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共93页
- 格式:ppt
- 大小:18.30 MB
- 文档页数:93
现代艺术设计简史第一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1、现代设计的产生根源:一、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呼唤二、发明创造与现代设计艺术三、艺术风格流派转变的影响2、现代设计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生产方式的变化手工业生产的个性化,功能、装饰的随意→工业生产标准化、批量化、机械化②、传统设计无法满足新型式新材料的出现使设计者不能从传统手工业品的设计制作中得到借鉴③、设计地位的独立,设计从制造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业④、设计消费的大众化、全球化;产品设计的适应性要求提高,与传统设计相比,阶级性更加明确,阶级性的内涵与目标也更加具体⑤、先进的生产方式对设计提出新要求3、建于1788——1791 德国的布兰登堡城门,是模仿雅典城门而建成,宏伟堂皇。
4、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
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
5、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精神导师是拉斯金,而实际领袖是威廉·莫里斯,他的代表作是红房子。
6、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采用大量卷草、花卉、鸟类为装饰动机。
C.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的功能D.主张设计的诚恳,反对设计上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7、工艺美术运动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上的主要成就是格林兄弟的洛杉矶的根堡住宅。
8、工艺美术运动在家具设计上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查尔斯·沃塞。
9、工艺美术运动在陶瓷设计上的代表作是鲁克伍德陶瓷厂和科尔曼。
10、工艺美术运动在金属工艺设计上的代表是阿比什设计的银器。
11、工艺美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代表是比亚兹莱的《杀乐美》插图。
第二章新艺术运动1、新艺术一词由来——源于萨穆尔·宾在法国巴黎开设的一家商店和事务所——新艺术之家。
现代艺术设计简史分析现代艺术设计简史第一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1、现代设计的产生根源:一、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呼唤二、发明创造与现代设计艺术三、艺术风格流派转变的影响2、现代设计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生产方式的变化手工业生产的个性化,功能、装饰的随意→工业生产标准化、批量化、机械化②、传统设计无法满足新型式新材料的出现使设计者不能从传统手工业品的设计制作中得到借鉴③、设计地位的独立,设计从制造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业④、设计消费的大众化、全球化;产品设计的适应性要求提高,与传统设计相比,阶级性更加明确,阶级性的内涵与目标也更加具体⑤、先进的生产方式对设计提出新要求3、建于1788——1791 德国的布兰登堡城门,是模仿雅典城门而建成,宏伟堂皇。
4、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
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
5、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精神导师是拉斯金,而实际领袖是威廉·莫里斯,他的代表作是红房子。
6、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采用大量卷草、花卉、鸟类为装饰动机。
C.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的功能D.主张设计的诚恳,反对设计上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7、工艺美术运动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上的主要成就是格林兄弟的洛杉矶的根堡住宅。
8、工艺美术运动在家具设计上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查尔斯·沃塞。
9、工艺美术运动在陶瓷设计上的代表作是鲁克伍德陶瓷厂和科尔曼。
10、工艺美术运动在金属工艺设计上的代表是阿比什设计的银器。
11、工艺美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代表是比亚兹莱的《杀乐美》插图。
第二章新艺术运动1、新艺术一词由来——源于萨穆尔·宾在法国巴黎开设的一家商店和事务所——新艺术之家。
《现代艺术设计流派》系列之一工艺美术运动(全文)告别了最初的粗糙的工业生产后,伴随着机器文明一同成长的,是各个领域的艺术设计。
没有哪一种艺术,比艺术设计更贴近人类的生活,与人类息息相关,心心相印。
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设计浪潮,迅速席卷了世界的每个角落,渗入人类生活的每个层面。
从19世纪下半叶工艺美术设计运动开始,短短200年的变迁,早已超越人类历史千万年的总和。
为此,我们开辟了现代艺术设计流派专栏,从这里,你将认识的是那些改变人类生活的人和他们伟大的思想及作品,并由此真正理解,我们的世界,是一个设计出来的世界!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后来发展为一场国际运动。
整个18世纪,各种发明此起彼伏,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工厂主和发明家无暇顾及产品的艺术问题,认为工业生产与艺术家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个世界。
因此,产品虽然充斥市场,但粗制滥造者比比皆是,手工业时代工匠们那种孜孜以求的艺术家风范,在机器生产中是无法保持下来的。
这个负面效应的问题,在1851年伦敦水晶宫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被敏锐的艺术家发现了。
这次展览以工业产品为主,绝大多数外型都相当粗陋。
为此,工匠们尝试用一点装饰来加以弥补,有的硬是把中世纪哥特式的纹样刻到铸铁的蒸汽机上,有的则在金属椅子上用油漆画上木纹……整个展品一片庸俗,完全体现不出审美及装饰原则,展览引起了人们极大不满。
一些有识之士试图通过自觉的设计改良运动来改变颓势,由此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工艺美术运动。
约翰•拉斯金(John Raskin,1819年~1900年)是英国文艺界影响深远的作家和批评家,虽从未实际从事过建筑和产品设计工作,但作为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和理论指导,他的主张是很十分重要的。
其主要艺术观点是:主张把艺术分为“大艺术”(绘画、雕塑)和“小艺术”(建筑和工艺美术),主张艺术家要有全面表现其审美和艺术旨趣的能力。
他号召当代艺术家参与工业产品的设计,赋予产品以美的、文明的、有情感的形式,猛烈抨击那些脱离大众、自鸣清高的传统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