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计算公式
- 格式:docx
- 大小:54.72 KB
- 文档页数:3
建筑能耗计算公式建筑能耗计算公式简介建筑能耗计算是建筑设计和能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用于评估建筑的能源效率和节能潜力。
本文将介绍建筑能耗计算中常用的公式,并提供相关的示例来说明其用途和计算方法。
建筑能耗计算公式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建筑能耗计算公式:灯光能耗计算公式•能耗(kWh)= 照明功率(W)× 使用小时数(h)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建筑中使用的灯光设备的能源消耗。
例如,一间办公室里有10盏每盏功率为40瓦的灯,每天使用10小时,那么该办公室灯光每天的能耗为:能耗 = 40瓦× 10小时 = 400瓦小时 = 千瓦时(kWh)空调能耗计算公式•能耗(kWh)= 制冷剂功率(W)× 使用小时数(h)该公式用于计算建筑中空调设备的能源消耗。
例如,一个办公室中的空调制冷剂功率为2000瓦,每天使用8小时,那么该办公室空调每天的能耗为:能耗 = 2000瓦× 8小时 = 16000瓦小时 = 16千瓦时(kWh)电梯能耗计算公式•能耗(kWh)= 提升高度(m)× 重量(kg)× 重力加速度(m/s²)× 效率(%) / 动力因数× 使用次数(次)该公式用于计算建筑中电梯设备的能源消耗。
例如,一个建筑中的电梯每次使用耗费1000千焦耳的能量,使用次数为100次,那么电梯的能耗为:能耗 = 1000千焦耳× 100次 / 3600千焦耳/千瓦时≈ 千瓦时(kWh)办公设备能耗计算公式•能耗(kWh)= 功率(W)× 使用小时数(h)该公式用于计算办公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的能源消耗。
例如,一台电脑的功率为80瓦,每天使用8小时,那么该电脑每天的能耗为:能耗 = 80瓦× 8小时 = 640瓦小时 = 千瓦时(kWh)结论建筑能耗计算公式对于评估建筑的能耗和节能潜力非常重要。
通过对不同设备和系统的能源消耗进行计算,可以为建筑节能改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建筑能耗计算公式
建筑能耗计算公式有很多种,具体的公式取决于建筑的类型和能耗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能耗计算公式示例:
1. 总能耗 = 能源消耗量 ×能源单位成本
其中,能源消耗量是指建筑所使用的能源的总量,能源单位成本是指每单位能源的成本。
2. 暖通空调能耗 = 冷热负荷 ×系统效能
其中,冷热负荷是指建筑所需要的冷热量,系统效能是指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效。
3. 供暖能耗 = 建筑面积 ×供暖能耗系数
其中,建筑面积是建筑的总面积,供暖能耗系数是指每单位面积供暖所需的能耗。
4. 采光能耗 = 照明能耗 ×采光系数
其中,照明能耗是指建筑照明所消耗的能量,采光系数是指建筑被供光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只是示例,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或添加其他参数。
为了得到准确的能耗结果,建议使用专业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或咨询专业人士进行能耗计算。
一级建造师公式汇总随着现代建筑的快速发展,建造师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而一级建造师更是建筑领域中的专业人士,他们在规划、布局、设计、建设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一级建造师需要熟练掌握大量的公式,这些公式是指导工程过程中各个方面计算、预测和记录的重要工具。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一级建造师公式的汇总。
一、土建工程(1)开挖与填方体积计算公式1. 圆形开挖体积计算公式V = (π/4) × D2 × H其中,V表示开挖体积(m3),D表示圆形开挖的直径(m),H表示开挖的深度(m)。
2. 等距开挖体积计算公式V = A × H其中,V表示开挖体积(m3),A表示等距开挖面积(m2),H表示开挖深度(m)。
3. 常规填方体积计算公式V= A × h' × n其中,V表示填方体积(m3),A表示填方面积(m2),h`表示填方土的平均高度(m),n表示填方的层数。
(2)混凝土工程1.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设水泥用量为100(kg),易性剂用量为5(kg),混凝土强度标准为C30,使用河石骨料。
水泥用量= m × 1000 ÷ [1+ a/100]/[1+(b/100)]骨料总量= 1 × 水泥用量 / m砂用量 = 骨料总量× (2.2-骨料最大粒径)×(a'/100)/(1+(c/100))水用量= m × (0.50~0.65)×(1-e/100)×[1-(a/100)]×[1-(b/100)]+k(润湿料)÷(h44×(d+10))其中,m = 1.0+(0.3÷0.1)×(C-30)/20,a、b、c、d、e均为骨料、砂和水泥比例的调整系数;a'为骨料中粉状和碎石的含量;k为润湿料的使用量。
一、计算公式如下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
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2.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2.k)]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范例1 .体型系数(宜小于0.32 ,不得大于0.38 )1.1 外表表面积A 总= 建筑物周长×建筑高度+ 屋顶面积1.2 建筑物体积V 总= 建筑物底面积×建筑高度1.3 体型系数S=A 总/V 总2. 屋面传热阻2.1 斜屋面(选用红瓦时ρ =0.7 D ≤ 3 R ≥ 1.42 ,选用灰瓦时ρ =0.52 1.6 ≤ D ≤ 4 R ≥ 1.09 )a. 英红瓦Ra= δ / λ =0.02/0.93=0.022b. 20 厚空气层Rb=0.17c. 40 厚细石砼Rc=0.04/1.51=0.026d. 25 厚挤塑保温板Rd=0.025/0.03=0.833e. 3 厚隔气层Re=0.003/0.27=0.011f. 20 厚水泥砂浆Rf=0.02/0.93=0.022g. 100 厚钢筋砼板Rg=0.1/1.74=0.057h. 20 厚混合砂浆Rh=0.02/0.87=0.023i. 30 厚空气层Ri=0.18j. 三合板吊顶Rj=0.029∑ R=Ra+ … +R j=1.373Ro=Ri+ ∑ R+Re=0.11+1.373+0.04=1.523 (>1.42 )注: Ri 、Re 为室内、外空气换热阻,常数。
2.2 平屋面露台(表面浅色ρ<0.7 R ≥ 1.09 )a. 40 厚细石砼Ra=0.04/1.51=0.026b. 25 厚挤塑保温板Rb=0.833c. 高分子卷材Rc=0.003/0.27=0.011d. 细石砼找坡平均厚40 Rd=0.026e. 100 厚钢筋砼板Re=0.057f. 板底20 厚混合砂浆Rf=0.023∑ R=Ra+ … +Rf=0.976Ro=Ri+ ∑ R+Re=0.11+0.976+0.04=1.126 (>1.09 )3. 外墙(北墙应>0.74 南、东、西墙应>0.62 )3.1 北墙a. 10 厚混合砂浆Ra=0.01/0.87=0.012b. 10 厚水泥砂浆打底Rb=0.01/0.93=0.011c. 240 KP1 墙Rc=0.24/0.58=0.414d. 界面剂(可不用)e. 15 厚RE —Ⅱ型Re=0.015/0.085=0.176∑ R=Ra+ … Re=0.62Ro=Ri+ ∑ R+Re=0.11+0.62+0.04=0.77 (>0.74 )3.2 南、东、西墙同北墙做法,其中RE —Ⅱ型厚度为10Re '=0.01/0.85=0.118 Re-Re '=0.176-0.118=0.058∑ R=0.62-0.058=0.562Ro=Ri+ ∑ R+Re=0.11+0.562+0.04=0.712 (>0.62 )4. 底层为车库、其上层楼板(R 应≥ 0.62 × 0.6=0.372 )a. 地板面层10 厚Ra=0.059b. 40 厚空气层Rb=0.18c. 20 厚水泥砂浆Rc=0.022d. 100 厚钢筋砼板Rd=0.057e. 20 厚混合砂浆Re=0.023∑ R=Ra+ … +Re=0.341Ro=Ri+ ∑ R+Re=0.11+0.341+0.04=0.491 (>0.372 )5. 冷桥R 应≥ 0.52a. 20 厚混合砂浆Ra=0.02/0.87=0.023b. 240 厚钢筋砼圈梁Rb=0.24/1.74=0.138c. 界面剂Rc=0.008/0.93=0.007d. 20 厚RE —Ⅱ型Rd=0.02/0.085=0.235e. 10 厚RE 防裂砂浆Re=0.01/1.3=0.008∑ R=Ra+ … +Re=0.411Ro=Ri+ ∑ R+Re=0.11+0.411+0.04=0.561 (>0.52 )6. 封阳台阳台板6.1 120 厚砖栏板a. 10 厚RE 防裂砂浆Ra=0.01/1.3=0.008b. 20 厚RE —Ⅱ型Rb=0.026/0.085=0.306c. 120 厚KP1 砖Rc=0.12/0.58=0.207d. 20 厚混合砂浆Rd=0.02/0.87=0.023∑ R=Ra+ … +Rd=0.544Ro=Ri+ ∑ R+Re=0.11+0.544+0.04=0.694( >0.69)6.2 100 厚砼栏板a. 10 厚RE 防裂砂浆Ra=0.008b. 20 厚RE —Ⅱ型(外)Rb=0.235c. 8 厚界面剂Rc=0.007e. 100 厚砼栏板Rd=0.057d. 20 厚RE —Ⅱ型(内墙)Rc=0.235∑ R=Ra+ … +Rc=0.54Ro=Ri+ ∑ R+Re=0.11+0.54+0.04=0.69 (≥ 0.69 )7. 窗墙比:7.1 北窗面积Ac 北墙面积Aq北向窗墙比Ac/Aq= (查窗的传热系数表选用窗型)7.2 南窗面积Ac 南墙面积Aq 南向窗墙比Ac/Aq= (查窗的传热系数表选用窗型)7.3 东窗面积Ac 东窗面积Aq东向窗墙比Ac/Aq= (查窗的传热系数表选用窗型)7.4 西窗面积Ac 西墙面积Aq西向窗墙比Ac/Aq= (查窗的传热系数表选用窗型)8. 遮阳:南向窗采用固定式遮阳,东、西向窗采用活动外遮阳,遮阳率达80% 。
建筑能耗计算公式
建筑能耗计算公式的具体形式根据建筑的类型和信息的细节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计算:
1. 墙体能耗:墙体能耗取决于建筑外墙的材料、厚度和保温性能。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Q = U × A × ΔT,其中Q是墙体能耗(单位为热量,如千瓦时),U是墙体的热传导系数,A是墙
体的面积,ΔT是室内外温度差。
2. 顶板和地板能耗:顶板和地板的能耗与其材料的保温性能和面积有关。
计算公式与墙体能耗类似。
3. 窗户能耗:窗户的能耗与其材料、玻璃类型和面积有关。
计算公式为Q = U × A ×ΔT,其中Q是窗户能耗,U是窗户的热传导系数,A是窗户的面积,ΔT是室内外温度差。
4. 设备能耗:建筑内设备的能耗包括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暖通设备等。
设备能耗的计算通常需要考虑设备的功率、使用时间和能效等因素。
5. 供暖和制冷能耗:建筑的供暖和制冷能耗取决于使用的系统、温度要求和室内外温度差等因素。
计算公式常为Q = W × H ×ΔT,其中Q是能耗,W是热量或冷量的需求(单位为千瓦或
千焦耳),H是供暖或制冷系统的热量传输系数,ΔT是室内
外温度差。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般计算公式的示例,具体的能耗计算需要更详细的数据和建筑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建筑节能率计算
建筑节能率是指建筑所达到的节能效果与未采用节能措施的同类建筑相比所能节约的能源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建筑节能率计算的具体方法如下:
确定基准年份。
一般来说,建筑节能计算以特定的基准年份为参考,可以根据当地的政策法规或行业标准确定。
确定基准能耗。
基准能耗是指如果不采取任何节能措施,该建筑在基准年份内所需的能源消耗量。
计算实际能耗。
实际能耗是指该建筑在实施了节能措施后,在基准年份内所需的能源消耗量。
计算节能量。
节能量是指实际能耗和基准能耗之间的差值,即:节能量= 基准能耗- 实际能耗。
计算节能率。
节能率= 节能量÷基准能耗×100%。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节能率计算一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建筑的朝向、墙体、屋顶、门窗、空调系统等多个方面,因此建筑节能率计算可能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此外,建筑节能率的计算标准以及计算方法可能会因不同地区的政策法规或行业标准而有所不同。
建筑节能计算公式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节能)热工计算: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
Re —外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
R —围护结构热阻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
①厚度δ(m) = 热阻值Rw) * 导热系数λ[W/]
②热阻值Rw) = 1 / 传热系数K [W/(㎡K)]
③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 / 传热系数K [W/(㎡K)]
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
厚度δ(m) = 热阻值Rw) * 导热系数λ[W/] *修正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