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均对富兰克林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主要内容
目的:追求个人幸福,促进社会进步
富兰克林认为教育是个人追求幸福、增加财富的重要手段。功利主义 教育追求个人幸福的教育目的,在道德上主要体现为注重个人物质利 益与理性主义道德观念相结合。虽然强调追求个人利益和幸福是理性 的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
2、洛克,弥尔顿教育思想的影响
弥尔顿于1644年发表《论教育》,在英国创办弥尔顿学园,以培养研 究现实、服务于现实的新型人才`为目的,教授人文学科、社会学科、 自然学科、神学。富兰克林受弥尔顿的影响,于1751年创办了美国的 学园一费城文实学校
洛克1693年发表《教育漫话》),该书“有一种明显的功利主义味道, 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洛克的功利主义教育观点在北美得到了广泛 传播,最具洛克式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便是富兰克林。富兰克林的文实 学校课程设置中受洛克影响最大,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重视英语教学。
对象:人民大众、中产阶级、黑人奴隶
教育不仅是培养绅士的贵族教育,也应当是培养普通劳动者的大众教育。 富兰克林利用多种途径向人民大众开展教育活动,创办报纸、历书、 图书馆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象。向人民大众宣传实用的道 德观念,希望人们养成勤劳、节俭、诚实、守信等等美德。
富兰克林作为“中产阶级的先知”首先意识到为中产阶级青年提供实 科教育的必要性。学校应该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为学生将来所从事的 职业做准备,以使学生能很好地从事工作。富兰克林创建费城文实学校, 以教授实用知识为主,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
经商时期
富兰克林于1728年和朋友合伙在费城开办了一个印刷所。 1729年创办的《宾夕法尼亚报》。是现在的《星期六邮 报》的前身。1731年,他建立了北美第一所公共图书馆被 誉为北美的“图书馆之父”。在紧张工作的同时也继“讲 读社”的学习活动。并于1743年,将美国颇有名望的学者 精英汇聚在一起,组织了北美第一个学术团体一“美国哲学 会”,从事医学、植物学、地理学、数学以及人文科学的理 论研究,开辟了美国学术研究之先河
富兰克林以及废奴协会提出了一项关于获解放黑奴的教育问题的计 划,“向获得了自由的奴隶们提供教育、咨询,以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 生活并且享受自由;帮助他们养成勤勉的习惯,向他们提供符合他们年 龄、性别、天赋等的工作机会;向他们的孩子提供教育以适应将来的生 活,能独立地在美国社会中立足。
内容:语言教育、道德教育、科学知识教育
3对殖民地现有教育理念的批判继承
17世纪欧洲的教育革新思潮传到北美,成为北美最早的教育思想。宾 夕法尼亚较早地接受教育新思潮,重视发展教育。
威廉.宾制定出了颇具功利主义性质的实科教育计划,有利于功利主义 教育的传播和发展
宾夕法尼亚的教育强调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动机,提供更功利化的教 育(包括黑人、印第安人)
富兰克林的教育思想
目录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二、背景因素及理论基础 三、主要内容 四、影响
一、生平简介及教育活动
少年打工时期 1706年1月17日,富兰克林生于美国波士顿一个制烛匠的贫
穷家庭。其祖辈定居于英国,信奉清教。因受宗教迫害其 父于1685年携全家远渡重洋移居到北美新大陆。富兰克林 8岁被送入文法学校读书,11岁时辍学回家,在父亲的店铺 里打杂。12岁时到其兄詹姆斯·富兰克林开办的印刷所当 学徒,从此开始进入印刷行业。闲暇之余努力自学,学会 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开拓了视野,积累 了知识,增长了才干。17岁创立了“讲读社”与费城当地 青年一起读书写作、研究学术、议论时局。“讲读社”, 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很有影响的教育团体。
富兰克林非常重视教育在同化各民族、形成统一民族性格方面的重要 作用。面对思想和文化的多元性,塑造一个共同的价值观成为当时社会 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而教育无疑成为塑造统一文化乃至统一民族性格 的重要手段。创办的费城文实学校,以英语为教学语言,就是想以共同 的语言作为建构统一思想文化的基础。他组织“美国哲学会”,将各殖 民地学者联系起来,以知识为纽带加强交流;他建立图书馆,让尽可能多 的人接触知识。
4、传统殖民教育亟待改革
殖民地学校大都是移植和照搬英国模式,奉行古典主义,体现出浓厚的 古典性、宗教性和阶级性。主要进行宗教教育,少数世俗教育业仅仅 以达到读、写、算为目的。中等教育主要是拉丁文法教育,这与新兴 资产阶级世俗、功利的主张是不符的。
1、宗教实用观念的影响
清教和自然神论中的实用观念对富兰克林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 起到了重要作用。富兰克林根据时代的要求和个人价值倾向有选择地 将两种宗教中功利的、实用的、世俗的观念结合起来,构成了富兰克林 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石。
随着英国国内的发展,对于殖民地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引起北美人民 的极大不满。曾经担任驻英大使的富兰克林深知,首先就要从文化教 育入手,通过教育提高广大民众的政治文化素养,增强民族意识蒙思想改变了人民的思维方式,也促使的新的社会关系的形成。新 兴资产阶级要求更为宽松自由的环境,契合了启蒙思想中科学、理性、 实用、世俗的观点。
从政时期
1736年他被推举为宾夕法尼亚议会的秘书,1748年将所有 生意交由合伙人打理,1749年发表了《关于宾夕法尼亚 青年教育的建议》的小册子,1751年创办费城文实学校(宾 夕法尼亚大学前身),在美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实学 校运动。1787年,他参参与制定美国第一部宪法。并且担 任废除奴隶制促进会会长,呼吁解放黑奴,为黑奴提供教育。 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逝世,享年84岁。
二、社会背景及理论基础
1、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十八世纪欧洲的战争的巨大需求带动东部殖民地的快速发展,费城逐 渐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中心,经济的繁荣费城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 聚集地,中产阶级需要那些具有实用技能以促进商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由此为富兰克林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土壤。
2、政治斗争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