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定理与证明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3
命题定理证明的定义一、定义和表述命题定理证明是指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从已知的命题和定理出发,推导出新的命题和定理的过程。
它是一种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需要遵循数学中的公理、定理、定义等基本原则。
在数学中,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可以是真也可以是假。
定理是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和证明,被证明为真的命题。
二、证明步骤1. 明确已知条件和目标结论:在开始证明之前,需要明确已知条件和目标结论,这是证明的基础。
2. 构建逻辑推理框架:根据已知条件和目标结论,构建一个清晰的逻辑推理框架,确定需要证明的中间步骤。
3. 展开逻辑推理:根据逻辑推理框架,逐步展开逻辑推理,从已知条件推导出中间结论。
4. 反复运用定理和定义:在证明过程中,需要反复运用相关的定理和定义,以确保推理的正确性。
5. 得出结论:最终得出目标结论,完成证明。
三、证明方法1. 直接证明法:直接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目标结论,不需要引入其他定理或命题。
2. 间接证明法:通过否定目标结论或其某些方面,然后利用已知条件和推理规则推出矛盾,从而间接证明原命题的正确性。
3. 数学归纳法:在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时,通过数学归纳法可以方便地证明。
它基于自然数的归纳原理,即如果一个数列从0开始,且每个后面的数都与前面某个数有关系,则所有自然数都满足这个性质。
4. 反证法:通过否定目标结论,然后推导出矛盾,从而证明原命题的正确性。
反证法常常用于寻找反例或证明一些存在性定理。
5. 构造法:通过构造一个具体的实例或模型来直接证明某个命题的正确性。
构造法适用于一些存在性定理的证明。
四、完备性完备性是指一个数学系统中的所有真命题都可以通过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定理推导出来。
一个系统如果具有完备性,那么它的所有真命题都可以被证明或证实。
在数学中,完备性是一个重要的性质,它使得数学成为一个严谨的、没有遗漏的科学体系。
五、正确性检验在完成一个命题或定理的证明后,需要进行正确性检验以确保推理和证明无误。
5.3.2(1)命题、定理、证明一.【知识要点】1.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理解:命题的定义包括两层含义:(1)命题必须是个完整的句子;(2)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判断。
命题的分类(按正确、错误与否分)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假命题(错误的命题)所谓正确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
所谓错误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不能证明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
公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得到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定理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证明判断一个命题的正确性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二.【经典例题】1.把命题“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2.在下列命题中: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对顶角;①有公共顶点的角是对顶角;①一个角的两个邻补角是对顶角;①有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其中正确的是.3.已知a、b.、c是同一平面内的3条直线,给出下面6个命题:a∥b, b∥c,a∥c ,a ⊥b,b⊥c,a⊥c,请从中选取3个命题(其中2个作为题设,1个作为结论)尽可能多地去组成一个真命题,并说出是运用了数学中的哪个道理。
举例如下:∵a∥b, b∥c,∴a∥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三.【题库】【A】1.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2.把命题“零没有倒数”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那么。
【B】1.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延长射线OA到BB.经过两点M/N的直线有且仅有两条C.凡是大于900 的角都是钝角D.直线a经过点M,即是点M在直线a上。
【D】1.有下列四个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命题、定理与证明知识讲解【要点梳理】要点一、命题、基本事实与定理1. 命题一般地,判断某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命题通常由条件、结论两个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得到的事项.通常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以“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要点诠释:命题属于判断句或陈述句,是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与判断的正确与否没有关系.当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2.基本事实人们经过长期实践后公认为正确的命题,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的依据,也可称为公理.如:(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3.定理数学中,有些命题可以从基本事实或者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用推理的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作为进一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定理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且可以作为进一步确认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要点诠释: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真命题称为定理:(1)其正确性可通过公理或其它真命题逻辑推理而得到.(2)其又可作为判断其它命题真假的依据.要点二、证明1.证明根据条件、定义以及基本事实、定理等,经过演绎推理,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2.证明表述格式证明几何命题时,表述格式一般如下:(1)按题意画出图形;(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要点诠释: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添辅助线的过程要写入证明中,辅助线通常要画出虚线.【典型例题】类型一、命题1.判断下列语句在表述形式上,哪些对事情作了判断?哪些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做出判断的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1)对顶角相等; (2)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a,b两条直线平行吗?(5)鸟是动物; (6)若24a =,求a 的值;(7)若22a b =,则a =b .【答案与解析】句子(1)(3)(5)(7) 对事情作了判断,其中 (1)(3)(5)判断是正确的,(7)判断是错误的. 句子(2)(4)(6)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其中(2)属于操作性语句,(4)属于问句,都不是判断性语句.【总结升华】主要考察命题的定义.举一反三:【变式】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1)若a b <,则<-b a -;(2)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3)在ΔABC 中,若AB >AC ,则∠C >∠B 吗?(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5)解方程2230x x --=;(6)1+2≠3.【答案】(1)(2)(4)(6)是命题,(3)(5)不是命题.2.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如果|a|=1,那么a=1B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C .如果a 为实数,那么a 是有理数D .有两边和一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答案】C举一反三:【变式】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①对顶角相等 ②同位角相等 ③4的平方根是2 ④若a >b ,则-2a >-2bA .3个B .1个C .4个D .2个【答案】B3.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3)对顶角相等;(4)同角的余角相等;【答案与解析】(1)“三条边对应相等”是对两个三角形来说的,因此写条件时最好把“两个三角形”这句话添加上去,即命题的条件是“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结论是“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等角对等边含义”是指有两个角相等所对的两条边相等。
定义,真假命题,基本事实,定理,证明之间的关系
定义、真假命题、基本事实、定理和证明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
1. 定义:定义是明确某一概念或对象的含义的陈述。
定义不涉及对错,只是对某一概念或对象进行描述或解释。
2. 真假命题: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其真实性是可以判断的。
真命题是指符合事实或经过验证的命题,而假命题则是不符合事实或错误的命题。
3. 基本事实:基本事实是无需证明或论证的事实,它们是公认的、自明的,通常作为其他论证的基础。
例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就是一个基本事实。
4. 定理:定理是需要经过证明才能被接受为真的命题。
一旦一个定理被证明,它就可以作为其他命题的基础。
5. 证明:证明是使用逻辑推理和已知事实来证明某一命题真实性的过程。
证明依赖于基本事实和先前已被证明的定理。
关系:
定义是描述概念或对象的基础,不涉及真假。
真假命题是根据事实和逻辑来判断的,有真也有假。
基本事实是无需证明的事实,常作为其他命题的基础。
定理需要证明才能被接受为真,可以基于基本事实或其他定理。
证明是使用逻辑推理和已知事实来证明某一命题真实性的过程。
总的来说,这些概念在逻辑和数学中都有其特定的角色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严谨的知识体系。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命题、定理与证明1、命题与定理定义1: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数学中的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
定义2: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定义3: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定义4:如果一个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定义5: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命题。
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叫做逆命题。
如果定理的逆命题是正确的,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我们把这个定理叫做原定理的逆定理。
2、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
2、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
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3、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知道证明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会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4、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1、命题及命题真伪的判断。
2、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区分。
3、写出命题的逆命题。
1、下列语句中,属于命题的是( )A、直线AB和CD垂直吗B、过线段AB的中点C画AB的垂线C、同旁内角不互补,两直线不平行D、连结A、B两点2、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C、x与y的和等于0吗?D、对顶角不相等3、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题设是( ) A 、垂直 B 、两条直线C 、同一条直线D 、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4、命题“直角都相等”的题设是 ,结论是 。
5、把命题“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
13.1命题、定理与证明
学习目标:了解什么是命题,能正确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能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了解公理和定理的概念及公理与定理的区别。
能认识真命题和假命题。
一、自主学习
1.试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5)直角都相等.()
2.判断一件事情是_______或________的句子叫做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错误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__.
3.练习:下列句子哪些是命题?是命题的,指出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猪有四只脚; (2)、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画一条线段; (4)、四边形都是菱形;
(5)、你的作业做完了吗? (6)、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180度;
(7)、过点P做线段MN的垂线。
(8)、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
4.命题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这样的命题常可写成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
二、合作探究
例如: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是已知事项,就是命题的题设部分;“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就是命题的结论部分;
例1:把命题“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练习: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定理与公理的判别:___________需要证明,证明之后就可以直接加以运用,而__________则不需要证明,可以直接加以运用,也可以用来证明_____________. 例如下列的真命题作为公理:
1).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阅读教材55-56页)
数学中有些命题可以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进一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例2:证明: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已知:如图19.1.1,在Rt△ABC中,∠C=90°求证:∠A+∠B=90°.
公理、定理、命题的关系:
真命题
公理(真确性由实践总结)
命题定理(真确性通过推理证实)
三、展示提升
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A 延长线段A
B B 自然数也是整数
C 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是直角
D 同角的余角相等
2 下列四个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
(1)同位角相等;(2)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4)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图19.1.1
A.4个B.3个C.2个D.1个
3.把“对顶角相等”改成“如果…… ,那么……”的形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
(1)所有的命题都是公理。
(2)所有的真命题都是定理。
(3)所有的定理是真命题。
(4)所有的公理是真命题。
5.在四边形ABCD中,给出下列论断:①AB∥DC;②AD=BC;③∠A=∠C.•以其中两个作为条件,另外一个作为结论,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写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
四、练习
1.教材55页练习
2.“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钝角一个锐角”是_______命题,我们可举出反例
3. 已知四个命题:(1)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0;(2)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1;(3)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1或0;(4)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正数.其中真命题有 ( )
A.1个B.2个
C.3个D.4个
4.试证明“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