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运动系统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4.41 MB
- 文档页数:55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模块二 学前儿童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专题二 运动系统主要知识点CONTENTS 01运动系统的组成、作用02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03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冬季,室外温度较低,寒风阵阵,可是幼儿园还是每天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
天气那么冷,不要让小朋友出去了,在室内做做小游戏不就好了吗?幼儿的运动系统和我们不一样,一定要积极锻炼,促进它的发展。
而室外活动对于促进运动系统及各系统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01运动系统的组成、作用运动系统骨骨连结骨胳肌保护支持维持姿势产生各种运动神经系统其他各系统组成作用配合配合骨 骼01骨髓骨质骨膜无机盐:赋予骨骼硬度、脆性(钙、磷67%)有机物:赋予骨骼弹性、韧性(骨蛋白33%)支持保护造血02肌肉(骨骼肌)作用水接受大脑指令,收缩、舒张,产生活动,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
蛋白质、葡萄糖产生能量,使肌肉有力骨连接03直接连接半直接连接关 节02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骨骼011.学前儿童骨弹性大,可塑性强成人3:7硬度大,有一定的弹性,较坚韧,抗压力强幼儿5:5硬度小,弹性大柔软,易发生变形和青枝骨折老人2:8脆性大,易发生骨折有机质和无机质比例合理,才使骨有弹性和硬度。
幼儿骨中含有机物较多,骨的弹性大、骨头较软(好比鲜嫩的柳枝),可塑性强,不易骨折,但容易弯曲变形,一旦骨折,即“青枝骨折”2.骨骼在生长,逐渐骨化腕骨共8块,出生时全部为软骨,软骨6—10岁骨化明显,10—14岁骨化完成。
手腕力量小,容易受损在养育中要注意什么?婴幼儿的手劲儿小,手腕负重能力差,不易提拎重物,为他们准备的玩具要轻。
精细动作难。
不宜长时间作业腕骨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
它具有弹性,缓冲震动,保护内脏和大脑,更能负重。
从背面看脊柱,它又正又直从侧面看脊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儿。
这四道弯儿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
脊柱u 生理性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
儿童八大系统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目录第一节运动系统 (3)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3)二、运动系统的功能: (3)三、运动系统各个部分的特点 (3)四、幼儿运动系统常见问题 (4)五、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5)第二节循环系统 (5)一、循环系统的组成: (5)二、循环系统的功能: (5)三、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5)四、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 (6)第三节呼吸系统 (7)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7)二、呼吸系统的功能: (7)三、幼儿呼吸系统特点 (7)四、呼吸系统常见问题 (7)五、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7)第四节消化系统 (8)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8)二、消化系统的功能: (8)三、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8)四、消化系统常见问题 (9)五、消化系统卫生保健: (9)第五节神经系统 (10)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0)二、神经系统的功能: (10)三、幼儿中枢神经发育特点: (10)四、脑与早期教育的关系 (11)五、幼儿神经系统常见问题 (11)六、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11)第六节内分泌系统 (12)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12)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12)三、内分泌系统调节特点: (12)四、内分泌系统常见问题 (12)第七节泌尿系统 (13)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13)二、泌尿系统的功能: (13)三、泌尿系统的特点: (13)四、泌尿系统常见问题: (13)五、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13)第八节生殖系统 (14)一、生殖系统的组成: (14)二、生殖系统的功能: (14)三、生殖系统的特点: (14)四、生殖系统常见问题: (14)五、生殖系统的卫生保健: (14)儿童各个系统器官生理解剖特及其保健第一节运动系统一、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接、肌肉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种器官组成。
骨与不同形式(不活动、半活动或活动)的骨连接联结在一起,构成骨骼,形成了人体体形的基础,并为肌肉提供了广阔的附着点。
婴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婴幼儿是指出生后到两岁期的儿童。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身体发育迅速,充满了许多独特的生理特点。
同时,对于婴幼儿的卫生保健也需要特别的关注和照顾。
本文将从身体发育、免疫系统、营养需求以及卫生保健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身体发育1. 头部和颈部:婴幼儿的头部相对较大,占比例较高。
此外,脊柱和颈椎尚未完全发育,所以需要额外的支撑和照顾。
在抱婴儿时要注意轻柔地支撑他们的头部和颈部,避免用力过猛或猛摇晃。
2. 骨骼和骨骼系统:婴儿的骨骼相对较软,易受外力的影响。
因此,婴儿在学会坐立、爬行和行走之前,需要得到稳定的支撑和保护。
适时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骨骼的发育和加强肌肉力量。
3. 神经系统:婴幼儿的神经系统还处于发育阶段,脑细胞的连接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他们的感觉和运动协调能力相对较弱。
父母应该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提供适当的刺激和训练,帮助他们发展健全的神经系统。
二、免疫系统婴幼儿的免疫系统相对脆弱,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因此,正确的卫生保健对于婴幼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1.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最好的方式,因为母乳含有丰富的免疫因子,可以帮助婴儿建立免疫防线,提高抵抗力。
如果无法母乳喂养,应选择适合婴幼儿的配方奶粉。
2. 疫苗接种:根据国家规定的免疫接种方案,确保婴幼儿按时接种疫苗。
这可以有效预防一系列传染病,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
3. 室内外环境卫生:定期清洁室内空气,避免室内空气污染。
同时要定期消毒婴幼儿接触的物品和玩具,保持婴幼儿的生活环境清洁卫生。
三、营养需求婴幼儿的生长速度非常快,所以他们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满足身体的需要。
以下是婴幼儿的主要营养需求:1. 蛋白质:蛋白质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
母乳或配方奶粉提供了婴幼儿所需的蛋白质。
此外,适量添加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鸡蛋、鱼肉等,有助于满足营养需求。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婴幼儿主要的能量来源,可以供给他们快速的能量。
幼儿运动系统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运动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知识。
教材第四章“幼儿生长发育”的第三节“幼儿运动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幼儿骨骼、关节、肌肉的生理特点,运动对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保健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运动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其与成人的差异。
2. 使学生认识到运动对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其关注幼儿健康成长的意识。
3. 教会学生幼儿运动卫生保健的基本方法,提高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运动系统生理特点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幼儿运动卫生保健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幼儿运动系统生理结构图、运动卫生保健宣传册、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幼儿运动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幼儿需要参加运动?运动对幼儿有哪些好处?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幼儿运动系统的生理特点,包括骨骼、关节、肌肉等方面的内容。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具体例子讲解幼儿运动卫生保健方法,如运动前后的热身和拉伸、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某一幼儿运动场景,设计合适的卫生保健措施。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强调幼儿运动卫生保健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健康。
六、板书设计1. 幼儿运动系统生理特点骨骼:柔软、弹性好、易变形关节:活动范围大、稳定性差肌肉:收缩力弱、耐力差2. 幼儿运动卫生保健方法热身运动:关节活动、肌肉拉伸运动过程:适量、强度适中、注意安全拉伸放松:缓解肌肉紧张、预防运动损伤七、作业设计场景一:幼儿在操场上跑步。
场景二:幼儿在室内进行舞蹈练习。
答案:场景一:跑步前进行关节活动和肌肉拉伸,跑步过程中注意适量、强度适中,跑步后进行拉伸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