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工程总平面和装卸工艺设计基础
- 格式:docx
- 大小:29.86 KB
- 文档页数:5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交通部发布)1.0.3 海港总平面设计应贯彻节约岸线、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的方针,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防治污染。
3.1.1 港址选择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沿海经济开发的需要,并应满足港口合理布局的要求。
港口的性质和规模应根据腹地经济、客货流量及集疏运条件确定。
3.1.2 选址应根据港口性质、规模及船型,按照深水深用的原则,合理利用海岸资源,适当留有发展余地,并应进行多方案比选。
3.2.11* 选址应充分考虑港口工程与泥沙运动间的相互影响,避免导致港口严重淤积和海岸或河口的剧烈演变。
4.1.1 平面布置应以港口发展规划为基础,合理利用自然条件、远近结合和合理分区,并应留有综合开发的余地。
各类码头的布置既应避免相互干扰,也应相对集中,以便于综合利用港口设施和集疏运系统。
4.2.3* 船舶回旋水域应设置在进出港口或方便船舶靠离码头的地点。
其尺度应考虑当地风、浪、水流等条件和港作拖船配备、定位标志等因素,可按表4.2.3确定。
回旋水域的设计水深可取航道设计水深。
船舶回旋水域尺度表4.2.3 (略)注:①回旋水域可占用航行水域,当船舶进出频繁时,经论证可单独设置;②L为设计船长(m)4.2.9* 港池和航道间的连接水域,应满足船舶进出港池的操作要求,其尺度可根据港池与航道间的夹角和船舶转弯半径确定。
船舶转弯半径,自航为3倍设计船长;拖船协助作业为2倍设计船长。
4.3.3 有掩护港口的码头前沿高程为计算水位与超高值之和,应按表4.3.3中的基本标准和复核标准分别计算,并取大值。
码头前沿高程表4.3.3(略)注:①计算水位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海港水文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②位于陆沉地区的港口,码头前沿高程应适当留有沉降富裕量;③当码头附近陆域过高时,为便于同铁路、道路在高程上的合理衔接,码头前沿高程经论证后可作适当调整。
4.3.5*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是指在设计低水位以下的保证设计船型在满载吃水情况下安全停靠的水深。
滚装船装卸工艺lO港口工程1∞O年簟5瓤滚装船装卸工艺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杨玉祥握萎本文着重介绍攘装运输不挑赖港口设施,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式吊装作业的特点,就滚装怍业运输栗用的设备工具,工艺旅程,库场规模确定以及开展谖装作业值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初步阐述和探讨.一,舸盲滚装船是一种具有灵活性的多用途船舶,它既可载运集装箱也可载运车辆,五金设备散货,成组件杂货等货种,有些滚装船也载运旅客.因此,从滚装船类型上可划分为客货滚装船,近海轮渡滚装,汽车载运藏装以及集装箱滚装船等类型.所谓滚装,就是使船舶载运的货物具有水平移动作业的运输功能,它是将货物组成一系列单元,每单元自身可滚动(如车辆)或靠拖挂车装置通过船岸眺板进行水平滚装作业(如图1).滚装船近10年发展很快,特别在欧洲滚装运输发展尤为迅速.集装箱的滚装运输已占世界箱运化的35以上.滚装运输最大优点是不赖码头专用装卸设备,码头结构简单,投资少,适台开展门到门的运输业务.近海滚装船主要用于横渡海峡,海湾和岛屿闻短途航线,其滚装船吨位小,多为1万总吨以下船舶.目前在欧洲北海,比斯开湾,爱尔兰海,地中海,渡罗的海和日本列岛间航线营运.我国现有10余艘滚装船已开幽l辟了香港,日本与我国沿海几所大港闯开辟了滚裴业务..远洋攘装船已进入第二代或第三代船型,其总吨位为1万吨以上,可跨越太平洋或太西洋的远洋航线."LILLO0ET号滚装船,总吨为23000总吨,载重量达35000DWT,船长达330米,可载运1800标准集装箱,船舶跳板达50米长.目前世界上发展滚装营运的国家有;美国西德,法国,挪威,瑞典和意大利等港口工程1990年第S期国,而日本和挪威在海湾或岛屿间开展滚装轮渡业务则居首位.可以预见,随着滚装船建造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滚装码头的建设如同七十年代建设集装箱码头那样,将在我国会得到迅速地发展,尤以沿海的客,滚,渡的海上船型将会代替吊装作业的传统式客货船舶投入营运.=,滚装船舶滚装船(Ro—on/Ro一0ffship)是不依赖于码头专用设施而完成货物装卸的船舶,它是以单元货物借用带轮的运输工具或凭自身可滚动的车辆,将出港货以水平运输滚入"到舱内码放起来;抵港后又滚出"舱的作业方式代替传统的吊运方式. (一)滚装船主要特点1,码头设备投资少,港口无需配备专用超重机械,码头负荷小.2,装卸效率高,其装卸效率为f}牛杂货的7~8倍,在组织良好条件下可接近于集装箱船.8,有利于开展"f3~Uf3"的运输,减少港船间的运输环节,减少货损货差.4,机动灵活,有些滚装设施和装卸设备可随船运行,因此它是平战都可适用的船型.(二)滚装船眺板类型船舶跳板是船岸间滚装作业的重要设施,跳板面层必须设有防滑措施以策滚装作业安全.跳板绞结于船端的行车甲板上,跳板与岸连接应有一定技术要求,通常滚装作业中,跳板倾斜坡度应不大于8.,跳板由船舶液压绞车收放,在航行中应使跳板收藏在船体上.船舶跳板有尾,首和舷侧三种类型.1,尾跳板尾跳板是将跳板布设在尾部,通常有三种方式,即尾直通跳板,尾斜伸跳板和旋转式跳板.(1)尾直通跳板是滚装船早期采用型式,它与登陆艇眺板相似,跳板长度较短,多用于滚装渡轮上,通常由一节跳板构成,重量轻,由机械绞车收放.此种直通珧板可直接搭放岸上或搭放在码头外加平台上(如图2).主~圈2(2)尾斜冲式跳板此类跳板轴线与船纵中剖面成35~40夹角,为大型滚装船采用跳板,可搭放在普通码头上,跳板长度较长,有2o米,36米和0米等尺度,由三节组成,由液压绞车装置收放.跳板重量大,负荷大适宜集装箱滚装作业如图8所示.瞄3(8)旋转式跳板这类跳板也设在尾部,跳板可沿尾嚣弧形轨道向左右舷转动40.,使船舶左右舷或尾韶均可进行作业(如图4).2,首跳板设在船酋部的跳板,通常收藏在船首外壳内,因此,需先将船首外壳利用液压或机械机构把它打开,而后方能从里面放落下港r13-程1990年第5期来,近期建造的中型滚装船为缩短作业周期,往往采用酋,尼门跳板结构,也是先进渡轮上常设采用的结构.图48舷侧跳板舷跳板一般适用于小汽车驶人舱内,较大型的舷眺板也可行驶载重汽车,由于汽车可自行行驶,故要求爬坡可陡些,可在5.坡道行驶,目前最长舷跳板长度可达22米.(三)滚装船内上下交通运输联系.中小型滚装船一般有两层甲板,大型滚装船则有4—5层甲板,专门运载小汽车的大型滚装船有12层甲板,因此,通过船舶跳板进入船内主甲板与各层甲板底仓之间需设置交通运输联系,其方式主要有丽种,一种是各层甲板间设有斜坡道,车辆本身或单元货用拖车,叉车,从一层甲板经斜坡道开进另一层甲板为交通联系;另一种是舱内升降机进行甲板间货物运输.远洋滚装船多采斜坡道型式为普遍,而中小型船,则因坡道开口长度约3o~5o米,以及舱容损失大的缺点,故多采用舱内升降机来解决各层甲间运输联系.1,斜坡道舱内斜坡道基本两.种型式,一为固定式,另为活动式.早期液装船多为固定式,近期由于液压控制技术发展已制有活动式斜坡道,当斜坡道收平后可兼作水密盖板作用,并可在其上面摆放货物.斜坡道时坡度一般为lI8或l:1o,对专门为装i蕃小汽车设计的坡度可取1.5a2,升降机升降机有三种型式,即U型,L型和剪式.U型两侧有升降轨道,用缆索吊起.L型可由液压缸操作,起重能力有多种.劈式升降机是一种新设备,常用于内底板上的底仓内.它具有超重能力大,占用体积小和收藏方便等优点.载重能力为30吨, 平台尺度可同时容纳6辆小汽车,上降速度每分钟为5米.三,滚装船装卸工艺(一)滚装工艺陵装工艺是伴随装滚船的出现而产生的.滚装运输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饽统的吊装作业方式,滚装工艺优点在于使码头装卸机械化系统发生根本性变化,几乎不需要任何码头装卸设备,码头布置简单,荷载小,造价低等优点,同时使滚装作业效率比吊装提高6~7倍.例如,集装箱滚装作业速度,以牵gI车在岸上行速为15~20km/h, 在跳板上行驶速度为5km/h考虑,且码头库场距船边较近,则每小时可装卸35~40个标准箱.根据瑞典萨兰航线运输经验, aScan~AusLara集团对2万吨级滚装船在瑞典哥得堡或沃大利亚港口嚣泊时仅为2天,表明装卸速度之快不亚于吊装作业的集装箱船.l,滚装运输工具早期滚装船运输货物仅使用公路车辆,如卡车或拖车等.而近代远航线长途运输或中转运输仍采用卡车或拖板车就很不适宜, 因为舱容利用率低,货物运费昂贵将是很不经济的.目前已广泛地采用滚装运输作业专用设备有:港tn'rtt1980年第B期(1)专用挂车,它主要担负单元货承载任务,它自身无动力,不能行驶,需借助牵引车拖带起到运输作用,其载重能力为20~40吨,甚至有1O0吨的挂车,新型鹅颈式挂车使用尤为方便.(2)牵引车,它是港船间交通运输联的主要的牵引设备.牵引车与挂车组成为港口拖车.牵引车的功率较大,通常为250~300ps.(3)叉车叉车多使用柴油机叉车,是提供堆场或船舱内货物搬运,装车和堆码货盘及集装箱的装卸工具.大叉车起重量为20~40吨,供集装箱装卸用,小型叉车为5~l5吨,用以搬运货盘袋卷等货物.为便于轮内搬运方便,现代大型滚装昭,船方多自备叉车,港方则不需提供叉车(二)滚装工艺系统滚装工艺过程或者操作过程环节少,它比件杂货或纯集装箱船的装卸工艺要简单的多,省却了吊装和搬运环节,而以滚装代替了吊装和搬运.因此,相应省却大量港口装卸机械和工索具及其生产和辅助人员.1,滚装工艺流程:系指滚装船边到堆场的流程,主要由带轮车辆或拖挂车完成水平运输任务(如图5).嚣固5船岸之间靠滚装船跳板(当船跳板不能满足行车坡度时,往往岸上应提供可调节式的跳板桥设施)来完成船岸的滚装作业.可谓节跳板桥是一段悬挂式车道,接岸端绞结在码头上,另一端由液压装置支高后可与船舶跳板相连接.可调节跳板桥是用于潮差较大港口增加跳板长度,降低坡度,并可延长滚装作业延时的一种措施.跳板挢有多种方式,通常有两种备择方案,一种是登船端由升降架支承眺板桥,并由液压装置来实现船端跳板桥的升降(如图6),另一种是在两个方驳上架设跳板桥,显然它可随潮位变化而自动升降(如图7).图6圈7(2)舱内滚装作业车辆或拖挂车经眺板进入船舶行车甲板后,再经过舱内斜坡道或升降平台行驶到备. 层甲板并将货物停(码)放在甲板上.对带轮的车辆在船甲板上呈纵向排列,集装箱或成组货基本以横向放置,个别情况下也有纵向排列.客,货滚装船通常只有一层停货甲板l4港口工崔1990年第5掘大型客货滚装船,船宽2o米以下尽可能不设中间支柱,既便设中间支拄其间距为9~l2 米,故车辆或拖挂可正向进入舱内,然后在舱内转头并正向出舱,故滚装作业十分方便.舱内滚装设备应视船岸运输距离来确定,若港口堆场较近,缚层作业甲板配8部拖挂车和一部舱内叉车便可满足要求. (三)穰装码头堆场面积规模的确定滚装码头库场面积计算是十分复杂问题,它与滚装船吨位大小,运载货物种类,货物存放方式,滞留期以及有无开展"门到门"的运输业务有关.可见每一座滚装码头库场规模应根据实际条件作出具体分析.I滚装码头库场建设要求库场建设,通常与专用集装箱码头库场相类似,应有围拦设施,铺面和宽敞车道,一般要有IO公顷面积,有的甚至比集装箱码头还大.,对挖角式单泊位滚装码头典型布置如图8所示._=1尉8,挖角式滚装泊位,是一种较为理想布置,它既可接纳尾直通跳板的滚装船,也可=接纳尾斜伸跳板或舷侧眺板的滚装船作业, 在现代滚装码头中是常被采纳的布置形式2,库场面积指标港口码头库场指标接滚装船接运货种类别分别确定.通常考虑接纳集装箱,成组件杂货和车辆,其占用场地指标可分别按各自规划方法确定.(1)集装箱货t按确定集装箱堆场面积规划方法计算,应考虑年通过箱数及进出口装箱比重,集装在港滞留期,堆码屡数,作业方式及面积利用系数等,以公式或规划图表法确定堆场规模.(2)件杂货;对件杂货可按件杂货码头面积的规划图表,考虑积载系数,堆存高度和在港贮存期等因素确定面积规模.(3)车辆:车辆是以单个车辆占用堆场面积,并考虑车辆年运行量,平均中转日,出入因素以及贮备能力安全因素,经计算或规划图表法确定堆场所需面积.各类车辆单车存车面积指标为t犬挂车(15米长)47平方米卡车(16吨)27平方米汽车l2平方米小轿车8平方米对容纳车辆的堆场应划拨充分大的面积,以适应预期的最大运量发展需要.(四)滚装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滚装码头平面布置与高程设计应与接纳船型相适应,力求做到潮位变化和船舶装载变化时,跳板能搭放码头上并满足行车跳板坡度要求.2,码放在滚装船各屡甲板上的货物,既要有系紧设施,又要保证船舶在海上航行时货物不致倾倒.8,拖挂车或滚装运输工具,在通过船舶眺板或跳板桥时,行车坡度不得太于1:8(或ltlO)坡度.当跳板过陡会出现牵引车与挂车脱钧而导致作业事故,这在灌口王程1990年第5.期?l5国内滚装作业是屡有发生的.因此窘须制订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运转.4,对尾斜伸式眺板或舷侧跳板,应注意行车甲板低于码头面时跳板下缘压坏码头面的措施.5,当进行进出舱滚装作业时,在船舶跳板出入口处必,贡设立指挥手,以保证出人舱车辆有顺序地安全作业.四,结语滚装运输已成为现代海上主要运输形式,因为它具有快速,灵活和运输效率高等优点,昕以,滚装运输在欧洲发展最快.我国近年从国外购买1o余艘滚装船已在近海发挥了应有作用.上海,广州和天津港近年已不同程度的接纳了滚装运输业务.尤以沿海或海湾滚装轮渡发展更为明显,如青岛一黄岛的客,货滚装轮渡已营运多年,显示出无比优越性|大连一烟台,蓬莱一旅顺近期已开展滚装轮渡试营运.可以预见,窖,货禳装轮渡将取代传统式轮渡方式.此外,天津,上海与日本神户,横滨已开辟了定期滚装集装箱营运.无凝这对我国.今后发展滚装怍韭打下良好基础.展望未来,滚装码头建设如同七十年代建设专用集装箱码头一样,必将得到迅速发展.'本文对滚装船和装卸工艺提出肤浅的看~法,谬误之处,希读者指正.鲅鱼圈港区扭工字块体质量分析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龚景齐撮蔓车文教述了用抽样检验理论,抽取部分扭工字块体构件,用超声技法,回弹仪法和超声一圊弹珐等非破塌方祛,罚I量鲅鱼圈港区扭工宇块体的结果.对扭工字块掉破坏捩况进行诲查.诵查结果认为,扭工字块体的玻坏与其所谴受的l环境条拌有密切关系.既有内因,亦有外因.只有弄精破坏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保证扭工字块体蔼凝土质量的措施.引富t984年,帔鱼圈港区预制扭工字块体的过程,发现有的块体表面气孔,水泡较多,且有粘皮现象,外观质量较差.为了路蕾块体表观质量,在混凝土未达终凝时,拆除模板,压实抹面,以此消除气泡,提高混凝土表层质量.同时,又考虑到混凝土未达终凝时,仍处于可塑性状态,按此方法对构件所施的外力,可能会扰动混凝土内部结构而产生散细裂缝,影响扭工字块体构件的力学性能和抗骧能力.基于此,栗用超声波法,回弹仪祛,,赶:声一回弹法等非破损方法检测扭工字块体的混凝土质量,以资比较此方法前届的质量变- 忧情况,藉以选择较佳施工方法,确保扭工字块体的混凝盘质量.翌年,这些块体经受一个冬季冻融砭冰:凌之磨损,发现少数扭工字块体有"剥皮现象,并与1986年和1988年先后二次,对这些扭工字块体进行现场调查.通过调查,进。
港口工程总平面和装卸工艺设计基础(每日一练)单项选择题(共2 题)1、下列港口中,属于沿海港口的是()。
(A)•A、河口港•B、水库港•C、河港•D、运河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2、按港口的重要性,我国将港口划分为()个层级。
(B)•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判断题(共8 题)1、新船舶容积吨位又称登记吨位,按1立方米体积为l 吨计算。
(B)•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2、海港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宽度一般选用2倍设计船宽,但对回淤强度较大的泊位,尤其对淤泥海岸有浮泥运动的港口,为减少回淤量,停泊水域宽度要适当减少。
(B)•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3、泊位利用率是指一年中船舶实际占用泊位的天数占年日历天数的百分数。
(A)•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4、多用途码头是装卸件杂货和集装箱的码头。
(A)•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5、内河港口回旋水域是供船舶在码头前掉头回旋之用,可以和航行水域共用,但不能占用主航道。
(B)•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6、沿海港口不允许采用乘潮水位做为航道设计通航水位。
(A) •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7、在港口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按规定编制工程概算。
(B) •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8、河口港是指位于江、河入海段,受潮汐影响的港口。
(A)•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212-2006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 212-20061 总则1.0.1 为统一河港工程总体设计的技术要求,提高港口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贯彻国家有关经济和技术政策,适应内河运输事业的发展需要,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内河港口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总体设计。
对以潮汐作用为主而停靠内河船舶或海船的河口港、既有河流水文特性又受潮汐影响停靠海船的河港,总体设计可根据不同情况按本规范和现行行、标准《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的有关规定执行。
1.0.3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应贯彻节约岸线、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的方针,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防治污染。
1.0.4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应与江河流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港口总体规划相协调。
改建或扩建工程应重视现有港口的技术改造,充分发挥港口的通过能力。
1.0.5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应具备可靠的自然条件资料和社会经济资料等。
改建或扩建港口工程还应具备港口现状及运行情况资料等。
1.0.6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港址选择2.1 一般规定2.1.1 港址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地区经济开发的需要,结合自然、社会、营运和建设等条件进行综合论证、比较确定。
2.1.2 对适宜建港的水域、岸线及陆域应合理利用,按照深水深用的原则,优先考虑港口建设的需要,并虑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2.1.3 港址应选在河势、河床及河岸稳定少变、水流平顺、水深适当、水域面积足够,并应具备船舶安全营运和锚泊条件的河段。
2.1.4 港址宜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
在不良地质条件的地区建港,应进行技术论证。
2.1.5 港址应充分考虑现有的及规划的水库、闸坝、桥梁和其他建筑物对河床冲淤和港区作业条件产生不利影响。
2.1.6 对需要建设专用港区或码头的工矿企业选址时,应同时进行港址选择。
2.1.7 港址选择应充分考虑港口对防洪、航行安全和河道治理等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河流类型进行河床演变分析或论证。
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1.总平面设计1.1掌握港口选址的要求和原则,提出并综合分析、论证选址方案,提出推荐方案。
1.2掌握港口总平面方案设计原则和方法,提出并综合分析比选各设计方案,提出推荐方案。
1.3掌握港口总平面设计中各组成部分和各项建(构)筑物设计尺度要求;掌握水工建筑物高程设计和确定设计水深的方法。
1.4掌握防护建筑物和锚地总平面布置原则及要求。
1.5掌握港口总平面设计中船舶主尺度选取原则。
1.6掌握不同类型码头船舶作业的泊稳标准和有关规定。
1.7掌握港口工程水域、陆域施工图总平面设计要求和原则。
1.8掌握港口工程陆域高程设计与土石方平衡的方法。
1.9熟悉港口工程坐标计算、陆域高程、地面坡度以及管线综合的设计原则。
1.10熟悉港区、航道水流、泥沙运动特性分析,熟悉港池泥沙回淤计算方法;掌握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技术主要要求和内容。
1.11了解港内铁路、公路的线路设计方法。
1.12掌握渠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方案设计原则和方法,提出并综合分析比选各设计方案及提出最佳推荐方案。
1.13掌握渠化工程枢纽的坝址、坝线选择、主要建筑物的选型及其顶部高程设计的原则及要求。
1.14掌握渠化工程淹没区的确定。
1.15熟悉渠化工程枢纽不同设计阶段所需的基础资料。
1.16熟悉改善天然河流通航条件的工程措施。
2.航道设计2.1掌握航道选线的原则及要求,提出并综合分析、比选各选线方案,提出推荐方案。
2.2掌握航道设计中各项尺度的计算机影响因素。
2.3掌握海港航道乘潮水位和内河航道通航水位确定的方法。
2.4掌握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的整治标准、整治原则、整治水位、整治线设计和整治建筑物的布置。
2.5掌握浅滩、急滩、险滩、潮汐河口和特殊河段的滩险成因分析方法、航道整治设计原则和要求。
2.6掌握丁坝、顺坝、锁坝和护岸的设计。
2.7熟悉航道泥沙回淤和冲刷的计算方法。
2.8掌握疏浚土分类、开挖尺度、抛泥区的选择和挖方量计算原则。
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的装卸流程优化与调整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港口装卸作业效率、降低操作成本、确保货物安全和准时交付而进行的全面规划和设计。
装卸流程优化与调整是该设计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装卸作业的各个环节的优化和调整,从而实现更高效、更经济和更安全的工作流程。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首先,装卸流程的优化和调整需要从装卸设备的选择开始。
选择合适的装卸设备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不同类型的货物需要不同的装卸设备,因此在设计中应该根据港口的业务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设备。
同时,设备的性能和质量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应该选择性能良好、质量稳定可靠的设备,以减少故障和维修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其次,装卸流程的优化和调整需要合理规划装卸区域的布局。
港口装卸区域应该合理划分,以最大化利用空间,并且确保各个作业环节之间的距离合适、流程连贯。
通过优化装卸区域的布局,可以减少货物运输的时间和距离,提高装卸效率。
另外,装卸流程的优化和调整还需要关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人力资源是港口装卸作业的重要因素,对装卸流程的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在设计中,应该科学地配置人员数量和岗位职责,合理划分工作任务,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操作质量。
此外,装卸流程的优化和调整还需要关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实现作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控,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通过使用智能化的集装箱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货物的位置和状态,提前预警并解决潜在问题,从而避免延误和损失。
此外,装卸流程的优化和调整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因素。
港口作为装卸作业的中心,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安排作业流程,减少噪音、振动、废气和废水的产生和排放,保护海洋和陆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装卸流程的优化和调整是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6装卸工艺6.1 设计原则装卸工艺是进行装卸生产的基本工艺,是港口生产活动的基础。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标,设计出先进的技术,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装卸工艺流程,来完成一定的货物运量。
因此装卸工艺设计必须遵守基本的原则和要求。
6.1.1 装卸工艺的先进性港口装卸工艺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坚持港口装卸机械方向,年货物的吞吐量多,机械化程度高,并实现大宗货物装卸专业化,件杂货成组化,集装化,形成完善而成熟的港口装卸工艺系统。
因此,在装卸工艺设计时要结合港口的实际,选择先进的装卸工艺。
6.1.2 装卸工艺的合理性⑴港口装卸工艺通用性和专业性的合理选择。
⑵尽量简化装卸工艺流程。
⑶合理的泊位利用率。
⑷具有堆存保管货物的能力。
6.1.3 装卸工艺的可靠性⑴构成装卸工艺的流程要少。
⑵组成工艺流程的装卸机械设备的可靠性要大。
⑶装卸机械的合理配置。
⑷装卸机械设置的合理性。
6.1.4 装卸工艺的安全性⑴安全质量的原则。
⑵环保的原则。
6.2 一般要求⑴流程的各环节相互协调;装卸机械的选型要立足于国内,尽量采用定型的同类型产品和系列设施,用于同港口的机械不宜过多以利于港口的管、用、养、修等工作。
⑵对于装卸机械的选型应保证质量安全。
⑶对于装卸机械的选型应力求减少操作环节。
⑷要对装卸过程的移船和调式作业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
⑸选用随伸距而变动起重能力的起重装卸船舶时考虑吊船窗外侧货物的情况下,其起重能力应满足要求。
⑹进行装卸工艺设计时要因地制宜考虑远近结合充分留有发展余地。
⑺布置固定式装卸机械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安装,检修和拆卸和方便,积极推进大宗散货专业化,件杂货物的成组集装化。
6.3装卸工艺流程设计6.3.1主要设计参数a 货种及运量货种:铁矿石;货运量:78.5万吨/年;流向:进口。
b 设计船型:5000DWT散货船。
c 码头年作业天:330天。
d 作业班制:3班。
6.3.2 装卸工艺方案a 工艺布置根据货种、运量、流向,结合国内外现有散货码头装卸工艺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对桥式抓斗卸船机、带斗门座式起重机等间歇式卸船机和链斗卸船机、螺旋式卸船机等连续式卸船机进行了比较。
交通部关于印发《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86.11.12•【文号】[86]交基字796号•【施行日期】1986.11.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勘察设计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交通部关于印发《沿海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的通知[失效](发布日期:1995年5月25日,实施日期:1995年5月25日)停止执行*注:本篇法规已被《交通部关于废止219件交通规章的决定》(发布日期:2003年12月2日实施日期:2003年12月2日)废止交通部关于印发《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办法》(试行)的通知(1986年11月12日(86)交基字796号)现将《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希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函告我部基建局,以便进一步修订。
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办法(试行)为了进一步做好港口工程的初步设计,现根据原国家建委一九七八年九月十五日(78)建发设字第410号文颁发的《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办法》,结合港口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出《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办法》(试行)。
初步设计是基本建设程序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港口工程的初步设计任务必须由经过资格认证,获得水运工程勘察设计证书的勘察设计单位承担。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其证书等级和副本所规定的工程规模、任务范围承担设计任务,不得超出。
该设计单位即为该工程的总体设计单位。
个别专业性很强的单项设计项目,可以由总体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委托给其他有资格的专业设计单位承担。
初步设计必须以批准的设计任务书为依据。
没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不能提供初步设计文件;没有批准的初步设计,不能提供设备订货清单和施工图纸。
初步设计文件的深度应能达到确定港内外配套项目的建设规模,水陆域总平面布置,装卸工艺,设备选型和数量,港区总定员,水工及其他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型式,总工程量,单项工程量,总用水量,总用电量,总概算以及三大材用量等。
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的装卸工艺工艺流程优化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的装卸工艺流程优化概述: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是为了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降低装卸费用、保障货物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装卸工艺流程的优化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港口的效益和运营效率。
本文将重点讨论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装卸工艺流程的优化策略。
一、流程分析与整合装卸工艺流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货物提取、运输、卸载、分类、存储等步骤。
在进行装卸工艺流程优化前,首先需要对现有的流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了解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其中的问题和瓶颈。
然后,将不同环节的操作关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装卸工艺流程。
流程整合的目的是消除重复的操作,减少附加工作,提高装卸效率。
二、设备更新与升级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的装卸工艺流程优化还需要考虑到设备的现代化和升级。
在进行装卸工艺流程的优化策略时,可以考虑更新老旧的设备,采用先进的物料搬运设备和自动化系统。
这样可以提高工艺流程的效率,并减少人工操作的出错率。
例如,可以引入自动卸货机、输送带和堆垛机等设备,实现货物的自动化装卸。
三、作业优化与调度作业优化与调度是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作业调度,可以使得装卸工艺流程更加高效和有序。
在装卸工艺流程中,可以采用动态的作业调度方法,根据货物的优先级和装卸条件进行作业安排,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和装卸效率的最大化。
同时,合理的作业调度还可以避免设备的空闲和等待,减少装卸时间。
四、控制与监测在装卸工艺流程中,合适的控制与监测是确保装卸过程的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因素。
通过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和传感器技术,可以对装卸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例如,可以使用激光测距仪和重量传感器来实时监测货物的位置和重量,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控制。
此外,还可以利用摄像头和智能识别技术来监测装卸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五、安全与环保在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安全和环保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的装卸作业流程规范化与标准化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船舶规模的不断增大,港口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
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在保障港口作业效率和安全的基础上,对装卸作业流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港口装卸作业流程规范化与标准化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一、港口装卸作业流程规范化与标准化的重要性1.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装卸作业流程可以使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减少浪费的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2.保障作业安全:合理的装卸作业流程可以降低事故风险,从而保障装卸作业的安全性。
通过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减少人为疏忽和错误带来的安全隐患。
3.提升质量标准:装卸作业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可以推动装卸作业的质量标准提升,提高装卸作业过程中货物的保护和船舶的运输品质。
4.降低成本: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流程,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和作业中的错误,降低运营成本。
二、港口装卸作业流程规范化与标准化存在的问题1.缺乏统一标准:目前港口装卸作业流程规范化与标准化程度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各个港口的操作流程存在差异,相互之间无法进行无缝衔接。
2.信息孤岛:由于港口装卸作业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方,信息流通不畅成为影响流程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障碍。
各个环节之间沟通不畅,导致信息交互效率低下。
3.缺乏培训和教育:港口装卸作业涉及大量操作人员,但对于操作规范的培训和教育相对不足。
缺乏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机构,导致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流程标准化难以达到。
三、港口装卸作业流程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解决方案1.行业标准的制定: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规范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为港口装卸作业提供统一的依据。
相关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可以合作制定和推广行业标准,遵循国际通用标准和最佳实践。
2.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通过引入信息化系统,实现港口装卸作业的信息共享和流程衔接。
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使各个环节的信息得以及时互通,优化作业流程。
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的装卸效率评估与指标体系港口作为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承载着货物装卸和仓储的关键任务。
在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评估装卸效率和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对于确保港口运营的高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装卸效率评估的方法和建立指标体系的意义。
首先,对于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的装卸效率评估,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 操作时间:操作时间是装卸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精确测量货物从船只到码头或从码头到船只的时间,可以评估出货物在到达港口和离开港口的整个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
港口可以通过优化作业、提高装卸设备的效率等方式来缩短操作时间,把货物从船只上或码头上运送到指定位置。
2. 装卸设备利用率:装卸设备利用率是衡量港口装卸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港口可以通过增加装卸设备的数量、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等措施来提高装卸设备的利用率。
与此同时,合理的设备安排和合理的设备维护也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装卸设备的利用率。
3. 运载能力:运载能力是衡量装卸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运载能力是指港口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处理货物的总量。
港口可以通过增加装卸设备的数量、优化作业流程、提高员工技能等措施来增加运载能力,提高装卸效率。
4. 作业成本:作业成本是评估装卸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业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设备成本、维护成本等。
港口可以通过降低作业成本来提高装卸效率,例如技术革新、优化作业流程、减少废耗等。
建立指标体系对于评估港口装卸工艺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指标体系可以为港口工程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准确的评估结果。
首先,建立指标体系可以帮助港口工程设计人员系统性地分析、评估装卸工艺效率。
通过明确定义和量化指标,可以使评估过程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这样工程设计人员可以在评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优化装卸工艺流程,提高装卸效率。
其次,指标体系可以为港口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港口装卸工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港口码头施工工艺港口码头施工工艺港口码头是用于装卸货物和乘船登陆的重要设施,其施工工艺涉及多个环节和步骤。
本文将介绍港口码头施工的详细工艺,包括设计规划、地基处理、桩基施工、码头结构施工等,旨在为读者提供对港口码头施工工艺的全面了解。
一、设计规划港口码头的施工是基于设计规划进行的,设计规划包括码头的大小、布局、承重能力以及其他一系列技术要求。
首先,需要确定港口码头的用途和功能,以及需要承载的货物类型和重量。
其次,根据港口所处的地理位置、水文环境和航道条件等因素,确定港口码头的形式和结构类型。
设计规划还需要考虑港口码头的交通连接、安全设施、照明和通风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港口码头的正常运营和安全性。
二、地基处理港口码头的地基处理是确保码头结构安全稳固的关键步骤。
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地下水位测量,了解地质情况和地下水的深度。
然后,根据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地基加固措施,如填土、灌浆、加固和加固等。
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确保港口码头的地基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和运行条件。
三、桩基施工港口码头的桩基施工是承载码头结构的重要环节。
首先,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确定桩基的类型和数量。
常见的桩基类型有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桩和木桩等。
然后,施工人员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上进行桩基的打桩工作。
打桩工作需要使用专业施工设备,如打桩机,确保桩基的准确位置和质量。
打桩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桩头的处理,如锤击、振动等,以确保桩基与码头结构的紧固连接。
四、码头结构施工港口码头的结构施工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涉及码头各个部分的施工过程。
首先,进行码头墙体和地板的施工,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模板搭设、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
其次,进行码头的桥梁、天桥和卸货台等设施的施工。
这些设施需要使用专业的施工设备和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进行码头的设备和管道的安装,如货柜起重机、输送带和电缆等。
设备和管道的安装过程需要进行工程验收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港口工程总平面和装卸工艺设计基础(每日一练)
考生姓名:雷丽春考试日期:【2020-07-25 】单项选择题(共2 题)
1、下列港口中,属于沿海港口的是()。
(A)
•A、河口港
•B、水库港
•C、河港
•D、运河港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2、按港口的重要性,我国将港口划分为()个层级。
(B)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判断题(共8 题)
1、新船舶容积吨位又称登记吨位,按1立方米体积为l 吨计算。
(B)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2、海港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宽度一般选用2倍设计船宽,但对回淤强度较大的泊
位,尤其对淤泥海岸有浮泥运动的港口,为减少回淤量,停泊水域宽度要适当减少。
(B)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3、泊位利用率是指一年中船舶实际占用泊位的天数占年日历天数的百分数。
(A)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4、多用途码头是装卸件杂货和集装箱的码头。
(A)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5、内河港口回旋水域是供船舶在码头前掉头回旋之用,可以和航行水域共用,
但不能占用主航道。
(A)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6、沿海港口不允许采用乘潮水位做为航道设计通航水位。
(B)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7、在港口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按规定编制工程概算。
(A)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
8、河口港是指位于江、河入海段,受潮汐影响的港口。
(A)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注意:此行非必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