自作作词,张铁林作曲。
主要讲述了游击队员在战斗和生活中的坚定信仰和决心,表达了游击队员们不怕困难和牺牲的斗志。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游击队的定义和起源;
2.能够理解游击队员的信仰和决心;
3.能够演唱游击队之歌,传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歌曲的情感和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表达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四、学习步骤
1. 导入环节
教师简单介绍游击队的定义和起源,并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关游击队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学习歌曲
1.首先,播放游击队之歌的音乐,让学生先听一遍,感受歌曲的基调和情感;
2.然后,教师分段教唱歌曲,带领学生跟着唱;
3.最后,整体演唱,并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3. 分析歌曲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探究歌曲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并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发言。
4. 总结归纳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游击队的定义和起源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问题,他们对游击队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有了更具体的了解,也更加理解了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歌曲演唱环节,有些学生表达出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为教师创设更多的与歌曲有关的教学环节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一、《游击队之歌》音乐教案详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游击队之歌》的背景、创作年代及其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游击队之歌》的兴趣爱好,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游击队之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内容:1. 《游击队之歌》的简介:包括歌曲的背景、创作年代、作曲家简介等。
2. 歌曲结构分析:分析歌曲的调式、节奏、旋律等特点。
3. 歌曲演唱技巧:教授正确的呼吸、发声、咬字等演唱方法。
4. 歌曲表现手法: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情感、速度、力度等表现歌曲。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游击队之歌》的旋律、节奏、演唱技巧及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节奏变化和情感把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游击队之歌》的背景和作曲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基本知识:讲解歌曲的结构、调式、节奏等基本音乐知识。
3. 示范演唱:教师完整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4. 分段教学:将歌曲分为若干段落,逐段讲解、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掌握歌曲旋律。
5.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
6. 演唱指导: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纠正发音、节奏等问题。
7. 完整演唱:让学生集体演唱歌曲,体验成功感。
9.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结构和音乐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3. 练习法:分组练习、合唱,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4.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七、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介绍、结构分析、演唱技巧等内容的课件。
2. 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所需的音响设备。
3. 乐谱:准备《游击队之歌》的乐谱,方便学生跟随演唱。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2. 演唱能力:评估学生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发音等。
》孝文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从此吹响了全民族抗战的号角。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英勇的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史诗。
今天,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历史的声音仍在我们的耳畔回响,那些经典的歌声穿越时空,依旧直抵人心。
《游击队歌》就是那个年代流传至今的永恒的抗战声音。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后,上海文化界成立演剧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到全国各地宣传抗日救亡。
音乐家贺绿汀怀着对侵略者的强烈仇恨,参加了上海救亡演剧一队。
1937年冬,上海救亡演剧一队辗转来到山西抗日前线,为抗日部队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引起强烈反响。
年底,他们到达山西重镇临汾。
在城郊的一个八路军办事处(现在临汾尧都区刘村镇),他们与指战员有了更直接的接触,并对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尤其在听取了朱德、任弼时、贺龙等首长的报告后,对抗日战争的形势和策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开始认识到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不仅要靠正规战,也要靠运动战、游击战。
就在这时,贺绿汀突然来了灵感,瞬间化作一串火热的音乐旋律。
几天后,他在防空洞的煤油灯下完成了《游击队歌》的词曲创作:“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1938年1月6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在山西洪洞县高庄召开高级干部会议,讨论坚持华北抗战的方针。
会议期间,贺绿汀指挥演剧一队的全体队员们为与会代表演唱了这首《游击队歌》。
由于这首歌曲准确刻画出游击健儿机智、灵活的英雄形象,其歌词更接近红军游击战法,尤其是“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两句与会议的主题还十分贴近,故受到与会的朱德、刘伯承、贺龙、任弼时等高级将领的一致好评,他们认为当时部队非常需要这样的歌曲。
游击队之歌歌词串词朗诵词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游击队之歌歌词串词朗诵词
报幕词
子弹,是中国人对日寇侵略者的馈赠;游击战车,在呼啸中不断地变换着方位和色彩,大地上撒满仇恨的网,注定敌人的未日,在毁灭中腐臭的尸体,就是日寇犯罪的供词。
这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游击队了,他让日寇害怕,是因为中国人民抵抗的怒火到处燃烧;他让老百姓亲切自豪,因为他是最坚决勇敢的国土捍卫者,因为他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光辉典范。
(男声四重唱《游击队之歌》贺绿汀词曲游击队之歌歌词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
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和兄弟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和兄弟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