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渗透探伤的原理与方法-PPT精选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96.00 KB
- 文档页数:18
显示。
在黑光灯下(荧光检验法)或白光下(着色检验法)观察缺陷显示。
3、探伤方法分类按渗透剂染料成分:荧光法(F)、着色法(V)、荧光着色法。
按渗透剂去除方法:水洗法(A)、后乳化法(B)、溶剂去除法(C)。
按显象剂类型:干式显象剂(D)、湿式显象剂(W)、快干式显象剂(S)、不用显象剂(N)。
目前六个完整的检验方法荧光法:着色法:水洗型 FA 水洗型 VA后乳化型 FB 后乳化型 VB溶剂去除型 FC 溶剂去除型 VC4、特点:不受被检零件的形状、大小、组织结构、化学成分和缺陷方位的影响,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设备,缺陷显示直观,一次检查各个方向缺陷。
只适用于表面开口缺陷,不适用于检查表面吸收性(多孔性)的零件和表面开口被堵塞的零件。
二、渗透探伤的物理化学基础1、表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系数液体具有流动性,同时具有减小自身表面积的趋势,液体表面层的分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力,称为内聚力。
同时又受到相邻气体分子的吸引力。
由于液体的内聚力大于气体分子的吸引力,引起液体表面(分子向内部)收缩.这种液体表面收缩的力叫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用表面张力系数表示,在单位长度上液体表面收缩的力叫表面张力系数.用符号α表示.不同成分液体、不同粘度、不同温度和压力,具有不同的表面张力系数。
2、润湿现象和接触角润湿是指固体表面空气被液体取代的现象(有时是液体取代润湿现象用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大小来表示。
当接触角≤5时润湿作用最好。
3、毛细现象润湿液体在毛细管中呈凹面并上升,不润湿液体在毛细管从上式看出:液体在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与表面张力系数和接触角的余弦乘积成正比,与毛细管的内径、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成反比。
4、紫外线:紫外线的波长范围在3300-3900A°,中心波长为3650 A°。
因波长低于可见光,也称为黑光。
荧光检验的紫外线灯也叫黑光灯。
5、荧光: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够发光,在移开光源停止发光的物质叫荧光物质。
常规无损探伤之一:渗透探伤的原理与步骤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有:超声波探伤(UT)、射线探伤(RT)、磁粉探伤(MT)、渗透探伤(PT)、涡流探伤(ET)等。
渗透探伤原理:渗透探伤是将一种含有染料的着色或荧光的渗透剂涂覆在零件表面上,在毛细作用下,由于液体的润湿与毛细管作用使渗透剂渗入表面开口缺陷中去。
然后去除掉零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再在零件表面涂上一层薄层显像剂。
缺陷中的渗透剂在毛细作用下重新被吸附到零件表面上来而形成放大了的缺陷图象显示,在黑光灯(荧光检验法)或白光灯(着色检验法)下观察缺陷显示。
操作步骤:1、清洗:进行表面清理和预清洗,清除被检零件表面所有污染物。
2、渗透:渗透施加方法应根据零件大小、形状、数量和检查部位,来选择喷涂、刷涂、浇涂及浸涂等方法。
3、去除: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用清洗剂去除,除了特别难于去除的场合外,一般都用蘸有清洗剂的布和纸擦拭;不得往复擦拭,不得将被检件浸于清洗剂中或过量地使用清洗剂;在用水喷法清洗时,水管压力以0.21MPa为宜,水压不得大于0.34MPa,水温不超过43℃。
4、干燥:被捡物表面进行干燥。
5、显像:显像的过程是用显像剂将缺陷处的渗透液吸附至零件表面,产生清晰可见的缺陷图象。
6、检验探伤结束后,为了防止残留的显像剂腐蚀被检物表面或影响其使用,必要时应清除显像剂。
清除方法可用刷洗、喷气、喷水、用布或纸擦除等方法。
广东精美检测实验室,取得CMA认可资质,坚持“科学、严谨、快捷、公平”的理念,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无损探伤检测,认真完成每一次检测委托,出具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文章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还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错误,请联系我们修改!。