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名道姓——钱旻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游海洋公园今天是厦门夏令营游玩的第一天,导游说带我们去海洋公园,我们听了都开心极了。
乘坐旅游大巴,我们来到了海洋公园。
海洋公园门口的人真多呀,人山人海,川流不息。
公园入口处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龙。
我们的导游和老师只能依靠我们身穿的团队服和帽子的颜色来辨认团队成员。
刚走进海洋公园,我就被形态各异,颜色多样的各种海洋生物所吸引。
它们有的凶恶无比,令人生畏,有的美丽优雅,令人爱怜。
给我影响较深的是小鹦鹉鱼,它有着一双圆圆的眼睛,三尺长,一身红色的鳞片,就像穿上了一件火红的旗袍。
还有那可爱的小燕鱼,它有一张尖尖的小嘴,一双闪闪发亮的小眼睛,全身黑白条纹相间,美丽的鱼鳍在水中一摆一摆,就像一只在空中飞舞的小燕子。
不知不觉,我来到了隧道,隧道里比较暗淡,被霓虹灯装点得五彩斑斓,我感觉我来到了多彩的海底世界。
突然,一条巨型鲨鱼向我游来,它长得十分凶猛,全身都是乌黑发亮的鳞片,银灿灿的,像是穿着乌黑的铠甲。
它的鳍也是黑色的,大黑尾巴像一条黑色的战袍的下摆,游动起来像一团乌云在空中滚动。
大鲨鱼从我头上游过,我下意识地用手遮住了双眼。
这时,我才发现我和其它同学走散了。
我看了看手机,马上要到海狮表演的时间了。
于是,我沿着标牌像表演馆跑去。
来到表演馆,我才发现这里早已坐满了游客。
我四处张望,发现陈老师正在向我招手。
我眉开眼笑,心想:啊,终于找到了大部队。
我刚坐了下来,表演就开始了。
只见海狮先用鼻子接住飞来的球,再把球向上踮,然后球又不偏不倚地落在鼻子上。
这样连续好多次,仿佛它的鼻子有吸引力似的。
迎来了旅客们的阵阵掌声。
最后,海狮还亲吻了一口驯养师呢!一下午一会儿就过去了,我们玩得都很开心。
钱氏的来源介绍钱姓,中华姓氏之一,吴越国姓,是一个源流较少但分布广泛的姓氏,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钱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钱姓简介钱氏主要分布在江苏彭城郡(今徐州市),江苏下邳郡(今江苏西北部),浙江吴兴郡(今江苏宜兴一带)。
因政治原因(吴越国纳土归宋,助力中华一统)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二,实际上按人数排名是当时的第四十大姓。
钱姓早在西周就已获姓得氏,由彭姓演变而来,但整个先秦时期见诸于史籍记载的仅有隐士钱丹一人。
钱姓族人这时的活动范围仍只局限于其肇基之地的彭城及其周围地区(今江苏徐州一带),至于关中钱姓则是湮没无闻了。
进入秦代,钱姓人中才有当时地属关东的下邳(如今江苏睢宁)名士钱产因才能出众、节操高雅被朝延任命为御史大夫,因此诏令一出,钱产顿时声名鹊起,一直不为人所熟知的钱姓也变得家喻户晓,从此进入天下著名姓族之列。
钱姓起源一、源于有熊氏,出自周朝颛帝裔孙彭孚的官名,属于以官职为氏。
颛帝曾孙陆终生彭祖之裔孙孚,官拜周钱府上士(掌管国家财政官职)。
据《通志·氏族略》、《姓谱》等书记载,相传黄帝之孙颛顼在祖父去世后继为天子,掌管中原地区。
他执政期间,中原各部落氏族势力不断发展壮大,人口迅猛增长,土地日趋紧张,部族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面对此种情况,颛顼决定重新分封天下,他将自己的八个后人分别分封到己、董、秃、坛、曹、斟、芈(mi)等地,让他们各自建立方国独立发展。
这些方国名称后来陆续演变为相应的姓氏,成为中国南方早期主要八个姓氏的来源。
其中彭国传至颛顼曾孙吴回时,帝喾委托吴回接替其兄长重黎的火正之职(掌管火种的官),史称火正祝融。
这些别子以后就成为这些别宗的始祖,他们的土地和名位也由各嫡长子继承,成为别宗的宗子。
这些别宗的宗子,对于“大宗”而言,他们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宗族内,则为族长,就是“大宗”,史称“别子为相,继别为宗”。
因此,彭祖的各支庶子孙多改换姓氏以有别于嫡系,其中有一支把“籛”字去“竹”头简化为“钱”,于是便形成了后来的钱姓。
钱氏名人中国钱氏家族人才辈出,他们都是怎样的亲属与家族关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钱氏即吴越钱氏,始祖是五代吴越国的开国皇帝钱镠。
根据题主的问题,“钱氏家族人才辈出”及列举的人物,单说一下民国以来一些钱氏名人的宗族关系。
以上是近代以来钱氏各族辈分。
以上是近代以来钱氏各族辈分。
图片是以前整理的,有些人物当时没有列在其中。
而且钱三强家谱辈分不详,所以把钱三强家族放在最后一位。
由于是用的word,所以有的地方有点歪,懒得改了。
1、钱穆及其宗族钱穆的曾祖父钱绣屏,清嘉庆十五年生,国学生。
祖父钱鞠如,道光十二年生,邑庠生。
父亲钱承沛,字季臣,同治五年生。
钱承沛有二子,钱掣和钱穆。
其中钱掣子钱伟长。
钱穆有三子二女,但皆在大陆。
其中长子钱拙、次子钱行、三子钱逊,长女钱易、幼女钱辉。
也就是说,钱穆是钱伟长的亲叔父。
七房桥村还有钱伯圭一家,钱伯圭有子钱令希、钱临照。
2、钱锺书及其宗族钱锺书的祖父钱福烔。
他的前四代是钱奎、钱士镜、钱浩若、钱维桢。
福烔是钱维桢第四子,按“福、基、锺、汝、昌”排辈下来,福炯曾娶江阴富豪孙氏女为妻。
钱福烔共生有子女十一人,活到成年的止有长子钱基成、孪生的钱基博和钱基厚兄弟三人。
钱氏名人其中钱基成无后,钱锺书遂依祖父命被过继给他,直至钱基成病故,钱钟书才回到自己父母身边。
钱基厚、钱基博子嗣如下表。
3、钱学森及其宗族钱学森这一支从钱王第30代孙开始,确定派语为“继承家学,永守箴规”。
钱学森的高祖就叫钱继祖。
钱继祖有四子,除第四子过继外姓外,另三子分别叫钱承镕、钱承镃、钱承铎。
钱承磁有二子,长子钱泽夫,次子钱均夫。
钱泽夫有一子钱学榘一女钱学仁,钱学榘有子钱永佑、钱永乐、钱永健。
钱均夫有一子钱学森。
钱学森有子钱永刚。
PS.钱学森家一支的辈分比较有趣,从“承”字辈开始兼用五行相生法,钱继祖有四子第二字均有“金”旁。
钱家润、钱家治,第二字均有“水”旁。
钱学榘、钱学森,第二字均有“木”旁。
中华姓⽒——钱姓钱姓,中华姓⽒之⼀,吴越国姓,是⼀个源流较少但分布⼴泛的姓⽒,据史书记载,最早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王时期的泉府上⼠钱孚(⼤彭国始祖篯铿的裔孙)为得姓始祖。
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2位。
钱姓可以追溯⾄黄帝七世孙彭祖。
这位史传寿⾼880岁的寿星真名叫篯铿,后被尧赏识,受封于⼤彭,成为彭姓的祖先。
⽽彭祖之⼦篯孚,在西周都城,任钱府(掌管钱财的官署)上⼠(官名),篯孚就以“钱”为姓,所以彭姓与钱姓本为⼀家,民间⾄今也有“彭钱不分家”的说法。
由于西周建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篯孚必在京为官,所以钱姓也是发源于陕西⼀带。
先秦时钱姓表现不明朗。
秦汉时期,钱姓在江苏徐州⼀带静静地发展起来,三国时,钱姓已经遍布了江苏、浙江和安徽。
晋朝时江西成为钱姓的另⼀重要的基地。
唐朝之前,钱姓已经分布到中原和长江南北。
钱姓发展的⿍盛时期是在唐宋之际,钱镠在临安称帝,即在今浙江杭州建⽴了吴越国,传五主,割据江苏南部和浙江⼀带达86年,钱镠的⼦孙分封到各地,⼦孙很快在江浙地区繁衍。
不久钱姓进⼊了闽粤地区,清初涉⾜台湾。
⼀、姓⽒起源1、源于彭姓钱姓源出彭姓,属以官为姓。
相传颛顼⽣⼆⼦黎和吴回,黎、吴回先后担任祝融⽒。
祝融⽒为上古时代掌管⽤⽕的⾸领。
祝融⽒吴回之⼦陆终,陆终之第三⼦篯,亦称彭祖,为彭姓之先祖。
彭⼈族⼤势强,在夏商时代是⼀个强⼤的⽅国,也称⼤彭,其中⼀⽀形成了彭国。
商朝后期,彭国衰落,商王武丁灭彭国,之后有彭⽒。
⼤彭⽒的后裔篯孚在周朝的钱(泉)府担任上⼠官,经理财政,后代遂以官名为⽒。
陕西西安是西周都城镐京之地,也是钱⽒的发源之地,钱姓的历史有3000多年。
2、源于赐姓钱姓来源于赐姓,这是中国古代帝王彰布皇家威仪,昭⽰荣宠,笼络、褒奖⾂属,邀集⼈⼼的重要⼿段之⼀。
五代时钱镠曾以杭州为中⼼建⽴了吴越国,历时86年之久,有不少吴越⾂僚先后都被赐以国姓“钱”,⽽改姓为钱。
《宋史·吴越钱⽒世家》称,吴越王钱镠“与战⼠多赐⼰姓”,⾄忠懿王钱弘俶纳⼟归宋,这些因赐姓⽽改姓钱⽒之⼈“皆称同宗”。
钱镠-钱镠钱--周有钱府上士官,子孙以官钱姓出。
宋人郑樵《通志钱氏家谱。
钱--周有钱府上士官。
子孙以官钱姓出。
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将钱氏列入”以官为氏”类。
说:颛帝曾孙陆终生彭祖。
裔孙孚。
周钱府上士。
因官命氏焉。
据《史记。
楚世家》记载。
陆终是颛顼的曾孙。
他的妻子怀孕三年。
剖腹产。
生出6个儿子。
”三曰彭祖”。
彭祖是有名的大寿星。
《世本》说他”姓篯。
名铿。
在商为守藏史。
在周为柱下史。
年八百岁。
”。
中文名,钱氏家谱。
源自,《通志▪氏族略》。
始祖,钱孚。
新姓氏排行,第八十九。
旧姓氏排行,第二。
钱姓简介。
钱姓出自周代有钱府上士官。
为彭祖之后代子孙。
以官为氏。
得姓始祖:钱孚。
彭祖名篯。
西周时担任钱府上士。
其后子孙便以其官名为氏。
称钱姓。
在“百家姓”中。
钱为什么能排名第二呢?因为。
据说“百家姓”是宋朝初年钱塘地区一位名儒所写。
在宋朝尚未建立时。
这里已有吴越国。
国主叫钱镠。
传至钱俶时。
归顺宋朝。
那位名儒将“钱”列在百家姓第二位。
表示不忘故国。
钱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九位的大姓。
钱氏起源。
起源主要有三:①出自彭祖之孙彭孚。
据《通志·氏族略》和《姓谱》等所载。
颛顼帝曾孙生陆终。
陆终生彭祖。
彭祖之孙孚为周钱府上士。
子孙以官为氏。
②出自篯姓说。
这种说法实际上是第一种说法的变异和补充。
据《百家姓考略》所载。
相传彭祖名篯。
后人以其名为氏。
后又有简化“篯”为“钱”。
③出自他族改姓。
据《清朝通志·氏族略》所载。
满族世居烂泥河者为钱姓;据《台湾姓氏源流》所载。
清乾隆年间赐台湾土著七姓有钱;又台湾土著塞夏族沙拉湾氏。
汉姓为钱;明清时云南临安府瓦渣长官司土副长官姓钱。
为哈尼族;彝。
蒙古。
土家。
黎等民族均有钱姓。
钱氏迁移。
始祖:钱孚。
虽然钱姓在西周就已获姓得氏。
但整个先秦时期见诸于史籍记载的仅有隐士钱丹一人;居住之地和分布中心。
为关中和今江苏北部一带。
在秦代及西汉。
一些可考的钱姓人主要生活在今江苏徐州。
邳州一带。
钱镠吴越钱氏家族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吴越钱氏家族。
吴越钱氏家族是指吴越国开创者钱镠及其后裔。
主要生活在现在的浙江。
江苏东南部。
上海等地。
著名的后裔有钱穆。
钱钟书。
钱学森。
钱伟长。
钱三强。
钱其琛等。
本名,钱镠。
别称,吴越王。
钱王。
武肃王。
字号,字具美。
小字婆留。
所处时代,五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临安钱坞垄。
出生时间,852年3月10日。
去世时间,932年5月06日。
主要成就,吴越国开国国王。
吴越钱氏家族,吴越国开国国王钱镠及其后裔。
简介。
吴越钱氏家族是指吴越国开创者钱镠及其后裔。
钱镠为五代时吴越国的开国国王。
对杭州和江浙一代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其子孙代代有名人。
如清代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钱大昕。
当代政治家和学者钱其琛。
钱正英。
钱学森。
钱伟长。
钱三强。
钱钟书。
钱复。
钱穆皆是其后裔。
概况。
据《十国春秋》记载。
钱镠统一了吴越两浙以后。
保境安民。
重视农桑。
钱镠兴修水利。
修筑海塘。
开拓海运。
发展贸易。
其功绩显著。
当年赵匡胤南征北战。
建立北宋时。
以武力消灭了八个国家。
吴越因为富庶强盛而未被消灭。
面对赵匡胤的强大兵力。
吴越国王钱镠的孙子钱弘俶。
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
做出了痛苦而明智的抉择——取消吴越王位。
尊赵氏为帝。
中国于是和平统一。
北宋时编写的《百家姓》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
由于赵氏为帝。
所以“赵”姓排在第一位;“钱”姓排在第二。
却是因为当时的老百姓拥戴钱氏国王为和平统一中国而做出的抉择。
钱镠的后人不仅人才辈出。
而且遍布世界五大洲。
据统计。
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
分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
钱氏后裔为何经久不衰?据史书记载。
钱镠曾立有家训。
在临终前还给子孙留下“心存忠孝。
爱兵恤民。
勤俭为本。
忠厚传家”等十条遗嘱。
这些家训和遗嘱世代相传。
激励着钱氏后人。
钱氏后裔。
钱氏后裔。
英才辈出钱镠为五代时吴越国开国国王。
浙江临安人。
是一位很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
关于“家学”的一点感悟作者:钱道远来源:《现代艺术》2022年第06期1942年冬,抗日战争胜利之前,黑云压城,国土沦丧,生灵涂炭,是国家民族最苦难沉重的时候。
我有幸出生在四川一个普通的钱姓家庭,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第四个男孩。
今天,让我倍感荣幸的是,由于有了吴越王钱镠和以钱谦益、钱大昕、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钱玄同、钱穆、钱复、钱钟书、钱其琛等历代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的辈出,钱氏家族已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家族,应该说是绝对名副其实的“家学渊源”了。
然而,同时也让我深感遗憾和缺欠的是,我家仅系吴越钱氏家族江苏无锡分支下的一个小小的分支。
由于旧时代政治的腐败、经济的凋敝及连年战乱,这一小分支也早被冲得七零八落,逃奔及散居于四川及西南各地,各自艰难生息繁衍,甚至连完整的家训、家学和家谱也难以找到。
父亲作为一个早已定居蓉城的普通小知识分子,为了让我们兄弟四人记住自己的家学、家教与家传,特地给我们四人取名为“道震”“道泽”“道源”“道远”。
他告诉我们:太湖古称“震泽”,我们兄弟四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加起来“震泽源远”,就是要让我们及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记住我们的根——我们这一支小小的钱姓支脉是从江苏无锡太湖边迁徙过来的。
但除了这一点和父母以自己一生之求学谋业、处世成家、待人接物,对我们进行不懈的身教之外,其实并无其它更多形式上的东西存在。
因此,可以说,从小父母和长辈对我们的家学、家教,就处于一种“无形胜有形,身教重言教”的氛围和状态中。
同样,对于1971年出生,之后一直在峨眉电影制片厂职工宿舍里长大的钱路劼来说,他能在1977年考入成都石室中学,1989年在石室中学读完初中高中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1993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分配到峨眉电影制片厂,并经过那时电影厂的由助理编辑、编辑、场记、助理导演、副导演、执行导演,到成为编剧、导演的严格规范的锤炼和成长的阶梯,也走上了一条电影创作道路,也完全是“无形胜有形,身教重言教”的家學和家教的延续和结果。
还有良心吗?钱镠的墓也敢盗,不知道他的后人都有谁吗?
最近,杭州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钱镠墓被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那么,钱镠是谁呢?
钱镠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君主,他对自己后代的教育非常严格,其中钱氏十训十分著名,所以家风非常好。
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钱氏家族仍然非常兴旺,并且名人辈出。
随便罗列几个,大家就能感受到这个家族有多么的强大。
两弹一星元勋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都是钱镠的后代。
著名文学家钱钟书:钱镠33世孙,在我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钱钟书的大名吧。
钱穆:著名的史学家,和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史学四大家,他所著的《国史大纲》至今仍然是重要的史学资料。
还有在《百家讲坛》走红的学者钱文忠,也是钱镠的后人。
你可能以为这是后人胡诌的,但显然不是,因为这些后人都是有据可考的,比如家谱等。
别的不说,光是三钱为祖国做出的伟大贡献,就值得我们对这个家族致以极高的敬意。
盗墓者竟然连钱镠的墓都盗,良心不要了?。
百家姓钱氏起源详解-钱姓原来真是“管钱”的钱姓,中华姓氏之一,吴越国姓,是一个源流较少但分布广泛的姓氏,据史书记载,最早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文王时期的泉府上士钱孚(大彭国始祖篯铿的裔孙)为得姓始祖。
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2位;截至2016年,钱姓在中国姓氏按人口排序中,排行第89位。
在中国历史上,临安人钱镠(liú)曾建立五代时期的吴越国,时人谓之钱氏为“东南众望、吴越福星”。
姓氏起源源流一据《通志·氏族略》、《姓谱》等书记载,钱氏源自彭祖篯铿。
颛帝之孙颛顼在伯父少昊去世后继为天子,掌管中原地区。
据《大戴礼记》记载,颛顼的曾孙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隤,氏产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启其左胁,六人出焉。
其一曰己樊,是为昆吾;其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曰篯铿,是为彭祖;其四曰莱言,是为郐人;其五曰晏安,是为曹姓;其六曰季连,是为楚之先。
《史记·楚世家》:“彭祖姓篯名铿,尧封於彭城,为大彭国始祖”,他被后人尊称为彭祖。
篯铿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长寿者,也是民间神话中寿星的原型。
周文王时,彭祖裔孙篯孚为周文王师,官拜泉府上士(泉府,掌管全国的税收和钱粮;上士周代宰夫级官阶之一)。
因泉通钱,而篯字恰是钱字上有个竹头,为纪念篯铿氏族再次复兴,篯孚的子孙便去篯字竹头简为钱姓。
在如今的鲁南苏北地区仍有少量的篯氏以及讹音简化的尖姓生活着。
颛帝源流二中国钱姓血脉比较纯正,较少发生外族和外姓的融入。
但在元明清时,钱姓开始出现与周边民族融合的现象,今回族、苗族、壮族、傣族、藏族、黎族、土家族、哈尼族、布依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少量钱氏族人分布。
其来源大多为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钱氏。
明清云南地区的哈尼族钱姓土司是来自临安的钱姓汉族,其后裔在当地都拥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当前还有不少的少数民族钱姓是通过同音转译等形式改姓钱的,据《中国人的姓名》等书记载,蒙古族、彝族、满族钱姓的源流为同音转译。
1、钱乙:(宋朝)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祖(1032~1113)钱乙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
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
2、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1911~2009)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3、钱大钧:中国国民党军将领(1893~1982)国民党元老,黄埔军校建校初期教官。
4、钱沣:[清] 清代官吏、书画家(1740~1795)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授检讨,官至御史。
曾疏言和珅为军机,办事不遵制度,因授稽察军机处之任。
和珅知其家贫裘薄,凡劳苦事多委之,积劳成疾死。
5、钱元:[五代十国] (887~942)是五代十国的吴越国武肃王钱镠的第六子,文穆王钱元的哥哥,母亲庄穆夫人吴氏。
6、钱棨:[清](清朝六元状元)(1734~1799)江苏省苏州府长洲县人。
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六元状元”(即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之一(另一个人是明朝的黄观)。
7、钱基博:古文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1887~1957)。
8、钱穆:著名的思想史学家、历史学家(1895~1990)。
9、钱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力学之父(1912~2010)钱伟长(1912—2010):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
历史上姓钱的名人有哪些钱让、钱起、钱选、钱泮、钱谦益。
1、钱起钱让(89-151),字德高,东汉长城(今浙江长兴)人。
此幅画像取自清代嘉庆年间修《吴越钱氏宗谱》。
钱让,即钱逊,字德高。
钱冲子,即下邳乌程长钱林七世孙,是为江东一代祖。
公雅貌殊众,重瞳美髯,语含钟声,手垂逾膝。
博学豪迈,豁达善谋。
初从东郡都督,及汉察孝廉,除历阳、章安二县长。
时吴郡薛府君固为执法所枉,徵诣廷尉。
公因岁朝贺,大呼称固之冤。
嘉平元年(公元151年)三月十六日薨,春秋六十有三,谥曰哀。
夫人东海徐氏,生三子,曰承曰京曰晟。
後娶夫人安定皇甫氏,生一子。
葬长兴县平望乡西北梓山。
奉朝命绘公遗像於郡祠。
2、钱起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
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
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
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
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
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
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3、钱选钱选(1239—1299),宋末元初著名画家,与赵孟頫等合称为“吴兴八俊”。
字舜举,号玉潭,又号巽峰,霅川翁,别号清癯老人、川翁、习懒翁等,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南宋景定三年乡贡进士,入元不仕。
工诗,善书画。
画学极杂:山水师从赵令穰;人物师从李公麟;花鸟师赵昌;青绿山水师赵伯驹。
人品及画品皆称誉当时。
继承苏轼等人的文人画理论,提倡士气说,倡导戾家画。
他提倡绘画中的“士气”,在画上题写诗文或跋语,萌芽了诗、书、画紧密结合的文人画的鲜明特色。
4、钱泮钱泮(pàn)(1493-1555)明代官吏。
字鸣声,一字鸣教,号云江,南直隶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曾任侯官、慈溪知县,刑部主事,员外郎中,顺庆知府。
后升陕西副使,备兵汉中。
作为教育家的钱均夫作为教育家的钱均夫在中国的《百家姓》中,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钱姓排名第二,是中国的大姓。
不过,对于杭州而言,钱姓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西湖的柳浪闻莺公园东北角,有一座钱王祠,相传那里原是钱王钱镠的故居,后人建祠以纪念他。
钱镠,五代十国人(852~932),字具美,浙江临安人,谥武肃。
21岁从军,骁勇多谋。
887年授杭越管内都指挥使、杭州刺史。
907年被梁朝廷晋封为吴越国国王,人称钱王。
钱镠创建了一郡十三州的吴越国(今浙江省和江苏、福建部分地区),他重视农桑,修筑河塘,开拓海运,发展商贸,使吴越国富甲江南,奠定了杭州作为“人间天堂”、“丝绸之府”的基础。
钱王家训中告诫子孙:“爱子莫如教子,教子读书是第一义。
”在钱氏子孙之中,人才辈出,宰相、翰林比比皆是。
在现、当代钱王后裔之中,有钱钟书、钱玄同、钱其琛、钱正英、钱君匋、钱复、钱穆等众多名人。
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亦为钱王后裔,人称“三钱”。
有趣的是,在“三钱”之中,钱学森生于1911年,钱伟长生于1912年,而钱三强生于1913年,这“三钱”正好在连续三年中出生。
据查证,钱学森之父钱均夫是钱镠的第三十二世孙。
钱均夫曾说:“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吧!”钱均夫出生于1882年12月,清末秀才。
当时,钱家已经是家道中落。
幼入蒙馆。
1895年入正蒙义塾。
1899年,钱均夫就学于杭州求是书院,即浙江大学前身。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受命查办杭州蒲场巷内普慈寺僧人不法案件,籍没了寺产。
借此机会,他和杭州一些士绅商议,极力建议利用寺屋开办新式学堂。
在多方促进下,决定就寺兴学,办起了求是书院。
求是书院是当时中国最早的几所中西式高等学堂之一。
1928年改名为“国立浙江大学”。
钱均夫入求是书院时,监院(相当于教务长)是陈仲恕先生,乃陈叔通之兄。
清末翰林陈叔通先生也执教于求是书院,与钱均夫友情甚笃。
说名道姓
我的大名叫做“钱旻”,小名叫“旻旻”,说起我的名字来,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唉,别急,听我细细道来。
2003年10月7日上午11时15分,我来到了这美丽的世界。
那天天气晴朗,天空一碧如洗。
我的出生,使家里变得格外的热闹。
对我那早已心里乐开花的家人来说,头等大事就是为我取名字。
于是,在我出生的第三天,全家人齐聚一堂,开了一次“取名大会”。
会议刚开始,爷爷就急切地开口发言:“我早想好了,你们看,这孩子多漂亮、多可爱。
我看就叫钱佳丽吧!”爷爷的话音刚落,奶奶便在一旁反驳道:“我还以为你想了一个什么好名字呢!不行,不行。
这名字太俗!我看还是朝着既简单又不俗套的方向取名吧。
”大家一直点头表示同意。
公公婆婆在一旁讨论了一会儿,说:“你们看这孩子的眼睛,乌亮乌亮的,一看就很机敏,就叫钱敏吧!”妈妈在一旁反驳道:“不行,不行,这个名字太容易重名了。
我就有两个同学叫钱敏。
”突然,在一旁一直默默无语,戴着眼镜翻大字典的爸爸,一拍大腿说:“我找到了,我认为用钱旻比较合适。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爸爸,以为爸爸在开玩笑呢。
爸爸看着大家疑惑的样子,解释道:“旻
是日字下面一个文。
’旻’有秋天的意思,你们看,这孩子正好是秋天出生的。
而且’旻’还有苍穹辽阔、广博的意思,我希望这孩子长大以后,能做一个胸襟开阔,目光长远的人。
”大家听了,都觉得这个名字好。
从此,我的名字——钱旻就诞生了。
怎么样,我的名字有意思吧,你的名字也许也有我所不知道的含义或趣事,快来跟我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