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司法概要
- 格式:pptx
- 大小:173.46 KB
- 文档页数:71
新型的美国有限责任公司法评述(三)六有限责任公司的收益分派1.有限责任公司收益分派的方法有限责任公司收益如何在公司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统一有限责任公司法》没有作出强制性的规定,而仅仅提出了若干默认的原则,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公司成员有平等分享公司收益的权利。
每个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员对公司红利的分派和在公司清算时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如果成员出资多少不一,公司在分配时应首先归还成员超出平均数额的出资。
)这是按成员身份或资格分派,而不是同股同利的原则。
这是一般合伙的利益分派原则。
)但有限责任公司完全可以用组织章程或者其它协议的形式更改这些默认规则。
特拉华州的有限责任公司法则把按成员出资比例分配收益作为默认的分派原则,这是一般公司的分派原则。
2.有限责任公司收益分派的限制有限责任公司如何在成员之间分派收益,可以由公司协议规定,法律原则上不干预。
但公司能不能进行利润分派,却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因为它涉及到公司成员以外的债权人的及公司中享有优先权的成员的利益。
《统一有限责任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收益分派规定了明确的条件,如果不符合这些法定的条件,就是非法分派,并且会引起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这些条件的基本精神是,如果分派的结果会使公司的资产不足以支付公司的负债,包括对公司内部的债权人的负债以及公司对享有分派优先权成员的义务,即不得进行分派。
)3.以公司对成员负债方式的利润分派除上面所述的正常的现金或实物的分派外,还有一种不同于常规形式的分派。
这就是公司可以仅宣布红利的分派而不立即向成员实际支付。
经这样宣布后,成员应得的分派就成了公司对成员的负债。
有限责任公司对成员的欠债与公司对其它普通的、无担保的债权人的地位相同。
)在公司进行下一次新的分派时,这种负债可以不计入判断公司能否进行分派时的公司负债的范围。
)这一规定使公司成员作为债权人的受偿顺序后于一般债权人,但仍可先于公司成员接受红利分派。
4.违法或违约分派的责任《有限责任公司法》对违反法律规定进行的分派具体规定了补救办法,其中有特色的是公司经营者投票赞成或同意进行非法或违约分派的,超过范围的分派应对公司负个人责任。
美国示范公司法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简称和权力的保留§ 1.01. 简称§ 1.02. 保留修订和废除本法的权力第二节申请文件§ 1.20. 申请条件与外部事实§ 1.21. 表格§ 1.22 申报费、服务费以及复印费§ 1.23. 文件生效时间与日期§ 1.24. 对已申请文件的纠正§ 1.25 .州务长官的备案归档职责§ 1.26. 对州务长官拒绝接受文件归档时的上诉§ 1.27. 已归档文件副本的证据效力§ 1.28. 公司存在的证明书§ 1.29 对签署假文件的惩罚第三节州务长官§ 1.30. 州务长官的权力第四节定义§ 1.40. 本法案中的定义§ 1.41. 通知§ 1.42. 股东人数第一节简称和权力保留§ 1.01. 简称:本法应被称为,并被引用为"(州的名称)"公司法。
§ 1.02. 保留修订和废除本法的权力(州立法机构的名称)有权随时修订或废除本法的全部或部分条款,并且原来受本法制约的所有本州和外州的公司都受本法的修订或废除的调整。
第二节申请文件§ 1.20. 申请文件与外部事实* 凡应被州务长官归档的申请文件应该符合本节规定的申请条件以及其他任何章节对这些条件所作的增补和变动。
* 本法必须规定要向州务长官办公室提出申请文件。
* 申请文件应包含本法要求的所有信息,也可以包含其他的信息。
* 申请文件应使用打印形式或印刷形式,如果采用电子传送,则应该使用一种可以通过打印和印刷恢复或复制的格式。
* 申请文件应采用英语书写。
公司的名称如果是采用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或罗马数字书写的,则可以不必使用英语,外州公司存在所要求的证明书,如果附带相当真实可靠的英文翻译文本,则也可以不使用英语。
新型的美国有限责任公司法评述(二)四有限责任公司成员的出资义务与责任范围有限责任公司成员的出资义务《统一有限责任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员的出资可为有形的和无形的财产,其它对公司的利益,包括金钱、期票、已经提供的劳务,或承诺缴纳现金或财产或约定在将来提供劳务。
”这里列举的出资形式中,期票、承诺提供现金或财产或将来提供劳务为合法的出资形式,是对传统公司法和有限合伙法关于合法出资方式规定的重大突破,也与我国目前公司法的规定有明显区别。
其实,这里的规定不是《统一有限责任公司法》的首创。
1987年的美国《示范公司法》对传统的股东出资的方式作了大幅度的修改,完全放弃了传统的“法定”资本的概念。
有些州的公司法,例如印地安纳,已经放弃了对公司最低限额资本的要求,成员的出资方式也开始实行“自由化”,不再要求成员全部或立即缴纳全部出资,只要作出承诺即可。
因为人们认为,这种承诺的价值与实际缴纳的出资的价值并无实质性差别。
如果公司破产,承诺出资的股东仍然有偿付该项出资的义务。
因此没有必要对股东的出资形式作出过于死板的规定。
可见,有限责任公司法关于成员出资方式的规定是与一般公司的规定相一致的,它反映了美国目前在立法上的发展趋势。
虽然《统一有限责任公司法》对公司的出资形式或方式已经实行“自由化”,但对出资的数量的要求却仍然十分严格:成员必须以约定的条件与方式对公司出资;成员的出资义务不会因为成员的死亡、丧失能力或因其它原因无法亲自履行承诺的义务而免除责任,除非经公司全体成员的一致同意予以免除;而且,即使成员同意免除的,债权人仍可要求成员按原承诺履行其出资义务。
这体现了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
有限责任公司成员的责任范围与一般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债务不承担直接的个人责任一样,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员对公司的债务也不承担责任。
但两者之间又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区别第一,一般公司的股东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经营程序,不得直接插手公司的事务,而对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者则几乎没有在经营程序方面的要求。
略论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制度-我国的《公司法》自1994年实施以来,对市场经济主体制度的转型和规范转型后的主体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该法的实施,其所暴露出的问题受到立法机关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
公司的治理结构便是其中的问题之一。
公司的治理结构是牵涉到公司的股东及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能否实现和公司能否正常运作的重大问题。
通常认为“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发展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为股东大会的权力逐渐缩小,而董事会的权力日益扩大。
”(注:吴建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新趋势》,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第16页。
)但是,美国公司的治理结构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和世界潮流基本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却呈现出某些和其他国家相区别的特点。
本文拟对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具体的论述,以期我国在修订公司法时有所启发。
一、美国公司法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历史演变在美国,判例法是法律的渊源之一。
但在公司法方面,公司建立和经营所依据的法律大都是成文法。
“公司法在美国通常是被作为一个部门法来看待的”。
(注:[德]爱里克。
松尼曼编:《美国和德国的经济与经济法》;彼得。
赫尔佐克著,高基生译:《美国法律制度导论》第112页。
)因此,研究美国公司法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在不同时期的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中寻找答案。
美国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大致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现分述如下:(一)股东会中心主义时期。
这一时期,从时间上看大致在美国独立以后到19世纪20年代。
1776年,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这一新生的国家在宣告独立之时即继承了其宗主国的法律制度。
在公司法方面,由于其宗主国英国直到1908年才制定第一部公司法,因此,美国只是继承了英国有关公司设立的一些制度及判例制度。
在这一时期,连英国学者也一直认为:“股东(大)会就是公司本身,而董事仅仅是受制于股东(大)会的公司代理而已。
(注:陈东:《英国公司法上的董事”受信义务“》,载《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2期,第198页。
美国示范公司法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简称和权力的保留§ 1.01.简称§ 1.02. 保留修订和废除本法的权力第二节申请文件§ 1.20.申请条件与外部事实§ 1.21.表格§ 1.22申报费、服务费以及复印费§ 1.23.文件生效时间与日期§ 1.24.对已申请文件的纠正§ 1.25州务长官的备案归档职责§ 1.26.对州务长官拒绝接受文件归档时的上诉§ 1.27.已归档文件副本的证据效力§ 1.28.公司存在的证明书§ 1.29对签署假文件的惩罚第三节州务长官§ 1.30.州务长官的权力第四节定义§ 1.40.本法案中的定义§ 1.41.通知§ 1.42.股东人数第一节简称和权力保留§ 1.01.简称:本法应被称为,并被引用为" (州的名称) " 公司法。
§ 1.02.保留修订和废除本法的权力(州立法机构的名称)有权随时修订或废除本法的全部或部分条款,并且原来受本法制约的所有本州和外州的公司都受本法的修订或废除的调整。
第二节申请文件§ 1.20. 申请文件与外部事实* 凡应被州务长官归档的申请文件应该符合本节规定的申请条件以及其他任何章节对这些条件所作的增补和变动。
* 本法必须规定要向州务长官办公室提出申请文件。
* 申请文件应包含本法要求的所有信息,也可以包含其他的信息。
* 申请文件应使用打印形式或印刷形式,如果采用电子传送,则应该使用一种可以通过打印和印刷恢复或复制的格式。
* 申请文件应采用英语书写。
公司的名称如果是采用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或罗马数字书写的,则可以不必使用英语,外州公司存在所要求的证明书,如果附带相当真实可靠的英文翻译文本,则也可以不使用英语。
* 申请文件应由下列人员来签署:(1) 本州公司和外州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或者是总裁或是其他高级职员;(2) 公司还没有选出董事或公司还没有设立的,则由其中的一个发起人;或(3) 如果公司处于接收人、托管人或其他法院指定的受托人的控制之中,则由该受托人签署。
《美国公司法》教学大纲车虎编写法学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大纲394 目录前言 (395)第1课次,总1课次 (396)第2课次,总2课次 (398)第1课次,总3课次 (399)第2课次,总4课次 (400)第1课次,总5课次 (401)第2课次,总6课次 (403)第1课次,总7课次 (405)第2课次,总8课次 (406)第1课次,总9课次 (407)第2课次,总10课次 (409)第1课次,总11课次 (411)第2课次,总12课次 (413)第1课次,总13课次 (414)第2课次,总14课次 (415)第1课次,总15课次 (416)第2课次,总16课次 (417)第1课次,总17课次 (419)第2课次,总18课次 (420)第1课次,总19课次 (421)第2课次,总20课次 (422)第1课次,总21课次 (423)第2课次,总22课次 (424)第1课次,总23课次 (426)第2课次,总24课次 (427)第1课次,总25课次 (428)第2课次,总26课次 (429)第1课次,总27课次 (430)第2课次,总28课次 (431)第1课次,总29课次 (432)第2课次,总30课次 (434)第1课次,总31课次 (436)第2课次,总32课次 (437)第1课次,总33课次 (438)第2课次,总34课次 (439)第1课次,总35课次 (441)第2课次,总36课次 (442)美国公司法前言教学目标:介绍现行美国公司法的基本原理和重要制度:代理制度、介绍和比较了三种所有制度和选择设立公司的优势所在、公司的有限责任、揭开公司面纱、公司内部权力分配、公司治理、公司并购等等,从而让同学们了解美国公司法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和理论学习相结合,以案例教学为主。
课堂案例讨论分析。
多媒体演示。
学习建议:美国公司法这门课的教学方法是案例讨论分析结合理论学习。
所以学习美国公司法这门课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美国公司法的体例与我国公司法体例存在很大的差异。
第1篇一、引言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根据法律规定,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合并为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
在美国,公司合并是一种常见的商业行为,旨在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等目的。
然而,公司合并涉及到众多法律问题,包括合并协议的签订、合并程序的执行、股东权益的保护、反垄断法规的遵守等。
本文将详细阐述美国公司合并的法律规定。
二、美国公司合并的法律框架1. 合并类型美国公司合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吸收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公司)吸收另一个公司(被吸收公司)的全部资产和负债,被吸收公司解散。
(2)新设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为一个全新的公司,原公司解散。
(3)控股合并:一个公司通过收购另一个公司的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实现合并。
2. 法律依据美国公司合并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法律法规:(1)美国《公司法》(Corporate Code):规定了公司合并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法律责任。
(2)美国《证券法》(Securities Act):规定了公司合并过程中涉及证券发行和交易的相关规定。
(3)美国《反垄断法》(Antitrust Law):规定了公司合并的反垄断审查和审批程序。
三、美国公司合并的程序1. 合并协议的签订合并协议是公司合并的基础,明确了合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签订合并协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合并方式:确定合并的具体类型,如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或控股合并。
(2)合并条件:明确合并双方应满足的条件,如资产、负债、股权结构等。
(3)合并价格:确定合并的支付方式、价格和支付时间。
(4)股东权益:保护股东权益,如优先购买权、股权激励等。
2. 合并程序的执行合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董事会审议:合并双方董事会审议合并协议,并作出决议。
(2)股东审议:召开股东会,审议合并协议,并作出决议。
(3)注册文件变更:根据合并协议,变更合并双方的注册文件。
(4)反垄断审查: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国家航空航天局(DOJ)提交反垄断审查申请。
美国商业法的核心要点美国商业法是指在美国国内适用于商业活动的法律体系,其目的是保护商业交易的公平性和合法性,维护市场秩序。
本文将就美国商业法的核心要点展开阐述。
一、合同法在美国商业法中,合同法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合同是商业活动中相关各方之间达成的一种约定,旨在规范交易行为,保护各方的权益。
根据美国商法典,合同必须具备以下要素:双方明确的意愿、合法目的、对价以及双方的能力和立场等。
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双方必须履行各自的义务。
在合同法上,美国有普通法和统一商法两种适用方式。
普通法是以法官通过判例决定的法律规则为基础,案例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而统一商法是针对商业活动领域制定的法规,对商业交易提供了一套有条理、简明的规则。
二、公司法美国商业法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公司法。
公司法规定了公司的设立、运营、合并和破产等方面的法律规则。
根据美国公司法,公司是一种独立的法人实体,具有法人权利和义务。
公司的设立必须依法进行注册,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如公司章程和公司章程等。
在美国,公司分为几种不同类型,包括有限责任公司(LLC)、股份有限公司(INC)等。
不同类型的公司在成立和运营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异,例如所有者责任的不同、经营结构的不同等。
公司的运营必须遵守公司章程,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经营和决策,以保护公司和股东的权益。
三、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指对创造性和创新性成果,如专利、商标、版权等的法律保护。
在美国,《美国宪法》第一条款中明确规定了知识产权的保护。
知识产权法保护创造性成果的权益,鼓励创新和发展,对于商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在美国,专利制度是知识产权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利是对某种发明或创新的保护,确保独特的创造性成果的权益不受他人侵犯。
专利所保护的范围包括发明方法、产品、工艺等方面。
此外,商标法保护商标的权益,版权法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权益。
四、反垄断法美国商业法的另一个核心要点是反垄断法。
新型的美国有限责任公司法评述(一)一引言熟悉美国公司法的人都知道,在美国,相当于我国目前称为公司的组织称为“business corporation”。
各州立法上把公司分为“开放公司”,又译为“公众公司”(public corporation)和“封闭公司”(closely-held corporation或close corporation),分别相当于我国公司法上的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
此外,美国还有独资、合伙、有限合伙等形式。
1977年,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称为“有限责任公司法”的立法。
80年代末90年代初,各州纷纷制订了自己的有限责任公司法,并在短短几年之内在全美国得到普及。
已经有众多形式可供选择的美国为什么又要创立一种新的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为什么它会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风靡全国?它有哪些与原有的各类形式不同的主要特点?本文试以现行的《统一有限责任公司法》为主要依据来回答上述问题。
为了使读者能够对美国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性质与特点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我们将把有限责任公司法与相近的合伙、有限合伙与封闭型公司法进行比较;对有限责任公司法提出的一些新问题我们也将作一些必要的法理上的探讨。
二有限责任公司法的产生背景与发展(一)有限责任公司出现前的美国体系在有限责任公司出现之前,美国已经有了可为各类不同投资者选用的组织的形式,就规模较小的而言,可供选择的的法律形式,除独资外,只能是合伙及其变种-有限合伙(注:有限合伙又译为隐名合伙。
)与封闭公司两大类。
合伙,从合伙人的角度看,其优越性主要是:(一)投资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合伙人可以直接控制和执行合伙的业务,因而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二)合伙事务的经营管理没有法定的经营程序,因而经营成本较低;(三)合伙本身不需缴纳所得税,合伙的利润可直接计为合伙人个人的收入,由合伙人缴纳个人所得税。
但合伙对投资者的不利之处也很明显,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普通合伙中,每一个合伙人都是合伙的代理人,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都要负无限的连带责任,这种风险有时是合伙人所无法承受的;在有限合伙中,普通合伙人与普通合伙的但有限合伙人不得参加合伙有限合伙人虽然受有限责任的保护,成员地位相同;的经营活动。
美国标准公司法中文美国示范公司法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简称和权力的保留§ 1.01. 简称§ 1.02. 保留修订和废除本法的权力第二节申请文件§ 1.20. 申请条件与外部事实§ 1.21. 表格§ 1.22 申报费、服务费以及复印费§ 1.23. 文件生效时间与日期§ 1.24. 对已申请文件的纠正§ 1.25 .州务长官的备案归档职责§ 1.26. 对州务长官拒绝接受文件归档时的上诉§ 1.27. 已归档文件副本的证据效力§ 1.28. 公司存在的证明书§ 1.29 对签署假文件的惩罚第三节州务长官§ 1.30. 州务长官的权力第四节定义§ 1.40. 本法案中的定义§ 1.41. 通知§ 1.42. 股东人数第一节简称和权力保留§ 1.01. 简称:本法应被称为,并被引用为"(州的名称)"公司法。
§ 1.02. 保留修订和废除本法的权力(州立法机构的名称)有权随时修订或废除本法的全部或部分条款,并且原来受本法制约的所有本州和外州的公司都受本法的修订或废除的调整。
第二节申请文件§ 1.20. 申请文件与外部事实* 凡应被州务长官归档的申请文件应该符合本节规定的申请条件以及其他任何章节对这些条件所作的增补和变动。
* 本法必须规定要向州务长官办公室提出申请文件。
* 申请文件应包含本法要求的所有信息,也可以包含其他的信息。
* 申请文件应使用打印形式或印刷形式,如果采用电子传送,则应该使用一种可以通过打印和印刷恢复或复制的格式。
* 申请文件应采用英语书写。
公司的名称如果是采用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或罗马数字书写的,则可以不必使用英语,外州公司存在所要求的证明书,如果附带相当真实可靠的英文翻译文本,则也可以不使用英语。
域外法制 法学2006年第5期美国公司法上的商业判断规则和董事义务剖析p 李 燕*=内容摘要> 通过对美国公司治理结构)))集中管理模式的分析,指出了董事行使公司实质性的管理权是美国公司法上一大重要特征。
为维护董事行使该管理权的独立判断力和执行力,刺激董事经营和管理公司的积极性,保护董事在一定条件下免受股东的诉累,普通法上发展了170多年的商业判断规则,在此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
在商业判断规则下,本文探讨了美国公司法上关于董事信托义务)))包括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的内容和实质,以期为我国落实公司法董事义务的规定,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集中管理 商业判断规则 董事 注意义务 忠实义务一、公司/集中管理模式0治理结构的理论范式除了对公司股东/有限责任0的探讨外,/公司的集中管理0(Centralized Management)是美国公司法上论及颇多的问题。
就准确意义而言,实际上它指的是构建公司股东、董事和经理内部关系的一种权威的、标准的公司治理结构。
¹公司无论大小,都应该按照这种基本的治理结构模式建立起内部人员的权责关系。
尽管封闭性公司(closely-held corporations)通常会以股东协议或其他方式改变法定的基本公司治理模式,但是开放性公司(public corporations)却必须完全遵照这种公司治理模式。
º公司的基本治理模式主要体现为:由董事而非股东决定公司的经营决策事务,并且股东不得143*¹º美国公司法上的封闭性公司更多地类似于我国公司法上的有限责任公司,即不对外公开发行股份的公司;而开放性公司则更多地类似于我国公司法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公开发行股份,故而公司股东人数众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开放性公司居于决大多数,因为筹建公司最大的目的即在于能吸引公众投资,故美国各州公司法(成文法Statute)的诸多规制都是以开放性公司为模型建立的,而且普通法上(Common Law)形成的所有判例规则也基本上都是围绕开放性公司的纠纷而确立。
美国标准公司法中国网| 时间:2006-08-08 | 文章来源:美国标准公司法第一条简称本法令应被称为,并可被引用为“〔某州①〕营利公司法”。
①填入州名。
第二条定义除上下文另有所指者外,本法令所用诸名称之定义,均应以下述规定为准:1.“公司”或“本州(国)公司”是指受本法令管辖之营利公司,但不包括外州(国)公司。
2.“外州(国)公司”是指应适合本法令所允许设立公司的宗旨而设立的公司,而不是指依本州以外的法律而设立之营利公司。
3.“公司章程”是指公司初始或重审之章程,或公司进行联合之条款,以及包括合并条款在内的上述三者的所有修正条款。
4.“股份”是指公司所拥有的权益之计量单位。
5.“认股人”是指公司设立前后认购该公司股份者。
6.“股东”是指某公司在册的股份持有者。
如果公司章程或章程细则有所规定,则董事会可通过决议采取步骤,依此步骤,公司股东得以书面形式向公司出具证明书,证明以该股东名义注册的全部或部分股份确系是该股东所代表的某一个或几个特定人员所持有。
该项决议应载明:(1)可出具证明的股东类别;(2)出具证明的目的;(3)证明书之格式及其记载的资料;(4)证明书是否必须由公司在某股份登记日或截止登记股份转让日以前收到;(5)被认为是必需的和希望采取的有关该步骤之其它条款。
公司接到符合该步骤的证明书后,证明书所述之特定人员,按证明书所述目的,应被视为取代了出具该证明书的股东,而成为该股份的持有者。
7.“核准股”是指公司有权发行的所有类别股。
8.“库存股”是指已经发行,其后又由该公司获得并属该公司所有,但未因此或其后被取消或被恢复为核准而未发行之股份。
库存股应被视为“已发行”,但又不属于“发行在外”之股份。
9.“净资产”是指公司的总资产超出其总负债的部分。
10.“设定股本”是指在任何特定时间里下述三项数额之总和:(1)公司已发行具有票面值之全部股份的票面值;(2)除依法划归资本盈余的那部分对价额之外,公司从发行无票面值之全部股份所获得的对价额;以及(3)不管是以股利方式或以其它方式发行股份时转入公司设定股本但不包括在本条(1)和(2)款内的款项,减去依法扣除的所有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