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基准选择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在定位的原理中已讲到,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实际上是以工件上的某些基准面与夹具上定位元件保持接触,从而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那么,究竟选择工件上哪些面与夹具的定位元件相接触为好呢?这就是定位基准的选择问题。
定位基准的选择是工艺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影响零件表面间的位置尺寸和位置精度,而且还影响整个工艺过程的安排和夹具的结构,必须十分重视。
在介绍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之前,先介绍有关基础准的一般知识。
(一)基准的概念及分类基准的广义含义就是“依据”的意思。
机械制造中所说的基准是指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根据作用和应用场合不同,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工艺基准又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设计基准零件图上用以确定零件上某些点、线、面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
2.工艺基准,零件加工与装配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它包括以下几种。
(1)工序基准工序图上用来标注本工序加工的尺寸和形位公差的基准。
就其实质来说,与设计基准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是工序图的基准。
工序基准大多与设计基准重合,有时为了加工方便,也有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与定位基准重合的。
(2)定位基准加工中,使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据正确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如用直接找正法装夹工件,找正面是定位基准;用划线找正法装夹,所划线为定位基准;用夹具装夹,工件与定位元件相接触的面是定位基准。
作为定位基准的点、线、面,可能是工件上的某些面,也可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中心线、中心平面、球心等,往往需要通过工件某些定位表面来体现,这些表面称为定位基面。
例如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工件外圆,体现以轴线为定位基准,外圆面为定位基面。
严格地说,定位基准与定位基面有时并不是一回事,但可以替代,这中间存在一个误差问题,有关这个问题在夹具设计一章讲授。
(3)测量基准工件在加工中或加工后测量时所用的基准。
(4)装配基准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定位基准的选择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有定位工序的选择问题。
定位基准选择的好坏, 对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合理安排加工顺序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基准的概念基准是指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按其功能不同,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1、设计基准在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如图1所示的钻套零件,轴线0-0 是各外圆、内孔的设计基准;端面A是端面B、C的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按用途不同,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2)定位基准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即将工件定位)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如图1所示钻套零件,用内孔装在心轴上磨削外圆表面时,内孔就是定位基准。
定位基准又可以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两种。
机械加工的最初工序只能用工件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做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用已经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专业理论课题:定位基准的选择专业:学期:牛[[宀丰制疋者:页数:第1页共2页准则称为精基准。
(3)测量基准零件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如图2所示,用高度尺2测量零件1上内孔的深度时,表面A即为测量基准。
(4)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如图1所示钻套,外圆①28K6及端面B即为装配基准。
3、基准分类图粗基准精基准辅加基准图3基准分类图A4、讨论如右图4所示,加工B面时, 设计基准,定位基准分别是什么?专业理论课题:定位基准的选择专业:学期:牛[[宀丰制疋者:页数:第2页共2页2设计基准工艺基准。
什么是定位基准,在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定位基准的选择在工艺规程设计中,正确选择定位基准,对保证零件加工要求、合理安排加工顺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定位基准有精基准与粗基准之分,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用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成为精基准。
在选择定位基准时往往先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选择精基准,由工艺路线向前反推,最后考虑选用哪一组表面作为粗基准才能把精基准加工出来。
1、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应尽可能选择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误差。
(2)统一基准原则:应尽可能选择用同一组精基准加工工件上尽可能多的表面,以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3)互为基准原则:当工件上两个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比较高时,可以采用两个加工表面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
(4)自为基准原则:一些表面的精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常以加工表面自身作为精基准。
上述4项选择粗基准的原则,有时不能同时兼顾,只能根据主次决择。
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工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要用粗基准,粗基准选择得正确与否,不但与第一道工序的加工有关,而且还将对工件加工的全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2)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从保证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考虑,应选择重要表面作粗基准。
(3)便于装夹的原则:为使工件定位稳定,夹紧可靠,要求所选用的粗基准尽可能平整、光洁,不允许有锻造飞边、铸造浇冒口切痕或其它缺陷,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上述4项选择粗基准的原则,有时不能同时兼顾,只能根据主次决择。
选择定位基准教案教案标题:选择定位基准教案教案目标:- 了解选择定位基准的概念和重要性。
- 掌握选择定位基准的方法和步骤。
- 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定位基准。
教学内容:1. 什么是选择定位基准?- 解释选择定位基准的概念,即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起点。
- 强调选择定位基准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重要性。
2. 选择定位基准的方法和步骤:- 介绍常用的选择定位基准方法,如学生自评、教师评估、课前测试等。
- 分析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帮助学生理解何时使用何种方法。
- 提供选择定位基准的步骤,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结果等。
3. 根据学生需求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定位基准:-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 分析如何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定位基准。
- 提供实例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活动: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选择定位基准的重要性和方法。
2. 观看案例分析视频:展示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分析并选择适当的定位基准。
3. 小组练习: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定位基准,并解释选择的理由。
4. 教师讲解和指导:教师对选择定位基准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详细讲解,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小组练习,选择适当的定位基准,并解释选择的理由。
2.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撰写一篇关于选择定位基准的反思和总结。
教学资源:- 视频案例分析- 小组练习材料- 个人作业指导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所学知识,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2.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以提高选择定位基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教案撰写者:教案专家日期:(填写日期)。
在加工卷板机,空心主轴零件时,作为定位基准的中心孔,因钻出通孔而消失。
为了在通孔加工之后还能使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常采用带有中心孔的锥堵或锥套心轴,当主轴孔的锥’度较小时(如车床主轴锥孔,锥度为莫氏6号),可使用锥堵,如图4-3a所示;当主轴孔的锥度较大(如铣床主轴)或为圆柱孔时,则用锥套心轴,如图4-3b所示。
采用锥堵应注意以下几点:锥堵应具有较高的精度,其中心孔既是锥堵本身制造的定位基准,又是磨削主轴的精基准,因而必须保证锥堵上锥面与中心孔有较高的同轴度。
另外,在使用锥堵时,应尽量减少锥堵装夹次数。
这是因为工件锥孔与锥堵上锥角不可能完全一样,重新装夹势必引起安装误差,故中、小批生产时,锥堵安装后一般不中途更换。
综上所述,液压卷板机空心主轴零件定位基准的使用与转换,大致采用这样的方式:开始时以外一作粗基准铣端面钻中心孔,为粗车外圈准备好定位基准。
粗车外圈又为深孔加工准备好定位基准,钻深孔时采用一夹(夹一头外圆)一托(托一头外圆)的装夹方式。
之后即加工好曹后锥孔,以便安装锥堵,为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外圆准备好定位基准。
终磨锥孔之后,必须磨好轴颈表面,以便用支承轴殒定位来磨锥孔,从而保证锥孔的精度。
轴类零件的定位基准,卷板机尽量采用两中心孔。
因为轴类零件各外圆表面、锥孔、螺纹等表面的设计基准都是轴线,采用两中心孔定位,既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又符合基统一原则。
但有些情况下却只能用其它表面作定位基准:如车削与磨削锥孔时,选择外圆表面为定位基准;外圆表面粗加工时,为提高零件的装夹刚度,选择一夹一顶(一头用卡盘夹紧外圆.一头用中心孔定位夹紧)的定位方式;磨锥孔时,一般多选择主轴的装配基准(前后支承轴颈)作为定位基准。
这样,可消除基准不重合所引起的宠位误差,使锥孔的径向圆跳动易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