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烤食品工艺学第四章2
- 格式:ppt
- 大小:340.50 KB
- 文档页数:10
绪论烘烤食品——以小麦等谷物粉料为基本原料,通过发酵,高温焙烤过程而熟化的一大类食品叫烘烤食品。
焙烤食品的历史:国外最早在古埃及,国内: 三国,北魏,元代,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第一章(重点)小麦分类:按生长条件1。
冬小麦(温带)2.春小麦(寒带)白色(硬质粒,软质粒)红色(硬,软质粒),混合色(硬,软质粒)硬质粒与软质粒区别:硬质粒又叫角质粒,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品质好,筋力强,细胞排列整齐有序。
软质粒又叫粉质粒,筋力弱,排列无序。
为什么面粉中的水分不能太高?小麦籽粒的形态特征皮层:9%,主要是纤维素糊粉层:3-4%,主成分色素和蛋白质胚乳淀粉层:80-86%,薄壁细胞组成,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蛋白质籽粒胚(胚芽):脂肪,维生素,蛋白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千粒重,容积重都是越大,小麦越好。
(看期中试卷)小麦的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小麦粉的化学性质:1. 淀粉(支链多于直链)2。
蛋白质:a.面筋蛋白: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b。
非面筋蛋白:球蛋白和麦白蛋白面筋蛋白:不溶于水,可形成面筋,麦胶蛋白:伸展性、粘性好,但无弹性麦谷蛋白:弹性好,但无延展性3. 脂质:胚芽,糊粉层,2—4%,不饱和脂肪酸,加工时要除去面筋定义:面团在水中搓洗时,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灰分等成分渐渐离开面团而悬浮于水中,最后剩下一块具有粘性、弹性和延伸性的柔软性的胶状物就是面筋。
可将面筋分为以下三类:(重点)优良面筋:弹性好,延伸性大或适中;中等面筋:弹性好,延伸性小,或弹性中等,延伸性适中;劣质面筋:弹性小,韧性差,由于自身重力而自然延伸和断裂,还会完全没有弹性,或冲洗面筋时不黏结而冲散。
简答:形成面筋的蛋白是哪两种?各自有何特性?如果麦胶蛋白或麦谷蛋白太多,各自会导致什么后果?(重点)答:面筋蛋白: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麦胶蛋白:伸展性、粘性好,但无弹性麦谷蛋白:弹性好,但无延展性面粉内所含蛋白质越高,制作出的面包体积越大,反之越小。
焙烤食品工艺学
《焙烤工艺学(高)》主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后期,焙烤食品就成为全国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
当时,由于国内焙烤食品总规模较小,生产技术水平偏低,反映在教材中,只有一章内容。
2000年后,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我国焙烤食品业的规模化和高档化发展,现代化工厂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积累,已使我国焙烤食品业步入健康、快速发展阶段。
为了加强高等院校焙烤食品方面的教学与科研,进一步规范焙烤食品工艺学的教学内容,中国农业出版社组织全国部分院校具有多年焙烤食品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共同编写了这本《焙烤工艺学》教材。
本教材力求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焙烤食品的现状、基础理论知识、现代先进加工技术和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并在传统焙烤食品的基础上,扩展了焙烤食品的研究范畴,以更加适合我国焙烤食品业的发展方向。
目录1.目录---------------------------------------------------------- 12 •前言-------------------------------------------------------- 23. 实验一焙烤食品的品尝与评价――――――――――――――― ―― 34. 实验二面粉面筋值的测定-------------------------- 84.实验三面包制作―――――――――――――――――――――――105. 实验四蛋糕制作的配方研究――――――――――――――――――136. 实验五糕点制作―――――――――――――――――――――――147. 实验六韧性饼干制作―――――――――――――――――――――168. 实验七蛋挞制作------------------------------- 17前言焙烤工艺学是食品工艺学中的一大分枝,而焙烤制品是以谷类作为基本原料,采用焙烤工艺手段加工而成的一类制品。
它在食品工艺专业中属于专业课。
本课程以饼干和面包工艺作为讲课的主体,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焙烤制品的特点,涉及的范围以及最基本的工艺操作方式,以此来带动其他同类焙烤产品工艺学习,为今后从事有关研究打下基础。
焙烤食品工艺学实验是《焙烤食品工艺学》的组成部分,是学习《焙烤食品工艺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焙烤食品工艺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习了解并掌握一般食品加工的工艺过程,了解并掌握各种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实验一、焙烤食品的品尝与评价实验学时数:2一、实验目的要求了解并掌握焙烤食品品尝与评价的方法二、实验内容进行焙烤食品品尝与评价三、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刀、托盘、卷尺、各种焙烤食品若干四.实验原理各种打分技术常用来试验及使主观评价标准化。
属性所列举的数目根据个人要求而定。
照片或图片与属性的打分常用作观察者在试验及标准之间进行比较的基础。
《食品工艺学》-焙烤部分1.焙烤制品:以谷物或谷物粉为基础原料,加上油、糖、蛋、奶等一种或几种辅助原料,采用焙烤工艺定型和成熟的一大类固态方便食品。
2.面筋性蛋白:麦谷蛋白:延展性和粘性好,弹性差,赋予面包延伸性。
麦胶蛋白:弹性好,延展性差,赋予面包弹性3.面粉在分类:①强力粉:湿面筋含量>=35% (干面筋>=11%)。
面团粘性和弹性大,适宜做面包②中力粉:湿面筋含量25%—35% (干面筋7%—11%)。
适宜做面条、馒头③弱力粉:湿面筋含量<=25% (干面筋<=7%)。
面团柔软,流变性好,适宜做糕点、饼干4.面筋:将面粉调制成面团后用水冲洗,最后剩下的软胶状物质。
由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组成5.高油脂面团的走油现象:面团温度超过油脂熔点,油脂熔化从面团析出的现象。
6.影响面团形成的主要因素:①面团温度:影响面筋形成和酵母发酵。
适宜温度25—28℃②面团放置时间③面筋质量7.评价面筋质量的指标及分类指标:①延伸性:面积被拉长而不断裂的能力②弹性:湿面筋被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③韧性:面筋对拉伸时所表现的抵抗能力④比延伸性:面筋每分钟自动延伸的厘米数分类:①优良面筋:弹性好,延伸性大或适中②中等面筋:弹性好,延伸性小③劣质面筋:弹性小,韧性差8.糖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①改善制品的色、香、味、形②提供酵母发酵的碳源③糖对面团结构的影响(反水化作用)——双糖>单糖;糖浆>糖粉④延长产品的货架期——防腐;抗氧化9.氢化油:加氢到动植物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上,生成饱和度和熔点较高的固态酸性油脂。
10.起酥油: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酯交换油或它们的混合物,井混合、冷却塑化而加工成的具有可塑性、乳化性等加工性能的固态或流动态的油脂产品。
11.起酥油与人造奶油的主要区别:有固态、液态、粉末状,无水相,不可直接食用12.油脂在面包、饼干中的工艺性能:可塑性、起酥性、充气性、乳化分散性、稳定性。
食品工艺学习题分章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食品腐败变质常常由微生物、酶的作用、物理化学因素引起。
2、食品的质量因素包括感官特性、营养质量、卫生质量和耐储藏性。
第二章食品的低温保藏一、名词解释1.冷害——在冷藏时,果蔬的品温虽然在冻结点以上,但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果蔬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
2.冷藏干耗(缩):食品在冷藏时,由于温湿度差而发生表面水分蒸发。
3.最大冰晶生成带:指-1~-4℃的温度范围内,大部分的食品在此温度范围内约80%的水分形成冰晶。
二、填空题1.影响冻结食品储藏期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储藏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
2.食品冷藏温度一般是-1~8℃,冻藏温度一般是-12~-23℃,-18℃最佳。
三、判断题1.最大冰晶生成带指-1~-4℃的温度范围。
(√)2.冷却率因素主要是用来校正由于各种食品的冷耗量不同而引起设备热负荷分布不匀的一个系数。
(×)3.在-18℃,食品中的水分全部冻结,因此食品的保存期长(×)原理:低温可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酶的活性,所以食品的保存期长。
4.相同温湿度下,氧气含量低,果蔬的呼吸强度小,因此果蔬气调保藏时,氧气含量控制的越低越好。
(×)原理:水果种类或品种不同,其对温度、相对湿度和气体成分要求不同。
如氧气过少,会产生厌氧呼吸;二氧化碳过多,会使原料中毒。
5.冷库中空气流动速度越大,库内温度越均匀,越有利于产品质量的保持。
(×)原理:空气的流速越大,食品和空气间的蒸汽压差就随之而增大,食品水分的蒸发率也就相应增大,从而可能引起食品干缩。
四、问答题1.试问食品冷冻保藏的基本原理。
答:微生物(细菌、酵母和霉菌)的生长繁殖和食品内固有酶的活动常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
食品冷冻保藏就是利用低温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酶的活动,以便阻止或延缓食品腐败变质。
2.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有哪些答:(1)温度的高低(2)降温速度(3)结合状态和过冷状态(4)介质(5)贮存期(6)交替冻结和解冻3.请分类列举常用的冻结方法(装置)答:分为两大类:一、缓冻方法(空气冻结法中的一种)二、速冻方法具体速冻又分为:a.吹风冻结(鼓风冻结):主要是利用低温和空气高速流动,促使食品快速散热,以达到迅速冻结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