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土壤与植物营养学_《营养植物学》讲义 中国农业大学
- 格式:pdf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38
813《植物营养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植物营养学》课程包括植物营养学和肥料学方面的知识,是植物营养学等专业的骨干课程。
主要阐述植物营养的基本理论和合理施肥的基本原则与技术;阐述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运转、分配和利用的规律;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的营养功能和代谢机理以及植物营养诊断技术与防治方法;植物营养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以及各种肥料的性质和施用特点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各种必营养元素肥料的性质,其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及施肥技术等。
以“土、肥”为中心,揭示土壤、植物和肥料之间的营养关系。
本课程考试是为招收植物营养学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其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植物营养学和肥料学的基本概念、重要机制和理论体系等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帮助考生明确本考试科目的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营养学和肥料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熟悉本专业研究对象的基础属性,了解其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具有运用本课程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分析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卷面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
四、主要参考书
1.《植物营养学》上册,陆景陵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植物营养学》下册,胡霭堂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五、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
二、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和主要的研究方法
1、植物营养学的范畴
2、植物营养学主要的研究方法。
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学科。
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产品质量。
简介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学科。
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产品质量。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施用合理肥料的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来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发展历程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悠久,在施用肥料促进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但对植物营养科学理论的探索,最早是从西欧开始的。
尼古拉斯(Nicholas,1401-1446)是第一个从事植物学营养研究的人,他认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与吸收水分的某些过程有关,200年后,海尔蒙特(Van Helmont,1577-1644)于1640年在布鲁塞尔进行了著名的柳条试验,得出柳树的增重来自水而不是来自大气和土壤的结论。
虽然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但他成功的把科学的试验方法引入了植物营养的领域。
1804年,索秀尔(de Saussure)采用了精确的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以及在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空气中所培养的植物体内碳素不同,证明了植物体内的碳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同化作用的结果。
而植物的灰分则来自土壤;碳,氢,氧来自空气和水。
19世纪初期,德国学者泰伊尔(Von Thaer,1752-1828)提出腐殖质营养学说。
他认为,土壤肥力取决于腐殖质的含量,腐殖质是土壤中唯一的植物营养物质;而矿物质只是起间接作用。
布森高(Boussingault,1802-1887)法国农业化学家是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植物营养的创始人。
《植物营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植物营养学课程类型:范围选修课学时:32学时,2学分。
适用对象: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先修课程:普通化学,分析化学及有机化学;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的要求营养物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是与生物、农学、资源、环境等学科有关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体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养分管理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植物营养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在学习了化学、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课程之后所开设的一门骨干专业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所学的基本理论--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转运,各种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营养元素的土壤营养规律。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及其生理作用;根系吸收养分及养分在体内的转移与运输等机理;环境条件对根系吸收养分的影响;根际概念及其在植物营养上的意义;植物对养分胁迫的适应机制及其利用。
教学难点: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转机理;植物对养分胁迫的适应机制;植物的营养特性及其遗传;作物缺乏各种营养元素的外观诊断;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植物营养学是理论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重要的专业课,农学、果树、蔬菜、植保、环境科学等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主要讲授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为学生能进一步学好肥料学、养分资源管理与利用、植物营养研究法、作物栽培学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Plant Nutrition一、课程基本信息— 1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2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植物营养和施肥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及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前沿;并为后续学好作物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各营养元素的诊断技术、各种肥料的科学施用技术等。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科学、献身农业,有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植物营养与肥料和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关系;(二)理解植物的营养过程,以及植物对酸性土壤、石灰性土壤、盐碱地和重金属等逆境的适应性机理和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改良等;(三)掌握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和发展、植物营养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各营养元素的营养功能和诊断技术、各种肥料的性质和施用特点等。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3学时第一节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和环境的关系1学时知识点: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关系、施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施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节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1学时知识点: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第三节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和研究方法1学时知识点:植物营养学的研究领域、田间试验法、生物模拟法、土培法和营养液培养法的适用范围本章小结重点:植物营养学的建立和李比希三大学说难点:李比希三大学说思考题: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关系以及施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 3 —作业:教师酌情而定建议教学方法:教师重点讲授、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第二章养分的吸收6学时第一节植物的营养元素0.5学时知识点:必需营养元素、有益营养元素、营养元素的一般功能、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节植物根系的营养特性1学时知识点:根的类型、数量、构型与养分吸收的关系;根际效应;根际pH和Eh环境;根系分泌物;菌根第三节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1.5学时知识点:养分在土壤中的迁移、根自由空间养分的移动、离子的被动吸收、离子的主动吸收第四节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2学时知识点:介质中养分浓度、温度、光照、水分、通气状况、土壤pH、离子理化性状与根的代谢作用、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苗龄与生育阶段第五节植物的根外营养0.5学时知识点:植物叶片的结构和组成、叶片对气态养分的吸收、叶片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叶片营养的特点及应用、影响根外营养元素吸收的因素第六节植物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方法0.5学时知识点:植物营养的差异、现代施肥方法本章小结重点:1.植物对养分的吸收;2.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难点:植物吸收养分的机理思考题:哪些因素会影响养分的吸收?如何影响?作业:教师酌情而定教学方法:教师重点讲授、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第三章养分的运输与分配3学时第一节养分的短距离运输0.5学时— 4 —知识点:养分的运输途径、养分的运输部位、离子释放到木质部的机理、影响因素第二节养分的长距离运输0.5学时知识点:木质部运输、韧皮部部运输第三节植物体内养分的循环和再利用2学时知识点:植物体内矿质养分循环的意义、养分利用的过程、养分再利用的重要性、养分再利用与生殖生长本章小结重点:1.植物体内养分循环 2.植物体内养分再利用对其生长和农业生产的意义难点:1.养分的长短距离运输的异同及其各自的途径、动力、极力和影响因素;2.各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再利用特点和缺素部位的关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研究方向
01植物营养生理、分子基础与遗传
02植物根际营养
03新型肥料与数字化施肥
04资源再利用与污染控制
05养分管理
更多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数学(农)或702化学(农)
④815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或801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
更多考试科目信息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复试:综合测试
备注:
1、联系人:刘依
联系方式:zhybgs@
2、招生人数包括接收推荐免试生102人,接收推荐免试生工作结束后在正式报名前公布实际对外可招生人数
更多复试科目参考书信息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815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
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硕士入学考试内容由“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问题分析三部分组成。
更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