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开出高质量民主生活会

如何开出高质量民主生活会

如何开出高质量民主生活会

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党内组织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加强党内监督、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水平和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对基层党组织来说,民主生活会开的质量高不高、效果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基层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笔者认为,党内民主生活会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班子的团结和同志间的感情。实践证明:一些班子虽然年年打基础,但年年还是进步慢,重要的原因是班子内部不团结,根本的原因是党内民主生活会不正常,关键的原因是“领头雁”自身带头作用不强。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不团结”、“不正常”、“带头作用不强”的问题,开好民主生活会,必须在会议召开前,开展广泛深入的民意调查,科学地选好、选实、选准议题,在认真作好“预热期”上下苦工夫、硬工夫。同时,“一班之长”要自觉锻炼和提高“掌舵使向”的领导才能和艺术水平,敢于“超越自我”,勇于带头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要在会议上切实作到集中的、有针对性地解决一至二个问题,防止“跑题”、“夹生”、“不消化”。

能作到上述要求,就为开好党内民主生活会、科学提高会议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打好会前“预热期”这个基础,必须提前作到“三个及时”:一是提前下“毛毛雨”,作到及

时“渗透”。这样做,可以使同志之间的思想易于交流沟通,达到增进了解、消除误解的目的。二是提前“开小灶”,作到及时“消化”。这样做,可以使同志间彼此的看法逐渐一致,达到统一认识的目的。三是提前迸出“火花”,作到及时“碰撞”。这样做,可以使同志间的矛盾及时化解,达到增强感情、加强团结的目的。只有这样,才可避免在民主生活会中各成员思想准备不足时,容易出现的要么相互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要么相互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过激两个极端。

要纠正会上可能出现的这种被动局面,还必须提前把握好三点:一是集中学习,使思想不断预热。就是指班子成员要集中学习好党的组织生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原则等党内有关条例制度和党纪法规,不断引导和启发班子成员联系本单位党组织建设的实际,对组织、个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正确思考和积极分析,为转入下一步“一班人”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生活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注重教育,使能力不断增强。随着领导和班子成员的换届或调整,有些单位的班子成员相对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新进入班子的成员,尽管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很高,但“不懂得、不知晓、不会做”的问题普遍存在。而班子中的老成员与新成员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相互了解和工作磨合期的问题。这就必然对班子提出了以老带新、以传帮新、以学促

新、新老学习的要求。通过新老成员谈体会、传经验、做示范,进一步增强“一班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做好组织上的准备。三是认真自查,使认识不断统一。班子成员尤其是“一班之长”要提高作好意见交换、个别谈心、耐心引导的工作,确保在会议上认识统一,真正调动成员相互间正确查找问题、敢于正视问题的积极性。同时,要及时根据工作的实际和成员中暴露出的“活思想”,作到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召开形式多样的民主生活会,千万不能“怕会、等会、避会”,避免问题的积压和矛盾的加深。这样,不仅能够使各成员思想准备充分、认识到位,以及增强对自己的问题“自觉查、认真找、敢于摆、切实改”的决心和信心,而且也能大大增强党内组织生活的民主性、原则性、战斗性,从而确保民主生活会的质量提高。

最后,笔者想说,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是思想的“大检修”、大提升,既要敢于批评又要勇于接受批评,要讲实话、动真格,把问题查摆到位,如此方能催人猛醒,促使问题解决彻底,方能使民主生活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