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863植物保护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71.18 KB
- 文档页数:5
贵州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考研贵州大学植物营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始建于2001年。
本硕点植物营养生理与遗传、植物营养生理、植物营养(果树营养)、植物营养与施肥等多个研究方向,领衔导师钱晓刚教授(植物营养生理)
贵州大学动物学专业考研贵州大学动物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始建于1990年。
本硕点蜱螨学、昆虫系统学、害虫综合防治、资源昆虫及城市昆虫学等多个研究方向,领衔导师金道超教授(蜱螨学)。
贵州大学植物学专业考研贵州大学植物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原植物生理学专业)始建于1983年,是贵州省最早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之一。
本硕点现有应用植物(果树、农作物、中药材)生理学、植物(果树)生态学、环境植物学、植物系统学、植物组织学等多个研究方向,领衔导师樊卫国教授(植物生理学方向)。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
植物保护(农学学士)一、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生物学、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植物有害生物发生的规律及防治原理;(3)掌握常见植物有害生物的识别和鉴定、监测和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植物检疫的方法和技能;(4)熟悉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检疫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具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掌握一门外语、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专业课程设置1、专业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通用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普通物理学、植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普通遗传学、土壤肥料学、园艺通论、作物栽培学、植保试验设计与统计。
2、专业课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植物检疫。
3、专业选修课文献检索、专业外语、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计算机在植物保护上的应用、生物农药、农药加工与混配、农药分析与残留测定、农药生物测定、农田杂草学、植物保护经济学、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植物保护研究法、草坪病虫草害防治、贮藏物病虫害防治、植保器械与机械、城市昆虫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环境保护、昆虫饲养技术及应用、资源微生物及其应用、有机农业、分子植物病理学。
三、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认识实习、植物学教学实习、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昆虫学教学实习、植物化学保护教学实习、植保试验设计与统计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四、研究生专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
五、与高中科目的相关程度语文C、数学C、英语B、物理C、化学A、生物A、计算机C、政治E、历史E、地理D、美术D、音乐E。
六、就业与薪酬1、就业范围国家农业管理部门、海关检疫部门、农业植保站所、农业植保公司、农业技术推广站所、大中型农场、园林部门、林场、大中专学校等。
植物保护学术型硕士入学考试大纲(科目:植物保护学)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植物保护硕士学术学位入学考试植物保护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三门植物保护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植物保护生产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普通植物病理学约35分普通昆虫学约35分植物化学保护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10+15+15分三、考查范围普通植物病理学(一) 考查目标考核内容为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病原的形态特征和分类系统,植物病理学的实验技术和基本研究方法。
(二) 考查内容0 绪论植物病害的概念;生物病原和非生物病原;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的概念及特点;植物病害症状(包括病状和病征)的概念和类型;1 植物病原菌物(1)菌物的主要特征;营养体的类型;真菌菌丝组织体的类型;真菌无性繁殖的概念及产生无性孢子的类型;真菌有性繁殖的概念及产生有性孢子的类型;真菌生活史的概念和类型;真菌五个亚门的分类系统和命名;真菌分类单位的基本概念;(2)卵菌门菌物的主要特征;霜霉目分科及主要科的特征;重要属(腐霉属、疫霉属、霜霉属、假霜霉属、单轴霉属、盘梗霉属、白锈属)的特征及引致的主要病害;(3)子囊菌门菌物:门的特征;重要属(白粉菌属、布氏白粉菌属、钩丝壳属、球针壳属、叉丝壳属、叉丝单囊壳属、单丝壳属、长喙壳属、的特征及引致的主要病害;(4)担子菌门菌物:门的特征;分纲依据;冬孢菌纲的特征;锈菌目和黑粉菌目的特征、分类及致病特点;锈菌的生活史类型;重要属(柄锈菌属、胶锈菌属、单孢锈菌属、多胞锈菌属、黑粉菌属、轴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的特征及引致的主要病害;(5)半知菌类菌物:主要目(无孢目、丝孢目、束梗孢目、瘤座孢目、黑盘孢目、球壳孢目)的特征;重要属(丝核菌属、轮枝孢属、梨孢属、链格孢属、镰孢属、炭疽菌属)的特征及引致的主要病害;2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一般概念;什么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形态大小及革兰氏染色,原核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原核生物的侵入途径、传播方式、侵染源,原核生物引起的病害症状特点,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分类依据及重要属(土壤杆菌属、欧文氏菌属、假单孢菌属、黄单孢菌属)的特征及引致的主要病害,以及原核生物病害的诊断方法等。
贵州省考研农学复习资料植物保护学核心内容总结植物保护学是农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农业上的病虫害防治和草地保育等问题。
在贵州省考研农学复习中,植物保护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对贵州省考研农学植物保护学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
一、植物保护学概述植物保护学是研究植物与病虫害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包括植物病害学、昆虫学、杂草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在植物保护学中,主要研究植物与病虫害的相互作用、病虫害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以及农业草地的保育与恢复等内容。
二、植物病害学1. 植物病害的分类:根据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致病方式,植物病害可分为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和真核生物病等。
具体对每种类型的植物病害进行详细介绍。
2. 病害的诊断方法:通过病害症状、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病原学、病害发生规律等方法对植物病害进行诊断。
3. 病害的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
三、植物昆虫学1. 昆虫分类:介绍昆虫的分类,包括害虫的分类和非害虫的分类。
分别介绍各类昆虫的特点和对农业的影响。
2. 害虫的生物特性:包括害虫的生活习性、生命周期、繁殖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3. 害虫的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四、植物杂草学1. 杂草对农业的危害:介绍杂草对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以及杂草的影响因素和杂草的种类。
2. 杂草的分类:介绍杂草的分类,包括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等,并根据其生态习性进行详细描述。
3. 杂草的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
五、农业草地保育与恢复1. 草地生态系统:介绍农业草地的生态系统特点,包括草地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植物群落构成和生态功能。
2. 草地退化和保育:分析草地退化的原因和过程,探讨草地保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3. 草地恢复:介绍草地恢复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种子播撒、土壤改良等。
综上所述,植物保护学作为农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贵州省考研农学复习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一、植物保护系简介1. 植物保护专业历史植物保护专业是贵州大学历史悠久的专业之一。
早在1941年国立贵州大学建立农学院农林系时,就成立了植物病虫害学科,随后建立了病虫害系,1958 年正式设立了植物保护专业,1960年起开始招收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
在著名昆虫学家蒋书楠教授、郭振中教授、李子忠教授、熊继文教授、金道超教授等几代植保学人的不懈努力下,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优良的学科传统,建立了一支充满创新活力、特色鲜明、团结合作的学术队伍,以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好评,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 组织机构及师资队伍植物保护系有4个教研室,即昆虫学教研室、植物病理学教研室、农药学教研室和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教研室。
现有教师2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讲师5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9人,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84.0%。
实验人员6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贵州省省管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3人,贵州省跨世纪科技人才(现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4人。
3.学科专业植植物保护学科目前包括有2个本科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4个硕士学位点——动物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农药学(部分);2个专业硕士点——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点)、农业推广(部分);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植物保护;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动物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部分)、植物保护(部分);1个贵州省重点学科——动物学。
其中植物保护本科专业是国家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贵州省示范专业、贵州大学品牌专业。
4. 研究方向(1)蜱螨系统进化及其益害类群的调控(2)农业病虫害综合治理(3)昆虫资源及昆虫区系(4)仿生农药与农药毒理(5)入侵生物安全评价与控制(6)农产品安全性评价5. 实验室平台有1个贵州省重点实验室——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1 个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山地农业害虫治理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 个省级专业实验室——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实验室;1个省级双基实验室——植保科学双基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