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神态描写教学课件公开课讲课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31
初中人物神态描写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神态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人物神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丰富作文内容。
教学重点:1. 人物神态描写的基本方法。
2. 人物神态描写的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地描绘人物神态。
2. 如何使人物神态描写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人物神态描写文章。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人物神态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人物的神态。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教师点评并指导。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人物神态描写的基本方法,包括眼神、表情、姿态等。
2. 教师讲解人物神态描写的技巧,如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情感。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人物神态描写文章,让学生阅读并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学生练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人物进行观察。
2. 学生运用所学的人物神态描写方法和技巧,对选定的人物进行描写。
3. 各组分享自己的描写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人物神态描写知识和技巧进行总结。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指导。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人物神态描写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分析和学生练习,使学生掌握了人物神态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人物神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写作水平,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
专题30 神态描写教学目标:1.认识人物神态描写的基本方法。
2.能结合情境进行具体生动的人物神态描写。
教学重难点:能结合情境进行具体生动的人物神态描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
”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
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
二、认识神态描写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
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
”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
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
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
三、如何进行神态描写(一)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比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个嘴笑”是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
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
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同,对待同一件事,他们的神态也常常各不相同。
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会不一样的:高兴时——嘴角上泛起一阵涟漪,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伤心时——鼻子两翼一掀一掀,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紧张时——不住地喘气,脸色灰白,双眉紧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愤怒时——竖起了眉毛,眼珠子瞪得像要弹出来似的。
发愣时——两眼直呆呆向前望去,木头一般地站在那里。
哭泣时——亮晶晶的泪珠在他是眼睛里滚动,然后,大大的、圆圆的、一颗颗闪闪发亮的泪珠顺着他的脸颊滚下来,滴在嘴角上、胸膛上、地上。
我们平时要重视对人物神态的作细致的观察,同时还可以从课文中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和方法。
《人物的神态描写》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描写方法较准确、较具体地描写人物。
2、养成观察人物的习惯,学会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融入感情,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3、引导学生懂得利用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欣赏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掌握人物描写的一般技法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人物,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看门见山,直接导入。
二、什么是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就是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变化的一种写作方法,可以突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神态描写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反映不同的意义,
例句解析。
2 .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题。
例句解析。
3 .要和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相结合,使文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例句解析。
三、小练笔。
考试成绩出来了,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拿到试卷后,同学们的反映迥然不同。
认真回想一下同学们的反应,猜猜他们的成绩如何。
四、小结。
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成为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人。
只有这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更好地成为我们的写作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