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工具的认识1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24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课时目标:1.使学生知道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认识算盘,了解珠算的计数方法。
2.初步学会简单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
3.让学生善于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能计算11112222÷3334= 这个算式吗?是不是有点难度?遇到像这样有难度的计算,我们就会用到一些计算工具,用计算工具来计算就比较容易,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是: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
二、新知介绍(一)计算工具的历史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给同学们讲一讲课本23页,计算工具的简单历史。
(二)认识算盘了解两个知识点:一是上珠一颗代表5,下珠一颗代表1;二是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三)认识计算器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按键: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四)用计算器计算课本26页,例1:386+179= ,给同学们示范,教他们运算,让同学们试算:825-138= 26×39= 312÷8= 让同学们说说计算器计算应该注意什么?学习例2:9999×1= 9999×2= 9999×3= 9999×4= 9999×5= 9999×7= 9999×9=让同学们用计算器算前面四个,后面三个让学生找规律,直接写出答案。
三、巩固练习(1)用计算器计算。
45×165= 965-546= 28×254+654= 875-26×35=(2)用计算器计算前两道题,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两道题答案。
1122÷34= 111222÷34= 11112222÷3334= 1111122222÷33334=四、课堂小结计算工具:算筹、算盘、计算尺、机械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器算盘:一是上珠一颗代表5,下珠一颗代表1;二是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认识计算工具的多样性。
2. 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机等。
2.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开关机、清屏、存储、读取等。
3. 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计算器的高级功能,如存储、读取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开关机、清屏、存储、读取等操作。
3. 演示与练习:教师演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学生跟随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计算器的发展历程和使用方法。
2. 请学生用计算器解决一道实际问题,并记录解决过程。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认识计算工具的多样性,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并能运用计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效率。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因为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掌握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才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提高计算效率。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详细补充和说明:1. 开关机:计算器的开关机是使用计算器的第一步,教师应向学生详细讲解开关机的方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模板四篇“计算工具的认识〞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还安排了有关计算工具的开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
教材安排了较多的直观图展示了算盘和计算器的实际应用、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比拟形象直观,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模板,欢送大家阅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了解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3分)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开展过程。
二、自主学习(5分)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3--24页。
(1)了解计算工具的开展史。
1/15(2)认识算盘。
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
我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
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
计数时要拨主靠梁。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在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
(3)计算器的认识。
找学生说一说你知道计算器有哪些功能键?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1。
3、尝试训练:825-138=26 ×39=312÷8=4、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2。
5、学生汇报交流。
6、教师强调并小结。
三、自主练习(8分)师:通过刚刚的自学,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自主练习,看谁把今天的知识学的,最棒!1、用计算器计算。
55846+7646=13027-8934=66280 ×23=6908×37=111111111÷9=395412+10589=2、小组汇报。
计算工具的认识
工具是人类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而设计和制造的物品。
计
算工具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工具,用于进行数值计算、数据
处理和问题解决等任务。
计算工具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形式,包括传统的机械计
算工具(如计算尺、算盘)、电子计算工具(如计算器、
电脑)和现代的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计算工具的认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功能:计算工具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
它们可以执行复杂的算术运算、代数运算、统计分析等,
并能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2. 使用方式:计算工具的使用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输入
数字和运算符号、选择操作方法和函数、点击图标和按钮等。
不同的计算工具有不同的使用界面和操作方式,人们
需要学习和熟悉它们的使用方法。
3. 应用领域:计算工具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
括科学研究、工程设计、金融管理、商业运营等。
不同的
领域和行业会使用特定的计算工具和软件来满足其特定需求。
4. 发展历程: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尺和算盘,经过了机械计算器、电子计算器、电脑等不同阶段的发展。
现代的计算工具不仅功能强大,还具有便携性、智能化和互联网功能等特点。
5. 未来趋势:计算工具在不断发展和演进,未来的趋势将更加注重人机交互和智能化。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将使计算工具能够自动学习和适应用户需求,并提供更个性化的计算和信息处理服务。
综上所述,计算工具是一种用于进行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的工具,具有多种类型和形式。
人们通过学习和使用计算工具,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